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by芽芽学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5
黎老夫人听到查抄二字,又怕又怒,外强中干地道:
“我家老爷子是朝廷二品大员,没有陛下的圣旨,谁也不能查抄黎家!”
慧岸面色傲然:
“神尊的话,如今在南都就是圣旨!”
黎老夫人只得将希望寄托在黎家豢养的家丁们身上,赶紧对家丁们下令道:
“拦住他们!等老爷子回来,定会重赏你们!”
慧岸闻言冷笑一声:
“黎斌元贪赃枉法,作恶多端,三日前就被神尊当众斩杀以儆效尤!谁还要为黎家效力,尽管上,本将军所率领的上千禁军,立即送你们下地府去,继续伺候他!”
那些家丁们闻言,顿时面露惊恐和犹豫。
擒贼先擒王,贼王都死了,下面的人自然心就散了。
黎庚元是二品大员,是整个黎家的主心骨和旗帜,他倒下了,无人再惩罚或奖赏他们,家丁们自然也失去了卖命的动力。
“给你们三息时间放下武器,束手就擒,三息一过,杀无赦!”
“一!”
第一声计数响起,院子里顿时响起哗啦啦一片的丢下武器的声音。
三声数完,竟无一人再抵抗。
黎老夫人看着眼前一幕,终于颤抖着瘫软在地。
老爷子死了,兵权也被夺了,黎家全完了啊!
慧岸继续下令:
“将黎家所有主子全部押到院子里,稍后投入天牢候审!所有奴仆,但凡有反抗之举,视为与罪人同谋,一起绑了丢入天牢!”
这是在分化主人和奴仆。
像是黎家这些从不将下人的命当命的主子,关键时刻,下人们又岂会有忠心。
没多一会儿,黎家大大小小的几十个主子们全被押送到了庭院里捆缚起来。
奴仆们见禁军似乎没有要动他们的意思,心中纷纷暗道“神尊英明”,有的还站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一箱又一箱的金银财宝从黎家的库房抬了出来。
眼见着连自己的嫁妆也被抬了出来,黎老夫人终于回过神来,开始大喊求饶:
“慧岸道长!我们黎家都是慈航观的虔诚信众啊,我们效忠于神尊,求您放了我们!”
“求您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向神尊说说情,求神尊放了黎家!”
此时此刻,她才意识到,如今的渡厄神尊就是南都城的帝王。
她所下达的抄家命令,与真正的帝王一样可怕。
这是所有官眷的噩梦。
想到抄家入狱的下场,黎老夫人顿时便什么脸面也顾不得了,当众哭喊求饶。
然而,黎家作恶多端,早就上了陈青竹的宰杀名单,岂能还有转圜余地。
慧岸毫不留情地道:
“慈航观可没有你们黎家这样欺压百姓,作恶多端的虔诚信众!”
“神尊惩恶扬善,为百姓主持公道,黎家必死!来人,塞了她的嘴巴,押到天牢去候审!”
称霸南都多年的豪强黎家,就这样轰然倒塌。
其府中多年累积的近百万两家产,也源源不断地被抬入户部的国库。
如同黎家这样被抄没的权贵,还有二十多家。
这些权贵家中,并非所有都能比得上黎家的豪富,却也都称得上家资丰厚。
几天流水似的抄家结束,南都这已经有上百年未曾装满过的户部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起来。
几天抄没的财产高达一千多万两,都快赶上大魏一年的五分之四的税收了。
而且陈青竹这边新政初立,要养的人只有大魏朝廷的十分之一。
她比朝廷可富裕多了。
而且,这些权贵家中,收藏了不少上品以上的玉石,加起来总和是永安帝内帑的两倍以上。
如此算来,她修炼到筑基中期的灵气都足够了。
她收获的除了财富,还有民望。
严允倒是不愧于天才状元之名,也或者是背后有严庆之这个官场老手协助,上任大理寺后颇有建树。
抄家结束之际,他便已经网罗了首恶黎家的七八条罪状,其中包括黎家大小主子,草菅人命数百人的罪证。
陈青竹毫不犹豫将这些罪状公布出去,并且宣判,其中所有涉及到人命案子的黎家主子,全部于三日后游街示众,然后处以极刑。
其余的,无罪者全部释放,有罪的也按照律法审判,该下狱的下狱,该杖责的杖责。
黎家本就是南都城一霸。
往日里,强抢民女,当街纵马踩死踩伤百姓,抢夺他人生意产业,甚至害得人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还有守备营里,许多士兵被黎家害得饥寒交迫,家人饿坏了身体,冻病了没钱医治死了人的,同样不在少数。
看到公布的神尊谕令,许多人在谕令下喜极而泣。
黎家游街示众处刑那天,万人空巷。
当黎家众人被押到刑场时,陈青竹带着她的万丈光芒再次高调现身。
她用传音术让自己的声音传遍全场:
“大理寺仍在继续查处南都权贵凌虐百姓,作奸犯科的罪行。”
“今日,本座将亲自对黎家众犯处以极刑!”
“好叫掌权的各位官员好好记着,举头三尺有神明,滥用权柄欺压百姓者,当如黎家犯人,天打雷劈永世不得超生!”
说完,她直接催动两张引雷符。
声势浩大的闪电凭空落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黎家包括黎老夫人在内的十几名犯人当场丧命,被劈得浑身焦黑,看不出一丝人形。
全场数万围观百姓齐齐静默许久,然后爆发出了轰鸣般的欢呼。
所有人心中充满了对渡厄神尊的崇拜,敬仰,感激。
渡厄神尊徒手引雷,强大如斯。
可她绝不姑息权贵欺压百姓。
在她的统治下,南都的天终于要清朗了!
南都城关门杀猪的第二天,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不过,除了南都北城门的守军,以及陈青竹本人以外,其余人都不知晓——
扬州守军郑百战,带着一万水师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南都城外。
南都城这几天一直被封锁,消息送不出去,其中变故,南都城以外的人根本无从知晓。
陈青竹让慧岸派了一千守备营兵马,做出围堵慈航观的假象,由此试探郑百战的反应。
无论出于何等考虑,郑百战最终是坚定地选择了围攻慈航观的守备营兵马,营救慈航观信众。
这一点上,陈青竹是满意的。
双方即将交战之际,她立即现身制止。
“参见神尊!”
率领守备营士兵的,是祝昌明,其态度十分恭敬。
“观主!您回来了!”
郑百战也是大喜,赶紧下马参拜。
京城毕竟是京城,聚集着天下英才,能人辈出。
永安帝竟突然跟观主闹到如此不可开交的地步,还下圣旨将观主打为叛党,他还以为是又找到了足以灭杀观主的能人异士。
对于观主是否能平安归来,他实在心中存疑。
可儿子郑元乃与渡厄神尊这个身份实在牵扯太深,除了救下慈航观弟子,与他们一起占地为王或亡命海外,他没有别的选择。
可如今观主回来,那情势又大不一样了!
凭借观主的本事,他们对抗朝廷的胜算又大了许多。
至少,割据一方完全不成问题。
“没错,早就回来了。”陈青竹并不避讳承认此事,并且道,“郑百战,你和定国公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本座很欣慰。”
郑百战闻言,背后的冷汗刷地一下就下来了。
观主这话,夸奖他的同时,又狠狠地给他敲了一记警钟。
很明显,布置在慈航观外的守备营士兵,已经完全听命于观主。
其作用毋庸置疑,那便是考验他。
更关键的是,观主这句“与定国公不一样的选择”。
定国公做了什么选择,如今又怎样了?
“国公爷他……属下其实也是接到国公爷命令,才率兵来援的……”
他解释道。
定国公于他有知遇之恩,若能救下对方,他还是想尽力一试。
陈青竹勾了勾唇,语气淡淡,说的话却让人心惊肉跳。
“他如今在南都府衙关着,本座没现身之前,是严庆之囚了定国公,抢了他的军令传令你率兵来援的。”
郑百战也经历过不少官场风云变幻,闻言顿时想象出了当时的惊险场面。
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问道:
“观主打算如何处置国公爷?”
陈青竹对定国公自然有打算。
好歹算是早早就跟着她的信众,在赈济洪灾时也出了力。
若他识趣,她还是会对他宽容些的。
“他若肯将手中的兵权尽数交予你,本座可以让他保住国公府的荣华富贵,平安终老。”
郑百战心中一震,脸上喜悦交织着愧疚:
“多谢观主!”
紧接着,陈青竹便下令让郑百战把一万士兵留在城外,自己单独进城去。
等两人都回到城中,被关了好几天的定国公被带到了皇极殿。
他须发散乱,形容十分狼狈。
一看高座上的人,定国公不由心中一惊,然后立刻朝着高座上的人磕了个头,面色又委屈又激动:
“观主!您终于回来了!您可得为我做主,严庆之那狗贼,他不由分说便将我关起来,让我想派兵救援慈航观的道长们都没办法!”
“他为了抢功,不择手段!观主新政初立,可千万不能纵容这等歪风邪气啊!”
陈青竹用手支着下巴,漫不经心地听他说完,这才淡声道:
“好了,那无用的话就别说了,你当时心中怎么想的,你自己很清楚。”
定国公还打算辩解,却被她一句话给噎了回去。
“本座早就回了南都,从宣旨开始你们所有人的表现,本座全程目睹。”
定国公的脸色顿时白了几分。
难怪观主开始清算南都权贵。
那……他这个墙头草,又会是何等下场?
陈青竹接着道:
“南都城已然尽数被本座掌控,郑百战父子及其手下兵马也都已归顺本座。”
“如今南都城发生了什么,你应当有所察觉。念在往日你也曾为慈航观效力的份上,本座给你两个选择。”
定国公的目光紧张地看了过来。
被关在府衙的时候他就已经听外头看守的禁军议论过,如今的南都城门封锁,所有背叛观主的权贵,都正在被抄家下狱。
据说,大理寺还在清查这些人往日的罪行,很快就会论罪处刑。
这大魏的官员勋贵,谁又是经得起查的。
要按照律法处置,人人都该被处以极刑。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当然不希望定国公府落得同样下场。
因此,他对陈青竹所说的两个选择格外在意。
“第一,如那黎庚元一样向大魏朝廷效忠,然后被本座千刀万剐杀死。”
定国公这才知道,掌控南都大半兵马的黎庚元已经死了,还死得这么惨。
他连忙道:
“观主说笑了,定国公府可是您的虔诚信众,怎么会如黎庚元一样背叛您!”
陈青竹闻言,神色温和了些,甚至带了几分笑意:
“哦,既然定国公对本座还有几分忠心,那便选第二个吧。”
“只要你老老实实将手中兵权全部交给郑百战,并且助他掌控全军,本座可以不追究你们定国公府往日的罪责,也不动定国公府的任何财物。”
“只要你识趣,本座允定国公府一个三代荣华的将来。”
定国公手中的三万水军,其中有两万都分散在长江中下游各地驻防巡检。
没有他这个威望十足的统帅呼吁召集,想要收拢这部分兵力要花费很多精力,甚至不可能避免大规模伤亡。
所以,她愿意给定国公府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
当然,这样的墙头草,想要重新成为肱骨之臣是绝不可能了。
定国公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他虽说已经年逾六十,却是老当益壮,从未想过要从军中退下来。
先前之所以如此追捧慈航观,也是为了得到仙露和神力,牢牢地把军权抓在手中。
如今,陈青竹要他把军权全部交给郑百战,无异于要了他的半条命。
第370章 原是为了将严庆之绑上船。神尊新政。
正暗自心中不忿,便见高座上的观主伸出白玉般的手指,朝着他轻轻一指。
哗啦——
定国公身上的铁链应声落地。
定国公顿时心中大震。
那么远的距离,她随手一指,竟是让手指粗细的铁链直接断裂。
这是何等神通!
要知道,他有了神力,自诩当世项羽,可几天来,他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根本无法将这铁链挣开一丝半点。
正暗自震撼,便见高座上的人身形一闪,眨眼间便跨越了十几步的距离来到了他面前。
“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考虑。”
她淡声道。
话落,整个人消失在了他的视野里。
定国公吓得浑身脱力,跌坐在地。
这迅如闪电般的速度,这来去无踪的本事,就算是被千军万马包围,也没有人可以伤到她分毫。
实在太快了,快到没有任何一种兵器能瞄准命中她。
更可怕的是,拥有这样本事的她,虽然不知为何不杀掉皇帝,但要杀他……
无论他躲到哪里,只怕都无法逃脱。
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定国公显然是个识时务的人。
一炷香结束,他便选择交出兵权。
蓉娘这几日都在内阁忙碌和学习,几乎与慧云同吃同住。
当抄家告一段落,她才回到陈青竹身边,陪她一同用晚膳。
小姑娘有些内疚,能跟在名满天下的袁首辅身边观政,她就像是一团遇到水的干棉花,有些忘我地吸收着各种见识作为养分。
回过神来,好几天都过了,自己也好几天没有去陪伴娘亲了。
所以,无论如何她也是要抽出时间回一趟娘亲身边的。
吃完饭,蓉娘兴致勃勃地跟陈青竹说起这几日的所见所闻所感。
末了,又道:
“娘亲,回来前我还去了一趟户部衙门。”
“去户部衙门做什么?看库房里的财宝?”
陈青竹玩笑着问,心中也有几分好奇。
蓉娘娇嗔地瞪了陈青竹一眼:
“人家哪有那般贪财,我是去看严夫……孔大人!”
这倒是让陈青竹有些意外,随即又明白了蓉娘为何会如此。
“看过了,感觉如何?”
蓉娘一本正经道:
“很意外,她居然适应良好,理账管人都井井有条。”
她坦诚地道,“其实一开始,我很不理解娘亲为何会任命一个毫无建树与功劳的内宅夫人做户部副官,心里还担心她会不会给户部拖后腿。”
“没想到她比我想象中厉害多了。”
“娘亲早就料到会这样了,是吗?”
陈青竹闻言,目光柔和地看着蓉娘。
女儿能忍住好奇,先观察,自行思考再发问,是一种很大的进步。
她也不吝啬于将自己所作所为的目的仔细剖析给女儿听。
“蓉娘你记住,世间男女在智力上,其实没什么不同。男子能料理的政务,女子学习后一样能做好。”
“更何况,户部所做的,不过就是理财与理账,一个合格的内宅贵夫人,都有这种能力。不过是让她换个地方做平日里做的事情罢了。”
蓉娘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陈青竹又道:
“其实,让她做户部副官,也还有别的目的。”
“什么目的?”
蓉娘好奇地问。
陈青竹如实道:
“制衡秦大富,同时,让严庆之为今后的女官制保驾护航。”
选拔女官是她一直就打算做的事。
一方面是身为女子,她在自身有余力的情况下,想给天下困于父权夫权子权的女子,一条可以直上青云的出路。
让她们与男子一样,有触碰权力的机会。
另一方面,她打下江山,是必定要传给蓉娘的。
她在的时候,自然是能以强力镇压所有人。
绝对的实力差距下,不会有任何人敢因为性别而生出不臣之心。
可万一她离开了。
朝中的女官,就会天然成为蓉娘的拥护者,将是蓉娘地位稳固的保障。
“权力是个好东西,无人不想要。朝中官位有限,女子为官,便是从男子手中夺权,那些男子可不会心甘情愿拱手相让。我必须在朝中,给女官制找个强有力的拥护者。”
“袁松伯太正直,秦大富又是商人出身,在士大夫中根基不稳,两者都不行,或者说不够。”
“严庆之是官场老狐狸,黑白手段都精通。能力也比我曾经以为的更强,给他严家一个户部副官的官职,便能让他坚决拥护女子为官。”
蓉娘若有所思。
原来,娘亲一开始是为了把严庆之绑上船。
她想了好一会儿,又不解地道:
“可是,娘亲先前说,女子并不比男子弱,那又何必为女官们找这么多保驾护航的人?”
陈青竹轻轻摸了摸她的发顶,柔声道:
“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成长过程。”
“女子困于后宅多年,在政务方面,得到的教导与历练都远不如男子。她们要和那些已经成长起来的男官员较量,还差得远,这也是事实。”
“我们要给她们争取时间。”
蓉娘终于彻底明白,深思许久后,坚定地道:
“我也会努力变强,成为给她们保驾护航的大树!”
陈青竹欣慰地道弯了弯唇角:
“娘亲相信你。”
对南都权贵抄家结束后,袁松伯派出手下的革新党书生,与慧岸等人手下的军队配合下,对南都附近各地的人口,耕地数量进行了实地摸排。
同时,在军中宣布了一项掀起巨浪的新政。
第一,凡渡厄神尊统辖范围内的所有军队,一律废除军户制度。
从此以后,军户都不再需要世代为军,祸及亲族。
第二,现有军户与营兵,一律三十五岁退伍。
退伍后,根据从军年限与所立功勋,会领到一笔可观的置业费,年满五十后,还将每月领取奉老银。
第371章 唯有神尊治下,百姓的命才这么贵。自掘坟墓。
这两项政令,影响最大的便是郑元乃麾下三府,以及南都守备营的军户们。
他们都并非招募的营兵,而是世袭的军户。
当他们被集结到校场,听到这两项政令时,先是难以置信,再三确认后是真的后,这些经历了无数苦难折磨,已经有些麻木的军户们,纷纷热泪盈眶。
终于可以摆脱这该死的军户的身份了!
从今往后,他们都可以像个正常人一样活着。
不用再当兵当到死,不用再子子孙孙都带着这比奴隶更可悲的军户印记!
只要到三十五岁,他们就自由了!
而且,神尊还会给他们发放好几十两的置业费,让他们回去安居乐业。
甚至等到老了,还会给他们发放奉老银。
这让他们原本绝望的人生,一下子就有了无限的盼头。
这一刻,他们终于明白,爱兵如子的郑将军为何会如此死心塌地追随神尊。
因为只有神尊,才把他们这些贫苦百姓的命当了命。
并且在神尊心中,他们的命还很贵重。
不仅给他们吃好的穿好的,还让他们这条命,无论活着还是死,都能为家人换回很多银钱。
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主君即使是个凡人,也值得人为她抛头颅洒热血!
更何况,她还是个神通广大的神!
两项政令,让这些军户们对陈青竹的忠心达到了巅峰。
两个月后
安庆水军大营
太阳升到天空正中,水军营士兵汤铁柱刚结束上午的操练,正与同袍们一起拿着碗筷,干劲十足地往伙房冲,一边跑,一边说说笑笑。
“哇,好香!隔着老远就闻到肉味了!”
“是干豇豆红烧肉啊,我待会儿定要多吃一碗饭!”
“谁说不是呢,就那油汤也能泡一碗饭了!”
众人跑到伙房外,打饭的队伍前已经排了不少人了。
不过,伙房的人动作很麻利,很快就轮到了汤铁柱。
他把碗伸过去,很快就打到了今天中午的荤菜,果然如那个鼻子灵敏的同袍所说,是干豇豆红烧肉。
褐色的干豇豆被油汤浸泡着,每一根都散发着亮晶晶的油光。更诱人的是,碗里还有十几块拇指大小的红烧肉。
汤铁柱咽咽口水,赶紧打着冒尖的一大碗糙米饭,找了个空地坐下来大快朵颐。
米饭散发着清新的稻谷香味,吃进肚子里的每一口都特别扎实。
干豇豆嚼劲十足,红烧肉咬下去满口是油,又糯又弹牙。
汤铁柱很快就干完了一碗饭,又去打了一碗,把汤水都擦得干干净净,这才一脸满足地摸着圆鼓鼓的肚子往后一瘫,发出幸福的喟叹。
“这日子,真是赛神仙啊!”
他的话引起了不少士兵的共鸣:
“可不是赛神仙,一天能吃三顿饭,顿顿有油气,顿顿管饱,每三天还能吃一顿肉,军饷也足额发放!”
“是啊,不说别的,单是这每天的饭菜,都让人觉得咱这当兵当得忒有盼头!”
“定国公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带大家投靠了神尊!”
“没错,如今谁来了都得说一句,咱们投靠神尊真是投进了福窝!”
原来,安庆府的水军便是定国公麾下的一个营。
一个多月前,定国公下令,朝廷罔顾百姓生死,不值得他们这些百姓出身的士兵效忠,要率领大家投靠爱民如子的渡厄神尊。
同时,还宣布了一系列投入神尊麾下后的待遇。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后来才知晓的。
他们这安庆府的参将,欺上瞒下,根本没告知他们投靠神尊后的种种好处,还昧下了神尊足额发放的军饷。
然而,没多久,郑百战总兵就率领两千精兵,巡视到了他们安庆水军大营。
召集所有士兵后,他看到大家面黄肌瘦的样子,当即就随意叫了个士兵询问,是否知晓神尊的新政令,是否收到足额的军饷。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参将说,其中有误会,要私下与郑总兵解释。
郑总兵断然拒绝。
参将的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说郑总兵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要让人把郑总兵抓起来。
谁知道,郑总兵突然冲向参将,直接一手拧住他胳膊,一手将刀架在了参将的脖子上。
那速度,快出了残影,参将身边的精锐护卫根本没反应过来。
而且,参将明明也是和郑总兵一样魁梧的壮汉,在他手头却完全无法挣扎。
这般力量和速度,叫所有人暗自胆寒。
很快,郑总兵带来的两千精锐就控制了全场。
郑总兵让人把参将捆起来,以违背神尊谕令,贪污军饷的罪名当场斩杀。
然后他们才知道,渡厄神尊到底是多么强大又慈悲的神灵。
她能徒手释放天雷,劈死贪官污吏,叫他们永世不得超生。
她还能赐予凡人像是郑总兵一样的神力,和快如疾风般的速度,让人所向披靡。
更重要的是,神尊不仅额外给他们发了一个月的足额军饷,还规定他们的所有待遇,都与淞沪守军一致:
那一天,是汤铁柱长这么大以来,头一次吃到饱饭,头一次摸到足额的军饷。
郑总兵还说,渡厄神尊容不得欺压士兵欺压百姓的官。
南都那些手中犯了人命案子的权贵,统统已经被神尊直接处以天打雷劈的极刑。
军中也同样如此。
往日里欺凌士兵,克扣军饷的将官统统被斩首,由郑总兵换上了他带来的人。
换了新将官后,大家竟是真的过上了神尊承诺的好日子。
虽然如今每日操练很严格也很累,可每天都吃得饱,到了日子还能拿到足额的饷银,汤铁柱觉得一点都不苦,反而越发卖力。
因为他盼着练好了本事上战场。
按照神尊的新政令,上了战场只要奋勇杀敌,就不愁不能升官发财。
伤了死了,也一定能拿到足额的抚恤金。
若能平安活到三十五岁退伍,还可以拿到清退补偿,老了也能凭借如今的功勋拿到奉老银呢!
如汤铁柱这样的水军士兵还有很多。
定国公手下的水军,除了镇守扬州的一万以外,还在徽州,宁国府,安庆,九江各置四营,分别驻守着五千营兵巡防长江及其较为富裕的支流沿岸。
两个月内,郑百战亲临了四个大营进行整顿。
他不仅彻底掌控了四个大营的所有兵力,更是贯彻执行了陈青竹的所有惠军新政,宣扬了渡厄神尊的神通广大。
这让新投靠的三万水军,立即将朝廷忘在脑后,从此对渡厄神尊这个新主君忠心耿耿。
(太困了,明天再补一章哈。)
有了足够的兵力作为保障,便算是打好了分田地的地基。
这期间,陈青竹新建的文武大臣班底也没闲着,互相配合之下,不仅制定好了完整的流程,还把各地的知府,知县都换了个遍。
还在南都,扬州,淞沪等地,招募了许多能识文断字的男女吏员,作为执行分田地政令的人手,由内阁派出官员到当地对他们进行集中教导。
招聘吏员的过程很顺利。
因为这是平民百姓不经科考也能成为官吏的唯一途径。
在江南这文风鼎盛之地,能识字算数的还真不少,科考这根独木桥,许多人都是挤不上去的。
诸多的账房,落第书生都是这样的存在。
张贴公告上还写着,吏员不限出身,成为吏员者,将来可以参加科考。
而他曾经参与实务的经历,将作为其科考时的加分项,以及授官时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