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开马甲在全球搞买卖by穆烟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8
这批卖完,她叮嘱了沈文玉、曹婶和孙东,很快隐匿身形。
好在一百套书看着多,真分发到个人手里并不算多,统计下来光是机械厂就有百来人想要报名参加高考,更何况是机械厂附近的大圈子,这么点书砸下去,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丢了一块石头,只砸出了一点点波澜。
高考的消息逐渐沉寂,转而代之的是疯狂的学习氛围,走在路上都能看到有人捧着本书在埋头苦读的模样。
不过唐园所处的几个环境都没有读书的人,话题很快就从高考转移,又变成了各种八卦消息。
在这样的过程中,天气愈发寒冷。
唐园清早起来,打开一个纸箱,露出里面清洗干净的盐水瓶,将盐水瓶一个个灌上热水,盖紧盖子后,进了一个个小隔间,将盐水瓶放在椅子上,又将手里的毛毯放下。
薛诗琪那边毛线多,还能拿到便宜价,如今天气冷,她特意买了一批毛线,让沈文玉和二姑织了七块毛毯,两人各一块,卫婶一块,这边翁姑四人也每人一块,用来御寒保暖。
放好盐水瓶跟毛毯之后,她又从屋里拎出一个煤饼炉,将它放在过道中间,这样两边都能有热气。
她原本想着放四个,但这年代放四个煤饼炉实在是太奢侈,就放一个,搭配暖水瓶和毛毯,也能起到不错的保暖效果。
再在煤饼炉上放上水壶,随时热着水,这样什么时候冷了,喝上一杯热水,身体也能暖和起来。
在她忙碌的时候,翁姑正从家里过来。
到这个季节,不管是屋里还是外头,都是冷的,除非一直都在炕上待着,可要一直在炕上待着,没钱也不行。
好在这边的位置还不算太北,冬天没有那么冷,据说再往北一些,人都得在炕上窝着,不然身体受不住。
翁姑缩了缩手,自从她挣了钱,今年攒的棉花票都有她的一部分,让她把身上的棉衣加厚了一些,身上基本不算太冷,就是坐久了发冷,多跺跺脚就行。
来到地方,她伸手敲了敲木门。
敲下之后,她疑惑地看着自己的手,不知道怎么的,她觉得自己的手敲上门的时候暖呼呼的。
木门打开之后,她才发现不是自己的错觉,哪怕站在门口,她都能感觉到里头的温度。
“怎么还点了煤饼炉?这多浪费啊。”翁姑惊道。
“不会,总不能让你们一直在冰冷的环境下做事,”唐园带着翁姑进屋,绕过煤饼炉送到她小隔间里,从椅子毛毯底下拿出暖水瓶,放到她怀里,“煤饼炉一直烧着水,等瓶子冷了,可以接水再暖,这个毛毯盖在自己身上,应该能暖和不少。”
“这……”翁姑抱着手里暖和的暖水瓶,“我……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用说,你们在这里好好做事就行,”唐园说道,又想起件事,“对了,棉花难买,翁姑要是有需求跟我说,我可以想办法找来棉花,不要票的那种。”
“可以吗?”翁姑惊喜问道,见她点头,连忙提出想法,“要,我能先要五斤吗?家里没多少棉花票,知道我要出来做事,都给了我,我想换些给家里人。”
“可以,多点也行。”知道这里冷,唐园今年特意多准备了一些棉花。
两人说着话,又有人来敲门,唐园出去开门,将惊讶的人带进里面,又跟对方说了同样一番话,果然对方在激动之余,也要了棉花。
剩下两人同样如此,她们最近几个月都挣了些钱,要说买多贵重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但棉花家家户户都要,且多多益善,她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等唐园离开,四个在各自隔间里的人再次忍不住说话。
“好暖和啊,我以为今天又要跟昨天一样,冻的脚不舒服呢。”
“我还特意做了一双厚厚的棉鞋,就怕脚冷。”
“棉鞋还是要的,就算有这些东西,穿薄了也会冷,但现在这样,肯定是不会太冷了。”
“何止不会冷,我们家没有火炕,还没有这里暖和呢,还有这个暖水瓶,我做梦都想要一个,没想到就来了,这个……是我们的吗?”
“对,她说我们可以带回去用,能睡个好觉。”翁姑抱着暖水瓶,忍不住接话。
她家里倒是有火炕,但哪里有人能一直坐在火炕上,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算了,大白天的一直在火炕上待着肯定不合适。
所以白天的时间,她在家里也是冷的,来这里还暖和些。
不过因为在这里坐着的时间久,长了会更冷,她不得不腆着脸收了家里人攒的棉花票,心里总有些不好意思。
现在好了,她能买到棉花,将买来的棉花补给家里人,她心里就不会觉得对家里人有亏欠。
“我要坐在帘子这头做钱包,你们呢?”
小隔间里响起搬动椅子的声音。
“我也要这样做,这样面对着外头的煤饼炉,会更暖和一些。”
“我先把料子裁剪好,这里现在是不是还能喝热水了?我看煤饼炉上烧着热水呢。”
“说是给咱们灌暖水瓶的……肯定也能喝啊,要喝要喝,你先倒,我待会儿倒,哎呦,没想到在这里还能一直喝到热乎的水,这不就相当于有了个热水瓶吗?”
“热水瓶,暖水瓶……咱们手里这个也能喝。”
“捂凉了。”
“手凉,不是瓶子凉,我们家有这样的瓶子,每次你手凉的时候倒出来,里面的水喝着正好,不冷不热,暖乎的呢。”
“这么说也是,那待会儿我也喝这个。”
几人平常不怎么聊天,聊起来却没多少陌生感,这段时间下来,她们也不是完全没有碰过面,只是都默契地一前一后过来,假装不知道而已。
只要不是很熟,露馅的可能性就小。
不过自从开始在这里做小钱包,她们都很少跟别人聊天见面了,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的事上,回去也就是跟家里人见面,哪里能碰上外人。
唐园这会儿就站在里头的屋子,听着外头的话庆幸之前把盐水瓶洗干净了,也好在她找的都是生盐水瓶,就算喝进去一些,对身体也不会有害。
但听她们聊的这样开心,心里也想着或许过段时间可以把帘子撤掉,左右影响不大,视野还开阔些。
“小园,你爹说是不回来了。”
“不回来了?”唐园茫然抬头,看着站在她面前的钱婶,“不是说十六个月,他还要在家照顾奶奶吗?”
问是这么问,她心里却有了猜测。
这年头没有人会平白无故放弃一份工作,如果有的话,肯定是有更大的诱惑,唐建国原本一直盼着回来,在这时候突然选择不回,大概率是她寄回去的课本和消息让他心动了。
果然,钱婶在略有些尴尬的表情过后,用宽慰的语气说道:“刘家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你爹打算在家里准备高考,所以……还是让厂里停薪留职。”
居然还只是停薪留职,唐园还以为唐建国的消息传来,厂里会把人开了,不过有刘家的人脉在这,厂里多少会给人留点情面。
想着,唐园神色变化,眼中带着几分激动:“我爹这么厉害,居然能参加高考,他要是考上了,我不是会有一个大学生的爹?”
钱婶听着,神情再次变化。
边上的人也听到了她的话,凑过来说:“你这么信你爹啊?”
“我就是听说大学生很厉害,”唐园做好了人设,坚决地站在他爹那边,“真希望他能努力备考,考上大学。”
“你可真是……”
“哎呦,这话不用跟小园说,她又做不了主的,”又有人嗑着瓜子过来,“小园要是能说话算数,就不会十几年被留在家里了,唐建国跟刘红梅那两口子脑子都不太清楚,他们愿意考就考呗,最后考不上就知道后悔了。”
“就是,小园能说什么,她啥也不懂,”又凑了个人过来,“反正小园现在有工作,能养活自己,不用仰仗那两口子,真耽误了事,那也是他们的事儿,跟小园没关系。”
“对对对,是我想岔了,”钱婶回神,“小园你别搭我,我就是闲着没话说。”
“我不懂,我爹想做什么,他自己可以决定的,”唐园说着,说起另一件事,“婶子们,你们要棉花不?我朋友手里有些棉花……”
没等她说完,围在她身旁的几人便纷纷点头:“要要要。”
“你朋友真厉害,手里居然还能有棉花。”
“是原先那个给你棉布的朋友?”
唐园虽然一直在锅炉房待着,实际拿过来的东西却不多,几次想要锅炉房的婶子们做些事,想着机械厂半点瞒不住的各种消息,就绝了心里的想法。
如今距离拿布回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再拿些棉花回来时机还算合适。
在这件事上,她也就是个“中间人”,并不会有什么事。
游戏空间里经过过去一年的升级,如今种植区的规模比之前大了许多,到如今每次升级需要的金币越来越多,但也通过量变引起质变,再加上这段时间她刻意种下的棉花,如今手里有八百斤的库存。
这时候棉花需求大,东北这边的棉花更是需求庞大,她手里八百斤棉花落到市场里,跟之前那批高中课本一样,都只是落入湖里的小石子。
锅炉房里的人零零散散加起来,一共要了五十斤棉花,翁姑她们四人要了二十多斤,沈文玉跟二姑在亲朋圈子里问了问,也拿走五十多斤棉花。
剩下六百多斤棉花,她直接找上了曹婶。
曹婶跟她的合作一向顺利,那边除了有周围的八卦小团体之外,还有她儿子儿媳在火车站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
都知道火车站工作的人人脉广,不止她这样认为,别人也这样认为,她通过车站的人卖东西,自然也有人通过车站的人买东西。
再加上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准备高考,需要有足够温暖的环境,不少省吃俭用的家庭都拿出了压箱底的钱,希望能给孩子更好地备考条件。
棉花要,饮食也要。
“我儿子说前些年车站情况好,几乎年年都有腊肉发下来,今年却没有,多发钱都不发腊肉,”曹婶跟唐园低声八卦,“说是市面上的肉都抢疯了,黑市上的肉票,都涨到了高价。”
“还有黑市?”唐园惊讶。
曹婶暼她一眼。
唐园嘿嘿一笑:“我这不是有人脉么,咱这么做生意就得了,不往外扩,安全为主,不过这时候的黑市,就是私底下换些票据吧?”
“你不知道黑市,倒是知道这个?”这下轮到曹婶诧异。
唐园心想这附近黑市卖肉卖蛋的,都在她身边,郭伟强跟刘志强出事之后,其余分了家当的人都陆陆续续退了出去,只剩下赵志强还在干。
而赵志强那边的猪肉,真要流出来,大概率都要从她手里走。
鸡蛋更加如此,孙东自从搭上她,就再没有去黑市上卖过鸡蛋,按他的话说,虽然鸡蛋给她少挣点,但胜在安全,他在这一年挣了钱不说,吃的好睡得好,都胖了好几斤。
更何况孙东还未必少赚,将每年冬天多生的鸡蛋算上去,他一年里挣的钱还跟往年差不多。
这样的对比放在面前,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不过现在赵志强那边养了一年的生猪也到了可以出栏的时候,今年他多养了几头猪,猪肉量不少,这时候有人要,可以趁这机会卖一些出去。
这么想着,她跟孙东再见面的时候,就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他。
孙东很快点头,并表示他跟赵志强沟通过,两人也认为这时候出猪肉会比较合适,回去之后很快就杀了一头猪。
而唐园这边,也通过曹婶,找到了一些值得信任,家里有高考生,且有些家底的人家,以“帮忙寻找”为由,先收了钱,再由唐园将猪肉送上门去。
这样一来,送上门的唐园并不当场收钱,而收了钱的曹婶也没有给东西,极好地规避了风险。
不过两人还是谨慎,那些平时相处就不太靠谱的人,即便他们再想要买猪肉,也不会去搭嘴,本来就是高风险的生意,再搭上高风险的人,岂不是摆明了要往亏损的方向走。
就这样双方合作,很快就将一头猪卖掉。
这生意对唐园来说,没有卖棉花那么赚钱,倒是收获了不少边角料,卖完猪肉剩下的猪骨头、猪下水等,都能分,再算上卖猪肉分的钱,在这时候也不算小钱。
在这个过程中,孙东跟赵志强那边杀了第二头猪,没等唐园继续去找人,曹婶这边就传来了好消息,说是她儿子那边有人打听了找他要。
经过确认,要猪肉的人跟之前花一千块买手表的是同一个人,这就有一层基础的保障。
不过唐园还是留了心,跟对方约定好之后,找了孙东,让他在清晨的时候送猪肉到火车站附近,让对方找人拉走。
这样一来,收钱跟送猪肉的又不是一波人。
第二只猪的猪肉交易完成,唐园特意等了几天,没有听到什么坏消息,这才继续搞第三头猪的事。
这时候第一批买了猪肉的人已经吃完,正好续上这一波,这边挣了钱,那边得了没有票买不到的猪肉,两全其美。
在这个过程中,唐园也从曹婶儿子口中了解到他那边买猪肉的情况,对方买回去根本就没有大肆往外卖,几家人就将上百斤的猪肉分发干净,照顾家里高考的孩子不说,还可以囤过年的年货。
反正这会儿天气冷,猪肉完全可以存住。
这样一来,自然不会有什么风险。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时间,赵志强那边再杀了猪,唐园也不急着卖,依然让孙峰的妈妈做成腊肉。
对比猪肉,卖腊肉她更能赚钱,这会儿开始做,正好等过年,一批卖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她手头的棉花也一点点销售出去,一块五一斤的棉花,没到一个月,八百斤全部卖出,到手一千二百块。
手里的人民币存款再次增加,她对来年收购茶叶的生意也放松了一些,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攒下来的钱,足够她收购一季茶叶,哪怕茶叶的量比今年多一倍也不怕。
下午,她送完五斤猪肉回到住处,看着路中央的煤饼炉,拎走上面的茶壶,往里面加了新的煤饼,让它能一直热乎,顺便继续加热壶里的水。
东北这边天气冷,只要把水壶拎开一会儿,壶里的水温很快就会降下去,屋里没有热水壶,想要随时都能喝到热水,得一直烧着才可以。
换完煤饼,她进了屋里,关上门通过游戏空间,往香江去。
出门的时候,拎上提前准备好的一大袋子小钱包。
来到附近的市场,很快就见到了一早等在这里的郑蔓,她的自行车边上,还放着三袋子碎布,两人约定好的,谁有时间谁去制衣厂买碎布,郑蔓到处跑的时间多,有的时候可以顺路从远一些的制衣厂带碎布回来。
两人做好交接,没等唐园说要走,郑蔓就先一步开口:“你看看这个东西,能不能卖,我妹妹在家有点无聊,就做了这个,用了你的碎布。”
唐园低头,看到郑蔓手里的东西,下意识拍了拍脑袋。
这段时间一直想着废物利用,全往别处想了,怎么就忘了还有发圈这回事,碎布料子,不是最适合做发圈吗?
“实在不好意思。”郑蔓低声道。
“没有,不用不好意思,这还给了我灵感呢,”唐园立即道,“你能顺便卖这些东西吗?”
“可以吗?”郑蔓抬头。
“可以啊,不过你妹妹一个人做,数量太少,而且你带回去的那些料子,也未必适合做头饰,”唐园说着,很快想到法子,“这样,我回头出一批合适的料子,你带回去给你妹妹做,然后我另外找人再做一批,你拿出去卖,给你妹妹的料子就当是送给她的,她做好挣了钱,让她自己拿着花,我们再另外算账,行吗?”
“这样占了你的便宜。”郑蔓迟疑。
“碎布料子不值钱,这你知道的,而且你妹妹可能也做不了太多,”唐园说道,眼睛一转,“这样,你用另一件事补一补,就是出去跑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做皮筋的厂子,我们直接批发皮筋做发圈,用这件事来换我隔一段时间给你妹妹提供一批适合做发圈的碎布料子,行吗?”
郑蔓还想说,唐园看着她:“还是你觉得出去找厂子太麻烦了?”
“不麻烦,”郑蔓立即摇头,看着唐园的眼睛,点头,“好,那我替我妹妹谢谢你,她一个人在家无聊,要是能挣钱,就不用出来摆摊了,她也能安心些。”
虽然一直想着等妹妹恢复,让她出来摆摊,可她还是不安心,如今有第二条路的选择,她肯定选择更安全安心的这条路。
“那就这么说定了。”唐园伸手。
郑蔓抬起手,与她击了掌:“跟你合作果然没错!”
第092章 合适人选
皮筋厂不难找,香江这边毕竟遍地都是服装厂,而很多衣服都是需要用到皮筋的,批发皮筋的价格也便宜,一块钱就能买到一大袋,足够做好多个发圈。
皮筋拿到手,碎布的数量也充足,唐园开始寻找合适的能够做发圈的人,找来找去,最合适的还是云省村子里的人。
虽然不知道这里的人缝纫的技术如何,但发圈本身并不需要太强的缝纫技巧,只要会缝衣服,就能缝发圈,村子里的人应该多多少少应该都会一些。
重点是村里不会来什么外人,底下的村民完全可以把缝发圈的事带回家里去,不需要她额外提供住处。
想到就做,她从郑蔓手里拿到一个她妹妹做的发圈,带着发圈和一袋子特意挑出来的碎布,以及对应发圈颜色的一袋子线,又写了一张纸条,放在平常村民们来回存放东西的棚子里,等村民上来拿。
又是一早,有村民上来拿咖啡豆的钱时,看到多出来的一大袋子东西,立即拎着袋子下山,熟门熟路地往村长家里去。
看到这一幕的村民们立即跟上,没多久也到了村长家里。
以至于村长刚一出来,就看到门外翘首以盼的村民们。
“干嘛呢?还急着分钱呢?”
“分钱不急,但东西急,是不是又带了什么好东西来?”
顺着村民指的视线,村长看到了那一袋子东西,从袋子里将纸条抽出来,仔细看上面写的的内容,看完后没有直接念,而是将纸条递到村民们手里,让他们自己先看一眼,认一认上面的字。
传着传着,纸条落到一个小女孩手里。
“文妞,你认识上头的字吗?”
“认识。”小女孩脆生生应着,抬头看着周围的人,在众人的注视下,一字一句念着纸条上的字。
全部念完,周围人惊呼声四起。
“缝东西还能挣钱呢?”
“缝一个挣两分钱,那是什么东西?发圈是个什么?”
“应该是绑头发用的,看看袋子里的东西……哎呦,这碎布料子颜色这么好看呢,这……都补不了衣服。”
“咳咳,”村长咳嗽两声,看着说话的人,“人家信任我们,才把东西交给我们,你这说的什么话,这料子做完了发圈,还得还回去,又不是给你的。”
“就是,人家都给了钱,那里还能贪料子。”
“我都不大会缝……”
村长看着那袋子东西碎布料子:“这样,这会儿大家先去上工,等晚上大家聚一起开个会,这么些料子,肯定不能谁都干,得挑人,再有,你得选一选,是要缝发圈,还是要继续摘咖啡果,不止咖啡果,明年还有茶叶,还有咖啡果,这两件事都得花时间,只能干一件事的哦。”
说着这话,村长看了眼众人的神色,冲大家摆了摆手,让村民们离开。
村子不大不小,这样的消息却不会瞒着,很快就能传遍整个村子。
村民们在听到有新的活之后,心里的第一反应是高兴,第二反应却是为了这事耽误摘咖啡果不划算,耽误摘茶叶更不划算。
这样想法的人很多,等到了晚上开会前,不少人心里都已经有了决定。
正式开会时,村长开口就是对比缝发圈和摘咖啡果、茶叶的收入对比,让许多摇摆不定的人也有了决定,于是等到最后举手表决时,大多数只要有足够体力的人都弃了权。
只剩下少数村里的“老弱妇孺”,这其中再排除掉不怎么会缝纫的人,最终只剩下六个人。
五个女人,一个男人,女人中有两个六十岁以上,两个刚生产完,一个体弱多病,男人则是断了腿的,也因为断了腿,家里里里外外的事都要照应着,自然包括给全家人缝补衣服,这才练就了一番缝衣服的好手艺。
六个人被选出来,村民们知道他们手艺的情况,没有一个人反对,全票通过。
村长看到这一幕也很满意:“既然人已经选出来了,以后先这么定,之后几天你们每天来这边缝发圈,等你们熟练了,可以把碎布料子带回家里去缝,不过提前说好了,不准藏碎布料子,所有的料子都得还回去,懂吗?”
“这些碎布料子颜色这么亮,也不好补衣服啊。”人群中有人开口。
村长看过去,对方立即闭上了嘴。
“还有人有问题吗?没问题就回去吧,选中的六个人明天一早过来这边。”村长说着,退出人群,脚下撞到个人,回头看到低声啜泣的文妞。
边上文妞的娘也在哭,村长下意识安慰:“哭什么,这不是好事么。”
被选中的六人里,就有文妞的娘,她身体不好,家里也没有别的人,都是村里人照顾,才能好好活下来。
不止是文妞母女俩,小美那边要不是村里人照顾,她也不能活到现在。
别的不说,村子里真没有什么恶人,大多都比较心善,少数人没有特别心善,也不会伤害别人。
“姑婆……呜呜呜……”文妞抱住村长的大腿。
“不哭不哭,”村长弯腰,将文妞抱在怀里安慰,“姑婆这次可没有帮忙,是你娘厉害,她有本事,以后你娘可以养活你们了。”
“呜呜呜……”
“我真没想到,”文妞娘擦着眼睛,“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机会。”
“是人家好心,”村长见文妞一直哭,将她抱着站起来,“你好好把握这个机会,那人看着是要跟我们长久合作的,只要能赚钱,你们母女俩不愁没好日子过。”
“我会的,我会好好做,好好养活文妞,”文妞娘看着女儿,伸手要抱,“我来吧,文妞大了,要累着姑姑。”
“没事,我能抱。”
“我自己走,”文妞擦着眼睛,使劲从村长怀里滑下去,拉住娘亲的手,“我自己能走,我已经是大孩子了。”
这话一出,村长跟文妞娘都笑了起来。
另一边,几家人正在将那个断了腿的男人往家里抬。
一边抬一边高兴:“这下好了,你能干活挣钱,以后你媳妇可算能轻松些。”
“是啊是啊,她这几年忙里忙外真辛苦了,你要好好替她分担。”
“会的会的,”男人笑的高兴,“没想到我这手艺还能有这样的用处。”
“那也是你努力得来的,要不是你自己没有放弃,操持家里的事,给媳妇跟孩子做衣服补衣服,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还时不时拆补家里的被褥,哪能有这样的好手艺。”
“我就是在家闲的慌,找点事干,别的我做不了,至少把家里照顾好,让他们回家的时候能有个好心情么,都说努力是能有回报的,果然能有。”
“可不是,这就是你努力得来的。”
缝发圈的消息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定下后没被选中的人便没有太过关注,继续将注意力放在摘咖啡果上。
村长都给他们算了一笔账,按现在的情况,他们还是摘咖啡果更赚钱,再加上他们还要干农活,真把时间放在缝发圈上,耽误了农活,那问题才大。
再说,被选中的人家里情况都不大好,平常的工分都没几个,这会儿挣了钱,没准还要花钱从他们手里买粮食,这么一算,还是干现在的事划算。
第二天一早,被选中的六人陆续到村长家的堂屋。
村长特意休了半天,盯着他们做缝发圈的工作。
要细致、要认真、要做好,不能为了挣钱图快,不顾缝的时候的细节。
“你们要想,人家之所以找我们,是因为顺便,因为人家要收咖啡豆,就顺便将这件事交给我们,可这件事并不难,能找我们,也能找别人,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把这件事做漂亮,让人家能放心以后继续交给我们做,明白了吗?”
“明白!”
“我们一定会缝的认真,把事情做好、做漂亮!”
“村长你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人失望的。”
“这就对了,好好干,赚到的都是你们自己的,这会儿不把事情干好,损失很可能是好几百块。”村长认真在几人中间转着圈,板着脸说话,也让正在缝发圈的几人,神情越来越认真。
每个人心里都闪过“好几百块”这四个字。
只要一想到现在做事不认真会损失好几百,他们都提起了一百二十分的小心。
唐园不知道村民们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但她在这天傍晚,看到了送上来的一小袋发圈,每一个都收了线,缝的质量也很高。
她当即把刚挑出来适合做发圈的碎布料放到了棚子里,并将钱放在碎布料袋子的底下。
适合做发圈的料子很多,可以说她手里除了白色的衬衣料和棉布料之外,其余所有的布料都适合做发圈,甚至牛仔料也适合。
不过因为发圈可大可小,就算是细小的长条形,也能做发圈,所以大一点的碎布料她特意留下来做钱包,挑拣过来的都是稍小的。
东西到手,第二天一早她就将一小袋子发圈交给郑蔓,定价八毛钱一个,至于郑蔓用多少钱卖出,由她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