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by芽芽学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5

然而,真正与此事相关的宫女太监,在事发后直接自尽,线索完全断绝。
两天过去,大理寺依旧没找到起火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尽管永安帝下令封口,此事还是一夜之间就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京城的传言说,永安帝昏聩无道,毒杀孝文太后,因此才会被上天在祭天时降下异火以示不满。
要知道,九月初九,不仅是重阳节,还是孝文太后的忌日。
先前,民间就一直对孝文太后的暴毙持怀疑态度。
毕竟,孝文太后的身体一直很健旺,说是突发疾病而亡,本身就很蹊跷。
再加上其薨逝后,永安帝就对太后所支持的革新党进行了严苛而残酷的清算,种种事迹加在一起,很难让人不怀疑,孝文太后的死,是永安帝一手策划。
如今,太后忌日天坛宫殿降下异火,说这是上天对永安帝的不满,完全合情合理。
“先前不是就有人说么,当今陛下之所以没有子嗣,就是因为毒杀太后,残杀革新党太过缺德,遭了报应!”
“可他后来不是有子嗣了吗?如今还有了大皇子。”
“谁知道这子嗣是不是用什么有伤天和的办法弄来的。没见自从皇帝开始有子嗣站住脚后,各地就开始有这样那样的天灾了吗?”
“这么一说,还真是啊。尤其是大皇子出生后,不到一年时间,各地雪灾旱灾地动,连绵不绝。只怕是因为皇帝本该接受天罚,却偏要逆天而为,这才连累天下人跟着一起遭灾!”
“所以,如今的天火,无疑是上天更加明确的示警啊!”
“听说那异火降下之前,有声音在喊,昏君无道,退位让贤。你们说,是不是只要当今陛下退位,让贤于有德之君,天下百姓就不用再跟着遭受无妄之灾了?”
这样的传言,经由锦衣卫的奏报传入永安帝耳中,直接把永安帝气得砸了一整个御书房的瓷器。
“乱臣贼子,居心叵测!”
所谓天降异火,再加上这些突然就快速传播开来的流言,目的都是动摇他的皇位,不是乱臣贼子所为,又是什么!
类似的传言,从太后过世就有了,但大多是民间自发行为。
如今传言内容越发明目张胆,传播速度也肆无忌惮,很可能意味着,这些一直居心叵测的乱臣贼子,很快就会有大动作了。
第一嫌疑人,自然是各地的藩王。
他们是除他之外的正统皇位继承人,如果他没有大皇子,便会在这些人的子嗣里挑一个作为皇储。
秦省的乱军还没被剿灭,北方边境的胡族也一直虎视眈眈,如今若再来一个藩王作乱,只怕有亡国之险。
想到这里,永安帝坐立难安。
他立即派了最心腹的锦衣卫,在京营挑选可信之人,秘密前去各地监视藩王们的动静。
先前倒也不是没派人。
只是,若某些藩王真有异心,又这么多年都未被他抓到首尾,只怕早就收买了当地锦衣卫和官员,根本不可能传给他有用的消息。
可他的心情并没有随着派出了锦衣卫就好转。
因为他很清楚,若藩王有心作乱,此时既然如此明目张胆地在天坛火烧宫殿,放出让他“退位让贤”的大逆不道之言,恐怕早就兵肥马壮,只等一个造反契机了。
即使他重新派了人监视,也无法阻止这场叛乱。
“陛下,皇贵妃宫里的人来传话说,大皇子会叫父皇了,皇贵妃请您去看呢!”
大皇子才十个月多一些,能发出父皇这样复杂的发音,绝对算是天资聪颖的表现。
若是往日,永安帝不知有多高兴。
可如今,他却是一点去看的心情都没有,只觉得烦闷不已。
他冷声道:
“告诉皇贵妃,朕政务繁忙,改日再去看他们。”
一句话,便将人打发走了。
而庞尚书这边,派去济州核实消息的人也正好回来了。
“大人,那渡厄尊者显灵一事,在济州的济远县人人皆知。都是船上人亲眼所见,亲口所言。”
庞尚书顿时大喜。
拿着属下交上来的纸面汇报,便去了宫里,单独求见永安帝。
永安帝正心烦意乱,听闻是庞尚书,倒是神色稍缓。
兵部尚书庞胜荣此人,有能力,也有忠心,说话还能说到他心坎上,是他最信重的臣子。
他相信,庞胜荣在这等关头求见,绝不是为了什么芝麻绿豆的小事。
果然,庞胜荣一进内书房,就满脸喜色地道:
“陛下,大喜啊!”
永安帝绷着脸:
“何喜之有?”
庞胜荣道:
“臣前些时日听闻,那前安庆知府左玉江赴京途中遭遇大股水匪,险些丧了性命,千钧一发之际,渡厄尊者显圣,顷刻间杀死水匪,还救下二十余重伤垂死之人。”
永安帝顿时精神一振。
“此事千真万确?为何没见奏报?”
庞胜荣道:
“想是地方官贪功,未把此事据实以报。不过,臣听说后,立即派了人去事发的济州济远县探访,此事千真万确,并无一点夸大!”
“定是陛下受上天钟爱,这才有神灵降世,屡次保佑我朝百姓与官员!”
说着将自己带来的详细汇报呈上去。
永安帝看过之后,面露喜色。
“好啊,渡厄尊者再次显灵!你立即如上次一般,让人把此事宣扬出去。”
无论如何,神灵救下朝廷命官,这便可以作为上天未有对他不满的鉴证。
不过,这始终还是有些薄弱。
若神灵能够临朝,直接接受他的供奉,甚至与他一同在百姓面前显圣该多好。
所有谣言,都会不攻自破。
永安帝心中不由自主便生出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第253章 寻找神尊,修建渡厄神宫
虽说不切实际,可这样的想法一经生出,便犹如陈青竹手中那用木系灵气操纵的种子,迅速发芽,顷刻间便长成了参天大树。
打发走了庞胜荣,永安帝便全心全意地考虑起了此事的可能性。
首先,渡厄神尊并非是头一次在人间显圣了,那说明祂的确开始频繁活动于人间,凡人也是有再次接触到祂的可能的。
其次,神灵所追求的,不正是香火供奉这些东西吗?
他贵为人间帝王,富有天下,能叫这位神灵信众满天下,甚至在人间拥有与玉皇大帝不相上下的祭祀供奉。
只要他拿出足够的诚意,或许真的能吸引这位神灵。
这般想着,两日后的大朝会上,在庞胜荣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禀报渡厄神尊再次显圣的事迹后,
永安帝面露喜色,道:
“神尊上传天意,下佑我大魏百姓,居功至伟,应享誉四方,接受我大魏万千百姓香火供奉才是。”
“传朕的旨意,即日起,立即在京城东郊,以大祀殿之规格修建渡厄神宫,塑金身神像,三月之内,务必完工!”
大祀殿位于京城南郊,是天地坛所在,也正是此次起火的宫殿。
永安帝原本想将渡厄神宫修建在大祀殿之侧,以示诚意,多番思虑之下还是作罢。
毕竟,大祀殿祭祀的是昊天上帝与皇地祇,乃是天地之神。
世间都已经有了渡厄神尊这般神灵,谁知有没有天地之神。
若贸然如此直接地将两者相提并论,得罪了天地神,只怕会危及国本。
稳妥起见,还是把两者的位置隔开才好。
不过是修建一个宫殿,开销并不算多大,满朝文武自然不至于为了这种小事来扫永安帝的兴。
更何况,渡厄神尊神乎其神,若他们反对,岂不是得罪了神灵。
于是,满朝上下,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
工部尚书也很干脆地领下了这个任务。
永安帝对朝臣们的识趣十分满意。
心中更是满怀期待,他以帝王之尊这般示好,希望渡厄神宫落成之时,神尊能亲自降临才好啊!
又觉得自己这般作为,还是太含蓄了些,永安帝又道:
“翰林院拟朕旨意,晓谕天下,若有人再遇神尊,务必转告神尊,朕为酬神尊护佑大魏百姓,已于京城东郊为其修建神宫,望神尊时常降临,领受香火供奉!”
永安帝的旨意,立刻以皇榜的形式逐渐晓谕各州各县,让渡厄神尊的名号,传扬至天下百姓耳中。
当然,这等影响力的扩散,尚且需要时间发酵。
这道旨意,首先影响的还是前朝后宫。
礼部尚书袁松伯,听到这道旨意,目光微闪。
先前郑元乃那事,他就怀疑此事与观主有关。
前些日子,又接到外孙女来信之中偶然提及,观主带人出去游历了,已经不在慈航观。
结合济州出现的神迹,他再次觉得这渡厄神尊与观主关系匪浅。
因此,刚才在朝上,他完全没有反对永安帝的旨意。
从去年安排信众们赈济洪灾便知道,观主对黎民百姓是心怀慈悲的。
若能以神灵的身份,规劝陛下造福百姓,实乃天下百姓的幸事。
随着永安帝下朝,这旨意也传回了后宫。
首先得知此事的便是姜皇后。
身为后宫之主,她在前朝后宫的耳目,自然是不少的。
听到心腹汇报这个消息后,姜皇后有些无奈地叹息一声:
“陛下越发沉迷神鬼之道了,实非明君之相啊。”
她说这话,是有前情的。
永安帝先前因为不能生育,一度沉迷方术,还在西郊修建过道宫,网罗了不少方士为他炼丹。也就后来有了淑懿皇贵妃,才逐渐冷落了那道宫的方士们。
如今,为了挽回自己的名声,又开始极力推崇这叫做渡厄神尊的神灵。
种种作为,很难让人真心赞同。
“我的娘娘,这话您可慎言!”
心腹秦嬷嬷闻言吓了一大跳,连忙阻止道。
姜皇后见状,笑着瞥了她一眼:
“嬷嬷,我知道的,也就是在您面前说说。”
姜皇后是永安帝的发妻,三十六七岁,出身勋贵之家,从小饱读诗书。
被永安帝亲自挑选为皇后,她也曾对未来充满憧憬,立志要做一个贤后,与皇帝琴瑟和鸣,如同长孙皇后那般辅佐夫君成为千古明君。
然而,她一没能为永安帝诞下嫡出子女,二还时常劝谏永安帝,与其理念相悖,再加上姿容不算出众,很早便失去了宠爱,成了这后宫之中,挣扎求生的一员。
少女时期的壮志与棱角,早就被波诡云谲的宫廷生活磨平。
如今,明知道会触怒永安的话,她是一个字也不会多说了。
她的所有精力,都必须放在如何坐稳中宫皇后的宝座,维系家族荣耀之上。
原本,她没有大的错处,永安帝也不可能废黜她。
因为自身颇有手段,如今还牢牢地把握着宫权。
可淑懿皇贵妃生下了大皇子,又极得永安帝宠爱,她的后位便变得不那么稳固了。
若永安帝一心想给心爱的妃子更尊崇的地位,给他唯一后嗣一个更加尊贵的出身,未尝不会找借口废掉她这个无子的中宫皇后。
她的心腹秦嬷嬷对此也心知肚明,一心为自己的主人打算,因此劝诫道:
“娘娘,老奴先前就去打听过了,那渡厄神尊恐怕与一般的方士神棍不同,若姜家能率先找到这位神尊,在陛下面前也是一桩大功。”
“而且,陛下对渡厄神尊如此看重,咱们若能率先与其接洽,让其与我们亲近,将来娘娘这方,也多一份助力。”
姜皇后倒是把这话听进去了。
“嬷嬷说得有理,只是,想找到渡厄神尊立功的何止我们一方,此事没那么容易。”
秦嬷嬷心中已经有了章程。
“娘娘,最先与渡厄神尊有接触的,是郑元乃小将军,据传言所说,渡厄神尊对郑小将军很是赞赏,或许咱们通过他,能与那位神尊搭上线。”
姜皇后沉思道:
“郑元乃之父郑百战,乃是定国公心腹。本宫的母亲,与定国公夫人算起来也是表姐妹,或许可以让母亲去打听一番。”

“嬷嬷,您叫人去姜府递个话,让母亲明天来一趟。”
姜皇后身为中宫之主,其亲眷要进宫探望,比一般人容易得多。
第二天,姜老夫人进宫后,得了姜皇后的嘱托,便立即派了心腹去南都送信给定国公夫人。
淑懿皇贵妃这边,听说前朝消息的时间,只比姜皇后晚了一些。
“什么,陛下竟想供奉那渡厄神尊!”
她惊得直接带翻了桌上的茶杯,茶水茶渣将她精致华美的宫装打湿了一大片。
她对自己的外表向来精心,不想有一丝瑕疵。若是往日,她定会立刻唤人来为她收拾换衣。
然而此时,她却完全顾不上这些了。
“娘娘,千真万确,陛下已经让翰林院拟旨晓谕各州县了。”
刘太监肯定地道。
淑懿皇贵妃拖着被茶水弄脏的裙摆,焦躁地在殿内来回踱步。
先前,为了一举剿灭慈航观,让他们没有任何翻身余地,她派人对慈航观进行了调查。
慈航观铁桶一块,很难从其内部成员口中套取情报。
她派去的人只能从诸多信众身上着手。
信众人多,他们身边的人更多,还是能找到些突破口的。
这一查,她便越发心惊胆战。
那郑元乃的父亲,因伤绝育多年,竟是因为服用了那观主给的仙露,如今已经生下一子。
如此手段,若被永安帝知晓,只怕会千方百计去获取仙露,她的所有优势将瞬间化为乌有。
而从郑元乃的发迹,以及他作为慈航观信众的身份来看,那慈航观观主,与如今传得沸沸扬扬的渡厄神尊,极有可能是同一人。
身披多重马甲这种事,她前世在小说里见多了。
若真是如此,一旦渡厄神尊被永安帝迎入朝中,对她来说,几乎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
她必须阻止此事!
可如今永安帝正在兴头上,只怕听不进去任何反对的声音。
而且,一旦她劝谏失败,等以后永安帝见到那慈航观的观主,得知她的能力,她如今说的话,便将成为她居心叵测,阻止他拥有更多子嗣的证据。
无论如何,她都不能破坏自己在永安帝心中纯粹善良无争的形象。
永安帝对她的爱意,是她在宫中安身立命的最后底牌。
可那渡厄神尊随时都会入朝,她到底要如何才能一举歼灭慈航观的势力?
淑懿皇贵妃犹如困兽,困顿无助极了。
偏偏往日给她提供了诸多帮助的系统,依旧没能回归。
她的姐姐也即将临盆,她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不过,好在上天是站在她这边的。
十天后发生的一件事,给了她极大的启发——
蜀地传来八百里加急军情急报:
蜀王痛斥永安帝昏庸残暴之举,被上天厌弃,频频引发天灾,打着“除昏君,救黎民”的旗号举兵造反了!
听闻此事后,淑懿皇贵妃在确定永安帝已经召集完大臣,商量过对策后,这才带着永安帝爱吃的点心与汤水,主动去永安帝的寝居探望。
毕竟,她在永安帝面前塑造的可是全心全意爱他,以他为天的形象。
在发生了如此大事的情况下,不去关心他一番,是说不过去的。
她挑的时间算是不错,永安帝的怒气已经在召集大臣前后发泄了大半。
如今也与心腹大臣们商议了对策,下旨让贵省总督谭让以及湖广总督蒋宗元共同发兵平叛,心情也不再那般急切。
“叫她进来吧。”
见到淑懿皇贵妃,永安帝的神色柔和了几分。
“前朝出了大事,如今人人都对朕这里避之不及,偏偏你还主动凑上来。”
往日里,她几乎是很少这般没规矩,亲自前来他的寝宫做这种邀宠行为的。
淑懿皇贵妃娇嗔道:
“正是因为如今人人避之不及,没那么多人关心陛下了,我才要来。不然,要是您生着气不吃不喝,把身体气坏了怎么办。”
说着,送上了自己带来的点心汤水,让永安帝用些。
永安帝确实没什么胃口,并不太想吃。
淑懿皇贵妃目光粲然,满怀爱意地望着他:
“陛下,我小时候曾听过一句话,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天灾就是天灾,与您有什么关系。能用这等借口攻讦您的,只能说愚昧无知又无能,因为陛下是如此英明睿智,他们根本找不到别的借口来中伤您了!”
“您为这种人生气伤身,那可真是太给他们脸了!”
这一番话顿时哄得永安帝心情缓和了许多:
“好!好一个不与傻瓜论长短!爱妃总是这般妙语连珠!”
在永安帝这里走了一遭,淑懿皇贵妃虽说没有刻意刺探太多情报,却对永安帝对蜀王叛党的深恶痛绝有了深刻的认知。
如今看来,火烧天坛,以及曾经的那些流言蜚语,毫无疑问是蜀王的手笔。
回自己宫殿的路上,她便突然灵光一闪,想到该怎样对付慈航观了——
那便是将慈航观和那个渡厄神尊全都打上蜀王叛党的烙印!
毕竟,渡厄神尊的两次神迹,永安帝都没有亲眼目睹,而蜀王叛党,又能制造火烧天坛宫殿那般玄之又玄的“天降异火”。
既如此,又为什么不能说渡厄神尊的神迹,也是通过类似的手段制造出来蛊惑人心的呢。
试想,若永安帝真将渡厄神尊高高捧起,渡厄神尊再在关键时刻反水攻讦永安帝,那杀伤效果绝对比蜀王派人散播的谣言更加贻害无穷。
而慈航观在南都有那么多权贵信众,一旦永安帝对慈航观有了蜀王叛党的怀疑,那这些慈航观的权贵信众,便全是同党。
以永安帝的疑心,定会将他们全部铲除以绝后患。
这不正是她先前苦求不得的,将慈航观一举歼灭的绝好办法么!
如今办法是有了,就差制造证据,让慈航观与蜀王叛党扯上关系了。
事关重大,必须要有一个十分有能力且十分可靠的人去办这件事才行。
为了保持淡然无争的纯善形象,淑懿皇贵妃手下除了刘太监那点势力,还真没几个人特别可靠。
想为她办事的人的确不少,可小事也就罢了,大事她根本不放心用。
娘家的父兄也都是废物点心,万一泄密或者办砸,后果不堪设想。
思来想去,竟是只有姐夫裴骁可用。
一方面,裴骁的能力其实很出色,很有手腕不说,以靖南伯府的底蕴,手下也有很多人可以用。
另一方面,裴骁的腿也是被慈航观所伤,对慈航观有天然仇恨。
定下人选,淑懿皇贵妃丝毫没有耽误,第二天便借口要去探望临盆的姐姐,从永安帝那里得到了亲自去靖南伯府的特许。

靖南伯府的下人们,满脸欣喜地跑回靖南伯府门前报喜。
因为昨日皇贵妃已经让人来传了话,会来伯府看望伯夫人张氏。
皇贵妃如今已经是皇家人,莅临府上,自然要以最高规格迎接。
因此,靖南伯府中门大开,大大小小的主子们,此刻都到了门口来迎接。
张氏因为肚子已经很大,便让人抬了一张舒适的软椅坐着等,包括靖南伯在内的其余人全部站着。
听到下人禀报,张氏脸上露出明显的期待喜悦之色,不自觉地下巴高扬。
自从她肚子越来越大,她已经快一个月没进宫见妹妹了。
妹妹如今贵为皇贵妃,却主动来府上看她。这份荣耀,是无可比拟的。
至少,那些背后嘲笑她笼络不住丈夫的人,会嫉妒到酸死。
与丈夫不和又怎样,她还有一个如此出息又敬重她的好妹妹。
不过多时,就见皇贵妃的仪驾就已经抵达了伯府门口。
伯府大小主子立即跪拜行礼。
淑懿皇贵妃率先从车上跳了下来,扶住了正要下拜的张氏:
“伯夫人临盆在即,不必叩拜。”
其他人的礼,她却是结结实实地受了。
跪在人群中的裴轩,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姨母,当今陛下最宠爱的淑懿皇贵妃。
看着那数百禁军护卫,数十宫女太监拥簇的排场,以及那华丽的凤车仪驾,他心中大受震撼。
靖南伯府曾经是侯府的时候,已经是富贵至极。
可全府上下所有仆人加起来,也不如淑懿皇贵妃一次出行的人数多。
更何况,跟随淑懿皇贵妃的这些人,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皇权,那远非普通家奴可比。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嫡母的那个宠妃妹妹到底多得宠,其手中的权势到底多么惊人。
心中对张氏的恨意不自觉地就消散了很多。
当然,他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伯府庶子想什么并不重要。
淑懿皇贵妃连一个眼神也没给他。
一行人进入府中,她便无所顾忌地让所有人退下,与张氏说私房话去了。
关心完张氏的身体,淑懿皇贵妃这才说起正事。
“姐姐,你府上那个陈姨娘找到了吗?”
慈航观铁桶一块,她觉得若能找到那位陈姨娘,或许能作为突破口。
据说,她还有个儿子在靖南伯府手上,应该是不敢不听命的。
说到此事,张氏恨恨咬牙:
“也不知你姐夫是不是故意的,这么多天了,连个弱女子都找不到!”
淑懿皇贵妃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劝说道:
“不管他是不是故意的,姐姐你都不要再与他计较这等小事了。我有很要紧的事情要找他办。”
张氏有些疑惑:
“什么要紧事,非他不可吗?”
淑懿皇贵妃神色凝重地点头。
“非他不可。”
然后便说起了那渡厄神尊一事。
得知了渡厄神尊可能与慈航观观主是同一人,以及她对妹妹的威胁,张氏自然是不会反对妹妹的提议。
如今这个家里,没什么比妹妹在宫中的地位稳固更要紧。
“我倒是不反对你用他。可我这阵子和他闹得很僵,只怕他不用心办事。”
淑懿皇贵妃道:
“无论你们有什么矛盾,他和我们的利益都是一致的。况且,我也会给他些甜头吊着他的。”
“什么甜头?”
“治好他的腿。让他在朝中有前程。”
淑懿皇贵妃道。
这是她考虑了许久的决定。
这次来自渡厄神尊的威胁,让她意识到,自己还是不能完全在朝中无人。
不管怎么说,裴骁已经与姐姐有了嫡子,天然就是她这一边的。
而且他也算是永安帝手下比较有能力的将领之一,只要他身体恢复健康,复出朝堂并不会引起永安帝的反感。
张氏下意识有些不情愿。
毕竟她在府中作威作福的好日子还没过多久,若裴骁有了自己的前程,会不会不再受她掌控?
“这样会不会养大他的野心?”她忧虑地道。
淑懿皇贵妃胸有成竹地道:
“无论他有多大的野心,多好的前途,最终受益者,不都是姐姐腹中的孩儿么?只要姐姐稳坐正室夫人的位置,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姐姐你们母子做嫁衣。”
张氏成功被说服。
于是,两人很快让人把裴骁叫了过来。
一见面,淑懿皇贵妃就和颜悦色地道:
“姐姐孕中身体不适,脾气大了些,姐夫辛苦了!”
显然,这是为了前阵子张氏的嚣张跋扈给的台阶,还隐约有几分宽慰之意。
裴骁虽说心中怨恨张氏姐妹二人对他的打压,听到这话却还算受用。
淑懿皇贵妃作为上位者,能说出这般客套话,可见对他这个姐夫还是有几分敬重的。
“娘娘客气,臣身为夫婿,本就该体贴爱护夫人。”
几句场面话后,淑懿皇贵妃进入正题:
“此次来,其实是有一件事,需要姐夫去一趟南都。”
裴骁顿时意识到,能让淑懿皇贵妃在张氏临盆的紧要关头让他去外地办的事,绝非寻常。
“不知娘娘要臣办的究竟是何事?”
他并没有一口应承下来。
淑懿皇贵妃道:
“上次本宫派人去为姐姐请厨娘,恐怕与那慈航观结下了仇怨。打蛇不死贻害无穷,本宫需要姐夫去做些安排,彻底铲除那慈航观,以消我心头之恨!”
她自然是没蠢到对裴骁也说出实情。
但裴骁却依旧没有松口。
他很清楚,能让淑懿皇贵妃此时叫他出远门的事,绝对对她来说无比重要。
正因为如此,才正是他谈条件的好时候。
“倒不是臣不想帮娘娘,只是夫人生产在即,臣贸然去外地……”
淑懿皇贵妃自然明白这不过是托词。
这时代,男人不在家女人自己生孩子的多的是。
裴骁根本没那么关心她姐姐。
不过,她本来也做好了给裴骁一些好处的准备。
于是神色和缓地道:
“姐夫若办好了此事,本宫便让你重入朝堂。”
裴骁是个武将,如今腿废了,基本只能走平路,下雨下雪还会影响行动,这样的情况与残疾无异,是无法入朝的。
所以,他并不会轻易被淑懿皇贵妃的这句话打发:
“娘娘,臣这般模样,要说服陛下让臣入朝,怕是会废不少功夫。”
淑懿皇贵妃到底准备给他谋取什么官位,他需要个准话,来判断她是否真的能办成。
淑懿皇贵妃高深莫测地道:
“姐夫无需担心,只要你办好此事,本宫自有办法让你的腿恢复如初。到时候,再安排人引荐你重入朝堂,便不会有任何阻碍。”
系统给她留下的药丸,与那慈航观的仙露,功效其实有些相似。
都是能修复暗伤,让病人恢复健康,让常人体魄更加强壮的。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听说我男朋友  神尊她知道得  我爸爸是朱棣  白眼狼的亲妈  19世纪小女仆  还璧—— by  聆听/雨濯by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