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by春有雨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4
朱高炽就笑笑,眼神在他脸上徘徊一圈,刚要再说点什么,话头忽地一止,若有所觉地坐直身子,抬头就发现殿中不少人目光落在他身上。
尤其是朱家小叔叔们,那神色.....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
来之前他也有听说大本堂按差生优生坐前后排,但他并没放在心上,学堂也没强制要求必需坐哪儿,他就按喜好选择了。
他喜欢坐后排,正好也照看一下自家弟弟。
不过坐个后排而已,大家至于露出这样复杂的眼神吗?
朱高炽知道他爹有给兄弟写信吹嘘儿子的爱好,但还不知道他爹回京后也到处吹捧,把他吹得天上有地上无,就差拿一个写着‘举世无双小神童’的戳盖在他脑门上。
倒是一旁的朱济喜从晋王那听说一些,很快明白过来小叔们为何露出这番神情。不过此刻不好和朱高炽说小话,因为孔少傅拿戒尺敲了敲桌案,殿内所有人都正襟危坐,不敢往后面看了。
见朱高炽自觉坐后排,孔少傅竟然生出一种尘埃落定的安稳感。
孔少傅拿出一本《孟子》,翻开一页,面容肃穆道:“今日由老夫为大家讲授第一堂课。以后每隔三天,老夫就会来讲一节课。”
此言一出,底下的人不由露出惊讶的神色。
这两年孔少傅虽然还在大本堂授课,但都是每隔七日讲一节课。
学堂里,早上一共两节课,主要讲解四书五经。下午也是两节课,课程内容就要丰富些了,有书法、有辩论,有写文章作诗词,有琴棋画,还有地理杂谈、史学研读。
不过一周七天里,有三天的下午是武课。
文课最重要的还是学好四书五经。
孔少傅一般选择上午讲一节孟子或中庸,他喜欢讲一小节再提问,但今天,他上一句话刚落下,抬头就点了一人,“燕王世子,可否学过《孟子》?”
突然被点名字,朱高炽翻书的动作一顿,刚要起身作答,孔少傅又拿着戒尺一点,“不用起身,坐着回答便是。”
朱高炽刚挪起一点的屁股就又坐回去了,他点点头,“回少傅,学生学过。”
“嗯。”孔少傅面无表情地问:“可会背了?”
这个时候,在学四书五经讲解内容之前,都要先会背。初入学首要任务就是背诵,有的启蒙阶段一边认字就一边接触背诵四书五经了。
他从小过目不忘,恢复前世记忆后,所学知识也慢慢地回来了,加上多出来的梦中记忆,什么四书五经、写文作赋都难不倒他。
不过朱高炽还是会跟着王府纪善读书,只是一个月上几堂课,一堂课多久时间都由朱高炽说了算。
一开始王府纪善当然要提出抗议和不满,但燕王殿下和燕王妃都不管,还是朱高炽拿实力说话后,王府纪善才闭嘴了。
王府纪善早知世子聪慧,才不愿世子怠慢学业,但在发现世子和凡人不同之后,他就无话可说了。
什么是天才,这就是了。
王府纪善大概是燕王府为数不多的,少有几个知道自家燕王在外面吹嘘世子不算过分的人。
但这些事并没有流传出去,加上朱棣的夸张炫耀,反而给众人造成一种‘燕王世子华而不实’的错觉。
所以有些牛吹太凶太多,不信的人反而更多了,哪怕有小证据摆出来,他们都能做到视而不见,忍不住阴谋地想,肯定是故意编造出来混淆视听的。
见朱高炽点头,孔少傅就看着翻开这页,念了开头几个字,就让朱高炽顺着往下背诵。
也没说背完一小节就可以了,还是一直往下背。
但孔少傅觉得,他能背下一两个小节就不错了。
在朱棣的影响下,孔少傅对朱高炽的期待别说什么品学兼优了,能安分不惹麻烦就不错了。
只要不是第二个刺头,哪怕是个学渣也行。
孔少傅深深吐出一口气。
朱高炽并不知道孔少傅的心路历程,让他背,他就背。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朱高炽就不紧不慢,咬字清晰地往下背。
大明官方教科书之一的《孟子》,是由朱元璋删除挑选过的。把一些不利于君王统治的
都删除了。
对老朱来说,管你是先贤还是啥,说君王不对的都是反/动言论,他大明的读书人绝对不能学这种与君王作对的坏思想。
当初老朱一个气不过还想把孟子逐出孔庙呢,这一举动引得无数读书人高举抗议旗帜,又有马皇后劝说,近臣求情,老朱同志这才没有任性而为。
可能是造反出身,又是从泥腿子一步步登上帝王位的,老朱同志对一切有碍稳定的因素都格外敏感和忌惮。
恨不得大明百姓都按照他制定好的程序,做一个没有自我思想只有服从本能的AI机器人。
这样的话,大明就能传承千秋百代,天下一直太平稳定,朱家子孙也能永世无忧。
一边胡思乱想,朱高炽一边往下背诵,没人喊停,他就一直背,也没发现殿内空气变得愈发安静。
直到他背完最后一个字,抬起眼眸,态度自然随意道:“学生背完了。”
朱高炽说完,隔着好几排学子和孔少傅目光在半空撞上,他有些愣住,因为孔少傅的眼神就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看他犹如看新大陆。
朱高炽:“......”
虽然流畅背诵全文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但只要肯下功夫去背,也不算难,在大本堂应该就有不少人能背下来吧。
用得着如此惊疑吗?
坐在旁边朱济喜都不忍看他‘懵懂无知’下去了。
他坐得近,所以能明显看到这位主刚才背着背着就走神了。
但别人没看到,只听到朱高炽流畅无阻的清润背诵声,声音悦耳,让人不忍打断。
就连孔少傅都没打断他,直到一本书背完才放下茶杯,却没等孔少傅说话,走神的朱高炽就自顾自地从后往前背了。
一开始大家都听懵了,不知他在背什么,直到孔少傅神情猛地一变,低头看着书一个个字倒念,发现和朱高炽背的分毫不差。
很快坐在堂内的学子们也相继发现了,他们就在朱高炽不紧不慢的背诵声下,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直到朱高炽完完整整倒背一遍,一字不差的。
朱济喜看他此刻茫然无辜的样子,一时不知该消化震惊还是该无语,只得小声提醒了下:“少傅刚才是让你背书,但没让你背完剩下的又从尾到头,全文倒背一遍啊。”
“啊?”朱高炽一下扭头,眼睛微微瞪大。
好像在说:不能吧,我怎么会干出这样的傻事。
朱济喜就:“......”突然想呵呵他。
第88章 第88章 学神和一般学霸
大本堂里不缺聪明人, 能全文背诵四书五经的不少。流畅地,一字不差地背下来的人也有,算不得稀奇。
可是倒背如流的,这还真是头一个。
孔少傅教书多年, 自然见过不少聪明的学生, 所谓的天才也见过一些, 换个人,他都不会这般惊疑。只因为这人是燕王世子, 朱棣的儿子。
也怪不得孔少傅,有个吹儿子吹得满天飞的朱棣,很容易让人产生偏见和错觉。孔少傅表情还算正常的,表情变幻最多的是朱家人。
这次过年期间, 朱棣最常走动的就是自家兄弟了, 作为‘儿吹’的最大受害群,他们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朱老四都能吹。
朱家王爷们表示, 随身带墨宝算个屁, 朱老四他儿子放的屁,他都能吹成香喷喷的。因为朱老四说, 他儿子是神仙座下小仙童, 跟他们这些凡夫俗子不一样。
小仙童是下凡体验人生来的, 他是仙童亲爹, 你们是仙童亲叔叔, 借了我儿的光, 你们就偷着乐吧。
朱家人就:“........”
你认真的吗?
看着一脸得意表情的朱棣, 他们:“.......”
不像假的!
连朱家最厚颜无耻的晋王听了都忍不住骂朱老四不要脸,“你不是最厌烦满嘴胡说八道的和尚道士,你从哪儿听来的仙童之说, 那和尚道士也是胆大包天,连你都敢诓骗。”
朱棣就掏掏耳朵,翘着二郎腿懒洋洋道:“你忘了,当年慈安说的啊,我儿是仙童,是福星。”
晋王:“.......”
慈安是朱元璋亲口封的护国寺主持,是远近闻名的高僧。和那些招摇撞骗的和尚道士是不一样的。
沉默半天,晋王讷讷道:“那慈安原话也不是这样的吧,他好像说的是你儿高炽渡过劫难了,以后就福顺安康,否极泰来了。”
朱棣搭在椅子扶手上的脚抖一抖的,斜眼扫来,“你又听到了?你是亲爹还我是亲爹啊,你有我了解我儿吗。”
被朱棣无理取闹弄无语的晋王:“......”
“你要不信去问老爹,老爹都说我儿是福星了。”朱棣笃定这些人没胆子跑朱元璋跟前去问。
但这些人里,晋王是又怂又爱玩的,他自己是不敢,却借着溜达的功夫溜到了朱元璋办公的殿门外,在门外自言自语叨叨了半天,然后冲王太监挥挥手,丢下一句,“嗐,我就是路过,本来想跟父皇打个招呼,父皇在忙就算了,你们也别说我来过了,别让父皇分心。”
王太监:“.......”
晋王一走,朱元璋就把王太监叫进去了,王太监自然不敢瞒着晋王来过,朱元璋一听就揉着眉心问:“那糟心玩意儿来干嘛?”
朱棣和晋王,这两个从小在朱元璋这里就没个好。
一个成天惹是生非,不学好,专门做讨打的事儿,一个跟着煽风点火,看热闹不嫌事大,没个消停。
王太监就把晋王‘自言自语’那些话精简了下说给朱元璋听。
听完,朱元璋嘴角一抽,有种果然如此的无语感袭来。
对于晋王这个糟心儿子,朱元璋是不想发表什么了,从小到大,专挑不正经事儿干的就是他。
至于朱老四.....
朱元璋嘴角又抽了一下,他也爱吹,但没朱老四这么能吹。
“朕还以为,以老四那个脾气会更喜欢像他的次子高煦。”半天,朱元璋摇头感叹一句。
“不过大宝这孩子,从小就讨人喜欢,老四喜爱长子不奇怪。”
后边似乎还有话,朱元璋却顿了顿,又叹出一口气,轻不可闻。端起手边温热的茶喝了一口,低头继续看书。
王太监垂首立在一侧,低眉顺目,就连呼吸声都尽量放平放慢,仿若没有他这个人存在。
大本堂鸦雀无声,一道道惊叹视线裹着复杂的光齐刷刷落在朱高炽身上。
半晌,孔少傅板着脸道:“会背书算不得什么,只会背却不通其意,背了也无用。”
孔少傅没看出他走神,无意间才炫了下超高记忆力,孔少傅只以为朱高炽是故意为之。
故意和无意就是两码事了,前者让人觉得心思浮躁,不够谦逊。
本来就有一层不好的滤镜,孔少傅下意识就觉得朱高炽跟他爹朱棣一个样,是个骄傲自大,不懂收敛的人。
朱高炽也发现了,孔少傅对他的观感不太好,一开始他还以为孔少傅就是个严苛的人,并给多想,此刻看着孔少傅眼底的不喜,总算明白过来。
“少傅说的是,学生受教了。”朱高炽垂眸,长睫覆盖下来,把他天生自带的无害感放大,给人一种纯良小动物的错觉。
孔少傅见了,眼神一动,心里还怪不得劲儿。
本来以为他的反应该是不服气的,要么顶嘴,要么急着证明自己。
朱高炽如此谦
逊平淡的态度反而让他有点愣住,甚至,在看着他低眉垂眸时,释放出的淡淡无辜还让孔少傅还有种自己是不是太苛刻的感觉。
他也知道自己受朱棣影响颇深,很难用一种正常的眼光去看待燕王世子。这个年纪的小少年,有点浮躁是正常的,是属于少年人的青涩和朝气。
不是谁都少年老成,稳重成熟堪比大人。
这般想着,孔少傅脸色稍微缓和一些,刚要开口勉励两句,一道稚嫩却不服的声音传来。
“我哥都会。”
众人顺着声音望去,就见朱高煦小脸紧绷,小浓眉皱着,直冲冲地瞪着孔少傅。
本就与朱棣有七八分相似的脸,配上这毫无畏惧、横冲直撞的眼神,孔少傅几乎是立刻倒抽一口冷气。
仿佛眼前又出现那个气得他想吐血的刺头学生了。
孔少傅的异样其他人没发现,大家都看着朱高煦,只有朱高炽不经意间抬头注意到了,他眼神微闪。
感觉孔少傅像是......见到了什么恐怖的东西一样。
“这些我哥都会,你随便考。”朱高煦再次坚定有力道,要说朱棣是个儿吹,那朱高煦无疑是个哥控了。
本来朱高煦不是个对情绪感知特别敏锐的人,只对别人释放的攻击性,也就是杀气格外敏感。但只要是针对他哥的情绪,他就相当敏锐。
而且,朱高煦心里,他哥是全天下最牛皮的人,眼前这个矮老头对他哥挑剔的眼神,就像是故意找茬。
朱高煦早就不爽了,要不是记着他哥的叮嘱,他刚才就要推翻桌子抗议了。
就在这时,旁边伸来一只手轻轻落在他头上,朱高煦释放的攻击性顷刻间收敛很多,但他还是不服气地注视着最前方的孔少傅。
臭老头子。
比臭爹都讨厌。
“喂,这下你祸闯大了。”
朱高炽张口刚要说话,旁边就响起一道小气音,是朱允熥,他说这话倒没有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就觉得这新来的也不打听打听大本堂规矩,胆子太大了。
他朱允熥也是东宫一小霸,其他先生的课堂上,他敢直接趴着睡觉。唯独孔少傅的课,他就是听不懂也必须睁大眼睛,坐姿笔直地听着。
更别说跟孔少傅呛声了。
再一看旁边小豆丁,朱允熥内心啧啧道:这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吗?
这下是踢到铁板了,要倒霉了。
谁知小豆丁扭头瞪来一眼,气冲冲地说:“关你屁事!”
朱允熥:“.......”
嘿,老子这脾气也来了。
“呵,你等着瞧吧。”朱允熥压低声音,挑起一边嘴角,目露同情道:“孔少傅生气了,你哥也跑不了,到时候你们兄弟一起被罚。不就会背个书嘛,还敢大言不惭地让孔少傅随便考,你给你哥招大麻烦了。”
朱高煦眉头皱得更深,就要张嘴怼人,那头孔少傅深呼吸几口气,已经平复好骤然飙升的情绪波动。
大本堂此刻各处都是窸窸窣窣的低语声,啪啪啪,戒尺在书案上用力敲了三下,周围的蚊子声顷刻间消失。
大本堂再次安静下来。
孔少傅一手拿戒尺,一手负在身后,目光严厉,带着审视的味道直直落在朱高炽兄弟两身上。
本来想叫弟弟一起认错的朱高炽,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眉目清明,不骄不躁,站在那任由孔少傅打量。
小小少年沉稳大气,倒是让孔少傅再次改观一些。
不过,下一瞬孔少傅沉沉的声音响起,“正好,今日是燕王世子头回来上课,老夫对世子了解也不多,以前只听说过不少关于世子聪慧的传言,趁此机会,老夫也考校一下世子功课。”
话音一落,大本堂的人都精神一震,纷纷看向目光中心的朱高炽。
孔少傅的神情一看就知道要动真格了。
学堂里的先生考校功课,就属孔少傅的问题最难,就是坐在前区前排几个学子都不敢保证自己能答好,这还不是孔少傅故意刁难人。
惹了孔少傅生气,还敢大言不惭地让他随便考,啧啧,在座的人几乎能想到等会这位‘小天才’燕王世子答不出来,面红耳赤站在那,羞愧得想钻地洞的样子了。
此刻求饶也许还来得及,孔少傅虽然严苛,但对知错就改的学子还是宽容的。
然而....
朱高炽起身,朝孔少傅拱手行了一礼。
“少傅请。”
众人:嚯!
有的人立刻露出看好戏的眼神,有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则带着探究与好奇,还有的人.....
朱尚炳仿佛看见自取屈辱的朱高炽羞愤欲哭的样子了,眼中浮现兴奋光芒,连下了课怎么嘲讽朱高炽的话都在脑子里滚了好几圈了。
朱允炆犹豫半天,想出声替他跟少傅求情,眼神在两人之间打转,犹豫着犹豫着,就听朱高炽语气平静地说少傅请。
朱允炆一顿,看一眼风轻云淡,不卑不亢的朱高炽,他垂下眼皮,小小叹息一声。
不管其他人是如何想,孔少傅也没准备让一个小少年多丢脸,但他确实有心想探一下这位燕王世子的底。
如果是真优秀,那他自会勉励两句,但如果是华而不实,该敲打的,孔少傅也不会客气。
朱棣当年他都敢用戒尺抽打,更别说朱棣的儿子了。
孔少傅沉吟一下,很快就提出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不难,只要是在学堂认真读过书的都能答上,众人也不意外,孔少傅要是一上来就提出为难学生的问题,那也太丢身份了。
很快,一连三个中规中矩的问题问完,朱高炽答得都不错,就连孔少傅都面露一分满意之色。
虽然问题算不得难,但学堂里能答得让孔少傅满意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不少自认书读得还算不错的学子,再看向朱高炽的眼神也与刚才不同了。
前三个问题就是试试水。
很快孔少傅丢出一个棘手的难题,他出题范围都在四书五经上,不过是刁钻了些。果然,这个问题一出,学堂大多数人露出为难之色,少数几人认真思考,这题换作他们该怎么答。
而朱高炽不过是沉吟两秒,然后在众人还沉浸在那个问题上时,他就开始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答题了。
少年没到变声期,嗓音还有些稚嫩,却如山间潺潺流动的溪水,清脆悦耳,不自觉让人安静下来,屏息静听。
一问答完,不过盏茶时间,孔少傅的神色已然不同刚才,看向朱高炽的眼神,探究中不掩赞赏,很快,孔少傅丢出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出,就是在大本堂伴读,习惯收敛锋芒的伴读学子也拧了拧眉,露出深思神色。
实在是......光破题就刁钻得很。
就在大家以为,这次朱高炽答不上来的时候,他不过沉吟片刻,再次慢悠悠地开口了。
如果说,一开始还有人看好戏,那现在就没人还有这种想法了。
这个问题答完,就算孔少傅再出刁难的题,朱高炽答不上来也无法掩盖他的优秀了。
朱高炽答完,整整一盏茶时间。
学渣们纷纷露出‘我听不懂,但特么好牛皮的样子哦’,学霸们则是要么一脸赞同地嗯嗯点头,要么两眼放光地盯着朱高炽,欣赏赞叹。
朱允炆有些愣住,他看着神色自若,不骄不馁答题的朱高炽,周围的惊叹赞赏目光全部落在朱高炽身上,这幅模样竟让他有种诡异的熟悉感。
眼前一晃,站着的换成了另一抹熟悉的身影。
朱允炆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就在其他人觉得孔少傅的‘刁难’到此为止了时,没想到,孔少傅
在他答完,抬手捋了捋灰白胡须,竟然再次丢出一个问题。
这题一出,有学子立马认识到跟刚才的级别完全不一样,不说听得一头雾水,两眼转圈圈的学渣们了,就是学堂里优秀的学子也一脸茫然。
朱允炆也没有一点思路,他答不出来,连问题都听得一知半解,怎么可能答得明白,可他衣袖下的手指紧紧一攥,直勾勾盯着身姿笔挺的朱高炽。
总感觉.....
朱高炽没让人失望,这次他思考时间长一点,大概用了十个呼吸的时间吧,不像刚才沉吟一两秒就立刻作答。
但这已经足够刺激人了。
等到朱高炽没有一点停顿,从头到尾,逻辑分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孔少傅忽地笑出声来。
要知道,孔少傅在大本堂教学多年,最满意的时候也不过是微微浅笑颔首,从没笑得这样开怀过啊。
此时被孔少傅笑声吸引,不少先生从隔壁书房走出,站在院子里探究地朝里望。很快大家就发现,孔少傅在出题考校学生功课。
只是,这题.....
孔少傅像是心情太畅快,一时收不住自己满脑子流动的思绪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往外抛。
问到后面,就连站在院子外看热闹的先生都露出沉思为难之色。
不好答,真的不好答。
出自哪儿?怎么我感觉见过又想不起来了。
台阶下的先生们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学堂里,学子们都麻木了。
这还是人吗????
学渣们已经躺平了,反正老早就听不懂了,不如就用惊叹的目光来表达自己震撼的内心。
至于学霸们.....不不不不,和这位一比,他们算什么学霸啊。
朱家人的表情更是一个赛一个的精彩。
眼看着一上午的时间就在一问一答中过去了,阳光洒满院落,孔少傅手边的茶盏都换了不知多少道热水了。
朱高炽也忍不住了,他这个答题的说话更多,此刻一肚子茶水叮当响不说,膀胱也快爆炸了。
就是这孔少傅,怎么就不放人啊。
“少傅,学生真的不行了。”朱高炽实在怕了他了,此刻也顾不得操什么温润如玉的斯文人设了,有些崩溃道:“学生想去方便一下啊。”
再憋下去真的要尿裤子了。
孔少傅捋长须的手一顿,看向朱高炽的眼神已经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见他苦着一张脸,脖子都憋红了,愣过之后就是呵呵一阵笑声传出。
今日的孔少傅心情有多好,在场的人都听见了。
“去吧去吧,等会儿来我书房见我。”
朱高炽也不管等会还要面对什么,此刻他最要紧的是解决人生大事,顾不得礼仪,他拔腿就朝恭房冲去。
他一走,孔少傅也拿起戒尺,把讲课的位置让给了另一位先生,因为占了人家半节课时辰,还说了句抱歉。
那位先生连道不敢不敢,看着孔少傅脚步轻飘飘地去了隔壁书房。
当事人走了,镇场子的孔少傅也走了,终于,早已按耐不住的学子们纷纷吵嚷起来。
“卧槽,他还是人嘛!”
“听说燕王世子小时候就有神童的称号。”
“老子今天算见识到了,什么叫神童。”
“这才是优秀啊,燕王世子该坐第一排第一个。”
“人家一来就坐后面,看来是不在乎虚名的。”
“什么叫谦逊,明明牛批惨了,还跟咱坐一堆,有些人就该看看,这才叫低调。”
学堂里议论纷纷,本该讲课的先生刚才也在院子里围观了好一会儿,此刻同样心情激动复杂,也就没有制止学子们交流的声音。
这一战,让朱高炽彻底成名了。
这天还没下学,大本堂发生的事就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朱元璋当时正跟朱标议完政事,坐着喝茶小憩,王太监就进来向他禀报了大本堂上午的事。
朱元璋听完先是讶然,然后就乐了。
“哈哈哈哈哈真想看看孔老头当时的表情哈哈哈哈哈哈。”
本来也挺高兴的朱标一听,再看他父皇幸灾乐祸的样子,不由摇头。
朱元璋:“让大宝下了学来我这,孙儿表现好,爷爷当然要夸奖一番了,臭小子之前也没跟我提他读书厉害啊。”
“哈哈哈哈哈就说我孙儿是小神童,一个个的都以为我老朱是吹牛,这下都看见了吧。”
朱标:“.......”
父皇你得瑟的嘴脸跟老四一模一样。
是谁前两天还在吐槽老四吹过头了,一点不懂谦虚做人的?
朱元璋开心啊,还有些扬眉吐气。虽说今时不同往日了,可只要一想到那些年在读书人那里吃的闭门羹,他心头就有郁气浮动。
别说刚拉起一个大队伍造反的时候了,就是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还是有不少读书人嫌弃他朱元璋是个大老粗,不愿为大明服务,用刀架在脖子上威胁,这些个读书人才低头顺从的。
就是孔老头,一开始也是不愿教他朱家儿孙,端着架子,朱元璋起先超看不惯他,不过孔老头和宋濂一样,在天下读书人眼里地位尊崇,那口气只能先忍着。
后面,孔老头嫌弃他这个儿子,打罚那个儿子,朱元璋还觉得是孔老头内心不服,借题发挥。虽然有马皇后和朱标在一旁解释劝说,朱元璋没和孔老头一般计较,但他心里一直不痛快。
慢慢地,朱元璋也发现,这小老头就是那个臭脾气,倒不是故意针对他老朱。不过误会虽然解开了,朱元璋还是暗暗憋着一口气儿的,就想孔老头哪天对他老朱的儿孙也满意得不行。
不过孔少傅教书育人大半辈子,什么优秀的人没见过,能让他满意到交口称赞,喜爱非常的,那真是屈指可数。
东宫太子朱标算一个,朱标少时,孔少傅也给他上过课,就是后来太子成了宋濂的学生,孔少傅被朱元璋弄去专门教导其他皇子,为此孔少傅还暗暗生了好一阵闷气。
觉得朱元璋是不是觉得他没宋濂有能力。
两人的误会一开始不算少,经过多年磨合,互相才有了点了解。
孔少傅虽然知道朱元璋没有觉得他比不上宋濂,但是,他心里还是对朱标成了宋濂学生一事耿耿于怀。
两个老头比心眼的话,谁都不比谁大多少。
至于皇长孙朱雄英,孔少傅没亲自教学过,但他也知道皇长孙优秀不输其父朱标,就是.....天意弄人,大明错失了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孔少傅固执、严苛又有些小心眼,但他不蠢,知道这些年朱元璋也在暗暗跟他较劲儿。
不过孔少傅是谁,除了朱标和已逝的皇长孙,他嘴里就没说过谁优秀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