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庶女只想吃瓜by寒苍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05
学不一样的,到时候就是各有所长了,大家脸色都好看。
所以还是学别的比较好,当初在秦师傅会的乐器琴、筝、埙、琵琶、箜篌中,选了声音清亮的筝。
现下已经学了五年了,琵琶和箜篌简若宁也会一点。要说穿越有什么好处,那就是简若宁发掘了自己的艺术天赋。
上辈子简若宁过的很累,虽然上学的时候美术老师和音乐老师都夸过她有天赋,可她学费都凑不齐了,哪里有钱学这些东西。
小学初中全靠国家的好政策,上高中都是选了个免学费住宿费还有奖学金的私立。
那学校条件设施都很好,就是刚成立,不出名,招的学生也都是别人不要的,请来的老师也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学校自然希望简若宁能够考个好大学,三年后他们的招生简章上也有说头,后来简若宁果然从那里考了出去,去了首都一所很有名的学校。
大学的简若宁靠的是国家助学贷款,自然也没兴趣参加什么社团,后来工作了,要还钱,就更忙了。
刚刚还完贷款一身轻松去钓个鱼,还遇到山洪人生直接重来。
这辈子,简家重视子嗣教育,她便有了学习的机会,秦师傅又会这么多乐器,简若宁自然十分乐意学的。
回了云英阁果然秦师傅已经在等着了,她穿着宝蓝色绣兰花妆缎,头上仅仅别着几只青玉簪,却显得清丽婉约。
只不过秦师傅面上瞧着温柔和婉,说起话来却是直来直去的,看着认真练习的简若宁说道:“其实你现在也不用我教了,你学的快,如今这首《云裳》,你早已练熟了。”
“怎会,我还有的学。”秦师傅笑了笑,没说话,如今她上课,也就是看着简若宁练习,若说是筝,也用不着再教她什么了,她也没什么能教她的了。
所以她正想着以后要不就练琵琶和箜篌算了。至于简若宁,自然也是愿意的,只要不是琴,其他的学了也就学了,外头说的时候说她学的是筝就是了。
晚上的时候简若宁在屋子里随意翻着一本棋谱,正在想那个吃瓜系统的事情。
目前大礼包已经被她用了,吃瓜也试过了,那五十两银子现在就在背包里,只有吃瓜任务那栏为空。
吃瓜的话,她其实也有很多想知道的事情,譬如,她就一直很好奇,她娘亲商姨娘这么一个长得美,家里好歹有不缺饭吃,爹爹是秀才,兄弟都在念书的人,为什么会来了侯府做妾。
哪怕是郡主亲自去聘,可妾终归是妾,贵妾不也还是妾。以商姨娘这样的性子,也不是会讨好人的,怎么会来侯府呢?
正想着,突然听到耳边传来一声:“吃瓜任务:找到府内姨娘做妾的原因,奖励:500两。”
作者有话说:
走过路过的小可爱点个收藏啊!比心。
刚刚多换了几行,应该看起来没有那么累眼睛了吧。?
第7章 商姨娘
简若宁当即就坐不住了,点开任务栏果然瞧见了这条,立刻就兴奋了,五百两啊,这可是五百两。
五百两银子对于简若宁来说真的很心动了,她立刻就开始盘算,她老爹简和砚有四个姨娘,关姨娘、商姨娘、房姨娘、薛姨娘。
商、房都是郡主亲自上门聘回来的良家女,爹都是秀才,有聘礼,有文书,死了之后也有牌位,这两个人做妾原因估计有的琢磨。
只不过商姨娘是她娘,要是能直接问的话,她也不想绕弯子,只是她不知道这种事情她娘亲会不会告诉她。
关姨娘则是简老爹自己带回来的,家里有人做官,只不过这个官究竟是她入府前得到的,还是入府后得到的。
若是之前,那她做妾就耐人寻味了,若是之后,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官位,或者是她家里人为了这个官位,毕竟她身为女子,在这种背景下可做不了官。
而薛姨娘则是赵夫人陪嫁丫鬟抬的,其实若叫简若宁来说,薛姨娘做妾的原因估计很简单,官宦人家嫁女,自然会有陪嫁的丫鬟或者陪房。
家里还会专门给准备漂亮丫头预备着自家姑娘孕期的时候伺候着。防止别的掌握不了的人分了宠。
这种丫鬟,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在府里待着就是等着配个小厮。能跟着姑娘嫁出去,也是好出路。
能做姨娘,就直接给下一代逆天改命了,若是不能,陪房一般都是心腹,将来最差也是配管家的,总比在原先的府里嫁小厮强。
而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简若宁决定自己的丫鬟去打听一下,顺便也培养一下身边的人,有了吃瓜系统之后她说不定还要继续探听消息,有能做事的人的话以后就方便多了。
赵夫人虽然很看不惯庶子女,但是平时的日常用度,丫鬟婆子等等从来不会苛待,她要名声,拖着月钱不放,丫鬟婆子不够都会让别人说她苛待庶子女,她自然不会给别人说嘴的由头。
再加上起初简若泓因为身子骨弱,所以赵夫人拨了好些伺候的人过去,恨不得几十个人看一个呢。之后简若宜,郡主怜惜她自小没能养在母亲身边,而是陪着她这个老太婆,是以伺候的人也不少。
至于简若宓的瑶光院,里边的人就更是不少了,一等丫鬟六个,二等丫鬟八个,三等丫鬟十个,教养嬷嬷七八个,还有奶嬷嬷四个。
这还不算粗使的婆子们,以及简若宓单独的小厨房里边的厨娘之类的。简若宁都觉得这么多的人,一天天的怎么管的过来。
所以她们这些庶子、庶女也跟着沾了光,丫鬟婆子的人数配备上格外多了些,就像是简若宁目前的配置,大概是这样的:
奶嬷嬷:赵嬷嬷、虞嬷嬷。教养嬷嬷:安嬷嬷。
二等丫鬟:竹筱、竹意、竹音、竹筠
三等丫鬟:云知、云初、云壁、云苓
简若宁想的第一个人就是云知,云知这小丫头,是家生子,脸蛋圆圆的,眼睛也圆圆的,笑起来的时候可讨喜了,和云英阁所有丫鬟都处的很好,活脱脱团宠一个,也是套话的一把好手。
每次简若宁无聊了,想要听些八卦放松的时候就会找她来说说话。聊上半个时辰,就会知道侯府最近有什么新鲜事了,她算的上是八卦小能手了,怎么着也要用起来。
简若宁身边的人,也不用担心是别人安插进来的。因为这些人中,嬷嬷都是郡主找的,竹打头的二等丫鬟也是郡主找的,三等的则是商姨娘挑了的,没有一个是赵夫人挑过来的。
据云知说也是因为赵夫人当年对于简若宜的下人挑的不上心的缘故。
后来则是因为赵夫人和郡主关系不好,赵夫人挑的人,郡主不放心,还有传言说是当初侯爷成婚七载,才得了一个儿子,是因为赵夫人的原因,所以家中子女,身旁的人多是郡主挑的,要不就是生母挑的。
简若宁当即决定,让云知帮忙打听打听这个事情,以后也要组建一个吃瓜小组,专门替她打听府内的八卦,这就更方便了。
简若宁的这个吩咐,云知也没有多怀疑,上头的主子要求办什么事情都不算稀奇,这种活也很常见,打听个事儿嘛,别的院子里多的是。
薛姨娘还经常去别的院子串门子,每次串门子都要打听别人的事情,直到聊到你实在说不出话了为止。她院子里的那几个,取个饭,都能在厨房呆一个时辰,
听说那昌国公府,老国公有十几个妾室,妻妾之间闹腾的厉害,院子里的下人更是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别的院子里的人。
简若宁将事情交代了下去,然后等着底下的人办事了,至于府内姨娘成为妾室的原因,简若宁先是直接去找了她娘商姨娘。她向来不喜欢拖泥带水的。
听到简若宁问起她为什么到了侯府,商姨娘有点恍惚,这事已经十几年了,这事她早就已经看开了,也不是什么需要藏着掖着的事情。
虽然有点惊讶女儿会问这个,但是她并不打算藏着瞒着,她自己做的决定,她不后悔。
“你大哥和你三哥差七岁你应该知道吧。其实当初我进府的时候,也听说侯爷和侯夫人成婚七年才终于得了一个宝贝儿子,后又生了宜姐儿,有了一子一女倒是也圆满。
不过就在那十来年里,侯爷竟然一个正经的姨娘都没有,这在公侯豪门之家可不常见。”
以简若宁的了解来说,公府侯府里纳妾的多了去了,要是不纳妾,基本上可以算的上是嫁人的第一考量梯队里了。
就像是舒国公府,因为老太太不喜欢妾室,所以舒国公府不论是儿子还是孙子基本上没有妾室,只有一个庶子,因为年过三十了还是无子,所以纳了妾。
之前简若宜刚刚及笄那会儿,选秀的圣旨还没下来,乐昌郡主给简若宜挑的婆家其中就有舒国公府。
尽管舒国公府现任国公只有五品,可不纳妾着实是吸引人,就连郡主都动心了。
要说没有哪个正妻喜欢妾室的,就说简若宁的祖父简老侯爷吧,他娶了郡主,基本上也就相当于和妾室这种生物告别了。简老侯爷一生只有乐昌郡主一个女人,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奉为佳话呢。
商姨娘继续说:“我们村里大户尚且要纳个丫头呢,县里边就更是了,本县首富那更是七八个姨娘的往府里抬。
最早郡主娘娘上门提亲的时候我家就很惊讶,后来到了府里就更惊讶了,侯爷居然一个正经的姨娘都没有。后来才知道,郡主娘娘为了宗族承继大事才纳妾的。
原本侯爷已经有了一子一女,就算是身边没有妾室,外人不过是说两句侯夫人善妒、气量小、不能容人也就是了,家里人要是不在意,其实也没什么。
可惜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呢?总是事与愿违。那一年,你大哥病了。
作者有话说:
第四章修改了一下,加了女主仗义执言的情节,有兴趣可以回去看看。
求收藏!求收藏!求收藏!?
第8章 关姨娘
“你大哥病的很重,当时后院据说就连棺材都摆上了,说是为了冲喜。可若不是真的病入膏肓,棺材总是不吉利的。
虽然之后在太医的精心的调养下命算是暂时保住了,可养了一年还是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太医都不肯给个准话,只说照这样子下去,只怕你大哥活不过十岁。
夫人当时也因为生你二姐时落下了病根,只怕以后生育艰难,唯一的嫡长子病弱至此,瞧着就要一命呜呼,自是不能够的。
你也知道,咱们家是长房,侯爷是长房长子,身上又带着爵位,若是没有儿子,岂不是偌大的家业都要被族里的虎狼瓜分殆尽?
爵位不是便宜了旁人,就是被收回。郡主不愿意,侯爷才不过三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怎么能沦落到无嗣的后果呢?
为子嗣计,在当地探听好生养的女儿家给你父亲做妾,商家人丁兴旺,郡主娘娘认为这是有福气的表现。
你外祖母五次生产,共四子二女,次次顺遂平安,孩子也健健康康没有病弱的,郡主娘娘就更是认定商家了。
当时我因为长的好被县里恶霸看上想要强求我去做妾,那家人颇有身份,却欺男霸女。
夫人又是个妒忌不能容人的,从那府里抬出去的不知道多少,经常闹出人命官司。
你外祖父自然不肯,带着兄弟们就去讲理,谁知那家竟然将你外祖父打了一顿,又威胁我家将我交出来。
当时你外祖父病重垂危,家中又因为供你几个舅舅读书没有闲钱,甚至连买药的钱都快凑不出来了。
就在此时,郡主娘娘此时派人登门,也是说要纳妾,郡主亲自聘回去,算是贵妾,还有聘礼五百两,锦缎十匹,金头面一套,礼品若干。
可以请名医给你外祖父医治,帮着收拾那家恶霸,还可以安排你舅舅去当地最好的书院念书。
虽然你外祖父死活不肯,但娘觉得自己惹出来的祸事要自己承担,且以当时情况,这是最好的选择了,也就答应了。
大抵是我运气好,没多久就怀孕了,生下了潇儿,后来又生下了淮儿和你。”
听了这个故事,倒是叫简若宁叹了一声,自古红颜薄命,若是没有郡主娘娘登门,只怕商姨娘为了不拖累亲人,也会入府,到时候只怕命不久矣。
可这祸根原不在商姨娘,也不是她惹出来的,在那恶霸身上,是他品行不端,压良为贱,让一个好好的姑娘去给人做小老婆。
简若宁不禁问道:“娘,你后悔吗?”
商姨娘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也说不清进府究竟好不好,但是终究,你外祖父活下来了。
你大舅去年中了举,打算三年后下场科考。等过几年,你也是能见到的。
三舅在家乡也娶了妻生了子,做着生意,还在城里买了套三进的大宅院。
你四舅五舅上次在家一并中了秀才,你小姨虽然还未嫁,但是已有不少人家看上了你小姨,不论选哪个,总归是能风光大嫁的。”
若是没有那恶霸,她定是能嫁给好人家做正室嫡妻的。想到这陈年旧事,商姨娘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说。
只能说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如今这结局,不能说好,也算不差了。她不也因此有了三个孝顺的孩儿吗?
“那娘你知道关姨娘和房姨娘是怎么进来的吗?”
商姨娘想了想,回忆道:“房姨娘进府还在我之后,但是我住在后院,轻易出不了门,也不知是如何情形。
只知道当时侯爷升官,到了另一地,听说也是郡主亲自登门聘的。
关姨娘的话,当时侯爷外放,听说是在宴会上吃酒,关姨娘的琵琶弹的极好,长得又不错,当即就将人带回来了。
郡主因觉得是个乐伎不肯放人入府,后来得知关姨娘父亲竟然是个举人,也是良家,就放人进府了。
她当时进府的时候,首饰钗环倒是没见有多少,可带的下人却是六七个,当时我就觉得好生奇怪,不过别人家的事情,我也懒得打听,其中缘故,也不知晓。”
简若宁回去之后她就在想关姨娘的事情,商姨娘父亲只是秀才,在危难时即使郡主娘娘出了那么好的条件都不肯女儿与人为妾,那关姨娘父亲是举人,更应该不愿意啊,怎么这倒像是他自己将女儿献上去的一样。
这样人家的女儿去做乐伎听着也不对劲啊,虽然大昭民风开放,可举人的女儿去做乐伎?在别人家的宴席上抛头露面、弹曲取乐?
若是关姨娘还有个妹妹,听闻此事又该如何说亲啊,这事果然有问题。
两三天之后云知过来回道:“最早侯爷身边是没妾室的,只有个年老无宠的通房,后来大哥儿病重,病了半年多的时候,太医都说救不了,只是等着时间了。
赵夫人还是不松口给侯爷纳妾,郡主娘娘只能亲自找,先是咱们姨娘进了门,后过了一年又是房姨娘,过来一年后又是侯爷自己看中的关姨娘。
听说关姨娘的父亲是在关姨娘进府那一年补上了一个主簿的缺,之后几年连升两级,只不过自那之后就没消息了。
因为关姨娘受宠,夫人自然是看不惯的,不过侯爷终究是敬重着夫人的,夫人也不好说什么。”
这消息打听的还算可以,但是简若宁想要更细节的,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怕是交不了任务。
她从首饰匣子中拿了一只银簪,递给云知:“打听的好,不过我还想知道更细的,你再去打听,要是能打听到,还有赏。”
云知不知道为什么自家姑娘变得这么大方,不过一个大方的主子总好过小气的主子。
而简若宁的想法则是,云知是她的员工,是她的下属,替她办事,那她总得将工资发够,将奖金给够。
这样底下的员工才会听话,下次做事也会更有效率,到最后还是她这个老板受益。
简若宁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有句俗语是这样说,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先让马吃够草。简若宁要是想要云知尽心尽力帮她打听,就要给够银子。
果然奖金给的多,云知办事也迅速,不久又过来回话了,通过这次的消息,简若宁也就大概明白了关姨娘为什么做妾了。?
第9章 关姨娘(二)
云知第二次过来回话说:“听说那关姨娘,也是庶出的女儿,和房姨娘在一个洲,算是同乡。
她父亲虽中了举,可那也已经是过了不惑的年纪了,听说是个死读书的,刚中举的时候也是做了一年的官,可惜不知道为何又不做了。
等关姨娘入府的时候,都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当时是她大哥哥极力促成的这桩亲事,为着什么不知道,但是听说这位大哥哥喜欢去逛那些烟花柳巷,花销自然不低。
关姨娘的嫡母也同意的,说是关姨娘的生母也很受宠,甚至已经到了宠妾灭妻的程度,她自然看关姨娘不顺眼。
那位李妈妈说她原先是外院打扫的女使,被府里大娘子给了银子说是要传消息,其他人也都不是关姨娘原先身边服侍着的。
关姨娘她父亲听她大哥哥说是往侯府里去,一下就同意了。后来关姨娘自然就来了侯府,又因为侯爷调任京官,路途遥远也失了联络,关姨娘也不放心那位嫡母给的人,自然就找了由头打发出院子里了。
然后是薛姨娘,薛姨娘本身是赵夫人陪嫁过来的小丫鬟,因为府内已经有两位姨娘都是郡主娘娘给纳回来的,所以当时赵夫人就提了她做姨娘,企图分宠,不过最后应当是没有成功。”
“这都是你打听到的?”
“不是,也有的是奴婢娘打听到的。关姨娘进府之后带的女使、妈妈、嬷嬷还有婆子被打发出院了几个。
奴婢让娘亲请了她们吃酒,又给了银子,她们自然就说了。还有在关姨娘院里洒扫的小翠,和奴婢关系也不错,从她那里打听到的。
薛姨娘则是找了夫人院子里的浆洗婆子,薛姨娘的事情都在府里,容易打听。”云知笑了一下回到。
简若宁之前给的银簪大概能有个二两,已经是她两三个月的月钱了,云知是二等丫鬟,一个月700文,这次帮了她这么大的忙,自然要赏个更大的,她从匣子里挑了只约莫一两重的金簪递给云知。
“你请吃酒以及赏她们的钱我这里自然会报销,你去找竹筱就是,这支金簪,另给你和你娘的,你拿着,事办的不错,以后要是有这种事,还找你。
侯府这么大,咱们也不能当聋子瞎子,要是有个什么消息之类的,不拘什么,你尽管来告诉我。”
简若宁觉得这样一个人才不能浪费了,自然是要发展起来,不能像以前一样只当做是无聊时的乐子,只要吃瓜能赚钱,简若宁是十分愿意去培养云知的。
她感觉云知还挺有探听消息的天赋的,知道找谁,也会办事,以后可以放在吃瓜小组里。
“以后我也不给你安排什么别的活了,但凡出去跑腿要见人的,你就去,去了也多打听打听其他院子是个什么情况,若是得了有用的消息,这里还有赏。”
能赚钱云知自然是十分乐意的,白吃了一顿酒不说,还得了只金簪,七姑娘少有这么大方的,这可是十两银子呢,拿回去家里能用上几个月呢。
且她天性就爱说说笑笑的,和谁都能处得来,也会说话,又长着这样一张讨人喜欢的脸,她想知道的,说两句话,再央求几下,保证一下,别人就都告诉她了,这活是轻松的。
所以云知答应的也很快:“是,七姑娘,奴婢一定好好打听消息。”
通过云知说的这些,简若宁大致可以推测出这样一个故事。
郡主为着宗庙承继,只能给儿子物色妾室,若是嫡长孙简若泓真的有事,起码还有个庶子。
所以专挑那些子嗣兴旺的有福之家,又因为郡主要求高,虽然是妾室,也不能是那种妖妖娆娆勾坏男人的。
她找的自然是家室门楣都要清清白白的,家里还最好能有个功名,举人进士的女儿自然轻易不会给人做妾,就算是愿意的,只怕品行也堪忧,家里人指不定打的什么歪主意,所以郡主娘娘主要瞧的是秀才的女儿,譬如商姨娘和房姨娘就都是秀才的女儿。
因为找的人好,又是郡主作为母亲亲自聘回去的,要聘礼,写族谱的,结合商姨娘聘礼五百两,一副金头面,简若宁估摸着房姨娘聘礼也是五百两左右。
要知道世人说到钱,都是不说两的,平常人日常生活哪有用的上银子的,最多也就是贯钱。
若不是遇上婚丧嫁娶这几样,也不上学的话,简若宁特意问了竹筱,说是京城里的普通人家,四五口子的那种,一年也就花三十两而已。要是自己有地,那就花的更少了。
关姨娘的大哥哥常出入烟花柳巷之所,花销自然不小,听见这么一笔巨款,怎么能不心动呢?
就算是不能贪了全部,只要能贪上个三五成的,他就能逍遥好几年。自然就热切的打听消息想要促成此事。
又说关姨娘也是庶女,且生母受宠,都到了宠妾灭妻的程度,那她嫡母自然是很不喜欢她认为的大狐狸精生的小狐狸精了。
也是不会考虑关姨娘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的,或者说,关姨娘成婚以后的婚姻生活越不幸福,不顺畅才是她想要的。那么她自然不会将关姨娘嫁给普通人家当正头娘子。
至于关姨娘的父亲,快五十岁的人了,中了举当了官又被罢免了,若是得知将女儿嫁给侯爷做小就能攀上侯府,继续做官,只怕心里是一万个愿意的。
没做过官自然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滋味,可一旦得到之后又失去,怕是永远也不能忘了那滋味的。
所以关姨娘过来做妾,只怕不是一人逼迫,是除了生母以外全家逼迫,她父亲、她大哥、她嫡母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而她没有什么首饰衣料却带了六七个人进来,估计是那嫡母捣的鬼,那些人估计都是嫡母派来看着关姨娘的,所以才会被她打发出院子。自此监视不了关姨娘。
又因为身契都不在侯府,也不能做些紧要体面的活,在府里自然是做杂役,洒扫、挑水、烧灶、劈柴这样的累活都是她们干的。也是因此她们身上没什么钱,请吃一顿酒,再赏些钱就什么都说了。
作者有话说:
其实我感觉古代女子真的挺可怜的,基本上都是身不由己的代名词,还是现在好。?
后来云知又过来说了房姨娘的事情:“听说房姨娘是被叔叔做主送进来的。
她爹娘好像早年就去世了,底下的四个弟弟妹妹又都还小,她叔叔嫌弃她弟弟妹妹们是累赘,她又拿不出钱来,后来郡主上门,她亲叔叔自然很快就肯了,房姨娘也就来了侯府。”
这又是一个为了家人才进来的啊,进了侯府,她也算有了仰仗,她叔叔也就不敢再欺负她弟妹,聘礼在不在她手里也不要紧了。
之前一直也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如今打听到了之后,简若宁倒像是重新认识了这几个人一样。给了云知一对银耳环,简若宁就打算交任务了。
交了任务之后,果然背包里就出现了一百两银票x5的字样,简若宁想要拿出来,桌子上就出现了五张一百两的银票。
之前她和多宝阁交易的时候,也用过这种银票,纸张、印花、厚度、重量的都一模一样,应该是真的没错了,系统这么不科学的事情都出现了,奖励应该也是真的。
简若宁将之前那五十两也弄了出来,也是银票,凭空出来的银票放进她的黑檀小盒子里,看着里边的金银裸子以及十来张银票,简若宁十分开心。
商姨娘俭省,自然也不会多给简若宁钱。所以简若宁的小金库,多是来自逢年过节的节礼,以及三四年前她开始给多宝阁画首饰图样赚的。
节礼来自祖母乐昌郡主的、嫡母赵夫人的、商姨娘的、别的姨娘的,亲戚的、府里的。
宣平侯府虽然不是最煊赫的人家,但也有几分体面在,宣平侯简和砚也就是简若宁的亲爹现任正三品户部侍郎,也算是大员了。
简家身为侯府,银钱自然是少不了的,且简和砚瞧着还是要向上走的样子,过几年再外放一段日子,回来就能升尚书了。
所以年节里来侯府的人向来不少,赵夫人暗地里瞧不上简若宁,但是出去了之后也是很要名声的,也得带着她走亲戚,参加宴会,简若宁也收到了不少表礼,年礼。
而首饰图样最开始人家也不会给很多钱,她画了三四年了,也算是得到认证了,所以她的图样终于从一二两银子一张变成了一二百两银子一张图样,攒了十年,里边的银票、金子、银子加在一起也不过是三千两银子,自己赚的和节礼一半一半。
看着不少,实际上却并不禁花,就拿简若宁的五姐姐简若容来说,最喜欢的就是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简若容的四季衣裳,每年都在新做,基本上都是锦绣坊定制的,夏天便宜点,冬天贵点。
每季度再打一套首饰,多宝阁的首饰起价也在百两,高的甚至在千两,一年所费决计不会少于衣服,光是这些就在千两了。
就这还只是首饰衣服,不提夏天的冰、冬天的炭、屋子里的摆设、日常用的胭脂水粉、给下人的打赏等等杂七杂八的开销。
虽然府里都有这些份例的东西,但是银霜炭和细炭不一样,细炭和灰炭不一样,灰炭和黑炭又差了一层,更别提灶炭了。
府里的份例只是灰炭,简若容若是想用细炭和银霜炭,那便只能花钱买了。这些钱自然是简老爹给。
这也就是为什么简若宁觉得吃瓜系统的奖励最好是银子,她是真的挺穷的。
大昭虽然还是士农工商,但是却也并没有太过于重农抑商,是以大昭经济发达,侯府女儿家的月钱是三两银子。
每月月钱三两银子看上去不少,可在侯府花销大,她又是庶女,商姨娘也不怎么得宠,再加上嫡母赵夫人的刻意打压,想吃个什么菜都要“赏”厨房的厨子,别的就更不用说了,每个月的月例银子自然只是将将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