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清太子拥有电脑之后by柚子在跳舞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2

若是过几日回京的时候,般吉能够跟着回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清公主出嫁是一件及其费时费力的事情,大清也不可能让大公主早早嫁人。
若是在嫁人之前,让般吉去京城任职,同大公主好好培养婚前感情,等到两人成婚后再回到蒙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现如今最重要的是观察般吉到底是不是一个可造之材,会不会个良配。
胤礽从太皇太后帐中出去时,面色都有些迷茫,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婚假一事有这么多讲究。
不过有了太皇太后的叮嘱,胤礽同般吉的日常接触中更加仔细起来,细心观察着般吉的一举一动。
甚至还故意为大公主和般吉创造相处场景,询问般吉对大公主的看法如何日子过得也算快活。
不过再快活,到底是要离开的。
而般吉此番顺利跟着大部队回到京都。
大公主和般吉的婚事已经成了众人心中的默契,只等着康熙圣旨赐婚,将两人的关系挑明。
回到京都时已经是康熙二十六年的六月份,胤礽时刻都在盯着慈宁宫的动静。
若不是担心太皇太后起疑心,胤礽恨不得在慈宁宫过夜。
太皇太后从蒙古回来之后,心情依旧高涨,甚至兴致勃勃,让人去蒙古搜罗了一堆同公主们适龄的男子画像。
蒙古各个部落的人都有,闲来无事便同太后一起评判这些男子的好坏,若是看着适当地便提前派人去蒙古打探消息。
而胤礽从蒙古回来之后,自己依旧在工部任职,只是修路一事已经不再是自己主管,他将研究轮船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让营造司和火器营两者之间共同合作。
内燃机已经可以正式投入使用,而想要大清海军力量大幅度提升,最应该从战船上下功夫。
改良战船的速度结构,将更先进的武器运用到船上。
但想要建造战船并不容易,对于零件的精细度有更高的水准,因此特意将营造司和火器营的主力都抽调出来,希望用两年的时间将战船能够研发出来,提高大清的军事实力。
胤礽给两方队伍简单开了个会,明确定下自己的奋斗目标,随后又亲自去了趟户部,同户部协商能够播出来的研发经费。
户部见到胤礽,脸上的表情十分亲切,紧紧跟在胤礽身后,时刻等着胤礽说话。
胤礽看到户部众人的表情,将原本同营造司和火器营商量出来的研究经费,悄悄又往上加了一成。
户部众人听到胤礽想要的钱财,所有人的脸不约而同全都绿了。
但仍旧没有放弃跟在胤礽身后,“太子殿下聪慧有才,想来是不会让我们户部吃亏的吧。”
户部尚书亲自上阵,点了点手指,将意思表达得很是明显。
“营造司现如今有不少正在研究的项目,大人可以前去参观一番。”胤礽笑了笑,又附耳同户部尚书交代一番,两人同时带着满足的笑意离开。
营造司自从黄履庄这个天才出现之后,变化十分明显,基本上每次研究的东西都能在大清掀起一阵大风。
虽说营造司研究出来的新品,也让户部的现金流入多了许多,但若是能够赚更多,谁不想呢。
尤其是自从上次修路的事情,太子总是能想出其它赚钱的法子,让户部众人羡慕不已。
若不是因为工部是太子殿下亲自选的,户部尚书恨不得上书请旨康熙将太子调来户部,好让户部也再次享受一下众人羡慕的目光。

第78章
工部研究战船的工作,在经过短暂的开会过后,宣布了正式开始,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
在这些小组中有常年造船的匠人,有工部的官员,营造司中负责研究内燃机的主要人员,还有刚刚毕业的内务府的学生,只不过这些学生到底是少数。
而在经过小组人员重组之后,胤礽再一次将内务府和宗人府的专业细分。
同时将内务府的一部分课程开放,让从各地来京的学生们能够跟随内务府的学生学习,这些课程任由学生们挑选,只不过将学制调整了一番,调整成了三年的时间。
除此之外,胤礽还打算将内务府的官学建设到大清各地,就是为了让各地学生能够更快学习到一些基础知识,只是建设学校到底是个长久而又花钱的事情。
他已经因为研究战船在户部支出了一笔,而汗阿玛又在准备征战蒙古的粮草,因此现如今并不是建造学校的好时机,胤礽只能暂且将这件事放下。
不过钱财并没有阻挡胤礽做事情的脚步,他统计了内务府和宗人府的毕业人数,根据他们每年在课业成绩进行安排。
学业拔尖的人才当然是留在京都,积极参与京都各个部门的建设。
剩下的则是根据学生们的意愿,询问学生愿不愿意去各地参与建设,将各个专业的人分配到各地。
虽说胤礽建设不起新的学校,但是在原有的学校上,添上一个新专业的阻力要小很多,这个专业不会成为那些想要考科举百姓的绊脚石,反而会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而增加的这个专业是无需交任何费用的,因此许多贫苦人家都能够入学,当然这些入学也是需要进行考试的。
胤礽虽然想要将义务教育在全国各地开花,但如今只能暂时是个想法。
若是将教育支出全都纳入户部,户部根本运转不过来,到时候肯定要加大税收,而加大税收辛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反而本末倒置。
因此胤礽只能暂且设置考试门槛,让一部分学生先行享受到这样的便利和优惠。
这些事情做起来都很琐碎,胤礽虽然没有亲自安排,但是时不时都会问上一句,确保下面的人没有糊弄自己,剩下的时间都一心泡在工部。
不知不觉冬日已经来临,京城又迎来一场大雪。
“瑞雪兆丰年。”慈宁宫中太皇太后办靠在座椅上同胤礽说话。
一场大雪来临,即便胤礽打着伞,也不免落在了身上,太皇太后看了却很开心。
“大清越来越好了。”太皇太后说着目光却在放空。
透明的玻璃看过去,能够看到外面纷飞的雪景,太皇太后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放空自己。
胤礽站在太皇太后的身后,听着小娜说出的检查报告,心下稍微轻松了一些。
太皇太后身体上并未检查出明显的病症,还是同之前一模一样。
尤其是从蒙古回来后,可能是因为心情好,这半年的身体检查结果都很乐观。
“汗阿玛励精图治,大清会越来越好的。”胤礽同太皇太后一同望去,却看到老九老十一前一后走了过来。
“两个皮小子来了。”太皇太后脸上有了笑意。
人年老的时候总想着身边安静一些,但安静过了头却又觉得不舒服。
胤禟和胤俄虽然平日里爱闹,但在太皇太后宫中遵守规矩,只会显得活泼,尤其是胤俄年纪小,更会撒娇,太皇太后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心理是盼着他们来的。
几个小的在慈宁宫中笑闹成一团,看着太皇太后逐渐没了精神,才一一离开。
“琪琪格,我能感受到我自己的身体。”看着胤礽离开慈宁宫,太皇太后才对太后说道,“我昨晚梦见福临了。”
太后张张口,想要劝说太皇太后放宽心,却被太皇太后阻止了。
“这些话不用说,生老病死,不过就是如此。”
“我如今没有大灾大病,已经是极好的福气了。”从蒙古回来之后,太皇太后总能不经意间想起以前的事情。
她这一辈子没什么好后悔的,她觉得她所走的都是一条正确的路,可不后悔,但总有遗憾。
只是这些遗憾却是不好对旁人说起的。
太皇太后的目光又落在苏麻喇姑身上,苏麻喇姑陪了她一辈子,如今身体瞧着也算康健,总归要过些自己的生活。
“如今回蒙古的路程不远,等我死后,你若是不想留在宫中,便回蒙古,让自己过得舒心一些。”
太皇太后拍了拍苏麻喇姑的手,“你别急,我的身体我心中有数,我总要趁着我还能动弹将你们安排好了,我才能放心。”
“琪琪格你虽然不能像苏麻喇姑一样常住蒙古,但每年去一趟住上一个月,皇帝也不会说什么。”
“我死后,这后宫之中属你辈分最高,我知道你不愿管事,但也别让自己不高兴。”
“大清眼看着越来越好,你们日后一定也能过得越来越好。”
即便太后和苏麻喇姑极力阻止,太皇太后还是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完了。
对于太皇太后在慈宁宫中说得一切,胤礽自然是不知道的,他还在工部忙碌。
汤斌为了身体着想,已经开始写奏折向康熙皇帝辞任工部尚书的职位。
汤斌的身体情况,康熙多多少少是知道一些的,汤斌的身体确实不应该再继续忙碌下去。
但若是老臣第一次上奏便同意,难免显得皇帝有些不近人情,因此这样的流程,最起码要进行三次,汤斌才能真正辞任工部尚书。
因为修路一事,此时的工部是朝中的香饽饽,因此工部尚书的职位在此时至关重要,需要好好琢磨。
虽然朝中众人都在关注下一任工部尚书的人选,但很快户部便搞出来一个大动静,转移了朝中官员的注意力。
户部尚书请奏皇上同意户部开办商学院,由户部左右侍郎亲自上课。
而上课的学生便是大清的商人或者商人之子,将大清商人和朝中联系紧密联系起来。
户部尚书所说的内容,在朝野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朝臣们议论纷纷。
现如今的读书人的想法大都还是士农工商,商人总是要排在最后的,现如今户部竟然提出要教导商人,当商人的老师,朝中有许多官员都觉得滑稽。
户部尚书看着同僚们各异的神色,自己却十分有把握,户部存在的根本便是要充盈国库,尤其是皇帝征战蒙古的心思已经放在了明面上,更是一个好时机。
况且将商人集中管理,让商人更加明白不能与民争利,让商人同朝廷的关系更加紧密,反而更有利于国家管理商人。
修改现如今对商人的种种压制,用一种更加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商人,更能刺激商人的活力。
且现如今工部和营造司的各种研究都如火如荼,所有商人都在盯着营造司和工部的动作,如今户部还愿意开班教学,这对于商人们来说也是增加同朝廷交流的一种便利,因此根本不用担心商人们不愿意过来。
商人们图利会蜂拥而上,户部教导他们知识,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大清出现灾难的时候,商人们更加愿意分担,更有利于集中管理商人,不论怎么想都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且商学院的学费不菲,这也算是户部充盈国库的另外一种方式。
果不其然,等户部尚书将所有的想法都阐述完,不等早朝结束,康熙已经松口了,户部可以开始准备商学院的地方,刊登报纸准备招生,这些事情都由户部自己安排。
散朝时,户部尚书笑的连眼睛都要看不见了,他特意走到了胤礽身旁,攀谈两句,真诚道谢。
这法子是当初胤礽提供给他的,如今赢得了康熙的准许,自然也要真诚感谢胤礽。
“大人客气了,户部上下一心才能想出这样的法子,都是大人管理有方。”胤礽笑呵呵地同户部尚书告辞,脚步匆匆去了工部的小组。
京都又一场大雪来临的时候,京都的年味也越来越重了,胤礽特意抽出时间带着几个弟弟去城中的街道看了看。
京城的大街小巷都是用水泥新修过的,主道路的两旁都放有垃圾桶,每隔一段路都有公共厕所,显得干净整洁又气派。
京城中还设置了专门的商业街,建筑设计都是统一的,现如今正是买年货的好时间,商铺里都热热闹闹的,路上的行人也都手提着大包小包,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盼。
京城这两年的基础设施一直在完善,朝廷发布政令,但施工总要人手,京城的百姓们便多了些营生,荷包更鼓了一些。
除了商业街,胤礽也在规划新的商场。
当初祭祖规划过的想法,已经开始一一实现,商场的建设图已经画了出来,只是如今冬日天寒地冻,不适宜动工,需要等来年开春才行。
胤礽这次带着弟弟们出宫,便是想要看看百姓们的生活,虽说是润雪兆丰年,但今年冬天的雪都不小,各地报上来的因为下雪而死亡的人数比之往年少了许多。
新年将近,胤礽事物繁忙,不方便出京查看各地的情况,但京城还是能够看一看的。
老九老十两个小人跑在最前面,不论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惊奇。
胤礽最后站在了高高的城墙上,冬风凛冽吹得人脸疼,但是在心里却是春暖花开般的模样。

第79章
康熙二十七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来临,除了大清各地的变化,最让胤礽开心的便是不论是太皇太后还是老师汤斌都顺利度过了二十六年,等来了二十七年的春季。
汤斌已经正式从工部辞职,开始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不过汤斌并不是一个能够闲下来的人,经过两个月的休息,内务府学堂再次开学的时候,汤斌找到了胤礽。
他想要每周同学堂的学生们上两节课,不会劳累,也不会让自己彻底清闲。
汤斌任职工部多年,关于造桥修路,疏通河道都有自己的想法,汤斌愿意主动站出来,这是胤礽求之不得的事情。
同时也为胤礽打开了另外的思路,他找康熙要了这几年逐渐退下的大臣们,带着弟弟们挨家挨户拜访,做足了姿态,想要这些老臣们重新出山,给学生们上课。
太子亲自去请人,对于大臣们来讲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因此大都答应下来,教学人手一下子也充盈了许多,不至于让学堂的老师们过于劳累。
日子一日日变暖,太皇太后疲乏了一冬天的身子骨也觉得松快了一些,很快又提起想要回蒙古看看的想法。
但这一次康熙并没有答应,只是通知蒙古,将一批年轻人送到京都,此番一同前来的还有太皇太后的女儿固伦淑慧长公主雅图。
蒙古前来的年轻人在京城中留了一个月的时间,陆陆续续回到蒙古,但淑慧长公主却不再离开,而是一心一意陪在太皇太后身旁。
女儿长时间陪在身边,太皇太后很是知足,眼看着精神一日比一日好,但胤礽却没由来的开始感觉到心慌。
以前每日一次慈宁宫,现在恨不得一日三次,找个借口时时刻刻守在太皇太后身边。
“太子,我的身体我自己心中有数,前朝繁忙,你尚且年轻应该一心拼搏。”在胤礽连续三天一日三次来慈宁宫报道后,太皇太后终于开口说道,“我这里有雅图还有苏麻喇姑,一切都好。”
胤礽压下心底的不安,让自己表情正常一些,“工部的研究陷入了难题,孙儿往乌库妈妈这里跑,除了想要多陪陪乌库妈妈外,也是孙儿想要放松一下脑子,不能让自己太急躁,走入了死胡同。”
胤礽随意找了个理由,不过确实不再一日三趟,让太皇太后和身旁人感到不安。
从春到夏,太皇太后的身体并没有明显的恶化,反而因为有女儿日日陪在身边,每日总会去御花园晒晒太阳,偶尔兴致来了,也会坐上汽车,绕着皇城走上一圈,日子过得还算潇洒肆意。
康熙二十七年八月十五,一大早康熙便带着身后所有孩子前去慈宁宫请安。
太皇太后笑眯眯地坐在上首,同每一个孩子说话,表情一直都是精神的,丝毫未见疲乏。
康熙同胤礽对视一眼,压下心中的不安,让年幼的几个孩子表演节目,将太皇太后逗得哈哈大笑。
胤禛胤祺和胤俄三个人共同排了一场戏剧,满足了太皇太后的戏瘾。
从早到晚,一整日里,慈宁宫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夜幕来临,慈宁宫也安静下来,只剩下固伦淑慧长公主,太后娘娘,苏麻喇姑和康熙胤礽父子围在太皇太后身旁,迎接一顿迟来的夜宵。
太皇太后已经很多年不再吃夜宵了,今日提起来,康熙便立刻让御膳房的人去准备,夜宵的种类很多。
太皇太后克制着的食欲,每一样都尝了一些,“今年的八月十五很团圆。”
吃了宵夜,太皇太后脸上的疲乏逐渐涌了上来,苏麻喇姑劝着她回寝宫休息。
太皇太后让身旁人前去休息,只留了康熙一人在慈宁宫。
祖孙两人谈了半夜。
“玄烨,我这辈子没什么好后悔的,到了今日,我也希望你身为一个帝王,日后想起来没什么可后悔的。”说了许多话,太皇太后的声音已经含糊不清,她同样将康熙赶出了寝宫,自己睡去。
时间已晚,康熙索性宿在了慈宁宫的偏殿中,可能是因为今晚谈话的问题,康熙这一夜睡得并不安稳。
梦中一直有一个苍老的声音一直在问他后不后悔,康熙张嘴想要说自己做是从不后悔,帝王从不回头看,只需要勇往直前一心开拓。
但听到他的答案后,梦境中的声音并没有停下,反而再次加重音调,不厌其烦地询问,“你真的不悔吗?”
“如果真的不悔,你为何不敢低头向下看,看看你的孩子们日后是何种境地,看看你的孩子们因为争权夺利都做了什么?”
“你敢说他们的争权夺利不是由你一手挑起的吗?”
“若是不悔,你又如何会做这样的梦境?”
追问一声接着一声,康熙回答的声音也一声比一声肯定,“朕不悔。”
说着康熙向下看去,但还不等自己看清下面到底是什么东西,梁九功的声音传来。
“陛下,陛下,该早朝了。”
梁九功小心翼翼地呼喊,看到康熙眼皮颤动,稍稍离开了一些。
“早朝了?”康熙忍不住揉了揉鬓角,那梦境一遍又一遍,让他一整夜都没能睡好,但上朝前他还是去慰问了一下太皇太后的身体情况。
得知太皇太后正在休息,便一心赶去早朝,开启一整日的忙碌。
八月十六,太皇太后免了后宫众妃嫔的请安,只有几个皇子和公主照旧来到慈宁宫。
太皇太后又特意询问大公主同般吉之间的情况,随后又笑眯眯地点头。
一刻钟后,便借口自己昨日没有睡好,让慈宁宫中的人各自散去,只剩下苏麻喇姑陪在身边。
胤礽今日一早便有些心神不宁,想要留在太皇太后身旁陪伴,却被太皇太后亲自赶回了毓庆宫。
胤礽一个人在毓庆宫中静不下心,他想了想索性去乾清宫,
乾清宫中康熙正在揉额角,胤礽见状便站在康熙身后,力度适中的按摩,让康熙觉得松快了许多。
但感受着头上舒适的力度,康熙的思绪仍旧在昨夜的梦境之中。
那声音口口声声说自己亲自挑起了胤礽兄弟们之间的争斗,康熙虽然不信,但此时看到胤礽还是有些回不过神来。
胤礽身为太子从小到大都是完美的,小小年纪便有自己的想法,身为儿子更是对父亲祖母有小心,对哥哥弟弟们也是耐心十足,关系颇好,几个弟弟都十分喜欢胤礽。
但那声音却一直信誓旦旦说兄弟几人最终会争权夺利,惨淡收场。
“你觉得老三他们几个如何?”康熙闭着眼睛,状似无意询问胤礽。
对于弟弟们,胤礽向来都有很多话想说,他从胤禔开始说,人人都要夸一遍,连最小的十四都夸了一嘴。
康熙听着胤礽的大夸特夸,笑了出来,觉得那梦境不过是自己想多了。
“身为太子,看到弟弟们都如此能干,保成可会觉得有压力?”康熙睁开眼睛,等待着胤礽真正的答案。
胤礽摇头,“哥哥弟弟们全都能干才好,上阵父子兵,杀敌亲兄弟,若是弟弟们能干是我大清之福。”
“况且儿臣自认为并不比任何一位兄弟差。”说这句话时,胤礽整个人好像都在发光。
胤礽跟随先学习历史已久,他不仅清楚知道原定轨迹中大清的结局,更了解小娜记载中自己的结局。
但胤礽却丝毫不觉得恐慌,即便未来真有和兄弟们争权夺利的一天,胤礽也有自信自己不输任何兄弟。
况且原定的轨迹在小娜出现的那一刻便已经彻底改变了,现在大清多了许多小娜历史上没有的东西,大清已经在被一点一滴的改变,胤礽也相信,自己的未来必定不会是小娜说得那般。
“不愧是朕的儿子。”康熙看了胤礽良久,终于笑了出来,他站起身,“陪朕再去一趟慈宁宫。”
但还不等两人走到慈宁宫,便在半路上遇到了面带哀色的宫人。
“太皇太后薨了。”
得知这个消息,康熙的指尖都开始发麻,飞速向慈宁宫中走去。
“参加陛下。”固伦淑慧长公主和苏麻喇姑正在慈宁宫中忙碌,见到康熙连忙请安。
康熙挥挥手,站在太皇太后的寝宫前,突然生出胆怯,不敢过去。
昨夜祖孙两人的促膝长谈,已经让康熙有了心理准备,但真的到事情来临的时候,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皇额娘是在梦里走的,走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意,看起来很安详,陛下不必过于担忧。”固伦淑慧长公主安慰了一句。
太皇太后今日晨起时精神不错,在皇子公主们散场之后,她们母女两人还相伴去了御花园赏菊。
随后又按部就班地用膳,小憩,一切都如往常一般。
直到苏麻喇姑觉得今日太皇太后今日休息的时间稍微有些长了,轻声轻语想要叫太皇太后起床。
走进寝殿后,才发现太皇太后已经没了气息。
“朕无事。”康熙挥挥手,脚步动了动,打起精神指挥着众人动作。
后宫的各位娘娘,皇子公主接收到消息过后,便匆匆赶来,不过片刻,慈宁宫已经充满了人,一时间哭声从各个角落中响起。
远在广州的胤禔在接到宫中传来的消息后,也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了京都。
太皇太后的葬礼由康熙亲手操持,声势浩大。
等到葬礼过去,胤礽才恍恍惚惚察觉到现如今已经是冬日了。

太皇太后的去世似乎给京都的冬天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带着灰色的情绪情绪。
康熙虽然看起来像是和往常一样,但每日下朝之后,都会感到不适,
早朝过后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已经是康熙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但从此时起这个习惯要被改掉了。
慈宁宫已经成了一座空空荡荡的宫殿,没有想见的人了。
连苏麻喇姑在太皇太后去世之后,也从慈宁宫搬去了宁寿宫,同太后住在一起。
固伦淑慧长公主也不再入宫,而是住在了公主府之中。
明明只少了太皇太后一人,却又像少了好多人一样。
康熙每日下朝之后,脚步不由自主走向慈宁宫的方向,而后又若无其事地转身回到乾清宫。
二十八年的春节,康熙没有大办,后宫之中妃嫔们也稍显沉默,但新的一年依旧如约到来。
太皇太后殡天时,胤禔特意从广州赶出来,之后也不再离开,重新住回阿哥所之中,时不时会于兵马司的人交手,日日锻炼自己的武艺。
“时间过得这般快。”胤禔提了壶酒,来到毓庆宫同胤礽交谈。
两人没有在殿内,而是坐在空旷的院子中,望着头顶上又一轮明月,不约而同地说道,“又要十五了。”
兄弟二人碰了一杯,“我们两人许久没有这么坐着了。”
从太皇太后下葬到现在,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胤礽虽然表现得并没有什么异常。
但胤禔还是敏锐感觉到胤礽心事重重,心中压了许多事情。
可他不是一个会安慰人的人,只能用喝酒这种方式,希望胤礽在这场酒之后,能够松快一些。
“大哥此番回来,想来这两年不会再回广州了。”胤礽随意找了个话题,同胤禔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
胤禔在广州的海军建设常有消息传来,海禁开放之后,倭寇更加猖狂,胤禔带领的新式水军是从一场场战役中成长出来的,每一次战役都是战士们的踏脚石。
除了日常的训练,胤禔还分出一个小队,对海上的商船进行保护,当然这些保护也是需要收费的。
海上贸易足够赚钱,海军能够给商人们足够的安全感,因此海军的训练时间虽然不长,但因为胤禔的法子,现如今海军内部也算是收支平衡了,并没有给户部带来多大的压力。
“爷生来便是要上战场的人,如今海军的战役已经满足不了爷了。”胤禔喝了一口酒,语气中皆是豪气。
“汗阿玛将比丁的时间提前了。”酒过半巡,胤禔突然提起。
旗人男子三年一比丁已经是大清的传统,为的便是查清旗人男子的人口,让朝廷更好掌控旗人。
但今年的时间突然提前,无疑是在释放另一个信号,与蒙古的战争要开始了,皇帝要正式从旗人开始点兵。
胤礽点点头,他如今虽然还在工部忙碌战船材料的事情,但也清楚自从过年之后汗阿玛便频频召见兵部尚书入宫,着手开始清查户部的存银还有督促工部和营造司造出卡车,每一个举动都在告诉大家,战争即将来临。
“弟弟祝大哥凯旋。”胤礽重新举杯,“待大哥回来之后,我们兄弟再好好喝上一场。”
月到中天,胤礽和胤禔终于睡去,第二日马不停蹄开始属于自己的忙碌。
康熙让胤禔主管了旗人比丁的事情,除了清查旗人男子的名讳家族,还顺带组织了一场武举考试,让所有的旗人都参与进来,也算是提前清点大清的战力。
而胤礽在工部的进展也不小,战船的研究一再传出好消息,如今唯一的不足便是船还是有些小,需要做得更大一些。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继母的养娃系  宠冠六宫(清  春枝压襟by陆  (综漫同人)  晨昏界限by时  在惊悚副本长  万人嫌走崩虐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