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by春有雨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4
本来守关将士在看见城门下士兵穿着, 也以为是凯旋大军的, 刚要按照手续来问上一遍, 底下的人突然发动攻击。
守关士兵和将领都是懵逼的, 本能地操起武器应对闯关的‘敌人’。
一开始以为是北征的凯旋大军, 他们就降低了警戒心, 加上这批人攻势又凶猛,眼看城门就快守不住了,守关大将赶紧点燃狼烟, 吹响的号角声比夜里狼嚎还要密集凶猛。
守关大将已经确定了,这批身着明军服饰的是敌军!
“守住,不要让敌人跨入城门一步,想过关就从咱尸体上跨过去——”
“杀——”
傅友德带人赶到看到的就是双方激战的画面,他一脸惊骇地瞪大双眼,夜色下借着四起的火光,傅友德清清楚楚看见激战双方都身着明军服饰,而傅友德眼睛一扫,立刻锁定那位打仗相当悍勇的大明将军,蓝玉蓝元帅。
傅友德差点就从马背上一头栽下去,他这一刻真真是恨不得一刀宰了蓝玉。命令手下吹响号角,傅友德带兵围上去。
可是守关将领已经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了。
最后还是见傅友德带来的人和‘敌人’打起来了,又听人在底下不停高喊:“兄弟们,都是自己人,傅将军带兵来援了”
醉酒的蓝玉眼看城门即将攻破,眼前忽地杀出一个程咬金,傅友德一刀看过来,从丹田深处爆发一声滔天怒喝。
“蓝玉,你疯够了!”
那些同样喝了酒,脑子不清醒跟着蓝玉闯关的将士被傅友德带来的人马逐渐逼退,不是摔下马被人擒住,就是受伤倒地叫唤不休。
蓝玉被这一声怒喝震得耳膜生疼,发热的脑子总算清醒了一瞬,一低头,就见满地伤兵残箭。
唰,犹如一桶冰水从头淋下,蓝玉一双通红眼睛瞪大。
....
蓝玉醉酒闯关一事迅速传入应天府,朱元璋看着边军火速送来的急报,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敌情,谁知.....
谁知居然是这种荒唐的事。
“放肆!”朱元璋暴跳如雷,一掌掀翻桌案,噼里啪啦东西撒了一地,而朱元璋胸中怒愤却难以平复。
直到殿内满地碎片残渣,朱元璋一双眼被杀意覆盖,看着地上碎渣就像在看蓝玉,“宣朕旨意,押送蓝玉入京。”
敢闯关?
还差点破开城关,打伤打残边关士兵上百?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在宫人们收拾一地残渣碎片时,他把之前拟好的封上旨意丢到地上,语气冰冷道:“烧了。”
就在这时,殿外又传来一声通报,说是北征大军右将军傅友德送入京的急报,还有北征元帅蓝玉请罪折子。
朱元璋头也不抬地冷然道:“拿进来。”
两名小宦官把飞骑送到的急报快速呈送进来,由王太监亲手奉到玉案上。
朱元璋根本没看蓝玉的请罪折子,直接拿起傅友德的急报翻开,快速扫了一遍,待看见蓝玉还曾做出侮辱残元王妃一事,如果不是朱棣发现及时,出手阻拦,怕已经让蓝玉得逞。
“呵呵,好,好好。”朱元璋怒极反笑,“好一个北征元帅,蓝大将军。朕还没死呢,他就敢藐视君威!”
谨身殿内唰一下跪了满地的宫人宦官,王太监都老老实实地跪在玉阶旁,低着头不敢大口呼吸。
朱元璋对蓝玉起了杀心,伺候他多年的王太监敏锐地察觉到了。
想到前段时间陛下龙心大悦,对蓝玉大加赞赏,还说要封他国公爵位。谁知这人还没回到京城就触怒龙颜,恰恰犯了陛下忌讳。
朱标收到蓝玉请罪书也是惊得脸色一变,随即皱紧眉头,对蓝玉的‘醉酒误事’、‘狂妄不知数’心生大大的不满。
但蓝玉这人朱标也了解,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武将帅才,性子狂妄不输其舅子常遇春,清醒时还有分寸,但喝多了就压不住骨子里的狂性。
朱标也曾经劝过他压一压性子,戒酒,免得惹出祸事。
之前在酒席上和纳哈出闹掰,也不全是常茂的错,朱元璋把怒火大部分发泄在常茂和冯胜身上,这才让另一个导火索蓝玉侥幸脱身。
朱标细细打听过,如果不是蓝玉酒醉上头,偏要把衣服脱了塞给人纳哈出披上,纳哈出是蒙古族,风俗习惯和中原人有些不同很正常,要你蓝玉多管什么闲事。
如果不是蓝玉,后面常茂也不会醉酒拔刀,惹出祸事。
但朱元璋小惩大诫了,朱标也严厉警告一番,蓝玉认错态度良好,还说戒酒太难,但以后绝不多喝。
这就是蓝玉口口声声说再也不让他失望?
朱标难得发脾气,要是蓝玉此刻就在他跟前,他也要命人押出去军棍伺候。
不过军棍伺候这事儿用不着朱标操心了,朱元璋已经命飞骑快马加鞭赶回去宣旨。军棍加身免不了,还要带着罪枷押送回京。
就在旨意刚刚送出去,朱标就来到谨身殿。
也不是为了其它事,虽然蓝玉气人,但朱标还是来给人求情了。
惩戒自然要有,但朱标担心朱元璋一气之下要了蓝玉脑袋。
朱标来意,朱元璋很快明了,他一双残留怒意的眼睛掠过朱标,也许是胸中怒火还没完全平息,不自觉就牵连在朱标身上。
“在你心中,朕就是个动不动摘人脑袋的暴君。”
朱标:“!”
他瞳孔微微睁大,一抬头就和宝座上面无表情的朱元璋四目相对。
谨身殿再一次陷入让人喘不过气的低气压。
甚至比刚才蓝玉引起的震荡还让人难受。
王太监真是恨不得原地消失。
近来太子和陛下的关系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怎么今日又.....想到父子两每次吵完架就弄得他们做奴才的心惊胆战,做点事必须小心再小心,就怕被波及牵连,王太监就想大哭。
很想抓着太子哀求,您就不能顺着陛下说两句话嘛。
反正您又赢不过陛下。
被朱元璋指责刁难,用一种陌生的
眼神审视着,朱标心中苦笑连连,脸色都微微白了些,嘴角一哂,颓然道:“儿臣心中怎么敢,怎么敢如此想您。”
“不敢?”朱元璋冷嗤一声,“只是不敢。”
朱标浅黄长袍下的手紧握成拳,嘴角也用力抿成一条线,眼神无力却又倔强地直视朱元璋。
朱元璋一掌挥开刚奉上的热茶。
“好,好一个仁慈温厚的太子,朕让你读那么多书,不是让你做一个跟父亲唱反调的圣人君子。”
朱元璋气得坐不住,指着朱标大骂,情绪激动,口水四溅。
“你这个太子做得好呀,人人称赞,好人都叫你做了,朕做了恶人,被外人骂,还要被你这个好儿子骂。”
气到失去理智的朱元璋字字诛心。
唰,朱标一张脸瞬间血色全失,身形都止不住晃了晃,差点站不住,“父皇——”
他高高喊一声,在朱元璋语气一顿时,朱标捶着胸口,痛哭道:“您是在诛儿臣的心啊!”
朱元璋也气笑了,“老子诛你说的心?你诛老子的心还差不多。这几年你还少诛了?有事没事跟老子搞对抗,关起门来不说话,甩脸子给老子看,老子就是上辈子欠了你的。”
朱标只觉气血一阵翻涌,喉头又腥又堵,眼前都有些发黑看不清了。
耳边是朱元璋洪亮的怒骂声,无休无止一样。
朱标被他声音震得脑门嗡嗡响,到后面都快听不清朱元璋骂的什么话了。直到一杯热茶摔在脚边,打湿他衣袍。
“滚,老子现在不想看见你。”朱元璋骂完,看见朱标惨白着脸一副摇摇欲坠摸样,更没好气了。
老子都还没气死,你倒一副要气死的样子了。
朱元璋赶人,朱标恍恍惚惚转身,脚步还踉跄了一下。
朱元璋:“......”
他眼睛一瞪,旁边吓傻眼的太监赶紧上去扶住朱标,就这么撑着手趴脚软的朱标一步步离开谨身殿。
等人走了,朱元璋才沉沉吐出一口气,心情糟得无法形容,工作狂老朱看一眼堆满桌案的公务,难得升起一股厌烦心。
想了想,起身往殿外走去,王太监眼疾手快地带人跟上,走了没多久,看方向是去大本堂的。
这会儿大本堂应该还在上课。
而这头,朱标被人扶着回东宫,一路上他都神情惨白,眼神发虚,等回到东宫,他都还有些没回神。
却在近身伺候的太监扶他走进办公的书房,刚要转身去倒杯热茶时,朱标忽地捂着胸口,噗——吐出一口堵在吼口的血。
“殿下——来人,叫太医!”
朱标一口血吐出来,闷堵在胸口的郁气反倒是散开了,他呼出一口气,转头凝视心神大乱的太监。
“不要传出去,让刘太医过来。”
贴身大太监赶紧道:“是,奴婢亲自去请刘太医。”
在朱元璋亲临大本堂,给大本堂一众学子带来刺激和兴奋时,东宫这边也请来刘太医。
朱元璋考校了一下儿子们功课,表现优秀的当场发下赏赐,笑声也不短从学堂内传出来,似乎心情好转一些。
但王太监却察觉到,朱元璋心情并没变好。
与王太监这个伺候朱元璋多年的老人一样,察觉朱元璋心情不对的还有朱高炽。要说王太监靠的多年伺候的经验和直觉,那朱高炽就是看过朱元璋真正心情好的样子,这会儿嘛.....
笑意都不达眼底。
朱高炽看看候在院子里,动作比平时更僵硬谨慎的宫人们,他差不多就明白了。
想必又出了啥事吧。
这会儿,东宫皇孙朱允炆刚刚答完朱元璋考校的问题,一开始他脸上还有些激动的微红,但等答完,对上朱元璋微沉的视线,朱允炆就吓一跳。
而朱元璋见他小脸一白,眼神瑟瑟一缩的样子,不知为何心情更差了,眼神也随之变得更加恐怖。
朱允炆不知道自己哪里答错了,竟然惹得朱元璋如此不悦,可他刚才明明就没说错啊。
内容是先生们最爱听的‘仁’,也是朱元璋会欣赏的‘仁贤’思想啊。
只能说,朱允炆也是倒霉,被他亲爹牵连,刚刚好撞在朱元璋还没完全熄灭的火山口上。
朱元璋心情不好是不讲理的。
本来,他老朱就不是一个讲理的人。
朱元璋看着快吓哭的孙子,语气冰冷道:“朕很吓人?”
朱允炆哪敢认啊,只能用力摇头,可这一动眼眶里的泪也包不住了,顺着脸颊就往下掉。
“呵。”朱元璋冷笑一声,“小小年纪就满口谎言,心思不纯。不要以为拿圣人贤说应付就可以了,只会说不行,也要能做到才行。什么时候该仁慈,什么时候该严苛,要动脑子好好想。”
朱允炆这下是真吓哭了,一张小脸比朱标还惨白,他胆子本来就比较小,要不是这几年磨了一下,此刻怕是都要吓晕过去了。
但朱高炽看着眼泪啪嗒直掉,跟个小鹌鹑一样瑟瑟发抖的朱允炆,跟晕过去也差不了多少了。
朱高炽也明白了。
朱允炆多半是被朱标牵连,成了父子吵架的发泄桶了。
不然以朱元璋的脾气,再是不讲理也不会无缘无故突然对孙子说这么重的话,虽然朱元璋如今没有多么喜爱朱允炆,但是对朱允炆观感还是不错的,偶尔还会夸上两句呢。
也不知道这次父子吵架多凶,才让朱元璋把火气往朱允炆身上发。
就在朱高炽摇头腹诽时,忽然察觉一道强烈目光刺来,他下意识抬起眼皮,对上朱元璋沉沉目光。
朱高炽第一反应就是.....扭过头,望天望地,就是不与朱元璋对视。
反正你父子两有事,你父子去解决。
累了累了!
再会哄人的一张小嘴也废了。
朱元璋:“......”
臭小子!
老子平时白疼你了。
第104章 第104章 怪不习惯的
东宫请太医的事, 当天傍晚就传入朱元璋耳朵里。从东宫传出的动静倒是不大,只说是朱标身体有些不适。
身体不适?
朱元璋这一天心气都不太顺,闻言只淡淡一抬手,“身体不适就该找太医, 朕不是太医, 太医都去过了还来跟朕说个屁。”
王太监:“......”
王太监小心地瞅了眼, 见朱元璋依旧一张不冷不热的表情,心道这次父子两吵得厉害了点, 连听说太子身体不适,陛下都不派人去关心一下了。
不过今天的事儿.....
要放在几年前是根本吵不起来的,陛下就算再生气也不是会随随便便把气撒在太子身上的。
陛下震怒的时候,太子还能说上几句话, 让陛下火气消减些。
虽说父子关系没以前和谐, 有陛下这两年脾气越来越大,比从前更不好说话的原因在, 但太子也比从前强硬些, 那点强硬偏又只在态度上呈现,根本拿陛下毫无办法。
当爹的太厉害, 儿子如何能翻过去。
要是太子能拿出点决心, 真正和陛下掰一下手腕子还好了, 管陛下听不听, 他自己去做就是了。
就像......当年燕王殿下胡作非为那样。
反正陛下最终还是拿太子没办法的, 到底是从小疼到大的长子, 亲自培养的继承人, 陛下是真偏爱太子的。
太子真的做出什么,只要不是弑父夺位这种倒反天罡的事,陛下气过了, 还是会顺着太子来的。
相反,一味地与陛下争论、讲些大道理劝谏,陛下不听,他就生闷气,和陛下搞冷战逼着陛下往后退,那怎么行呢。
每次都是陛下逼着太子低头认输。
太子看着温润谦和,实则也是个固执的。
想来还是从小到大都有父母偏疼,又养成了端方温雅的性子,与朝堂上那些一根筋的书生有些像,行事一板一眼的。
当年陛下不讲理起来,马皇后关起门来都是直接开骂的。骂完以后,陛下小退一步,马皇后也是要做点菜哄哄人的。
夫妻跟父子有些不同。
但总归人是要哄着顺着些的,尤其是陛下这种固执不讲理的。
太子学马皇后‘劝谏’,却没掌握到精髓。
在王太监看来,太子还不如放肆一下。
只从怎么和陛下像一家人相处来看,太子还不如一个十来岁的少年。
想到刚才燕王世子不过几句话
功夫就让陛下满心郁闷化作一句佯怒的‘臭小子,老子这些年白疼你了’。
爷孙你一句我一句,跟吵嘴一样胡说一通,等到陛下走的时候嘴角就是翘着的了。
王太监只在心里不停摇头叹气。
不过也怪不得太子,毕竟是真没几个儿孙能做到燕王世子那般窝心讨喜的。
就连平日里对陛下的唠叨也都是些寻常人家才有的关切关心。
陛下每次都听得不耐烦,但每次世子唠叨完,陛下心情就很好。
当然,王太监以前还只当燕王世子年纪小,才与陛下相处起来更像普通人家的爷孙,等到世子年纪再大一点点,懂得更多了,与陛下相处自然也会带上敬畏和小心了。
直到.....
去年王太监亲眼看着满地打滚的燕王世子.....
当时王太监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毕竟朱高炽一直以来都是乖巧贴心的,又斯文懂礼。
然而王太监心中犹如‘明珠’一般的世子殿下就在地上撒泼打滚,大闹着“皇爷爷不疼我了,皇爷爷你没有心。”
王太监那一刻,就跟追星的爸爸粉塌房了一般。
那时候,朱元璋也瞪大双眼,与王太监裂开的表情不相上下,看着打滚的朱高炽,他竟然恍惚看见了朱老四小时候胡闹的样子。
朱元璋咬牙。
朱高炽还在打滚,从玉阶滚到殿门口,“皇爷爷你没有心”,感觉自己滚远了点,他悄悄睁开眼睛一看,然后抱住自己又默默滚回玉阶下。
滚回来了,他又闭上眼睛哭闹。
“皇爷爷你不疼我了,皇爷爷你好狠心,皇爷爷你没有心。”
一边控诉一边左右滚。
朱元璋:“......”
不过就是没答应他出宫玩,为他安全着想,他倒还怪上了。
最后嘛....
朱元璋就派禁卫军跟着,让朱高炽兄弟几人出宫去玩了一整天,直到宫门落锁才回来。
自那之后,朱高炽撒泼打滚倒是没有再出现了,但有时候也会跟朱元璋拌嘴,偶尔还有些没大没小。
爷孙相处没有随着朱高炽年纪渐大变得敬畏恭谨,反而生出些许小放肆,爷孙的感情没有因为皇家身份变得生疏,反而愈发深厚了。
王太监是在旁边亲眼看着,感受着这一对皇室爷孙感情日渐深厚起来的。
要说小奶团子世子,朱元璋喜爱,那是爷孙天性,喜爱一个可爱聪明又不怕自己的小奶团子不奇怪。
可少年世子还能让朱元璋喜爱,甚至越来越亲厚,那就不容易了。
世子聪慧,这是毋庸置疑的。
王太监垂首候在玉阶旁,心里腹诽不停,面上却一丝一毫也没表露出来。朱元璋低头处理奏折,热茶都喝了好几杯了。
这时身后有微不可闻的脚步声凑近,王太监掀起眼皮看一眼朱元璋,然后稍稍往角落退,殿外进来的小宦官凑他耳边小声说了一句话,王太监眼底飞速闪过一丝笑意,他冲小宦官使了个眼神,小宦官替他站那候着,王太监则脚步轻轻地出去了。
王太监看见燕王世子,眼底下意识带上笑意,“世子殿下。”
朱高炽也笑盈盈地招呼他,然后小声问:“王伴伴,皇爷爷是不是又没胃口用饭?”
“刚才到了传膳的点,奴婢问过,皇上说没胃口。”王太监老实回道。
“哎,就知道皇爷爷要闹脾气。”朱高炽摇摇头,忍不住吐槽,“你说他多大年纪了,还跟小孩一样生闷气就不吃东西。”
这话王太监不敢接,只能笑笑。
“辛苦王伴伴了。”朱高炽可是清楚,老朱同志闹脾气的时候有多难伺候,敏感起来,呼吸声音大点都有错。
王太监连连摇头,恭敬道:“这都是奴婢应该的,哪有什么辛苦啊。”
话是这么说,但王太监心口却不受控制地暖了一下。
朱高炽让崔膳把手上的食盒递过去,“这是我让身边婢女做的几道好消化的菜,王伴伴你拿进去吧。”
然后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小油纸包,递给王太监时,快速眨了眨眼,“好吃的小点心,王伴伴饿了的时候可以尝一尝。”
“谢世子殿下。”王太监摸着小油纸包,然后揣进自己袖中。
“去吧去吧,我也要回去用饭了,读了一天的书,我也快饿瘪了。”朱高炽是专门过来送饭的。
王太监看着朱高炽挥手离开,等到人拐了个弯瞧不见了,王太监才低头看着手上食盒,眼中神色微暖。
有了这个食盒,陛下心情也能好些了。
....
蓝玉当场被卸职,押送入京。
谁知这人到了应天,竟然拖掉上衣,背上一捆荆棘,刺得鲜血直流,从城外一路到皇宫门口,负荆请罪。
认错的姿态倒是做得很足。
朱元璋念他此次立下大功,最后功过相抵,饶他一次。
接到圣旨,蓝玉大喊:“皇恩浩荡,罪臣叩谢陛下不杀之恩。”
因为蓝玉搞的负荆请罪这一出,应天府近几日格外热闹,有说蓝大将军覆灭残元,功大于过。有说蓝玉娇狂,目中无人,过大于功。
就连百姓都议论纷纷,但很快,蓝玉这点风头就消下去了。
残元皇室到了应天也得到朱元璋善待,最后一家老小都被朱元璋妥善安置在一处风光优美的庄子上。
至此,残元不复存在。
草原上的势力听闻风声又快速进行了一场权利更迭。
心头大患虽然被解决了,草原依旧不太平,游牧民族并没有放弃和中原农耕民族的相爱相杀。
没多久,鞑靼、瓦剌这两股草原部落势力就相继崛起,成为了大明又一棘手的恶邻。
而如今草原势力还在洗牌,上演着一场场残酷的生存战。
朱棣一边关注草原形势,一边留心京城动向。
在知道蓝玉靠着‘负荆请罪’逃过一劫,嘴角瘪了瘪,要他来说,蓝玉那种人就该狠狠惩治一番,叫他知道,不是跟谁都能乱狂的。
后面朱元璋发下封赏旨意,全军上下都有得到一定恩赏,就是李景隆这个跟着喝肉疼的都升了职,成了北平都指挥司的指挥同知。
就是还没离开北平。
朱棣:“.......”
但值得一品的是,蓝玉还真是功过相抵了,什么恩赏都没有,连一张宝钞,老朱都没舍得给。
以为老朱是嘴上警告,不会来真的的蓝玉:“.......”
让蓝玉郁闷又气愤的是,他立下如此大功,朱元璋就这么功过相抵了不说,他讨厌的朱棣却得到了真正的大实惠。
说好只是暂时待在他手下的朵颜三卫,正式并入朱棣三护卫。朱棣已经是亲王,不用封公封爵,于是朱元璋就亲封他一个镇北将军的名誉称号。
大将军头衔啊。
朱棣从小到大一直嘴上念个不停的大将军!
也是头一回,朱棣接老爹的圣旨,耳边不是骂他的,也不是鞭策他的,而是一篇夸夸。朱棣等宣旨太监念完,整个人都还有些不可置信。
“这真是给我的?”朱棣傻愣愣地问。
宣旨太监:“.....奴婢不敢欺君,这到圣旨确是给王爷的。”
朱棣:“.......”
吓人,老爹居然不骂我。
嗐,还怪不习惯的。
不小心听到燕王嘀嘀咕咕的宣旨太监:“.......”
这话,奴婢是该如实回禀呢,还是装聋作哑呢。
当然宣旨太监也不用自个儿苦恼,回到京中朱元璋就把他叫去,开门见山地问,当时燕王接到圣旨是个什么反应。
宣旨太监自然不敢隐瞒,把朱棣从前到后的变化叙述一遍。
听得朱元璋啧啧有声,“没出息的样。”
“还有呢?”
然后宣旨太监一咬牙就把朱棣嘀嘀咕咕的话给重复了一遍。
朱元璋:“......”
第105章 第105章 上眼药
与朱元璋一言难尽的心情
有些相似的就是朱标了。
看着还在那说‘燕王种种不是’, ‘燕王收买人心结党营私’的蓝玉,朱标眼神变了又变。
而蓝玉上眼药上得正来劲儿,根本来不及细品朱标眼神含义。
他就觉得,朱标脸色难看肯定是把他的话听进去了。
蓝玉心头止不住冷笑,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朱家王爷们个个年富力强, 尤其是被洪武帝分封到边塞各地的王爷, 手握军权,节制大明武将, 拱卫皇权。
可手握重兵的朱家王爷又何尝不是威胁皇权的存在。
之前蓝玉还觉得秦王是藩王中最大的威胁,除了太子朱标,朱元璋在几个儿子里对秦王明显要看重些,而且秦王是朱家老二, 要是朱标有个好歹, 按照立嫡立长的规矩,秦王上位的可能性最大。
秦王的野心, 蓝玉一目了然。
因为他和秦王是同一类人。
两人的境遇也有些相似之处, 同样的生不逢时,比别人晚了一点点就错失很多机会。
而蓝玉等了这么多年, 终于等到他发光发热的机会, 只是这结果却让蓝玉恨得牙痒痒。
想他蓝玉这些年来也是为大明鞠躬尽瘁, 年年征战, 哪次不是冲锋在前, 立下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功。
这次北征更是一举覆灭残元皇庭, 彻底清除了埋在大明心尖上的一根刺, 那可是徐达这些人都没办到的。
是他蓝玉,为朱元璋解决了多年的心腹大患!
可不过是他酒醉犯了个错,朱元璋就小题大做, 揪着他的错处不放,一句功过相抵就把他给打发了。
那他一路负荆请罪跪到皇城脚下算什么?笑话!
说到底那天晚上也没出大事,不过是动静大了些,因为傅友德来的及时,并没闹出多大伤亡,城门也没破。
蓝玉心中起了怨气,尤其在听到朱棣被封什么镇北大将军的消息后,心中不忿和不甘达到了顶峰,他径直来了东宫,找朱标诉苦。
一开始朱标还安抚他两句,让他稍安勿躁。
“当初是你口口声声在孤面前承诺,以后绝不醉酒误事。”朱标安抚两句,也不忘敲打一下。
刚被顺了顺毛的蓝玉:“......”
哑口无言。
朱标就端起茶浅抿一口,然后慢条斯理地接着道:“父皇生气是理所应当的,说小了,你是醉酒误事,说大了你就是藐视君威,居功自傲,不把父皇放在眼里。蓝玉,你想造反?”
蓝玉神情猛地一变,扑通一声跪地上,“殿下,臣不敢,臣就是喝醉酒荒唐些,您知道的,臣就是个粗莽的人,行军打仗还有点本事,在其他方面脑子就不够用了,臣哪里敢藐视君威啊,臣更不敢....”
这是实话,蓝玉有怨气有不甘,也是个相当有野心的人,却从没有什么造反的心思。
他狂他骄,自傲就是封公封王都理所应当,但他不是脑子有病,找死的事儿他是不会干的。
就像这次醉酒闹事,哪怕闯了祸,蓝玉挨了一顿军棍,被卸了职务押送如今他心里也是有底气的,知道朱元璋不会真把他如何,只要认错态度好,朱元璋只会轻拿轻放。
做武将的,谁没点娇狂脾性,有缺点的武将,上头用的还更安心些。就像他姐夫常遇春,比他的缺点多多了,性情暴躁嗜杀,屠杀俘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朱元璋还不是口头训斥一下,继续重用。
因为常遇春是不可多得的猛将,能替朱元璋打江山。
不怕有本事的犯点小错,就怕没本事的人还拎不清。
蓝玉自傲又自负,他当然是个有本事的人。在徐达等开国大将不能再为大明效力的时候,他正值当打之年,以后也会是朱标的得力助手,成为大明武将新的统帅,与手握重兵的各地藩王相互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