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by芽芽学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5
然后,一张巨大的白布凭空落下,上书几行醒目的大字:
“渡厄神尊谕令,此番薯粮种,分与各村百姓广而种之。”
此等神迹,无不让各县府衙役百姓被吓得当场下跪,其后又津津乐道。
待村中百姓被召集到县府领取番薯粮种时,也都听县府中的百姓说起这番薯凭空被送达的神迹。
领取粮种的百姓回到各自的村子,又将此事广而告之。
这无疑让番薯也因为渡厄神尊的神迹,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变得更加容易接受。
并且,百姓们也真切感受到,如今统治着这片土地的,确实是一位法力无边的神仙。
待司农使在各村指导番薯种植时,说起渡厄神尊如何从天而降,杀尽折磨奴役他们的倭寇时,百姓们心中对渡厄神尊的感激,信仰也越发虔诚。
自此,无论什么叛军反贼的说辞,都完全无法动摇百姓们对神尊的忠心。
送完了番薯粮种,陈青竹又带着蓉娘去了海上,由南往北扫荡剩余的琉璃群岛,倭国本土西海岸等倭寇聚集之地。
期间,解救了无数被俘百姓,也装满了数十张纳物符的各种财宝货物,每一站都收获满满。
而此时,永安帝派出来的锦衣卫们,兵分几路,在历经风浪,海盗劫掠,迷路等种种波折后,前往倭国本土这一支队伍,倒是成功地找到了好几股倭寇势力。
他们由北往南挨个造访,终于在造访第四个倭寇庄园后,与剿倭的陈青竹撞了个正着。
第381章 把勾结倭寇的锦衣卫逮个正着。
准确说来,是这一支锦衣卫队伍刚到这庄园没多久,还没来得及说服这倭寇首领,陈青竹便带着蓉娘来了。
观察一番后,陈青竹道:
“蓉娘,你去挟持那倭寇首领。”
蓉娘兴致勃勃地领命:
“是!”
在剿灭了多股倭寇势力后,两人渐渐摸索出了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每到一地,首先找出那势力的首领,挟持首领后,令其将手下倭寇全部召集到一个相对封闭之处,然后关起门来杀。
一般来说,都是由蓉娘出面挟持首领。
一方面是为了锻炼蓉娘的实战反应与胆识。
另一方面,蓉娘的武力属于能勉强压制那些倭寇首领,但又不会强到让人畏惧的程度。
她这样一个小姑娘,能让那些倭寇首领毫不设防地将手下人召集起来,试图营救自己。
于是,没多久,正在这庄园歇息的锦衣卫,便听到外头发生了骚乱。
领队的锦衣卫总旗立刻拉住一个匆匆赶去集结的倭寇,问道:
“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这是要去做什么?”
那倭寇道:
“首领被人劫持了,我们要去救首领!”
说完,就步履匆匆地朝着首领居住的院子跑去。
“总旗,我们怎么办?”
一个锦衣卫询问道。
那总旗思索片刻,下定了决心:
“我们也去,最好能帮着将那倭寇首领救下!”
这一股倭寇势力不小,总共有上千人。
其首领得知他们这大魏皇帝使臣的身份,虽说对他们还算礼遇,却过于谨慎,一开始并不肯答应攻打渡厄神尊治下一事。
如今,若他们能帮忙救下这首领,应该会更有利于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锦衣卫总旗也带着自己的人去了首领的院子里。
然后便看到一个看身量大概十二三岁,面容却十分稚嫩的小姑娘,正稳稳地拿着匕首,架在那倭寇首领脖子上。
那身材健硕的倭寇首领,两只手臂都无力地低垂着,显然已经被她卸了胳膊。
锦衣卫总旗心下暗惊。
这小姑娘年岁不大,身手却是极其不凡,单枪匹马闯入贼窝不说,还能凭一己之力就制服一个身形几乎是她两倍的倭寇。
“人到齐了?”
小姑娘稚嫩的声音响起。
虽说语调冷静沉着,却还没变声,听着像是个孩子。
“除了在外头监督奴隶做活,离得比较远的,都到齐了!”
那倭寇首领咬牙切齿地道。
“你有什么事,如今可以说了吧!”
小姑娘粲然一笑:
“我要说的事啊,就是让你们都去地府向你们杀过的人赔罪呀!”
话落,握着匕首的小手一用力,那倭寇首领脖子上的鲜血便喷射而出。
小姑娘将已经必死无疑的倭寇首领往地上一推,利落地拔出腰间腰间量身定制的佩刀,做出了进攻的姿势。
锦衣卫总旗惊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完全不明白,那小姑娘为什么要杀这倭寇首领。
毕竟,她只有一个人,又身在贼窝,挟持着倭寇首领尚且有一线生机。
没了人质,那就必死无疑。
果然,众倭寇眼见她杀了自家首领,顿时勃然大怒。
“找死!”
“杀了她,为首领报仇!”
原本离她好几步远的倭寇们,立刻拔刀冲了上来。
就在锦衣卫总旗以为这小姑娘要被乱刀砍死时,意外发生了。
那些往前冲的倭寇,竟是毫无征兆地突然栽倒在地。
“小心有毒!”
锦衣卫总旗立刻警惕地低喊道。
二十多个锦衣卫立刻捂住了口鼻,以防被毒气波及。
然而,下一刻,他们便见到了那些倒地的倭寇们头部缓缓流出的鲜血。
锦衣卫总旗这才发现,那些倭寇是伤到了头部,这才导致瞬间殒命。
这让他顿时背后发寒。
这到底是什么绝世高手,竟能以如此快的速度同时杀死这么多人!
“注意防守!”
他带着手下的锦衣卫们谨慎地后退,拿出刀剑随时准备抵挡攻击。
然后众多锦衣卫,便精神紧绷地全程看着那些倭寇们被看不见的存在不断杀死。
他们正准备退走,却被涌上来的奴隶们挡住了去路。
这些奴隶们看到倭寇被杀,原本绝望麻木的眼睛里涌出了希望与振奋。
“这些倭寇终于遭报应了!”
“我们是不是要得救了!”
还有个有志气的年轻奴隶,立即站出来高声号召其余人:
“兄弟们,趁他病要他命,趁着倭寇被人攻击,我们一起上,把他们都杀了,我们就自由了!”
人群中不少人被这人的话所鼓舞,拿起手中的用来锄地的木锄就朝着那些倭寇们冲过去。
现场顿时战成一团。
锦衣卫总旗眼看着这一幕,便知道这伙倭寇往后只怕是不成气候了。
“走!立刻去拿行李,准备撤离!”
再待下去,他们说不定要被殃及池鱼。
二十多人逆着人流,好不容易回到自己的院子,拿着他们的行李便赶紧逃离这座庄园。
在有些崎岖的山路上狂奔了大约一刻,离了那庄园有三四里远,锦衣卫总旗这才和手下人一起,气喘吁吁地停下来。
再不停下歇一歇,就感觉肺都要炸开了。
而且,都离了三四里远了,他们怎么着也安全了。
“先歇息一刻,再去码头!”
总旗下令道。
众人倚着树休息,好不容易才喘匀了气。
“总旗,刚才袭击那些倭寇的到底是什么?”
有人心有余悸地问道。
“不会是真的是杀人如麻,被冤魂找来报仇了吧?”
“不是说鬼物都怕日光,不会在白日出现吗?”
其余人也纷纷问出心中的疑惑。
锦衣卫总旗听得心烦意乱,道:
“管他什么,反正与我们无关,时间紧迫,我们得立即去寻下一股倭寇势力才是!”
话音刚落,便听到一个清冷的声音传入耳中:
“倒是不知,你们堂堂大魏锦衣卫,寻倭寇做什么?”
众人大惊失色地朝四周看去,便见一个身穿白色道袍的女子,如同毫无重量一般落在了众人眼前。
“你是什么人?”
锦衣卫总旗大惊失色。
“总……总旗,好像是……是渡厄神尊!”
有个锦衣卫结结巴巴地道,显然他是见过渡厄神尊的。
“没错,正是本座。”
那白衣女子淡声道,没有否认自己的身份。
竟然真的是渡厄神尊!
锦衣卫众人想起渡厄神尊在神宫降下天雷,将一个胡作非为的权贵劈成焦炭的事迹,心中惊恐极了!
这可是距离大魏本土两千多里的海外啊,渡厄神尊怎么会来这里!
难道她真的是那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感应到他们所做的事情是要对付她,所以现身了?
那……那他们今天还能活着离开吗?
第382章 永安帝被钉在耻辱柱上。
陈青竹五感灵敏远超常人,那锦衣卫总旗一身十分隆重的飞鱼服,腰间配着绣春刀,在一群乌合之众的倭寇中分外扎眼。
哪怕人很多,也依然被她注意到了。
见这些人要逃走,她当即就打了一张定位符在他们那队伍中最末尾一人身上。
等把倭寇杀得差不多,又在被俘虏的大魏百姓们面前现身后,她就立刻前来追捕这些锦衣卫了。
锦衣卫身为皇帝的情报机构,突然来到倭国的倭寇势力处,还穿着如此正式的官服,实在可疑。
“本座的手段你们都有所耳闻,若想活命,便老实交待你们来这倭寇庄园的目的。”
她用上了威压,威胁这些锦衣卫。
二十多个锦衣卫,立刻个个额角冒汗,两股战战。
但他们到底是锦衣卫精锐,心智比常人更加坚韧,即使如此也没有人立即开口。
那为首的锦衣卫总旗壮着胆子,道:
“回神尊,倭患将至,小人是奉命来探查倭寇踪迹的。”
陈青竹目光冷冽地看着他。
她可不信如今大魏狼烟四起,永安帝还有余力顾及这些难缠却不会威胁他统治权的倭寇。
“本座不喜欢听人撒谎。既然给了你们机会不珍惜,那便别怪本座不慈悲了。”
说着,她就催动藤蔓,将人绑成一串,将他们全部带回了倭寇的庄园。
此时,这倭寇庄园已经完全落入她掌控中。
陈青竹让这个庄园被她指定的里长召集所有人前来集结。
等所有奴隶都到齐了,她这才用扬声术问道。
“可有人知道这些人来找那些倭寇做什么?”
她直接向众人问话。
众人交头接耳。
神尊将他们救出苦海,他们自然是希望能为神尊帮上忙的。
很快,一个十分貌美的女奴站了出来:
“神尊,民女知道!”
“这些人来的时候,民女就是在旁边伺候的,听那个总旗大人说,他带了陛下的圣旨前来!不过,民女也只听到这一句,他就让无关人等退下了。”
“很好,赏银十两。”陈青竹满意地道。
那美貌女奴立刻满脸笑容地谢恩。
一干锦衣卫的脸色却是煞白如纸。
完了,一切都完了。
果不其然,陈青竹当着两三千被俘作奴隶的面,直接用御物术将这些锦衣卫身上的所有包袱全部漂浮在空中。
然后抬手轻轻一划。
众人便见包袱里的东西如同天女散花一般,全部洒落在地。
各种日常用品中,一个精美的长方形檀木盒尤其惹眼。
陈青竹让盒子漂浮到自己眼前,打开,便见其中那卷明黄色的圣旨。
“放肆,这是圣旨,任何人无令不得触碰阅览!”
那总旗下意识阻止。
陈青竹冷声道:
“闭嘴!”
然后一抬手,就拿一块石头堵住了他的嘴巴。
展开圣旨,看完上面的内容,陈青竹玩味地勾起了嘴角。
看来,永安帝的确将她视为心腹大患啊。
为了对付她,连最基本的脸面廉耻都不要了。
片刻后,她扬声对下面这些被倭寇掳来的大魏百姓道:
“来个认字的,为大家诵读一下咱们大魏皇帝陛下的这份圣旨!”
很快,就有一个看起来中年人模样的男子走了上来:
“神尊,草民是落第的童生!”
江南是文风鼎盛之地,考了十几年没考上秀才的读书人比比皆是。
后来这些人大多去做了账房,生意人,或者蒙学夫子。
陈青竹将圣旨递给这人。
这中年男子看清圣旨上的内容,顿时气得浑身发抖。
片刻后,他强压着愤怒念出了圣旨上的内容。
陈青竹给他施展了扬声术,让他并不算洪亮的声音传遍在场所有人耳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海外诸部,凡攻打南都,扬州……十二府者,皆可占地为王,驾驭当地百姓。”
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所有人耳中。
这份圣旨,是写给倭寇们看的,因此用词造句格外浅显直白,所有百姓都听懂了。
因此,他们也格外愤怒。
“狗皇帝!我们多少人因为倭寇家破人亡,受尽苦难,他不派军队保护我们也就罢了,竟然还主动让倭寇攻打大魏的领土!”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主动勾结这些畜生不如的倭寇,他是疯了不成?”
“这样的人,怎么配为一国之君!”
“竟然写出这样的圣旨,他怎么不下十八层地狱!”
陈青竹听着百姓们愤怒的谩骂,带着淡淡的嘲讽看向那二十多个锦衣卫,扬声道:
“看到了吗?眼前这些人全都是被倭寇掳掠而来的大魏百姓,他们在倭寇手中受尽折磨,过得猪狗不如。”
“还有许多如他们一样的人,他们被倭寇抢走全部财物,烧杀掳掠,有的死于倭寇刀下,有些死在来海岛的路上,有些死于倭寇的折磨,根本没机会活着站在此处!”
“百姓因为倭寇受到多少磨难!你们执行永安帝那昏君的命令,难道不会良心不安吗?”
最后一句质问,掷地有声。
所有的话,无不说在了在场百姓的心坎上。
众人双目赤红地瞪着那些锦衣卫。
锦衣卫众人这才知道,原来这些看起来几乎不成人形的奴隶,竟全是被倭寇掳来的大魏百姓。
其中一些出身贫苦的,羞愧地低下了头颅。
接下来,这些人有问必答。
于是,陈青竹与在场百姓们都知道了。
永安帝除了他们以外,还派出了九拨人执行同样的任务,他们身上也带着同样的圣旨。
这话再次引来百姓们愤怒的谩骂。
还有不少人开始担心起了圣旨上提及的那十二府的百姓。
陈青竹适时地道:
“各位放心,有本座在,便绝不会再让倭寇踏入大魏一步,也绝不会再让百姓受倭寇荼毒!”
众人想起神尊方才屠杀倭寇的强大手段,心中顿时生出了无限的希望与感激。
对啊,大魏皇帝昏聩无道,不把百姓的命当命,但他们还有渡厄神尊!
神尊会保佑他们!
“神尊万岁!”
“神尊万岁!”
众人纷纷激动地高呼。
至此,这些百姓哪怕不知道渡厄神尊已经反了大魏,也全都恨透了永安帝这昏君,心中无条件支持渡厄神尊。
陈青竹带着蓉娘继续扫荡倭寇势力。
又花了大约七天,终于在五月倭患来临之前,荡平了海上诸岛与倭国沿海的绝大部分倭寇势力。
期间又收获了许多倭寇藏匿的财宝货物,并且解救了上万被掳掠为奴的大魏百姓。
让他们原地等待,并且保证会在一年内接他们回大魏,陈青竹这才带着蓉娘返回了南都。
第383章 越发忠心耿耿。百利而无一害。
回到南都,陈青竹便召集大臣们前来举行了一次大朝会。
除了作为心腹的属下们,还召集了各部与南都府衙今年遴选的官员吏员,总共约有七八百人。
朝会的地点也改在了更为宽阔的奉天殿外。
七八百位身穿绯色,绿色官袍的官吏,整齐列队站在台阶下的空地上,齐齐俯身参拜:
“参见神尊!神尊福寿无极,仙福永享!”
呼声整齐又浩大。
许多官吏都是头一次面见神尊,心中紧张又好奇。
尤其是那些从民间选拔出来的女性官吏,情不自禁地想要瞻仰这位让她们得以走出闺阁,像是男子一样成为官吏,掌握权柄的神明。
“众卿平身!”
清冷庄严的女声,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个人耳中。
不少人趁着直起身的刹那,悄悄抬眼瞻仰神尊的身影。
只见雕龙的汉白玉阶之上,一位身穿白色道袍,做道士打扮的女子,正长身玉立站在那里俯视众人。
距离太远,看不清她的五官,只能看到她的肤色和身上的道袍一样白,晨光之下,整个人都在散发七彩宝光,看起来既觉得威严不可冒犯,又觉得神秘梦幻。
许多人深深将这道身影刻入心中,且大受鼓舞。
能遇到神尊,是她们的幸运。
她们定要好好努力,争取早日走到离神尊更近的地方,不负神尊,也不负自己!
紧接着,众人便听到神尊继续从容不迫地道:
“今日召大家来,主要是为了告知大家两件事!”
“近日本座去了一趟倭国,扫荡倭寇,却发现了两队锦衣卫的踪迹,并且从他们手中获得了两份永安帝亲笔所书的圣旨!”
“据本座审问那些锦衣卫所知,永安帝总共派出了十队人马,力图联络海上所有倭寇。”
“梁保,你来给大家念一念这圣旨上的内容!”
说着,就将其中一份圣旨递给梁保。
梁保声音洪亮地念出了圣旨的内容。
顿时满堂哗然。
众官吏愤慨不已,完全没想到永安帝身为一国之君,会如此没有底线,不顾百姓死活。
同时,一些官位较低的官员和吏员,也担心起了治下的安危。
倭寇的威名,哪怕他们身在南都城,还算比较安全,却也是早有耳闻。
这些贼寇来去如风,凶残暴虐不说,还极其善于隐藏行踪,大魏上百年都未能解决这些倭寇,更何况他们这个只有大大小小十二个府的新生政权。
所有倭寇倾巢而出,百姓还有宁日吗?
他们的军队不算多,如何能顾全十二个府!
长此以往,治下匪寇横行,民不聊生,他们这新生的政权只怕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众人满心的忧虑愤慨,议论了好一会儿,这才听到神尊淡然的声音传入耳中:
“大家无需担心,就算永安帝勾结倭寇也没用。”
怎么会没用呢?那可太有用了!
众人心道。
然后便听神尊继续道:
“因为海上所有的倭寇势力,都已经被本座全数剿灭!从今往后,都不会再有倭寇再敢来大魏劫掠百姓了!”
众人纷纷难以置信地看向高台上的神尊。
此时,袁首辅站了出来,中气十足地大声对众人道:
“大家没有听错!神尊前些时日一直带着少主在海上扫荡倭寇,如今已经剿灭了所有倭寇,从今往后,倭患二字,便可扫入故纸堆了!”
“等咱们治下分完田地,神尊也将陆续派遣军队前往诸岛,接回被倭寇掳去的百姓!”
被袁首辅再次确认了这个消息,众人顿时又惊又喜。
回过神来,对自家神尊的崇拜更是飞跃至巅峰。
他们的神尊真的太强大了!
困扰大魏上百年的倭患,竟是被神尊以一己之力给解决了!
跟着这样的主君开拓江山,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只管忠心耿耿闷头干就是!
朝会散去,朝堂上的消息也随着这些官吏们下值,飞快传入民间。
不过半个月,南都附近的商贾,百姓们都知道了。
并且,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还在以极快的速度传入其余州府。
所有人因为神尊的庇佑而骄傲安心的同时,也对永安帝的昏聩无道越发印象深刻。
大家纷纷庆幸,如今他们有神尊这样英明的主君,而不必再侍奉永安帝那昏君。
千万百姓对渡厄神尊越发忠心不二。
大朝会上,宣布的都是关于此行剿倭的各种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等朝会散去后,几个心腹大臣来到皇极殿御书房,这才向陈青竹汇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掌管情报的张六率先道:
“神尊,中都凤阳守军陆续向外撤离一事,如今已经有了进展,属下等观察许久,终于确定,他们是在与鄂省军队换防。”
其余众人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纷纷面露忧色。
如今换防,其意图太明显了。
中都守军,尤其是将领,已经彻底畏服于神尊威名,完全无法再对抗或进攻南都。
这支军队,俨然已经废了。
甚至,只要他们这边再使些力气,就能直接策反这支军队。
可如今,快要煮熟的鸭子飞了不说,他们还将面临新的敌人。
“如今换了多少人马?”陈青竹问道,面色倒是一点没变。
“已经换了大半。”张六道。
“神尊,是否要想办法阻止?”
中都军队异动一事,陈青竹先前在海上剿灭倭寇的时候,便听张六汇报过了。
不过,那时候尚未确定中都那些军队的最终目的,陈青竹也抽不出时间来处理此事。
毕竟,比起已经对南都丧失斗志的中都守军,还是倭寇的威胁更大。
眼下确定中都守军的目的,陈青竹就更不着急了。
“为何要阻止?”
众人皆是诧异地望向她。
陈青竹继续道:
“永安帝此举,无非是想让倭寇与鄂省守军一起,两面夹击我南都诸府。”
“如今倭寇已全然不成气候,他敢单拿鄂省守军与我们拼杀吗?”
此话一出,众人的面色顿时松缓下来。
袁松伯更是率先反应过来,面露兴奋之色:
“神尊说得有理!新来的鄂省守军不敢动兵,迟早会被我方渗透,变成下一个凤阳守军!”
“而凤阳守军足有十万人,若去了鄂省,同样会将我南都治下之事传遍鄂省守军!到时候,鄂省守军亦将同样向往我南都治下!”
“凤阳守军换防,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何须阻止?”
众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自家神尊的深远用意。
陈青竹赞许地点点头:
“正是如此。”
截至今日,已经有三批返程的锦衣卫来向永安帝复命了。
得知他们已经与当地倭寇势力达成协议,永安帝阴郁的心情总算得以好转。
毕竟,倭寇是他对付渡厄邪魔最关键的一环。
确定这些利欲熏心的倭寇愿意冒险去攻打渡厄邪魔治下,他心头的大石便落地了。
然而,这样的好心情只持续到第四批锦衣卫返程。
锦衣卫指挥使敏锐地感知到,这次执行的任务,恐怕有了差池。
但他不敢耽误,哪怕心中忐忑,也还是只能第一时间如实去向永安帝汇报。
“陛下,又有一支锦衣卫队伍已经返程了,但二十多人的队伍只回来了五人。”
永安帝一开始还没当回事。
海上航行风险很大,路上有人手折损也十分常见。
“是遇到了风浪还是海盗?”
他漫不经心地问道。
锦衣卫指挥使神色凝重地道:
“都不是。”
“他们平安抵达了东番岛,也在当地百姓处打听到了倭寇的庄园。但他们抵达那庄园后,却完全没见到倭寇,只看到一群忙于耕作的普通百姓。”
“可不知为何,那些百姓对他们的敌意很强,一见他们出现,就立即对他们进行了围攻。”
“二十多个锦衣卫中,有十几人不是被生擒,就是被杀死,只有这五人勉强逃了出来。”
因为只剩下五个人,他们根本无法再继续寻找倭寇势力,便只能想办法先回大魏了。
永安帝觉得有些不妙。
当即便下令让锦衣卫指挥使再派人去东番岛,低调行事,务必要将此事探查明白。
其后十余天,再没有任何锦衣卫返京复命。
永安帝开始忧心,眼看着已经快到倭寇登陆的时候了,居然还有这么多锦衣卫没能回京复命。
那他们到底有没有顺利与倭寇取得联系?
总不能半数的人都葬身大海了吧?
还没等到探查的消息送回,南都的情报先送到了。
王忠身为与御前大总管,对于皇帝的这些阴私也是时常经手的,因此,他已经先一步过目了南都的情报。
“陛下,南都的情报送到了。”
他呈着题本的手都有些颤抖。
因为其中的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他完全不敢想象,永安帝接下来将如何大发雷霆。
而此时向陛下送上这个坏消息的自己,很容易被这怒火波及。
“直接说吧。”
永安帝其实很不想看关于南都的情报。
因为多半没什么好事。
王忠只得硬着头皮道:
“回陛下,如今南都盛传渡厄邪魔已经将海外的倭寇悉数剿灭,并且……并且……”
永安帝心头咯噔一下,见王忠吞吞吐吐,更是不耐烦地站起身,呵斥道:
“并且什么,说!”
王忠只得硬着头皮道:
“并且说陛下您派遣锦衣卫,勾结倭寇!”
永安帝闻言,顿时跌回了御座上。
原先所有的疑惑都在这一刻被解开了。
为何这么久都再没有任何锦衣卫返程,为何那些本该是倭寇的庄园处只剩下普通百姓,且那些百姓一见锦衣卫现身就敌意很强。
那渡厄邪魔恐怕真的已经荡平了海外所有倭寇势力。
并且,可能很早就抓到了锦衣卫,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他的计划。
她甚至还把这些事告知了被倭寇掳走的大魏百姓,所以那些人才一见到锦衣卫的人就喊打喊杀。
事到如今,不仅他的计划完全破灭了,他在南都附近的名声也全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