侯府庶女只想吃瓜by寒苍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05
这段日子她也完成了一些比价小的任务,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是侯府里的。
比如说像是乐昌郡主喜欢吃什么菜,赵夫人为什么不喜欢大女儿,最喜欢小女儿,简和砚为什么喜欢养乌龟之类的任务。
还有竹筱的梦想是什么,云苓会做点心是谁教的,如月的身世之类的任务。以及侯府里其他人的,张三的媳妇和李四好上了之类的。
这些任务奖励都不多,五两、十两、五十两,基本上没有超过百两的。不过倒是让简若宁了解了被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另一个宣平侯府。
乐昌郡主作为一个北方人,一个威严的老太太,府中最高权利所在,居然喜欢吃甜食,还特别喜欢吃酸甜口的菜,这还真的是让简若宁惊讶了一下。
至于赵夫人为什么最喜欢小女儿,不喜欢大女儿,简若宁本来想的是简若宜是在郡主膝下抚养长大的,和赵夫人不亲。简若宓是赵夫人亲自抚养长大,又一直住的很近,所以和赵夫人很亲近。
谁承想吃瓜系统居然判定结果错误,等简若宁认真的想了想才发现因果倒置了。赵夫人不是在简若宜被赵夫人抚养,不亲近自己之后才疏远大女儿的。
是赵夫人先疏远的简若宜,是她先不喜欢简若宜,简若宜才会得风寒,然后被乐昌郡主抱去抚养。
后来简若宁又想,会不会是因为简若宜是老二的缘故。毕竟赵夫人有三个子女,简若宜排行第二,一般家里排行第二的那个子女总是会被忽视,也最不受看重,但是最小的那个往往是父母最疼的那个。
但是光是这个原因的话,好像也不是很能说的过去,等了一个星期,终于还是云知打探出来了。
有个老嬷嬷说是赵夫人觉得简若宜和她相冲,并且带来了坏运气,这才不喜欢简若宜的。而喜欢简若宓也是因为她带来了好运。
那个老嬷嬷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的,倒是听上去有几分可信。
她说赵夫人怀简若宜的时候,就百般不适,生产的时候更是难产了好久,等简若宜一出生没几个月,简若泓就病了,乐昌郡主埋怨她没好好照顾孙子、孙女,简和砚也被长子的病弄的心情很不好。
儿子重病、婆婆埋怨、丈夫不喜,赵夫人身边所有人的人对她的态度都变了。
更别提赵夫人因为生育简若宜落下了病根,当时被太医诊断说是子嗣艰难。即使赵夫人已经生育了一儿一女,但是无法再生育还是让她十分痛苦,尤其是在嫡长子病重的情况下,又是一层打击。
这个时候出生的简若宜自然被赵夫人视为是坏运气的象征了。
而怀上简若宓,就证明了赵夫人的生育能力并没有出现问题,此时简若泓的病也慢慢的在变好,简和砚因为升迁心情也好了。
乐昌郡主在一气儿给大儿子纳了两个妾,出了口气,还多了个孙子之后,也不再纠结于简若泓的问题,对赵夫人的态度也变回去了。
这个时候简若宓的到来,带来的都是好消息,赵夫人自然将她视作是好运的象征。所以她对于两个女儿的态度是截然不同。
只不过简若宁觉得赵夫人这个想法真的还蛮荒谬的,简若宜当时只是个未满周岁差点因为风寒而死的小婴儿,她能做什么呢?
赵夫人不应该随随便便就将事情推到二女儿身上,然后剥夺她应该有的母爱。
至于简和砚为什么喜欢乌龟,简若宁实在是找不到简和砚身边的人打听,随便填了个因为简叶文短寿,简和砚希望自己能够长寿,而乌龟象征长寿,结果居然对了?
简若宁发现,通过这个系统,她能更加全面的了解一个人。
比如所她就从来都不知道竹筱的梦想居然是成为一名医女,她小时候看到医女行医,觉得很奇妙,就喜欢上了,一直到现在她也想成为医女,可惜身份限制,她是不大可能了。
云苓这么会做点心是她娘教她的,她娘是个厨娘,做点心的白案师父。可惜她娘早逝,被父亲卖进了府。
她如今这么喜欢吃东西也是因为小时候母亲走了,父亲不管她,她在家里没饭吃,饿了好几天,饥饿的永远存在于云苓的脑中。所以她很喜欢吃东西。
如月居然是她娘从村口捡来的,等长大了,家里的田遭了灾,实在是没米下锅了,卖了她,家里有钱过冬,她也有口吃的。
至于张三的媳妇和李四好上了这种消息,也真的是让简若宁大开眼界,她没想到古代其实也很混乱。
赵夫人虽然将侯府管理的很好,但是底下人的感情关系是没办法管的。办公室恋情自然是要藏着掖着的。
又由于侯府是一个固定的场所,人员流动很少,所以大家寻找慰藉也都找的身边的人,这就造成了以上的那种事情。三角关系甚至多角关系也变的更为频繁。
简若宁叫云知再侯府里打听消息也不是说就明晃晃的去问了,一般情况下,能够旁敲侧击得到的,还是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力为好。
底下的那个几个小丫头也是一起帮着出去打听消息,其中觅月最卖力了,时不时的找云知探讨一下怎么不动声色的得到你想得到的消息。
至于她们做事的奖励,简若宁设置了一张奖惩表,不对外公布。只是作为她奖励的凭据。
之前她是第一次做吃瓜任务,所以行事上有许多的不妥帖,也没有准备奖品,所以直接赏了个金簪,还是稍微有些招摇了。
还好云知回去了之后直接就将簪子给卖了,然后拿着钱改善自己家人的生活了。也并没有叫多少人发现。
如今简若宁设置了详细的奖励措施,特地找人打了一批金银裸子,几两重的都有,不会再用金簪赏人了。
至于吃瓜任务,最近乐昌郡主那里还来了个姑娘,听说是乐昌郡主小时候手帕交的孙女,名字很好听,叫花晓雨。
简若宁选择的吃瓜任务就是有关于她的:“吃瓜任务;找出花晓雨喜欢谁?奖励:二百两。”
花晓雨暂住萱宁堂,又是女眷,简若宁有许多接近她的机会,不怕找不出来少女春心萌动的原因。
花晓雨祖父祖母健在,父亲健在,母亲早逝,有一个哥哥在嵩阳书院读书。
花家祖上也是有爵位的,只不过到花晓雨祖父这里就没了,花晓雨的祖父是河道总督,最近正在忙着河道巡查,夏日多雨,防汛工作十分重要,花祖父自然也就更繁忙了。
又因为河道巡查要去很多地方,所以花晓雨的祖母安老夫人也得跟花晓雨的祖父去,在每一个地方打点好祖父的日常生活。
花晓雨的祖母安老夫人娘家以前也是国公府邸,只是如今没落了,早年间她也是个骄矜的大小姐,如今已经能跟着花祖父四处奔波了,做这些事务都已经是很熟练的了。
有的时候遇上洪涝,附近有受灾的群众,她还会去安置的地方附近施粥,准备好一切需要准备的东西,花晓雨就跟着安老夫人为她打下手。
只是花晓雨的父亲有些不成器,原来是苑马寺的寺丞,只是六品。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被贬了官,如今在外任七品偏远县的县令,且因为是被贬,所以不许带家人。
又因为花晓雨母亲早逝,所以花晓雨一直是跟着祖父母生活的,本来花晓雨是随着祖父母巡查河道的。
可谁知花晓雨的祖母安老夫人病了,大抵人老了,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不成了,有些水土不服,又因为连日旅途劳累病了一场,小地方没有好郎中,花晓雨只能亲自陪着祖母到省城治病。
在省城的时候,郎中说安老夫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救治,耽搁了病情,所以病的挺严重的,若是不好好医治,恐怕以后身子都会受到影响。
他只能施针尽可能让安老夫人的病好一点,但是没有办法保证能治好。建议她们去京城,找更好的大夫。
这次花晓雨陪着她祖母回京城,就是为了祖母的病,又因为花家在京城中没有宅子,所以只能借助宣平侯府。
对于老朋友的来访,乐昌郡主自然是十分高兴,她很乐意安老夫人来宣平侯府养病,宣平侯府院子这么多,随便收拾出来一个小院就是了。
乐昌郡主还亲自去太医院请了太医来给安老夫人诊治。不得不说太医院的太医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没多久安老夫人的病情好多了。
如今都能在院子里走一走,晒晒太阳了,简若宁和简若容约好了今天一起来给乐昌郡主请安,就碰到安老夫人和花晓雨也在。
花晓雨虽然还未曾及笄,但是看她照顾祖母安老夫人的样子,也知道她是个妥帖人。最近乐昌郡主也很喜欢花晓雨。
瞧见简若宁和简若容过来请安,乐昌郡主笑着说道:“我也有几个孙女,大的那个已经嫁了出去了,如今府里还剩三个小的。
宓丫头年纪倒是跟你差不多大,只是她母亲看的紧,不常过来,容丫头宁丫头也不过比你小几岁。
正巧她们两个来了,你也跟妹妹一起出去玩去吧,小孩子家家的,别成天闷在屋子里,还是要见见太阳,跑跑跳跳的那才有意思呢。”
花晓雨欠了欠身,行了一礼,然后轻声细语的说道:“祖母病才刚好了一些,晓雨还是呆在这里伺候祖母吧。”
听见花晓雨担心她祖母,乐昌郡主更开心了,好一个孝顺孩子。安老夫人的笑容也甜了些,不过嘴里还是谦虚道:
“你瞧瞧这孩子,就是死心眼,我这病都好的差不多了,还惦记着呢。”
“她这是有孝心,你还是说她,我瞧你这孩子,养的极好,不愧是你亲自养大的,就是不错。”花晓雨是什么样子的人,乐昌郡主瞧了这几日已经很清楚了,的确是个好孩子。
安老夫人其实也觉得孙女伺候着她实在是有些辛苦,她病的这段日子,一路上京都是她一个人操持着,还要担心着她的病,定是累坏了的,如今她病好了一些,也该让孙女松快松快。
“晓雨,你去吧,跟妹妹玩一玩,来侯府这么多天呢,你都没怎么出过门,光是在屋子里闷着了,郡主说的对,见见太阳对你有好处。”
听到祖母发话,花晓雨才不好意思的回了:“多谢郡主,晓雨这就跟妹妹一起出去玩。”
简若容本来就只是走个过场,她可没想着在郡主这里多呆,主要是郡主有些吓人,毕竟是长久处于高位的人,威势自然比较重。
如今能够出来玩,自然很开心。而简若宁则是觉得瞌睡送个枕头 正是时候。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时候和花晓雨混熟。说不定花晓雨的任务就能打听的出来。
花晓雨觉得自己是姐姐,应该照顾妹妹,所以问道:“我刚来府中不久,也不知道哪里好玩,妹妹们有想去的地方吗?”
简若容最喜欢湖边的秋千,提议道:“花园和流玉池附近有个秋千,咱们去荡秋千吧。”
荡秋千这个活动,流传几千年,一直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早的有记载说是:“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后来还有像是“秋千一架名园里,人隔垂杨听笑声。”“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这样的诗词。
秋千蕴含了人们祈求长寿的渴望,还是一种乐此不疲的游戏。发展到现在,基本上古代闺阁女子必备的游戏之一了。
只不过古代的秋千玩法和后世的秋千玩法好像还有些不大一样,现代更多的是坐着玩,古代站着玩,坐着玩都有。
甚至还有一种特殊的水秋千,是将秋千放在船头上,表演者伴随着岸边的阵阵鼓声,先荡几下将秋千荡的高高的,等秋千荡到和秋千架一样高的时候,松开绳子,在空中翻滚几下,然后鱼跃入水。
前朝有王公贵族很喜欢这项表演,据说皇上都带着嫔妃来观赏过。
简若宁当初听到这个水秋千的玩法的时候,就觉得这很像是后世的高台跳水,只不过借用了秋千这个工具。
流玉池这个秋千,前边是水池,后边是花园,属实是一处不错的场所,有接近水边,会比较凉快,所以简若容经常到这里玩。
只是最近玩的比较少,她的皮肤娇嫩,一晒就红,和关姨娘一样,所以她会避免晒到太阳。不过现在是早上,太阳刚刚露头,还不算是太热,所以简若容提议去玩秋千。
到了秋千架那里,简若宁和简若容作为主家自然是先邀请客人花晓雨荡,她们两个在后面推。本来简若宁觉得花晓雨应该是坐着玩的那种类型,却没想到她想要站着玩。
这倒是出乎简若宁的意料,她还以为花晓雨是个内向、害羞、腼腆的小姑娘,可现在来看,好像不是?
看着花晓雨站在秋千架上,飘逸的月白色裙摆随风飞起,简若宁突然觉得花晓雨在她的认知中一下子清晰了好多。
花晓雨没有荡多久,没一会儿就下来了,简若宁也是站着玩的,她本来就是一个胆子不小的人,穿越了之后,她也很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她体力不错的。
上辈子刚开始工作那会儿简若宁为了还贷款是真的很拼,可后来公司组织体检,才二十多的她身体一堆毛病。
这辈子重来,她自然不能搞坏自己的身体所以经常出去逛一圈,有时候是在流玉池,有时候是在花园,有的时候在竹林桃林。
时不时来萱宁堂请安的原因也是因为乐昌郡主这里路远,她又不大喜欢人多,所以最多也就是坐上不到半个小时就让她回去了。
说实话,站在秋千架上感觉真的很棒,有一种放飞自我的感觉,在秋千上能一览流玉池的美景,还能够看到远处的亭子,荡到最高处时甚至能从空中俯视宣平侯府的一角。
不过简若宁也只不过是玩了一会儿,她可没忘记今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将秋千让给简若容之后,简若宁就过去陪花晓雨坐着了。
简若容身边的丫鬟清理好秋千之后,就在身后慢慢的推着简若容。简若容倒是唯一一个坐着玩的,她总觉得站着容易摔倒,尽管面前就是水池,从这个高度掉下去其实也没什么,但是她还是坐着比较安全。
简若容玩秋千能玩很久,而在另一边的石桌上,花晓雨和简若宁坐在一旁喝着茶,聊聊天。
花晓雨客气道:“秋千还蛮好玩的,侯府的景致果然不错。”
看得出来花晓雨还蛮喜欢玩秋千的,花晓雨玩秋千的姿势很熟练。所以简若宁将话题重点放在秋千上:“是啊,总感觉站在秋千上像是在空中飞一样,我喜欢这个感觉。”
“宁妹妹你知道吗?小时候我总觉得荡到高处的时候,我像是变成一只鸟。不成想还有跟我感觉一样的人。”
这回花晓雨不是客气了,而是真的挺开心有人和她的想法一样的。
经过秋千的话题,两个人之间总算不算是太生疏了,简若宁就开始跟她聊一些别的话题,插花、焚香、画画这些常见的话题。
花晓雨还蛮感兴趣的,她觉得的生活过的可没有简若宁有趣:“上次在郡主那里听说宁妹妹打香篆打的很不错,下次有机会了,一定要见识见识。”
简若宁谦虚道:“不过是雕虫小技,是在闺学中学的,其他姐妹也都会的,郡主过誉了。”
“不是,我是真的羡慕妹妹,听着妹妹的生活,就感觉很有意思,能接触到这么多的事情。我家祖母年迈,我需要在她身边照顾她,也就没多少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了。”
简若宁能够看出来花晓雨是真的很懂事,她觉得祖母年迈,身体不好,她作为孙女理应尽孝心,所以必须得在身边照顾着才行,在她心里,祖母的事情是比她重要的。
这样的人,很有责任心,也会很体贴旁人,只是可能会过的很累。简若宁不想聊这些沉重的话题,出来玩,还是要开心才是。
这样以后花晓雨想起来了,也会觉得今天是美好的一天。
“我还没有怎么出过京城,雨姐姐,京城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啊,河边是不是有很多好玩的东西?”
“京城外的生活其实和京城内也没什么区别,人们日出则作,日落而息,生活平淡而安稳。我住的地方在河边,小的时候随着祖父祖母出去巡河,我也能看到大河滚滚奔流而过。
那场面真的是很壮观,有的时候你见到那么宽的一条河,会觉得人真的是很渺小的,人的力量在自然面前不堪一击。
大河壮观,小河就是秀美了,时不时的有小孩子在河谷玩耍,嬉戏。有的小孩很厉害,往下一插就能抓到一条鱼。”
“那雨姐姐,你有记得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见到有意思的人吗?”这句简若宁就是带着试探了,少女怀春,肯定是有一个什么特别的事情让她动心了。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轻易忘不掉的。
花晓雨完全没察觉,回忆道:“有一次祖母想要去当地一座据说很灵验的寺庙祈福,我随着祖母登山,登山的时候下雨了,虽然只是小雨,但是路上比较滑,好几个侍女都摔倒了,腿脚不利索只能下山。
我只能尽力扶着祖母,可是还是一不小心脚底一滑,正要摔下去的时候,后边的人扶了我一把,这才没有摔下山。
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人是祖父好友的孙子,名叫齐朝,若论起来,两家还是拐了几道弯的亲戚,此次前来游学。齐朝祖母向佛,特意嘱咐了他要来这座庙替她拜一拜,所以才碰上了。
既然认识,又碰巧遇上了,两家人就一起往上走,多亏他护送,我祖母一路上都没有磕着碰着,我也没再摔着。
等到了山顶的寺庙,天色放晴,四周所见,皆是云海,比大河还壮观。
等之后我们一行人发现佛祖头上有光环笼罩,齐朝哥哥说这是‘佛光’。大佛双目垂视,睿智慈祥,后边的佛光,颜色忽明忽暗,衬得大佛愈加的宝相庄严。
祖母当时就跪下了,还有许多人也都是感叹于佛祖的神奇。我当时只是觉得没有白去,后来才发现我们是见到了多么神奇的事情。”
“真有意思,我都没见过云海,也没见过佛光。”这故事当真蛮神奇的,又是云海,又是佛光的。
最主要的,这还掺着典型的“英雄救美”环节,目前这位齐朝是简若宁的头号怀疑对象,说不定他就是花晓雨喜欢的那个人。
“之后呢?”简若宁装作好奇的问道。
花晓雨说着说着就笑了:“之后我们在山顶的寺庙住了一天,祖母问过之后我才得知齐朝哥哥他才是刚来这边游学,还没有找到地方住,所以祖母就邀请他来我家暂住月余。
齐朝哥哥会的东西真的很多,我觉得他说的好多东西都特别有意思,据说在乐城的一个地方,还有座和山一样高的大佛。
在湘城还有许多住在悬崖峭壁之上的人,在中原还有许多人不伐木建房子,而是在山坡上挖洞住着,被当地人成为窑洞。
最有意思的是垚城还有不住在土地之上,而是往下挖洞,挖出一个窑洞住着的人,为了防止人掉进去,还会在院子里种一棵树。”
简若宁发现,提到这位齐朝哥哥,花晓雨的话就会变多,好像一提到他,她就能说很久。很好,这位齐朝哥哥的可疑度再加二十。
“哇,那这位齐朝哥哥好厉害啊,知道这么多东西,他应该年龄不小了吧,可有娶妻生子?”
其实简若宁知道,花晓雨称这位齐朝为哥哥,他年龄应该不大,不过这么说的话,想必花晓雨就会因为下意识想要反驳透露出更多的信息。
果然花晓雨听了这句话之后,立刻道:“不,不是的,齐朝哥哥今年不过十八,前两年我遇上他也不过是十六,他还没有娶妻生子,听他说是他父亲文渊候想要让他专心在学习之上,等考中了再成婚。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这么多,我也好奇问过,他说是因为他喜欢看书,还喜欢游学,他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读完万卷书之后再行万里路,会有更深刻的体验,所以他经常游学。
不过前些日子他信上说今年他好像要在京城踏踏实实学上一两年,准备明年八月的秋闱。”
他们两个之间还有书信交流?这可真的惊讶到简若宁了,她现在几乎可以确定了,花晓雨的喜欢的就是这位齐朝哥哥了。
就算是他们两家算是远房亲戚,但是若是用这种关系解释书信的交流,似乎有点牵强?
古代女子基本上被养在深闺,没有去刻意打听的话,都不一定能知道他们家有多少个女儿,这个女儿又是排行第几,是嫡是庶。
也有有那种小有名气的女子,譬如说简若宓,她前两天就又参加了一个宴会,弹了曲《山风》惊艳四座。
只不过这都是在特定的圈子中的,若是随便拉一个人问简若宓是谁,他肯定也答不上来。就算是问一个小官之妇,简若宓是谁,她都不一定知道。
就算你问的人品级和简和砚相似,但是一个是勋贵,一个是清流,且这位清流的夫人不怎么爱交际的话,其实也不一定就人的简若宓是谁。
所以古代女子的交际圈实际上真的蛮小的,像是这种远房亲戚,就更是不大可能书信交流了。
如果花晓雨能和齐朝进行书信交流,那么说明,他们两家的长辈其实是默许这桩婚事的。
而花晓雨作为一个交际圈狭窄的古代贵女,齐朝说不定就是她接触过的,最好的男子了。
特别是他还英雄救美过一次,这么一个博学多识,会讲许多小故事的大哥哥,谁能不喜欢呢?
作者有话说:
大家不要养肥啊,哭哭。
高无际《汉武帝□□秋千赋》序记载:“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秋千一架名园里,人隔垂杨听笑声。”(明瞿佑《清明即事》)
《点绛唇蹴罢秋千》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站着荡秋千玩法:见古画 《庭院里荡秋千的女子》;陈枚(清)画《月曼清游图》;五代 《荡秋千图》
佛光:佛光,是佛家认为的从菩萨头轮放射出来的光芒。物理学里佛光是一种“日晕”。当阳光照在云雾表面,经过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佛光的自然奇观。百度百科
乐山大佛、新闻住在悬崖峭壁上的人、黄土高原窑洞、下沉式窑洞(地坑窑、天井窑、地阴坑):豫西(河南)、陇东(甘肃)、晋南(山西)和陕北(陕西)均有分布,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是陕西咸阳三原县柏社村。
第37章 永国公独子(二)
简若宁几乎确定了,这就是花晓雨喜欢的那个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她更确定了这一点。
可能是因为今天和简若宁聊天还蛮愉快的,所以花晓雨倒是和简若宁成了好朋友,聊天的话题虽然还是那么几个,但是花晓雨说话的时候不自觉的就带出了齐朝。
“这个剪纸还不错,不过上次齐朝哥哥给我剪的牡丹也是惟妙惟肖,你等等我给你去拿。”然后花晓雨就从妆奁的一个小匣子中拿出来了好多张剪纸,说这都是齐朝给她剪的。
“上次齐朝哥哥还送我了一本诗集,说是他亲自誊写的,你看,齐朝哥哥的字好看吧。”
简若宁看着这一堆东西,觉得还蛮惊讶的,果然是因为父母同意,又加之是亲戚的缘故吗?这也太多了吧,甚至都有点明目张胆了。
不过后来,简若宁才发现,花晓雨给这位齐朝哥哥的东西才算是真的不少,亲自做的香囊扇坠,亲手绣的外袍,还有自己打理好的一包一包养生茶。
因为常年照顾祖母安老夫人的缘故,花晓雨还颇通医术,所以自己一个一个精挑细选了品相好的养生药材,炮制好了之后再佐以茶果,做成养生茶。
她还贴心的将这些养生茶放在细棉布中用线缠好,做成简若宁以前见过的茶包的样式,一个一个的给简若宁介绍,这是清肝的,这是明目的,这是降火的。
诸如此类真的不少,每次寄去的时候还会贴上一大堆的注意事项,简若宁都有些羡慕这位齐朝了,有这么一个人喜欢他。
之前的花晓雨因为交际圈子小,自己又随着祖父母东奔西跑,很少有能谈起这些的人,所以这些话从来没怎么跟人说过,如今被简若宁打开了开关,就更收不住了。
事无巨细的和简若宁分享,连一些信都让简若宁看了,只是简若宁看了信之后,除了更确定了花晓雨喜欢齐朝之外,还让她产生了一个疑惑。
花晓雨喜欢齐朝是事实,但是齐朝喜不喜欢她呢?
被花晓雨珍藏着的那些书信,几乎就只有薄薄的一片纸,和每次花晓雨递过去的一大包截然不同。
简若宁看过花晓雨打包的样子,基本上是她觉得齐朝会用到的东西,她都会送过去,所以每次都是满满一大包。
花晓雨都来京城两三个月了,怎么这位齐朝哥哥完全没有送东西过来呢?明明花晓雨都寄过去三四次了,怎么只收到了一封回信呢?
且回信中基本上就是亲戚间的问候。齐朝总是先问一句花祖父和安老夫人好吗?然后关心一下花伯父。然后提一下自己的学业之类的,最后才会问及花晓雨,问她是否安好。
花晓雨和齐朝真的是两情相悦的吗?怎么简若宁感觉这么不对劲呢?
交了上一个任务之后,简若宁还发现吃瓜系统上还有关于花晓雨和齐朝的任务:“吃瓜任务:探究花晓雨和齐朝其否两情相悦。奖励:三百两。”
简若宁作为吃瓜人,实在是好奇,于是将这个任务也接了。如果能有后续的话,还能赚一笔。
在解决了花晓雨的任务之后,简若宁发现,钟恒有些不对劲,上次她听到钟恒在说有没有瞒着他之类的。
现在好像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了。又一次简若潇在问简若淮要不要跟他去一趟景山的时候,钟恒有些疑神疑鬼。跟在简若潇后头一整天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东西瞒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