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我爸爸是朱棣!by春有雨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4

“这小子也不想想,他救了殿下可是立了大功,你怎么敢揍他呢哈哈哈哈哈。”
孟真脸色不太好看,尤其是看到纸张上的字迹,就是孟夏无疑!
“诶,你咋了,还真要揍你弟弟啊。”张辅瞧见了孟真脸黑黑的,撞了撞他肩膀笑道:“殿下,您可要说说这木头了,免得他回去真把您恩人给揍一顿哈哈哈。”
朱高炽也配合着正经脸道:“孟真,孤命令你,回去不得与孟秋算账。”
“听见没?殿下可都发话了。”
孟真:“....属下不会揍她。”
是真不会。
他就是觉得头疼。
想到什么,孟真再看向朱高炽的眼神都有些微妙了,只是朱高炽还以为他在责怪自家弟弟不听话,没体会到这一眼的深意。
朱高炽:“我也说过他了,让他以后不能这么做,我看他答应得还挺认真的,以后肯定不敢这么顽皮。”
见朱高炽这明显是帮‘孟秋’说话,孟真心情更微妙了。
“孟秋虽说单纯率真了些,但他实力还是很强的,你也不要老把人当不懂事的小弟弟看。”朱高炽想到自家弟弟妹妹,不由笑道:“等回到北平,孟秋要是有意,就让他去军中锻炼锻炼,我给父王说一声。”
这可是送上来的前途无量啊。
孟秋本来就是朱高炽的救命恩人,燕王肯定不会亏待,如今有了世子这句话,明显是准备好好培养孟秋的意思。
张辅看孟真还愣着不谢恩,一肘子击过去,心道这老孟,怎么越来越木了,不会是失血过多,脑子反应不过来了吧。
而孟真被这一肘子击得闷哼一声,皱起眉,张辅一见也知自己下手稍微重了点,赶紧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
“你受伤不轻,还是先去找大夫看看,接下来就好好休养。”朱高炽也看出他面色不对,有些关切地道。
孟真先谢过,又恭敬垂首道:“世子,您对孟秋的栽培之意,属下先代他谢恩,不过孟秋他无意从军,他.....”
“他怎么了?”
“他......”
孟真一时找不出合适的措辞,他总不能说那是他家妹妹吧。
见他吞吞吐吐,朱高炽倒是没有不悦,也不觉得是孟真要拦着弟弟光明前途,想到少年清澈率真的眼神,他耐心道:“此事先不急,你们可以慢慢商量。”
闻言,孟真松了口气:“谢殿下。”
“如果,”朱高炽突然想到什么,眼睛弯了弯,心情不错地道:“你要觉得他不适合在军中历练,不如让他做我的侍卫。”
“孟秋,人还挺不错的。”
跟他还挺合得来。
想到一路把他当个‘脆皮小公主’小心呵护的样子,朱高炽就忍不住摇头轻笑。
孟真蓦地抬起头来,眼睛微微瞪大,撞见朱高炽笑意盈盈的样子,还有那不似说笑的语气,他心情更是复杂了。
....
朱高炽遇刺有惊无险,平安被人找到的消息迅速传开。一时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感叹有人摇头。
幕后之人更是气得牙痒痒。
“算他命大!”秦王咬着牙根,阴沉狠辣道:“下次就没那么好运了。”
刺客刺杀,还在深山野林失去踪迹,居然都能活着出来,本来以为十拿九稳的事居然就这么失败了,秦王气得都快吐血了。
见秦王满脸阴鸷狠辣之色,屋内其他人都不敢说话,生怕引火烧身。直到秦王发话让他们都滚出去,一个个缩着脑袋赶紧退下,呼吸到外面空气才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给暴虐的秦王出谋划策,真的是太考验人的小心脏了。
但贼船上都上了,他们下不来了。
与此同时,东宫一派的势力得知朱高炽已经平安入京,那心情啊,也别提多郁闷了。
要是燕王世子出事,对燕王肯定是重大打击,怎么就....
还没参与刺杀的人都觉得郁闷了,动手策划的人更不用提了。
吕本深吸一口气才压下满心不甘,他会对朱高炽动手,考虑的不止是对燕王的打击。
不知为何,吕本对燕王世子朱高炽有些忌惮。
因为朱元璋对这位世子的喜爱,在一众皇孙里是无人可比的。
就像.....朱元璋对长子朱标的偏爱。
如今燕王势大,燕王世子又得帝心,而且与燕王不同的是,燕王世子
朱高炽还有个聪慧温厚的好名声。
虽说如今朝堂上,太子一派的文臣势力是压倒性的,但是,朱允炆到底不同朱标,根基不深,也无法让这些人完全信服跟随。
要是没有朱元璋的支持,那....一切更是空谈。
可如今朱元璋的心思也让众人越发看不懂了,吕本心中也逐渐有些不安,在与那人商议之后,得知秦王也要出手,吕本也决定大胆出击。
总之,朱高炽这个不稳定因素早点除掉最好。
“啊嚏——”朱高炽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打完他就揉了揉发痒的鼻子,忍不住嘀咕道:“哪个小人在背后说我坏话。”
“呵,也只能在背后叨叨我了。”
坐在龙椅上处理奏折的朱元璋,听到他的小声嘀咕:“.......”
再一看让太监搬来案桌,铺着地毯,坐那看着书,吃着点心,喝着好茶的朱高炽,朱元璋太阳穴跳了跳,没好气道:“你别在这打扰朕处理正事,看书去书房,想玩去其他地儿玩。”
朱高炽从书上抬起眼眸,看向朱元璋,然后吸了吸鼻子,有些委屈道:“皇爷爷,我才死里逃生,这心里害怕着呢,贴着你心安,你居然还嫌我碍事,我还不够安静嘛,喝茶都不敢发出声的。”
说着,朱高炽就控诉地瞪老朱,仿佛在说:你好无情的。
朱元璋:“......”
第121章 第121章 当皇帝太累了
爷孙四目相对, 都瞪大了眼睛,一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一个看起来倔强又委屈。
朱元璋没好气地哼一声,一副‘大人不与小孩计’的样子, 继续处理手边堆积的折子了。
不过刚看完一本, 他就没忍住又掀了掀眼皮, 看见朱高炽那闲情逸致看书喝茶的小模样,老朱咬了咬后槽牙。
哪怕是天生精力旺盛, 工作狂圣体朱元璋同志,在自己埋头苦干的时候,旁边有个闲得发霉的家伙,心里也是会非常不平衡的。
朱.闲的发霉.高炽刚看了没几页, 就察觉到一道目光如有实质第打来, 让他头皮发麻,浑身难受, 他叹气一声, 放下书,看向朱元璋。
“皇爷爷您又怎么了?”朱高炽一脸的无奈, 顺便督促一下老朱同志加快工作进度, “说好再过半个时辰咱们就出去走走, 皇爷爷, 您再不静下心来处理事务, 等会儿可弄不完哦。”
瞧着小混蛋一脸‘您加油干’的样子, 朱元璋不知为何, 心里更郁闷了。他老朱生平就看不得有人闲着。
“既然你没事,不如也帮朕一起处理折子。”朱元璋张口就说,说完他眼中神色才微微一顿, 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
但老朱同志发誓,他说之前是真没多想,就是被小混蛋悠闲的样子给刺激到了。并没有什么试探之意。
候在一旁的王太监在听见这话时眼皮也不受控制地跳了一下,心口微微提起,快速朝朱高炽看了一眼。
朱元璋虽然反应过来,但他也没把话收回去,恰好听见这话的朱高炽也抬头看来,一时没有回应,只微微蹙了蹙眉。
不知为何,老朱同志难得有些心虚,他轻咳一声就要说点什么,朱高炽却突然笑了,“好哇。”
王太监:“!”
朱元璋也愣了一瞬,朱高炽抻了抻腰,双手交握活动腕骨道:“正好我看书也看累了,换个东西看。”
朱元璋:“......”
王太监:“......”
“早点弄完,咱们早点出去走走,免得太晚您又不去了。”朱高炽说着,就朝朱元璋伸手,“皇爷爷,快给我呀。”
朱元璋:“.......”
他让王太监抱了一部分折子下去,王太监小心翼翼地放到朱高炽案桌一角,朱高炽随手拿起一本就看了起来。
看朱高炽一点不在意的模样,朱元璋嘴角抽了抽,低头拿起一本折子,视线落在上面,嘴上又说:“要有不懂的就问朕,拿不定主意的也问朕。”
“行,我知道了,皇爷爷您还是认真做事吧。”朱高炽头也不抬地说。
还是头一次被人催促认真做事的朱元璋瞪了某小混蛋一眼,然后低头看折子了,只是这折子没看几本,眼神却老是往朱高炽那边瞟。
等了一会儿,朱元璋倏地轻咳一声,一本正经地问:“有没有遇到问题啊?”
就等着朱高炽问了。
朱高炽摆摆手:“暂时没有,我先过一遍,过完再说。”
朱元璋:“......”
慢慢地,殿内就只剩下爷两翻看折子时不时发出的声音了。
等朱元璋把堆积的政务处理得差不多了,只觉腰酸背痛,但又内心畅快无比,尤其今天效率高,心情都因此晴朗几分,自然而然也带在了脸上,好像多日来的阴云都消散一些。
然而,正展开胳膊拉伸的朱元璋余光就瞟见朱高炽把笔一扔,咚地一声,他一扭头就见朱高炽要死不活地瘫那了,嘴里直嚷嚷:“累死累死了,这真不是人干的活啊。”
朱元璋:“.......”
朱高炽看了一个多小时的折子,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真正算得上比较正经的事务,那一百多本里就没看到几件。
真是,枯燥又乏味,累人又费眼。
难怪之前老朱同志会嫌弃文官们写个折子废话太多,下了狠令要他们精简言语。
就这朱高炽都嫌写太长了,真该让他们学学‘如何做好精简实用的’工作报告书。
“王伴伴,快,再给我倒杯温茶,渴死我了。”
等到朱高炽连续干了三杯茶下肚,口干舌燥的感觉才缓解一些,他又瘫了回去,长吁短叹。
然后转头看向朱元璋,眼神是那么真诚地说:“皇爷爷,您这些年真的辛苦了。”
朱元璋都怀疑是自己人老眼花了,不然怎么从小混蛋眼里看出了浓浓的同情呢。
不等朱元璋发话,下一秒又听朱高炽直言不讳道:“当皇帝太难了。”
话音落下,殿内针落可闻。
王太监一颗小心脏啊,犹如风中一打着旋儿的落叶,飘啊飘,颤啊颤,半天落不到实处。
再看朱高炽一点没觉得自己说了什么的样子,王太监都想哭了,世子啊,您别吓奴婢了成不。
就在大殿几个伺候的宫人都噤若寒蝉时,朱元璋眯了眯眼,半天哼出一声:“又没让你做皇帝,你倒还嫌上了。”
朱高炽一听,连忙跪在地上,见他动作如此麻溜,朱元璋非但没觉得好,反而眼中闪过不悦,脸色都因此冷硬几分。
结果,朱高炽双手一拱,嬉皮笑脸又感恩戴德道:“还是皇爷爷心疼我。”
朱元璋:“......”
心头的不悦和怒意瞬间散去,但脸色依旧不好看,指着朱高炽就骂:“臭小子,朕看你是越来越讨嫌了。”
朱高炽摸摸鼻子,有些不乐意道:“我怎么就讨人嫌了,我刚才还帮您干活了呢,皇爷爷你可不能过河就拆桥啊,说出去,你当皇帝的名声都坏了。”
话音一落,朱高炽就见老朱同志深吸一口气,左右扫视,那样子似乎是在看有没有什么趁手的工具,朱高炽这辈子出生以来,那是爹疼娘爱哥宠的,打过架闹过事儿就是还没挨过揍。
但老朱这架势,朱高炽不陌生。
果然朱元璋看中了一个东西,
拿起来就朝朱高炽扔去,嘴上还骂咧咧:“朕看你就是越来越没规矩了。”
朱高炽眼睁睁看着一本奏折朝自己砸来,他只是稍微一偏身,没啥重量和杀伤力的折子就摔在他脚边,摊开来,很无力的样子。
想到之前老朱同志甩鞭子全场追的凶残模样,朱高炽眨眨眼,又眨眨眼,然后抬头直愣愣地看着又拿起几本奏折要扔的朱元璋。
朱高炽抓抓下巴,他是配合着躲躲呢,还是躲躲呢,还是....
“啊——”朱高炽特夸张地惨叫一声,拔腿开跑,在殿内来回绕圈,“皇爷爷您好狠心啊,居然朝我扔东西,我实在太难过了,啊——”
拿着几本折子还没来得及扔的朱元璋:“......”
真的有点手痒痒,想揍亲孙子了。
在朱高炽一天天的插科打诨之下,皇城内的气氛不知不觉撤去几分紧绷。虽说王太监一颗小心脏时常因为朱高炽突然一句话一个动作弄得上蹿下跳,但不得不说,也是因为朱高炽,他们这些近身伺候朱元璋的人能喘上一口气。
只要一想到那日无意瞥见的赤红双眸,王太监心中还是忍不住一阵寒意袭来,他抬眼看向有燕王世子陪伴打闹,逐渐恢复些人气儿的朱元璋,垂下视线时忍不住在心中念道。
希望,一切都早点安定下来。
就在王太监心声刚落地,身后就传来一串脚步声,王太监回身,看见来人眼神微不可察地闪了一瞬。
“皇爷爷。”朱允炆让随行的太监宫女停下,自己朝朱元璋走近,躬身请安。
正与朱高炽在湖边钓鱼的朱元璋扭头看来,笑道:“允炆来了,拿个钓鱼竿过来陪皇爷爷钓鱼。”
“是。”
有宫人已经拿着渔具过来,朱允炆坐在小凳子上,在宫人摆弄渔具的时候,他余光却注意到拿着渔网在湖边兜转的朱高炽。
待宫人把挂好饵料的鱼竿递来,朱允炆接过就抛进水里,坐在那盯着水面,十足耐心安静的样子。
朱元璋不得不承认,这个孙子还是挺不错的,小时候虽然头骨长得难看了些,大了也没那么明显了,只看侧脸与朱标很相似。爱读书,身上自带一股书卷气,瞧着斯文温良,晃眼一看,真的很像朱标还稚嫩的时候。
朱元璋都因此恍了一瞬,再抬眼时,目光就落在湖对面另一人身上,看到朱高炽跟一只鬼鬼祟祟的猫似的,脚步轻轻,看准机会一网捞下去,收获颇丰,两条肥美的鱼儿挣扎了一下就不动了。
旁边宫人的奉承声传来,朱高炽眉眼都染着笑意,伸出一根手指摆了摆,只看他那样子,朱元璋就知道他在说哪里哪里。
看着谦虚,实则尾巴都要翘上天了。
朱元璋看着看着,眼中不自觉也跟着染了一分笑意,鼻腔里却发出一声冷哼,惹来朱允炆询问的目光。
“这湖里的鱼越钓越没意思。”
朱允炆也不怎么喜欢钓鱼,于是小心提议道:“那,不如让允炆陪皇爷爷下棋?”
下棋啊。
朱元璋咂咂嘴,刚才和小混蛋杀了好几盘,大大呈了一把威风,这会儿没那兴趣了。
“算了算了,你在这继续钓,朕坐久了,就在附近走走。”说着,朱元璋就起身了,朱允炆没办法,只好继续坐着钓鱼。
而朱元璋起身活动筋骨,走着走着就靠近朱高炽了,还很幼稚地抢了人家的渔网,袖子一撸,说要给朱高炽看看什么才是捞鱼的高手。
一个捞,一个看,时不时还拌嘴两句,只看画面,那叫一个热闹。
朱允炆愣愣地看了好一会儿才收回目光,面上没啥表情,只是盯着湖面,好一会儿瞳孔都没有转动一下。
晚膳也是三个人一起吃的。
朱元璋兴致一起,捞了不少鱼,吩咐御膳房的搞个全鱼宴。
朱允炆不太喜欢吃鱼,小时候被鱼刺卡住过,那种难受的感觉他一直记得。但他又不敢扫了朱元璋的兴,只能一个劲儿地埋头吃饭,偶尔才夹一筷子鱼肉,忍着腥味吞入肚中。
他的不适应朱元璋没看见,今晚兴致高,喝了几杯的老朱脸膛微红,就跟当初喜欢拉着朱标说起往事一样,这会儿也跟两个孙子说起从前。
朱高炽听过不少了,不过每次听还是觉得挺有趣的,偶尔还能捧个场,让老朱越说越来劲儿。
老朱没注意朱允炆动作,朱高炽却看见了,眉峰轻轻一挑,只当不知。
一顿全鱼宴吃完,朱元璋还喝高了,被王太监扶着进屋休息,待他睡下,朱高炽和朱允炆才告退。
两人要一起走一段路,一直到分叉路快到了,两人也没说过什么话。
等分路时,朱高炽才停下,转身朝朱允炆微一拱手:“允炆堂兄好走。”
朱允炆回以一礼,温温吞吞道:“你也是。”
然后两人带上随行宫人朝不同方向离去,走了几步,朱允炆忽地回头,看了眼即将转过拐角的背影,眸色不明,很快他又转回目光,缓步朝前走着,袖子里的手指微微用力攥了下。
就在锦衣卫借着调查朱高炽遇刺一事,处理了一批官员,手段狠辣又血腥,近来因为‘立储’一事心思浮动的大臣们忍不住阵阵袭来的恐惧,手脚都老实多了。
有领悟力高的官员看出来,这也是朱元璋对他们的警告,即便有些事是他老朱睁眼默许的,也让他们不要跳太高了。
容易摔得粉身碎骨。
不过这种警告压得了众人一时,却不是长久之计。
立储乃国之大事,重中之重,事关大明未来,还有他们未来的官场生活,哪怕是恐惧忌惮洪武帝,该争该说的时候,也是不能怂的。
当然,这事儿不能太急,还需看看时机,如今洪武帝到底是个什么心思,满朝文武还真没几个能猜出来的。
就在日子看似平静,实则暗涌不断的一天天过去时,潭王自绝的消息毫无预兆地飞入应天。
潭王?一个没啥存在感的王爷,既不是争储的热门,也不是朱元璋看重的儿子,大臣们听到这事儿反应先是一愣,随即就看向皇城。
满目忧愁地想,洪武帝不会因此发火迁怒他人吧。
这潭王怎么想不开.....
第122章 第122章 朕待你不薄!
潭王不是想不开, 他是怕,他是畏罪自杀。
这么多儿子里面,谁暗中搞事朱元璋都不算奇怪,但唯独生性胆小的老八, 是朱元璋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
所以从一开始朱元璋派人暗中调查, 有线索指向潭王, 朱元璋都是不信的。这个儿子他虽然没怎么上心过,但多少还是有些了解。
些许小过错是避免不了会犯的, 但要是参与什么暗杀、刺杀的谋反大事,否管事情做没做,成没成,他能自己把自己吓死。
所以朱元璋就认为是幕后之人混淆视听, 故作迷雾。
在朱标遇刺一事上, 光是朱元璋暗中查到的,被牵连其中的儿子就不下五个。无风不起浪, 换作其他人, 老朱都要统统抓起来,严刑拷打。
宁错杀, 不放过。
可偏偏是在这种关头。
朱元璋不可能把有嫌疑的儿子都抓了, 不仅是为接下来立储一事, 还有他这么多年布的局离不开这些藩王儿子。
眼看着大明渐渐走上了正轨, 朱元璋也老了, 就安然等着退出舞台那天, 把大明交到继承人朱标手上。
可这都随着朱标突然的病逝化作泡影。
年富力强的储君就这么没了, 对大明来说不是一件好事,稍不注意就要引发动荡。朱元璋来不及沉浸在爱子病逝的痛苦中就要为大明未来计较谋划。
立储一事,朱元璋不可能让它拖太久, 越早定下越好。
但到底立谁.....
朱元璋还在考量,调查朱高炽遇刺一事的锦衣卫就又传回消息,说刺客所持的弓弩极有可能与潭王有关。
又是潭王?!
哪怕朱元璋根本不
信老八有那个胆子做下这些事,但这次他也不再无视,下旨召潭王入京觐见。
他要亲自问一问这个儿子。
怕锦衣卫直接上门拿人把这个胆子小的儿子吓死,朱元璋想了想还是另外下的一道圣旨,圣旨内容也算平和,就是让他进京,没有要拿他问罪的话。谁成想,等来的却是老八自绝的消息。
朱元璋脸色已经无法用难看来形容了,那是一种混杂了多种情绪,又在一个濒临爆发的临界点上。
他目光似有千斤重,死死盯着锦衣卫在潭王府找到的潭王亲笔留下的‘认罪书’。
自从入京为朱标奔丧,还有那次离京前家宴结束后,潭王就整日活在担惊受怕中。这些年潭王府面上并没什么幺蛾子,与其他兄弟相比,潭王算得上老实安静,他连社交活动都少有,除了喜欢上修道一事,不理庶务,还真没啥可说的。
对其他儿子,朱元璋都是三令五申,时不时要派人过去骂一骂,免得他们得意忘形,仗着天高皇帝远不懂收敛。
像潭王这种,朱元璋连骂都少有。
但谁知道,也就是这个看起来老实,实则胆小的儿子,私底下居然还做了这么多事。
潭王没想过做那些,他就想安安静静活着,就藩后就在自己的封地上过安生小日子。前头一两年确实如他所愿,夫妻二人琴瑟和鸣,看看书修修道,那叫一个逍遥又自在。
直到....
鲁王抓到他把柄,潭王胆子小,但他不是胆子小就什么都不敢做的人,可以说,朱元璋这些个儿子不愧是他的血脉,骨子里就是个‘能惹事’的人。
谁想到当年一个年少轻狂,却给自己留下祸端。
朱元璋后宫妃嫔不少,之前每隔两年还有新人入宫,后宫这么多新人旧人,哪怕是天生精力旺盛的朱元璋也睡不过来啊。
潭王可不敢觊觎老爹的女人,哪怕是老爹没碰过的,那也是皇帝的女人。
可偏偏.....
清醒之后潭王当然害怕,他想,也就一次,以后......定不会再有牵扯了。可事情往往不是人为能控制的,即便潭王就藩,他回京的时候还是会藕断丝连。
事情是怎么被鲁王知晓的,是那年秦王,晋王和燕王大闹家宴,就藩前夕,潭王没忍住和人偷偷见了一面。
哪怕再小心也有被人发现的风险,而那时还是郭宁妃执掌后宫。鲁王知道这事儿,就抓住了潭王的把柄,潭王胆小,不过稍作威胁就吓得要死。
一开始鲁王只是威胁他做些小事,更多的是戏弄人。可等潭王反应过来时,他犯下的错越来越多了。
秘密筹集钱财米粮,私造武器.....
潭王知道,自己被鲁王拉下水了,尤其后面探查到这些事都与秦王有关,他越来越怕,他不想继续做了。
所以,这个胆小怕死,被鲁王深深瞧不上的人,秘密串谋道士,让鲁王对求仙问道痴迷,最后还设计鲁王乱磕丹药暴毙而亡。
鲁王可能到死都没想到,这一连串的密谋是那个潭王,从小就让他看不上的人。
可谁能想到,鲁王的死并不是终结。
为什么镇压暴乱的太子会在回程遇到刺杀,会什么,太子会因病骤然离世!
潭王回到封地,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晚上噩梦连连,一会儿是鲁王,一会儿是朱标,一会儿又是凶神恶煞的朱元璋,还有拿着圣旨破门而入的锦衣卫。
有些事即便不是潭王亲自参与,他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一旦朱元璋顺着蛛丝马迹查到他,或是秦王,后面这些事就都藏不住了,等待他的只有一个死字。
潭王等啊等,人也日渐消瘦,跟丢了半个魂儿似的。
终于....
朱元璋的圣旨来了!
悬在头上的刀终于要落下来了。
胆小了一辈子,怕死才做出这些事的潭王,到这一刻还是不敢进京面对朱元璋,他怕又在朱元璋跟前尿裤子。
都是死,还不如死得干净些。
....
一堆价值连城的摆件就这么碎了一地。
看完潭王的认罪书,朱元璋怒气冲天,双眼又被赤红覆盖,一张脸被凶残暴虐之色吞噬,宛如人间凶煞。
“孽子!”
从喉咙深处嘶吼出声,朱元璋此刻真是恨不得亲手打死他们。
人已死,但朱元璋仍觉得可恨。
鲁王死,没从朱元璋这得到一句好话,如今潭王自绝,朱元璋同样恨不得人活过来,亲手抽死他,自然也给不了什么好话。
在朱元璋圣旨下达之后,所有人就知,潭王这个毫无存在感的王爷就连死都带不起任何波澜。
相反,只从那三言两语中就能看出,朱元璋对这个儿子还厌恶至极。
也不知潭王做了什么惹得朱元璋厌弃。
这事儿似乎就这么平息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更多还是集中在‘立储’一事上。虽说才被警告一番,但大家一颗心还是忍不住蠢蠢欲动。
太子一派的势力最近不大和谐,内部开始有更多声音出现了。
先是一直保持沉默和观望状态的武将们。
武将本来就与文臣集团不同,大多武将是跟随朱元璋一路过来的,他们信服朱标这个太子,除了朱元璋这个因素外,还有朱标本人就值得武将们忠心跟随。
可除去朱标,朱标的儿子.....
武将们摇头,比起文臣们觉得选一个自幼熟读圣贤书,亲文仁厚的储君,武将们当然是更偏向好武的铁血储君。
即便不好武,那也不是文文弱弱,不通军事战争的书生。
所以那什么东宫皇孙朱允炆,说实话,如果是朱标顺利继位,再立朱允炆为太子,武将们也没得说,但这个时候有了选择,朱允炆各方面就不在他们心趴上了。
与其选一个稚嫩小儿,还不如从王爷里面挑一个。
这些王爷,骁勇善战的不在少数。
尤其是储君热门人选,秦王,晋王和燕王,哪一个挑出来都是不错的。这三位还亲近武将,在文臣看来秦王刚愎,晋王残暴,燕王武断,武将们却觉得不是什么大毛病。
只是在朱元璋表露意向前,武将们也不好把各人心思写在明面上。至于私底下,谁胆子大想搏个‘从龙之功’,偷偷选边站,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不过秦王动作越来越多,与武将们的接触自然也瞒不下去,现如今朝堂上支持秦王的声音也多是武将集团发出来的。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19世纪小女仆  还璧—— by  聆听/雨濯by  嘘,他还不知  咬项圈——   派出所鸡飞狗  清太子拥有电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