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侯府庶女只想吃瓜by寒苍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05

其实墨云姮看到简若宁,就想到了简若潇。
简家借着中间人江家,其实也明里暗里的说了好几次了,简若潇有意于她。她对简若潇的印象不差。
甚至说是还挺好的,他们两个人,兴趣一致,都喜欢下棋,简若潇的技术还很不错,自己和他下的第一局,就是因为轻敌输掉的,而之后,更是不分伯仲,要知道能和她下这么久的人,的确少见。
至少,那位李公子,就是不会下棋的,他觉得这都是不重要的,只有科考,一举中第,然后当官才是好的。
而上次简若潇不惜自己冒雨跑回去,也要将伞给自己,墨云姮觉得自己其实是有些心动的。
只是家里规矩大,管的严,她的婚事,从来都是由不得她做主的。甚至自己多说上两句话,母亲就要训斥了。
而后她也旁敲侧击的打听过,其实父亲倒是觉得简若潇可以,他说他看了简若潇科考时的文章,写的着实不错,是个踏实细心、干脆利落的孩子。
再加上又是庶子,本来就不受家里人看中的情况下,能自己拼到如今的地步,也是有上进心的,况且,庶子,之后总是会分家的,分出去了,和侯府关系也就不大了。
只是母亲还是觉得李家更好一些,她和李家夫人相熟,也已经十几年了,李家公子和她,也算是一起长大。
母亲总是觉得,青梅竹马的情分,是旁的都比不了的。
可惜,她却不是这么觉得的,李家公子是好,但是他就是个木头,一天只会抱着书啃,打小旁的事情就都是不放在眼里的。
母亲说的什么青梅竹马,在她看来根本就不是那回事,他们二人是见过,但是只是逢年过节的见一面啊,还都是在长辈在的时候。
等到她及笄了,他高中了,他倒是来的更勤了些,只是每次过来,都要说一堆的话,比如说说将来自己一定要孝顺长辈,敬重兄嫂,和睦亲友。
这些话,本也是父亲母亲自小教她的,她自然知道,可是不知为何,从李家公子的口中说出来,仿佛就变了个味道,不知怎的,就令人很不舒服。
她和母亲说还想多陪母亲一两年,所以母亲才将婚事推迟,打算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再办,可是她终究是要嫁出去的,嫁到李家,嫁给李家公子。
所以墨云姮焦虑,等她实在是焦虑的不行了,才跑来了青云观,求的便是自己不要嫁给李家公子。
“无事,只是看外边下雪,看着像是要下大的样子,担心雪路难行,害怕回家被母亲责备。”
其实是她心里在下雪,不知道会不会情况会不会更糟,前路是否像雪路一样艰难?若是自己提出不想嫁,母亲会不会责备。
只是墨云姮的确不习惯将家里的事情告诉外人,如今,也只能藏于心中,盼望着事情能够有新的转机。
简若鸢看了眼窗外,她生活在北地,看雪还是能看出来个一二的,虽然今天在下雪,可是一直是小雪,看上去不像是要下大的样子啊?
而另外一边的简若宁,倒是觉得,墨云姮话里有话,结合她刚刚的那一脸愁容,肯定有事,只是墨云姮不愿意告诉她们罢了。
对此,回去了之后,简若宁就打算去趟林家,她要找林若云打听打听,最好能打听出来那位李家公子的事情。
虽然墨云姮不说,但是简若宁也不是猜不到,在古代,一个女子,在这个时候忧愁,多半是和婚事有关的。
要是能查到李家公子有什么瓜可以吃,有什么丑闻之类的,就最好了。
她要抓住机会,说不定就能帮三哥一把,将心上人娶回家。
作者有话说:
①居丰行俭,在富能贫。晋陆云《国起西园第表启》
②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③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论语学而》
④小人肥口,君子肥身。《增广贤文下集》

第83章 吃瓜李昂保
简若宁先是大致了解了一下李家公子的情况,再去林若云家,这个任务自然是交给了俞树。
目前简若宁在外边的铺子,其实都开了分店,俞树也随着是这些店铺一起成长,如今也算是有模有样的总管了。
真味楼这样的食堂模式,在一些学堂附近还是很有销路的。所以已经在京城一些有名的学堂附近开了好几家了,甚至还有包月的,就是用几两银子,包下整月的饭。
这和沁香阁里的会员制也是相似的。沁香阁也在几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现在京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已经有了分店,有一次,俞树还在建议,要不要往江南开一家。
有人对他说,沁香阁里的好几味香,也卖的很好,那些二道贩子,从京城买进,转手就十倍八倍的卖往江南地区,根本不愁销路。
这个简若宁其实也在考虑,估计等明年,就要提上日程了,他们把这东西翻倍的卖出去都有销路,自己去开一家,自然更不愁卖了。
沁香阁的香,还要多亏那本书里的古方,简若宁其实也继续给程丽娘送过银子,起初是程丽娘是不收的,但是她毕竟还有一双儿女。
简若宁说这是给她的女儿和儿子的,算是束脩,还在书信中提到,若是知道她和京城中的贵人有来往,想必当地的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也就不会打她们一家的主意了。
程丽娘独自带着一双儿女,孤儿寡母的,在古代,若是没有个依靠,是肯定经常被人欺负的,想必还是需要这样的庇佑的,程丽娘为了儿女,最终还是同意了。
其实简若宁也想过,万一食堂这种形式,还有会员制的这种形式被人看出来了怎么办,可后来她又觉得其实没有必要杞人忧天。
首先,食堂这种形式,其实并不是只有现代才有的,在古代,为什么要管当官的人叫“吃官家饭”的呢?就是因为做官,它是管饭的。
古代的谋士又被称为食客,就是贵族要供人家吃饭,住宿。等之后,唐代给官员提供早餐,宋代给官员提供工作餐,清代给官员提供的工作餐还特别的丰富,这样的地方,就叫做公厨。
所以其实食堂也不过是将给官员的换了个样子,供给给未来的官员(学子)。
更何况,简若宁其实一早就已经明白,这世界是有穿越者的,毕竟,她日常用的香皂就是前人发明出来的。
还有很多事物比如玻璃,都是不应该在古代出现的,这么多的东西,只是食堂这个形式,其实也并不会被人猜到。而沁香阁里的香,是这里的古代就有的,自然也不会了。
而俞树,就负责打理简若宁在外边的一些铺子和商姨娘给的庄子。
当然了,也不止是俞树一个人,还有一些别的人,只不过管事的,大部分都是简若宁院子里丫鬟的亲戚之类的。
简若宁也是挑过的,去了先培训,也就是简单的识字算账,当实习生,要是可以再把人留下。若是不成,难就送回去,毕竟已经算是给过机会了。
其实简若宁也知道自己这样算是有些任人唯亲了,但是古代就是这样,学识和能力不是最重要的,是否忠心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家生子,反而会比外头的人更加的受到信赖,毕竟全家都在自己这边,想要背叛也是没有机会的,或者说成本太高,他们是付不起的。
就算是现在有个很有能力,原来就在京城某个饭店当店长的人,跑过来说是自己要做真味楼分店的店长,简若宁其实也是不敢用的。
所以,培养人的这个过程,还是很慢的,不过还好,简若宁布局的够早,如今离第一家真味楼开业,也有四年多了,这几年,已经足够俞树、蒋仲、常远和王安他们几个成长起来了。
又因为简若宁从来没有放弃人才的培养,所以,其实底下的小管事也是能独挡一面的。不过总负责的人还是他们几个。
自然了,跟着简若宁做事,是别的不好说,但是打听消息那是绝对练出来了的。简若宁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么几年下来,俞树底下也是有着专门做这个的人的。
所以去打听一下李家公子的事情,虽然不能打听出来很隐秘的那种,但是比较容易知道的那种基本上是能打听全了的。
快年底的时候,简若宁就收到了俞树送过来的消息,上边全是李家公子的消息。
李家三郎,名昂保,字玉成,如今二十有四,之前一直都是在自己家的家塾念书的。
等今年考中进士之后,他才授了官,如今在国子监做助教,大昭的国子监助教,是正八品,其实这职级不是很高,但是国子监,和翰林院、礼部一样,都是清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京官一般比外地的官职要高尚半级,所以倒也还可以。
听说这位李昂保是极为孝顺,极为听李家夫人的话,这在京城里,也是有名的,京城里好些人都知道的。
虽然没有如二十四孝那般,但是也是母亲昨天提一句樱桃,第二天,他就会将荔枝放在李家夫人的桌子上。
李家夫人想要什么,李昂保立刻就去找,一定要找到才是。
而李家夫人对他管教甚为严格,若是有谁惹了李家夫人生气,他甚至会为了让母亲消气给母亲刑杖,让母亲责打他出气。
而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有一次李家夫人生病,他用自己的血做药引子,喂药给母亲喝,等之后,他母亲的病果然好了,被人成为割血还母。
如今又考上了进士,授官国子监,就更是有出息了,好些人家教养儿子,都是往这个方向教的。
其实简若宁听完这个故事,是不怎么相信的,毕竟这样子的人,真的是还是一个正常人吗?他真的不是被洗脑了吗?
是要孝顺母亲没错,但是孝顺并不是愚孝。至少简若宁是不理解这种人的。她情愿相信,这都是李家为了给自己儿子铺路,营造出来的名声。
毕竟古代的文人,最注重的就是名声是否有碍了,就算你是当朝宰辅,如果你母亲病了,你也得回家伺候母亲,若是母亲死了,更是要守孝三年。
若是不孝父母,直接贬官都是轻的,大昭之前就有一个官员,常年在外做官,母亲病重,他因为旁的事情耽搁了,没有竭尽全力赶回京城,以至于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所以直接被贬为庶人,然后流放了。
还有甚者,因为和母亲顶了一句嘴,被有心人听到,成了忤逆父母,这事等他母亲去世后才被翻出来,判了斩立决。
忤逆父母这个罪其实是很难定下的,毕竟这是家事,且只要你娘说你不是,那你就很难是。
而没有母亲会愿意让自己儿子来之不易的官位,就这么失去的,她也不会愿意,自己的孩子因此丧命。
不过还是有可能的。虽然这种事情极少,但是处置的严重程度还是可以看出古代对孝顺的极致追求的。
一个坏的名声会影响仕途,还可能因此丧命,但是一个好的名声,自然也是对仕途极为有益的了。
虽然大昭不是以“举孝廉”的方式选官,但是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进士,和一个素有孝顺名声的进士,你会选谁呢?这就是大大的加分项啊。
等简若宁了解完了这位李昂保公子的事情之后,她就去林家了,想要知道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而拜访的理由也很正经拜年。
两个人一见面就是互相分享才爆出来的新瓜。
简若宁:“听说了没,驸马爷养了外室呢。”
这瓜还是从简若宁的二姐口中得知的,保证新鲜。据说是她的二姐夫在应酬的时候亲眼见着有一个驸马,没有回公主府,而是吩咐车夫回了他置那外室的宅子。
“哪个驸马爷啊?胆子这么大啊?”
“自然是皇上最小的女儿静安公主啊。”
“周驸马居然敢做出这种事,看不出来啊?这要是被静安公主知道了,可得气疯了吧。她可是皇上的小女儿,这要是被皇上知道,周驸马的项上人头都要落地了吧。”
“可不是吗?静安公主可是皇上最小的女儿,自然格外偏疼些,要是让她知道了,可得闹上一场呢。你那边呢?有什么新鲜的瓜吗?”
林若云打小和简若宁一起吃瓜,自然明白简若宁的意思,她迅速道:“你上次不是让我给你打听李家三公子李昂保吗?”林若云顿了顿,卖了个关子:“他有新消息了,想不想知道啊?”
听到林若云说的是李昂保的消息,简若宁自然是颇为急切:“快说快说,别墨迹啊。”
林如云嘿嘿一笑,道:“下次来,给我带点心,哪有你这样的,来人家家里拜年,自己手上不拿东西就算了,居然还将我的点心吃了个精光。”
林若云看了看桌子上的点心,就这么一会儿,就剩一点点了。
对此,简若宁拿出来了早就准备好,只是没有第一时间给她的盒子:“早就准备好了,看看?”
盒子里是一块做工十分精细,用天然紫翡雕刻而成的禁步。林若云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了让她搭配衣服的。
她喜欢紫色,衣服大多是各种各样的紫色,和普通青色的玉制成的禁步不是很搭,平常佩带的都是白玉的禁步。
如今有了这么一块天然紫翡,做工还这么好,林若云自然是高兴极了。简若宁是真的将自己放在心上,也没缺了自己的新年礼物。
对李昂保的消息,她自然也就不卖关子了,言简意赅的给简若宁介绍道:
“你知道吗?李昂保他居然喜食丹药,每日必服一枚,要说这听起来也不算什么,可是他服的是前朝秘药,也就是本朝禁药固元丹。”
作者有话说:
丹药名字乱起的。更新晚了,评论前五发红包吧。

第84章 及笄礼
简若宁倒是也听说过固元丹这东西的大名,据说前朝亡国和这东西就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她也只是听说这东西特别的不好,如果长期食用,后果很严重之类的,却不知道这东西具体是怎么不好的。
林若云看简若宁困惑的样子,慢慢解释道:“这东西你不清楚也正常,毕竟是禁药,起初咱们大昭开国的时候,可是严禁这玩意的。
我家的藏书中,记载前朝历史的书上,倒是有写这玩意,说是这种药源自西南密林,用当地一种特殊的草药制成的。
前朝有人想要长生,就做出了这种丹药,除了那种特殊的草药,还有一些常用的制作丹药用的黄金、水银、丹砂、雄黄、白矾之类的。只不过到现在,都没有人知道固元丹加的那种草药是什么。
只知道,吃了之后,会使人全身发热,精力无限,感觉自己有无限的力气,等药力过了之后,还会进入一种飘飘欲仙的境界中。
不知道这李昂保究竟是怎么搞到这种禁药的。”
林若云吧啦吧啦说了一堆,简若宁倒是还挺好奇:“你是怎么发现他吃这种禁药呢?”
“你这就不懂了吧,这国子监,除了墨家,我家人也不少啊,我五叔可就在国子监当司业,我家里人好些人都在国子监呢。
这次我去找了我小堂弟林若舟,他如今十二三,正在国子监上学呢,就是那个李家公子负责的天字号班上课呢。
李昂保就是我小堂弟的助教,我让他打听,他就带着自己的朋友,一天天的都在打听李昂保的消息。
这你可得好好谢谢我小堂弟,要不是他尽心尽力,我还不知道他吃丹药呢,原本我以为他吃的就是普通的丹药,你也知道,如今沉迷丹药的不在少数,很多人都在吃一些丹药什么的,以求延年益寿。
但是我小堂弟特意从李昂保那里偷了一枚出来,我瞧着和普通的丹药不大像,有一股子异香,颜色,质地都不同寻常,这翻了书,才知道,这居然是固元丹。”
大昭的确有些人吃丹药,他们倒也不是为了寻求长生,而是觉得这东西能延年益寿,吃着感觉好。
有些丹药服下去之后,的确让人感觉精神状况特别好,简若宁也不是没有听过,但是像是这种前朝秘药,大昭的禁药,她的确是没有听说过的,如今听了林若云的解释,真的算是开了眼了。
“这真的是,他吃这种药,要是被抖落出来,岂不是整个人都毁了?”
“可不是吗?要是吃普通的丹药也倒是罢了,但这种禁药,可是在大昭初立的时候,就已经禁止食用的了,也不知道这李家人知不知道他服用这等禁药?”
“想来应该是知道的吧。”
刚刚听林若云说,李昂保每天都要吃一粒,这种聘次,李家人要是不知道,才显得有些奇怪吧。
“那这可真的是,原先我瞧着李家也是清流门户,家风严谨,子孙也都有出息,没想到居然吃这种丹药。”
简若宁从林若云这里得到了消息,回去之后,先是准备了一些上好的笔墨纸砚等物,给林若云送过去了,这些是给林若云的小堂弟林若舟的。
如今她也不缺钱了,吃瓜系统的小金库里,连带着真味楼、沁香阁、琳琅阁的收益和吃瓜系统的收益,已经有了五万两银子了。
毕竟人家帮了自己这么大一个忙,总得是有谢礼的,简若宁还不止准备了一套,听说林若舟的那些个同学也帮着盯梢来着,简若宁自然都得备全了。
等回了侯府,简若宁还想着,自己要在什么时候,揭发出来这个事情呢,谁知道,李昂保那里,就又给了自己新的惊喜。
如今正是逢年过节的,李昂保自然也是应酬颇多,各路同窗、同年、同门,上到国子监的上司,下到一起上班的同事,还有自己家的亲朋好友,那都是需要交际的。
所以据俞树的消息,李昂保最近是忙于各种应酬,在外边也没少喝酒应酬,从十二月到现在,几乎每天,他都在各处奔波。
如今已经是元月底了,他刚刚消停两天,居然就有女子寻到李家门口了。
这李家毕竟也是累世官宦,在京城也是有一定名声的,这女子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扶着腰到了李家的门房。
本来俞树手底下的人,虽然觉得奇怪,但是也觉得这女子估计马上就要被李家赶出去了。谁知道,不知道那女子旁边的妈妈说了什么,居然有人恭恭敬敬的将这女子请进去了。
俞树手下的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找了人,去到李家人常用的一个郎中手里,花重金贿赂郎中,知道了李家有人有孕这个消息。
还知道了女子大概的年岁,样貌,打听回来之后,和当初在大门口的女子年岁样貌一对,也就对上了,果然是那名女子怀孕了。
后来仔细查问,原来是李家三公子也就是李昂保前些日子应酬,有人直接将女人送给了李昂保,李昂保也并没有推拒,而是笑纳了。
谁知道就这一夜,那女子居然怀孕了,如今能进家门,就是仗着自己怀孕了。
李昂保去年的时候是二十四,如今翻了年,已经算是二十五了,在古代,这基本上已经是早就成家立业,孩子都不知道生了几个的年纪了。
但是李家人将李昂保拖着,就是为了找一个好人家。这也是李家一向的做法了。至少简若宁知道的是这样的,李家所有儿孙,若是科举有望,那都是等到科举之后才成亲的。
这些日子,简若宁也知道了,以李家原来的实力,其实是比不上墨家的,等到李昂保高中了之后,两家才算是匹配上了。
简若宁猜测,这也是为什么,李家墨家同为清流,其实早就认识,但是一直没有定亲的原因,墨家夫人可能不想让女儿低嫁。
可若是李家人因为李昂保的年纪,象想要瞒下这个孩子,简若宁觉得,这两家的婚事的定然是不成的。
毕竟,正室夫人还没进门了,就有了小妾,又或者只是通房,但是有了孩子。这真的是很不尊重女方的表现了。
这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那都是个麻烦。若是个男孩,那就是庶长子,以后,有的是问题。
而且你让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进门就当娘?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婚前有子,这也是十足的坏名声了,简若宁都不知道李家是怎么做出这等蠢事的,古代文人是最重名声的,这也是李家之前为了李昂保铺路的原因。
但是若是婚前有子这个事情被传了出去,他这么多年,苦心积累的名声,只怕都要被毁于一旦了。
这种风月场上的事情,虽然和贤孝忠义这些没有关系,也不是致命的,但是却是大家最喜欢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广为流传的了。
这人人都知道你婚前有了孩子,虽然不至于因此指着你什么,但是到那时,提起李昂保,想起来的,就不是孝子了,而是这桩桃色新闻。
简若宁决定查实了之后,就找墨云姮说,这两个消息,不论是哪一个,她觉得都会让墨家好好思考思考这个门亲事,究竟合适不合适了。只不过,这机会还是要等的。
二月初一,商姨娘罕见的叫简若宁去了云英院。
“过几天,就是你及笄的日子了,可准备好了?”对于小女儿要及笄这件事,商姨娘其实还是有些感叹的。
她总感觉简若宁才刚刚离开自己不久,可时间就是如此无情,一晃,已经是五年过去了。
女儿要嫁人,将来就不能时时刻刻都能瞧见了,商姨娘想着也觉得心里闷闷的。只不过大抵世间女子都要走这一遭,她也没有什么办法。
她这一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着,也就可以了。她的女儿比她好,将来可以为人正室,只要女儿幸福,她也就没有什么别的愿望了。
简若宁其实也猜到了,一般都是自己主动去商姨娘这里,她其实害怕打扰自己的功课,是显少叫自己过去的,如今这个时候,能问的事情,也就这个了:“准备好了。”
“那就好,娘就放心了,想来你见的大场面也不少,这种情况,应该是能把握住的。
娘叫你来,是想跟你说,这不管嫁给谁,你自己最重要,千万守好自己,不要叫他人钻了孔子。
能与丈夫和顺恩爱自然是好,可若是不行,也不要强求,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日子,旁的事情,都不是大事,只有你自己是最要紧的。”
这话,的确是商姨娘内心的想法,她这一辈子,因美貌被他人惦记,无权无势,差点就要入虎狼窝,幸好后来结局还是不错的。
商姨娘很庆幸,她的女儿比她好,虽然生的美貌,但是背靠侯府,不会叫人轻易辱没了去,不会和她一样。
只要她专注自己,将别的事情看的轻一些,这日子,总是能过的不错的。
“是,娘,我记住了。”
之后,简若宁的及笄礼,如期而至,本来赵夫人是不想大办的,但是两年前简若容的及笄礼,她就是闹的太难看了,以至于郡主发话,要她好好办家中其他女儿的及笄礼,不能比简若宓的差。
所以简若宁的及笄礼,这场面其实也很大,摆几十桌的宴席,还有歌舞、戏曲等等。
给简若宁加笄的是汾阳王妃,这可不是赵夫人的意思,赵夫人本来就不愿意给简若宁大办及笄礼,所以找的人也不过是普通的夫妻和顺,儿女双全的人,虽然满足条件,但是身份上自然没有那么高。
但是毕竟是要大办,所以赵夫人自然得给各家的夫人发帖子,汾阳王妃自然就知道了简若宁要及笄了。
华安郡主回去之后,其实不仅说了简若宁给她支招的事情,还知道了,简若宁其实在侯府的时候救过华安一次。
华安自小的顽疾,汾阳王妃是知道的,但是请了那么多的名医,吃了那么多的药,都没有解决,每次只能干看着女儿难受,汾阳王妃这个心,真的是跟油煎的一样。
不成想,简若宁居然给出了治疗的法子,虽然不能根治,但是这法子的确巧妙,且十分灵验,华安用了之后,很快就平息了,女儿不再难受,汾阳王妃自然很是欣慰。
所以这次,汾阳王妃是要替女儿还简若宁的恩情,才自请,找了乐昌郡主,说和简若宁投缘,要为她加笄。
当时把乐昌郡主都惊到了,不过毕竟是好事,且涉及华安郡主,华安前些日子可是刚刚和离,不太好提起,所以乐昌郡主也没多问,就答应了。
赵夫人知道之后,先是惊讶为什么汾阳王妃会愿意给简若宁行加笄礼,后又是突然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真正关注过简若宁,居然都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和汾阳王府扯上关系了。
虽然赵夫人对这件事颇有微词,但是这及笄礼,还是得她这个正经的侯夫人来筹备。赵夫人也的确是憋屈的很。
及笄礼当天,除了赵夫人请的,还来了一位,柳国公府苗夫人,本来她也是想着要给简若宁加笄的,后来听说是汾阳王妃,也就歇了心思,只过来观礼。
及笄礼举办的很是盛大,到场的夫人不少,简若宁本身又出挑,长得好看就算了,更难得的是规矩礼仪没有一丝错漏,在面对众位夫人时,也应答如流,并不像一般闺中女子因为害羞而磕绊脸红。
当场就有好些夫人看中了简若宁,觉得简若宁不错,准备回家细细打听一番,若是真的不错,娶回家当个媳妇也是好的啊。
另一边的汾阳王妃也觉得,这孩子不错,要不是自己的儿子太大,孙子又太小,她也觉得,以简若宁这样的资质,就算有庶女身份这个拖后腿的,可是嫁到王府,也是可以的。
柳国公府苗夫人就更是觉得自己来对了,她的小儿子可是才十九,正缺个儿媳妇呢,虽然是个庶女,但是品行好,心地善良。
府中的人也去看过程丽娘,本意是想着看若是程丽娘孤儿寡母不容易,帮衬一下,可没想到她过的实在是不错,打听了才知道是宣平侯府的人在护着。
她细细一思量,就知道是简若宁做的了。毕竟也只有她知道当时的事情真相了。这样品行好,又考虑的如此周全的女子进了家门,那肯定是能兴家的。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人人都爱大小  开局一把杀猪  (综英美同人  以爱为名by梦  我靠种田游戏  香江豪门幼崽  你还是杀了我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