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光她只想夺权by元余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9
连一惯对周围的事情不太关心,只埋头看书的周淮扬,此刻都抬头看向了她。
甲三级是一个很大的分水岭,进入甲三级以前,晋升考试对许多学子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一件事。
可进入甲三级后,绝大部分的学子便不会再关注此事了。
甲三级可以直接入仕,无论家中有背景,还是学识过人的学子,都会先一步去想入仕的事。
在国子监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入仕。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只有极少数的人会选择往上晋升。
不只是入仕的诱惑,也是因为往上的考试难度过高。
莫说是学子了,便是学正也会建议他们多加考量。
包括周淮扬在内,他其实进入甲三级也有一段时间了,且历来大考都是第一,迟迟没有往上晋升的原因,便在于如此。
年岁不等人,朝局不断动荡之下,能尽快入仕的话,必定会优先选择朝堂。
尤其目前谢家在多方角逐里,并不算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周淮扬能力出众,无论是谢家还是他自己家中,都希望他尽早进入朝堂中,也好帮谢郁维分担一二。
他也在前边几个月里完成了自己的朝堂历事,所拿到的历事评分亦是甲优。
和施元夕处处受限不同,周淮扬目前只需要一步,就可以直接踏入朝堂。
……有所犹豫,其实完全是出于他自身的考量。
到得今日,周淮扬还有小半个月的时间,来确定他是否参加本次的结业考试。
今日之前,他仍旧没有拿定主意。
而施元夕,那个步步艰辛,几乎是一路厮杀上来的女子,却在此刻,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话一出,齐学正本人都迟疑了片刻,他转过身来,同施元夕对视,神色格外严肃:“甲二级的晋升考试,要远高于甲三级的大考。”
“以你目前的评分,是有很大可能落榜的。”
“而此刻落榜……”齐学正微顿,声色冷沉地道:“根据国子监的规则,你将重新在甲三级学习一年,且一年内多次评分达到了规定,方才可以结业。”
晋升考试并不是胡乱就能参与了。
此前她所进行的那次晋升考试,没有将这个规定着重说明,是因为对寻常学子而言,甲五级升入甲三级本就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
而大部分的甲五级学子,也都是新入国子监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多学一两年,并不是一件坏事。
且还能在他们入仕之前,就教会他们行事慎重,开弓没有回头箭的道理。
可对于甲三级的学子来说,这个规则便显得沉重了许多。
尤其是目前施元夕大考已经通过,对她而言,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其实只要保证自己的水平不下滑,平稳度过下一次大考,便可以直接结业了的。
非要参加晋升考试的话,极有可能会延长她在国子监学习的时间。
齐学正知晓她目前的处境,所以才觉得她这个想法尤为冒险。
……一年时间,朝中变动还不知会如何,等她兵部历事结束后,她连这个优势都会丧失。
届时再结业,只怕就更没有进入朝堂的机会了。
诸多厉害之处,他相信施元夕肯定能想得清楚,而多问这一句,则是他作为师长,唯一能够给到的提醒。
齐学正抬头,见得面前的女子神色从容,朝着他的方向轻揖了一礼,随后用一种轻柔,却尤为坚定的嗓音道:“学生明白。”
“可不断向上前进,亦是学生的毕生所求。”施元夕目光灼灼,站在了正午灿烂的盛阳里。
她日后想要做的事,想要谋划的未来,都必须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而再没有什么,能够比国子监甲一出身,还要具备绝对说服力的了。
所有人都在为她惋惜,可无人知晓,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甲三级直接结业。
在大梁,作为女子想要出仕,只和普通人一样做到甲三,是远不够的。
她必须得要走到了更高的地方,才能越过一切的阻拦,成就她所想要的事业。
魏昌宏也好,朝上其他的官员也罢,他们将阻拦她的那道墙竖得很高,以此,来剪断她登朝阁的步伐。
却不想,他们将墙往上砌一寸,她便往上挪一尺。
势必要将所有的阻碍,都踩在了脚下。
拜师林大儒,日以继夜的努力,所为的,从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甲三级。
她要登的,是顶峰!
当日,施元夕将要参与晋升考试的事,传遍了整个京城。
此事一出,不光是国子监内无数人震撼非常,连带着朝野上对她有所关注的人,亦是惊讶不已。
不说难度如何,就目前的朝堂来说,国子监甲二出身的官员,基本上就没几个。
甲一更是少之又少。
年轻官员中,也就只有一个徐京何。
而今,她竟然要放弃下一次直接结业的机会,而往甲二考?
她行事,当真是超乎寻常。
甲二级的晋升考试,需要时间筹备。
从甲三往上,所有的晋升考试难度都奇高无比,参与的人数也少。
所以一般情况下,晋升的考题都会由整个国子监联合出具。
另外还会着重邀请朝中大儒来补充考题。
自不可能像是甲五级那样,随随便便就考了的。
国子监目前给出的时间,是在二十日以后。
二十日。
这个时间节点,基本上和施元夕应承的三个月所吻合。
也就是说,这短暂的二十日里,她不仅要准备即将到来的晋升考试,还要拉快子弹的进度。
国子监考试要求严格,而且每次考试都是七日左右的时间。
如此一来,满打满算的情况下,她必须得要在考试之前,就将子弹研制出来。
否则考试结束后,便错过了三个月的期限。
朝上若是换做其他的官员,在听及甲二晋升考试这么重要的事,说不准还会给她多延迟几日。
可对方是魏昌宏。
他对施元夕的忍耐限度也将要告罄。
是绝无可能给施元夕任何拖延的时间的。
或者说。
子弹若是做不来,施元夕也不必参加什么晋升考试了。
她估计在那之前,就已经入狱了。
时间太紧,连原本对她较有信心的林大儒,在权宜以后,都在问她要不要更换时间。
可施元夕对此却无比坚定。
这般情况下,造出子弹是必然的事。
不是说她的处境如何,朝堂局势混乱的情况下,单一个魏昌宏想要让她死,其他人也未必会同意。
而是边疆前线,眼下确实是需要这样的武器。
在不启用热武器的情况下,以目前大梁的兵力,应当也是可以战胜北越的。
但对方此次来势汹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战事能胜,可拖延个三五年,和拿到热武器早一步结束战事,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时间越久,底下的百姓所承受的苦难越多。
施元夕是想要魏家死不错,但在将子弹设计图献出去前,她便已经考虑清楚了后果。
让霸权者拿到了高强度的武器,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也不利于社会安定。
所以,她在呈递了子弹设计图以后,就一直有在做另外一件东西。
凡是能够设计出卓越性能的武器的人,必定也兼具了另一项能力,也即是——防御能力。
她的双管突击步枪,本身性能是优于改制火铳的。
但所有的事情,不能只考虑攻防双方,魏昌宏是个没什么人性的人。
真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未必不会做出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
所以,施元夕在献出子弹以后,便用猎户离开之前,给她打造的那一套工具,加上青云寺那边的材料,还有她在兵部之中接触到的甲胄设计图一起,改制了一副防御能力无比卓越的新型盔甲。
其实比较起来,现代的防弹衣更为便捷。
但是防弹衣的制作工艺复杂,有些材料,在没有机器提取的古代,是很难获得的。
即便是能做出来,也需要大量的精力、人力及银钱。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想要研制的话,日后有了时间是可以做的,但现在需要做到的,是更为简单粗暴的代替品。
其实大梁的金属提炼工艺已经很高了。
而真正让施元夕下定决心将这个东西做成了盔甲,还是因为她在文武百官面前试枪那一回。
她亲眼见到了大梁的盔甲,并且也通过那一次,对普通改制火铳的威力有了个全面的了解。
回来以后,她便自己动手,改制了多次。
她白天事忙,只能晚上改,所以这个盔甲,一直到周瑛去往冀州之前,才刚改造成功。
不过因为时间紧凑,所以防护性能只能称得上一般。
但就算再如何一般,对付改制火铳也是足够了。
改制火铳是最基础的热武器,其强度与双管突击步枪完全不能比。
而这副盔甲最大的缺陷,其实就是防不了双管突击步枪。
暂时来说,这甚至不能称之为缺陷。
而是在他们对上魏家时,最为有力的底牌。
为了方便生产,施元夕用上了所有的经验,做到了尽量简化。
而且因为原理一样,她还改造了盾牌。
而在改制盔甲一项上,并不像是子弹那样,是精细又富有难度的活。
所以她在改制时,全程将阿拓带在了身边。
她改制成功时,阿拓也基本都学会了。
如今,是由阿拓在代替她,教底下的工匠改制。
这件事,比子弹要容易非常多。
因为冀州军的盔甲,都是现成的,盾牌也是。
他们只需要在基础上改进,就能防住基础的改制火铳。
而基于此,便衍生出了施元夕的第二个打算。
此前,周瑛给她的人手,在完成了黑市散布图纸的事情以后,已经全部回到了京中。
上次卖出图纸所得的银钱,再加上周瑛第二次拨下来的银钱,通过了影三的门路,让他们在黑市中,盘下了一个铁匠铺。
而这个铁匠铺,就是对付魏昌宏最有力的工具。
目前来说,一切准备就绪,施元夕可以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子弹的研制当中。
因为子弹对于改制火铳具备了不可替代性,这些时日的兵部,也几乎精彩到了极点。
施元夕在朝上明确说了人手不足。
而从那之后,她手底下的官员就没有少于五人过。
这些人里边,有魏家的人,有罗明正,还有几位刚被顾安仲安插进来的人。
甚至,还有镇北军中的人。
有人安插进来,就有人被踢出局。
短短的二十来日间,跟随施元夕的官员就换了整整三波。
她在各方斗法中,保持岿然不动。
因为对她来说,这东西谁掌握了,都不是很重要,她也没有任何的偏向,只是纯粹地在教他们改进而已。
所以她日子过得还算安宁。
……除了每天回到了府中,还得按林大儒的要求,写一篇策论以外。
时间转瞬即过。
在魏昌宏给出的最后期限的前几日里,施元夕抽空去了一趟青云寺。
双管突击步枪的子弹研制不太顺利,她人在兵部,很难脱身,大部分的东西仅靠信件和图纸传递,工匠领会起来困难。
所以目前进展只堪堪达到了三分之一。
和兵部的进度是完全比不了的。
好的是,冀州那边进展很是顺利。
而盔甲改制……则是他们所有进行的事情中,最为简单的一项。
在施元夕来之前,青云寺里的所有的工匠,几乎都已经学会了。
施元夕只看了几眼,便去见了周瑛。
她今日忙得连轴转,却无论如何都要抽空来一趟青云寺,就是有重要的事情想要告知周瑛。
“娘娘之前说过,您手中还有一批宫中出去,分散在了各处的宫人。”
周瑛闻言点头道:“不错,你之前提及过一次,我便让影卫联系上了他们。”
这些宫人当年被遣散离宫以后,都是周瑛让人安置的,所以想要再次找到他们并不困难。
施元夕此次来,就是为了这些宫人的去处。
“您此前说过,如若他们有异动的话,魏家应当能很快察觉。”施元夕微顿后道:“眼下,也该是时候将他们请回京中了。”
那晚她自青云寺回来后,便直接回到了府中。
直到最后期限这日。
今日特殊,施元夕并没有参与早朝。
早朝结束以后,兵部外面嘈杂非常。
施元夕在里间清点着东西,一回头,就看到魏昌宏率领着朝中重臣,出现在了这边。
跟着过来的人,可不仅仅只是魏家一派的官员。
为首的魏昌宏神色冷沉,目光阴鸷。
进了兵部内部后,还没有能够发话,抬眼就看见施元夕捧着一个特制的小匣子,走到了他们的跟前。
“学生见过诸位大人。”当着所有人的面,施元夕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只将手里的匣子打开,露出了里边的东西。
温和的日光底下,一共五枚精心制作,上面还刻印着大梁官印的子弹,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当着所有人的面,施元夕勾唇笑了下。
子弹的所有制作过程,全部都听从她的指令在行事。
她在制作过程中,只加了一个东西。
那就是这个组合起来的大梁官印。
也就是说。
整个第一批生产出来的子弹,只要组装好了,其上必定会有这个官印。
那么猜猜看,这个有官印的子弹,除了送去前线外,还能用到其他的地方去吗?
第61章 交易
兵部官员众多,为了保障这批子弹可以尽快送到了战场上去,研制和工匠制作几乎是没有多大间隔的。
所以当施元夕将这些子弹掏出来时,也代表着下面的工匠也进入了收尾的阶段,第一批由大梁制作的子弹,过不了几日便会直接面世。
整个流程中,不说那么多的兵部官员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研制进程,底下能参与制作的工匠,也必定都是手艺出众,聪慧并且一点就通的人。
这么多人加在了一起,自然会有人注意到了子弹上的官印。
可直到整个研制进程彻底结束,都没有人将这件事情摆在了明面上,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施元夕之前的那些铺设。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第一批子弹的重要性。
甚至可以说,这东西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到了整个朝局的走势。
而兵部在她的刻意引导之下,目前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从上面的官员到下面的工匠,各方人马汇聚。
这些人不论明面上怎么表现,私心里都是不希望对方占据到了任何优势的。
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放任施元夕在子弹上加了官印。
当着这么多朝中重臣的面,施元夕直接取出了一枚子弹,轻声道:“改制火铳杀伤性极大,远胜于此前的传统武器。”
“为了百姓安宁,制造、使用子弹,都应当受到官府的管制。”
“学生以为,此后制造的子弹,也需得要在上边加设官印才是。”
这个东西毕竟是出自于她的手,无论眼前的人心底是怎么想的,施元夕都有义务去提醒他们。
至于听不听,便是他们的事情了。
“这一批子弹可有进行过试用?”魏昌宏目光幽沉,看向了她手里的东西。
“回大人的话,今晨研制结束后,便已经进行了第一次试用。”钱侍郎满脸红光,高声道:“本次兵部制造出来的子弹,和当初施小姐在练武场上试用的一样,都具备了极强的穿透力!”
听到这番笃定的话以后,魏昌宏的面上,终于浮现了些许满意的神色。
他抬手,从匣子里取出了一枚子弹。
和传统的弹药不同,这东西有着冰凉的触感,浑身光滑,且只是小小的一枚,就能造成了致命的伤害。
“好!”当着周遭所有朝臣的面,魏昌宏开口便道:“让工匠抓紧时间,全数制作好以后,尽快送到边疆前线!”
“是!”
正午时分,正是一天阳光最为充裕的时候,可站在了这边的人,在看到了那一枚枚闪烁着幽光的子弹后,皆是神情复杂。
近些时日的朝中,几乎都在围绕着这件事转,如今真正看到了实物后,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安插进入兵部,并且在这段时间,也同样学会了子弹制作的人,此刻是心潮澎湃,激动非常。
而还没有掌握,或者说掌握了,但手中没有兵部这么多厉害的官员和工匠的人,心情便尤其地沉重。
在这中间,又当属魏家一派的官员最为兴奋。
不管其他人怎么努力,兵部当中,仍旧有一大半被魏家一派的官员掌控着。
而施元夕加设的官印,是具备了一定的约束力。
可人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就是敢于冒最大的风险的。
加设官印的子弹,不能轻易出现在了人前。
但这个官印,只能证明这东西是从兵部中流出,不能直接证实使用的人是谁。
只要没有被直接拿住,那就算排查起来,也是兵部监管不力。
何况……
有了这样强悍的武器在手中,许多事情压根构不成阻碍。
因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的筹谋都不过是空谈。
唯一还算好的消息,便是这东西制作工艺复杂,是不能够在短期内大量生产的。
第一批子弹,在魏昌宏反复催促,整个兵部都绷着一根弦的情况下,也不过堪堪生产了上千枚子弹。
这个数量的子弹,造成一定的威慑还能过得去,想要直接在朝中掀起了一番腥风血雨来,是断不可能了。
而到目前为止,谁也不知道,工匠和兵部官员在脱离了施元夕的指导后,制造出第二批需要多少时间。
施元夕本人倒是做过一定的估算,大梁没有机器,更没有加工厂,生产效率是格外有限的。
以兵部现在能动用的工匠来计算的话,第二批面世,至少也需要两至三个月的时间。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魏家来说,倒不是太过困难。
魏家手底下的人手众多,材料……施元夕估计在他们进行研制的时候,魏家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如果加大了人力投入,时间可能会进一步地缩短。
但问题就在于,这子弹到底是个精细活,不是挖矿,也不是伐木,只需要体力劳作就能做到。
这东西的制作就是有一定门槛的。
受限于这些因素,就算是魏家再如何压迫底下的人,想要在短时间内造出第二批来,亦是行不通的。
她能毫无保留地将这东西制作出来,也是算准了这一点。
在没有大型机器代替人力生产的古代,生产力就会成为最大的限制。
当然,若能等上个三年五载的,等到工艺完全成熟后,整个大梁的军事实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问题就在于。
眼前的这些人,谁有这个隐忍的耐心?
她目光在各怀心思的官员身上一一划过,神色尤为平静。
而今日,注定会是个不眠夜。
子弹研制成功后,朝中各方势力都集中在了这个事情上,从今日,不,或者说从早几日开始,对于各方势力而言,最重要的事情,都变成了谁能尽快造出第二批。
谁又能尽可能地造出更多的子弹。
这将直接决定了日后谁能在朝堂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夜幕下的京城看起来尤其的平静,而隐匿在了平静底下的,则是滔天翻涌的巨浪。
这等情况,在施元夕的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今夜不太平。
施元夕静坐在了书房中,房间大门紧闭,窗户也被影三从里边卡死了。
从入夜到现在,已经有三批刺客杀入县主府中了。
张妈妈、乐书还有府中的下人,在今日之前就已经被施元夕安置在了别的地方,眼下人是安全 的。
她本人却没有跟随他们离开,而是留在了这县主府中,将剩余所有的事情尽数安排了下去。
明日就是定好的晋升考试日。
时间一到,施元夕就会进入国子监中。
国子监内有官兵驻守,且还有着众多的官员,有着整个京城的人关注,相对而言是比较安全的。
影三影四两人会贴身保护她。
但考试的时间比较久,她这一进去至少就是七天,有些事情,需得要在考试以前做好了安排。
昏黄的灯光下,施元夕将手里的密信递交给了影三,缓声道:“这里边详细记录了兵部所生产的火铳、子弹的数量。”
第一批子弹,明面上说是上千枚,实际上的话,应该要高于这个数目。
施元夕只能得到记录在册的数据,再深入的便不行了。
不过有这个便足够了。
第一批的产量不高,但上千枚的子弹送到了边疆去,运用得好的情况下,也必定能造成极为可观的效果。
怕就怕……有人压根没打算将这一批火铳和子弹送往京城。
“务必要将密信带给王将军。”
她口中的王将军,便是此前周瑛在边疆联络上的那位副将,也属于先帝手底下的人。
影三接过以后,看向了她:“此事,需要告知路副将吗?”
这段时间,施元夕这边做了不少的事,路星奕也同样在边疆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他武艺高强,又极善用兵,战事一起,建功立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短暂的几个月内,便已在军中屡立奇功,一路晋升到了副将的位置上。
虽眼下还不是边疆主力军队的将士,但已是小有名气。
当初他去往边疆前,周瑛特地交代过王溪要好生提拔他。
有王溪的帮助,加上他自己也格外争气,如今在军中也有了些不错的影响力。
火铳和子弹这么重要的东西,影三觉得,也该告知路星奕才对。
施元夕却是摇头:“不必。”
她眼中带着异样的光彩:“他能在军中这么快混出功绩来,也是因为他目前看起来,并没有投靠任何一方。”
“背景干净,父亲又是朝中大员,且没有明确的偏向,最为主要的是……”施元夕定声道:“还会使用枪支。”
“你说,第一批火铳到了那边,若你是严广海的话,会不会重用于他?”
影三眼眸闪烁,当即明白了施元夕的意思。
王溪是前任将领手底下的副将,他虽有暗中提拔路星奕,明面上二人却几乎没什么交集。
加上路星奕的背景和出身,想来严广海这些时日没有直接把他纳入麾下,也是想要再多观察一二。
只要确定了路星奕目前在朝中没有任何的偏向,等这批火铳送到军营后,路星奕说不定会成为第一批用上火铳的人。
对严广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他瞒报军情,致使大梁在刚开始的战场上不断受挫,如今火铳送到了,就是他戴罪立功的最好机会。
严广海手底下的将士大都是一些普通武将,会使用火铳的人不多,虽说这东西使用方式简单,但在子弹有限的情况下,必定是交给了擅长的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施元夕如今对魏昌宏也有了几分了解,魏昌宏此前在朝中退让,俱都是因为严广海。
这等情况下,他必然会给严广海施压。
严广海急于戴罪立功,火铳这样难得的玩意,就算他有心想要培养自己人使用。
在这个档口上,他也不会将东西全部握在了手里。
而招揽路星奕,所得到的不只是一名猛将,还有路星奕背后的路巡抚。
这可是一门无比划算的买卖。
所以施元夕基本上能够确定,一旦严广海确定了路星奕背后无人,那么这一次,就是路星奕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
这般情况下,她这边最好不要心存侥幸,想着轻易不会被发现,就去联络了路星奕。
军中不比京城,很可能遍地都是严广海的眼线。
王溪在边疆多年,他有他自己行事的分寸,此事交给王溪会更好。
而且,施元夕这么做,还有一个最为主要的目的……
“告知王溪,想办法探听,如若数目对不上,无论多了还是少了,都让他想个办法,将此事直接告到了圣上面前。”
影三应下后,外面也安静了下来。
施元夕瞥了眼紧闭的窗户。
周瑛此番给她加派了人手,来保护她的安全。
三波刺客里,都没有人使用火铳。
对于这些人来说,火铳和子弹都是珍稀资源,而施元夕在他们的眼里,还到不得用上这等武器的地步。
他们不用,施元夕用。
她今日入夜前,给所有的影卫分发了火铳和子弹。
来往三波刺客,几十个人,只怕对方也没有想到,她只在院里留下了五名影卫。
每人手中都配备了改制火铳。
这火铳和子弹,都出自于施元夕的后院。
而制作这些东西的人,并不是她本人,而是她府里边的工匠。
这是她自己的府中,魏家能够往她的府里安插眼线,她如何不能让青云寺的工匠以其他身份进入了她的府中来?
更别说,她府中还有非常全面的工具和材料。
她在兵部研制武器,府中会有材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是以,谁都不知道,她在自己的府里留下了两名工匠,她每日回到府中研制防御盔甲的时候,便会指点这二人学做改制火铳。
其实她放两个工匠在府里的初衷,本意是为了更快做出双管突击步枪的子弹。
可她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研制子弹是一件出不得差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