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by芽芽学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5
北直隶是他最后的底牌,他绝对不能容忍那些权贵如同地方官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他,向渡厄邪魔投降!
往日他也算很对得起那些权贵了。
如今,生死存亡时刻,自然也该他们为他的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你自己选好人,不能超过三十个。】
修炼不易,元冥真人不可能耗费大半功力,向成百上千人的意识里植入命令。
她愿意做的,只是多帮永安帝控制一些家族领头人,让他们率领家族全力以赴抵挡渡厄军。
永安帝精挑细选了十五个来自北直隶的本土家族,以及朝中善于打仗的大小将领十五人。
以年末宴会的名义,把这些将领和一家之主召集在一起,让“仙尊”暗中完成了对他们的控制。
做完这些,他又分别向蜀王,秦省叛军派出了使臣。
希望他们能与朝廷一起对付渡厄军。
为此,朝廷愿意承认他们占领的土地,让他们独立建国。
尤其是蜀王,他对其寄予厚望。
再怎么说,两人都同为大魏皇室血脉,不能让肥水流了外人田。
然而,秦省起义军对渡厄神尊嗤之以鼻,觉得这是永安帝借力打力的诡计,压根不予理会。
还想着永安帝遭难,他们可以趁火打劫。
蜀王那边,倒是同意谈谈,但却是狮子大开口,要求永安帝把军队撤出贵省,鄂省。
这便相当于要大魏将两省的疆域全部割让给他。
鄂省可是大魏最后的粮仓,永安帝岂肯割让,双方的谈判顿时陷入了僵局。
除此之外,永安帝还做了一件事,那便是让人给渡厄神尊送去一封威胁信。
陈青竹是在腊月中旬收到这封信的。
“神尊,内阁派人递话,有大魏使臣坚持要亲自见您,说是带了一封只能由您亲启的重要信件,您若不看,定会后悔终身。”
静室外,有皇极殿的婢女传话道。
这倒是让忙于修炼的陈青竹有了一些好奇心。
她倒是想看看,什么信能如此要紧。
“把人带进来吧。”
来人是大魏皇宫里的太监,对渡厄神尊还是很畏惧的,老老实实地跪地叩拜,然后才递上了那封信。
陈青竹让人把信呈上来,展开快速扫阅了里面的内容,然后轻哼一声,直接一个小的火球术,当着送信太监的面,便烧毁了这张信纸。
“神尊?”
太监惊疑不定地看了她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去。
陈青竹依旧安坐在镀金的龙椅上,神色没有任何担忧,焦急与波动,反而带着一种傲视天下的睥睨:
“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本座不接受任何人胁迫。”
永安帝在信里写,她唯一的儿子裴轩在他手中,若想换她儿子平安回到她身边,就必须把南都以北的所有领土归还给大魏。
对此,陈青竹只觉得可笑。
到底是什么给了永安帝错觉,让他以为裴轩在她这里很重要,甚至重要到可以换取半壁江山?
更何况,裴轩在京中的情况早就有人汇报给她了。
因为突然被永安帝看重,他可是相当志得意满,乐不思蜀。
既如此,她又何必要浪费人力将他带回南都?
让她自己冒着被那邪修魂体设陷阱偷袭的风险,亲自去救人,那就更不可能。
在突破筑基期前,她不会踏足皇宫。
裴轩这种性子,不狠狠吃些教训,还以为世界是围着他转的。
至于他的安危,她相信永安帝只有这个筹码在手,是不敢轻易伤害裴轩来激怒她的。
若真有个好歹,那也只能说是命该如此。
永安帝派去南都的太监,是在除夕宫宴前回来的。
得知陈青竹的回复,永安帝本就阴沉的脸色,又更阴沉了几分。
他开出的条件,原本有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意思。
而且,他自觉已经很给那渡厄邪魔面子了,就算是最开始的开价,他也给她留了南都以南的诸多富庶领土。
却没想到,那渡厄邪魔竟是连还价都不还,直接就如此狂傲地拒绝了谈判。
如此,他若不让陈青竹付出代价,那真是一点帝王威严都没有了!
想到此,永安帝咬牙道:
“来人,将裴轩砍掉一只手,给那渡厄邪魔送去!”
先前还是他的手段太温和了。
他就不信,渡厄邪魔一个女子,还能真的不心疼自己的儿子。
一旁的王忠听见连忙劝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那裴二公子一心亲近陛下,又颇有才学,没必要这么早让他对您离了心!”
他只是个太监,在永安帝心中并没有浪费一个名额接受控制的价值。
因此,王忠也是有些自己的小私心的。
如今京中严禁谈论战事,但他却是对大魏如今的情势一清二楚。
大魏到如今的地步,真的是气数将尽。
渡厄神尊重返京城是迟早的事情。
他总得为自己留些后路才是。
永安帝刚才本就是急怒攻心,经王忠这一劝,很快也冷静下来。
渡厄邪魔如此油盐不进,就算他砍了裴轩的手又有什么用?
更何况,裴轩此人,还有些非同寻常之处。
这小子先前给他敬献的玻璃方子,
据工部说,在他们的工匠反复请教裴轩又多番摸索后,真的制造出了纤毫毕现的玻璃。
玻璃原本只是波斯国的舶来品,产量极少,且远不如工部如今造出来的玻璃品质好。
等到玻璃量产,或许真能给他的内帑带来不菲的收益。
这样一个最远也就去过南都,经历十分简单的勋爵家的庶子,从来也没接触过工匠,到底是怎么琢磨出玻璃制造方子的?
是因为他是渡厄邪魔的亲儿子?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他的身上是否又能压榨出更多有用的东西?
裴轩没让他失望,宴会上,竟是献上一个锦盒,说是专门给陛下的新年贺礼。
永安帝打开一看,却发现是改良火药的方子,说是能将火药的威力提高好几倍。
永安帝顿时心下一喜。
若此事能真的实现,不管是渡厄邪魔麾下的渡厄军,还是其他叛军,都将遭到重创。
他看完后,当即就龙颜大悦地给裴轩封了个三等伯,瞬间让他与他的父亲靖南伯平起平坐。
“你父母皆不在身边,回靖南伯府也是冷清,往后便在宫里住下吧。”
说完,永安帝就让人去把离乾清宫最近的诚肃殿收拾出来,拨给裴轩居住。
“多谢陛下!”
裴轩满心激动,还充斥着舍我其谁的骄傲。
直接住在宫里!
就算是最受宠的皇子,也莫过于这个待遇了,可见他如今到底有多受陛下宠爱信重!
满朝文武,谁有他这般荣宠?
毫无疑问,他将和他前世所看的那些某点穿越小说主角一样,
凭借现代知识,年纪轻轻就位极人臣,
在史书上也留下浓墨重彩的传奇。
“陛下!君恩似海,您比臣的父母对臣还要好,臣将永生铭记陛下的恩德,为陛下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说完,他就虔诚地跪下来,结结实实给永安帝磕了三个响头表忠心。
永安帝看着他这副像狗一样谄媚讨好自己的样子,脸上的笑容越发和颜悦色。
坐在中后位置的张氏,却是气得袖子里的手指甲都快把掌心掐出血了。
可最终她还是连一点异样的脸色都不敢表露出来。
能有什么办法呢?
妹妹死了,大皇子被渡厄邪魔掳走生死不知,宫里又生了新的皇子。
她这个靖南伯夫人的风光,早就一去不返。
她和儿子如今全靠陛下的那点恩宠活着,不敢有任何行差踏错惹怒陛下。
宴会上也无人顾及张氏的想法,下半场,许多人都围在裴轩身边敬酒,套近乎。
当然,半数的人都不是为了永安帝对裴轩的重视,而是为的他身上另一个身份——
渡厄军少主陈容的亲哥哥。
无论如何,这个曾经的伯府庶子,都成了这场权贵云集的宴会上风头最盛的人。
裴轩也越发被捧得飘飘然,连走路都快鼻孔朝天了。
然而,不管是永安帝还是裴轩,以及京中的众多权贵,都没有料到形势会变得如此快。
别说他们,就算是领军北上的慧岸本人,也同样没预料到。
这个腊月和新年,朝廷不顾天寒地冻开始向北直隶大量调兵。
这直接吓得剩下的齐鲁诸府官员,都不顾还在过年,也不顾冰天雪地,争先恐后赶来济州递交降表。
一个个求着她赶紧接收自己的兵权和执政权,然后送他们去神尊治下安全的地方做官。
官小不要紧,只要保证他们一家平安就行了。
慧岸都对这些人贪生怕死的举动麻木了。
她忍着心疼浪费了一张传讯符,将自己这边的情况禀告给了陈青竹。
陈青竹也只好立即让小朝廷暂停休沐,为新归顺的州府安排人手。
慧岸那边也马不停蹄地压着那些新归降的官员,协助她收编降兵。
大半个月过去,待出了元宵,气温稍微回暖,她已经将齐鲁诸府安顿完毕,开始继续向京城进发了。
数万大军很快便顺利地来到了北直隶范围内。
北直隶向来是京城勋贵与皇帝严密掌控之地。
这里的官员或许都是永安帝的死忠,倒也没有人做出争先恐后投降的事情来。
她所率领的渡厄军,被北直隶大名府的高大城墙和其中严阵以待的禁军拦住了去路。
慧岸觉得,接下来必定要开始打硬仗了!
毕竟大名府的城墙又高又厚,城上守军也都是装备精良,火力强大的禁军,要攻下大名府应该要耗费不少时间。
麾下的士兵们个个摩拳擦掌,热血沸腾,准备杀上城墙立功。
然而,事情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因为她才刚刚围城和守军交战没两天,大名府的城门就自己打开了。
——大名城的百姓发生了暴动,从里面攻陷了东边的城楼,主动为渡厄军打开了城门。
此事还得从陈青竹这渡厄神尊三年前赈济雪灾说起。
北直隶的百姓们实在太苦,饱受京城权贵压榨。
渡厄神尊在他们被暴雪围困,几乎要陷入绝境时,为他们送来了珍贵的粮食。
这还是头一次,发生天灾时,他们真正拿到这么多赈济粮食。
所有人都知道,那些贪官之所以能如此老实地把粮食如数发给他们,全靠神尊的威慑。
那一次,他们靠着神尊给的粮食,撑到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日子虽然依旧难熬,却没有人因为暴雪饿死。
所有人都记着神尊这份大恩和关怀。
没多久,渡厄神尊就被朝廷打为邪魔,朝廷布告上说她掳掠小儿去挖心炼丹。
大家都很不理解,这样慈悲的神尊,怎么会是邪魔。
世间真的会有对百姓这么好的邪魔吗?
后来,零星有风声传出,说神尊当初之所以被皇帝打为邪魔叛党,就是因为那批救灾物资。
神尊要求陛下赈济雪灾地区的百姓,皇帝不肯。
明面上在朝堂上答应了神尊,却暗中转移赈灾物资,神尊无法,只能拿走了禁军的军粮库。
至于掳掠小儿,也是为了救被皇帝拿去祭祀邪魔的大皇子。
这个消息也得到了一些去京城做工的人证实。
京城许多百姓都知道此事,只是后来被严禁谈论了。
这个消息在继续被权贵,大户欺压,忍受大魏朝廷沉重的苛捐杂税的三年里广为传播。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神尊是为了他们这些百姓,才会惹怒陛下,被污蔑成邪魔和叛贼。
百姓们心中悲愤极了:
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啊?
贪官污吏横行无忌,真正一心为民的,却不得善终。
正当一些有志之士,准备联名请命,让朝廷恢复渡厄神尊名誉时,却听南边来的商人们说,渡厄神尊已经回了南都老家,在那里揭竿起义。
如今,神尊的势力早已一统江南,一路北上,所过之处,无不改天换地。
所有在大户手中的田地,全都被收回,无偿分给普通百姓。
每个百姓无论男女,都能拿到三亩地,却只需要缴纳两成赋税。
是所有税金加起来只要两成,除此之外绝不再额外收取别的税金。
如今的江南,普通百姓们家家有余粮,每户都能时常吃到肉和蛋。
大名府的百姓们真是越听越对神尊治下充满向往。
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想:
神尊那般慈悲,被她统治,真是比那狗屁朝廷好一万倍!
若是神尊也占领了大名该多好!
又过了几个月,寒冬再次降临。
他们不断听说神尊的军队北上,被其他州府争相投诚的消息。
百姓们便开始期待,自己所在的大名府,也一如其他州府那般,顺利地归顺到神尊治下。
然而,他们的梦想在腊月破碎了。
朝廷派出数万禁军,占领了大名城,在城中大肆征集物资,民夫,
强迫大家加固城墙,挖掘战壕与陷阱。
并且打出口号,誓要全歼渡厄军,让他们滚回江南!
期待已久的百姓们真是悲愤又绝望。
明明希望近在眼前,明明渡厄军都已经离他们只有百里距离了。
他们却被朝廷横插一杠,不仅不能归入神尊治下,还要被卷入战争,被迫成为阻拦对付神尊的力量!
在这样的情绪中,民夫中的有志之士们开始私下联络组织人手,最终在渡厄军攻入城下,准备攻城的时候,直接暴动夺取了城门。
沉重的城门在机括的操纵下缓缓上升,大批渡厄军杀入城中,许多民夫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们成功了!
神尊的渡厄军来了!
慧岸很快带领麾下士兵彻底占领了这一处城门。
看着满地死伤的民夫,她喜悦的心情不由自主变得沉甸甸的。
为了打开这一处城门,城里的百姓,付出了上千的死伤。
他们明明那么瘦弱,身上的衣服也破烂不堪。
但他们的英勇无畏,与军中的士兵别无二致。
她从未如此刻般深刻地体会到,观主带领他们夺取这天下的意义。
她看向那些满脸激动望着他们的民夫,扬声问道:
“义军首领何在?”
剩下的数百民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走出来一个皮肤黝黑的瘦高个,他脸上带着悲痛,声音也有些哽咽:
“回将军,我们领头的是黄安青……他刚才已经被禁军砍死了……如今是由小的领头……”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赵石头!”
慧岸走上前去,温和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赵石头,节哀。”
说完,又抬起目光看向其他民夫,朗声道:
“各位放心,神尊厚待百姓,绝不会让大家白白受伤丧命!”
“方才所有死者,一律纳入我渡厄军英雄祠,与我军士兵一样领五十两抚恤金,其家中有父母幼儿者,每月领三百文奉抚金,直至幼儿年满十五且父母过世。”
“受伤致残者,领三十两抚慰金,每月同样可领三百文补助金。”
慧岸身为一军主帅,这样的事情是可以自行做主的。
民夫们闻言,先是震惊,然后就生出无限感动。
他们拼死打开城门,不过是孤注一掷,想让渡厄军进城。
等大名府归于神尊治下,施行了那些善待百姓的新政,活着的人能过上好日子,那他们就不算白送了性命。
完全没想到,神尊的将军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死了的给五十两,还每个月给钱奉养家中老小。
残疾的也同样每月给钱,还能领三十两抚慰金。
贫苦百姓向来命如草芥。
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命在神尊这边会如此值钱。
这不是因为他们的命变得值钱了,而是因为神尊善待和珍视每一个百姓!
“小的代替那些死伤的兄弟们谢过将军,谢过神尊!”
赵石头双眼泛红,直接跪地叩谢。
其余民夫闻言,也跟着跪地叩谢起来。
“好了,都起来!都起来!”
慧岸连忙温声道。
然后安排军医为受伤的民夫治疗,又组织兵马准备与城中禁军进行巷战。
渡厄军进城的消息很快被城门附近的百姓们奔走相告。
百姓们得知神尊的渡厄军来了,也是民心大振。
原本还畏惧朝廷的兵马,不敢做那冒头的第一批反抗者。
如今渡厄军来了,他们便有了底气和主心骨,
因此竟是有数万青壮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帮助渡厄军抗击朝廷禁军。
渡厄军本就盼着杀敌立功,战意汹涌,如今有了城中百姓鼎力相助,更是如虎添翼。
不过三天,大魏朝廷的禁军,便被俘虏杀死过半,剩余的半数,也在大名城待不下去了,只能灰溜溜地撤出了大名城,退居更北边的广平府。
进入大名府当天,慧岸就用传讯符,将大名府这让人意外的情况汇报给了自家观主。
她原本以为,这是观主让张六在大名府运作的结果,却没想到,观主也很惊讶。
“这不是观主您安排的吗?”
慧岸忍不住问道。
陈青竹十分肯定地回答:
“不是。张六的人手大多还在齐鲁,哪有那么快的动作。”
让士兵哗变是一回事,煽动手无寸铁的百姓攻打禁军又是另一回事。
两者战力差距太大,若非事发突然,禁军没有防备,这些民夫的死伤只会更多。
她从未想过要煽动那么多普通百姓白白送命。
——她原本是打算等到突破筑基期,再亲自前来,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大名府。
却没想到,大名府会提前发生民变。
“你们先在大名府主持分田地,一个月后,我会来与你们汇合。”
陈青竹吩咐道。
这一年里她又陆续得到了许多功德,修炼速度再次提升。
如今离筑基只有一步之遥。
一个月后,她应该就可以突破筑基期,有九成五的胜算直接杀入京城了。
(今天有点累,先更一章,明天再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哪怕陈青竹不愿牺牲太多底层百姓,大名府以北的几个府依旧暗流涌动。
首先是紧邻大名府的广平府。
禁军退军广平没两天,就有人来求见坐镇大名府城的慧岸。
“将军,这人给了不少银子,自称来自广平望族,有要事向将军禀报。”
慧岸身手远超于常人,并不怕被人行刺,因此思索片刻便道:
“传进来!”
很快,求见的人便来到了帅帐。
那人大概四十的年纪,一副士大夫的风雅打扮,见到慧岸这个女帅,却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诧异或不屑。
反而毫无障碍地一见面就行了个一揖到地的大礼,拍马屁道:
“久仰慧岸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英武非凡叫人心折!不愧是神尊麾下第一猛将!”
说着,又奉上了一柄装饰华丽,价值不菲的宝刀,要送给慧岸,说是宝刀配英雄,放在慧岸手里才不算蒙尘。
慧岸不喜欢这些虚假的场面事,冷着脸道:
“东西你收回去。有什么事,直接说就是了。”
那中年人这才表明来历,说自己是城中谢家家主的堂弟。
慧岸对广平府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
谢家也算广平府排名前三的家族,不过,是刚好排第三,实力远逊于前面两家那种存在。
这谢家在百姓中的风评还算不错,近些年来少有摆在明面上的污糟事,还时常施粥,招工救济百姓。
但这谢家家主的堂弟,前来传达的意思却是:
“谢家与城中百姓一样,心向神尊已久,得知神尊麾下大军临近广平府,喜不自胜,一心想着能为渡厄军做些什么。”
“不才鄙家在城中有些民望和号召力,如今已经暗中组织心向神尊的百姓和谢家家丁,随时准备配合渡厄军偷袭禁军。”
慧岸也并非不通人情世故,这谢家的态度如此谄媚,绝不是真的心向观主,而是有所图。
她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人:
“你们谢家想要什么?”
听她问得如此直白,那谢家主的堂弟,也只好打开天窗说亮话:
“自然是求一份从龙之功。”
说完,又向慧岸摆出了谢家的实力:
有多少粮食,财产,能号召多少百姓与家丁打手,且在禁军里有人。
总之,他们可以为渡厄军进城提供很大的帮助。
慧岸想起大名府那些死在禁军手中的起义百姓,心中对此有些反感。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为了成就谢家的从龙之功,城中又将有多少贫苦百姓死在禁军刀下。
“回去告诉你们家主,神尊和渡厄军不需要你们这样做。”
“时机到了,我渡厄军自会挥师进城,还请你们不要自作主张。”
那谢家主的堂弟也是个人精,闻言自觉听出了慧岸的弦外之音,赶紧表态道:
“将军放心,就算我们做了什么,拿下广平城您也是首功,我们谢家往后不介意唯将军马首是瞻!”
慧岸皱眉。
“本将军并不是担心你们抢功,这都是神尊的意思。”
担心他们不听劝诫,她又这般强调道。
神尊不希望牺牲太多无辜百姓。
当然,这是不好宣之于口的,否则百姓便会成为朝廷手中的人质。
然而,哪怕她已经如此强调,还是敌不过谢家那一颗想要从龙之功的心。
这谢家主的堂弟潜回广平城,与谢家的几个核心人物一合计,一致认定:
“渡厄军这一路北上,鲜少有硬仗可打,这位女将军绝对是怕我们抢了她立功的机会!”
于是,他们改变了计划。
开始暗中煽动联络广平城的一些禁军将领。
以渡厄神尊在京城的威名,哪怕底层士兵未必都知道,但中上层的将领却是都有所耳闻的:
渡厄神尊可以制造天雷劈人,叫人魂飞魄散。
哪怕没亲眼见过渡厄神尊,这些人对上渡厄军,其实本就有些心里打鼓。
谢家再一告知他们如今渡厄神尊治下的实力,以及朝廷的势微,这些将领便纷纷动摇了。
毕竟,朝廷走到如今这地步,效忠于朝廷也捞不到多少好处,还有丧命的风险。
而渡厄神尊治下却如此富庶。
孰强孰弱,该如何选择,还需要犹豫吗?
很快,广平城里的禁军中就发生了哗变。
部分中上层将领,煽动麾下士兵包围帅帐,猝不及防之下,竟是活捉了这里的禁军守将。
而谢家也组织家丁和百姓从外部围攻那些忠心于朝廷的禁军。
死伤无数之后,谢家控制了整个广平城。
然后越过慧岸,派人快马加鞭赶赴南都,向渡厄神尊邀功投诚。
广平城的禁军,也有那么些忠于朝廷的精锐逃了出去,赶紧去向更北边布置了重兵的河间府报信。
河间守将一方面立即上书汇报永安帝,另一方面却也是立即召集下属们,准备出兵镇压广平府的叛党,杀鸡儆猴。
然而,与广平府谢家有同样心思的河间大族又岂止一个。
有广平府的前例在,还不抓紧时间主动向渡厄神尊表忠心,
难道要等着神尊的大军打进来把他们全部抄家灭族吗?
更何况,神尊赈济雪灾,在百姓们心中威望极高。
只要派人在民间宣扬,神尊的渡厄军已经抵达三百里外的大名府。
又告知他们,大名府起义时的死伤者,都被渡厄军纳入英雄祠,得到了丰厚的抚恤。
便足以让这些头脑简单的百姓为了迎接神尊,心甘情愿地抛头颅,洒热血!
于是,这河间守将率领禁军才刚走到广平城外,还没准备攻打,就直接后方起火了。
河间府也同样发生了叛乱。
河间几大家族直接成了起义军领头人,与自己在禁军中的人手里应外合,
不仅打败了留守禁军,控制了河间城,甚至还反过来派兵追击攻打广平府的河间守将率领的那部分禁军。
河间大家族与广平谢家取得联系。
广平也开始出兵迎敌,里应外合围剿那河间府守将率领的禁军。
慧岸得知消息的时候,双方已经在河间与广平府的中间地带杀成一团。
第407章 等陈青竹闭关结束,渡厄军已经打到了京城外。
她连忙启用传讯符,将消息禀报给陈青竹。
然而,陈青竹此时却离开皇宫闭关去了。
她正在冲击筑基期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外界打扰。
自觉如今局面稳定,又给蓉娘和重要的下属留了自保的手段,并且给予了他们紧急联系自己的传讯符。
在不让任何人知道的情况下,她离开一个月并没有太大风险。
因此,这消息最终是传到了内阁手中。
内阁之中,对此事的处理颇有争议。
以严庆之为首的老派官僚认为,此事对神尊的版图扩张大有裨益。
不仅不应该惩处那些发动百姓的大族,还应当适当给他们一些奖励。
袁松伯一系的革新党则认为,既然神尊有言在先,就应当及时叫停这样的行为,等到神尊回来主持大局。
双方僵持不下,吵得面红耳赤,却无法得出一个让大家都服气的结论。
但慧岸那边还在等着回复。
最终,由少主陈容拍板,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便不如用惩罚的方式,为牺牲的百姓和士兵谋取一些好处。
于是,南都很快向广平,河间两府传达了内阁的命令:
既然先前慧岸将军已经向谢家传达过了神尊的意思,谢家却明知故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