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陈姨娘从修真界回来了/无上凰权/宅斗?陈姨娘修仙的!/贱妾被贬离府后,侯府上下日日后悔by芽芽学羽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5

如今,他竟是要以祭天的最高礼节来祭祀那所谓的渡厄神尊!
淑懿皇贵妃的心,在这一刻沉到了谷底。
强留着一丝理智,她才忍住了没有因为可惜那珍贵的助孕药丸,而强留永安帝。
事到如今,她只能祈求裴骁制造的证据足够得力。
只有那样,永安帝才会觉得自己被愚弄,一怒之下不惜一切代价剿灭这位渡厄神尊。
永安帝并不知晓自己爱妃的想法。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既然选择了第三次御驾亲临,请渡厄神尊入朝,那便必须坚持下去。
以最大的诚意,务必办成此事。
在渡厄神尊援手京城瘟疫之前,他便当朝许下承诺,要以最高规格祭祀渡厄神尊。
如今,既然也是展现诚意的时候,自然是要践行这一承诺的。
于是,他第一次去积庆坊回来后,就下令让太常寺继续为祭祀渡厄神尊做准备。
第二次祭祀的日子,用的就是原本择定的吉日。
这一天,京城的普通百姓们也有幸亲眼见到了等同于祭天的浩大祭神仪式。
太常寺早早就把已经杀好的二十八头牛,三十三只羊,三十四头猪,两头鹿,十二只兔摆在了提前搭建好的祭台前。
积庆坊那小院外头的街道狭窄,单是这些祭品,外加各种供器,还有专门烧铸成的八方大鼎,就直接摆了半条街。
永安帝用了最高规格的卤簿仪仗。
前头是四头披金带银的宝象开路,其后跟着金,玉,象,木,革五种豪车,以及一百多人组成的乐队,再后头才是皇帝的车驾以及数千随行护卫,以及参与祭祀的文武百官。
整个队伍豪奢却肃穆,绵延数里,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积庆坊。
祭台上,已经摆上了特制的渡厄神尊的牌位。
永安帝亲自宣读太常寺拟好的祝文,然后再率领文武百官进行第一次参拜。
永安帝身为帝王,只可跪天地祖宗。
因此,只有他是站着拱手,深深地躬身以示礼敬,其余文武百官全部下跪叩拜。
蓉娘跟在陈青竹身边,站在距离祭祀所在地最近的屋顶上,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一切,只觉得心中有惊涛骇浪在澎湃。
这个王朝最尊贵的帝王,还有他的文武百官,都在娘亲和她脚下参拜!
那满目朱红的官服,全都在跪拜她们!
这样的感觉,无法言喻,只觉得叫人头皮发麻却又热血沸腾。
她好像想了很多,又好像脑袋一片空白。
她身边的陈青竹,面带微笑地注视着这一切。
心中漫不经心地想着:
帝王率领文武百官俯首参拜。
这样的场面,真像亡国之君对新朝霸主的献降啊。
是个好兆头。
下方响起典雅宏大的礼乐。
祭祀的舞者卖力地上演着祈神的舞蹈。
蓉娘终于稍微从刚才的震撼中回过神来,仰头问陈青竹:
“娘亲,陛下都率领文武百官亲自来祭祀渡厄神尊,算是很有诚意了,很难比这更有诚意的了。您会改变主意,回应陛下的祈求吗?”
陈青竹道:
“当然不会。”
蓉娘苦恼地皱起眉头:
“可您原本是打算入朝的吧。那……那这事要如何收场?”
她完全想不到,究竟该如何才能既不回应陛下,又能声势浩大地入朝。
陈青竹听到“如何收场”几个字不由失笑。
怎么身边的每个人,都很担心她玩脱啊。
她何曾做过如此不着调的事。

从来没在城中举行过。
这一次在百姓密集的城中举行,即使出动了许多禁军封锁街道,但那绵延数里的祭神队伍,还是大大地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许多百姓爬到自家屋顶去看热闹,全都无比好奇这究竟是在做什么。
“我有亲戚在太常寺当差,听说这是在祭祀渡厄神尊呢!”
这个答案在百姓中迅速传播开来。
京城的普通百姓,尤其是城西这些人,有谁没有沐浴过渡厄神尊的恩德。
听到是祭祀渡厄神尊,百姓们皆是面露欣然:
“神尊肃清瘟疫,救了我们的命,是该好好酬谢!”
“早知道是祭祀渡厄神尊,我也买点香烛来跟着烧了,多少是个心意啊!”
“我家有中元节没烧完的,这就烧上!”
不少百姓点燃香烛,跟着远处的礼乐声向着祭祀的方向叩拜起来。
整场祭神仪式足足持续了一个半时辰才结束。
劳累了许久的永安帝,由满怀希望到再次失望,渡厄神尊依旧没有出现。
他只能摆驾回宫。
那些丰盛的祭品,则全部留在了原地,留下一些军队看守。
然而,永安帝的仪驾还在回宫的路上,禁军统领副统领孟宾便打马而来。
这两次的祭祀,之所以都是副统领孟宾负责带兵,主要是因为禁军统领萧广瑜,因着那天价悬赏令被御史参了。
永安帝知道这些老牌勋贵们家底雄厚,但如此张扬,叫百姓们看了实在不像话。
他把萧广瑜这个爱臣叫来,痛斥了一番。
原本,以萧广瑜的知情识趣,应该及时认错,并且保证立即撤下这悬赏令的。
可他却道:
“陛下,臣悬赏寻找的是七年前失踪的未婚妻。京城数百万人,要找人实在太难,更何况她很可能已经离京,除了用巨额悬赏找她,臣别无他法。”
“求陛下开恩,让臣继续悬赏,早日找回未婚妻,以免她继续在外颠沛流离!”
永安帝看了他许久。
一个有弱点,有污点的臣子,比完美无瑕的臣子让人用起来更放心。
于是,永安帝没有再强令他撤下悬赏令。
但萧广瑜毕竟被督察院参了,自然得有些惩罚的,永安帝下令让他闭门思过,并且没有言明期限,以示敲打。
也因此,最近永安帝但凡出行,都是副统领孟宾随侍左右。
“陛下!陛下!渡厄神尊显灵了!”孟宾激动地禀报道。
劳累了半日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永安帝,顿时就不困了。
“到底怎么回事?赶紧说来!”
孟宾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大概是永安帝的仪驾离开一刻以后,在那里把守的士兵们突然感觉到一阵耀目的白光。
然后便见白光之中,走出一个浑身闪烁着七彩宝光的白衣仙人。
留守的士兵们大惊失色,但许多人都听过渡厄神尊显圣的事迹,很快便意识到这是神尊显灵了。
“拜见神尊!”
数百士兵齐刷刷跪了一地。
神圣空灵的声音浩瀚地传荡开来,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耳中。
“这些供品,你们不必守了,直接将它们交予京兆府,换成银钱,为京城的平民百姓,每户添置一床十斤重的棉被。”
“今冬岁寒,更逾从前,本座不希望看到有百姓受冻而死。”
说完这话,神尊的身影就再次消失了。
留守的禁军不敢做主,立刻快马加鞭地赶来向永安帝报信。
永安帝原本还想立即回到积庆坊,如今也只能打消念头。
神尊都已经走了,他就算赶过去也说不上话。
此时的永安帝不由暗自懊悔。
他刚才干什么要急着走啊。
但凡他多等一刻,那不就正好能等到渡厄神尊显灵了吗?
神尊究竟要怎样才肯接受他的供奉,入朝做太上国师,当面商量才更有效率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祭祀总算不是毫无回应了。
他甚至开始猜测,以前他祭祀神尊,并不是神尊不回应他,而是神尊赶来的时候,他已经走了。
满心的失望,不满,顿时消散一空。
永安帝振奋不已。
下次祭祀必须尽快安排上。
下次,说不定他就能请神成功了!
“陛下,您看此事如何是好?”
孟宾问道。
永安帝回过神来,毫不犹豫地道:
“当然是立刻按神尊的吩咐去做了!”
“是!臣这就去办!”
孟宾快马加鞭地返回积庆坊,指挥禁军将所有供品搬到京兆府去。
附近看热闹的百姓们,自然是看到了这番动静。
事实上,附近好几条街的百姓们,都听到了神尊的话。
这些人可不止积庆坊本坊的百姓。
还有京城西城北城其他地方的百姓,都是在看到那绵延数里的祭祀队伍,跟着来看热闹的。
虽说御驾已经离开,但看热闹的人群还意犹未尽,并未散去,于是刚好便听到了渡厄神尊的声音。
听说神尊要将祂得到的供品全部换成钱财,给京城的平民百姓每一户都送一床十斤重的厚棉被,百姓们都激动极了。
那可是十斤重的厚棉被!价值七八百文,盖在身上不知道有多暖和。
家里若能多一床这样的厚棉被,哪怕今年冬天很冷,也不用再担心家里老幼或体弱的人再被冻病冻死了。
对于神尊的爱护,百姓们皆是无比感激。
如今,唯一担心的就是京兆府那些狗官贪墨,不把神尊赐予他们的厚棉被发给他们。
积庆坊附近的两条街是戒严的,并没有百姓。
但两条街以外的地方,却是聚集了许多百姓。
见这些禁军抬走了供品,百姓们纷纷满心焦急。
有人忍不住大着胆子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官爷,这些供品是要搬到哪里去啊?”
孟宾亲自回答了此人,他高声对众人道:
“陛下亲自下令,让把供品搬去京兆府,换了钱给大家发棉被!”
他知道陛下好名,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给陛下扬名机会。
这段时日他可得好好表现,说不定得了陛下欢心,就能直接顶替掉萧广瑜的统领之位呢。
确定供品真的能送到京兆府给他们发棉被,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
“神尊慈悲!”
“多谢神尊!”
他们心中门清,若不是神尊现身亲口吩咐,高高在上的陛下绝不会如此体恤他们。
所以,这些百姓们第一反应依旧是感激神尊。

看热闹的百姓们,奔走相告,将这个好消息告知自己的亲朋好友们。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随着这个消息被传开的,还有另外一事。
那便是永安帝此行的目的。
“陛下这次可不只为酬神,而是还想请神尊入朝,做太上国师呢!”
难得的,百姓们对朝政无比关心,并且无比赞同永安帝的行为。
“陛下真是难得英明了一回!”
“若真能请到神尊入朝做国师该多好啊!”
“对啊,神尊如此爱护我们这些贫苦百姓,若神尊真的临朝,我们以后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没错,神尊若肯临朝,就会留在京城,我们若再被那些权贵欺负,也不怕求告无门了!”
权贵们都觉得百姓愚蠢。
却不知,他们也最知道,谁是真正对他们好。
在瘟疫和这次祭祀中,大家都深切体会到了渡厄神尊对普通百姓的怜悯爱护。
因此,他们渴望渡厄神尊入朝的心情,比起永安帝也不相上下。
满京百姓得知神尊用自己的供品给大家换了棉被,都欢天喜地。
唯有京兆府尹望着那些供品愁眉苦脸。
渡厄神尊的供品确实很珍贵。
但其中最值钱的也就是永安帝第一次祭祀时供上的那一块玉,大概能卖个四五万两。
第二次供奉的五行供品,虽然也有珍贵的美玉,但已经进行了雕琢,价值反而打了折扣,只值两三万两了,
所有的供品加起来,其价值大约在十一万两左右。
可神尊说要给京城每一户普通百姓都发一床十斤重的棉被!
一床十斤重的棉被,就算他是批量采买,按照京城的物价,那也得七百文的成本价!
京城三百多万人,除去权贵官员,富商和他们的家奴,少说有二百五十万平民,以五口一户的平均数计算,大概有五十万户平民。
五十万床棉被,至少也要三十五万两银子!
这其中的缺口至少还有二十三万两,实在太大了。
神尊也不知道是不食人间烟火,还是算术不好,可给他留下了一个大难题。
思来想去,京兆府尹只能硬着头皮去请示永安帝。
永安帝听说还有三十万两银子的缺口,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他堂堂帝王之尊,竟也有朝一日体会到了,何谓上官张张嘴,下官跑断腿。
大魏每年的各种税收加起来,全部折银,也就一千五百万到一千八百万两之间。
以往每年,国库的盈余都不多,如今战事频发,再加上是年末,更是吃紧。
三十万两,不算小数目了。
渡厄神尊一句话,他竟然就得再追加三十万两,去给一帮平民百姓买棉被过冬,实在是太浪费了。
要知道,与三十万两银子比起来,京城冻死的那些老弱病残根本不值一提。
可如今他求着渡厄神尊入朝,总不能连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都无法满足祂吧。
哪怕再怎么心疼,这钱也不得不出。
永安帝咬牙警告京兆府尹:
“如今国库吃紧,你们也是知晓的,谁若敢中饱私囊,朕定斩不饶!”
京兆府尹连忙表示,三十万两是抛开了算的,若精打细算些,与商贾们多讲讲价,能将缺口控制在二十三万两。
陛下都已经放下如此狠话了,这其中还涉及到神明的吩咐,他还真没胆子雁过拔毛。
心中却是暗自叫苦:
这叫什么事儿啊,经手了大几十万两的肥差,却是一文钱好处都捞不着,纯纯苦差。
陈青竹自然不是算术不好,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那些供品的价值,与购买棉被所需银两的差额,她很容易就能算出来。
自然也知道其中至少差了二十多万两。
可那又怎么样呢。
永安帝难道还能让她来补这差额?
朝廷出钱,她赚名声,甚至还能得到不少功德,她觉得没什么不好的。
七天时间一晃而过。
在永安帝的催促下,京兆府尹以前所未有的办事效率,一边采买棉被,一边派送,终于在七天内,给京城所有百姓,都送上了一床十斤厚的大棉被。
之所以如此急切,是因为永安帝觉得,神尊并不是没有给他回应。
那么,他花了如此大的代价,办了神尊吩咐的事,也算是再次彰显了诚意,可以趁热打铁再请神尊。
七天后,便是太常寺再次卜算的吉日。
因此,发棉被的事必须在七天内办完。
这一次请神,永安帝没有藏着掖着,而是早早就将消息公布了出去。
严家也第一时间向陈青竹汇报了这一消息。
送信的照旧是严大老爷。
得知陛下竟是亲自率领文武百官请观主入朝做太上国师,严家的态度越发殷勤恭敬了。
禀报完消息,严盛之小心翼翼问道:
“属下斗胆一问,观主这次可要现身?”
陈青竹也没有瞒他,点了点头,道:
“不仅如此,本座还打算接受太上国师之位。”
永安帝既然给了她国师的权柄,她没有不接的道理。
权力拿在手上,才能做更多的事。
既然造势已经造得差不多了,便没必要在三请三拒的把戏上浪费太多时间。
严盛之神情激动,道:
“那便提前恭贺观主了!”
又主动道:
“观主可需要严家暗地里做些安排?”
他们能隐约感觉到,观主是在为自己造势。
那么,决定接受赐封这等关键时刻之前,或许还需要再加一把火。
陈青竹当然知道严盛之的意思。
但京城是锦衣卫最密集也最得力之处。
若像在南都城一样去暗中散播舆论,被发现了,反倒落了下乘。
“什么也不用做。本座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她平静地吩咐道。
有些事,牵一发便可操纵全身。
她只需要做最关键的一两件事,便足以让全局朝着她预定的方向发展。
如今,她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不需要严家再画蛇添足。
七天时间一晃而过。
很快便到了永安帝再次率领文武百官请渡厄神尊神尊入朝的这一天。

这一日,永安帝再次率领奢华的祭神队伍与文武百官前往积庆坊。
等永安帝的车驾来到距离积庆坊那院子还有大约四五条街的地方,就听到远处传来喧闹的声音。
掀开车帘一看,便见禁军副统领孟宾,正亲自带人驱赶附近的百姓。
几百步外的百姓简直是人山人海,恐怕有十余万人。
永安帝皱眉:
“怎么有这么多百姓?”
万一其中有刺客,那他的处境可就很危险了。
总管太监王忠连忙站出来回道:
“或许是听闻陛下要来祭神,特意来瞻仰陛下龙威的!”
这话让永安帝心中舒坦了许多。
他对祭神一事广而告之,主要是为了告知渡厄神尊。
前次祭神让他发现,神尊或许是并不知道他来祭拜了,所以才会出现他的御驾都离开了一刻了,祂才现身的情况。
所以,这次他直接张贴皇榜提前几天公布此事。
以免再次出现,他来祭神,神尊却因为不在而无法及时现身的尴尬局面。
百姓仰慕天颜,听说皇帝要驾临,来瞻仰圣驾倒也是常理。
“罢了,让孟宾将他们赶到一条街之外就是了。”
想了想,还是不太放心,又让王忠去传令再调集五千禁军过来。
永安帝抵达积庆坊后,再次率领文武百官,以隆重的仪式参拜渡厄神尊。
一轮参拜之后,渡厄神尊依旧没有出现。
太常寺的乐队开始演奏起了庄重的礼乐,表演祭神舞蹈。
聚集在一条街以外,以及更远处的百姓们,听到这礼乐声,也纷纷点燃香烛,向渡厄神尊祈愿。
没错,他们根本不是来瞻仰什么天颜。
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忙于生计的普通百姓,根本没那个闲工夫跑这么远来凑热闹。
他们之所以会来,是因为听说皇帝要继续祭神,请渡厄神尊入朝做国师。
他们比谁都希望神尊能答应皇帝的邀请。
因此,这一日,天还没亮他们就早早从京城各处赶来了祭神的场地外。
只为皇帝祭神时,他们也跟着祈神。
人多呼声大。
他们也想为请神尽一份绵薄之力。
自发参与这次祈神的,除了来自京城各方的百姓们,还有各大书院那些出身一般的有志书生们。
读书人向来是最不信鬼神的。
可经历了瘟疫事件,他们许多人都亲自体会到了神尊的伟力与慈悲。
如今的朝廷乌烟瘴气,也只有渡厄神尊这般强大又公正的神灵,才有可能肃清这个满是沉疴恶习的朝廷。
如此,等他们入朝为官之时,才可能有出头之路。
读书人在哪里都是受尊敬的。
书生们很快成了这些自发组织的祈神队伍的领头人。
书生们走到最前方,撩开衣袍跪下,高声疾呼:
“渡厄神尊在上,祈求您怜悯百姓苦难,入朝做国师吧!大魏的万万百姓,都需要神尊的庇护!”
百姓们也跟着呐喊:
“求神尊入朝做国师!”
“求神尊庇佑!”
十数万人的声音,并不整齐,却是声势浩大,直冲云霄。
这样的声音自然也传到了主祭台这边。
永安帝这才发现,原来积庆坊聚集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百姓们,也全部是来请神的。
这些百姓,对渡厄神尊竟是比对他这个皇帝更狂热。
他心中不由自主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很不舒服。
但理智告诉他,不该对神灵有不敬的想法。
百姓们要自发请神也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甚至,那位渡厄神尊是一位怜贫惜弱的女神,说不定还会因为百姓的祈愿,增加请神成功的把握。
于是,第二次祝告时,永安帝便改了说辞,朗声道:
“渡厄神尊在上,朕与万千百姓诚心祈愿,望神尊临朝,辅佐朕安定天下,护佑黎民!”
百官跟着下拜,朗声重复:
“望神尊临朝,辅佐陛下安定天下,护佑黎民!”
话落,耀眼的白光乍现。
众人惊愕地抬头,便见前方的屋顶上,有一个无比耀眼的白色光团。
“神尊显圣了!”
有人惊呼了一声。
永安帝下意识抬头往光源的地方望去。
只见耀目的白色光团逐渐微弱,一个身穿白衣的修长人影,出现在了屋顶上。
其广袖飘飘,无风自动,整个人散发着奇异的七彩宝光,端的是仙风道骨不染凡尘。
哪怕永安帝已经听闻渡厄神尊的神迹许多次,自己也亲自请神好几次,如今却是第一次看到渡厄神尊显灵。
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说。
更让他震撼的是,那道身影微微一动,便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一般,眨眼之间便来到了他面前。
宝光消失,他终于看清了她的面容,整个人不由自主便是一怔。
身为帝王,他早已见惯了美人,可与眼前的神灵相比,曾经所有的美人都瞬间黯然失色。
此刻,他竟有些理解野史记载中的纣王为何会渎神了。
这一世,陈青竹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见永安帝。
据说这位皇帝已经年近四十,但看起来却像三十出头,面容白皙如玉,五官清秀俊雅,单从长相来说,像个温文儒雅的翩翩君子。
不过,那带着锋芒的眉宇,以及深沉似海的眼眸,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上位者的威严。
此刻,那深沉的眼眸却有些迷离,定定地看了陈青竹好几息。
陈青竹微微皱眉,脸上带出了淡淡的不悦。
但并不是因为永安帝的目光真的给她带来了困扰。
而是他此刻的反应,让她验证了一个不太好的猜想。
此刻,她是释放了所有威压的,为的便是震慑文武百官与永安帝。
在场官员,无不是只抬头看了她一眼,就因为心中的畏惧,不由自主低下了头。
唯有永安帝,可以像看普通人一样,毫无障碍地一直盯着她。
传闻越是强大,延续代数越长的王朝,其帝王气运就越强大。
这与个人品行能力无关,纯粹是祖宗余德与民望所造就的。
因此,就算是修真界,也有修行无望的修士试图在凡人界建立国家,即使不能摸索出另外的修行前路,也可以福泽后人。
不过,修真界往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很少有修士真的能建立强大又长寿的王朝,也就很少有人真的尝到气运的甜头。
而如今,永安帝一介凡人,却丝毫没有受到她这个炼气修士威压的影响,便足以说明:
在这个没有修士,皇权就最强的世界,气运这种力量似乎是真的存在的。
看来,在王朝气运耗尽之前,她应当是无法亲自杀死永安帝取而代之的。
不过,这样的情况陈青竹先前并非没有想过。
如今虽说有些失望,却并不至于真的带来什么打击。
仅仅须臾,她就已经心如止水,施展了一个扬声法术开口道:
“本座立志于解救天下苦难,原不欲沾染世俗权柄。”

第285章 文武百官,叩见太上国师!
“可如今,却有十数万百姓祈愿,希望本座入朝做国师,那本座也不好无视百姓的呼声。”
磅礴浩瀚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方圆数百丈内每一个人耳中,那声音清冷之中透着神圣,一下子就抓住了每一个人的心神。
离得最近的那上万百姓,顿时就激动起来。
“你们听到了吗!神尊显圣了!”
“神尊听到了我们的祈愿!”
“神尊说不会无视我们的呼声,是不是意味着神尊将会答应陛下的征召?”
祭台这边,永安帝因为神尊的声音,已经从那无与伦比的美貌带来的冲击中回过神来。
闻言赶紧道:
“朕与天下百姓,都是一样,殷切希望神尊能接受我朝供奉,入朝做太上国师的!”
陈青竹目光澄澈无波,仿佛世间一切都无法打动她。
“应万千百姓之愿,本座可以答应陛下的征召。只是,入朝之前,须与陛下约法三章。”
哪怕永安帝贵为一国之君。
可眼前的是神秘莫测强大无比的神灵。
他亲自请神五次,如今眼看着成功的希望近在眼前,他也无法免俗地心潮澎湃。
闻言连忙道:
“神尊请说!”
陈青竹道:
“第一,请陛下爱护百姓!”
“第二,请陛下任用贤臣!”
永安帝神色微僵。
神尊这话,怎么说得他好像以前不爱护百姓也不任用贤臣一样。
可偏偏她提的,都是再正当不过的要求,容不得他说半个不字。
于是,永安帝强压下心中的别扭,立即应道:
“神尊放心,这都是应有之义!朕往后,必将更加励精图治!”
神尊轻轻颔首,绝美又淡漠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柔和,似乎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
她紧接着继续道:
“第三,请陛下永不猜忌,要相信本座无论做什么,都是与陛下一样,为了造福于天下百姓,缔造太平盛世。”
永安帝沉思片刻,满脸郑重地道:
“朕保证,定会一直信重神尊!”
陈青竹这才露出了一丝微笑:
“好,那本座便接受陛下征召!”
永安帝顿时大喜:
“好好好!”
“文武百官何在,还不快来参拜我朝太上国师!”
礼部尚书袁松伯方才看清了渡厄神尊的脸,便完全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听说我男朋友  神尊她知道得  我爸爸是朱棣  白眼狼的亲妈  19世纪小女仆  还璧—— by  聆听/雨濯by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