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我靠卖盒饭闻名全球by海底玫瑰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9
苏尧一睁眼,从御厨之家的千金小姐成了盒饭店的老板女儿。
一个月前,盒饭店夫妇车祸身亡,只留下了一个老太太和一家月月亏本的盒饭店。
苏尧拿起锅铲,继承盒饭店,开始卖盒饭。
后来,她的盒饭卖得全球闻名。
排雷:全文架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吃外卖吃得快疯了的怨念之作,愿各地都有好吃的盒饭。
内容标签: 古穿今 异能 美食 爽文 轻松
主角 视角:苏尧、顾高阳配角:王成龙、各种配角
一句话简介:吃美食是人生的幸福
立意:工作就是要认真负责!

苏尧出院当天,是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苏奶奶平日里是极节省的人,只要路程没有超过5公里,她宁愿走路也不愿意花一块钱坐公交。
但这次出院,她格外奢侈地叫了一辆出租车,一路上眼睛就盯着打车表上的数字。
从海宁市一院到老工业区,足足花了27块钱。
苏奶奶付钱的时候,嘴唇抿成一条直线,抖着手从自己手工做的钱包往外掏钱。
“五块,十块,十五块……”
苏尧先一步下车,她学着之前出租车师傅开后备箱的样子,在车牌处按了一下。
后备箱直接弹了起来,把她吓了一跳,又笑了。
后备箱里东西完好无损,她最喜欢的保温杯跟之前放进去的时候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苏尧觉得这会吃油的马车真不错,又稳又快,坐她之前偷偷坐过龙辇还舒服些呢。
她伸手从车后备箱把东西搬出来,把付好钱的苏太太吓了一跳。
“尧尧,东西放下来,奶奶来,你不要动。”
苏尧无奈地笑,“奶奶,我身体已经好了,真的没事。”
苏太太想到出院前,医生特意跟她交代“出院后要多注意患者情绪,有条件的话带她去三院看看”,悬着心就没办法往下放。
三院是海宁市的精神病院。
苏尧落水后,有人报了警,警察调查完监控,跟老太太说苏尧是自己跳下去的。
医生听说这个情况后,跟老太太说了很多,什么抑郁,什么有自杀倾向。
老太太一个字都听不懂,却搞明白了一个意思。
自家孙女现在就是一个宝贝金疙瘩,她上个月才给儿子和儿媳妇办完丧事,这唯一的孙女她不管怎么都要保护好。
不然,她以后没脸去见自家老头,儿子和儿媳妇。
“你这小胳膊小腿,还没奶奶粗。放着放着,东西都我来拿。医生本来说让你多住几天院,你偏要出院。现在出院了,你就给我老老实实的。”
面对奶奶的极力阻拦,苏尧最后只从车后备箱拿了一个医院脸盆出来。
趁着奶奶从后备箱提行李的时候,她抬眼望向自己未来要住的地方——小苏盒饭店。
小苏父母来自川省某个小山村,夫妻两人都是农村人,初中毕业就来海省海宁市打工。
夫妻两人因为没文化,也没技术,一开始只能在车间里当打杂工人,收入低不说,还特别辛苦。
等原主苏尧出生后,家里的花费渐多。原主爸爸是个有闯劲的。他发现自己的工友多数来自大西南,或者中部省份,口味偏重。而海宁市是沿海省份,口味清淡。工友和同乡没少抱怨这里的饭菜不好吃。
他当机立断,用之前工作攒下来的钱,拉着老婆在这边开了这个小苏盒饭店。
原主爸爸手艺一般,但耐不住口味做的是工友爱吃的川味,所以那几年餐馆生意红火,家里也赚了不少钱。
可随着时代发展,因为工厂效益不好,工资涨幅少,在这边上班的川省人少了,又加上同行竞争大,这几年小苏盒饭店的效益很差,每年不但不能赚钱,还要亏点钱。
原主爸爸原本打算年底就不开店回老家发展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原主父母两人意外发生车祸,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月,依旧是于事无补,撒手人寰。
原主苏尧就是一刚毕业的大学生,平日里作为家里的独苗苗备受家人宠爱,遇到这么大的事情精神恍惚了很长一阵子。
原主是公司出纳,因为一时精神恍惚转错账,转的合作公司又恰好跟公司有纠纷在走起诉流程,对方以为这是公司赔偿款,收了钱不愿意退,转头撤销了起诉。
这件事不仅让公司丢了面子,还让公司白白损失了不该支付的50万。
公司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让原主赔偿10万元。
但原主家为了给父母治疗,家里如今一贫如洗,10万元对原主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她一时想不开,跑去买醉,醉后自己跳进了海宁河里。
然后……苏尧就穿过来了。
小苏盒饭店所在的区域是海宁市的老工业区,这里的工厂都是二三十年前建立的,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城市规划的概念。
这边的景象跟苏尧在医院附近看到的景象有天壤之别。
天空上是各式各样杂七乱八的电线,马路狭窄,路面坑坑洼洼,路边长着大片野草,野草旁边挨着一条河堤,河里的水浑浊不堪。
马路两旁都是一些三四层楼、风格各异的民房,一楼的店面多数是用来开餐馆,但所有店面看上去都年岁已久,装修陈旧。
苏尧站在自家店面门口,眯着眼看着上面白色底红色字的“小苏盒饭店”,笑了。
她现在有一个小餐馆呢,真好。
在经历借尸还魂之前,她来自乾朝,从祖上起就一直是御厨,专门给皇宫贵族做饭的。
她从小喜欢做菜,可祖父却说“家中手艺传男不传女”,只让她学女红。
家里人不让,她就偷学,偷练。
她天资聪颖,学了一年就比哥哥学了五年做出的饭菜还更美味。她自认为这个时候就可以证明,她作为女儿郎,学做菜也不输于男儿。
谁知祖父震怒她竟偷学做菜,压着她,就要剁了她的手。
“她一个注定要外嫁的女郎,还敢偷学家中菜谱,就剁了她的手,拔了她的舌,免得她嫁人后外泄家中菜谱!”
他一边让人抓她,还一边冠冕堂皇地说:“苏家的菜谱需用到各式各样的海珍海味,这些都是只有皇族才能吃到的珍馐美食。你若让外人学去了,这是对皇室不尊,祖父这是在救你!”
苏尧逃跑途中,脚下一滑,就变成了如今的苏尧。
哼,不让她学做菜,还要剁她的手,割她的舌,她以后就偏偏要让更多人吃到、学到这所谓高贵、不可外传的苏家菜谱。
这回儿附近的工厂还在上班,路上人很少,店家都拿着扇子坐在门口。
有相识的人看到苏尧祖孙两个,纷纷上前帮忙。
“苏奶奶,尧尧这是出院了吗?来,东西给我,我来帮您拿。”
“尧尧,你现在身体怎么样?女孩子家家可别随便一个人去外面喝酒,你若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你奶奶可怎么办?”
旁人连忙扯了扯说话那人的袖子,胖婶忙转了话题。
胖婶在小苏盒饭店旁边卖水果的,郑阿姨是旁边卖家电的。
胖婶和郑阿姨也是来自川省,跟苏尧一家是同乡,所以说话难免更亲近一些。
两人十分热情地帮苏奶奶把东西搬到二楼隔间。
小饭馆开在马路旁,这边马路又经常会有大卡车经过所以灰尘极大,只是短短两天没开
业,一楼就多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胖婶和郑阿姨看苏尧祖孙两个,一个刚出院,一个七十多了,热情地帮着一起把店里的卫生搞了。
等到了午餐时间,两人知道祖孙两个今天出院肯定没空买菜,还送了午餐过来。
可以说是十分周到。
餐桌前,苏奶奶看着桌上的饭菜,语重心长对苏尧说:“尧尧,当初你爸妈出车祸进医院,也是你胖婶和郑阿姨第一时间去医院送了手术费,不然你爸妈根本一个月都撑不了。这些人都是咱们家的恩人,你记得没?”
苏尧点点头,黑白分明的眼睛眼神坚定,“我记住了奶奶。”
她现在已经成苏尧,那苏尧身上原本的责任她也不会推脱。
这些是恩人,那以后自然要认真报恩。
饭后,苏尧主动端着碗筷进了厨房。
想到厨房里的刀具,苏奶奶不放心,紧随其后,一起进了厨房。
厨房里各种厨具一应俱全,因为苏父保养得当,这些厨具即便已经使用多年,依旧在灯光下散发着迷人的不锈钢独有地银色。
苏尧着迷一般拿起刀架上的那把最霸气的斩骨刀,惊叹地对着灯光欣赏这把好刀。
这刀,真好,比老爷子那把贴身带着、皇帝御赐的刀还要精致。
她这幅拿着刀沉迷不已的样子把后面的苏奶奶吓了一跳,“尧尧,把刀放下来,不准做傻事。”
苏尧眼睛亮晶晶地抬头,“奶奶,我想到怎么报恩了。我们晚上请胖婶和郑阿姨吃一顿吧。”
傍晚时分,也不知谁家在炒菜做饭,也不知道是做的什么菜,味道香得很。
一整条街都闻到了那股子香味。
胖婶闻着那香味,感觉更饿了。
“这是王大厨在炒菜吗?这味道怎么比平日里还更香一些!哎呀,我闻着受不了了,我得先去吃点。”
她刚准备去隔壁面馆要一碗面,苏奶奶就来了。
“小胖,尧尧出院了,说谢谢你这阵子的帮忙,要请你吃饭你呢。”
胖婶一开始不愿意去,“我跟陈丽夫妻都认识几十年了,做的事都是我这个朋友应该做的,真的没必要。”陈丽就是苏尧的亲妈。
后面耐不住苏奶奶一直说一直说,“尧尧为了感谢你们,是亲自下厨做的饭,你必须赏脸。”
话说到这份上了,胖婶不好推辞,就去了。
但路上,她也有迷糊:她怎么记得因为老苏太勤快,陈丽母女从来没下过厨,这尧尧做的菜能吃吗?
胖婶心里开始打鼓,进了小苏盒饭店,看到郑阿姨,也就是郑雪华,两人面面相觑,忍不住小声嘀咕起来。
“陈丽不是说尧尧不会做饭吗?今天怎么是她做饭?”
“估计尧尧毕业后跟他爸学过吧。”
苏尧之前是留守儿童,一直在老家,学习成绩一般,在隔壁市上了一个普通本科,大学毕业后因为父母的关系,也顺势来海宁市这边工作上班。去年大学毕业后,才有机会跟父母住一块。
两人简单聊了一句,苏奶奶和苏尧端着菜上桌了。
“凉拌三丝。”
海带丝、青椒丝、红椒丝交缠在一块,红绿相间,配上红油色彩,颜色格外馋人。
“醉排骨。”
排骨是鲜亮的酱红色,酸甜微辣的浓香风味,让胖婶喉结克制不住上下滚动。
“纸包鸡。”
浸透的半透明的油纸里头包裹着鲜嫩多汁的鸡肉,配上翠绿的香菜叶子,光是闻着香味,就让郑阿姨眼睛发直。
“鲜香菇豆腐汤。”
“白灼油菜。”
一道道菜接连端上,空气中的香味勾得胖婶和郑阿姨差点没办法维持做客礼仪,手指无意识抓着筷子,似乎就等苏奶奶一声令下,就下筷。

这一桌子菜,都是她的拿手菜,她准备了一下午。
下午去超市的时候,她看到各式各样的新鲜蔬菜,愈发感觉到这个时代的便利。
就是做纸包鸡用的玉扣纸不好买,最后只能勉强用普通油纸,虽然也能炸,但光是闻香味,她就知道油纸还是不如玉扣纸。
胖婶和郑阿姨忙摆手,真心实意地说:“这一桌子菜很丰盛了,尧尧你辛苦了。”
郑阿姨更是夸:“这一桌子光是闻着都让我流口水,吃起来肯定不错,尧尧你这手艺比你爸爸还好呢。”
苏奶奶假意谦虚实则夸赞地说:“我也没想到,我家尧尧只是跟爸爸学了半年菜,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做齐一桌子的菜了。”
胖婶被桌上的色相味俱全的饭菜勾得肚子里的馋虫都出来了,见苏奶奶和郑阿姨还要说话,开口打断:“要不,我们先吃菜吧,不然菜要凉了。”
“好好好,吃菜。”
凉拌三丝脆爽可口,排骨肥而不腻,酸甜爽口,每样菜都味道极好。
尤其是那纸包鸡,也不知道苏尧是怎么做的。
鸡肉表皮酥脆,有吃炸鸡的感觉,但一口咬下去,被汁水包裹着的鸡肉鲜嫩甘滑,醇厚不腻,一点都没有炸鸡会有的柴。
胖婶觉得这些菜,味道比她之前在五星级酒店吃到地饭菜还要好吃。
平日里最喜欢端着的郑阿姨,在满桌美食前也忍不住放下了矜持,为了一块排骨差点跟胖婶抢了起来。
“胖,看在我平日里那么照顾你的份上,这块排骨你就让给我。”郑阿姨动之以情。
胖婶吃得油乎乎的嘴一笑,用筷子更加用力夹住了排骨,“姐,我叫你姐,你平日里那么照顾,这块排骨就当照顾我吧。我下周请你去吃自助!”
“胖,我请你去五星级酒店有味吃自助!”郑阿姨咬牙道。
胖婶有片刻心动,手上用力一松,那排骨就被郑阿姨夹着飞快送进了嘴。
郑阿姨嚼着排骨,含含糊糊地说:“谢谢小胖,等我厂子里欠我那批款下来了,我就请你。”
胖婶翻了个白眼,“谁不知道欠你钱的那个厂子倒闭了。一块排骨,至于嘛。”
但她心里确实有点后悔,刚刚不该心软啊。
就连自上月儿子过世后一直胃口不佳的苏奶奶今天也吃得肚子都圆了,还忍不住打了个嗝。
胖婶一边打嗝,一边对着苏尧竖起大拇指,“尧尧,你做的菜太好吃了,比隔壁老王做得还好吃!”
隔壁老王是个很抠门的男人,明明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月薪上万,却为了省房租租到这穷乡僻壤来。他每次做饭,对周围邻居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胖婶把苏尧的厨艺,拿来跟老王比较,足以看出她对苏尧厨艺的肯定和赞赏。
苏尧看着桌上干干净净的盘子,和神情满足的大家,说出了请这顿饭最想说的话。
“胖婶,郑阿姨,你看你我这手艺,继续开盒饭店可以吗?”
桌上剔牙的、喝水的、打嗝的三个人都愣住了。
郑阿姨纹好的柳叶眉皱了起来,“尧尧,开饭店是很辛苦的,你考虑好了吗?”
苏尧道:“我不怕辛苦。”
想当初为了偷学做菜,她白日里跟着娘亲学女工,晚上等大家睡着了,就借着月光偷偷练习,每天睡觉时间堪堪四个小时,坚持了足足两年。
开饭店再辛苦,应该也没这段日子辛苦。
胖婶一脸不认同地说:“尧尧,你别嫌阿姨说话直接。你一个大学生,有学历,还有技术会做账,何必起早贪黑赚开饭店那点辛苦钱呢。”
苏奶奶脸色有些难看,但语气依旧有所克制。
“尧尧,你爸妈之前那么辛苦,为的就是不想让你跟他们过上一样的生活,你如果一个大学生也去开饭馆,不就浪费了你父母几十年的心血吗?”
苏尧想不到,在这个时代,当厨子开饭馆在众人看来竟然是一件辛苦赚不到钱的苦差事。
在她沉默不语的时候,胖婶和奶奶继续劝她。
“尧尧,你做菜的手艺确实好,但开饭馆是炒大锅菜,跟平日里炒菜完全不是一个样子。最重要的是,这边就是一些老工厂,工人也年年减少,客人是每年都在减少。你别看这条街上开饭馆的人很多,但起早贪黑,扣完房租,一个月也就赚七八千块,都是辛苦钱。”
“你一个女孩子,找份会计工作,以后是越干越吃香。奶奶有养老金,每个月也有三四千块,不用你担心。”
苏尧耐心听完三人劝阻自己的理由后,沉默了一会儿。
“奶奶,胖婶,郑阿姨,我理解你们说的担忧。要不这样吧,我爸妈这家店房租交到了年底,现在距离年底还有四个月的时间。我这四个月试着继续开盒饭店,如果四个月后,我开店收入还是没办法达到一个月一万的话,年后我就去找工作。”
原主之前当出纳,一个月工资五千。为了更好说服奶奶,她特意加到了出纳工资的两倍。
郑阿姨打圆场,“尧尧厨艺这么好,既然她想开饭馆,那就试试,撑死就浪费点菜钱。”
苏奶奶看苏瑶瑶神情坚定,虽然不赞同,还是点头同意了。
她强调道:“年前店里的利润达不到一万块,你就去找工作。”
苏尧咬着唇笑了,伸手去勾苏奶奶的小拇指,“拉钩!”
饭后,送走了胖婶和郑阿姨,苏尧在厨房洗碗的时候,苏奶奶拿着一张存折递过去。
“这里是一万块,你先拿着用,如果年底亏了,你要两倍还我!”
苏尧没接存折,“奶奶,我手里有钱,这些钱你拿回去。”
苏奶奶之前一直生活在老家农村,就是个农村老太太,她会有养老金,也是前年原主爸爸帮她一口气补齐养老社保才有的待遇。
平日里原主父母对苏奶奶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她过节费用,但苏奶奶都想方设法转手给了原主。
所以这一万块,绝对是苏奶奶省吃俭用不知花了多久才攒下来的养老钱。
原主卡里还有一千块,钱不多,但根据目前的物价,买三天的菜是够的。
至于第四天之后要怎么样,苏尧完全不担心。
她很相信自己的做饭技术。
苏奶奶不肯收回存折,强行塞进了苏尧口袋里,“奶奶的,就是你的,让你用你就用。”
任凭苏尧怎么拒绝,苏奶奶都不肯收回。
最后,苏尧无奈接下手里的存折,“奶奶,你放心,到年底的时候,我肯定连本带利还你。”
苏尧这话虽然说得信心十足,但苏奶奶对苏尧开店这事依旧不看好。
第二天,苏尧没有着急去采购食材直接开店,而是在饭点的时候,将整条街上的饭馆都转了一遍,一直转到中午12点多工人上班。
经过半天的观察和走访,她对老工业区附近的物价,客人口味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也确定好了第二天的菜单。
9月9日,宜开业。
苏尧早早起床,去菜市场采购了食材,煮了一份简单的早餐——土豆饼配绿豆汤。
绿豆是昨天晚上泡好的,泡过的绿豆外壳轻轻一搓就自然脱落了。
用脱壳后的绿豆熬出来的绿豆汤,又沙又绵,汤水清甜,在酷暑的早上喝上一碗,沁人心扉。
照顾到苏奶奶牙口不好,苏尧炸好至酥脆的土豆饼,又拿去蒸了几分钟。
蒸过的土豆饼没了刚出油锅时的酥脆,但吃起来绵软可口,又保留着土豆油炸后的香气,又香又糯。
祖孙两人吃过早餐后开始准备今天中午要卖的盒饭。
考虑到今天小饭馆歇业两个月后的第一次开业,苏尧中午就准备了20份的盒饭。
一份盒饭里包含啤酒鸭,素炒丝瓜,和一份例汤。
会做啤酒鸭这么一份现代地的菜品,原因很简单,纯粹是因为胖婶随口提了一嘴有点想吃啤酒鸭了。
苏尧前世不曾喝过啤酒,更加没有吃过啤酒鸭。
被胖婶一说还有点馋,中午就特意做了这啤酒鸭。
啤酒的香味,她第一次接触,觉得这啤酒鸭别有一番风味。
在打包盒饭前,她还跟奶奶尝了一份。
苏奶奶赞不绝口,“这鸭子味道够正!”
苏尧这边刚把饭菜打包后,胖婶和郑阿姨闻着香味就来了。
还没进店,两人看着整齐干净的店面就吃了一惊。
苏尧父母爱干净,店面一直整理得很干净,但店面开业时间长了,难免有些破旧,看着有些脏。
如今,悬挂在门口泛黄的挡风门帘没了,墙上杂乱的广告画也没了,桌子上全部铺上了浅蓝色的防水防油桌布。
店面破旧感仍在,整体给人的感觉却整洁干净不少,看着有模有样。
胖婶忍不住对郑阿姨感慨:“看来尧尧开盒饭店,确实不是心血来潮。”
看苏尧把一次性餐盒摆在之前苏爸爸出餐的出餐台上,想到已经过世的苏氏夫妇,两人心里都涌起万千思绪。
世事无常啊。
苏尧买的一次性餐盒是黑色的,因为饭菜刚出锅,透明盖子上晕了一层水汽,一时半会也看不清里头装着是什么菜。
但胖婶和郑阿姨特意想照顾苏尧生意,对菜色也不挑,胖婶要了4份,郑阿姨要了2份。
苏尧身上系着围裙,戴着一次性头套,嘴上戴着厨房专用防唾沫口罩,将打包好的盒饭递过去。
“胖婶72元,郑阿姨36元。”
胖婶一怔,“尧尧,你家18份一份,是不是有点贵?”
“虽然是18元一份,但里头一荤一素还有一例汤,整体算下来也不算贵。”苏尧解释道。
胖婶还想说什么,被郑阿姨撞了下胳膊又收回去了。
郑阿姨问:“那你今天准备了多少份?”
听到只准备了20份,郑阿姨了然点点头,“第一天开业,确实不用准备太多。那我们先走了。”
出了饭馆,胖婶一脸怒容,“你刚刚撞我干嘛?整条街上的盒饭店,均价就12块,贵一点的15块,18块可以说是最贵的。工厂那些人,手里的钱捏得多紧,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让苏尧赶紧把价格降下去,她怕是要赔本赔死。”
郑阿姨却不这么想:“她赔本了,就会回去上班了,不挺好吗?”
这话点醒了胖婶。
“也对,之前为了给老苏夫妇治疗,估计老苏加也没剩多少钱了,她撑死亏半个月,估计就回去上班了,挺好。”

第3章 啤酒鸭 开张第一单
郑阿姨带着盒饭回到店里,看到她手里熟悉的黑色一次性饭盒,她老公于东立马哀叹一声。
“啊,今天又吃盒饭吗?老婆,你就行行好,给我做碗面吧。”
也不怪于东会这么说。
郑阿姨,也就是郑美红,会做饭,做饭技术也可以。但一进入夏天,做饭的时候厨房简直就跟火炉一样,她就不乐意进厨房做饭了。
从5月下旬,海宁市正式入夏之后,郑美红进厨房的次数屈指可数。
夫妻两人就天天吃外卖,吃腻了外卖吃附近的盒饭,盒饭吃腻了又吃外卖,周而复始。
外卖当然有好吃的,但郑美红一心想着攒钱给儿子买婚房,平日里节俭得很,哪里舍得花太多钱点外卖,点的外卖自然味道有限。
就……挺难吃的。
郑美红翻了个白眼,不客气地伸出手:“两百块!你给我钱,我就给你做面。”
“……那我还是吃盒饭吧。”
每个月零花钱只有200块的于东在金钱面前屈服了,搬着小凳子坐在了小餐桌前。
郑美红一边拆外卖盒,一边安抚沮丧的老公。
“老公,你放心,今天这外卖绝对好吃。”
于东撇撇嘴,对郑美红这话半点不信,生无可恋地开始拆餐盒。
餐盒一打开,里头的香气就飘了出来。
又香又辣,还夹杂着一丝啤酒的香气,闻着十分诱人。
一次性餐盒里,鸭肉油亮,土豆软糯,丝瓜翠绿,配上红色的朝天椒,光是颜色就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加上在鼻尖不断勾人的香气,于东对这份盒饭多了些期待。
他忍不住筷子先伸向了啤酒鸭。
一口咬下去,鸭肉瞬间骨肉分离,炖得软烂的肉块吸满了汤汁,软糯香辣,加上啤酒独有的香气,只是一口就让人欲罢不能。
在啤酒鸭里煮过的土豆软烂似泥,入口即化,外头是辣的,中间却是软糯可口的。
魔芋丝沾满了汤汁,香味浓郁,口感脆嫩有嚼劲。
汤汁又香又辣,连带着里头平日里不被于东喜欢的蒜瓣、姜片、辣椒等调味食材都被于东吃光了。
店家用料特别扎实,鸭肉虽然只有三块,但鸭
子是养了最少一年的老鸭子,鸭肉饱满,但也有了老鸭肉才有的毛病——吃多了就腻。
这个时候再吃点当季多汁甜嫩的丝瓜,解腻又爽口。
还有那例汤,别家外卖店的例汤说是例汤,真就是浅淡如白开水,半点汤味都没有。
这家的例汤,是豆腐丸子汤,那是真.豆腐丸子汤。
豆腐软嫩如水,丸子Q弹,汤水微甜。
于东第一次将盒饭吃得一干二净,连例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他打了个饱嗝,感觉自己终于吃到了四个月以来的第一顿饱饭。
“老婆,尧尧这手艺也太好了!有这手艺开什么盒饭店啊,去考个厨师证,直接去五星级酒店当大厨,工资也不少。”
郑美华知道苏尧手艺好,却想不到,她做盒饭也这么好吃。
她之前还觉得一份18块有点贵,现在吃完,她还觉得苏尧这一份便宜了。
鸭肉是用的养足年份的老鸭子,丝瓜新鲜,丸子也是实打实肉丸。
这么一大份才18块,真的便宜了。
就是不知道这边的工人识不识货。
于东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暗戳戳地对郑美华说:“老婆,尧尧这做的盒饭真好吃,要不我们也吃她家?”
郑美华用牙签剃了剃牙,故意说:“尧尧这边一份盒饭18块,比其他家贵了五六块呢,你要吃也行,钱拿来!”
于东看着老婆伸出来的手掌,想到晚上和未来还可以吃到苏尧做的盒饭,天人交战五分钟后。
他对盒饭的热衷,打败了攒钱的理智,咬牙道:“好,我给你200,咱们这个月都吃尧尧家的盒饭。”
郑美华拿着粉色的毛爷爷,满意笑了。
她想着,尧尧这饭菜那么好吃,呆会到了饭点怕是会人挤人,苏尧祖孙两人怕是忙不过来,她要去看看顺带搭把手。
而小苏盒饭店里的实际情况,却与郑美华想的大相庭径。
时间回到半小时前。
小苏盒饭店。
郑阿姨和胖婶走了没十分钟,店里又来了一个客人。
这个客人可能是之前小苏盒饭的熟客,是旁边厂的一个小小车间管理。
他低着头,玩着手机走进店门进来直接要了一份盒饭,可等到付钱的时候,听到一份饭竟然要18块,他差点跳起来。
“盒饭18一份,你怎么不去抢!果然都是套路,重新装修了就会涨价!这份饭我不要了。”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黑月光她只想  我,平平无奇  七零开马甲在  暗桥—— by  霸总带娃日常  在规则怪谈世  异世女配被迫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