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by春有雨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4
吕氏又连声说好,路过常氏和徐妙云时,常氏拍拍她的手,“你先回去,我再坐坐。”
吕氏点头,又朝徐妙云颔首示意了一下,这才抱着朱允炆离开。
等人一走,马皇后才摇头一叹,“那孩子,太怕生了点。”
常氏也点头,“允炆性子老实温厚,平日里也不哭不闹的,就是人一多他就不习惯。我想着,多出来走走,见见人,慢慢地就不那么怕生了,这才让吕妹妹跟我一起来母后这多走动。”
“不过吕妹妹怕惹了您不高兴,这一次还是我好说歹说她才抱着人过来玩呢。”
常氏后面这话说出来,要是换个人听了,怕是还会对吕氏生厌。马皇后明显不是那种人,也明白常氏是什么意思。
跟吕氏性情不同,太子妃常氏就要大大咧咧一些,和马皇后说话也带着一股子亲昵劲儿。
她父亲是开国元勋常遇春,戎马一生,她自然也有武将之女的豪放利落劲儿。而且,可能是像了父亲,从小读书不太行,她就喜欢和羡慕读书好的。
而吕氏出身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才女。吕氏性情又温柔守礼,不像一些读书好的贵女清高傲慢,和她聊不到一块不说,还嫌她行事粗俗。所以即便吕氏是太子的侧妃,她也不讨厌,反而相处得还很好。
徐妙云看太子妃话里话外帮着吕氏,眼神微闪,最终在心里化为一声叹息。
马皇后倒是面上没什么,就说:“你只管让她放心,都是我的孙子,我怎么会不高兴。”
但其实在场几人都知道,吕氏心思这么敏感,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朱允炆天生长了个奇怪的头型,一边高一边低,不是很好看。
不过太医说了,只是模样怪了点,不影响其它的。
吕氏平时就常用帽子给他遮挡。
马皇后又想到刚才朱雄英说的‘皇祖父说丑’,小孩子都知道,难免吕氏也有耳闻,难怪越发小心敏感。
这朱重八,什么话都乱说。
他自己还脑袋顶有块骨头突一点呢,怎么就不许孙子生个奇骨了。
常氏眨了眨眼,有些俏皮的样,笑道:“那母后到时候别嫌我们来得太频繁,坏了您的清静。”
“就你最皮,我什么时候嫌你闹我了?”马皇后没好气道,语气却很是亲昵,“都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还一点不稳重。”
常氏就吐吐舌头,鲜活的模样跟个二八少女一般,“母后冤枉我,我现在可比从前温良贤淑太多了。”
听了这话,马皇后和徐妙云登时笑出了声。
徐妙云手指还点点她额头,“这话常姐姐倒没说错,你以前啊,确实是一个———大虎妞哈哈哈哈。”
常氏一听瞪圆了眼,不满地看向徐妙云,却在徐妙云冲她眨眼时,一个没绷住也跟着笑了。
“那还多亏了吕妹妹,有她在一旁做榜样,我不得跟着好好学啊。”
这话一出,马皇后和徐妙云的笑容就微顿了一下。马皇后对吕氏没意见,纯属不太欣赏吕氏性子。至于徐妙云,也只是怕傻姐姐缺心眼被人欺,不过吕氏一直安分守己,又关乎太子后院,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常氏却没发现两人微妙,很快徐妙云也另找了个话题岔开了。
高炽宝宝看着常氏和马皇后的相处气氛,犹如亲母女,不像刚才吕氏虽恭敬温顺,却少了亲近。
他还偏着脑袋看了眼常氏的肚子,圆润鼓鼓,一看
就正怀着身子。
就在高炽宝宝专注听着大人聊天时,一个小豆丁忽然爬上了软塌,凑到了他身边。距离很近,高炽宝宝觉得自己一偏头,两人就能亲上了。
朱雄英刚才靠在母亲常氏身边坐着,见三个大人聊得开心,他就自顾自跑来找弟弟玩。
比起爱哭的亲弟弟朱允炆,他更喜欢这个闻起来香香的,长得也好看的小堂弟。
朱雄英就两手捧着脸颊,撑在朱高炽旁边,一个劲儿地盯着他看。
高炽宝宝:“......”
不是,你要看也不用凑这么近吧?
朱雄英的举动,大人们当然有关注,到底是小孩子,就怕他突然做点什么不知轻重的事伤着朱高炽了。
不过好一会儿过去了,朱雄英就是盯着人看。
刚才皇祖母跟他说过,弟弟太小,很软,很容易受伤,所以不能随便乱碰。
然后朱雄英就伸出小胖爪,小心又克制地摸了一下。
常氏觉得有趣,拉拉徐妙云的手,挑挑眉毛让她看。
徐妙云也笑了,看向那边,刚要开口说点什么,朱雄英就突然凑近朱高炽,啵,在他脸蛋上亲了一口。
亲完还笑着说:“弟弟是甜的。”
常氏没绷住,噗地笑出了声。
马皇后和徐妙云也笑得不行。
只有被糊了一脸口水的高炽宝宝:“......”
第11章 第11章 姐妹情深
常氏怀了身子,稍微久坐一会儿就感觉腰酸。
她从小习武,身子骨比寻常女子康健,第一胎从怀上到生产都还算轻松。可谁知道,这第二胎才刚怀上就让她吃足了苦头。
光是孕吐就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短短时日整个人都虚脱无力了。马皇后心疼她,吕氏又要照顾朱允炆,于是就把朱雄英接到坤宁宫小住。
如今孕吐稍缓了,胃口却还算不得好,精神也一般,今儿要不是听到徐妙云带着长子进宫了,常氏都不会出门,实在是这第二胎太磨人了。
常氏这会儿脸上浮现疲惫,马皇后和徐妙云都注意到了,马皇后就开口,“你也早些回东宫休息,我就不留你在这用饭了。”
大明朝建国也才几年,内外都有不少问题需要用钱,马皇后又提倡节俭,不喜铺张浪费,她自己还经常动手做点吃的。
所以如今的明朝皇宫里虽设置了御膳房,但里面没几个厨师,做菜也不讲究精细奢靡,能吃饱就行。
有马皇后带头,后宫一些嘴挑的嫔妃就算不满宫中膳食也不能说什么。不过私下里会托关系弄一些好食材到宫里,自己叫人做着吃。
只要不过分,马皇后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人都有口腹之欲,她虽管理严,但不苛刻。
常氏胃口不好,又怀有身子,营养还是得跟上,这次专门弄了个东宫小厨房,就为了常氏能多吃两口,吃好一点。
小厨房还是吕氏提议的,不过没另请厨师,吕氏身边跟着的奶嬷嬷是个擅厨的,她自己一手厨艺也了得,所以都是吕氏和身边奶嬷嬷下厨。
后宫妃嫔一见,也不好借此事跟马皇后建议在各宫弄小厨房的事了。即便是跟太子妃常氏一样情况的妃子,弄了小厨房却没有好的掌勺师傅,那跟现在差别也不大,说不定还要引得朱元璋不满。
马皇后对坏了身子的妃嫔还是体贴的,御膳房有个专门负责孕妇的师傅,想吃什么都给做,吃着还行,她们也挑不上错。
常氏如今脸色能稍微好看些,吕氏功劳很大。本来她和吕氏相处就挺融洽,如此一来,两人关系就如亲如姐妹一般了,常氏才会在马皇后跟徐妙云跟前老说吕氏的好。
徐妙云扶着常氏走出坤宁宫,送她一截。
等走出一段路,常氏就让身边伺候的宫人退后一点,她和徐妙云走到一边的小亭子里坐下休息。
“走几步路就累了,我真是服了肚子里这个小祖宗了,还没出生就知道磨人,以后啊还不定是个多调皮的呢。”
常氏现在倒也不是很累,不过这一路到东宫还有些距离,走走停停才不会太累。而且,她再神经大条也知道徐妙云肯定有话说。
“妙云,我觉得现在挺好的。”常氏忽然又道。
亭子里有凉风灌进来,徐妙云侧着身子挡了些风,免得常氏受凉。
见常氏低头抚摸肚子的神情温柔,眉宇间也不似从前那般藏着郁郁之色,徐妙云眼神一动,说:“常姐姐要过得好,我就放心了。”
常氏一听,抬头点了点徐妙云的鼻子,“你啊,从小脑子就好,也习惯操心,明明我是姐姐,倒是每次都喜欢依赖你。”
徐妙云看着眼前绽开的笑脸,神色也跟着柔和下来,“姐妹之间本就是互相依赖,小时候你也常护着我,谁敢对我大声说一句话,你都要冲上去打人的。”
还记得有次她和朱棣吵了嘴,朱棣把她给气哭了,常姐姐见状,才不管对方是谁,打不打得赢,冲上去就干架。
常氏也想起小时候的事,噗呲一笑:“说实话,比起我自己,我之前可是更担心你嫁入燕王府,朱棣那小子就是个混不吝的小霸王,一点不懂心疼人,还经常惹是生非,看着就靠不住,你要嫁给他,还不知这辈子要操多少心呢。当时母后提议你和他成婚,我可是头一个反对的。”
“谁知道,你这死丫头,母后一问你,你就答应了。”常氏先是瞪她一眼,随即又揶揄一笑:“后来啊,我才知道,是我傻,居然没看出你们两个早就暗生情愫了,你说,我就跟你身边玩,我怎么就这么眼瞎呢?”
徐妙云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都浮出红晕,“常姐姐!”
见徐妙云一脸羞涩,又想到朱棣如今在妙云跟前一副‘夫人说啥都对’的模样,常氏拍着腿哈哈笑出声,心里却想,感情这东西还真不好说。
对于太子,常氏是喜欢的。
温文尔雅、满腹诗书经纶的太子殿下,是她很欣赏的男人类型,嫁给他后,更是不受控制地喜欢上了。
人一旦喜欢上谁,再粗的心思也会变得细腻。
她发现,太子对她有爱护有敬重,但没有两情相悦的喜欢。
成婚之后,两人一直相敬如宾。
东宫后院算得上简单。
她和侧妃吕氏嫁入东宫,另有之前旁人送的两个妾室,不过太子不去妾室那留宿。
太子心怀家国天下,对儿女情长不甚在意,也不重女色,能成为他妻子,她已经很是知足了。
直到后面,她突然发现,太子对吕氏有些不同。
吕氏会得太子的宠爱,她一点不奇怪。
两人先后嫁入东宫,吕氏比她温柔小意,比她更懂太子喜好,闲暇时还能和太子弹琴下棋作诗。
她呢,只会舞刀弄枪,即便太子来她屋里,也都是太子含笑听她咋咋呼呼说些鸡毛蒜皮,她能看出,太子不太感兴趣,但是他愿意听她说这些。
因为她是他的妻子。
后面她也做出过努力,读书是不行了,她就跟着吕氏学做饭,可她连做饭都没一点天赋,有一次还差点弄伤吕氏。
哎——就是瞎折腾,人啊,也越郁闷了。
要说一开始没有羡慕嫉妒吕氏,那是假的。
可吕氏也没错,还对她很好。
太子也不会因为对吕氏的情愫就委屈她这个妻子。
还能怎么办?
后来她也想明白了,就像她喜欢太子这样读书好的聪明的温柔的,不喜欢她爹那样的糙汉子武夫,而太子何尝不是如此呢。
听了常氏的话,徐妙云:“......”
好像没什么不对。
但徐妙云还是心疼。
不过徐妙云也相信,朱标是不会亏待常氏的。
常氏握着徐妙云的手,见了她眼中流露的情绪,笑道:“你要知道,这世间光是相敬如宾的夫妻就少有,敬重爱护妻子的男子更少,三妻四妾,后院女人堆成山了,吵来吵去,闹来闹去,太子从没让我有过这些担忧。他心怀天下,女子在他心里本就占不了多少位置。”
徐妙云看着突然好似成熟很多的女子,忽然就想到,当年那个比男子还率性豪爽,鲜活无比的少女,突然喉咙一涩,握着人的手更紧了一分。
“常姐姐。”
这样挺好的,女子总要让自己活得开心一些的。
常氏摸摸她的脸,取笑道:“你怎么还跟小时候一样爱哭鼻子。”说着,又手指一点徐妙云的鼻尖。
“看着吧小妮子,以后还得是我这个姐姐给你撑腰,谁都欺负不了你。”
徐妙云噗呲笑出声,靠在常氏肩头说:“我肯定不跟你客气。”
姐妹两谈了心,见亭子里越坐越冷,徐妙云就扶着常氏离开了。她本想一路送常氏回东宫,走到一小半常氏就让她别送了,回坤宁宫陪马皇后。
徐妙云从怀孕到产子,如今又要照顾长子,管理燕王府杂事,也好久没进宫了。
马皇后既是想见见孙儿,也是好久没见徐妙云了。
徐妙云就也没坚持,“我得空就进宫来看你。”
常氏笑着点头,让宫人扶着她慢慢回宫。一直到常氏身影渐渐淡去,徐妙云才转身回了坤宁宫。
朱高炽已经喝完奶,有些昏昏欲睡,见娘亲回来,他啊啊两声,徐妙云过来和他贴贴一下,他就自己在软塌上翻了两下,然后很快睡着了。
马皇后感叹:“这孩子是真省心。”
刚才他娘出去了也不哭不闹,在那自己翻身玩,朱雄英就在一边夸弟弟好厉害。等喝完奶就微眯着眼睛,要睡不睡的。
朱雄英都舍不得离开,去吃个饭还一步三回头。
这会儿膳食都摆好了,马皇后派了人去朱元璋那边传话,朱元璋还在忙说不过来了,朱棣也不知道去哪儿溜达了。
徐妙云给朱高炽盖上小被子,回头笑道:“高炽从出生起就很少让儿媳操心,儿媳一开始还以为孩子都这么好养呢,还是嬷嬷说,我才知高炽特别省心。”
说着徐妙云上去扶起马皇后,往一旁用膳的偏厅走,跟马皇后讲起朱高炽出生以来的小趣事。
马皇后抚养过好几个孩子,听了徐妙云说的,还会露出稀奇之色,然后说:“这孩子啊,不仅省心还聪明。”
徐妙云也笑,“母后您说的肯定对。”
马皇后心情愉悦地笑出了声。
这边气氛轻松愉快,而另一边谨慎殿,朱元璋却在大发雷霆,殿内气氛压抑。
第12章 第12章 洪武帝的心狠
话说,朱棣离开坤宁宫,看时辰朱元璋已经下了早朝,想了想就直奔谨身殿。
谁知刚到谨身殿门口,朱棣就察觉气氛不太对。
殿门口的宦官一个个夹着尾巴,埋着头,侍卫也紧绷着脸。
朱棣脚步一滞,那边王太监和亲兵都尉汪忠已经朝他看过来。朱棣就笑着走过去,离殿门口一下子近了,谁知里面突然传出一声巨响。
分明是砸东西的声音。
朱棣:“......”
不等王太监问,朱棣连忙说:“本王路过,你们继续守着,本王先回母后宫里了。”
说完脚下生风,眨眼就离开了众人视野。
王太监:“......”
汪忠:“......”
朱棣也好奇,谁惹老爹发这么大脾气,这阵仗,光听就知道不好善了。此时凑上去不是找抽就是找骂,他还是溜吧,等会儿打听一下就知怎么回事了。
谨身殿内。
朱元璋一脸勃发的怒意,看着底下跪着的人,目光几欲把人给吞了。
朱标就候在一旁,微垂着目光没说话,当朝左丞胡惟庸和几个官员一身绯色朝服,跪在朱元璋砸下的碎片中噤若寒蝉。
今日早朝上朱元璋发了好大一通火,吓得文武官员走出太和殿的腿都是软的。
事情起因却是大小官员心照不宣,为了省麻烦提高办事效率而开始的空印文册。
每年各地都要派小吏来京师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而地方上的账目呢,必须跟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这一年的地方财政计划才算完成。
问题就来了,比如,此时上交的多是实物税款,运输过程难免有损耗,出现账册和实物对不上那是很大概率的。
可上面有规定,两边账目一对,哪怕一个数对不上,就不通过,然后小吏就要回去改,上官再盖章。这可是古代啊,交通极其不发达,有些远一点的,来来回回,就是年初到年尾,可能来不及喝口茶水,回趟家,就又要出发去京师核对去年的账目了。
别说折腾人,还耗时耗钱。
于是后来大家出发时就会多备上一本只盖了印的空文册,对完现场改。
而且,虽说是空印文书,为了防止底下人起不好心思,那文书盖的印都是有特别规定的。大大杜绝下面人做手脚的可能。
当然事无绝对,这还是提高了作弊贪腐机会。
不过说句老实话。
这些年,大家也都怕了。
就问问,谁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动改账目的心思啊,是嫌三族人太多,还是嫌边军人太少,还是嫌自己命太好,急着让朱元璋剥皮充草啊。
他们不敢的。
即便是偷偷找点小外快,也不是用这种‘求死’的法子啊。
胡惟庸等京官自然都清楚,也采取默许态度。而且,在丞相胡惟庸看来,这又不是什么贪腐大事,不过是官场小小潜/规则,小事儿一桩,根本不需向朱元璋报告,争取他的同意。
丞相有协助皇上处理政务,管理百官之权。
胡惟庸也就没当回事。
但没想到这事儿突然捅到朱元璋跟前,而且,朱元璋还大发雷霆,早朝上直接发落了两个户科给事中和几个监察御史。
胡惟庸此刻面对面感受朱元璋的雷霆之怒,原本轻松的心态也变得紧张了,认识到这件事触了朱元璋霉头,怕是——
“臣有罪。”胡惟庸跪在地上,伏身磕头,言辞惭愧道:“臣身为百官之首,有失察之罪,没有及时发现有官吏欺上瞒下,是臣之责,臣之罪,臣有愧于陛下啊。”
至于提前心知肚明,默许方便行事什么的,他姓胡的不知道,他也是被蒙蔽的。
旁边几个同僚听完,嘴角一抽,有被胡惟庸脸皮厚到,但他们也立即站在胡丞相同一阵线,磕头齐声大喊。
“臣有罪。”
此时不撇清关系还等什么时候。
至于解释?
那不行,这不就是知情不报,罪加一等嘛。
而且,朱元璋说不定还要加他们一个同党包庇罪,这个黑锅谁想背?
身为大明朝京官,还能活着跪在这的京官,别的不说,对于朱元璋的脾气还是能摸到几分,也见识过朱元璋一旦动怒,杀人不眨眼的酷辣一面。
此时‘不知情的失职’才能保命,最多不过降职或罚俸。
朱元璋目光深深地注视几个磕头‘认罪’的臣子,面上倏地浮出一抹狰狞,咬着牙根才忍下心口嗜血冲动。
真当老子是眼瞎心也瞎。
胡惟庸几人跪着不敢动,朱元璋也不说话了,坐在那,沉默地盯着他们看。过了一会儿,就连胡惟庸心里也七上八下起来。
这不过一件小事,难不成朱元璋要借题发挥?
好在,上面的人终于发话了,“既然知道失职失察,那就每人罚俸半年。丞相身为百官之首,罪加一等,罚俸一年。”
罚俸而已。
胡惟庸紧绷的嘴角一松,磕头领罚,“臣谢陛下隆恩。”
旁边几人也赶紧谢恩。
认了罪领了罚,胡惟庸等人就退出了谨身殿。
殿内只剩朱元璋父子。
朱元璋也不再克制脾气,一脚踹飞旁边半人高的花瓶,碎裂一地。而朱元璋的脸色比暴风雨来临前的黑云压顶还恐怖。
杀气犹如实质,聚集在他眼中,染上赤红。
要是刚才离开的胡惟庸几人见了,怕是不能坚强地走出大殿了。
“父皇息怒。”朱标这才从隐身的角度站出来,看向上首,“父皇,涉事官员们办得不妥,罪有应得,但其中并非没有隐情。”
朱元璋鼻子里哼出一气,朱标就继续说了一下底下的人为什么会用空印文册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消耗。
朱元璋能不知道?
“偷奸耍滑之辈,跟朕玩起了花招。”朱元璋面上冷静下来,说话的语气却含着冰渣子,眯了眯眼睛。
也不知在说胡惟庸那几个,还是说空印案官员。
朱标嘴唇张了张,最终敛下眼皮道:“还请父皇从轻发落。”
“从轻?”朱元璋冷哼,这些当官的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以后都能当着他老朱开染坊。
“老子要把他们全砍了,看谁还敢再犯!”
朱标:“......”
他一掀袍子,身姿笔挺地跪下,“请父皇将此案交由儿臣来查办。”
涉案官吏之多,朱元璋也不好全部都砍了,就连胡惟庸他们都是这般想的,但朱标却知道,以他父皇的脾性,不好善了。
朱元璋最恨不本分的官员,心里更没有法不责众那一套。
他要给所有人一个血腥警告。
杀鸡儆猴!
敢不把他老朱当回事的人......
朱元璋沉吟片刻,看向跪地求情的长子,说道:“我可以将此案交给你来查办,但是——”
朱元璋:“涉案主官全部杀无赦!”
全国十三省…..各大小府县主印官加起来的人数可…..
朱标倏地抬头,却在接触到朱元璋眼神时,嘴边的话嚼了嚼又给咽了下去。
.....
谨身殿一地碎渣残片总要收拾一下,朱元璋就带着朱标去花园里走走。朱标还想找合适时机再求个情,争取空印案一事能宽容处理。
听王太监说桃花林那片花开得不错,朱元璋就说去看看。
桃林是朱元璋特意种的。
小时候他给地主老爷家放牛,看着地主老爷家的桃树林,满满的桃子熟了挂在枝头,馋得他口水直流。
有一次他和徐达、汤和几个小伙伴一商量,偷摘了桃,吃完把核一埋,各个撑得肚儿滚圆,咂摸回味了好一会儿然后再一起找地主老爷,说山上野猴偷了桃子吃。
“你猜怎么着?”朱元璋问,也不等朱标说话,他就笑了笑,说:“地主老爷一听就知我们撒谎。身上桃香味都还没散完,谁吃的一目了然。眼见大伙要一起挨顿狠揍,我就站了出来扛下了,反正都要挨揍,一个人挨揍总比全部一起挨揍划算。”
朱元璋说起童年语气轻松,面上却没啥表情,朱标习惯性地做个安静倾听者,只在合适时机应上两声。
朱元璋说完这些,忽然话锋一转,“标儿,你和你的兄弟没经历过那样的日子,农民苦啊,在官员地主手下讨生活的百姓不容易啊。你对他们仁慈,就是对百姓的残忍。”
朱标嘴一张刚要说点什么,前面就传来一阵喧哗声。朱元璋也听见了,同时抬脚往前面又走了一段,然后就看见,桃花林中四五个小孩儿围在一颗大树底下,抬头望着上面。
“四哥,你慢一点。”
“四哥往左,往左边。”
葱葱郁郁的树枝间隙隐约能见一个身影。
朱元璋眯了眯眼仔细瞧去,待看清上面的人是谁,一张冷酷的脸顿时变得麻木不仁。
同样看见这一幕的朱标:“......”
朱元璋想到自己和长子遛个弯都是百忙中挤时间,而自己还被底下人气得心肝都疼了。
老子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做事。
老子的儿子朱老四却无所事事,居然在这跟几岁孩童都玩得兴致勃勃。
朱元璋:“......”
第13章 第13章 滤镜碎了
朱棣在帮弟弟们捡风筝。
“四哥小心啊!”
“啊——”
树很高,动作很危险,风筝悬挂的位置不好弄,而朱棣站的那根树干看起来摇摇欲坠。
同时一道嘎吱断裂声响起,朱棣身形一晃,吓得下面一群小的尖叫不停。但他一只手还吊着另一根树枝,巧妙一翻就又站在另一根枝干上,晃了几晃,站稳了。
看得树下的人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小八都不敢看了:“四哥,你快下来吧,太危险了。”
刚才还因为心爱的小风筝哭鼻子的小十二,此时也红着眼睛急跺脚,“四哥,我不要风筝了,你下来吧。”
几个小的被刚才那一幕吓坏了,见朱棣又开始一点点往树梢移动,压得枝干弯曲,颤颤巍巍就要断裂,小八几人都要哭了。
开始后悔,刚才怎么就没把四哥拉住。
这么高摔下来的话......
就在几个小的急得眼泪汪汪时,身后光亮忽然被人遮住,小十二几个没注意,小八却下意识回头看一眼,看清是谁,瞳孔一震,面色刷一下白了。
小八想出声,却一个音都发不出,只会抖了。
朱元璋:“......”
上次尿裤子的也是这死孩子。
你老子有这么吓人?!
心气本就不顺的朱元璋更恼火了,这时,小十二又看着上面失声尖叫,同时伴随一道枝干断裂声。
朱元璋眉心一跳下意识抬眼,正要摆手下令亲卫救人.....
拿到风筝的朱棣正往下蹿,蹿到一半,从树影中露出身形,然后,他也看到了底下站着的黑脸老爹和冷脸大哥。
朱棣笑容一僵:“......”
在坤宁宫玩到傍晚,高炽宝宝才被娘亲抱着离开皇宫。很遗憾,这次没见到繁忙的洪武帝。
等到了燕王府的马车边上,高炽宝宝就见到了一溜出去就没影的爹。
他爹咋了?
徐妙云也看到了,母子两同时疑惑脸。
朱棣一动,扯到了屁股痛处,龇牙咧嘴。
这个徐妙云可太熟悉了,语气轻飘飘的,一句话直击靶心,“又被父皇揍了。”
高炽宝宝:“......”
这个又字就很值得品味。
就见他爹先是一尬,接着就磨磨蹭蹭挤到身边,委屈巴巴地说:“老爹和大哥都太过分了。”
高炽宝宝:“......”
卖萌可耻!
爹你注意一下高大形象。
徐妙云也不吃他这一套,哼哼一声抱着儿子就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出了皇宫大门,半道上,朱棣就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越说越愤愤不平,“我那是玩吗?我是在照顾关心弟弟。还有,我怎么就是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不干正事,不通人事了?我每天忙得很,大哥居然让我接下来在他手下听差,这不是耽误我每天的正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