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侯府庶女只想吃瓜by寒苍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05

至于白先生,自幼熟读诗书,因家中败落才来做西席,教千金小姐们作诗,写字,绘画,瞧见苏静欣连字都写不全,只说了一句:“你先找个字帖临摹吧,这我实在是教不了你。”
秦师傅看着温婉,性子却直,课上只要有不对的,直接就说了出口,也不会想着姑娘们的自尊心是否承受的起。
简若宁都习惯了,苏静欣倒是没见过这么直白的,有些委屈。至于王嬷嬷,她最近不在,听说是郡主娘娘召她去给简若宜开一对一辅导班去了。
苏静语倒是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基本上不说话,甚至连座位,她都坐在了简若宁后头,端的是个鹌鹑模样。
有过了几日,是赵夫人的生日宴,赵夫人的生日也在二月,只不过在二月底,这次这个生日就比简若宁和简若淮的排场大的多了。各家的公侯夫人,安王世子妃,甚至礼王妃都亲自来了,场面很是热闹。
作者有话说:
我真的无语住了,我的大纲,我的人设,我的人物关系图,我的设定全没了,昨天晚上直接把电脑合上了,然后今天早上打开Word不知道为啥全部返回了之前的文档,那还是我九月写的初设定,现在早就推翻了。有个新的直接就空了,现在新的全找不到了,百度也没搜出来怎么弄回去,有谁知道这会儿怎么找到Word里的文档吗?

第14章 桃林初会
因为赵夫人过生辰,简若宁她们几个自然是不用去上课了,大家也都能松快松快,乐昌郡主今天也心情不错的过来一起吃酒了。
其实叫简若宁看,这个祖母很奇怪,平日里也不用怎么去请安问好,每个月只初一十五去请安就是了,旁的日子她说她要清净,懒得见人。
对于子孙们也没见多热络,但是论起她做的事情,倒是真真正正为子孙们好,像是王嬷嬷就是她从宫里请回来的。
王嬷嬷虽然严格,但是的确是正六品的司正,混到这样地步的嬷嬷,轻易是请不回来的,若是赵夫人去请,怕也是没有这个脸面的。
而像是简若宁身边的人,也有好多都是她挑出来的,虽然有些人有些小毛病,但是大的问题从来没有出过,算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简家儿孙,除了赵夫人的亲生子女以外,基本上身边的人都是乐昌郡主挑的,且都是实打实能用的人。
对于子孙们,简若宜就不说了,从小养到大的情分,她的东西,没有一个是不好的。
哪怕是简若宁这样一个庶出的孙女,她也是向来十分大方的,简老爹才给二百两的银票,郡主娘娘一出手就是一整套的珍珠头面。
虽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是她手里有钱,十分阔气的缘故,但是对于这样大方又不多事的祖母,简若宁心里也是十分喜欢的。
乐昌郡主也喜欢看戏吃酒,最爱的就是甜酒,赵夫人虽然和郡主婆婆私底下关系不怎么好,至今都没有修复,但是明面上绝对是十分孝顺的,毕竟赵夫人还是很要脸面名声的。
瞧见婆婆过来,当即派身边的齐嬷嬷从她的库房里挑了专门的杯子以及私藏的珍品甜酒过来。
齐嬷嬷手脚快,不一会儿就拿了几个杯子装了甜酒过来,有的用的粉彩琉璃,极其剔透,杯中呈着的是胭脂醉。有的用的羊脂白玉做的小杯子,里边呈着的是白玉甜酒。还有的是青金小酒杯里呈现的碧玉江米酒。
对于大儿媳的孝顺,乐昌郡主自然是笑纳,她也不是不讲理之人,对事不对人,家里的事情家里解决才对。
苏姨母今天自然也是陪在赵夫人的身边的,有人问起她,赵夫人就介绍说是自己的娘家妹妹,来京城小住片刻。
而苏静欣也跟着在身边说说笑笑,苏静语虽然也不说话,但是瞧着还蛮端庄的,期间有好几位贵妇人都在瞧苏静欣。
简若宜她们是不肖想了,以赵夫人的性格她的女儿是绝对不会低嫁的,更别提还是郡主娘娘亲自教导的,今年还要参加选秀。
侯府里的其他几位姑娘中简若宓又是出挑的,也不用想了。唯二的两个庶女简若容还差两三年及笄,简若宁又还小,说亲事还早着呢。
要是能给家中庶子娶个赵夫人娘家妹妹的女儿,好像也不错?以一个庶子,跟侯府搭上线,怎么说也是个划算的买卖,就是不知道这苏静欣瞧着不错,品行怎么样,父亲又是谁,在何处任职。
苏静欣瞧着这几位贵妇人,也是欣喜的很,要是她能从此被看中,岂不是母亲和妹妹就不用愁了?
这几位贵妇人中尤其有一位姓孙的夫人,丈夫正任户部主事,对苏静欣尤为热情。两个人亲亲热热的说着话,瞧着倒像是亲娘俩一样。
而简若宁因为年纪小,又长得不近人情,自然没有什么人过来瞧她,最多也就是为着侯府的面子夸一句长得好。
简若宁乐得自在呢,吃着酒席,听着周围夫人们在谈论的八卦,心里默默的记下,到时候不管有的没的,都往吃瓜系统里边一塞,说不定某个消息就被吃瓜系统判定为瓜了,到时候拿到钱才是真的。
有了耳聪目明这个技能,她们说的话简直是往她脑子里钻一样,听的特别清楚,苏静欣这会儿和她母亲以及赵夫人去另外一间房吃酒去了。
简若宁就瞧见刚刚还对苏静欣很热络的孙夫人在不停的打听苏静欣的情况,起初问的几个朋友还都不怎么知道。
可有位姓杨的夫人,是从永州来的,她的丈夫和孙夫人的丈夫是同僚,自然也见过,很是轻蔑的说道:
“好姐姐,我劝你一句,你可别被她骗了,我都不知道她们三个居然还有这样的亲戚,在永州的时候,穷的跟什么似的。”
孙夫人一看有情况,当即拉着杨夫人的手,问道:“我瞧着这位长得还不错,怎么就不行了呢?你知道什么,快别瞒我,咱们俩什么交情,上次我还请了你一场戏呢。”
“这位小赵夫人,是侯夫人的娘家堂妹,当初在永州时,她们这么说,我还不信呢,侯夫人怎么有这样的娘家堂妹,谁承想居然是真的。
小赵夫人嫁的是我们那里的通判家,原先是做布料生意的,后来攒了钱,捐了个官,倒也做的不错,升了官。
只不过儿子就没那个出息了,大儿子吃喝嫖赌,他老子好不容易弄了个位置,结果被他一拳头给打没了,还下了狱,二儿子声色犬马,栽倒在了女人的肚皮上,一个没救回来,年纪轻轻就死了。
三儿子倒是看着还行,考了秀才,就是这位小赵夫人嫁的这位,可惜考了十来年没考中举人,当时又不让捐官了,苏大人也退下了,这不是就只能接手家里的布料生意了嘛。
后来这三儿子实在是没有做生意的头脑,直接将钱赔了个精光,苏家从此败落,这位小赵夫人就带着两个女儿投亲靠友,这边住几天,那边住几天。
你刚刚也瞧见了吧,这位姑娘嘴皮子甜着呢,可惜家世实在不好,家底也没了,你家要是娶她,怕是连三十二抬嫁妆也凑不齐呢。”
听了这样一番话,孙夫人怎么还能有什么别的想法,出身商户,祖父倒是有官职,也只不过是六品的通判。
父亲只是一届秀才,后又做起了生意,现如今人还没了,家里也没有家底,嫁妆也出不起多少,这娶妻生子,可不是单单品貌的,家世、门第、样貌、品行,甚至嫁妆多少都是要考量的。
如今大昭盛行厚嫁,嫁妆越多越能高嫁,民间女子尚且要凑一凑呢,还有俗话说:“盗不过五女门。”
意思是说有五个女儿的家庭,教养遣嫁必致家贫,连小偷都不去了呢。
贵眷就更是了,三十二抬嫁妆算是最低的一档,六十四抬嫁妆才算的上是一整套,可若是连半抬嫁妆都凑不齐,这苏家当真是落魄了。
简若宁正听的开心呢,就瞧见门口赵夫人回来了,苏静欣也进来了,也不知道这些话她听进去多少。
不过不管她听进去了多少,孙夫人的态度已经能够说明一切了,刚还拉着苏静欣的手亲亲热热的说话呢,现如今她身边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
苏静欣也认出了这位杨夫人,毕竟小地方的官员就那几个,彼此之间也都见过,杨夫人见过苏静欣,苏静欣自然也见过杨夫人。
至今,她也算是明白了,苏静欣心里有些失落,有些无奈,还有些对于世人的嘲讽以及看不起。
刚才瞧见她品貌可堪,又在侯夫人身边就亲亲热热的想要娶她进门,现在知道了她家室不好,就又避之不及了,当真是可笑。苏静欣和赵夫人告了假,说是要去更衣,就出门了。
简若宁看完了这一场戏,只是觉得无论到什么时候,人果然还是相通的,现代如此,古代也如此。
在现代,她是家里条件不好,身上背着贷款,只会做题的穷学生,就得被公司拼命压榨,而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就因为家里条件好,上司觉得压榨他,他就会跑路,反而不会给他分派杂活。
而在侯府,她虽然只是庶女,但是到底是侯爷的亲生女儿,祖父身为探花,治水有功,祖母身为郡主,金尊玉贵。
来侯府的人没有一个敢这样对她的,谁不是夸一声好看,标致。而苏静欣,没有家世、门第不高、家底也薄,便只能被随意对待了。
用完了席面,简若宁吃的肚子有点撑,就出去,打算散散步,办宴会的花厅在花园旁边,往后就是华芳馆,再往后就是一个池子,名唤流玉池,附近亭台楼榭俱全,后头还有桃林、梅林,从这儿再往东拐,过了宗祠和敬文斋,还有大片的竹林。
简若宁决定去流玉池附近的桃林逛逛,梅林已经没有了花儿,没什么看头,竹林又有些远,现下桃花初开,去桃林最好。
桃林这边人少,粉粉嫩嫩的花骨朵只是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不过简若宁却因为耳尖听到了有人在说话,似乎还是苏静欣?
按捺不住自己的吃瓜之心,简若宁稍稍往那边走了走,果然见了苏静欣在亭子里和人说话,只不过她不好过去,那人又在亭子里,被柱子挡着,瞧着并不真切,不过看身高和打扮,大抵是一位男子。
此时好久没响的吃瓜任务却响了:“吃瓜任务:找出苏静欣和谁在说话。奖励:一百两。”
苏静欣才刚来京城不久,认识的人也都在侯府里,且大多是女眷,即使赵夫人很喜欢这位堂妹和苏静欣这位堂外甥女,可她还是为了避嫌,没有让苏静欣去家塾上早上的课,是以苏静欣并不认识什么男子,甚至连她一直夸赞的泓表哥,也是一次都没见过的。
那如今这位陌生男子又是谁呢?
作者有话说:
《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今后宫之女,岂不贫国乎?」?

第15章 吃瓜小组预备役
已知那男子,身高不低,挺年轻的,穿蓝色衣服,长得应该还不错,毕竟苏静欣和他第一次见面就开始说说笑笑了。
简若宁派竹意去门房打听了一下上次宾客中年轻公子哥儿都有谁,再排查排查,总结了一份名单出来。说是外男,但是若是个侯府完全没有交集,也不会在侯夫人生日宴的时候请过来,所以肯定还是有交集的。虽然侯府家大业大,亲戚众多,但是一层层筛选下去,总能找到可疑的对象。
事过必留痕,只要耐心打听,就肯定能打听的出来。只是这件事情发生在宴会上,可能需要费些时间,还需要慢慢探听,不过看苏姨母和苏静欣的样子,应该会在侯府呆很久了,她可以至少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去探听她究竟见了谁。
才刚搬了家,简若宁已经给院子重起了个名字,就叫碧落阁,牌匾都做好了,之前因为赵夫人生辰,也没时间打理闲事,现如今生辰办完了,赵夫人也开始打理侯府之事。去年新进的小丫鬟已经差不多调教好了,简若宁才立了新院子,是以今日需要在这一群小丫鬟中选几个。
今日来的还是周嬷嬷,带了二十来个小丫鬟乌泱泱的站了一院子。周嬷嬷上回得了赏,这次自然也是笑着来的:“七姑娘,这些都是去年才刚刚买进府里的,在樊嬷嬷手下练了一年,如今也算是有些模样了,姑娘乔迁之喜,本该早早送过来的,不过夫人事忙,这才晚了几日,还望姑娘见谅才是。”
伺候人的丫鬟除了妈妈或者嬷嬷,至多二十岁就会放出去嫁人,宣平侯府对丫鬟、小厮都还算不错,也不会耽误了她们。侯府里一年一年的都在减人,自然得有人新添进来。但是不管是新买进来的,还是家里头的,都得先学学规矩,起码得一年才是,这样才能被送到各处当差,樊嬷嬷就是侯府里专门管教小丫头的嬷嬷,原是郡主从王府带来的,教这些小丫鬟自然是够够的。
周嬷嬷这话说的客气,又是赵夫人除齐嬷嬷之外最得力的嬷嬷,简若宁自然不能说些什么。自然是笑着感谢赵夫人了。
看着这些小丫鬟,一个个都眼巴巴的想要进院子来。能进姑娘的院子,待遇会比在旁的地方好很多,若是时不时的再得些赏赐就更好了。若是能有幸,姑娘赏识,那就是更大的好处了。
要挑丫鬟,自然得先了解清楚这些人,是以她让竹筱问周嬷嬷要了这些丫鬟的花名册,侯府里的丫鬟,都是在册的,父母爹娘,兄弟姐妹都是有的,还有入府的时间,大概的生辰这些,简若宁大概看了看,里头有从外头买的,还有家生子,还有父母在庄子上做活的,还有家里的佃户等等。最后还写了樊嬷嬷对于她们简单的评价。比如这位巧月,樊嬷嬷就在后头备注了刺绣好。还有这位花月,后头就写了规矩好。
不过这些她也就是大概看看,真的要挑的话主要不在这个,一个小丫鬟,就算是刺绣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她甚至都不用问这些小丫鬟是否识字,因为她们还小,必然是不识字的。以后再教就是了。
对于这场“面试”,简若宁也准备了一些题目。若是能答的上来,那也算思维敏捷,逻辑清楚了。之前她因为小,身边的人也都不是自己挑的,如今能自己挑了,自然是要多考核一下,这可都是她的吃瓜小组预备役组员啊。
“我这个人喜欢公平,为了确保公平,我准备了几道题目,若是你们能答的上来,就算过关。按着名次从前到后选四个人也就是了。”
竹筱看简若宁点头,对着底下的小丫鬟们就开始宣读题目:“第一道题:复述,由我念一段话,等一盏茶的时间后,你们依次进西边的屋子将这段话再说一遍。”
“前儿二夫人叫武嬷嬷去西边的芙蓉堂取老太太最近念佛要用的无量寿经,今儿老太太用完了,叫钱妈妈找芷兰送到四老夫人那里,说是四老夫人最近也要抄经,等过几日,十七了,你去找露香要回来,再放回芙蓉堂西边小佛堂供着。”
周嬷嬷瞧着简若宁,也不明白她这是在干什么,不过七姑娘刚刚让竹筱给的荷包分量不轻,她眼睛一闭也就过去了。反正夫人那里也有齐嬷嬷在照顾着,她在不在的,也无所谓。
其实这第一道题考的就是这些人的记忆力,这段话在府里也不算少见了,只不过要正常人一下子全记住也是很不容易的,人名地名这些都有。
等她们将第一道题说完了,一个时辰也就过去了,简若宁又开始了第二道题。竹筱念题:“小红工契结束之后从锦绣坊去了天衣坊,两个绣坊都能做出更好的绣品,两个绣坊的刺绣能力都提高了,这可能吗?”
这题其实也不是很难,考虑极端情况,小红的刺绣能力比锦绣坊的平均刺绣能力低,比天衣坊的平均刺绣能力高。主要是能想到,简若宁给她们留来了两刻钟的思考时间,只需要答能或者不能,然后给出解释,其实也变向将题目变成了选择题。
第三道题是道数学题:“面前有两篮茄子,第一篮有9个,第二篮有3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才能使两个篮子的茄子一样多?”
给了她们时间掰指头算,然后又等她们进房间给竹筱说完竹筱记完,简若宁过来看成绩了。第一道题有位叫知月的丫头,倒是记的最多,十之八.九都复述出来了,再然后就是觅月,也记了十之七八。
第二道题猜可能和不可能的一半一半,说不可能的自然是全错,说对的倒是只有一位听月说明白了是哪种情况。
第三题其实是小学一年级的算术题,能算出来是三个的也有几个,不过算的最快的是位叫如月的小丫头,再然后是觅月。
简若宁叫竹筱和竹筠念了成绩,最后选定的自然是听月、知月、如月、觅月四个。听月、知月都瞧着文文气气的,是娴静的小姑娘,如月长相清秀,瞧着活泼不少,而觅月长得却是十分的好,十足的好容貌,美人坯子,娇嫩如樱花一般。
周嬷嬷瞧简若宁选了觅月,低声说了一句:“七姑娘,这觅月,您确定要吗?其实这里边有位叫巧月的,听说是极为规矩的丫头,女红针织样样都行的。”
简若宁自然明白周嬷嬷是什么意思,觅月长得这样好,很大可能是不安分的,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都是率先被排除掉的。而巧月,的确是一般姑娘爱选的人,长得平平无奇,却有一双巧手,樊嬷嬷说她的女红好,那一定是真的女红好,只不过简若宁自己挑人,并不看女红,侯府里就有针线房,云壁的女红就很好,竹筱她们几个也能做,再来一位,也没什么用。
觅月瞧见周嬷嬷在简若宁身边耳语,顿时脸色一白,她知道她长成这样不招姑娘们的待见,不过她还是想来试一试,没想到七姑娘真的要了她,她正高兴,就瞧见周嬷嬷刚刚说话前瞧了一眼她一眼,只怕这次也没机会了,可觅月自知自己针线差,若是别的地方,她是真的不想去厨房或者浣衣房,那里的活累不说,还没多少钱,只盼娘亲保佑她,若是她进去了,一定听姐姐们的话,好好做活,绝不马虎。
简若宁听了周嬷嬷的话,还是决定挑觅月,她自认不是看脸的人,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觅月记忆力好,算的快,不应该以貌取人觉得她就是不安分的,还是要了觅月。
见简若宁坚持,周嬷嬷自然不会再劝,不过走之前她仔细打量了一下简若宁的脸,觉得七姑娘的确是有这个资本,觅月的姿色,比之七姑娘,还是差了不少的,七姑娘自然不必担忧这些事情。觅月瞧见周嬷嬷走了,也没带上自己,心里惊喜万分,决定回去就给娘烧柱香。
选完了丫鬟,简若宁大致分派了一下每个人的师父,老带新,云知带知月、云初带听月、云壁带如月、云苓带觅月,学习怎么做活,反正小丫鬟现在都还小,跟着学也是来得及的,不会的就问自己的师父,不过师父也不是全包,简若宁定了一个课程表,让她们在西厢房上课。
首要的,就是要让她们学会认字,倒也不用直接会写,最开始会认常用的字就是了,这活自然是竹筱和竹筠的,然后,竹意教她们算术,竹音教她们规矩,云壁给她们上刺绣课。等到真正到了年纪了,再顶上来也不迟,如今也就是做些杂活,帮着打下手。至于云知,需要她帮忙打听消息,自然也就不能教这些小丫头了。
云知这两天忙着打听苏静欣的事情,已经交好了华芳馆好几个丫鬟、婆子,有的人是之前就在华芳馆做洒扫的,有的人才被调进来的。又因为苏家人并没有带多少伺候的人,是以大部分人都是新添到华芳馆伺候苏家姨母和苏静欣苏静语两姐妹的。这些人只不过暂时伺候,原本就因为苏家人穷有些看不起,听云知说拿了消息就有赏,自然费心留意着。
云知甚至还去桃林那边结交了管桃林的几个婆子,她嘴甜,又还小,云知天天带着东西过去,已经快被套出来话了。
简若宁也不着急,原本苏静欣因为听见了那些话心情应该不是很好才对,可在桃林中苏静欣和那个男子说说笑笑的,心情看上去很不错,应该已经算认识了,那么以后有很大可能会再见面。毕竟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二次说不定她就能见到了这个陌生男子是谁了。
作者有话说:
复述题我自己编的,小学算术题我找的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绣坊问题是从网上找的逻辑问题改编的。

第16章 肃宁伯府
小丫鬟们刚刚换了地方,起初还有些不自在,刚刚从樊嬷嬷的手下出来,都说姑娘的院子好,谁承想如今连姑娘正房的门都摸不到,更别提什么赏赐了,心下有些失望,上课的时候也蔫儿蔫儿的。
云壁看着她们的样子,就像是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一样,温声笑着劝到:“这样难道不好吗?多学一些,以后就能多一份安身立命的本钱,姑娘也喜欢会的多的人。你们去看看外边多少人想要认字,学刺绣,都找不到路子呢,像是外边的学堂,还要交束脩呢,就算是去绣坊,前三年也不是按绣品卖钱的,只有一点钱糊口而已,姑娘让你们学东西,是你们的福气,我要是你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新来的小丫鬟也不是那种听不懂话的,现下也明白了,踏踏实实的学,等以后学成了,姑娘自然有用的到她们的地方,不用着急。
等又过了几天,听月、知月、如月、觅月也都从小姐妹那里听到了其他未被选中的女孩都去了什么样的地方,一天天日子都怎么过的,就更觉得她们如今在碧落阁,每天早上又有早膳,从此绝口不提了,都在西厢房好好学东西。
而简若宁这几天正在准备跟着赵夫人去大相国寺烧香这件事,简若泓还剩几天就要考试了,上次那点小小的风寒在王清婉的精心照顾下也算是痊愈了,总算没有耽误了考试。
听三哥简若潇说,大哥十分辛苦,日日点灯熬油到深夜,只盼着能够一举中第呢,赵夫人自然也十分期盼大儿子能够金榜题名,这样简家就算是三代皆有进士,可堪称是书香世家了。
原先简老太爷也就是简若宁的祖父简叶文中了探花,人家还会说是泥腿子里出了只金凤凰,等简老爹简和砚照样中了进士之后,这话就少了很多了,要知道许多通过正规渠道科举取士的人,也就只有一代能中进士而已,等到子孙,若是不成器,那这官也就没的做了只能期盼着下一次祖坟上冒青烟,自己家族中再出一个进士。
简若泓砥砺奋进,赵夫人则打算将京城里有名的四座道观和寺庙都走遍,添一些香油钱,以求为她儿子攒福德。顺带保佑简若泓中进士,为表诚心,赵夫人打算发动全家人一起去,除了王清婉因为要照顾简若泓脱不开身之外都得去拜佛烧香。先去的第一站就是名声最盛的大相国寺。
因为还要诵经祈福,所以要呆上整整一天,之后的太清观,青云观,还有慈悲寺也要呆一整天,得提前将要用过的东西都准备好才是。
而就在简若宁准备去祈福的东西的时候,云知过来报说是华芳馆有消息了。之前她交好的丫鬟中有个叫绿舞的,说是她瞧见苏静欣让她从苏家带着的那个丫鬟司桃去了西门口找小厮送了一封信,还给了那小厮一两银子的赏钱。
绿舞跟着就去了西门,然后也叫了个小厮跟着,亲眼瞧见那小厮去了永宁街肃宁伯府的后街,将信递给了一个书童打扮的人,还拿回来了一个小匣子,不知道装的是什么。
肃宁伯府是赵夫人的好友肃宁伯府李夫人的夫家,肃宁伯府也是开国勋贵之一,家中人丁兴旺,还有子孙在经商上极有天赋,打理伯府资产,攒下偌大家业,上次自然也是过来了的,竹意打听到的名单中就有这家的几个儿子,肃宁伯府的嫡长子已经入仕,现在京城北军,而这次宴会嫡次子,庶三子,庶四子都在。只是不知道和苏静欣见面的是哪一位了。
就在云知留下来打听的时候,简若宁上了前往佛寺的马车,赵夫人和简若宓、简若宜一辆车,简若容、简若宁还有苏静语一辆马车,苏姨母和苏静欣一辆马车。
原本苏姨母和苏家姐妹是不用去的,不过苏静欣和赵夫人说她们在永州久闻大相国寺香火鼎盛,极为有名,特别想要见识它的风采,又说她们娘仨也想为简若泓祈福,只是多几个人,多一辆马车的事情,赵夫人自然不会不同意。
苏静语平日里闷闷的鲜少说话,简若宁也没仔细瞧过她,如今再一看,苏静语倒是长得比苏静欣好些,起初简若宁只是觉得苏静语拘谨了些,不够大方,所以不引人注意。
不过后来又一想,简若宁觉得还有别的原因,今日苏静欣穿的是和简若容一样的斜纹锦,只是简若容和穿的浅紫色没有那么明显,苏静欣穿的是亮蓝,上边绣着兰花,更加夺目一些。而反观苏静语,如今穿的还是之前的方锦。
起初她就有些疑惑了,为什么苏静欣身上的首饰要比苏静语多一些,只不过刚开始她们姐妹二人的首饰都不算对多。就算是苏静欣更多一些也看不太出来。不过如今得到了赵夫人的接济,苏静欣的打扮明显靓丽了不少,苏静语却还是如往常一样,倒是有些奇怪。
苏姨母看上去不像是会苛待女儿的人,就算是母亲对于两个女儿有一碗水端不平的状态,但是一般也会尽量保持一样,就像是许多家长给双胞胎买相同的衣服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厚此薄彼。
如今看上去倒是令简若宁疑惑了,而更让简若宁疑惑的还不止这一件,更多的是苏姨母和苏静欣看上去都是极为会交际的人,怎么苏静语和她们的性格相差如此之大呢?
之前在赵夫人的生日宴会上听一位永州来的杨夫人说她们两个寄人篱下了一两年,不知道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呢?
马车上,简若容悄悄的在她耳边说话:“赵夫人是给了苏静欣多少东西,刚刚看见她和我穿一样料子,这料子最近可难订了呢。”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人人都爱大小  开局一把杀猪  (综英美同人  以爱为名by梦  我靠种田游戏  香江豪门幼崽  你还是杀了我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