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快穿)by人生若初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9
得了表扬的林苗晃了晃小脑袋,得意洋洋。
林东抿了抿嘴角,小脸上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他比妹妹大两岁, 从小身为哥哥得照顾家里, 穷人孩子早当家, 小孩儿十分担心钱的问题。
尤其是亲妈走的时候, 把家里的积蓄都带走了,他们一度连饭都吃不上。
爸工作刚上班, 第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拿到手,就开始想着在镇上租房子住。
租在镇上来回是方便,但吃的喝的住的都得花钱,林东一想到就发愁的很。
走到半路上, 林苗便满头大汗,有些走不动了。
但小姑娘倔的很, 坚持不肯让人抱着,宁愿咬着牙继续走。
林渔无奈,索性一手一个抱起来, 笑着说:“咱爹快点,不然会错过约好的时间。”
林苗脸颊红扑扑的,知道自己拖后腿了。
林东就说:“爸,你抱着苗苗走,我可以自己走。”
“我是你们爸爸,抱着走几步怎么了。”林渔笑起来。
林东却说:“可是我很重,爸会累的。”
“哪儿重,轻得很,往后多吃点才好。”林渔掂量了一下重量。
见俩孩子都有些小尴尬,林渔又说:“现在你们还小,爸抱着你们,等往后你们长大,爸也该老了,就由你们搀我走喽。”
林东一听立马回答:“等长大了我也抱着爸走。”
试想了一下那样的画面,林渔觉得很可乐,不禁被逗笑了。
林东还以为他不信,坚持道:“爸,等我长大一定会孝顺你的,要是你老了走不动,我就抱着你,背着你走,你想去哪儿我都带你去。”
林苗高高举起手:“还有我,我也能背着爸爸走。”
虽然觉得自己用不上这份孝心,林渔还是表扬了这份
勇气可嘉:“好,那爸等着那一天。”
林渔腿长脚步快,抱着孩子也健步如飞,很快就到了镇上。
“林哥,这儿。”骑着自行车招呼人的是周国栋。
“阿东,苗苗,还记得叔叔不?”
俩孩子当然还记得:“你是周叔叔。”
“哎,真聪明。”周国栋笑嘻嘻的掏出糖果来,“来,吃糖。”
等俩孩子接过去,他拍了拍后凳:“林哥,你抱着侄子侄女坐车上,我载你们过去。”
有了车,速度就更快了一些。
很快,四个人就到了一片小杂院。
“别看这块地方破,但距离咱们运输队很近,走过去也就十分钟路程。”
周国栋显然对这一块很熟悉,介绍道:“再往另一头走十五分钟就是个小学,正适合孩子读书,唯一的不好是房子太老了,住进去得收拾收拾。”
林渔下了车一看,房子确实是很老,还是以泥瓦结构为主,因为没怎么收拾更是破破烂烂的。
自打有在镇上粗房子的打算,林渔就托身边人打听,周国栋好不容易才寻到这地方。
主要是这年头房少人多,自家住都不够,愿意租出去的少,更别提这样的独门独户。
“地方倒是挺大的,还有个院子。”
一进门,林渔就多了几分满意,难得小杂院圈出来个十平米左右的院子,虽说这会儿杂草丛生,但地方够大。
俩孩子亦步亦趋都跟在他身后,好奇的打量着这房子。
周国栋介绍:“我昨儿个来看过,一共有三个房间,另外还有厨房和客厅,你们自己住肯定够大了。”
“镇上好房子少,都住着人,想租也租不到,这房子还是我三婶爹妈的,如今老俩口都不在了,三伯一家子都在市里头,空着也是空着。”
“原先想卖,但这地方卖不出高价,便宜点他们又不肯,所以就一直空着。”
林渔带着俩孩子转了一圈,看了个大概。
“怎么样?”他问俩孩子。
林东林苗面面相觑,说不出什么来。
周国栋笑着说:“林哥,你要是想租,每个月给一块钱意思意思就好了,反正这屋子空着也是空着,有人住着还养屋子。”
林东林苗听了顿时心动,如果只要一块钱,能跟爸爸一起住在镇上,似乎也不是不行。
“只要一块钱吗,这么大的屋子呢。”林东问。
他听村里头说过,就他们家那个茅草房当初建的时候,也花了好多钱。
周国栋笑起来:“只要一块钱,你们看这房子空着都长草了,再过两年房子都坏了,林哥你们要是乐意住进来,那是替我伯伯婶婶看房子。”
林渔刚要拒绝,却见林东林苗眼睛都变得亮晶晶的,也不那么反对了。
他顿时一笑:“你这样说我可当真了。”
“那必然是真的。”周国栋笑道。
林渔低头再问:“阿东,苗苗,你们再进去看看喜不喜欢,要是喜欢我们就租下来,以后就住在这里,好不好?”
林东林苗对视一眼,手拉着手再次往屋里头走。
一会儿,屋里头就传出来他们大呼小叫的声音。
“爸,这屋子好大,够拜两张床了。”
“我可以跟妹妹一起睡,不然苗苗晚上害怕。”
“院子这么大,还能种点菜,这样咱家就不用买菜了。”
“啊,屋后居然有一口水井,这样吃水多方便。”
“哥,你快看,那棵树好大,好像是柿子树,它会结柿子吗?”
林渔笑了笑,这才开口:“这房子我租了,不过租金得按行价来,不能让你吃亏。”
“我哪儿吃亏了,刚才我说的都是实话。”
周国栋笑着看他,又说:“林哥要是愿意多教教我,我爸妈恨不得上门送礼,这才哪儿到哪儿。”
“我们是朋友,教你我乐意。”
林渔伸手拍了拍他的肩头,又强调:“但一码归一码,你要是故意给低价,我倒不好意思租你家房子了。”
“那好吧。”
周国栋只能答应,却又说:“回头我找人帮你收拾干净,这你总不能推辞。”
“那当然,巴不得你多找一些人过来,我刚看过,屋顶也得翻新。”林渔笑道。
周国栋拍着胸脯保证:“都交给我,我家有的是兄弟,喊一声都来了。”
在俩孩子出来之前,林渔低声叮嘱:“租金还说一块钱,别说漏嘴。”
周国栋笑起来:“哥,你哄孩子呢?”
“孩子跟着我吃苦,小小年纪就担心钱的事儿。”林渔解释了一句。
周国栋懂了,等到孩子出来,立刻大声喊:“哥,你就把这房子租下来吧,你瞧瞧,没人住着房子都不成样子了,再放两年墙都塌了,看在咱俩的交情份上,您就给个面子吧。”
林渔给了他一个适可而止别太浮夸的眼神。
他还没说话,林东伸手拉了拉他的手,低声说:“爸,这儿挺好的。”
“爸,我也喜欢,后头还有柿子树呢。”林苗一心惦记着吃柿子。
林渔笑着摸了摸两颗脑袋:“成,那咱们就租下来。”
周国栋立刻说:“林哥,那可太谢谢你了,这可解决我大难题了。”
林渔不得不轻咳一声,让他收敛点。
两个大人之间的官司,小孩们看不懂。
他们只知道要搬到镇上住,虽然房子有些破,但够大,还有前后两个院子。
回去的路上,林东叽叽喳喳的就没停下来过。
“爸,我觉得前面的院子铲平了能种菜,咱家自己种,这样就不用花钱买,多省钱。”
林渔表扬道:“这是个好主意,谢谢阿东提醒我,回头我问大队长要点菜籽。”
幸好这时候自留地已经很普遍了,不然自家院子里也种不了。
林东得到了表扬,又开始安排:“后院地方不够大,而且还有一颗柿子树,不过平时用水也方便。”
“爸,以前你不是一直想要书房吗,现在有三个房间,你住一间,我跟苗苗住一间,剩下那一间就给你做书房。”
林渔笑起来:“这倒是不用,苗苗都五岁了,也该开始自己睡,你们睡一个屋不方便。”
“啊,我要自己睡吗?”林苗有些怯怯,她还从没有自己睡过。
林渔只说:“不着急,先给你把房间留着。”
“那爸的书房呢?”林东问。
林渔笑道:“我刚看过客厅很大,应该放得下书柜。”
一大两小有商有量的,已经开始筹划起住进去后的安排。
定下了房子,林渔当天回到家又去了一趟大队长家,将这事儿说了。
大队长又被吓了一跳,旱烟都不抽了。
“你这是要带着俩孩子去镇上住?”
林渔点头,又说:“不过户口还在镇上,暂时转不了。”
大队长当然知道,他家老大都当了三年临时工了,户口还在农村呢,现在农转非难度可大了,工人自己都难办,更别提要带上俩孩子。
作为过来人,大队长劝道:“你们一家三口都住镇上花销多大,还不如就住大队。”
林渔知道他这话是好心,解释道:“是我不放心俩孩子,再者,我打算下半年想想办法,找找关系,让俩孩子直接在镇上读小学。”
大队长原本还要再劝,一听这话就不吱声了。
虽不知道现在高考恢复,读书又有用了,要是可以,他也想送孩子去镇上读小学。
可那多难,不说找关系,光是借读费就是一大笔钱。
大队长意味深长的看着林渔,感叹道:“林知青,自打王知青走了,你倒是一下子长大了,像个当爹的样子。”
林渔笑了笑:“没办法,俩孩子只有我了。”
大队长面露赞扬:“这才像个男人,有担当。”
“成吧,到时候需要证明你只管来找我,对了,你家那老房子打算怎么办,是留着还是卖了?”
大队长这会儿私心里已经觉得林渔大约是不会回来了。
果然,林渔二话不说:“等搬走就卖掉,留着没人住很快就塌了。”
“那我帮你问问有没有人想买。”大队长主动要了这差使。
林渔笑着道了谢,临走之前却扔下个炸弹:“队长,我帮运输队修好了一辆废车,如今车队多了一辆车,正准备多招两个司机,不过应该只要临时工。”
大队长心头一跳,再看林渔已经走远了。
他忙不迭的找来儿子,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们。
林渔只是拿消息卖个好,至于大队长家儿子能不能进运输队,他可不管。
七天之后, 林渔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工资。
基本工资二十五块,还有五块钱奖金,加起来三十块, 比人家正式工也差不离了。
拿到手后, 林渔差点怀疑是人财物弄错了。
“这是领导的意思, 领导说林工这技术,放到市里头也妥妥的一个技术员, 咱我们这样的小运输队干已经很委屈了, 虽然暂时没法给你转正,但工资待遇不能太低,这是走了特批的。”
林渔心安理得的收下了。
毕竟光是他修好的那辆车,就能抵得过一百个一千个三十块。
工资比预计的高,林渔没再等, 抽了个休息天就带着孩子开始搬家。
他原以为这个家家徒四壁的, 没啥要带的东西, 哪知道等到搬家才发现不少。
光是锅碗瓢盆加起来就一大堆, 铺盖卷这些更是占地方。
幸好大队长直接带着三个儿子过来,一人推着一辆板车, 打算帮忙运东西。
林渔知道这是自己给的消息带来的福利,也没拒绝。
一大清早,俩孩子就开始收拾起来,啥都要往篮子里头放。
林苗连平时捡到的石头, 树枝都没丢开,统统收到了篮子里。
林东好一些, 但他连厨房里头破了的陶瓷罐也不舍得丢。
林渔能怎么办,只能统统搬到了院子里,想带走的都带走, 一样也别落下。
这样一来,倒是俩孩子不好意思。
林渔笑起来:“反正那边地方宽敞,能放得下,不舍得的都带走。”
想必这一次离开,他们以后也不太会再回来。
他进屋将三个人的铺盖卷团在一起,捆起来扛到了院子里。
“被子也旧了,回头等咱手头的前宽裕了就买新的。”不是他嫌弃旧,而是这年头用的是棉花,棉花用久了就没那么保暖。
林东忙道:“回头我拍一拍晒一晒就好了。”
正说着话,忽然啪嗒一声,一张相片从被子里掉出来。
林苗下意识的蹲下捡起来,呀了一声。
林东一看,小脸也沉下来。
那是林苗出生那一年,他们一家四口拍的一张全家福。
相片上,林渔王梅都带着笑容,一人抱着一个孩子,看起来像是圆满幸福的一家人。
只可惜这样的幸福只维持了不到四年,被高考和回城的消息打得七零八落。
林苗下意识的捂住照片,生怕爸爸看到生气。
“你还留着做什么,赶紧扔了。”林东气呼呼的,刚才他看到了,相片是从妹妹的枕头里掉出来的,肯定是她偷偷藏着的。
林苗舍不得,眼眶一红低着头不说话。
林东急了,还要再说什么,却听见林渔开了口。
“留着吧。”林渔说道。
俩孩子都露出意外的神色来。
自从妈送来那份离婚信,爸就将她的东西都丢了,也不许他们惦记。
林渔又不是原主,因为王梅的离开对她恨之入骨,见不得她任何消息。
王梅抛夫弃子的回城确实不负责任,但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她选择一条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道路,其实也无可厚非。
最重要的是,林渔知道,王梅有千般不好那也是俩孩子的亲生母亲,养育了他们的童年,要求孩子去憎恨母亲,遗忘母亲,是一件不人道的事情。
林渔心平气和道:“收起来吧,就当给你俩留个念想。”
“哎。”林苗应了一声,立刻将照片塞进口袋里放好。
林东却哼哼了两声,虽然没阻止妹妹,却还是说:“她都不要我们了,你干啥还老惦记她。”
林苗哼哼唧唧不吭声。
兄妹俩小小的闹了个矛盾,一会儿上车的时候都还板着脸。
大队长亲自送他们去镇上,路上打趣道:“阿东喵喵咋板着脸,是不是舍不得离开梅溪大队?”
林渔笑着回答:“这一走往后就难回来,确实是有些舍不得。”
“有啥舍不得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队长大儿子说了一句。
大队长瞪了他一眼:“林知青是念旧,人啊,不管去哪儿都得知道根在哪里,有根这日子才稳当。”
“林知青,往后你常回家看看,房子虽然卖了,但你可以直接住我家。”
林渔都一一笑着应了。
大队长又问了几句运输队招人的事情,知道得会开车后长吁短叹,他家三个儿子,每一个能开车的,毕竟大队里连个拖拉机都没有。
今天他拉着儿子过来帮忙运东西,一来是拉近关系,二来也是想认认门,往后有事情好找上门。
很快到了租下来的小杂院。
小杂院被收拾一心,周国栋是花了心思的,不但将瓦片翻新了一遍,院子里头也收拾的整整齐齐,菜地都归拢好了,就等着他们过来种。
乍一看,小杂院很有几分像样子。
林东林苗都顾不上闹脾气了,惊讶的张大嘴。
林渔将俩孩子抱下来:“进去看看,以后这就是咱们的新家。”
看着干干净净的小院子,俩孩子都有些不敢认,开始往屋子里搬东西,像两只勤劳的小蜜蜂。
林渔原本要留大队长一家吃饭,大队长愣是不同意,还说:“今天你刚搬过来手忙脚乱的,我们就不给你添乱了,下次再来做客。”
说着让三儿子将东西卸下来,带着他们就走。
回去的路上,大队长忍不住感慨:“这读书还是有用,你看林知青,肚子里头有墨水,如今眼看着就起来了。”
又教训:“你们往后多跟他走动走动,尤其是老大,记住了吗?”
三个儿子都点头答应,又疑惑:“林知青有这本事,以前咋不来镇上,他要是早些来老婆能跑吗。”
“以前他是知青,是上山下乡的支持农村建设的,哪能脱离劳动,现在风向不一样喽。”
大队长觉得这理由很正确,叮嘱道:“往后别在他跟前提王知青的事儿,咱又不是想跟他结仇。”
林渔将东西收拾了一番,小杂院就挺像个样子了。
看着院子里的菜地,林渔安排:“今天就把带过来的种子种下去,再过一个月就能吃上自家种的菜。”
“爸,我来挖坑。”林东立刻放下手头的活儿,开始挖坑。
林苗跟过来:“那我撒种子。”
林东瞥了眼妹妹,说:“那你仔细点,别太多,但也太别少。”
俩孩子配合默契,倒是用上林渔,他索性去后头挑水,将水缸满上,又将前院的地都浇灌了一遍。
“那水井有些深,爸拿石块盖上了,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们就用水缸里的水,别靠近水井。”林渔叮嘱道。
俩孩子默契点头。
入住新家第一天,林渔特意去买了肉,菜倒是不用买,离开梅溪大队的时候他把菜地里头能吃的都摘下来带过来了。
小杂院用的也还是土灶,灶头也是刚修过,正好能用。
林渔看了一圈,心想周国栋看着胆大心细,回头他得多教一些才对得起这份心思。
烧上火,切成大块的猪肉滋溜下锅就发出滋滋滋的声音,那是熬猪油的美妙响动
猪油味一出来,收拾菜地的兄妹俩也没心思了,纷纷跑到厨房帮忙。
发了工资,林渔手头有钱,对自己和孩子更是大方,家里头缺少的调料都买齐全了。
所以他打算做一顿红烧肉,一个多月时间都是清汤寡水的,他都有些馋肉。
林苗一个劲的吸鼻子:“爸,好香啊。”
压上锅盖,林渔笑道:“先炖着,等咱们收拾好肉就炖得软烂了,正好能吃。”
这话宛如胡萝卜,俩孩子收拾屋子更得劲了。
中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林苗小心翼翼的将全家福塞进了枕头里,继续藏着。
林东瞧见了,忍不住哼了一声。
小姑娘心底有些委屈,看了眼哥哥撅起嘴巴:“爸也说让我放着。”
林东却说:“她都不要我们了,我也不要她,你想留着就留着,别让我瞧见。”
“那你可别问我要。”林苗气呼呼的叉腰。
林东气哼哼道:“我才不会跟你要,我已经把她忘了,连她脸上有一颗痣都忘了。”
“咳咳。”
林渔站在门口打断兄妹俩的对话:“肉炖好了,出来吃饭吧。”
兄妹俩欢呼一声,也忘了要跟对方吵架,欢呼着跑出来。
林渔不但做了红烧肉,还炒了一个素菜,做了个豆腐汤,另外还有米饭。
一荤一素一汤都是大分量,米饭一颗颗晶莹剔透,刚看一眼,俩孩子就想流口水。
林渔直接舀了一大勺红烧肉,伴随着汤汁压在米饭上,连米饭都变成了鲜红的颜色。
“吃吧。”他笑着说。
俩孩子低头吃了一口,眼睛都美味的眯起来。
“好好吃,比以前的肉都好吃。”
那可不是,以前就算做红烧肉材料也不齐全,只能应付着来,虽然是肉都好吃,但这会儿下了大料炖出来的,跟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红烧肉已经炖得软烂,抿一口就能在口腔里头化开,好吃的让人不舍得咽下去。
林渔自己也很满意,给孩子一人夹了一大块红烧肉:“好吃就多吃点,以后爸再买。”
“偶尔吃一次就够了。”林苗笑着说。
林东又给他夹:“爸,你也吃,你是大功臣得多吃点。”
一家人正吃得和和乐乐,忽然传来敲门声。
林渔还以为是周国栋趁着中午过来了,正要起身去开门,却见有人推开虚掩的大门进来。
是个四十出头的女人,长着一副精明相,手里头还抱着饭碗。
一进门,她就笑呵呵的打招呼:“你们就是新搬来的邻居吧,前几天就有人来收拾着院子,没想到这么快就搬过来了。”
“我就住隔壁,男人姓沈,以后就是邻居了,咱们得相互关照啊。”她一边说话一边很自来熟的往人家里头走。
“哎,你家炖了肉啊,我家儿子都好久没沾荤腥了,让我夹一筷子尝尝味道。”
林渔的反应比她快, 迅速抽走那碗肉。
沈大嫂一愣,没想到他一个男人居然拉的下脸来,顿时讪讪:“都是邻居, 我还不能尝尝你家饭菜的味道啦?”
林渔淡淡道:“不能, 也不合适。”
“哎你这个人咋这么冷漠呢, 以后咱们都是邻居,得相互照顾, 远亲近邻的道理你不懂啊, 再说我家沈栋跟你家老大差不多大,以后还能一起玩。”
沈大嫂撇嘴,眼珠子还没放下红烧肉。
一听这名字,林渔的脸色更冷了。
这不是年代文男主角的名字吗,也是害得林东和林苗兄妹俩步向深渊的罪魁祸首, 只是没想到他居然就住在隔壁。
林渔接收到的记忆没有这些细节, 谁能想到就这么巧, 租到的房子就在男主家隔壁。
“你还有事儿吗, 没事儿我们要吃饭了。”
沈大嫂见占不到便宜,撇了撇嘴往外走:“你这人可真难说话, 往后我可不敢来了。”
哪知道林渔跟上来,直接将大门关上了,气得她在外头直跳脚。
甚至骂道:“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哪儿来的乡下人。”
林渔充耳不闻, 将剩下的肉分给俩孩子:“快吃吧,不然凉了。”
俩兄妹笑着咬了一口。
林东笑着说:“得亏没给她吃, 肉多贵啊,她咋好意思。”
“筷子上还有口水呢,就往我们家碗里头伸。”林苗也老大不乐意。
林渔看了眼自家小女儿, 在原剧情中,林苗为了嫁进沈家甘愿当牛做马的伺候婆婆,临到头还要被一脚踢开。
幸好,有他在,才不会让林苗嫁给这种人。
“她要是客客气气的来,咱们就当邻居客客气气相处,但这幅做派实在是讨人厌。”
林渔评价道:“今天没给她吃肉,回头指不定就会嘀咕你们,别搭理她,要是过分就跟爸说,我找隔壁去。”
俩孩子听的连连点头。
隔壁回了家就开始骂骂咧咧:“来了个小气男人,一老光棍带着俩拖油瓶,也不知道打哪儿来的,抠门的很。”
沈家男人正在吃饭,头也不抬的说:“行了,你缺那一口吃的?”
“咋不缺,隔壁住进来第一天就烧肉,油滋滋的,我不吃留给儿子吃也好啊。”沈大嫂骂道。
沈家男人吃完一抹嘴:“想吃肉自己买去,隔壁周国栋带过来的,周家可不好惹,你可别给我得罪人。”
他走了,沈大嫂气得不行:“你说的倒是轻松,一个月就那么几个钱,我们娘几个吃饱都难,还吃肉,钱从哪儿来。”
甭管她多生气,男人已经吃饱喝足走了,只给他留了点残羹剩饭。
更让她生气的还在后头,隔壁吃完饭,林渔就带着俩孩子拜访邻居。
他也不带贵的,上门拜访的时候会拿几颗自家种的菜,这不值钱,也放不住那么久。
收了他家带来的青菜,左邻右舍都很高兴。
一会儿功夫,林渔就跟邻居说上话了,林东林苗跟着隔壁家三个孩子在小巷子里玩。
“大兄弟,你是不是运输队的,昨天我瞧见运输队的人了。”隔壁打听道。
林渔承认:“是,在运输队当个修车工人,不过只是个临时工。”
“哎呦喂,那可是运输队,工资福利可好了,就算是临时工也好,比我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活儿强多了。”
一听他是修车技工,隔壁更热情了。
不过他有些奇怪,这里里外外的,咋不见女主人操持。
趁着孩子都在玩,隔壁低声问:“你家媳妇呢,咋没瞧见?”
林渔只说:“孩子妈妈不在了,我平时工作忙,没时间一直陪着他们,所以想拜托你们平时多照看一些。”
他选择模糊处理,免得王梅抛弃孩子的事情传开,反倒对俩孩子不好。
这样一说,但凡对孩子有善意的,都不好意思在他们跟前提起母亲。
隔壁一口答应下来:“这有啥,回头你出门的时候让俩孩子过来,反正我媳妇整天在家,看一个是看,看一窝也是看。”
临了还提醒他:“咱们这块住的都是一穷二白的无产阶级,都很好相处,不过有一家你得当心。”
努了努嘴指向沈家:“那家婆娘最喜欢占便宜,谁家有点好吃好喝的,闻着味儿就上门了,每次都死皮赖脸的弄点回去,从来不还。”
显然沈栋亲妈的德行,左邻右舍都知道。
混了个面熟,林渔就回家了。
他一走,原本在巷子里玩的俩孩子也哒哒哒跑回家。
“爸收拾一会儿,你
们去玩吧。”
林东林苗却摇头不肯,走到他身边问:“爸,我们帮忙。”
林渔一笑:“那也成,帮我扶着点,爸给你们打一个洗脸架子。”
刚才他看过了,这屋子里空荡荡的,缺的东西太多了。
“洗脸架子是什么?”林苗好奇的问。
林东举起手:“我知道,以前梅溪大队的知青所就有,用来放脸盆的。”
“阿东说得对,这东西搭起来简单,爸自己也能做。”
林渔只有一把柴刀,其他工具都没有,连一颗钉子都没有。
但这难不倒他,梅溪大队就是竹子多,他们这次搬家也带过来不少。
竹子柔软度足够,不用太难的卯榫结构就能组合起来。
看着竹片在父亲手中翻飞,两个孩子都张大嘴,眼睛都亮晶晶的。
“爸,你还会这个呀?”
林渔笑着解释:“以前不太会,后来在大队里待久了,多少学了点。”
梅溪大队大部分男人都会竹编。
林东点了点头,努力记住步骤,并且说:“等我学会了,我也能编。”
傍晚时分,林家的洗脸架子就搭好了,为了照顾俩孩子的身高,洗脸架子分成高低两个部分。
高的地方林渔一弯腰就能使用,低的位置正合适俩孩子,中间还有放肥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