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月光她只想夺权by元余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9
“我大梁朝堂,竟是出现了这等通敌叛国的罪人!”
朝上闹哄哄一片。
魏太后抬眸,目光直接越过了这些人,落在了极远处的施元夕身上。
朝上失控,可边疆却还在严广海的掌握之中,北越有异动,最先察觉到的人,便是严广海。
消息传往京中,魏太后震怒,魏昌宏则是早已布下人手前去查探。
但对方行事很是小心,短时间内未能得到具体证据。
那北越再次出兵的消息,就已经传回了京城。
当时,魏家就已经捕获到了些许蛛丝马迹。
只是还没来得及深查,就出现了李侍郎那件事。
施元夕顺利借此机会走到了朝前,且还跟那极有可能通敌叛国的镇北侯府,牢牢地绑在了一条船上。
她以为她是乘上了东风。
隔着很远的距离,魏太后讥笑了瞬。
若不让她真正走到了朝堂上,又怎么才能让她从那造出重要武器,大梁百姓人人维护的英雄,变成了卖国贼呢?
都说了,这过高的声名,是她手中的利器,但如若用不好,便会成为了她的催命符。
施元夕以为和裴济西联合在了一块,便能在朝上压他们一头。
却不知!
那裴家父子,竟是早在多年前,也就是先帝刚刚登基之时,就已经暗地里与北越往来了。
这些事情,也是近些时日抓到了重要证人,严刑拷打之下,魏太后方才得知的。
那镇北侯裴桓,为了能够做到天衣无缝,竟是在府中装病多年!
这等事宜,如若不是北越此番出现明显异动,连他们这些常年在京城的人都尚被瞒在鼓里。
施元夕自然不可能知晓。
她满心以为,是那裴济西受到了她的蛊惑,投靠了周瑛。
却不知!
裴济西这条线,直接成为了她的索命符。
就算是她如今反应过来,可此前所有的铺设都已经做完了,她在明面上已经跟镇北侯父子牢牢捆绑在了一起!
这份通敌叛国的罪名,她和周瑛,已经是避无可避。
在这喧闹之中,方运面色冷沉,上前道:“涉及此等要事,京畿营不敢随意对待。”
“在知晓了这些人的企图后,臣派人将商队所有人看押了起来,以其为饵,耗费了多日时间,终是引出了其幕后之人。”
这话一出,朝上瞬间安静了,无数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
就听方运沉声道:“主导这些事情,利用商队之名,行通敌叛国之事的主使者,乃是镇北侯裴桓!”
满场皆惊。
那个早些年里便已经说病重将要归西的裴桓!
掌着大梁最为重要的兵马之一,有着七万大军在手里的裴桓!
整个朝上官员,包括了王恒之、李侍郎等人在内,在听到这番话后,皆是神色巨变。
当年淮康帝在位时,镇北军就因为扶持誉王而遭到了打压,彼时夺嫡之争激烈,誉王和先帝乃是死敌。
誉王落败后,镇北军就此一蹶不振。
这等情况下,先帝登基,对镇北军来说便如同噩梦一般。
惊讶之余再行细想,裴桓生出这样的心思,倒也还算正常。
可比起这件事情,更为可怕的是。
在此时披露之前,施元夕就已经与镇北军绑在了一块。
如今裴家所行之事被揭穿,且被扣押下来的商队运送的东西,还几乎都出自于施元夕之手。
或者说,都是她负责督办制造的。
这等情况下……
只怕施元夕必定会卷入叛国一事中!
通敌叛国,这可是诛九族的死罪啊!
有臣子骤然反应过来,高声道:“今日那镇北侯府挂上了丧幡,只怕是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镇北军共计有七万人,如此大规模的叛军,这……”有人惊呼道。
“方运!”魏太后道:“你立即率领京畿营大军,连同顺天府,围剿镇北侯府。”
“常昊!你派人快马加鞭前往附近各地调遣兵马,要快!”
“传令下去,关闭京中大门,出动所有的巡逻将士,无论如何,都不能将裴恒父子放出京城!”
实际上在明确了这些事情是裴家所为后,魏昌宏已经秘密调遣了周遭的兵马,并且加派人手,欲在裴家发动之际,直接将镇北军中所有的重要将领一举拿下。
镇北军这块石头,压在了魏昌宏心口上许多年。
如今有了正当的机会,便是不计手段,魏昌宏也要将这七万大军彻底瓦解掉。
除此外……
混乱的朝堂上,忽而有一名官员站了出来,对方面容冷沉,不带情绪,正是前些日子曾在朝上多次针对施元夕的魏家一派御史。
那御史冷声道:“此事之上,涉及的朝中臣子,只怕不只有镇北侯府那么简单。”
“此番运往北越的所有东西,都出自于施元夕之手,此事暴露之前,施元夕更是与裴济西来往密切,几日前,张学宏大人一事上,那裴济西便多次出面为其辩解。”
“臣以为,施元夕必定也有参与叛国一事,通敌叛国者,当为死罪,还请太后下令,将施元夕及其党羽全部拿下!”
没说直接赐死她,是因为他们也不清楚东西泄露了多少。
万一北越那边也具备了同样的武器……
这等情况下,施元夕暂时还死不得。
当下,魏太后直接冷下了面容,沉声道:“翰林院施元夕,与叛臣共谋,罪不容赦,传哀家懿旨,将其打入刑部天牢。”
“待裴桓父子抓捕归案后,共同审理此案!”
“这……”殿下的官员没想到,魏太后会直接拍案定了下来。
李侍郎忙道:“启禀太后,施元夕和镇北侯府虽有来往,可并没有证据表明此事与她有关,朝上竟是直接给施元夕定罪,是否太过草率?”
党派是一回事,朝上定论是需要确切证据的。
殿内静了静,那率先站出来的官员却直接道:“京畿营中已经抓到了镇北侯府的密探,据密探称,裴桓父子手中的东西,皆来自于施元夕。”
“另有,此番镇北侯府押送的物件里,占据最多的就是施元夕所制造的防弹甲胄,密探供词中,更是提及了裴桓父子要将防弹甲胄运送出京。”
“防弹甲胄这个东西,眼下整个京城中,怕是只有施元夕能够制造吧?”
嘈杂声中,施元夕抬眸,看向了说话的那位官员。
此人名叫陈海,是魏家近些时日提拔上来的人手,三十来岁,行事颇有些手段。
他所说的没错,子弹和改制火铳的研制方式,如今已经不是隐秘,可防弹甲胄不是。
施元夕是将防弹甲胄的图纸交易给了谢、裴两家,可这两者都是她私底下的交易,并没有被摆在了明面上。
她进入朝堂后,递交上来的也是双管火铳的图纸,而非防弹甲胄。
单从朝堂官员的角度上来看,这东西确实只有施元夕有。
魏家清楚她应当是用这个图纸进行了交易,可问题在于,这个私下交易也是不能放在明面上来的。
一则谢家极大可能不会出面帮她澄清,二则……私下与叛国的镇北侯府交易,在这个节骨眼下,可不会存在什么不知者无罪的说法。
真拿出来说,施元夕只会死得更快。
暗流汹涌的朝堂上,陈海道:“李大人以为,眼下朝上除了施元夕外,还有谁人能有这防弹甲胄?天子亲卫吗?”
李侍郎的神色当即难看到了极点。
目前为止,使用过防弹甲胄的人,只有天子亲卫。若他们继续坚持下去,此番事情势必波及宫中。
也正因如此,上首的魏太后才会这般气定神闲地坐着看他们争辩。
周御史道:“如今呈到朝上的便有犯人证词,等抓捕了裴桓父子后搜查全府,必定还能找到物证。”
那兵部的官员反应过来,当即道:“改制火铳和子弹的图纸都是由施元夕亲自绘制,她绘制图纸的方式与所有人都不同。”
有供词,且还有潜在物证,在这等局面下,为了避免施元夕给裴家父子通风报信,将她直接打入刑部天牢的处置,便是尤其合理的。
“还愣着做什么?”魏太后一声令下,便有侍卫冲进了殿上,将施元夕押解离开。
施元夕被押送出宫前,还看到了尹骸。
离得较远,她只轻抬眸,对着他摇了摇头。
尹骸沉默,却始终跟她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目视着她被押送出宫中,交由刑部的人交接。
施元夕清楚,他这般举动,是害怕魏家的人在宫中就对她直接下手。
但有李侍郎在朝上拖延的那片刻时间,宫里的天子亲卫都得到了消息,如今有十几二十来双眼睛盯着这边。
加上皇宫到底不是最好动手的地方,稍不注意就会被安上谋逆的罪名,她到底还是被转移到了刑部手中。
跟刑部押解的官兵离开时,施元夕看了眼街道。
四处都静悄悄的,有官兵戒严。
施元夕轻垂眼眸,遮下了眼中的情绪。
此刻的镇北侯府,已经被重兵包围。
京畿营的张副将在布置好了天罗地网后,方才让人强行撞开了门。
厚重的大门猛地被推开,大批官兵冲进了府中。
当下,整个镇北侯府内都回荡着人惊慌失措的声音。
可入府中大肆搜荡一圈后,只抓到了些仆从,压根没看到裴济西和裴桓二人的踪影。
张副将的脸色沉了下来。
派去盯梢裴济西的暗卫说,昨天傍晚还看到了裴济西,只是他回到府中后,就再没有出现过。
从昨日傍晚后,镇北侯府没出现任何异动,也无人离开。
一直到了今日早晨,才有下人拿了丧幡出去挂。
京郊,京畿营将士严阵以待,把守着各个出口。
隔得不远的山脚处,裴桓穿着一身粗布麻衣,面色铁青。
过了这么多年,没想到他们身边还有先帝安插的探子。
当初誉王被扳倒后,他身边的将领被遣散离开,留在裴桓身边的人手不过寥寥几人。
裴桓知道先帝一直对镇北军心有芥蒂,却怎么都没算到,先帝竟是还让人一直监视着他。
在他身边担任要职的,都是他的心腹。
这个暗探处在了外围,许多事情也是一知半解。
但北越动静太大,惊动了边疆的人,此人多半是得到了消息后,顺藤摸瓜,知晓了镇北侯府一直在做的事。
随后便将消息告知了朝中。
裴桓面色阴沉,讥笑道:“先帝死了这么多年,他留下的走狗倒是忠心耿耿。”
“只可惜……”
先帝死早了,就该半死不活地留着一口气,看着他信赖的魏家,他的母族,占据了他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
边上的裴济西没什么太大的表情,只冷声道:“军中各将领都受到了魏家监视,不能直接涌入京城。”
“五十里外有接应我们的大军,需尽快与他们汇合。”
否则以他们身边的这点人手,京里的人一旦反应过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事不宜迟,裴济西身边的副将再次将裴桓背了起来。
前边有镇北侯府的暗卫开路,裴济西走在了最后方。
他的目光落在了裴桓那条空荡荡的右腿上,神色不明。
当初先帝登基后,许多人都等着看镇北军的笑话。
后来先帝只是将镇北军打散,没有直接坑杀将领,还得了个仁厚之名。
……只有裴济西知晓,誉王一案中,裴桓失去了一整条腿,等同于废人。
而废掉这条腿的人,正是先帝。
人都已经无用了,何必再留下残暴的罪名。
他们都清楚,先帝只要活着一日,便不会有镇北侯府的好日子过。
走投无路之际,裴桓几经波折,打听到了当年跟誉王有过一段情的北越公主,在回到北越后,产下了一子。
淮康帝登基后的一段时间,边疆关系尚好,曾经还有过通婚的打算。
誉王为了讨得淮康帝欢心,便曾多次与北越公主来往。
婚事本已经敲定,可后续两国谈崩,北越使团当日便从京城离开了,此后再无来往。
那北越公主回国后,很快便嫁了人。
裴济西初听闻此事时,只觉得荒谬。
那段事情已经是多年前的往事,北越公主便是和誉王有情,也不过是一段露水情缘。
公主所生的孩子未必会是誉王的血脉。
可裴桓却不以为然。
裴济西后边隐隐也明白了裴桓的意思,这个血脉的真与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北越给了裴桓一个叛国投靠的理由。
镇北军在大梁处处遭受挤压,裴桓还断了一条腿。
裴桓做梦都想反了先帝留下的这片江山。
只是苦于师出无名罢了。
出于此,在先帝登基后不久,镇北侯府就与北越牵上了线。
后来先帝驾崩,裴桓将消息传递回北越后,北越便起了起兵的心思。
有他们在京城内里应外合,此战本该毫不费力地拿下才是。
没想到后面会突然出来一个施元夕。
强势武器的出现,直接打破了他们谋划多年的局面。
当初裴济西钟情于施元夕时,裴桓还有起复的心思,对这门婚事是尤其反对的。
没想到时隔多年,施元夕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出现在了人前。
若能拿到这么强悍的武器,裴桓也不介意裴济西将人娶进门了。
奈何施元夕已和从前全然不同,也并没有与他们多加来往的意思。
她与魏家周旋时,裴济西便耗费心思,安插了人手进入兵部。
但所能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
尤其是在谢家的人进入兵部后,裴济西的人是连图纸都难以触碰到。
裴济西当时便多次传信于她,想要从她的手中拿到图纸和制造方式,但传出去的信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施元夕没有任何表态。
彼时她受到魏家监视,裴济西就只能从其他方面下手。
好在他们在朝上还算有些根基,最后到底是拿到了完整的火铳及子弹图纸。
东西被裴桓秘密安排人手,送到了北越。
而后不久,施元夕主动找到他,用防弹甲胄的图纸和他做了一桩交易。
裴济西察觉到了她的态度有所缓和,加上她在正式进入朝堂后,还掏出了双管火铳的图纸,当时,裴济西就曾提出,如若北越入境,势必要留住施元夕的性命。
裴桓知道他有私心,可看到施元夕身上有着这么大的价值,到底还是应下了。
没想到先帝留下的探子,会让他们提前暴露。
昨夜从密道中前往别院,最后离开京城前,裴济西是想要将施元夕带走的。
可他也清楚,施元夕身边有着先帝的天子亲卫。
她在他是镇北侯世子时,都不愿意嫁给他,更别说如今他要叛逃到北越了。
临近正午时分,京城中的搜查还没停止。
裴济西最后回头,在夏日的烈阳里,回身看了这生活了许多年的京城一眼。
“世子?”前边的将士回身看他,他这才如梦初醒般反应过来,和他们快速撤离这边。
镇北侯府提前做好了准备,京城里的兵马慢了一截,查出了侯府中连接别院的密道。
这个别院所在的位置,已经接近京郊,顺天府的人四下搜罗,又再次发现了第二条密道。
看到这条密道后,张副将就已经反应了过来。
裴家父子此刻必定已经潜逃出了京城。
当下,他立即掏出了随身携带的信号。
方运从宫中出来后,一路疾驰,赶到京郊与大军汇合,半路上看到了张副将传递的信号,直接率领大军,往京郊的方向追踪而去。
可京郊外四通八达,有通往各地的主干道,一时间也分辨不清裴家父子逃窜的方向。
偏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给军中传递了一封匿名信,信上说,裴家父子去往的是冀州方向。
方运收到信件后,迟疑了片刻,为防止有诈,特将大军一分为二,一半随同他前往冀州方向,另一半则是去了和他们完全相反的方位。
大军整装齐发,马儿踩踏着地面,发出了轰隆隆的声响。
裴桓身体不便,他们行进的速度较慢。
后边的探子打探到了有人追击,裴济西当即变了脸色,他当下道:“快,派人先一步去通知接应的大军。”
“是!”裴家的暗探迅速消失在了面前。
他们则是一步都不敢停,快速朝着汇合的方向走去。
暗卫接应他们时,带了几匹快马过来,这一路上他们几乎都没有休息过,裴济西脸色难看非常,京中竟是这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动向?
时间紧迫,他来不及细想,只催促着身下的马儿。
可他们的速度快,身后追击的大军动作更快。
方运所率领的京畿营大军,本就是大梁军中的精锐,他们所驾驶的马儿也是一等一的战马。
在没有伤员的情况下全速追击,速度本就比裴家父子要快。
好在裴济西反应及时,裴家暗卫先一步与大军汇合。
在京畿营将士迅速逼近时,镇北军同步赶到。
隔得很远,方运就看到了远处烟尘滚滚,似有大军压境。
他的脸色一瞬间变得尤其难看。
匿名信所指的方向没错,他们是找到了裴家父子。
可到底是慢了一步,让他们与大军汇合在了一处。
虽暂且看不出来这接应的大军有多少人,可光从阵势上来看,绝对不会比他们这边少。
“放出信号,立即派遣人手去将所有兵马调回。”方运微顿后道:“周遭调度的兵马呢?还没赶到吗?”
今日动手前,最不想要看到的场面,到底是出现了。
镇北军七万兵马。
若真的让裴家父子带着这大批兵马离开,那整个大梁都会陷入巨大的震荡中。
边疆还未安宁,先起了内乱,裴家父子与北越两边夹击,只怕大半个大梁都会沦陷。
正是清楚了这种后果,今晨一早在事情还没披露之前,魏家已经派人四处去调遣兵马了。
裴济西立在了大军前方,回身往后看。
他脸上的表情同样不好看。
镇北军早已非昨日,如今是整个大梁最为薄弱的一支军队。
且来接应他们的大军,尚不足两万人。
他们所面对的,可是大梁最强势的京畿营。
裴济西眸中闪烁,一夕间脑海中划过了各类想法。
方运却在此时,率领着一众京畿营中的精锐,朝他们这边逼近。
“京畿营兵力强盛,眼下不可与之正面对上,还请谈将军掩护我们先行撤退。”千钧一发之际,裴济西直接拿定了主意,转头看向了旁边的人。
他口中的谈将军,是裴桓身边最得力的干将之一,早年同裴桓出生入死多次,也是目前镇北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此刻的刑部天牢中。
施元夕被关押在了一间相对干净的牢房中,她随身携带的东西皆被收了上去,如今戴着手铐脚镣,着一身宽大的囚服,素面朝天地坐在这牢房中间。
天牢里阴暗潮湿,四周黑暗封闭,只有顶上开了一个巴掌小的口子,有些许亮光透进来。
施元夕就坐在了这束光下。
和所有预料的不同,她神色极端平静。
从知晓镇北侯府叛国那天起,她就清楚,她势必会被卷入这桩事情里边去。
但这等情况下,她却什么都没做。
并非是她想要束手就擒。
打从一开始,其实就是她选择的镇北军。
当然,她确实不知道镇北侯府与北越勾结的事情。
她进入朝堂都不到一个月,还没有到了手眼通天的地步。
但在各方面的东西都不算了解的情况下,她还是选择了跟镇北军捆绑在了一块,会这么做,其实跟裴家父子没有半点关系,而是因为……尤蔚。
当初施元夕会让周瑛去招揽尤蔚,所看中的,其实并不只是尤蔚手底下那两万多接近三万的兵马。
很多人都忘记了,冀州驻军,出身于镇北军。
尤蔚是跟裴桓志向不同,才在誉王事变后,直接与镇北大军分道扬镳。
但他,还有他手里的所有兵马,骨子里都是镇北军。
施元夕从一开始想要的,就不是两三万兵马,而是整个镇北军。
朝堂这个混乱的局面下,唯有军队才是他们真正立足的底气,而各方军队都有所属。
靠着先帝留下来的三千人想要跻身朝堂,无疑是痴人说梦。
可施元夕和周瑛二人都没上过战场,兵马将士不可能凭空得来。
纵观整个大梁,施元夕觉得,唯有几次三番遭到打压的镇北军,或许有可能为他们所用。
更妙的是,本身就出身于镇北军的尤蔚,曾受过周瑛的恩情。
周瑛亲自出面的情况下,他答应了下来。
有了尤蔚相帮后,施元夕心中便多了几分底气。
只是,从招揽尤蔚到如今,除了让他私底下帮忙制造双管突击步枪外,她似乎就像是遗忘了这个人一般。
实则不然。
在将周瑛接回宫中以前,施元夕就曾和尤蔚多次通信,并且成功说服了尤蔚。
她让尤蔚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同从前的镇北军将领联络,游说他们倒向周瑛这边。
这等事情,若是放在了从前的话,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裴桓带领镇北军多年,是军中唯一的主帅,从前在军中说一不二。
他手底下的将领,没有道理放着他这个主帅不要,转投靠了周瑛。
若镇北军真那么容易被策反的话,便不会一直等到现在了。
可眼下不同。
认真说来,镇北军遭到打压,这些年活得这么憋屈,所有的将士都没有了晋升机会。
本质上,就是因为裴桓。
是裴桓执意要在争储时站队,并且还一意孤行地选择了誉王,才导致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而她们这边,又有着最为重要的一位人物,也就是尤蔚。
能说服镇北军将领的人,必定也是镇北军出身。
且当年的尤蔚能为此事与镇北大军断绝往来,此后的其他将士,未必不会有这样的心思。
加上周瑛回朝,亦是往镇北军中传递了某种可行的信号。
几个月内,便有多名将士动摇。
走到了这一步,其实都还没有彻底将人招揽到了麾下。
……直到裴家的真实目的暴露。
裴家通敌叛国的事情,不止施元夕不知道,镇北军中的绝大部分将士,必定也是不知晓的。
他们是军中将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了党派斗争中,也没有裴桓那么强烈的爱恨。
对他们来说,保家卫国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裴家要通敌叛国,怎可能将真实意图完全暴露在了大军面前。
不说底下的将士怎么想,便是他身边的得力将领,也未必会同意他的想法。
裴桓已经做出了一次失败的决策,如今不经过那么多将士的同意,又将做出第二次决策。
这次,还是要让整个镇北军都背上卖国贼的罪名。
但凡是个正常的将士,都不可能跟着他做这样的糊涂事。
同为镇北军出身,尤蔚是极其清楚他们的心情的。
裴桓自己死不要紧,拉着七万大军去死,实在荒谬。
当然,裴桓率兵多年,积威甚重,有些将士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他最为信任的人,这些人就算早前不知晓,到得如今,也必定是清楚他在做些什么的。
在明知此事不可为的情况下,仍旧与他一并谋划,那便是无可救药。
尤蔚比她要了解镇北军,自然也清楚什么人能来往,什么人不能,所以从一开始,就已经避开了这些不可能被招揽的人。
在不清楚裴桓的意图之前,军中人心就已经动摇。
裴桓率兵多年,必然能感觉得到。
所以他才会这么急不可耐,将消息和东西送往北越,同时筹备起了自己的‘葬礼’。
他是要用这件事情,去提醒和绑架所有的镇北军将领,与他共同进退。
他是要将他那条断掉的腿,当成是收买人心的利器,安抚躁动的军心。
却怎么都没想到,施元夕已 经早他一步,让尤蔚将镇北侯府通敌叛国的事情,传到了镇北军中。
不知裴桓是用了什么样的理由去劝说这些军中将领的。
可到了如今,在卖国贼的名号面前,大军还会听从他的号令吗?
通往冀州的大道前。
裴济西说出那番话以后,却见面前的人并没有什么动作。
他顿了片刻,复又重申:“谈将军?”
谈墨微顿,与他对视。
裴济西却突然想到了什么,问他:“小韩将军呢?”
他口中的小韩将军,就是在昨天傍晚前,悄悄离开京城,前去调遣大军的将领。
也是裴桓的心腹之一。
裴家派出去调兵的各将领皆去往了不同方向,来谈墨这边的,就是这位小韩将军。
面前的人垂眸不答。
裴济西的脸色当下就变了,他心头突突乱跳,而身后方运所率领的大批人马,正好在此刻逼到了眼前。
裴济西还没反应过来,谈墨手里那把锃亮的大刀,便直接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当着军中所有人,和面前的京畿营将士的面,谈墨一字一顿地道:“我镇北军,镇守疆土,战功赫赫。”
“手刃无数敌人。”
“此生绝无可能做出通敌叛国之事!”
京畿营上下严阵以待,方运也做好了各项安排,做好了跟镇北军开战的准备。
却没想到,会看到了这一幕。
方运瞳孔微缩,勒住了缰绳,示意身后的大军停下动作。
“吁!”副将亦是满脸惊骇,不可思议地道:“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