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窃情—— by木鬼衣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07

他确是喜爱这个孩子的。
苏青瑶摸摸鬓发,沉默以对。
她听见男人关门出去,然后有两下敲门声,小阿七隔着门扉轻声问她饿不饿。她开口拒绝,嗓音沙哑到吓自己一跳。小阿七又努力劝了两声,见里头不答应,跺跺脚,走了。卧房内重归安宁,苏青瑶落地,跌跌撞撞扑倒在床上,蜷缩着躺了一夜。
第二天睡醒,浑身酸痛。
太阳光透过窗帘,地板有一角晒得橙黄。苏青瑶落地,赤脚踩到狭长的光斑,冰冷的身子逐渐热起来。
她洗了把脸,下楼。
阿七正同吴妈聊天,见太太,她一呆。吴妈旋即站起,迎上来。苏青瑶问她,先生呢?吴妈回,先生厂里有事,一早出去了。苏青瑶脑袋疼得厉害,便叫吴妈让厨子煮点清淡的热汤。吴妈应声去了,留小阿七在原处。
苏青瑶就近找椅子坐下,问:“阿七,先生冲你们发火了,对不对?”
小阿七点点头,小鸡啄米似的。
“骂人了?”
小阿七连忙摇头。“没,先生脾气很好,不骂人。”
苏青瑶勉强笑笑。
“太太是又跟先生吵架了?”小阿七小心翼翼地问。“先生今早一夜没睡觉的模样,您也是,眼睛都肿了。”
“嗯,吵啊。”
小阿七拖曳着尾音,长长“啊”了声,接着嘟囔道:“可在杭州都不吵架······”
苏青瑶看了看小阿七,深感荒唐地笑起来。
“不吵架全靠忍,忍得一时且一时,”她喃喃,“你说在杭州不吵架,天晓得我多少次想冲他摔杯子摔碗……他可有空搭理我?先生众星捧月,这间屋里所有人全围他转。”
小阿七怯生生瞥她一眼,不敢说话了。
苏青瑶额角挨着靠椅,抽抽鼻子,又问:“他今早怎么发脾气的?”
“先生问我们里头是谁在您跟前嚼舌根,乱讲主人家的事,”小阿七说,“还叫我们注意点,再有下一次,干脆利落走人。”
苏青瑶听闻,低了眼。
难怪吴妈今早见她,态度恭顺许多,原是他发过火。
“太太,”小阿七唤她,“阿七想问你一件事,你答应不跟我生气,好不好?”
“你说。”
小阿七眼睛瞪得圆圆的,悄声对她说:“太太……您是不喜欢先生了吗?”
苏青瑶愣在原处,不知如何作答。
幸而此刻,玄关传来叮叮咚咚的摁铃声,是邮差来给她送本月校对的稿件。
苏青瑶到玄关取手稿,与邮差闲聊了会儿,折回来,小阿七却静悄悄溜走了。
她喝完热汤,夹着油纸包裹的一袋子书稿,走去书房。窗户开着,木框四角钉一块暗绿色冷布,防飞虫,窗棂额外悬卷帘,黄竹所编,放下来,将白光割成碎碎落落的绿影。两面玻璃倒成了装饰。
桌上摆着一叠徐志怀厂里的报表。
苏青瑶替他整理好,暂且放到一侧,自己摊开稿件,坐到桌前,一篇一篇校对。
也不知看了多久,头昏眼花。
她停笔,枕着靠椅,忽而想:干校对收入微薄,又仅靠这一家杂志,终归不是长远打算,除非能给书局校对大部头,或干脆自己写点东西,看能否换点稿酬。
苏青瑶阖眸,恍恍惚惚又记起,自己曾给校报写的旧体诗。太久远了,仅依稀记得一句“灯烬欲成烟”,殷切地拿回家,反被父亲教训一通,大概说她有空不当家教补贴零用,尽搞这些闲事。
日光渗进纺纱缝隙,透入,屋内一片深沉的暗绿,看久了,倒有种寂寞的雅致,恍如古寺长满青苔。
她短叹,不愿再想,越想越头痛。
转眼到夜里,苏青瑶独自用过晚饭,仍不见徐志怀。她也没打算等,洗漱过后,径自睡下。翌日,她去问了吴妈才知道,徐志怀昨夜将近十一点从工厂回来,神色凝重,今早天刚亮,他接了一通电话,又匆匆出门。
具体发生什么,他没说,这人一贯公私分明。
这般一连几日未见,苏青瑶有些分不清他是工作繁忙,还是有意避她,兴许二者兼备。至于她对他是个什么想法,连苏青瑶自己也分不清。爱吗?恨吗?喜欢吗?讨厌吗?……谁知道?总归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
旧式女人的心思,好比层层蛛网下的妆匣,黑漆螺钿,乌沉沉上嵌满流光溢彩的贝珠,半开着,内里透着一抹朱红,未到打开的那一刻,永远不知道里头装着的,是珠宝,还是一只只僵死的青翼小虫。
这天,她取了佣人熨烫好的新一期报纸,正欲展开看,电话铃忽而叮叮作响。
苏青瑶去接。
是丝厂的吴老板,找徐志怀的,说有要事商议。除去他,还有宁波帮的一众富商大贾,明日下午三点,约在礼查饭店顶层。
苏青瑶猜是与丝价起落有关。
九一八后,东北市场步步沦丧,年初沪战大量停工,如今好容易复工,又看过期了的《纽约时报》说华尔街股市突然暴跌。国内的纺织市场长期被日企的廉价产品霸占,为求出路,国产织物大多凭廉价的手工劳力,生产机器难以替代的精工织物出口海外。倘若英美经济动荡,于国企而言,无疑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她拿着听筒,柔声表示会转告丈夫,又顺带打探了几句。
“还能是什么事——工人的事。”吴老板重重叹气。“徐太太你也知道,我的厂子设在闸北,沪战一打,厂房炸了个干净。现如今局势稳定下来,重新开工,我等必然要挽回些损失。不然兜里没钱,还怎么做生意。这不,想着叫徐老弟牵头,咱们统一贴布告出去,即日取消礼拜六的休假,下个月工钱按八折发,等纺织品价格升上来,再商议工钱……”
苏青瑶眼皮轻轻一跳,轻轻应和:“是的,是的,真是辛苦了。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生意场上的事,您不嫌我多嘴就好。”
挂断电话,苏青瑶转回去,继续翻报纸。
她心神不宁地胡乱翻着,眼睛扫过一行行黑框小字:上海兵工厂迁往杭州,经济恐慌的影响,刘长春选手出发……一股脑翻到最后,是学生们办的健康报,开首就拿来骂上海市政府和议员,并非于锦铭所说“打着科普医学知识的名号,宣传抗日”。
细看内容,还不是第一次攻击政府要员,浩浩汤汤写下来,就差说只有门口两头石狮子干净了。
苏青瑶仔细读完,觉得刊载的内容大多在理,但态度过于激烈,获罪与否,全看市政府跟不跟你较真。
她蹙眉,犹豫片刻,打算给于锦铭去一通电话,问清楚是学生们自作主张,还是背后有人驱使。眼下“剿匪”事业火热,莫说日本人打上海,哪怕日军兵临南京城下,也得给剿匪大业让道。此报若不幸被警察厅怀疑跟共党有牵扯,学生们要吃苦,于锦铭也免不了麻烦。
苏青瑶折上报纸,霍然起身,快步走到电话旁,逐个转动拨号按钮。
头一遍没打通,又打一遍,依旧无人接听。
苏青瑶擎着听筒,右手止不住去拧胸口一排横着的小桃模样的金钮子,叫它们在手指尖滴溜溜转。
她鲜有这种忧虑心情。
因为徐志怀总能把事情安排好,不仅安顿好他自己,还能管好一家子,跟在他身边什么都不用想,反正他神通广大,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可到了于锦铭身上,苏青瑶的心总轻飘飘的,怎么也放不下,直叫人窝火。
实在找不到人,苏青瑶转念一想,干脆拨电话给谭碧。
须臾,电话接通。

苏青瑶开门见山问:“阿碧,贺医生跟你在一块儿吗?”
“他去缫丝厂给工人看义诊了。”谭碧道。“怎么,你找四少有急事?”
“也不算,”苏青瑶顿了顿,听到对面似有若无的打牌声,麻将稀里哗啦地响。“他不久前资助学生们办了一份健康报,我今天收到看了,里头有些话讲得太过。我想问问,这是他的意思,还是学生们自己搞出来的东西。”
谭碧听后,知道事情敏感,便道:“行,我知道了。等常君回来,我同他讲。”
苏青瑶松了口气,同她道谢。
“对了,有件事我一直想同你讲,”谭碧忽而开口,声音压低几分,“你跟四少,现在是什么情况?睡过没?几次了?舒服吗?”
“这要怎么跟你说……”苏青瑶兀得红脸。
“瑶瑶,我同你讲真心话,四少这人,做情人顶好,热情、嘴甜,会来事。但当丈夫——靠不住。”谭碧啧了声,直白道。“你跟他床上归床上,床下归床下,千万别犯傻。”
苏青瑶愣了下,奇怪谭碧会说这样的话,毕竟他俩能成,还有她一份功劳在。
“不夸张,我睡过的男人够挤满外滩,看他们一眼,就晓得裤裆屌毛有几根。像徐老板,是个能人,你指望他吃饭绝对没问题,但别希冀他对你伏低做小,聪明人这点最讨厌,只看得起自己。四少恰好相反,跟他过日子,万事没个准数,迟早折腾死你。”谭碧托着电话听筒,揶揄道。“反正按常君的说法,他最迟年底回军队报到。你有机会多玩玩他,等他回南京了,我再替你物色一个。”
谭碧一席话堪称惊世骇俗,苏青瑶搜肠刮肚也找不出能应答她的词句。好在对方也没继续逗弄她的意思,接着两人聊了几句不成体统的话。而后她那边人上门寻她,两人便挂断。
窗外的一方天地逐渐变暗,帘外滴溜溜滑过几声小狗叫,苏青瑶坐在饭桌前等徐志怀回家,空气里泛着黄,像害了黄疸病。她靠在椅上朝外望,疑心是要下雨,盯了好一会儿,总也不落。
接着,屋外传来车笛声。
苏青瑶惊了下,朝门关望去,看见远处浮现出丈夫的身影。
那男人走到跟前,帽檐低,压着眼睛,鼻子是直勾勾从边沿长出来的一道竖线。
苏青瑶恍恍惚惚地扬起脸看他,他一直在看她。
彼此无言片刻,交汇地视线也飞快地移开。仿佛有一桶颜料泼洒过去,令无形的隔膜显现在二人跟前,谁都想避开,谁又都避不开。
“你回来蛮早,”苏青瑶开口。
他摘掉平顶帽,递给帮佣。“厂里工人体检,我就提早回来了。”
“对了,丝厂的吴老板打电话找你。”苏青瑶垂眸,指尖轻轻挠着桌面。“明天下午三点钟,约在礼查饭店顶层,说有生意上的事情要商量。”
徐志怀沉默半晌,应一声。“行,知道了。”
苏青瑶实在没话对他说,只好点头,与他同桌吃完饭,便往楼上去。
两人前日才吵过,徐志怀本想躲一躲她,待到两人都消化掉多余的情绪,再坐下冷静谈话。可看她一刻不愿多待的模样,徐志怀莫名有些烦躁,讲不清缘由
他吃完饭,到书房看报表,顺带抽了根雪茄。
桌面还叠着她校对到一半的稿件。
徐志怀逐一翻过,看着看着,不禁笑了下。
单说上学这事,没什么不能答应。他自认为宠她。去大学里当旁听生,玩两年作消遣,难道比买粉钻的花销来得大?复旦最多也就捐栋楼。可他总觉得她哭,不光是为了上学。可妻子心底究竟在想什么,他说不清。
思及此,徐志怀又觉得书房着实有些闷了。
谈情说爱素来不在这个男人的字典里,过日子嘛,凡事不必太计较。他娶她,是真觉得她合适,再说,时局那么乱,朝生暮死,能有个互相依偎的小家不好吗?熬一熬,忍一忍,困难总会过去的。
雪茄哔哔剥剥烧干净,他也该睡了。
客房内暗沉沉的,有股淤积的浊气,不干不净。
徐志怀没捻灯,径直躺上床,溺进一片昏暗,半梦半醒间,他望见窗外的黑夜里缓缓长出一轮金雾……
这一晚,睡睡醒醒。
翌日午后,徐志怀赴约礼查饭店。
进门,热闹非凡。
全上海数得上号的富商大贾都在,多是浙江人,其中又以宁波人占大头。
生意做到一个地步,人就跟浑身上下抹了油。一干人进来,不着急聊正事,先笑盈盈地聊着中听的话。等谈得差不多,场子基本暖和了,上海商人团体联合会的现任负责人才牵头,叫大家落座,谈起集体降薪的事。
约莫谈了半刻钟,联合会里说话颇有分量的几个前辈拍板——从下月起,丝织厂统一降薪,工钱照九折发,再设个五元绩效奖,叫工人们留个念想。然后取消礼拜六休假,每日延长工时两个钟头,从原先六进六出,改为五进七出。布告自本月二十号开始,分批次张贴。
最早打电话给徐志怀,想叫他牵头的吴老板还有点怕工人闹事,皱着眉头说:“也没必要闹到这地步。万一他们被有心人组织起来,搞罢工,十天半个月不来干……我闸北的厂叫日本人的炸弹轰了个稀巴烂,新厂房刚筹建完成……”
“怕什么?他们有胆量这辈子不出工。上海最不缺的就是人,沪战一打,难民全围在这一亩三分地,一块银角子抛出去能抢死八个人,”一旁的男人比了个手势。“还怕他们?政府也是,补贴这那补贴那,死做工的若有这等好本事,早脚底抹油跑日本人面前当孙子了。”
“话虽这么说,但还是——”吴老板额头略有些发汗。
“要么薪资暂且不动,仅把工时拉长,到时候能干活的留下,不行的裁掉,再招新的进来。”有人提了个新主意。“女工和小孩比较便宜,也能吃苦。”
这下刚拍板的决议,又叫人商量着商量着,散架了。
犹豫和不满的空气里充斥着商贾们低沉的交谈。
徐志怀嫌聒噪,耐心听了会儿,便起身往阳台去。
不巧,露台有个着黑绸褂子的老人,背着手,与身侧随行的中年男子正谈话。
徐志怀见状,快步上前,恭敬地喊了声。“虞伯。”
“哦,世侄来了。”老人狭长的眼睛飞快地眯了眯,右手亲昵地搭上他的肩。“刚才还跟小王讲到你,小王夸你有气魄,新厂子办挺大,一出手就是百万大洋。”
“不敢。竟是些赶时髦的玩意,上不得台面。”徐志怀笑笑,取打火机给面前的老人点烟。“虞伯不进去同其他叔伯们聊会儿?”
“算了,吵吵嚷嚷的,没意思。”虞伯道。“警察厅那边反正已经打过招呼,有什么事,交给他们处理。”
“市政府没说什么?”
“他们手头没钱,还指望巧立名目从我们口袋里拿钱。就算闹得太难看,南京那边不高兴,也无非是社会局出面当和事佬。”
徐志怀不响,沉思片刻,沉稳地开口:“虞伯,帮派那边,我想着还是要再打一声招呼。有些事能暗处解决掉,尽可能还是不要惊动上头。何况这回来的,也不全是咱们的同乡。”
老人瞥徐志怀一眼,亦是默然片刻,最终微微点了下头。
“罢了罢了,难得见面,不谈生意。”紧跟着,他摆摆手,语气和缓地转了话头。“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陪我打两局牌。还有苏丫头,许久没见她了,近来可好?”
“承蒙您惦记。”徐志怀欠身。“贱内体弱,常年居家养病。待天气凉快些,我再带她出来活动。”
“底下新孝顺来几根东北野人参,等会儿叫司机给你送去。”虞伯道。“若不是东三省战乱,这几根野山参,真算不上稀罕物。我本想今年再添点质量上乘的貂皮,眼下看,怕是只能随缘了。”
“您想要,我托人去趟哈尔滨。”徐志怀适时说。“哈尔滨做生意的俄国人多,比沈阳、长春好走。”
“说到俄国人,我突然想起来。有个叫于锦铭的小子,你听过没。”
徐志怀一愣,面上仍微微笑着,和气地应道:“听过,我还有幸见过几回。”
“这人你少走动。”老人语气骤然低沉,眼皮一抬,老鹰似的紧盯着徐志怀。“奉系跟中央的关系很复杂,张少帅迟早要为东三省的事下野,他是于将军的小儿,论起来也是奉系的人。咱们管好江浙两块地,乱牵扯,总座忌讳的。”
徐志怀听出对面人的弦外之音,脸色难堪了一瞬。“您放心,我做事有分寸。”
虞伯赞许地颔首,又道:“权力这东西,终归只能独享,不能分享。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项羽刘邦争出高下前,我们得守好江东。”

是楼下跟姑娘们打牌的顾先生上来了。
他漫不经心地笑着,缓步到谭碧跟前,手臂一把搂住她的腰。谭碧也不慌,笑盈盈地捻住男人的领带,问他怎么不继续打牌。男人不说话,真像喝醉了,一双手沿着细腰落到饱满的臀部,隔着蛇皮一般料子,轻轻拍打两下。
手晓得往屁股摸,那就是没醉。
谭碧在心里冷笑两声,面上不显分毫。她故作姿态地推推男人,唇瓣贴在他耳畔,叫他住手,说楼下有人,语态娇羞。口中呼出的热气一股一股抚过耳垂,直往耳道里钻。十根手指,似一条条斑斓的锦蛇,扫过他赤裸在外的肌肤。
男人被勾起兴致,喉结动了动,伸手要去解西裤。
小弯钩一样的丑陋物体露出来,耷拉在眼底。
谭碧知趣地跪下,嫣红的唇瓣一张一合、一进一退,简直要嘬出个万花筒。
这事儿做多了真没感觉。
想当初,刚被亲爹送到上海卖进窑子,一晚上接十来个客人,大多是码头干苦力的,脾气坏得很,她张开腿,七八分钟,除了疼什么滋味也没。后来跟姐姐们学了点行业本领,算尝到了欲仙欲死的滋味,可惜,睡过的男人愈来愈多,身子也逐渐死了。翻来覆去老几套,任谁都要厌,还是肯为她一掷千金来得实在。
做完,顾先生满意地拍拍她的脸蛋。
谭碧咯咯直笑,半裸着身子,却有意学婴儿的模样。
她好一通撒娇,顺手捋走男人手腕的名表,又叫他许下百乐门舞厅的位置。末了,不忘拍拍手,叫堂下花枝招展的水嫩姑娘们过来替人捏肩捶背送茶点,没准被看上,转手出去,又能榨点新油水。
送人离开,已是夜里七八点钟。
谭碧想起苏青瑶托自己转告贺常君的事,便换上睡衣,去给他打电话。
电话铃兀自响了会儿,没人来接。
谭碧拿着听筒,耐心地等。
过不久,那头接起。
“喂,这里是维安诊所。”
谭碧歪头,夹住听筒,突然捏着嗓子叫嚷起来。“哎呀,哎呀!难受死了!我没有男人——难受死我了,这可怎么办呀。郎中,想男人的病要怎么治啊!”
那头沉默良久,长吁一口气,无奈又正经地回复:“谭小姐,这么晚还不睡,是有急事吗?”
谭碧噗嗤笑出声,缓了好一阵才镇定下来。
“贺医生可精贵,没事不能给你打电话。”她调笑。
“我不是这个意思……”贺常君顿了顿,忽而脸红。“谭小姐,您少捉弄我。”
谭碧轻轻说:“等什么时候,你这不识趣的家伙来嫖我,我就不捉弄你了。”
她说完,对面却不接话,听筒细微的电流杂音里隐约传来男人的呼吸声,谭碧的心冷不丁一紧,似是被这漫长的寂静逼得略有些慌,又有些痒,总之,很怪。
“好了好了,跟你说正事。”她连忙开口。“阿瑶打电话给四少,没打通,就托我来带话,大概说四少办的报纸有毛病,想问是他的意思,还是学生的。”
“行,我回去了问他。”贺常君说。“哦,谭小姐,我在南昌路那家小书局定的报纸,你替我拿了吗?”
“取来了——你着急要?”
“没事,不着急,我就问一声。”贺常君嗓音不自觉低了几分。
“那没别的事情了?”谭碧似有意,似无意地对他这般说。她讲话,总有股懒洋洋的骚狐狸气,带着苏州人的软糯口音,尾音上扬。“没别的事,我可挂了啊。”
对方不解风情。“嗯,你早点休息。”
说罢,挂断。
谭碧愣在原处,眉头缓缓蹙起,又渐渐平缓。
最终,她发出一声轻笑,仿佛朦胧微雨笼罩下,枝头鲜亮的喜鹊。
至于贺常君,他面对着放回电话机上的听筒,长长呼出一口气。也不知在想什么,面色凝重,玳瑁边的眼镜架在鼻梁,镜片微微反光。
他抿唇,忽而将手伸进抽屉,拿出一盒火柴,又翻出一个走停的旧怀表,棕黄色的壳子盘得甚是光亮。
贺常君摁开怀表,对着电灯泡,隐约可见内侧镌刻两串长短不一的线条和小点,密密麻麻。从右到左,半圈,从左到右,又半圈。
他看了几眼,又关上怀表,塞回抽屉。
紧跟着,他打棉布长衫的夹层里取出一张皱到不成型的纸条,其上赫然写:加紧组织群众政治斗争,加紧宣传武装夺取政权。
他盯着它,两手划亮一根火柴,镇定地点燃。
驱车回到公寓,贺常君开门,瞧见于锦铭正在打电话。
他赤着脚,西裤扎着丝质衬衫,可能是要去洗漱前,接到了电话,袖管一直撸到胳膊肘,胸前一排纽扣,开到了腹部。他那不太显的棕金色短发,被顶头的电灯泡直直照着,底下的黑棕托着一片暗金,恍如浮光。
于锦铭听到响动,也抬头看向室友,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大哥,爹是什么个态度?”他转回去问。
贺常君见状,走到于锦铭身侧。
这时,他又讲:“放心,我年底肯定回南京,已经跟小队长打过招呼了。报纸这事我能处理,你多注意身体。”
他聊完,抬起头望向贺常君,道:“你怎么才回来。”
“去丝厂做义诊,忙到现在。”贺常君说。“于锦城有什么事?”
“没什么,就我那个健康报出了点问题。学生们也不晓得从哪里征来的稿,看里头骂得痛快,铁了心要印刷出去。结果今早被有心人传到市政府了。”于锦铭耸耸肩膀。“还好被我哥的熟人及时截下,一个电话打到总统府,通知了他。我紧急去撤,发出去的量不大,勉强止损。”
贺常君啧了声。“这招够阴的。”
“可不。”于锦铭挑眉,两手插兜。“老阴逼一个!”
“我本来也要和你讲这件事——苏小姐今儿看到报纸,想提醒你的,你那会儿大概是出去撤报了,没接到电话。她后来打给谭碧,谭碧又转到了我这儿。”
于锦铭听了,牵起唇角,细不可闻地念了一句。“她心里有我……”
贺常君没听清他的嘟哝,继续说:“锦铭,你在上海结仇了?还是有人对于将军有意见,牵连到你——”
“我在上海的对头还能有谁。”于锦铭扬起脸,微笑道。“都说是老阴逼了。”
贺常君愣了愣,反应过来,语气顿时带了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那你打算怎么办,回南京去?我早说过,你跟苏小姐不行的,她是有夫之妇,你不听,非往跟前凑,就找死!”
“说什么呢,常君,我是会当缩头乌龟的人?”
于锦铭说着,就近拖过一把椅子,将椅背朝向贺常君,自己反向骑着坐下来,两条手臂挂在椅背。
“我爹从小教育我——不怕打架,就怕打输,打赢吃糖,打输挨揍。”
贺常君推了下眼镜,不答话。
于锦铭以为他是嫌自己说话太过轻浮幼稚,揉揉鼻子,正要站起。贺常君上前一步,两手压在椅子左右两角,居高临下地看向于锦铭,浓眉下大而干瘪的眼睛,似是闪动着异样的光。
“我听女工们说今年纺织业行情不好,可能裁掉一批冗员,工钱也推迟好几个月了。”他低声说。“你倒不如劝学生把精力转到这上头,总比口无遮拦地骂政府好。”
于锦铭笑了一笑,道:“别说了!他们还在为我下午紧急撤报的事生气,骂我是小瘪三,是政府走狗,叫我把资助的脏钱全收回去——可不敢触霉头。”
贺常君收回手,交叉在身前。
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他轻轻问他:“你后悔吗?”
“后悔什么?资助学生?”于锦铭胳膊肘支在椅背,手心托脸,笑着回答。“常君,我不是早跟你说过,我这人做事从不后悔。”
贺常君极低地垂下头颅,又猛得高高仰起。昏黄灯影下,他清瘦的身姿像一支飘荡的芦苇,弯下去,仰起来,眼眸深深凝望着天花板。
“怎么,工作不顺心?”于锦铭问。
“嗯,不顺。”贺常君也抽一把椅子,在他对面坐下,慢慢地说。“这世上人太多,虽同是学医,但总归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行径。锦铭,你了解我,我有一套自己的准则,可有些同行,你说错,他确是照着书本理论给人治病,但你说对,我却如何也看不惯……所以我这几日总想,也许大同社会,终归只存在于人们的幻想……”
于锦铭宽慰:“常君,你少自寻烦恼。上海待不下去,我们大不了改换阵地,回南京,我替你找门路。钱不是问题,反正我有一口吃的,肯定分你半口。你医术精湛,只是缺少契机。”
“或许……”贺常君看看友人,垂眸。
于锦铭见他这颓丧模样,心中颇不是滋味。
他站起身,调转话题。“吃饭没?我发现一家馆子,铁锅炖做的不错。”
贺常君摇头,也起身,随他出门。
八点后这一片市民区限电,故而各家纷纷点起煤油灯,天幕漆黑,闪着星点,踱步其中,只觉周遭一切皆是晦暗不明,看不清前路。
于锦铭与他并肩走着,忽然,两人听见身旁的窄巷传来哐啷哐啷的声儿。于锦铭朝声源望去,恍惚瞧见一个佝偻的人影提着铁桶,一歪一扭地朝巷内跑。紧跟着,一个老阿公推开门,抄起布鞋,吊着嗓子冲黑影骂:“他娘的!共党的传单贴我大门上了!”
于锦铭觉得可乐,一下笑出了声。身旁的贺常君似是被他感染,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两人各笑各的,却也笑作一团。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世界更新中b  师姐空有无边  (综漫同人)  妄折枝by阿虞  她不可能真的  阿格里巴和公  重生后和娃娃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