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by芽芽学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5
胡族来的使臣正是裴骁。
胡王认为,他身为原本的大魏臣子,如今投了胡族得到了厚待和重用,是劝降魏臣的典范。
辽东总兵的强硬态度,让一身胡服的裴骁脸色发沉。
当初从京城逃出,仓惶投靠胡族后,他一直倍感屈辱。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身为异族,哪怕他这几年想尽办法娶了胡王的女儿,也努力帮胡王献计献策,他也依旧受到排斥和鄙夷。
他们给了他一个看似不错,却没有实权的官位,让他去安抚大魏沦陷区的百姓。
背地里,无数大魏百姓骂他是卖国贼,恬不知耻去当胡族的狗。
午夜梦回,他一直在后悔。
如果当初他不那般仓促地投靠胡族,多在大魏境内待一段时间,他就绝对不会遭受如今的耻辱。
裴家世代忠良的名声,全毁在他身上了。
更可气的是,即使他牺牲了那么多,也依然无法重新出人头地。
如今看到辽东总兵洪士忠如此有骨气,他只觉得像是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自己脸上。
可眼下,根本没有时间让他悲春伤秋。
胡王允诺他,若他能成功劝降辽东守军,便让他统帅一半的辽东军,作为攻打渡厄军的先锋。
劝降辽东总兵,是他唯一掌握实权的机会。
他必须竭尽全力。
见那辽东总兵的亲兵传完话,转身就要走,裴轩直接挽起弓箭,一箭射出。
弓箭精准地射入了城墙上挂着旗帜的旗杆上,入木三分,箭杆上还带着一封书信。
此等箭法,说是百步穿杨也不为过,成功地震慑住了那位亲兵,以及城墙上的许多士兵。
裴骁听到城上的惊呼声,唇角微勾,扬声道:
“告诉你们总兵,大王对他十分赏识,也愿意厚待辽东军士兵。具体条件全写在纸上了,请他好好考虑。”
“明日此时,我军便会带着大炮来城下询问你们的答案!”
他知道,渡厄军应该很快就会北上,到时候可能同样会争取收编这支辽东军。
他不能给他们太多时间,免得等来了渡厄军,让辽东军在中间待价而沽。
说完,他便毫不犹豫地打马返回了胡族营地。
他射上城墙的书信被转交给了辽东总兵。
洪士忠气恼地想要直接将这书信扔进火盆,最后还是恨恨地拆开了。
看完书信的内容,他恶狠狠地将书信拍在了桌子上。
“可恨!就连胡蛮子也敢拿钱来砸我大魏士兵了!”
“这些钱,还不都是从我大魏劫掠而来!”
更可恨的是,这样的条件若传到军中,还真有可能动摇军心。
大魏给边军的待遇还算不错,可经过上面的层层克扣,士兵们能拿到手的不过六七成。
粮食,衣物,武器的质量也常常被以次充好。
这还是在他秉承孟总兵遗志,一力肃清军中风气的情况下。
士兵们也是人,要吃饭,要养活家人。
大魏已亡,有更好的待遇,很多人都会动摇。
可他不甘心。
如今不管是投降渡厄军,还是投靠胡族,都是叛国。
他都不想选。
他已经派人前去联络在秦省平叛的关西军,请他们派援军前来帮自己脱困。
事到如今,与两方虚与委蛇,挑动两方出高价,互相竞争,或许是能争取时间唯一的出路。
第二天正午,胡族大军围攻永平北门。
慧岸也带着五千急行军,赶到了永平南门外。
第421章 慧岸收服辽东军。
慧岸率领五千先锋军,赶路了三天三夜,终于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永平城外。
她知道,神尊想以最小的伤亡拿下辽东军。
她也不让父亲昔日的旧部死在自己率领的渡厄军刀下。
所以,速度要快,一定要赶在胡族之前达成和平收编。
因此,一抵达永平城南门外,她丝毫没有耽误,直接便带着几十个亲兵前去叩城。
“渡厄军大将军孟凌霜亲来和谈,还望洪总兵拨冗一见!”
这一次,她报了许多年未用的俗家名字。
她知道,这个名字,可以让向来英勇不屈的洪士忠对渡厄军减少一些排斥,得到一个面谈的机会。
正在北门御敌的洪士忠,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怔住了。
孟凌霜。
这不是孟总兵爱女的名字吗……如今那渡厄军的大将军竟然与之同名,是巧合,还是阴谋?
北城门是无法轻易被攻破的,胡族的进攻只是一次震慑。
如今,既然渡厄军将领也亲自前来谈判,倒不妨见一见。
“告诉那孟将军,让他进城来谈。”
谈判去敌营,一般派的都是下面的手下,很少有一军主帅亲至敌营的。
毕竟要防备敌方不讲武德,直接扣押敌军主帅。
然而,当他来到南城门,让人在城墙上丢下绳梯后,便见当先那位骑着白马,身穿软甲的,戴着头盔的将军,直接策马朝这边过来了。
他翻身下马,毫不犹豫地拉上绳梯,动作十分利落,不过短短数息,便已经跃上了城墙。
十余个亲兵紧随其后。
城墙上的士兵们立即防备地拔刀相向。
还有弓弩手的弓箭也对准了她们。
然而,这位看面容很年轻的将军,脸上毫无惧色,反而露出怀念的笑容,朝洪士忠拱了拱手:
“多年不见,洪叔别来无恙?”
听到声音,洪士忠这才发现,上来的那位年轻将军,是个女子。
因为是女子,才让他误判其年纪格外年轻。
这女子,竟如此熟稔地叫他洪叔。
而且,看面容,似乎的确和记忆中的孟小姐有些相似。
当年在总兵府,他的确没少见那位喜欢舞刀弄棍的孟小姐,有时候她还会缠着他们切磋武艺,讨教兵法,因此他对孟小姐也很熟悉。
只觉得如今眼前这女子,在年纪上是对不上的。
孟小姐如今也该是三十多的人了,怎会如此年轻。
眼角眉梢一点皱纹都没有,看着像是二十多岁一样。
而且,当初孟家出事,他也想过往后要照拂一下自己所敬佩的上官仅存的血脉。
但没多久,就听说这位孟小姐因病去世了。
洪士忠看着慧岸的目光很冷:
“谈判就谈判,何必要故弄玄虚冒充故人?”
“而且,这冒充还如此拙劣!难道你不知道,孟将军之女早就病逝,而且她就算活着,也该是而立之年,与你的样子完全对不上!”
慧岸并没有生气,而是和声道:
“病逝,那不过是狼心狗肺的前夫想与我孟家割裂的借口罢了。当年我孟家出事没多久,那狗贼就将我挑断脚筋,送到了南都一个黑尼姑庵养病,随后就宣布了病逝的消息。”
“若非后来遇到神尊,我就算侥幸没死,也不可能有今日站到你面前的这一天。”
“至于年纪显得年轻些,这不过是神尊手段的一点小道而已。”
说着,她一个闪身,直接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前,冲到了洪士忠身边,用腰间并未出鞘的佩刀,象征性地架在了洪士忠脖子上。
“放开将军!”
城墙上的众多士兵如临大敌,纷纷再次向慧岸举刀。
慧岸把架在洪士忠脖子上的刀放了下来,拔刀冲上前去,以孟家的刀法迎敌。
洪士忠这才发现,刚才对方根本没拔刀。
那自称是孟小姐的女将军,用的也的确是孟家的刀法。
她的身形快如闪电,力气奇大,每次一出手,便轻易将围攻她的士兵一脚踢飞在地,让人痛得半晌爬不起来。
更惊悚的是,就算侥幸有人砍到她身上,她却毫发未伤。
反而是那士兵的刀像是砍到了什么坚不可摧之物,刀身顷刻断成两截不说,整个人还直接倒飞了出去。
“停!停手!”
洪士忠连忙大喝。
双方顿时都收了手。
慧岸收刀入鞘,淡然而立,看向洪士忠:
“洪叔,我如今这身手如何?”
洪士忠定了定神,有些感慨:
“传闻渡厄神尊手下有数十猛将,快如奔兔,天生神力,今日算是长见识了!”
慧岸带着几分傲气笑了笑:
“这些于我们神尊而言,不过是雕虫小技。”
“你觉得,以我们神尊和渡厄军的实力,有必要冒充孟家后人来与你谈判吗?”
洪士忠摇了摇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还活着,如今又成了大将军,继承孟家衣钵,你父兄在天有灵,一定会很高兴!”
“是啊,他们当初不让我从军,非让我嫁人,若是在天有灵,看到我当初的遭遇,只怕也早就后悔了!”
两人叙旧几句,拉近了关系,慧岸又重提和谈一事。
“洪叔,实话跟你说,神尊对于各路还未归顺的大魏遗军,原打算直接杀将帅,杀到投降为止。”
“是我得知洪叔一直秉承父亲遗志,善待士兵,不忍父亲昔日的部下们遭难,这才主动请命前来和谈的。”
这话中的言外之意很明显。
如果这次不能通过和谈达成目的,便会采取原本的策略,杀将帅,杀到军心涣散,投降为止。
见识过慧岸的手段,洪士知道对方没有说大话,但他并不畏惧死亡。
“凌霜,你该知道,我洪某和辽东军,可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慧岸和缓了神色道:
“我当然知道,洪叔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辽东军也个个是铁骨铮铮的好汉!正因为如此,才不忍明珠蒙尘,想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属于昔日故人的温情退却,两方之间的气氛重新冷下来。
洪士忠带着淡淡讥诮道:
“渡厄军又能开出何等优待的条件?”
慧岸并不在意他态度的变化,和声道:
“我渡厄军的种种惠军政令,洪叔应当有所耳闻,我能保证辽东军归顺后,也享有同等待遇。”
洪士忠不屑一顾。
“我辽东军又岂会被金银铜铁所收买!”
慧岸也不恼怒,继续道:
“洪叔可知,底层军户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洪士忠道:
“自然是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慧岸却斩钉截铁地道:
“错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能真正升上去的都只是极少数。他们当了那么多年兵,早就不做这种梦了。”
“他们的愿望是再不当兵,再无战事,能解甲归田,安居乐业!”
慧岸的声音洪亮,语气掷地有声,叫城墙上的所有士兵都露出动容之色。
因为她的话说到了所有人心坎里。
洪士忠看着士兵们的神色,心中大震。
无需再问便也知道,慧岸说的才是对的。
见他沉默,慧岸趁热打铁继续劝说:
“洪叔,不管你是带着他们投奔胡族,还是与大魏残军汇合作乱,都不过是自寻死路。”
“只有我们神尊,才能以强大的实力降伏各方叛军贼寇,真正实现天下太平,叫边关士兵百姓也能安享盛世!”
洪士忠继续沉默,脸上却有了动摇之色。
他虽然从未与渡厄军交过手,却能从渡厄军一个月打穿精兵把守的北直隶,看出其战力之强大。
再加上一个神秘莫测的渡厄神尊。
孟凌霜只是她的手下,就已经无人可以战胜,若本人亲至,要杀得辽东军或胡族大军军心崩溃,也根本不是难事。
与渡厄神尊为敌,确实是死路一条。
慧岸见他已经动摇,又加了一把火。
“洪叔,你问问你的士兵们,他们想守护的,到底是腐朽的大魏朝廷,还是脚下的这片疆土,以及住在这土地上的百姓?”
她指着城墙垛口上一名年纪大的士兵,
“看看那些白发苍苍的军户,他们已经为守护辽东太平,出生入死了一辈子,你想让他们为你的愚忠颠沛流离,惨死战场,还是想让他们丰衣足食,安享晚年?”
洪士忠想着辽东军士兵们最近惶惑不安的神色,看看那些已经白发苍苍依旧不得不上沙场赴死的士兵,终于败下阵来。
他满脸沉痛地解下腰间佩刀,双膝跪地,双手呈上:
“辽东总兵洪士忠,率辽东军归顺渡厄神尊!”
就这样,慧岸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了辽东军。
慧岸站在永平城楼上,望着北边萧瑟的天空,在心中默默道:
“父亲,兄长,我回来了!”
“孟家与辽东军的耻辱,很快会用胡族的鲜血来洗刷!”
“你先整合军队,做好反攻准备。本座明日便来支援。”
要减少伤亡,自然是需要她亲自出手的。
虽然她也没能力以一人之力尽灭十万大军,但只要善用修真手段,是可以很快击溃敌方军心的。
军心一崩溃,哪怕胡族铁骑再悍勇,也只能被单方面追剿屠杀。
胡族军队这次进攻,原本只是进行威慑,因此打了一个多时辰没攻上城墙,便退军了。
第二天原本是来询问辽东军投降意愿,却惊愕地发现,城墙上的旗帜换了。
从原本黄底黑边的魏字旗,换成了红底黄边的“渡厄”旗。
这个消息传回了胡族大营,胡族统帅极为震怒,立即让人将裴骁带了过来。
裴骁一进帅帐,就被一个酒盅砸在了额头上。
闪躲不及,他的额头上立即血流如注。
裴骁又愤怒又屈辱,目光如刀地看向胡族统帅:
“巴图台吉这是何意?我军与辽东军还在谈判,就如此苛待降臣,传出去不怕人寒心吗?”
巴图破口大骂:
“你这魏狗还有脸提辽东军!辽东军早他妈投了渡厄军了!”
裴骁如遭雷击,整个人呆立当场。
“不可能!他们怎么会突然就投了渡厄军!我们的谈判明明才刚开始!”
巴图恶狠狠地看着他:
“本帅现在怀疑,你是故意为辽东军争取时间,好让他们能等来渡厄军!”
裴骁从巨大的打击中回过神来,立即为自己辩解:
“巴图台吉这话毫无道理,难道多出这一两天,你就能攻破永平城?”
巴图却是丝毫不讲道理。
也或者说,对于投降来的魏狗,他不屑讲道理。
“好啊,你竟敢藐视我胡族铁骑,可见骨子里还是和那些高高在上的魏人一样瞧不起我们!”
“来人,把这有通敌之嫌的魏狗押回盛都,交予汗王处置!”
就这样,裴骁便不由分说被押解下去,关进了囚车,送往八百里外的盛都,完全断绝了再次手握权柄的可能。
而巴图则在第二天选择全军出动,集中所有兵力和火力,打算趁着渡厄军与辽东军尚未融合,强力攻破永平城。
然而,陈青竹此时已经抵达了战场,来到了城楼之上。
当敌方的炮车驶入城下,尚未开始进攻,她便一跃而下,来到了敌军阵前,凌空而立,用御物之力将一台台炮车漂浮在半空中,收入了纳物符。
每台炮车重达四五千斤,要让它们漂浮到数丈高空,可比当初用一两百斤的石头砸人要费力多了。
但陈青竹依旧大费周章地将它们弄到了空中再收取,为的便是在两军面前展现神迹。
倒也不枉费她这番辛苦,此举的效果十分惊人。
在胡族大军看来,便是辽东军城墙上,突然飞下来一个发光的白衣人,像是神仙一样凌空踏步,飞到了他们阵前的高空中。
只见她一抬手,阵列最前方炮车便一个接一个地飞向了空中,在阵阵奇异的白芒中,突然消失在了她手里。
回过神的将领连忙大喝:
“还愣着干什么,火枪手,弓弩手,朝空中射击!把这妖人射下来!”
一时间,无数的铅弹,箭矢都朝空中射去。
若是一般人,立刻便被扎成了蜂窝了。
然而,事实却是,那些铅弹箭矢在半空中像是碰到了什么屏障一样,根本无法近她的身。
那发光的白衣人收完了一个区域的大炮,又收另一个区域。
不管他们是试图把炮车藏起来,还是试图用人去托住炮车,通通没有作用。
炮车依旧飘入空中,消失在了她手边。
而那些试图扒住炮车的胡族士兵,全从空中落下,摔成了红白一片。
不到一刻,整个胡族大军的七十多门大炮,全被收了个一干二净。
如此诡异的情形,叫那些离阵前较近的胡族士兵,纷纷面露恐惧。
城楼上的渡厄军与辽东军,则是满脸惊奇与崇拜。
他们从未如此刻般清晰地认识到,他们追随的真的是神仙!
一时间,城墙上欢呼一片,军心大振。
陈青竹收完了敌军的大炮和弹药,便凌空漫步,来到了敌阵中央,胡族统帅所在位置。
这一片顿时因为她的到来乱成一团。
“快!保护台吉!”
诸多胡族士兵立刻拿盾牌,将原本安坐高台的巴图台吉保护得密不透风。
然而,这在陈青竹眼中毫无作用。
她凌空而立,居高临下地看着底下因她出现而躁动的胡族士兵,用扬声术道:
“立即投降,否则本座将杀尽你军所有将官!”
她知道,死再多普通士兵,在将领们心中,都只是战争的必要牺牲。
只有死亡降临到他们自己头上,他们才能像个人那样去考虑自己的决策。
当然,在此刻,屠刀没落到自己身上之前,底下的胡族将领尚不觉得她有这么大本事。
哪怕她的出现再怎么让人恐惧,但他们有十万大军,是不可能轻易投降的。
因此,过了几息,她便继续道:
“本座已经给过你们机会,既然不投降,那便魂飞魄散而死吧!”
说着,她直接在上空催动一枚引雷符。
这些胡族士兵在大魏土地上烧杀抢掠,个个手上血债累累,和倭寇没什么两样,陈青竹杀起来也毫不手软。
水桶粗细的雷电凭空落下。
底下的胡族士兵与胡族统帅,立即被轰得血肉横飞。
如此强度的雷电,连修士都能劈成重伤,更何况是凡人。
顷刻间,统帅所在的高台轰然倒塌,帅旗也被雷火烧成了灰烬。
胡族统帅等人,更是被劈成了焦炭。
以帅台为中心,胡族大军开始骚乱。
但陈青竹的杀戮尚未终止。
她手持长剑,在胡族十万大军中,如流光般穿梭。
每一个身穿将领服饰的胡人,都在那流光划过时人头落地。
他们的令旗也同样被斩落在地。
每到一处,都带去了无数恐慌。
等到陈青竹将所有将官全部杀完,整个胡族大军已经乱成一团。
陈青竹飞回了城楼,对己方将士们道:
“接下来,便是你们立功的时候了!”
“是!”
众人齐声高呼,声势震天。
城门缓缓升起,无数渡厄军与辽东军骑兵步兵倾巢而出。
在将领们的带领下,对已经开始逃窜的胡族士兵进行包抄,围剿。
一场大战,胡族士兵死伤数万,俘虏数万,仅万人左右仓惶逃回了盛都。
陈青竹任由这部分人逃走,让他们将对她的恐惧带回胡族大本营。
(明早要去医院,今天请假一天。11.20留)
第423章 胡族兵败如山倒,准备乞降。
有陈青竹助阵,无论坚实的城墙,布满陷阱的阵地,还是密集的炮阵,都无法再阻挡渡厄军前进的脚步。
短短二十多天,渡厄军不仅收复了辽东军丢失的辽东城,还一路北上,打到了盛都城下。
新归顺的辽东军,只觉得胡族铁骑从未如此不堪一击过。
一开始还觉得跟做梦一样,后来便纷纷庆幸投靠了渡厄神尊。
再后来,则是以成为渡厄军的一员,追随如此强大的神尊为荣了。
而被光复的土地上,那些饱受胡族压迫的大魏百姓们,看到大魏服饰的军队打进城,也是个个欢欣鼓舞。
听说大魏已经覆灭,来的是新政权的军队,百姓们有些惴惴不安,生怕这是一伙四处烧杀抢掠的乱军。
然而,没多久城里就张贴了新政之主渡厄神尊颁布的安民告示:
凡神尊之民,皆可分地五亩,总税两分,永不加赋。
(辽东苦寒,人少地多,因此每人五亩地)
这样的政令,好得简直不真实,大家根本不敢相信会有这种好事。
然而,新政权的官员很快到任,开始组织人手分田地。
人均五亩地,确实分到手了。
留守的渡厄军也一直对百姓秋毫无犯。
后来,京城与其他地方的商贾也开始来这些原本被胡人占领的地方做生意。
通过商贾们,大家这才知道,新政权之主的渡厄神尊已经统治江南三四年了,那边一直都是总税两分,如今已是家家有余粮,人人不饥寒了。
所有人这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们这贫苦的边陲之地,似乎要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日子了。
当然,这些都是好几个月后的情形了。
如今,陈青竹只是留下一小部分军队看守城池,便又继续率军北上。
盛都王宫
这半个多月来,胡族军队节节败退。
每一战死伤和被俘的人数都高达七成以上,将领们更是十死无生。
少数逃回的士兵们,无一不是对渡厄军充满恐惧,说对方有神仙保佑,凡人不该与之为敌,死活不愿意再参战。
眼见着盛都以南最后一座关隘失守,胡族汗王立刻将盛都所有王公贵族召集起来,商量接下来的对敌方略。
“汗王,那渡厄神尊实在邪门,不如咱们还是保存实力要紧,先离开盛都吧!”
“对啊,那娘们最爱斩杀一军之首,就算是为了汗王您的安危,咱们也得先避避风头!”
“汗王,魏人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留得江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先避其锋芒,等找到能克制那渡厄神尊的法子再找回失地不迟!”
这些人的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弃城逃跑。
倒也不怪这些胡族王公贪生怕死。
主要是许多敢打仗,能打仗的,都被派去前线作战,全被那渡厄神尊一剑斩杀。
留在盛都的,大多都是打仗不太行,又被盛都的锦衣玉食腐化,思想上已经有些堕落的那部分人。
这些天,他们已经多次听那些前线逃回来的败兵,说那渡厄神尊的非凡手段,心中早已怕得不行。
毕竟,若真的打到盛都,他们也得领军上战场。
到时候,只怕同样也要毫无反抗之力地死在渡厄神尊剑下。
他们实在不想死啊!
当然,这其中也有那么两三个骨头硬不信邪的,对于自己没有亲历过的事情坚决不信。
他们指着逃跑派的鼻子破口大骂:
“你们这些贪生怕死的孬种,这世上哪有什么神神鬼鬼,不过是那些败兵为了逃避惩罚瞎编乱造!
我胡族战士付出多少鲜血才拿下的城池,你们竟是说丢就丢!”
“对啊,还没开打就想着要退,我们能退到哪里,难道要退回草原吗?”
“就是,就算你们想退,也得那渡厄神尊肯放过你们才行。既如此,还不如好好备战,跟她拼一场!就算要死,那也得做个站着死的好汉!”
上位的胡族汗王看着那少数几个铁骨铮铮的主战派,眼中流露出几分欣慰。
随即又转为颓然。
他也算是个有为的君主,接手汗位后,不仅统一了草原诸部,还使了一出反间计,除了大魏良将孟域平,占领了大魏辽东的大片土地。
他原本也是不信鬼神的,觉得那不过是上位者牧民的手段而已。
对于渡厄神尊的种种神迹,他先前也觉得是装神弄鬼,故意夸大宣扬来控制民心。
然而,亲自审问过许多从战场上逃回来的逃兵,又派了心腹去战场监军后,他无法再自欺欺人。
因为从诸多消息综合来看,那渡厄神尊的确神通广大,并非凡人。
她会飞,且刀枪不入。
有她在,城墙和城门都形同虚设。
更可怕的是,再多士兵的保护,也拦不住她对将领们的斩杀。
那么多胡族良将,竟是一个都没能逃回来,这就足以说明渡厄神尊有多可怕了。
这样的敌人,根本无法战胜。
见两方争论不休,胡族汗王抬了抬手,沉声道:
“好了,别争了。”
“巴特尔说得对,就算我们想退,也得那渡厄神尊肯放过我们才行。”
巴特尔便是刚才那主战派当中的一员。
闻言,立刻神色得意地瞪了那些逃跑派一眼。
然而,下一刻便听到上位的汗王神色沉痛地道:
“所以,我们得好好想想办法,看如何才能让渡厄神尊同意我们退兵。”
巴特尔的笑容僵在脸上,逃跑派们面露喜色。
“汗王!怎么连您也!”巴特尔愤怒极了。
汗王叹了口气,道:
“那渡厄神尊并非常人,寻常手段根本无法战胜。”
“继续抵抗下去,只会将我胡族最后的兵力与忠臣良将消耗一空,如此,我们的汗国才是真的完了。”
“与其那样,倒不如趁着那大魏还有两处叛乱未平,与他们和谈,保存如今的兵力和良将,以图来日。”
巴特尔看着向来雄才伟略,铁骨铮铮的汗王如此颓丧,也无法再说出反驳的话语。
汗王不是愚人也不是孬种,绝不会轻易退缩。
除非他真的确定此事不可为。
安抚了主战派,汗王继续让大家想办法。
有位主张逃跑的王公提议道:
“汗王,要和谈自然是要先缓和关系,表明诚意。依我看,要不先给渡厄神尊送一份合心意的礼物吧!”
有人质疑:
“那渡厄神尊富有江南,又是能人异士,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要送一份合心意的礼物哪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