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by芽芽学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5
在神尊和百姓面前交待得过去,便也足够了。
王忠虽然要挨打,却没有被撤掉总管太监的职位,心中万分感激:
“谢陛下开恩!”
旨意很快传到各府。
没多久,违规的各府,便绑着人送到了惠民药局前。
等候于此的百姓们,原本对这阵仗不明所以。
没多久,数千禁军就簇拥着永安帝的仪驾,从惠民药局后门穿过药局,来到了惠民药局正门外。
禁军将百姓们与皇帝的仪驾牢牢隔离开来,保护皇帝的安全。
待禁军前来宣读了陛下的旨意,得知陛下因为这些权贵占用重症治疗名额而发怒,下旨惩罚权贵们,无不是拍手称快。
望着遥远的前方那明黄色的仪驾,百姓们激动山呼:
“陛下英明!”
“陛下万岁!”
各府被送来的替罪羊们,被按在准备好的刑凳上开始行刑。
没多一会儿,就被打得惨叫连连,满身鲜血。
百姓们可不清楚这些人的身份。
只觉得不守规矩的权贵家的公子哥与老爷们被打得很惨,皇帝还罚了这些人家的银子,用来补贴他们,大家对此都很满意。
这些人治疗结束回去后,纷纷向亲朋好友传颂起了永安帝的爱民之举。
永安帝对自己这一出所造成的效果也很满意。
牺牲一些权贵家的小喽啰,就能为自己拉拢民心,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从他驾临到行刑完毕,这么长时间,渡厄神尊还是没有现身。
永安帝让人在药园的神雾阵前,设立了简单的供奉香案,在上头摆满了牲畜瓜果等祭品。
他亲自上前点了三柱香,姿态恭敬地向着香案躬身作揖,口中朗声道:
“多谢神尊怜悯我朝百姓,增赐轻症神雾!眼前供奉,聊表心意,还望神尊显圣享用!”
然而,神尊还是没有显灵。
他都是第二次来惠民药局了,还是没能见到神尊。
永安帝心中失望,觉得这神仙的架子真是大,对于他这人间帝王丝毫不给颜面。
表面上却是面色诚恳满含敬仰,一点怨愤之色都没有。
毕竟是神仙,神通广大,他想让其为他所用,自然是要做足了诚意。
回宫的路上,王忠先前留在现场的眼线,终于找到了机会,前来向永安帝汇报先前惠民药局外头发生的事。
“陛下,几个时辰前,英国公,庞尚书,武英伯等人,亲自来了一趟惠民药局外,说要求见王总管。”
永安帝有些奇怪:
“他们来做什么?”
“说是又有一批轻症病患,需要进神雾治疗。”
永安帝自然没那么好糊弄。
据王忠先前交待的情况,这些府上那些染上瘟疫的重量级人物,早就已经治疗完毕了。
那就算真的还有轻症病患,也不至于让这些位高权重的一家之主前来护送。
这其中肯定有别的缘故!
永安帝没有继续胡乱猜测,而是直接让人去请兵部尚书庞胜荣进宫问话。
庞胜荣向来识趣,不会在此事上瞒着他。
永安帝抵达宫中没多久,庞胜荣便来了。
庞胜荣十分乖觉,一来就向永安帝请罪,说自己没管好府中人,给陛下添了麻烦,感谢陛下法外开恩。
见其很明白自己的苦心,永安帝很欣慰,神色缓和地问道:
“听闻你府中还有轻症病患没治好,竟又亲自去了惠民药局送人?”
庞胜荣知道,这事是没法含糊过去的。
于是连忙道:
“陛下,臣不敢欺瞒,确实是发现了好东西。但陛下万金之躯,不可轻易尝试来路不明之物,臣原本打算多让一些人试验,确定对身体真的无碍后,再向陛下禀报的……”
虽然知道这话未必真实,但至少听得叫人舒坦。
永安帝也没有追究庞胜荣,继续问道:
“究竟是何等好物?”
庞胜荣便将那神雾的神奇之处告知了永安帝。
永安帝一听,顿时有些心跳加速。
这世间掌握着权势,享受着锦衣玉食的那一批人,无不希望自己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永安帝也不例外。
他如今年纪日长,哪怕有御医精心养护,身体也总有这样那样的不适。
而且,因为衰老带来的,身体各方面一点点走下坡路的感觉,是什么都无法阻止的。
他原本还信奉过方士,吃过一些仙丹,但功效一直不甚明显。
后来有了淑懿皇贵妃,能正常生下孩儿以后,他担心长期服丹有丹毒,便渐渐冷落了那些方士。
可如今,庞胜荣却告诉他,那神雾不仅能治疗瘟疫,还能强身健体,治疗未病,效果立竿见影!
就连那些六十多岁的老太爷老太太们,从神雾中出来,多年的隐疾也好了很多,还感觉自己精神特别好,跟年轻了几岁一样。
据说,那治疗轻症的神雾,人只在里面待半刻,便能治好瘟疫。
重症的却要待两刻。
那么,不难推测出,人吸收神雾的时间越长,对身体的好处就越大。
难怪那些无利不起早的权贵们,会亲自带着人去惠民药局外。
说什么治疗轻症。
看样子,都是知道了神雾的妙处,冲着神雾的功效去的。
庞胜荣觑着永安帝的神色,适时地道:
“陛下若是有兴趣,不如先安排一些人去神雾中试毒,若确定于身体无碍,再暂时驱离了那些百姓,白龙鱼服亲自前去体验一番。”
永安帝很心动。
“那此事便交由你去安排。”
庞胜荣大喜:
“臣遵命!”
这下有了陛下的允许,他便可以光明正大去享用那神奇的神雾了。
然而,他人还没走出御书房,便被永安帝叫住了:
“等等,此事不能办,谁也不许再违背神尊的规矩!”
虽然舍不得那神雾的好处,永安帝心中,终究还是帝王的理智占了上风。
渡厄神尊本就为了权贵们违背规矩,占用治疗重症的名额而发怒。
如今,若知晓他这帝王竟然明知故犯,为了神雾的好处违背祂制定的规矩,只怕会更加恼怒。
若一气之下撤回神雾,或者在百姓面前申饬他这个帝王,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相反,只要他努力争取到那位神尊的好感,不仅迟早能得到强身健体的神雾,甚至还能拿到更多好处。
如今他完全没必要为了一点眼前利益冒险。
“是。”
庞胜荣只得再次应诺。
心中无比可惜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帝王对那位神尊的忌惮敬重。
其余那些违背规矩的权贵们,在永安帝公布了惩罚后,纷纷松了口气。
同时也回去严厉地告诫了家人:
“谁也不许再打那神雾的主意!否则,别怪我大义灭亲!”
渡厄神尊手段通天,连陛下都如此低姿态地亲自供奉,他们这些权贵又算什么。
此次也亏得是法不责众,他们才没有被陛下重罚,下一次明知故犯,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过关了。
经此一事,渡厄神尊在众多权贵们心中,树立了不容冒犯的威严。
严家人很快也将永安帝驾临惠民药局的事情告知了陈青竹。
并且,还顺带打听清楚了那些被杖责的,所谓出主意的人。
有些是家中的庶子,有些是家中的管家,没有一个是真正核心成员。
陈青竹却只是一笑置之:
“倒是挺会糊弄。”
严盛之问道:
“那观主可要继续追究?”
陈青竹淡漠地摇了摇头:
“我的惩罚早就说过了。陛下怎么处置都无妨。”
永安帝不可能为了一个态度并不明确的神仙,对他的肱骨之臣们下死手。
她要的也只是一个表态就足够。
不过,永安帝若以为就此能糊弄过去,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暗中窥视的蜀王叛党,绝不会善罢甘休。
两大灵雾阵一起运行,每天都有一两万的重症和轻症瘟疫病人得到治疗。
七天后,惠民药局外终于没有了排队治疗的百姓。
这期间,应天府衙和禁军也在城中大肆搜罗排查,争取不漏掉任何一个瘟疫病人。
确定本次瘟疫基本肃清,陈青竹便撤去了灵雾阵。
但永安帝头顶的危机,并没有就此消除。
究其原因,自然还是肃清瘟疫期间的民间舆论。
原本,当永安帝亲临惠民药局,并且还杖责了那些不守规矩的权贵们,百姓们是很满意的。
这次瘟疫,他们感受到了皇帝对他们的重视。
回去也在亲朋好友之间,也时常会说起皇帝陛下的英明。
然而,没多久,百姓们的看法就被颠覆了。
“陛下的锦衣卫从来都不是吃素的,那些权贵抢占民财,逼得人卖儿卖女家破人亡的事多了去了,陛下何时管过?”
“你们以为,若不是渡厄神尊发怒,陛下真的会处置那些权臣吗?”
“更何况,那些被杖责的,不是家中管家就是不受宠的庶子,真正作威作福的,可是一点汗毛都没伤到呢!”
“这般愚弄百姓,愚弄神尊,难怪陛下亲至惠民药局两次,都无法让神尊现身相见呢!”
“神尊爱护百姓,又哪里会青睐如此昏聩无德的帝王?”
这样的言论迅速在百姓中散播开来。
人们对永安帝的感激之心,瞬间化为乌有。
毕竟,权贵们的为非作歹是京城的普通百姓们有目共睹的。
锦衣卫那么厉害,永安帝这个皇帝是真的不知道吗?
还是说,知道了也依旧包庇权贵,就如同这次一样?
许多人内心的那杆秤都偏向后者。
得知民间这些言论,永安帝勃然大怒,直接叫来锦衣卫指挥使和京兆尹,下了死命令:
“这次若不能清除那些叛党爪牙,你二人便提头来见!”
永安帝发了狠,锦衣卫与京兆府不敢再有丝毫怠慢,终于是查出了不少的蜀王叛党爪牙,在城中大肆追捕。
满城的鸡飞狗跳。
那些蜀王叛党却是一边逃,一边高喊:
“昏君无道,愚弄百姓,我等为民开智,虽死无悔!”
实在逃无可逃了,这些人便毫不犹豫地自尽身亡。
这般作态,在百姓们心中,倒显得像是为了百姓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一般了。
最终,哪怕永安帝张贴了皇榜,公布了真相,说这是蜀王叛党蛊惑民心的手段,却依旧无法挽回太多。
毕竟,永安帝不可能仅仅为了舆论,就真的开始清算作恶的权贵。
如今全国战事频发,他需要稳定人心。
也需要关键时刻,这些人能一如既往地拥护他支持他。
这时候,绝不能再寒了他们的心。
那么,对于民间的舆论,永安帝唯一的突破口,只能是渡厄神尊。
因为哪怕时至今日,在那些愚昧的百姓们私下的议论中,永安帝得不到渡厄神尊的认可,便是他昏聩无德的铁证。
永安帝已经不敢再去惠民药局请渡厄神尊。
他怕第三次无功而返。
思来想去,只能召见了心腹大臣们,下了密令道:
“各位爱卿,谁若能为朕请得渡厄神尊入朝,朕赏其本人或亲族一品侯爵位,世袭三代。”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是热情高涨。
那可是一品侯!
若把爵位直接给他们的儿子或者孙子,那可是能保四五代富贵不衰的。
几个心腹大臣回去以后,都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
而被他们心心念念的渡厄神尊陈青竹,如今也是心情大好。
因为肃清京城瘟疫,哪怕她付出了大半的灵晶储备,其收获却是无比丰厚。
第269章 修炼资质恢复了,云裳阁偶遇。
名望就不说了,如今她已经是京城数百万百姓与权贵们心中的神。
而目前更实际的好处,则是功德上的收获。
从惠民药局撤走了灵雾阵回来,继续修炼时,陈青竹便突然发现,这一次吸收灵气无比顺畅。
她知道这必定是功德的作用。
立刻停下修炼,内视己身,就发现自己的体内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如今她不仅仅是丹田,连全身所有经脉,都完全被金色的功德所覆盖。
这次的功德收获,竟是堪比年初在的兴德时!
她开始试验灵气吸纳速度的增长。
等吸收完一小块灵晶,便发现如今的修炼速度,比起曾经再次提升了三倍。
这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
可见功德这种东西,积累得越多,其好处越是翻倍增长。
时至今日,她的资质总算恢复到了前世的水平。
按照原本的修炼速度,她可以在来年正月进入炼气七层。
如今,修炼速度提升,晋级炼气后期也就是下个月的事了。
这个结论让陈青竹心情大好,修炼起来也越发专注努力。
晚膳时,蓉娘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对陈青竹道:
“娘亲,听说瘟疫终于肃清,京城也恢复了热闹。明天我和慧云姑姑她们去外头玩,可以吗?”
来到京城后,慈航观的坤道与秦家的下人们,都是按照慈航观的规矩轮流休沐。
时间由慧云自行安排,只要保证宅子里有两个人可以使唤跑腿即可。
如今她们本就住在京城较好的地段,出去玩倒是比先前方便多了,大家都颇有兴致。
蓉娘虽说是在京城出生和长大,以前在靖南侯府的时候却从没出过门。
跟着娘亲以后,她有了最大限度的行动自由,还是很有兴趣出去多走走看看的。
但她向来懂事,平日里绝大多数时间还是用来修炼和读书。
只给自己规定了月休三天的假期。
不想打扰娘亲修炼,她便还是如同在南都时一样,跟着休沐的其他坤道一起去玩。
陈青竹自然也不会反对。
但她想一口气冲击炼气七层,没有要紧事都不打算中断,所以这次没打算陪蓉娘,只叮嘱道:
“别和慧明姐姐走散了,注意安全。”
蓉娘虽说已经开始修炼,体力和速度有所提升,但终归只是比一般的成年女子强一点,比起慧明还差很远。
“娘亲放心,我不会乱跑的。”
蓉娘乖巧地道。
第二天,一行人便换了俗家打扮,带上各自的银钱,前往东城的坊市游玩去了。
京城的坊市尤其热闹,汇聚着全国各地的美食,以及最时兴的首饰衣物。
慧云走在后头,见蓉娘正兴致勃勃地与慧明在一个小摊位上挑选瓷制的小动物。
手往前一伸,便露出了一截手腕来。
慧云微微皱眉。
虽说是便装,但这衣裳已经有些短了。
从离开南都城之前一个月,蓉娘便没再置办过衣物。
四个月过去,身形窜高了不少,如今虽说还差几个月才满十岁,却已经有些娉婷少女的模样了。
观主忙于修炼,又要筹谋大事,总不能再为这些小事费心费力。
没多一会儿,蓉娘便抱着一只一尺多高,憨态可掬的小瓷猫跑过来了,献宝地道:
“姑姑,你看,我这小猫是不是很可爱,而且摇起来还沙沙作响呢!”
慧云笑了笑,柔声道:
“的确可爱!我记得再走一条街,便是云裳阁的总店。少东家,我们去里头买些衣裳吧。”
蓉娘还没到对穿衣打扮特别感兴趣的年纪,闻言道:
“姑姑,我有很多衣裳,已经够穿啦。”
“你长高了,又马上要换季,该添置些新衣了。”
蓉娘又问:
“姑姑说的总店,卖的衣裳会不会很贵?”
蓉娘与陈青竹一道出去游历,是见识过那些普通百姓有多么贫困潦倒的。
自那以后,对物价倒是敏感起来。
意识到自己从前的一件衣裳,就够普通人家的孩子吃喝一年。
她即使有很多零花钱,买东西时也开始追求实用,不再花几倍的价格,去买更精巧之物。
她打算将自己的钱积攒下来,冬日里拿去施粥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乞丐。
慧云也知道她的这些想法,因此解释道:
“是要贵些。不过,少东家的身份今时不同往日,该有些能撑场面的衣裳了。”
虽说她们也能请裁缝上门剪裁衣服,但那些裁缝的水准比起云裳阁那可是差远了。
至少,她还在京城时,这里就是大家小姐夫人们最爱来的制衣店。
云裳阁从不上门给人裁衣,只接受客人亲自到店。
即使如此,依旧客流如云,可见制衣水平之高超。
在慧云看来,也只有这里的衣物,才配得上身份日渐尊贵的观主之女。
“撑场面”三个字说服了蓉娘。
书里说,世人皆是先敬罗衣后敬人,她也确实不能太寒酸给娘亲丢人。
有些钱还是得花的。
“那我们便去看看吧。”
作为京城首屈一指的制衣大店,云裳阁是一座占地面积很宽阔的三层楼阁,雕梁画栋,十分惹眼。
一楼是卖成衣的,二楼则是定制,三楼则更加高端,没有一定身份地位根本上不去。
慧云在底下看了成衣,拿出好几套衣裳给蓉娘比划,都不太满意。
于是便决定去二楼量身定制。
她们一行人往上走,走了大半楼梯后,刚好遇到一位年轻的贵妇人领着几个丫鬟从三楼下来。
原本,云裳阁的楼梯十分宽阔,上下楼各走一边,七八个人并行也并不会挤。
然而,谁也没想到,那走在最后头一个捧着精美木盒的丫鬟,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就要往前栽倒。
云裳阁每一层都很高,楼梯自然也高。
若这丫鬟摔下去,只怕要受不轻的伤。
蓉娘向来是有些怜贫惜弱的,如今她走在最前头,也只有她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伸出援手。
所以,她毫不犹豫便丢下了手中捧着的瓷猫,冲上前去扶住了那丫鬟。
“啊!”
那丫鬟尖叫一声,惊吓之下,手中的大木盒也脱手而出,从楼梯上滚了下去。
她原以为自己也会跟着滚落楼梯,吓得不由自主闭上了眼睛。
却完全没想到,关键时刻,她竟被一双有力的小手稳住了身形。
睁开眼睛一看,竟是一个面容稚嫩却美丽的小姑娘。
“谢谢小妹妹!”
想起自己脱手摔出的木盒,也顾不上其他,赶紧要去找。
然而一看之下,顿时脸都白了。
木盒已经落到了一楼地面上,盒盖摔开,里头那套做工精美的红色衣裳散落在了地上。
更可怕的是,它的旁边有一只摔碎了的瓷器,里头掉出来许多黑色颗粒状的东西,还有不少颗粒溅落在了那散开的衣裳上头。
丫鬟赶紧冲下楼去。
蓉娘也跟着下去了。她的小瓷猫摔碎在店里,她觉得自己是应该帮着收拾一下的。
待两人走到楼下,那领头的年轻贵妇已经率先带着其他丫鬟走下来了,亲自捡起了地上的衣服检查起来。
只看了几眼,她立刻便皱起了眉头,直接把那衣裳扔在了地上,神色阴沉:
“这衣裳沾了污渍,已经废了。”
那年轻贵妇身后,一个大丫鬟走上前来,一巴掌就打在了那捧木盒的丫鬟脸上。
力道之大,立刻在她脸上留下了鲜明的五道红印。
“废物!连个盒子都捧不好,你留着两只手有什么用?”
虽然这话不是少夫人说的,却无疑代表了少夫人的态度。
“少夫人饶命!”
那捧木盒的丫鬟闻言,吓得脸色煞白,立刻指着蓉娘道:
“少夫人,都是这个小姑娘撞了奴婢一下,奴婢没站稳,这才会失手把盒子摔下楼的!弄脏衣服的东西,也是从她手里那小瓷猫里掉出来的!”
蓉娘闻言,顿时就愣住了。
她完全没想到,自己好心救人,结果却被泼了一身脏水。
“你胡说!我明明是为了救你,才摔了我的小瓷猫,你怎能恩将仇报!”
那少夫人看了眼蓉娘,眼睛微眯,其中闪过算计的精光。
眼前的小姑娘不过穿着一身普通的棉布衣裙,头上也不过只有一支金钗,一看就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
她微敛了怒容,朗声开口道:
“若是别的东西,我也就不与你这小姑娘计较了!但这套衣裳,是我精心为靖南伯夫人满月宴准备的贺礼。你毁了我的贺礼,必须要给个交待。”
这人正是庞尚书家的二儿媳苏氏。
她因为擅长穿着打扮,又很会奉承人,很快便在离京三年的靖南伯夫人面前混成了红人。
她的公爹,庞家的主事人,也是很乐见她与靖南伯夫人交好的。
毕竟,作为皇帝的直臣,不能讨好皇贵妃,便退而求其次,选择皇贵妃的胞姐的靖南伯夫人了。
这次靖南伯夫人一举得男,举办满月宴,她也是在公爹面前夸下海口:
定要送一件送到伯夫人心坎里的礼物,在伯夫人面前拔得头筹的。
这套衣服虽然价值不算特别贵重,却饱含她的一番巧思,能最大限度遮盖产后妇人的身材缺陷并且显得身材特别玲珑有致。
她是专门画好了图样,请了云裳阁的师父调整裁剪,准备作为贵重礼物之外的一份添头。
如今,那上衣沾了一小点黑色污渍,竟是把她的一番心血全毁了!
明日便是满月宴,再要赶制这般精美的衣裳根本来不及。
丈夫是次子,不能继承家业,仕途上全靠公爹提携。
她这次夸下的海口没做到,便要好好想想怎么向公爹交待了。
眼前这小姑娘,年纪小小却眉目如画,也算是个极品小美人,倒很符合公爹的喜好。
把她带回去,让丈夫将她送给公爹,定能讨得公爹欢心!
“看你出身普通,我也不为难你,待会儿你跟我回府,将这衣裳洗干净,恢复如初,此事便算了。”
她当然知道,并不是这小姑娘撞了人。
可若她不多管闲事救那丫鬟,将手中的瓷猫摔碎,她精心设计的衣服根本不会弄脏。
所以,这小姑娘必须付出代价。
蓉娘又不是傻子。
弄脏了衣裳叫她赔银子也就罢了,竟然要叫她去一个陌生人家里洗衣裳,这明显不怀好意啊。
先前她是一时间被那恩将仇报的丫鬟气懵了,这才气得跳脚。
如今稍微一冷静下来,便觉得自己那般表现,实在显得太有失少观主的气度了。
于是,她调整了表情,学着娘亲平日里面对信众们的样子,神色淡然,毫无畏惧地看向眼前的少夫人:
“我若不去又如何?”
苏氏闻言,冷笑一声:
“那可由不得你,来人,带走!”
“是!”
几个丫鬟立刻朝蓉娘围了上来。
正在此时,一声厉呵响起:
“住手!”
一个身形高大健壮,黑粗的头发简单地用布巾扎成马尾的少女,三两步就冲到了蓉娘面前。
“我看谁敢对我们少东家不利!”
慧明满脸杀气地盯着那些丫鬟仆妇,还有那位少夫人。
原本她们见蓉娘返回一楼,便也折身跟来上来。
然而,没走几步,最前头的慧云师姐却不知怎么,突然愣在原地。
她们这一耽误,便晚来了几息,倒叫这些人像是狗一样乱吠,还想强行掳少观主回府。
慧明可是杀过倭寇的,一身气势顿时就把苏氏在内的几个内宅妇孺给镇住了。
几个丫鬟一时间都不敢上前。
蓉娘见慧明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人揍一顿,连忙拉了拉她的衣袖:
“慧明姐姐,先让我说两句话。”
现在打人,她们可没那么占理。
慧明浑身的气势这才收了些。
蓉娘重新走上前,看向苏氏,朗声道:
“这位少夫人家的丫鬟方才向我道谢,楼上楼下的应该都听到了吧?”
“还请各位哥哥姐姐叔叔婶婶给我做个证人!”
说着,她澄澈的目光先是看向楼下聚集过来看热闹的客人们,又看向二楼楼梯上那些正驻足看热闹的客人。
店里的顾客们,见这小姑娘气度坦然,落落大方,哪怕刚才没听到道谢的,也下意识相信她没有撞人。
听到了的,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她作证。
“我听到那丫鬟道谢了!”
一个面善的中年贵妇首先站出来道。
“若真是这小姑娘撞了人,那丫鬟不可能向她道谢。”
“我不仅听到了道谢,还看到了全过程,明明是那丫鬟自己先踩滑了楼梯把手中的盒子摔下去的,小姑娘离她两步远,赶紧扔了那瓷猫冲过去接住她,纯纯是一片善心!如今却是好心没好报,真叫人心寒!”
“对,我也看到了,那丫鬟可真是恩将仇报!”
蓉娘闻言,露出几分笑意,有礼地朝众人福了福身,朗声道:
“多谢大家仗义执言,还我清白!”
说完,这才看向神色阴沉的苏氏,带着几分质问道:
“这位少夫人,那些离得远的叔叔婶婶哥哥姐姐们,都听到你家丫鬟向我道谢,知道是我救了她,你这离得近的,难道没听见吗?”
围观的顾客们闻言,纷纷也用质疑的目光看向苏氏。
尤其是一楼那些不认识她的,还指点议论道:
“对啊,她难道聋了吗?我们都听到那丫鬟道谢了,她离得那么近难道没听到?”
“她不会是想讹人吧?”
苏氏听到这些话,顿时脸上一阵青一阵红。
还没想到怎么为自己开脱,又听那小姑娘正气凛然地道:
“你非但不感谢我救了你府上的人,还这般喊打喊杀,难道是觉得一条人命还不如一套衣裳珍贵?所以怨怪我不该救了你家丫鬟,毁了你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