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子拥有电脑之后by柚子在跳舞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2
“臣……”王大人捂着自己的胸口,有些说不出话来。
胤礽眨眨眼睛,像是终于看清了王大人的模样,“王大人说不过孤,难不成就想用装病的招数让孤屈服吗?”
“若真是如此,王大人也不亏是诡计多端之人。”
胤礽一句接着一句,让王大人受了不小刺激。
眼看王大人真的要被胤礽刺激到晕过去,康熙终于开口,“保成。”
康熙虽然沉下了声音,表情也算不得好看,但胤礽却知道康熙根本没有生气。
“王大人是朝中老臣,即便他说得不对,你身为太子也应该要有容人的雅量。”康熙招招手将胤礽叫回身旁。
“来人,给王大人赐座,请太医。”康熙吩咐一直守在门外的梁九功前去做事,终于将自己的视线落到了王大人的身上。
“保成年纪尚小,说话做事难免有些过激,王大人身为臣子,想来也不会对此计较。”康熙看似是安抚王大人,但说出来的话却全然不是这样。
“太子年纪小,但说话做事却是有理的,王大人不是女子,又如何知女子对待读书识字的看法,不如就按照保成的方法,让王大人将自己当成女子。”
“不过一天的时间有些短了,时日应该要长一些才好,如此王大人才能在做过女子之后,写出一份奏折。”
康熙说话慢吞吞的,丝毫不见着急,给够了王大人缓冲的时间。
最后又让梁九功亲自挑出两位太监,跟着王大人一起出宫回家。
这两人便是日后监督王大人和王夫人身份互换的主事人,若是王大人不按照皇上和太子的意思来办,到时候他们自然有法子惩戒王大人。
王大人走出乾清宫时,整张脸苦得堪比苦瓜,出宫时的脚步恨不得飞起来,但又因为在宫中顾及规矩,又不得不缓慢。
“你倒是说个痛快,便没有想过这王大人真的晕倒会怎么办吗?”康熙点了点胤礽的额头虽然有些无奈,但要包含着宠溺。
胤礽晃了晃康熙的衣袖,“汗阿玛你放心,儿子有分寸的。”
“有了王大人出头,这几日应该朝中应该会安静不少。”康熙将手中的奏折放下,“保成,你可知道你如今选择了一条怎么样的路?”
王大人今日来乾清宫告御状不过是个开始罢了,若是胤礽不准备停止,日后这样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多。
胤礽也收敛了刚才的表情,申请严肃正经了许多,“汗阿玛,儿子知道的,但儿子不会停下。”
若是刚刚开始,便停下,那么他做的这些事情将毫无效果。
康熙只是想让胤礽提前明白一下,他现如今所走道路的艰辛,看胤礽还如此坚定,并未说什么丧气话,陪着胤礽吃了晚膳之后,父子两人相继忙碌起来。
王御史的事情,在朝中闹出了些许风波,朝中大臣有些觉得胤礽促狭,故意想出这样的方法,让王御史下不来台,但确实没有人在像王御史一般直接站出来,对着胤礽劝谏。
而回到家中的王御史,苦难的日子才是刚刚开始。
因为男女互换一事,王御史自觉失了面子,而且在乾清宫请了一次太医,因此一回到家中便声称自己气病了,谢绝了旁人的探望。
但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
王大人虽然病了,但是王夫人并没有病,而且按照胤礽的吩咐,王夫人要走去家门,代替她夫君的日常工作。
王夫人对于王大人往常的政务一窍不通,但是并未退缩,况且朝中也不仅王大人一个御史,平日里到不算繁忙,至少让王夫人觉得自己适应良好。
但很快王夫人就在丈夫的嘱托之下,便依托自己身体不适,要在家修养,不过这借口根本行不通。
宫中直接派了两个太医住在了王家,不仅王夫人装病不成,连王大人都被迫好转起来,开始下床走动。
王御史经过两天的心理建设,终于觉得自己已经能够接受了。
毕竟即便他不能称病,只要他闭门谢客,那些想要看他笑话的人也毫无办法。
但王御史还是高兴得太早了,因为在下床的第二日,原本用来监督他的两个太监突然用长长的黑布,将他的两个脚全都裹了起来。
王御史拼死反抗,但偏偏两个太监振振有词,说是女子缠足是习俗,王大人虽然是半路出家做的女子,但为了真实,还是要每日缠足,还要晨昏定省,日日给自己的母亲请安。
在家中时,两个太监贴身跟着他,时时刻刻记录着一言一行,用女子的言行规范约束着王大人,一旦有一丝不对就要受到训斥。
相比于王大人的凄惨日子,王夫人彻底感受到了另外一种生活。
王夫人嫁人之前粗略学过识字,但并不精通,只要是精于算数,为之后管理家宅做准备。
而来到御史台之后,初始也是一窍不通,周旁虽然有同为御史的同僚,但都记挂着男女大防,平日里根本不会有人同王夫人接触。
最初王夫人在御史台之中有些局促,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出现在这种地方,但很快太子便从毓庆宫拨了个女官给王夫人。
女官是内务府一手□□出来的,已经在胤礽身旁伺候有些时日,胤礽对她十分满意,此番也是特意将女官调到王夫人身边,至于王夫人能够领略多少,日后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还是要看自己。
打发了王御史之后,胤礽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而是通过报纸发布了另外一道指令。
若是百姓们愿意通过官府的报纸,将自己的种田或者家养鸡鸭的经验说出来,只要被报纸采用,装订成书,便能获得二十两银子的奖赏,还可以立即化身成为农官,也算是官家人了。
而农官上任半年之后,可以来京面圣,这其中路上的花销,朝中也一应承担。
之前朝廷鼓励农家在报纸上说自己种田养鸡的经验,但是百姓们对此参与的并不积极,即便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内容,也大都是百姓们已经知晓的东西,用处不大。
胤礽知晓这一结果之后,再三思索最终还是觉得应该是自己最初的奖励不够,是以才让百姓们参与性不高。
因此便特别许以官位,希望那些种田的能手站起来,好好说一说自己的重点经验,最好之后能够直接汇编成一本农业大全,广为天下知晓。
报纸上的诏令,是胤礽和康熙讨论过后才发下去的,原本胤礽还有另一想法,只是暂且被康熙按压下去。
朝廷出台新的政令改善民生,会让百姓感恩,但不能如此急切。
况且胤礽的另外一条指令是要求百姓们献上当地的新鲜物种,若是足够新奇,或者是产量足够高,便能够获得朝廷的奖励。
这政令虽然初听起来并无毛病,甚至可能会找到不少新粮种。
但如今正是冬天,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若是此时将这道政令发出来,造价的人定然不会少。
因此康熙便做主将这条政令压到开春之后,最好是新年伊始,给百姓们一个惊雷,也让各地的官员们也都紧紧皮,最好能努努力做出一番政绩。
“儿子全听汗阿玛吩咐。”康熙的解释十分详细,胤礽也是知道事情轻重的人。
况且除了这两道政令,他还有旁的事情要做,因此同康熙探讨之后,并未过多关注。
反正朝中大臣和康熙自然会关注之后的事情。
而此时的胤礽已经在上课的闲暇时间来到了工部。
有了王御史的事情之后,胤礽已经许久不曾直接同朝中的官员照面。
今日一踏入工部,便觉得工部官员们看自己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孤这一身可是有什么不妥?”胤礽问向身旁一同跟来的纶布和德柱,得到两人夸赞的回答过后,又自己低头研究了一番。
因为要出宫,胤礽今日特意换了深色的常服,腰间的玉佩也是特意佩戴过的,并未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妥。
“他们为何这么看孤?”胤礽看向纶布,希望能够从纶布口中得到答案。
朝中官员众多,但胤礽对于工部的官员是最熟悉的,往日里工部官员见了太子在行礼过后,虽然会小心翼翼,但是也会顾及自己手中的忙碌,不会耽误事情。
但今天明显不同,行礼之后的官员们都显得有些惴惴不安。
胤礽还清楚看到一些胆小的官员,在看到他之后,额头上都有了冷汗。
胤礽自认为自己一直都是个明事理的储君,从未惩罚过这些官员,是以对这些官员的作态十分不解。
纶布也忍不住擦了擦自己额头上不存在的汗,凑到胤礽耳旁小声嘀咕,“太子殿下,您一战成名了。”
如今半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过去,只是王御史和王夫人的身份尚未换过来。
因此众人看向胤礽时,眼中多了一层敬畏,生怕自己做得不对,也被太子殿下要求与自家妻子互换,整日只能缠足在家中走动,落得同王御史一样的结果。
胤礽听到纶布的解释,强忍住自己嘴角的笑意,让自己不至于在工部的官员面前失态。
胤礽没有停住自己走动的脚步,直奔工部侍郎的书案前。
原本行礼过后,准备等待胤礽逐渐走远的工部侍郎,看着胤礽越来越近的脚步,整个人都有些支撑不住。
“太子殿下?”看着胤礽在自己面前停下,工部侍郎有些紧张。
仔细回忆了一番自己近来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自认为一切都老老实实,并无犯错之处,且太子殿下看起来心情较好,想来也不是来找茬的。
“孤今日贸然来找大人,没有打扰到大人吧?”胤礽微微一笑,虽然身高上同工部侍郎还有差距,但气势上却分毫不差。
“敢问太子可是有什么新的想法?”工部侍郎看了一眼站在胤礽身后的纶布和哈哈珠子,原本跑偏的思绪逐渐回归到正常的走向,整个人也冷静了许多。
“确实有个小小的想法,侍郎大人不妨同孤详谈?”胤礽笑的有些羞涩,静静地看向工部侍郎。
“太子殿下不妨跟随臣去里间详谈?”看到胤礽是因为正事而来,工部侍郎的态度更加端正了一些。
胤礽之前研究的东西不少都是同工部有关,虽然最初研究时,并未直接同工部接触,但现如今工部上下都对胤礽很是信服。
因此一听胤礽有了新的想法,工部侍郎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活跃起来。
现如今许多东西的想法,虽然最初都是太子殿下提出来的,但是太子从不争功,总喜欢隐在人后,反而是相应研究的人,却能得到不少好处。
因此太子的名声虽然经由王御史一事,变化了许多,但是在工部大部分人心中,太子是工部的吉祥物。
因为有了太子,他们工部在朝中亮眼了不少,很是让同僚们眼热。
“玻璃房子?”工部侍郎看着胤礽手中的图纸,心中忍不住有些失望。
玻璃房子虽然少见且昂贵,但是对于一些贵族大臣而言,已经有许多人在后院的花园中开始用玻璃房子养花,因此并算不得新奇。
“这东西在京都确实不是个新鲜的,但大家并未将玻璃房子的真正用处发挥出来。”胤礽一眼便看出了工部侍郎所想,但是心中并不懊恼。
玻璃房子在毓庆宫出现已经许久,平日里胤礽根本没有注意到。
还是前几日,胤礽约着兄弟几人一起在毓庆宫中吃暖锅。
胤禔喜肉,因此吃得十分热闹,对锅子赞不绝口,但坐在一旁的胤禛和胤祉却都显得有些沉闷。
胤礽仔细问起,才知晓是因为这锅子的食材虽然看着不少,但是大都是肉类,蔬菜的种类并不多。
而胤祉前些日子吃肉,有些闹肚子,这两日正准备吃清淡一些换换口味。
胤禛则是喜爱素菜,但如今可供他挑选的食材还是太少了。
尤其是自己平日里住在阿哥所之中,虽然每日的吃食都不是很合口味。
胤禛之前想过追究,但后来审问才发现,冬日里天寒,蔬菜是尤为稀缺的东西,即便他是阿哥,到了最冷的时候,每个人的蔬菜都是有相应份额的,即便胤禛不满意也没有旁的办法。
毓庆宫中的蔬菜比阿哥所胤禛自己的饭食要充足一些,但胤禛吃着还是不觉得开心。
“这世上能够冬天种出蔬菜的人就这么少吗?”胤禛虽然吃着锅子,但说起蔬菜时,言语间还有些愤愤不平。
胤礽听了胤禛的话,赞同点头,冬日天冷,御花园中大部分花草都枯萎了,整个冬天都觉得绿色是极为少见的颜色。
但很快视线就扫到了一直在后院之中的玻璃房。
这房子里被毓庆宫的人种满了花朵,天气虽然冷,但玻璃房的花朵们却开得正艳,仿佛并未感受到一日冷过一日的天气。
花朵在玻璃房之中能够争奇斗艳,那么将平日里吃得蔬菜种到玻璃房中,想必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胤礽有了想法,原本想要在自己的花房之中实验一番,但下手之前,却突然改变了主意,但是身旁的两个哈哈珠子前来找工部侍郎。
“您想要宫宴上的蔬菜,全都是由玻璃房中种出来的蔬菜提供?”工部侍郎重复了一边胤礽的要求,整个人显得有些呆滞。
现如今距离年节宫宴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但玻璃房种菜,如今连第一步都没能迈出去。
“孤相信工部之中能人众多,一定会有办法的。”花朵比平常的蔬菜更加娇弱,玻璃房之中的花朵都能相顾争奇斗艳,因此蔬菜也一定没有问题。
“孤此番来还有一个要求。”胤礽说着再次看向工部侍郎,发现对方有些怔愣。
“大人?”隐忍伸出手指在工部侍郎面前晃了晃,让对方回过神来。
“孤知晓种出蔬菜一事对于工部来说并非难事,因此此番解决的重点也并非是种出蔬菜,而是要降低玻璃房种植的成本。”
蔬菜这种东西本就是日常需要的,虽然冬日蔬菜稀少,价格稍微昂贵也是正常现象,但是胤礽希望价格能够降低一些,至少百姓们也能隔几日吃上一顿。
而并非是现在这样,蔬菜昂贵的价格,让它在冬天成为高门大户的独享物品。
工部侍郎觉得胤礽此时的条件有些为难,但胤礽的表情又太过认真。
想着太子想法落实之后,工部能够得到的好处,工部侍郎还是认真答应下来,准备立马筹备玻璃房蔬菜种植的人手。
而胤礽也特意从毓庆宫拨了一个养花的太监。
虽说花和蔬菜有所不同,但肯定也有相通之处,这太监养花养的很好,说不定在蔬菜种植上也能提供不少意见。
将事情交代清楚,胤礽高高兴兴从工部出来,准备前往图书馆看看。
上次出宫因为女子学堂一事,图书馆尚未来得及看,便打道回府,胤礽这次是专程来看的。
因为拼音的普及,这些日子胤礽又通过小娜给图书馆中增添了不少书籍,胤礽想去看看这偌大的图书馆到底在京都是何种情况。
出了工部,身后的纶布有些欲言又止。
“表哥可是想问为何此番我要亲自前来,而不是通过阿玛?”胤礽一早便注意到了纶布的表情,不过一直等到走出工部很远之后才准备解释。
“我想给阿玛一个惊喜。”虽然胤礽已经将所有能够分辨出身份的称呼隐去,但同纶布解释时,还忍不住压低声音。
之前将自己的各种想法都交给汗阿玛是因为胤礽觉得自己年纪尚小,若是直接同朝臣对接有些不利。
况且他的阿玛是皇帝,任何事情都可以让他依靠。
但是此番用玻璃房种蔬菜却不一样,这是他身为儿子想给阿玛的一个惊喜。
胤礽之前看过名单,今年年节宫宴时,高句丽会派遣自家的王子和公主前来朝拜,因此胤礽觉得他大清的宫宴更是不能失了以往的场面,让高句丽看到他大清的威武。
即便是两国相交,这种细节上的东西也是最能体现已过风度。
而在寒冷的冬日,拿出许多新鲜的蔬菜,无疑是一件让人有脸面的事情。
胤礽虽然对于名声一事不曾过分看重,但是却知晓自家汗阿玛的想法。
若是蔬菜真的能够在玻璃房中大面积种植,且价格降低,绝对能够让汗阿玛开怀大笑。
胤礽抱着这种愉悦的心情,一路走向图书馆。
看着图书馆前正在排队有序进入的人群,胤礽满意点了点头。
冬日寒冷的时候,图书馆也能有这么多人,这更能说明平日里图书馆的人便络绎不绝,百姓们求贤若渴。
胤礽没有走特殊通道,而是老老实实排在队尾,听着前方的连个书生讨论论语之中的问题,慢吞吞走进了图书馆。
图书馆之中的热气十分充足,即便是一楼也能看到许多奋笔疾书的学子。
一楼的藏书并不算多,有许多地方都是专门给学子们抄书准备的,但胤礽并没有着急上楼,而是在图书馆的各个角落转悠起来。
“表弟,你看。”胤礽还在对图书馆的环境表示满意时,纶布突然扯了扯胤礽的衣袖,手指指向胤礽身后的地方。
胤礽看去,在一个不甚明亮的角落,有三五个人,但这几个人同之前见到的学子不同,他们手中并无任何书籍,而是躺在地上盖着一层衣服,正在呼呼睡大觉。
胤礽的神情严肃起来,他建立图书馆的初衷是让人能读书,而不是让人在图书馆之中睡觉。
胤礽缓慢走进,但几人并未醒来。
吩咐德柱将几人叫醒之后,胤礽也让纶布去寻这图书馆的管事。
但纶布尚未走远,图书馆的管事便已经收到了胤礽前来的消息。
知晓胤礽不愿暴露身份,只是说道:“爷您怎么来了?”
图书馆的管事点头哈腰,视线落在胤礽身后那几个刚刚醒来,还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的人身上,有着明显的慌张。
第53章
胤礽原本只是对在图书馆之中白日睡觉的几人有些不喜,觉得他们浪费了大好光阴,但如今看着管事的目光,却不得不探究起来。
“叫上他们几个。”胤礽对着纶布吩咐了一声,率先走向房间之中。
几个刚刚被吵醒的年轻人,看着管事慌张的脸,相互对视一眼,一言不发,低着头匆匆跟在德柱的身后,一起前往房间之中。
“殿下。”图书馆的管事张张口,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够说些什么。
图书馆建立之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要进入里面,就要拿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程度来学习,汲取知识,不能浪费皇上和太子的一片好心。
可是如今的图书馆之中,太子殿下亲自抓住了几个躺着睡觉的人,并且这几人是自己做主放进来的。
虽说自己这么做被太子发现,也并不算后悔,但此时还是忍不住有些惧怕。
图书馆管事的工作,是他修了几辈子的福分,才得来的。
若是就这么失去,家中的经济来源便又要断掉了。
管事张张口,想要解释,却突然觉得有些苍白无力。
他身为当事人,身为管事,太子若是想要责罚,他并没有理由和借口辩驳。
胤礽的视线一直落在这位管事身上,他自然也看出了这管事是有话想说。
但就在自己调整了一下坐姿,准备听管事长篇大论解释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对方突兀地闭上嘴,仿佛是突然认命,并不准备为自己辩解,而是等着胤礽的宣判。
“你不想说什么吗?”胤礽倾身,距离管事更近了一些。
这管事虽然看起来有些慌张,但是胤礽能看出对方并非是奸猾之人,因此愿意给对方一次机会。
“奴才有错。”管事闭了闭眼,最终还是放弃了辩解,直接认错。
只不过身体仍旧有些瑟瑟发抖,没了这份活计,自己的名声也要完了,日后不管做什么都不会顺利。
“殿下,不是他的错,是我们。”跟在管事身后的几个少年,终于忍不住抬起头,说了出来。
“殿下是我们趁对方不注意偷溜进来的,管事的是个好心人,没有将我们赶出去。”
“管事并没有做错,您若是生气,便罚我们吧。”几个少年,对视一眼,相继替管事解释起来。
胤礽的视线重新回到管事身上,虽然他已看出来这位管事估计是个热心肠,但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发展。
“不想说什么吗?”胤礽扫了一眼表情已经有些崩裂的管事,再次发问。
“确实是奴才放他们几人进来的。”管事咬咬牙,没有回头看身后的几个少年,将事情完完整整地说了出来。
这几个人是家住城北的少年,家中无父无母,他们便聚在了一起生活,冬日天冷,房屋破败,房间之中比外面暖和不了多少。
这几个人本来是依靠在码头卖苦力为生,但如今天寒地冻,来来往往的船只很少,因此几人也没什么活计。
没有活计自然也就没有钱财,家中的房子便只能如此破败下去。
几个少年人相互商议了一下,决定先用泥巴将漏风的地方挡住,只要挨过这个冬日,等到明年春天,码头重新繁荣的时候,几人便能出去找活计,房屋修缮自然能提上日程。
但很快少年人的计划便被意外打乱了,他们其中一个身体最虚弱,年龄也是最小的人,发了高热。
几个人咬紧牙关,从口袋里摸出几个铜板,特意去找了与自己同在码头干活都其实并不熟悉的人借钱,就为了能够给这个人好好治病,但风寒高热来势汹汹,能够将整个人的身体都耗空,更何况是一个本就不算健壮的少年郎。
几经折腾,几个人再也拿不出钱,但朋友的病情仍旧反反复复。
几人再次商议后决定将自己的住宅卖掉,而他们几个人去城外破旧的寺庙中挨过整个冬日。
在决定卖房之前,几人特意去过寺庙之中。
破旧的寺庙与自己之前破旧的家不相上下,但寺庙里也躲了许多无家可归的乞丐,不大的寺庙之中其实很拥挤。
但几位少年顾不得许多,他们同这些寺庙之中的乞丐打了一架,重新划分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同时将自己原本的宅子挂到伢行买卖,将拿到的钱给生病的人治病,晚上缩挤在不大的寺庙之中。
但是好运并未眷顾这几个少年。
他们在卖掉宅子后,也并未挽留住朋友的性命,很快便在寒冷的冬日失去了呼吸。
几个少年用身上的最后一笔钱为朋友买了棺木,让死去的他能够有一个住所。
而活下来的少年们,则白日里在城中大大小小的铺子游荡,祈求能够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晚上睡在寺庙之中,希望冬天快快结束,春天能够来临。
几个少年磕磕绊绊的活着,原以为能够苟过冬日的时候,突然发现寺庙之中的乞丐正在一点点减少。
询问原因之后才发现,如今的天气越来越冷,一些原本就虚弱的乞丐,早已抗不过冬日,在睡梦之中死去,还有一些身体稍微好点的,也早早感受到了寒冷,搬出寺庙寻找更加温暖的地方过冬。
而这几个少年一心沉浸在朋友去世的悲伤之中,对于气温的变化并不敏感。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几人集体感冒了。
但是身上所剩无几的钱财,让他们几人不敢再次踏入药铺。
试图用自己本就不算强壮的身躯抵抗寒冷。
但几日之后,他们还是转变了想法,冬天还长,他们还想活着。
这样下去,他们只会全都在这个冬日里失去性命。
所以他们走进了伢行,准备自卖自身,将自己的病治好。
但冬天为了活下去自卖自身的人并不少,因此伢行的伢人也十分挑剔,将几人卖身的价格压得很低。
只能够接人勉强买回几包药。
而且伢行冬日的规矩是只包住宿和一顿饭,剩下的都需要那些自卖自身的人想办法。
几人在伢行门口听了一顿伢人莫须有的挑刺和批判之后,收回了自卖自身的决定,失魂落魄地准备回到破旧的寺庙之中,在寂静无声的夜晚,希望自己能够活过冬日。
结果在走回寺庙的路上碰到了图书馆的管事。
这管事同这几位少年其中一个算是旧相识,且管事一向都是热心肠。
原本管事想要将这位旧相识邀请到自家去住。
他尚未娶妻,家中只有一双年迈的父母,家中的住宅虽然不算宽裕,但绝对能够收留下这个人。
但两人交谈过后,才发现原来不仅是一个人,有好几个。
图书馆管事即便是想让他们住在自己家中挨过寒冷的冬日,那也没办法住下。
好在这位朋友本就没有这种心思,不过是在路上碰到熟识的人,相互交流一下最近的现状而已。
两人就此错开,本以为不过是一次偶然的相逢。
等到第二日图书馆管事去药铺给自己母亲拿药时,彼此再一次碰到了。
几个少年郎衣衫单薄,在医馆的门口,等待今日免费的药剂。
看着几个瘦成竹竿,仿佛风一吹就要倒下的几个人,图书馆管理员,最终还是向他们发出了邀请。
图书馆的一楼有一个杂物间,平日里不会有人经常来往。
尤其是入夜之后,图书馆除了值班的人员,根本没有人走动。
这几个人看着实在可怜,管事便动了恻隐之心,让几人住了进去。
虽然图书馆内没有床,但是比破庙之中要温暖不少。
几个少年对管事感恩戴德,只要有功夫便帮着管事收拾图书馆的为生,平日里在街道上跑来跑去寻找新的活计,想着赚些钱请管事吃顿好的,当做报答。
但天气越来越冷,滞留在图书馆中的家贫学子也越来越多,况且图书馆里还特意腾出一件空房,准备给附近一些不识字的人免费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