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清冷首辅和离后by慵不语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09
她已经受了教训,付出了刻骨铭心的代价,她拖着孱弱的身子回到故乡,刚过一段安稳日子,为何又要对他生出期待,又要随他的举动而情绪起伏……
江晚月轻轻闭眸。
她尽量少去见他,以此保证心绪平稳。
可没想到谢璧竟然来了。
他一身月白布袍,宛若碧胧峡的寻常读书人,只是旁人穿上是文雅寒素,他遥遥站着,却是矜贵风华,琼枝玉树。
他面色也有几分苍白,却站在翩飞花树下,笑着对自己轻声道:“晚月,我带了礼物给你。”
梦中的独木舟,赫然出现在眼前。
江晚月全身颤抖。
她从未想过会再次看到这独木舟。
毕竟连东都都已沦陷,她以为……只有在梦里,才能看到父亲亲手所做,曾经陪伴她的独木舟了。
她也未曾怪过谁。
也许这就是命。
一路走来,她被天意收去了太多想要珍惜的。
对天意收走的东西,她无力反抗,习以为常。
她以为永远见不到的独木舟,又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了面前。
她以为天意要抢走的东西,他也能夺了回来送给她。
“这船可以拆卸,我按照从前的模样已组装好了。”谢璧负手而立,抬起凤眸:“你看看可还好?”
不管他做了何事,不管此事有多艰难,他都隐去不提。
江晚月指尖拂过木舟,轻声道:“你还记得它从前的样子。”
这船和记忆中一模一样,丝毫未曾出错。
很难想象这是谢璧亲手组装的。
谢璧轻轻颔首。
“不过这毕竟是很久之前的船了,年深日久,总是会有伤痕。”
“但只要尽人事,也能妥当的修缮。”
“虽然就算补好,也会和从前不一样,会有抹不去的痕迹,但有时候这些伤痕也许并非是不堪,而是让我们要知晓它有多珍贵,多么不可失去。”
“晚月,船可修补,人心也是。”
“从前我错过了很多,也忽略了很多,但好在还有一生,可去修缮如初。”
江晚月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她缓了缓,眼帘抬起,望着谢璧清湛的眸光。
那些陈年往事,算不清,忘不掉。
她避开视线,低声道:“大人前去蜀都,路险山峻,一切小心,碧胧峡偏远,书信比旁的地方要慢几日。”
谢璧心中一动,不由莞尔。
他能听出江晚月的弦外之意。
是提醒他若有消息,请及早写信。
他会给她回信。
这只是很正常的一句提醒,用在乡亲,朋友之间,都甚是普通平常。
可谢璧心潮起伏,心跳怦然。
从前江晚月对他皆是民对官的恭敬漠然,这一次,总算和从前有了微小的区别。
尽管无比微小,却给他莫大的安慰动力。
第67章 第67章
蜀都,临时安置了从东都过来的小朝廷,锦溪两岸的平坡缓地,也都已建好供权贵高门居住的府邸,蜀都气候温润,溪清林密,粮仓丰厚,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
朝廷到蜀国后,仍照常理政,日日上朝,渐渐过起了安稳日子,倒是和东都无甚差别。
崔漾知晓好友进京,特意去城外相迎。
谁知谢璧单骑轻行,竟然没带几个侍卫,他一个疏忽,差点就看漏了过去。
崔漾奇道:“你好歹也是巡抚,一方封疆大吏,怎的进京连个排场都无,若非我身边人瞧见你,我还真认不出了。”
谢璧淡淡道:“如今也是战时,北戎还占着东都呢,我们被逼暂安于此地,还有何排场可言?”
“听听——你这么说话,蜀都人可就不爱听了……”崔漾笑道:“越是这时候,越是讲究呢,何首辅等人出行的场面你是未曾瞧见过,倒是比在东都时还要阔绰气派……”
崔漾和谢璧并辔进京,崔漾忍不住道:“你到了朝堂上千万要谨言慎行,自从你擅自去了江西,已有不少人说你伙同叛将,勾结北戎……虽然陛下未曾信,但谁有知晓他心里如何想……你好死不活,又跑去了东都,这不是挑衅圣上吗?他就算是再信赖你,心里怕是也多少有了不悦忌惮。”
谢璧此次来蜀都,真不知是福是祸。
偏偏面对刀枪剑戟,他仍是那般淡若山间松风的疏朗:“我对朝廷,其心自鉴,既问心无愧,又何惧小人之言?!”
崔漾动动唇,终究未说什么。
谢璧现身朝廷后,登时引发轩然大波。
毕竟,他先去江西,再去东都,蜀都参他的折子数不胜数,可他却毫不避嫌。
说好听了是问心无愧。
说难听了是目无圣上,一意孤行。
少帝似乎也心中有了隔阂,在朝廷之上当着众人,对谢璧甚是冷淡。
散朝后,众臣都开始议论纷纷。
“谢大人如今是真的失了圣心啊,别说是他这等国之重臣,就算是平常的官员进京述职,陛下也会在朝廷之上慰问几句,可今日陛下一句话都不曾提及他……”
“何止不曾提及,就说吏部侍郎,那可是被谢大人一手提拔起来的,陛下今日还训斥了他呢,说什么他心里并无朝廷……”
“谁不知道这话是指桑骂槐啊……谢大人守城有功,那战术也还算妥当,但毕竟北戎未曾来攻啊,况且这么久,一直不来朝廷,非要自请外放,和将领来往密切,这等乱世,陛下自然疑他……”
何相面孔上掠过一丝笑意。
他本来忌惮谢璧趁着战时的名气博得圣宠,威胁到他的地位。
如今来看,谢璧是个一心做事,却无大局的能臣罢了。
他既想做事为国效力,那何相也不会阻挠,只要他外放了去干就是。
谢璧外放不勾结将军,也不给自己暗中使绊子,就在几个偏僻村落穿梭,想着修堤抗战……
何相只觉得可笑。
从前他把谢璧当成对手,如今却觉得是抬举了谢璧。
谢璧竟如此目光短浅,得不偿失。
放弃高位和取悦皇帝的机会,为了所谓抗战远离朝廷,可他不晓得,只要不在皇帝眼前,他就是立下再多的功劳,也只不过是朝廷的臂膀罢了。
并非心腹,而是臂膀,若是朝廷哪一日想要换个臂膀做事,那也是轻而易举。
何相摇摇头,愈发气定神闲地走出宫去。
在众臣不知晓的内朝之中,少帝亲自接待了谢璧。
少帝一反常态,亲自将谢璧扶起,依然是旧时的称呼:“表哥一路辛苦,朕已经想你回京许久了。”
“臣惶恐。”谢璧恭敬道:“臣对朝廷也是日思夜想,但北戎未退,臣也只能远离圣上,只为早日能光复故土。”
少帝笑道:“你的心思朕向来知晓——”
谢璧抬眸,语气仍平稳沉静:“那臣倒想问陛下一句,李将军未曾通敌,陛下为何还要派人去查他,甚至对他步步紧逼?”
少帝看向谢璧:“朕知晓他未曾通敌,但多荣却定然觉得朕不会相信。”
这话说得含糊其辞,但谢璧霎时间已懂了少帝心思。
他没曾想就连此事两个人都想到了一处,少帝在人前对他多有冷落,在后廷却百般信重,稍一思量,登时想明白了皇帝的打算。
少帝的想法竟然和他不谋而合。
谢璧黑眸中的光隐隐流转:“陛下是想让北戎觉得朝廷内部混乱猜疑,拉拢我朝重臣和将领……”
少帝含笑看向谢璧:“北戎自从在潭州吃了败仗,始终不曾宣战,但我军进驻北方,却是正好要对上他们的骑兵,朕想,还是要让他们觉得江南之地唾手可得,他们才愿孤军深入。”
谢璧放下心,他本还犹豫如何对少帝开口讲自己的计划。
毕竟他的筹谋太过惊世骇俗,且讲出后就覆水难收。
谢璧在少帝是太子时常常和他探讨治国之道,向来畅所欲言。
可如今毕竟不似昔日。
他在讲自己的大计之前,本来设置了诸多试探和引诱。
可没曾想,少帝所想,就是他打算做的。
谢璧稳下心神,思索道:“若隆到了北戎军中后,如今已深得多荣信任,但他一心向着朝廷,矢志不移,臣去东都后,由他见到了多荣。”
少帝面色一变,镇定后道:“你亲自见了他,都说了何事?”
“如陛下所说,多荣始终有进攻江南之心,但对我军和江南水系颇为忌惮——臣就是发了发牢骚,毕竟李将军一心为朝廷,却要被朝廷所疑,臣一心为朝,倒要被朝廷中的小人挤压孤立,他看出了臣的愤懑,还拉拢了臣。”
少帝哈哈一笑,丝毫不曾忌惮和猜疑,由衷道:“你做得甚合朕意。”
谢璧也点头道:“是啊,臣也是想引诱北戎进军,我军早已准备多时,到那时里应外合,定然能击溃北戎,只是陛下若真想用此计,如今的做法远远不够。”
少帝一怔。
“多荣生性多疑,这次我们在京城会晤,表面相谈甚欢,但他并未真的信臣,若真的要引他上钩,还需一场苦肉计。”
少帝登时皱起眉头:“表哥有功于朝廷,朕绝不会伤了表哥,北戎刚愎自用,引他南下又何须真的伤了你?”
少帝沉吟道:“我们如今也算万事俱备,但北戎次次不来进攻,既如此,我们就引他了!他听到我们这等大将被冤,主疑臣忧的消息,他定然会想江南不过一盘散沙,不若找个机会攻下——朕当时未曾向你言明心意,你却甚是懂朕。”
谢璧沉吟道:“臣唯恐陛下不信臣。”
少帝道:“那时兵临城下,朕尚且敢将虎符托付于你,你为朝廷守城,又为朝廷操持,想主意……朕又怎会不信你?!”
少帝话锋一转,语气有了几分冰冷,但眼眸却是含笑的:“只是朕想着你从江西出来也该来蜀都了,没曾想你竟大胆进了东都……这一点朕倒是未曾料到……”
谢璧摇头,含笑不语。
“朕让你来东都,给你下了好几道旨意,可你偏偏不曾来。”少帝叹气,听着倒有几分孩子气:“朕想着你定然是有十万火急之事,没曾想竟是日夜急行回了潭州——潭州有何事,比真的命令还重要?”
讲到最后,少帝的语气冷了几分,丝毫没了方才的和颜悦色。
谢璧低声道:“是臣的一桩私事。”
他说的模糊,少帝却不打算给他留面子,一针见血道:“是前妻之事吧。”
谢璧心里一颤,苦笑道:“都是臣家宅之事,不劳陛下挂心。”
少帝却摇头轻笑道:“这可不止是家宅之事,江上小菩萨,朕来蜀都的路上也见过。”
不顾谢璧的惊讶,少帝沉静回忆道:“那还是在潭州——她是个极为难得的女子,看事情甚准,还是个良善有仁心的……”
“都说修身治家,方能治国,若是你们二人能重修鸳梦,在此时节一起为国效力,那定然再好不过。”
谢璧缓缓握拳,心头浮现无数思绪,轻笑一声,艰难开口道:“劳烦陛下牵挂,臣定然会将私事办理妥当,也绝不会影响国事。”
少帝点点头,也不好再说什么。
两人静默了片刻,谢璧忽然道:“臣听闻这次建坝抗戎,唯有江西联名请旨不修堤坝……陛下也允准了……”
“是啊,朕不准又有何法子,自古以来那地方邪气,向来是能夺人性命的,就算朕答应了修堤,也不曾有官员敢去啊。”
谢璧抬眸,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出人意料的话:“若陛下真的想要修江西之堤,臣愿亲自前往修建。”
“什么?!”少帝面色变了:“你怎么突然又开始不要命了,那地方卷走了多少条人命,都是妄图修堤修桥送了性命的人……你也莫要全然不信,做事还是要谨慎几分。”
谢璧轻笑道:“此事蹊跷,蹊跷之事,多半是人为,臣想,也许是天意帮谁背了锅,顶了罪。”
“你是疑心江西修堤坝一事有名堂?”少帝摇头道:“那你想多了,你也知晓,江延当时就丧命在此地,秦凌从前也在此地任职,他对治水也颇有研究,可就连他也是在那地方蹉跎年华了——因此先帝才将他放入京城,刑部那里有从前的卷宗,你若想看,就尽可拿去看罢了。”
话已至此,谢璧也晓得多说无益,事情究竟是如何,还是要自己探勘一番。
他转了话题,和少帝开始聊未来的作战计划。
少帝越听眉心越是紧蹙:“这计谋听着倒是固然是好,但恐怕太过委屈你了。”
要想让北戎彻底相信,谢璧自然还要继续和朝廷决裂,受尽委屈和挤压,才能让北戎更加相信。毕竟谢璧从前一直为朝廷效力,突然和将军一起暗中投靠北戎传递消息,怎么都是说不过去的。
少帝笑道:“其实这倒也说得通,痴心错付,往往决裂更深,爱之愈深,越是容忍到忍无可忍时就不再顾念旧情,只要你配合朝廷演好这场戏,想来他们也不会生疑。”
谢璧听着听着,思绪不由飘到了江晚月身上。
他如今愈发如此,不管是相关还是不相关的,思绪宛若控制不住般,一次一次想起她。
每次一想起,胸腔就泛起酸涩的沉痛。
谢璧笑着应付了几句,走出了大殿。
刚走出大殿,便有一个小公公上前道:“谢大人,我们祖宗请您过去叙旧。”
谢璧顿了顿,知晓是蔡京想要见他。
谢璧略一思索,跟随那人一起去了蔡京的家宅。
蔡京坐在池边,正在安静垂钓,他身边有两个权宦,都是他身边的臂膀,两人围着蔡京说笑,偶尔对着池子撒下一把鱼食,吸引鱼儿游到岸边上钩。
蔡京听到脚步声,回头看向谢璧,站起身寒暄了几句:“谢大人远道而来,我已准备了晚宴,大人留下,我们一起用膳。”
谢璧笑着推拒了:“我后日便要启程,还要去看看老母和老友,在此谢过公公美意。”
蔡京也并未刻意留他,笑里藏刀问了问潭州如今的情况。
谢璧也含笑和他寒暄了几句。
蔡京话锋一转,又道:“谢大人深得陛下宠幸,但行事也要小心,竟然孤身进东都和多荣见面,你也知晓,如今降了北戎的将领官员不少,还有不少人首鼠两端,令人不齿,大人一去北戎,众人难免多心,就算陛下知晓大人一心为国,也耐不得旁人如此诋毁……我也是多一句嘴,大人可要多为自己着想……”
“多谢公公提醒。”谢璧笑道:“公公一心为国,可知晓如今江西修堤之事一直在延误?”
蔡京皱了皱眉头:“江西修堤?你说的是淦州吧,那地方水患多,当地的老百姓宁可受饿也不愿治河,你年纪小,不知当时之事,此地但凡修缮河道必会出事,此地河道的确不能轻动……”
谢璧笑而不语。
淦州连年受灾,户部照例会下发就灾银子。
因江西是蔡京老家,所以江西的受灾银两都由此人分发?
而秦家和蔡京,何相也都甚是熟稔。
谢璧飞速思索着,笑道:“蔡公公身在朝廷中枢,我如今只是个闲散之人,公公既然知晓前因后果,那我也不多说了。”
两人又含笑交锋了几句,谢璧告辞离去。
蔡冲身边的秦公公将谢璧送了出来。
秦公公一直欲言又止,倒好似想要说什么。
谢璧也看了出来,淡淡道:“公公是有话想说?”
秦公公点点头,低声道:“大人有所不知,陛下的生辰日也就要到了,都说彩尾鱼是祥瑞,宫廷已许久未曾见过了,如今总算安顿了下来,我们也想让陛下开心开心,可您也知晓,这东西在潭州九悬湾里呢,哪儿能说有就有啊……”
谢璧颔首听着,心里倒是很奇怪,不晓得此人为何会对他说起难处。
他如今是在潭州,但他并不愿接手此等事,更何况这等事劳民伤财,伤人性命,今年有了祥瑞,是不是明年还要,皇帝的生辰日有了,皇后的呢?
如此越来越穷奢极欲,倒不是卧薪尝胆,认真备战的模样。
秦公公话锋一转道:“毕竟上次拿到彩尾鱼,还是从你家丫鬟手中得来,我记得那还是冬末春初,冬日是如何将鱼采来的……你可知当时的场景?究竟是找了谁去捕鱼,可是在潭州找的人?”
谢璧一时错愕,彩尾鱼不是秦家捕来的吗?
谢璧过了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你记错了吧,怎么会呢,我家人怎会做这等事,”
“我记得就是你家人给的啊。好像……好像是个叫秋璃的姑娘。我们不收来路不明的东西,当时她说是谢府为了给你求情嘛,特意去捉的,我们才收下……”
谢璧喉头突然被扼住,他全身轻颤,缓缓握紧手掌,因用力过大,手背青筋暴露。
“谢大人……”秦公公很是惊讶,犹豫道:“你看那彩尾鱼……”
谢璧听不清他说了什么,周遭的人和事如同漂浮在水面上,迷蒙不清,他将手掌紧握又松开,勉强保持着平静的模样,强笑着应付几句,缓缓走出蔡宅。
出了门,全身的力气似是霎时被抽空了,谢璧扶住墙沿,往事如刀,一幕幕掠过心头。
怪不得……
怪不得他从大理寺回家后,她忽然变得苍白羸弱,如同大病了一场,却笑着说是吃食不适,让他莫要担心。
怪不得她突然极为怕冷,春日总要盖着厚被子,夜里还会偶尔颤抖,似是在梦魇中挣扎……
怪不得她开始惧水,所以那夜她未曾逃脱,差点真的丧命于水中……
所有的迹象指向同一个答案,彩尾鱼是妻在严冬时,亲自去九悬湾捉来的。
清晰的,无可置疑的事实,让所有的疑惑和蹊跷,都瞬间有了答案。
谢璧全身泛起凉意,他不敢相信,又不得不信。
他的妻,为了救她,竟然真的只身去了九悬湾。
她不知东都门路,也不晓得权力博弈,唯有一腔孤勇。
因了爱他而有的一腔孤勇……
因此,她暗中独自离府,冒着风雪严寒,一个人去了千里之外的冰封河边。
谢璧不敢去想,江晚月是怎么独自在那等严寒酷烈的激流中,寻那小小一尾鱼的……
她定然无比恐惧。
要有多少爱意,才足以战胜那些恐惧啊……
而他谢璧,何德何能……
半晌,谢璧察觉出真实的窒息感,才想起一时只顾心痛,竟忘了呼吸。
谢璧如同被抽光所有力气,一步一步,眼眶湿润,走在大街上。
他不想回谢家,也不愿看到熟悉的人。
他沿着街,找了个无人知晓的酒店。
一进门,谢璧就要了很多坛上好的酒。
他对着碗口喝了几口,酒液淋漓,可他不管不顾,只是喃喃道:“真傻……真傻……”
她真傻。
明明早该知晓他这等长在权贵之家的人,不在意真心,可她偏偏孤注一掷的把真心尽数给了她……
她真傻。
就算真的想要救他,也有无数种法子,可她偏偏选了最不顾自己安危的方式。
谢璧边喝酒边苦笑。
他记得,当秦婉将画着彩尾鱼的画给他,她曾轻声质疑,说彩尾鱼不是这般模样。
那时他还曾经奚落,说江晚月怎会知晓彩尾鱼的模样。
她如何会不知晓呢。
彩尾鱼本就是她亲自捉来的啊……
谢璧心尖颤颤的,溢出难耐的酸涩,缓缓上涌,鼻腔和眼睛都被无尽的悔恨淹没。
他难受得想要流泪,可偏偏一滴泪也流不出。
谁能知道……他究竟该怎么去做?怎么弥补……
他情愿为她做所有的事。
可她如今,什么都不缺了。
她用离开后的日子,直白又残忍地告诉了他,没有他谢璧,她反而过得更好。
谢璧踏着凉如水的月光,神情恍惚,辗转回了家。
这些时日,他给她写了很多信。
他把每封信都写得很长很长,长到如同夫妻间对烛夜话,絮絮日常琐事。
写信的时候,他可以骗自己,他是在给他的妻写信……
可她早已不是他的妻了……
可他们还是夫妻时,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她说起日常……
可他又怕,他怕他说得太多,弄巧成拙,反而因不知分寸,惹了她厌烦。
在东都时……在东都时她就是如此对他的啊,只要在家宅之中,她似乎永远跟在他身后,在他身后不远处的距离。
他想找她说话,她一直在,他想一个人清净,她也可以瞬间没有任何存在感。
只有此刻,谢璧才晓得,原来当时自己一回头江晚月就在,是何等的迁就……
原来爱一个人,就是连示好都小心翼翼,是刻意和他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这兜兜转转的命运,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也是上天对他的救赎。
蜀都春日来了,百花争艳的春日,蜀都女子的发髻上,插着芍药,玉兰,和很多艳丽夺目的花苞。
衣香鬓影,灼灼光华。
谢璧走在满是贵女的宴席之间,脑海里唯有一个画面。
江晚月在碧胧峡的湖畔边清洗竹子,碧绿深湛的湖水流淌而过,她抬起的侧脸笼了朦胧春光,清艳濯净,她的发间,有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翠色叶片。
那是她用芦苇和草编的叶片发簪,点缀在发间,朴素清雅,远远望去,宛若叶片落在鬓发上。
她如同山间精灵,纯净美好到他忽然开始害怕,害怕他离开的这段时日,回去后就再也看不到她了。
他很想很想江晚月。
发疯一样的想她。
想要再见面,想要再听到她的声音,把天地间所有美好捧到她面前也好,什么都不做也好……
他只要,他陪在她身边,她也陪在他身边。
碧胧峡是异乡,但有她的陪伴,他从心底安然踏实。
可蜀都,明明有这么多的旧人,心口却无比空落,如同落满大雪,空无一人的庭院。
没有她的地方,太冷了……
冰冷得让人无法忍受。
谢璧从京城回到了碧胧峡。
一路上看到熟悉的山水,温婉爽朗的湘音,他的情怀心思,不似客居,倒如同归乡。
碧胧峡的百姓们都来城门口迎谢璧,挤挤挨挨的人群里,满是牵挂和担忧,在看到谢璧安然无恙的一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围上来七嘴八舌的关怀议论。
“大人,朝廷没有怪罪您吧?”
“大人所做之事都是为了朝廷,为了抗戎,朝廷不能冤枉大人啊!”
“大人和将军一心为国,朝廷打压国士,让人寒心啊……”
谢璧心里涌起一股暖流,缓声道:“陛下是明君,朝廷中也都是正直之士,诸位放心,朝廷未曾难为我,你们也切莫因我诽谤朝廷,万一被有心之人听去,对大家不好。”
众人听了连连点头,谢大人身为重臣,受了朝廷冷落误会,非但没有怨气,却温和的开解他们,为他们着想。
想来朝廷也该善待谢大人吧。
谢璧纵马前行,眸光扫过人群。
他心底的渴望疯狂滋长。
他渴望在人群里寻找到她的影子。
人群渐渐稀落,她始终未曾出现。
谢璧心头涌起强烈的落寞,身后的伤口似乎也在隐隐作痛。
这一路千山万水,他念着她,为了早些见到她,一路不曾停歇。
到了尽头,才发现无人等他。
可从前下朝时,她都会早早等在屋门前,笑着迎向他……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才晓得那画面多珍贵多温馨多想留住。
谢璧失落片刻,心头忽涌起一阵自责。
事到如今,他对她仍有期盼,这期盼,仔细思索,是在盼望她的付出。
多可笑。
难道这就是他谢璧的爱意?
付出几分,就急迫地想要人家回应,但凡对方未曾回应,他就受不了这冰冷疏远。
可她一心恋慕他时,他何曾有过半点回应?
她独自忍受着爱而不得,得而苦涩。
如今换成他来尝,他却受不了……
谢璧几乎要鄙夷自己。
谢璧走后,众人也渐渐散去,各回各家,但大家的窃窃私语却一直未曾停下。
“谢大人说那么话是让我们放心而已,你没看出来,有两个高高冷漠的侍卫看守着谢大人,腰间佩刀,那是朝廷的耳目,专门盯着大人的……”
“唉,谢大人为了抗戎,一日日在山沟子里钻,日日不见君王,若是有奸佞之人说些什么,那谢大人定然会被朝廷挤兑了……”
“如今为朝廷做实事是真难啊……那些人非要说大人勾结将军,这是想要大人的命啊……”
江晚月编竹的手一顿。
高处不胜寒,朝廷上层的权力斗争,动辄要以命相搏。
她不知谢璧如今的境遇,但想来,风刀霜剑一日未曾停歇。
她心里默默想着,手里的活儿始终未曾停。
从成婚前,她就惦他念他,待到嫁入谢家,更是每日提心吊胆,但凡他回府晚几分,便会胡思乱想,煎熬难耐。
她将他的安危,喜忧,沉甸甸放在心,可她于他,却只是轻飘飘的人。
情字太沉重,人还是该为自己活着。
江晚月淡淡想着,抱着竹子回头,却登时一怔。
谢璧一身青色鹤衫,清俊眉宇染了奔波跋涉的疲惫,唇角却含着笑意:“我回来了……”
不待江晚月反应,谢璧已将她怀中的竹子抱走,放在槐树下。
回头时,她仍怔怔站在原地,手臂轻垂,似是未来得及做反应。
他很想牵起她的手。
如同真正的夫妻,夫君归家,牵起妻的手,相视而笑,轻言一路见闻。
这是他本已拥有的,本是上天给他的福气,可他不曾珍惜,如今,上天收走了。
江晚月已经回过神,福身为礼:“大人回来了,一路奔波,早些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