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黑月光她只想夺权by元余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9

此人一经出现,整个殿内都安静了三分,许多官员皆是抬头,不明所以地看向了他。
魏家上位以后,郑奇明这是第一次主动出现在了人前。
人人都知道,翰林院被魏家把持着,他早已经没有了实权,如今在朝堂上,不过是明哲保身。
而这么一位老臣,却在这般时候出面,着实令人意外。
正想着,就见郑奇明面色沉肃,声音洪亮地道:“启禀太后娘娘,施元夕并非是私造武器。”
他一开口,前边静站着,神色平静的魏昌宏,终是回过头来看向了他。
郑奇明虽没了实权,可他在老臣中极有声望。
先帝驾崩以后,魏昌宏便多次想要笼络他们这些老臣,却都始终不得其法。
而现在,他竟然站了出来,在替施元夕说话。
施元夕背后的人,是谁?
在满殿之人惊诧的目光中,郑奇明缓声道:“施元夕乃是奉圣上之令,为朝中组建的火铳队,铸造兵器。”
“而昨日击杀所有刺客之人,正是朝中秘密组建的火铳队侍卫。”郑奇明轻抬眼皮,他目光浑浊,抬头看人时,却带着几分清明几分讥讽。
当着所有人的面,他直接从怀中掏出来了一道圣旨。
圣旨是他所拟写,但上面并没有翰林院加盖的印章。
郑奇明没有实权,自然无法为其加盖印章,按理来说,这份圣旨是不合章程的。
“此为圣上口谕,其上,有中书省加盖印章。”

朝中官员反应过来,俱是变了脸色。
大梁早在淮康帝时期,便已废黜了门下省,余下中书省及翰林院。职责上来说,翰林院和中书省一样,都可以参与拟定圣旨。
从淮康帝时期沿用下来的旧例,一道圣旨从拟定到颁布,正常情况下是需要翰林院和中书省都在圣旨上加盖印章的。
但先帝去世后,魏家把持着翰林院,谢家则是占据了中书省,这就导致某些所想要颁布的‘旨意’上,难以达成共识。
魏家就有过数次越过中书省,直接颁布了圣旨。
而谢家因为没有垂帘听政的太后,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无法像是魏家这么肆意妄为。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被那谢家把持了大半的中书省,竟然会悄没声地给郑奇明手中的这道圣旨加盖了印章!?
这件事情能够进展得这么顺利,说来还得感谢江太妃才是。
今日晨起时分,谢郁维还在跟顾安仲商议着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对他们来说,给施元夕审阅一道圣旨并且加盖中书省印章的事,其实并不算难。
眼下整个中书省,几乎都是在谢郁维的把控中,魏家也好,其他人也罢,皆无法插手其中。
走个流程的事情,瞧着是没有那么复杂。
可问题在于,这件事情会令中书省担上风险。
他们心中都清楚,施元夕手里的这道圣旨,是直接越过了魏家的,而魏家如今把持着小皇帝。
往严重了说,他们协同施元夕做这件事情,等同于和施元夕串通在了一起在假传圣旨。
假传圣旨这等事,但凡经手了都是死罪。
魏家正愁寻不到对付广郡王一派的机会,真这么做了,就是自己把这个把柄往他们的手里送。
施元夕手里的甲胄确实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也还没有到了他们甘愿冒这么大风险给她行事的地步。
顾安仲觉得,此事不能应允,施元夕那边,可以允诺给她别的东西,或者再进一步商议。
谢郁维却是了解她的。
此事若是不成,他们想要再跟她合作,就几乎没有可能了。
而她手里的甲胄,对他们而言,确实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中书省是谢家在朝上立足的关键,若是因为这个交易折了人手进去,实在是得不偿失。”顾安仲面色发沉地道。
和他比较起来,谢郁维面上几乎看不出什么难色。
他静默许久后,忽而道:“她应该也清楚,即便中书省在这道圣旨上加盖了印章,只要圣旨没得到魏太后的同意,那她就还是在假传圣旨。”
“假传圣旨之罪,可比私造武器要重多了。”顾安仲亦是道:“她没道理以身涉险,将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谢郁维眼眸幽沉,淡声道:“她手里的圣旨又是从何得来的?”
不是随便拿了一块明黄色的布,再找一个翰林院官员写下诏令,便能称之为圣旨的。
所谓圣旨,代表的是皇帝的旨意,所以圣旨上边,必须得要有皇帝亲章,也就是传国玉玺的加盖。
目前大梁的传国玉玺,一直都被魏家把持着。
这等重要的东西,施元夕就算再得魏昌宏信任,以他对魏昌宏的了解,对方也不会将玉玺交给她。
没有玉玺加盖,一切都等于空谈。
以她的聪明才智,不该忽略这最为重要的一点才是。
除非……
“这么看来,与您此前的猜测一致。”顾安仲眼中震荡,倏地站起了身来:“青云寺里的那位,果然不是面上看着的那么简单。”
“施元夕在朝中锋芒毕露,除魏家以外,我们也好、徐家也罢,甚至包括了镇北军,先后都有接触过她,可她却始终都没有表现出来任何的偏向。”
“其根本原因,并非是她受魏家钳制,不敢或是无法表露自己的想法,而是从一开始,她就已经做好了选择!”
顾安仲想明白的瞬间,心下大震。
施元夕竟然在还未踏入朝堂前,就已经深入谋划了这么多。
而且从头到尾,她所走的每一步,都像是情势逼迫下的不得已为之。
谁能想到,她在背后下了这么大的一盘棋!
谢郁维面上神色复杂,眸中情绪起伏。
刚开始做决策时,他也考虑过周瑛。
可和江太妃比起来,周瑛实在是势单力薄。
江太妃是淮康帝的宠妃,先帝登基后,正如日中天时,她还能带着广郡王从朝中全身而退,便足以说明问题。
当初淮康帝给足了她宠爱,广郡王虽是过继到了她名下去的,可该有的东西一样不少。
虽说只受封为郡王,可其名下却有着超过他名号的封地。
有封地就等同于有食邑,有人手,且……还有着自己的军队。
先帝登基后,率先处理了他那几位手足兄弟,及那几位残留在了朝中的势力。
而广郡王到底只是过继的宗室子,加上江太妃主动避让,带着广郡王去了皇陵中一住就是两年。
先帝便只收回了广郡王的封地,并未直接对其下手。
后来魏家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先帝自然也就顾及不到这对母子了。
到先帝驾崩后,这块封地虽说是已被收回,可到底曾在广郡王名下多年,封地仍旧还留有江太妃的人手。
且这么多年下来,这块封地还让江太妃积攒下来了不少的银钱。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江太妃都要高于周瑛。
只是当年先帝驾崩得太过突然,后来魏家又大肆把控朝政,导致宫中曾有过一段混乱时期。
谢郁维也好,魏昌宏也罢,其实都怀疑过周瑛手里是不是留有先帝的人手。
为此,谢郁维还亲自登门见过她。
可她油盐不进,加上又被魏太后反复折磨,瞧着已经是一副病入膏肓朝不保夕的模样了。
谢郁维当时忙着与江太妃那边建立联系,便将此事暂时搁置了。
只想着周瑛哪一日熬不住时,再与她协商。
却怎么都没想到,周瑛最后居然选择了施元夕,且看目前的模样,她还将手中的底牌,都尽数告知了施元夕。
谢郁维神色越发复杂:“若是如此的话,圣旨一事上风险是减弱了,可这次交易若是成了,朝上局势必定会发生变化。”
从大局上来考量,此刻答应施元夕,就是在帮助周瑛。
虽说现在看来,她们还没成多大的气候,可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清楚?
周瑛可是座上皇帝的生母。
是比起魏家,还要名正言顺的存在。
出于这个考量,谢郁维是不想要直接应下施元夕这个要求的。
但她提出的条件,确实也让人无法拒绝。
他和顾安仲彻夜商谈,都未得出结论。
好在施元夕给出了七日的时间,让他们去好好地权衡。
原本来说,这件事情不需要那么着急。
可偏偏江太妃自作主张,派了刺客潜入了县主府,人还全部被施元夕射杀了,尸首留在了她的府中。
此事一出,直接让他们在谈判桌上矮了三分。
不说施元夕会不会对此心怀芥蒂,就说她此刻如若做下决定,直接转向其他人,他们亦是无法阻止的。
虽然中书省在朝中的位置比较特别,但施元夕若只是想要达成这件事,也可以有别的办法。
她手里有甲胄,只要说一声合作,不管是裴济西还是徐京何,都不会直接拒绝她。
而今日以后,她便会直接进入国子监内参与考试。
形式扭转下,谢郁维身边的其他官员还心存侥幸,道:“太妃身边的人行事还算稳妥,行刺失败后,应当也没有留下什么证据。”
这是赌施元夕没办法从刺客身上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便无法将此事怪罪到了他们的头上。
谢郁维闻言,当即冷笑:“你未免也太过小瞧她了。”
“朝中官员,有几人能在魏家的眼皮底下如此行事?”
整个谢家的书房内,瞬间鸦雀无声。
偏偏此时还有消息从外间传来。
“大人,县主府内有动静了。”外边的人声音发沉:“施小姐命人将昨夜行刺之人的尸体,全部搬到了府外!”
“县主府外已被大理寺官兵重重包围。”
此言一出,书房内所有官员脸色都变了。
刺客的事,施元夕若是隐而不发,或许还能搪塞过去。
可她如今哪是隐而不发,这般做法,便与那昭告天下没有任何区别!
就算是江太妃派出去的刺客身上没留下东西,那大理寺又是什么地方,真的当徐京何手底下的人是吃干饭的不成?
谢郁维当即起身。
到得此刻,是再不能继续犹豫下去了。
她给的时间是七天没错,可一旦错过今日,等她七天后从国子监内出来,大理寺必然已经查出了结果。
周瑛如今便是能重新出现在了朝堂视野中,也必定会受到了魏家的打压,多方势力下,胜负究竟如何,无人知晓。
而摆在了眼前的甲胄,却是真正具备了极高价值的。
当下,谢郁维直接做了决定,赶在了大理寺开考之前,拦住了施元夕,当面同意了她的要求。
只不过,谢郁维在原本的三条要求上,增设了第四条,那就是甲胄的设计图纸,她只能交予谢家。
施元夕闻言,不置可否,只意味深长地道:“此事之上,我说了不算,谢大人应该先问过江太妃的意思才是。”
世家作风大抵都相差不大,魏家想要垄断火铳和子弹,谢家就想要垄断甲胄。
“昨晚的事,如若再出现第二回 ,只怕你我二人都没了交易的可能。”抛下这句话后,施元夕便没再与他多言,径直进了国子监中。
她没同意,却也没有直接否决,而是将矛头转到了江太妃身上,给自己留了余地。
谢郁维看得清楚,越是如此,这桩交易就必须得要促成。
只有这样,谢家才能再次占得先机。
“中书省加盖的印章?”朝堂之上,在满朝文武惊愕的目光中,魏昌宏转过了身来,目光落在了谢郁维的身上。
“谢侍郎可知道,假传圣旨这样的罪名,可是要诛九族的?”
“圣上年幼,如今乃是太后垂帘听政,我倒是想问问郑大人,你手中的这道圣旨,究竟是谁给你的口谕?”魏昌宏神色阴沉,目光有如实质,落在了郑奇明的身上。
殿上的太后,此刻亦是面色难看,她冷声道:“郑奇明,你好大的胆子,假冒圣上口谕,串通中书省加盖印章。”
“这些事情,桩桩件件都是死罪,你究竟有几个脑袋,胆敢这般行事!?”
最初的惊讶褪去后,整个朝堂安静得落针可闻。
是啊,不是经了翰林院之手,加盖了中书省印章的,就能被称之为圣旨。
郑奇明今日之举,实在是过于冒进。
正想着,就见郑奇明在众目睽睽之下,展开了那道圣旨。
各官员站的位置远近不一,圣旨上的字迹看得不是格外分明,可上面加盖的印章,却能叫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共两道印章,一道来自中书省,一道……则来自于皇帝的传国玉玺。
这道圣旨确实是郑奇明近些时日才拟写的,他也没有那等通天的能耐,能从魏昌宏的手里拿到传国玉玺。
这上边的印章,是早就已经加盖好了的。
这也是当初周瑛从宫中离开时,给自己留的退路。
她离宫前,魏太后还曾让好几个宫人给她搜过身。
却不知,东西早已经被提前离宫的先帝宫人带离了宫中。
周瑛因此保留了加盖了传国玉玺的圣旨。
但她也清楚,这东西若没了权力加持,便只是一张废纸。
所以逃离皇宫后,并没有急着将东西掏了出来。
这东西来之不易,当然要留到了关键时刻使用。
殿上的魏太后,已经从一开始的惊讶中回过了神来,此刻看到了加盖玉玺的圣旨,只轻顿了片刻,便冷笑道:
“你连假冒圣旨的事都敢做,想来伪造个印章,对你来说,亦是轻而易举。”
她握紧了身边的扶手,沉声道:“皇儿年幼,哀家为担起整个大梁,而不得不垂帘听政。”
“而你……”她抬起手,直指底下的郑奇明:“却敢直接绕开了哀家,往朝中颁布旨令。”
“你可别忘了,这大梁,是皇帝的大梁!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藐视君威,肆意妄为,来人——”
魏太后冷下了面孔,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便要用假传圣旨之名,直接将郑奇明处死。
然而,不等她说完,郑奇明便直接开口道:“臣不敢。”
好一个不敢,他都当朝掏出圣旨来了,还有他不敢做的事情?
朝中不少官员,此刻皆是神色复杂。
郑奇明今日行事确实古怪,可他在朝中多年,劳苦功高,一直都是个纯臣。
朝中年轻官员皆格外尊敬他,也不想要看到他因为这样的事,直接丢了性命。
可今日他若针对的是那魏昌宏还好,偏偏与皇权叫嚣。
这让其他官员怎么给他求情?
正焦急之时,就见那郑奇明缓缓抬头,目光清明,神色郑重地道:“这道圣旨,确实未经过太后首肯,但绝非微臣假冒。”
这话说得可就矛盾了,既然没得到太后同意,那这圣旨必然是假冒,他又何来的无辜?
众目睽睽之下,郑奇明沉声道:“代传圣上口谕者,乃是圣上生母——太妃娘娘周氏。”
一语毕,满朝皆惊。
“周太妃!?”这个已经淡出朝中官员视野许久的名字,再次被提及,居然是以这样的形式!
“不是说周太妃身子不适,早已去了青云寺内休养,如今怎会……”
“若是周太妃的话,那这道圣旨,便只能是真的了。”
“是真的又如何,她只是皇上的生母,皇上的母后乃是太后娘娘,如今垂帘听政的也是太后,如何轮得到她来代传圣旨了?”
殿上的魏太后,在听到了周瑛的名字后,脸色骤然变得异常难看。
她放在了那扶椅上的手猛地用力,险些将她那保养极佳的指甲都给掐断了。
魏太后抬头,目光阴沉沉地扫向了边上的魏忠。
魏忠脸色发白,倏地一下跪下了。
周瑛被送到青云寺后,一直都是魏忠派人监视着那边。
而这近一年的时间内,除了她身子每况愈下的消息外,那边再没出过任何的异常。
魏忠如何能够想到,青云寺内的人,早已经被周瑛的人替换掉了。
那住持传递过来的消息,全都是周瑛想要让他们知道的。
其实魏忠也不明白,周瑛这样的身份,留下只会是个隐患,魏太后和魏昌宏一惯杀伐果断,为何当初不在她离宫时就直接了结她,反而是将她留到了现在。
朝中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历朝历代,只要出现了这等情况,为了争权夺利,必定会有人在生母与嫡母之间站队。
大梁情况更复杂些,皇帝是稚童,决策只能上面的人来拿。这等情况下,郑奇明听从周太妃的旨令,其实也不算是过错。
只是周太妃比起魏家,到底是弱势了些。
魏太后能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便不可能轻易被情绪左右。
她冷眼看着嘈杂的大殿,松开了紧握着的手,声色冷冽地道:
“哀家竟不知,她一个离宫在外的太妃,竟有着这么大的权力?”
那些混乱的声音,如同被浇筑了一盆冷水般,骤然褪去了大半。
“坐在了这殿上的人,是太后娘娘。”魏昌宏身边的官员当即站出来道:“太后才是皇上的母后,是大梁的国母。”
“郑大人却将周太妃的话视作圣上口谕,你是何居心?”
“是对殿上的太后娘娘不满,还是你早已生出了不臣之心?”
和魏太后比起来,周太妃便是生母,也并非皇后,更不是皇太后,宫中等级森严,魏太后还活着,越过了她去,就是逾规越矩。
郑奇明此事,不管如何,依旧是不合规。
只要不合规,今日魏家便有足够的理由处置了他。
这等事情,无异于在玩火自焚,危险至极。
而引起一切的争端,却只是为了给施元夕洗清身上的罪责,这么看来,是尤为不划算的。
可郑奇明还是做了,就是因为……
他们的目的本就不在于此。
无数目光之下,郑奇明神色不变,背脊挺得很直,面对魏太后和底下官员的质问,亦称得上心绪平和。
“臣知晓,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不可破。”郑奇明微顿,轻抬起头:“朝中各项事务,也当以太后为先。”
“可周太妃是皇上的生母,且……先帝离世之前,特立下了遗诏,道皇上年幼,令周太妃在其长成之前,协助圣上处理政务。”
郑奇明骤然后退一步,朝着上首的太后躬身道:
“先帝遗诏,臣乃大梁臣子,不得不从!”
此刻的国子监内。
整个甲三级晋升甲二级的考场中,有四名学正监考,考生却只有施元夕一个人。
考场内很安静,施元夕握着手中的毛笔,目光落在了面前的试题上。
她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送了这么一道莫名其妙的圣旨到魏家的跟前,怎可能只是为了给她洗清个罪名。
他们都清楚,魏家对付她,是因为她不受控制,她能在三个月内让兵部造出大批的火铳和弹药来,一旦她转投向其他人,也会出现同样的效果。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只要她不能彻底为魏家所用,那她的下场就只有死。
对魏家而言,她就只是个工具,他们从不曾把她真正地放在了眼里,也没有将她当成个人看待。
这就是高高在上的掌权者。
他们掌握着她的生杀大权,可以杀鸡取卵,物尽其用,却不能容许工具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
魏家怀疑她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她知晓此事已了,魏昌宏绝不会留她的性命。
她就算是不杀那些刺客,也还会有另外的罪名等着她。
魏家想要碾死她,就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而他们之所以这样肆无忌惮,俱都是建立在了那至高无上的权柄之上。
所以,打从一开始,施元夕就没打算通过一道圣旨来自救。
她要的,是从根本上动摇魏家的根基。
像魏家,魏太后和魏昌宏这样的人,站得太高了,是不会把底下的人当成人来看的。
既是如此,她便从魏家目前所掌控的最大权力下手。
想要掌握话语权,以女子身份进入朝堂,光有能力不够,还需要朝上有人。
可惜一直以来,她都处于朝上无人的状态,所以哪怕造出了重大武器,哪怕才学出众,都始终不得用。
她像是徘徊在了门口,被一道无形的门束缚住的人一般,纵有千般能,都无法跨过那道鸿沟。
他们用无形的屏障将她排斥在外,那么,她便亲自往门内送进去一个人。
让门里边的人,给她送来一道登天的青云梯。
那个所谓的先帝遗诏,其实也是一道空白的圣旨。
先帝当年是暴毙身亡,死前虽说反应过来,吃了一枚护心丹,但能拖延的时间格外有限,能见到周瑛,将东西交给她,已是不易。
他根本就来不及写下什么遗诏。
只是对他们来说,最重要也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先帝死前,只见过周瑛一人。
且这道圣旨,和如今朝上所有颁布的圣旨都不一样,那上边,不仅加盖了传国玉玺,翰林院和中书省的印章,还有先帝的私印。
周瑛在空白的圣旨上加盖印章,便是从先帝那里学来的。
而这道圣旨,也是先帝留下的后路。
只是,颁布遗诏,一般是需要顾命大臣陪侍在身侧,这道圣旨,跟施元夕他们一开始拿出来的那一道,本质上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即便加盖了先帝的私印,若魏家想要否认,他们仍旧能以全部伪造的话术,强行给郑奇明定罪。
这道先帝遗诏,在朝上拿出来,是会具备一定的震慑力,但距离施元夕想要达到的效果,还差得很远。
所以,她在打算将周瑛推到台前时,就想了一个办法。
此前,她让晚红站出来,将赖全德推到了太后的面前,乱枪打死。
这件事以后,太后对整个宫中的宫人都起了疑心。
为了能够揪出宫中别有用心之人,太后在各处都放了眼线。
且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宣这些宫人去问话。
施元夕就是在这般严密的监视下,将那道先帝遗诏交给了岑嬷嬷。
宫里正值混乱之际,眼线众多,连魏太后的宫中都在不断地排查。
唯有一处较为松懈。
那便是御书房。
先帝驾崩,小皇帝年纪尚小,魏太后寻常处理政务都是在自己的慈宁宫中,几乎不会踏足御书房。
御书房内倒是还保留着宫人,但比起其他几处,松散了许多。
重要的奏折都堆在慈宁宫中,谁又会在乎一个长期无人使用的御书房。
施元夕会。
她让人,将那道先帝遗诏,放在了御书房的牌匾底下。
先帝驾崩后,他从前的寝宫、御书房还有各处宫殿都被翻得底朝天,而过了这么久,除了例行打扫外,压根就不会有人大肆翻动东西。
更别说,那是代表着皇家威严的牌匾。
施元夕要的,是郑奇明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这道先帝遗诏,从御书房的牌匾下拿出来。
让先帝从前用得最多的御书房,亲自为周瑛正名!
此刻,郑奇明带着所有的官员,推开了尘封已久的御书房大门。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站在了远处,差使了一名大殿外边什么内情都不知晓的侍卫,跃上了房梁。
在无数目光注视下,取出了那道潜藏在了牌匾底下的先帝遗诏。

整个御书房内犹如炸开的油锅一般,沸腾至了极点。
“当真有遗诏!?”有官员甚至按耐不住,上前了几步。
谢郁维身侧的官员满脸惊色,轻声道:“那圣旨上的笔迹,确实与先帝的一般无二。”
他看见的东西,谢郁维自然也看见了。
不光如此,这上面还有先帝的私印。
传国玉玺作为大梁皇室最为主要的宝物,在场的许多官员都是见过的。
可先帝的印信,知晓的人却并不多。
唯有他们这些当年先帝身边的心腹认得此印。
谢郁维此刻抬眼往殿内一看,都能看到许多神色复杂的官员。
如今距离先帝驾崩还不到两年时间,先帝的威名仍在。
……施元夕果然手段了得。
这份诏书放出来,所影响到的,可不只是魏家。
而是整个朝上的官员,乃至整个大梁。
这东西,可是从先帝在世时,待得最多的御书房那道勤政爱民的牌匾下拿出来的。
勤政爱民,这四个字是先帝登基后亲手挂上去的。
再没有什么,会比这个东西更具备说服力的了。
今日以后,只怕整个大梁上下,都会知晓——周瑛,才是先帝临终前做出的决策。
在满殿的混乱中,徐京何轻垂眼眸,游离在了沸腾的人群之外。
他抬眸,目光落在了那道圣旨上,他的面容上,难得出现了几分冷嘲之色。
一片嘈杂中,魏太后被魏忠搀扶着,缓步朝那人群中走去。
她神色阴沉,目光落在了那道圣旨上。
先帝死后,所有的宫殿都被清扫过,连这御书房也不例外。
为了找出先帝留下的东西,魏忠更是里里外外将先帝的寝宫和御书房翻了数遍,可都没有找到过这个东西。
眼下倒好,郑奇明随手一指,东西立马就被翻了出来。
她倒是没想到,周瑛那个贱人,竟然将手伸得这么长,还伸入了宫中。
魏太后冷眼看着殿内官员的神色,讥笑了瞬。
他们当真以为,凭着这么一道莫须有的圣旨,就能让周瑛翻身,与她分庭抗礼了?
哒、哒、哒!
御书房外,突然传来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大门被人猛地推开。
殿内的朝臣们,听到动静后,皆是反应过来。
一抬头,就看见大批的宫中侍卫鱼贯而入,顷刻间便将整个御书房都包围了。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七零开马甲在  暗桥—— by  霸总带娃日常  在规则怪谈世  异世女配被迫  天赋是生存图  炮灰夫妇今天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