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我靠卖盒饭闻名全球by海底玫瑰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19

将猪肉和调料加入绞肉机,绞好的肉沫, 一部分用来做葵花圆子,剩下一部分备用。
将肉沫摊成薄饼,再用刀粗斩几刀,制作出井字形状,做出向日葵的花盘。
打四个鸡蛋, 取出蛋清和蛋黄。
蛋清里再加两个鸡蛋, 用来做蛋饺。
蛋黄打散加入面粉, 搅拌均匀,一半倒在一个装了油的大盘里当向日葵的底座。
将肉沫饼移到盘中,剩余的蛋黄液涂抹在肉沫饼上, 制作出向日葵的黄色。
再在肉沫饼上竖着插入松子仁,充当向日葵的葵花籽, 这个时候向日葵花已经初现形状。
烧热油, 将用肉圆、松子仁做好的向日葵倒入其中进行油炸。
随着油温的升高,肉圆子表面上涂的蛋液会膨胀起壳, 颜色从之前蛋黄色变成金灿灿的黄色, 松子仁就是葵花籽,这个时候的肉沫饼更像向日葵了。
之前剩下的肉沫和鸡蛋液,可以做个蛋饺进行装饰。
做蛋饺是个精细的话, 弄个大手勺放在火上,倒入足够的蛋液,轻轻倾斜旋转手勺,让蛋液均匀涂抹到手勺的每个角落。
温度让蛋液逐渐凝固成黄色的蛋皮,加入之前调制好的肉馅,将一半的蛋皮对折,包裹住肉馅,手腕用力让蛋饺颠倒一转,使蛋液彻底凝固,一个圆滚滚黄色的蛋饺就做好了。
做好的蛋饺可以铺在向日葵的花盘旁边,充当向日葵的花瓣。
这个时候葵花圆子里的向日葵花已经彻底成型了,直接上蒸笼蒸十几分钟。
再炒一盘空心菜,从里头挑出一根最为粗壮的,放在向日葵花下充当枝叶,一朵向日葵花正在盘子里绽放。
最后用鸡汤、盐、调料、淀粉做个浓稠的料汁,浇在向日葵上,一道葵花圆子就彻底做
苏尧端着盘子里的向日葵从厨房出来,原本正在吃荷叶粉蒸肉的豆豆立马跳下椅子迎了上来。
“姐姐,你做的什么菜,哇,好漂亮啊!”
白色的盘子里,赫然就是一朵向日葵,花盘金灿灿的还带着一颗颗的葵花籽,下面的枝叶也十分茂盛。
哪个小朋友看了不喜欢?
豆豆连忙招呼自家工具人爸爸,“爸爸,你快来拍照,把这盘菜拍给妈妈看,妈妈最喜欢向日葵了,看到这道菜一定喜欢!”
等爸爸拍好照,豆豆用勺子装了向日葵里头看着最漂亮的一块花瓣送到了苏尧的嘴边,“姐姐,啊,你做菜辛苦了,你先吃。”
“谢谢豆豆,你真的太贴心了。”苏尧被小朋友贴心的行动感动得心里头暖暖的,一口将那块向日葵塞入嘴里。
用猪肉做成的肉圆子,先油炸又蒸过,吃起来又软又酥。
尤其是松子仁,炸过之后特别香,混着调过味的肉圆子一起吃,给普通的肉圆子增添了香味,丰富了口感。
豆豆眼巴巴看着苏尧,等她吃完,才给自己也夹了一口,惊得眼睛都瞪大了。
“向日葵好好吃,太好吃了。”
最妙的是,向日葵的花盘是炸过的肉饼的味道,花瓣则是表皮鲜嫩的蛋饺。
一道菜吃出两个味道,一举两得。
坐在豆豆对面的豆豆爸爸沉默干饭,将桌子上的盘子一扫而空,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小苏厨艺的喜欢。
招待完这两人,苏尧困得频繁打呵欠,先回家休息了。
小苏盒饭账面上有顾高阳投资的三百万,又有三家盒饭店每个月大几十万的利润,就算找弘逸创投投资失败,依旧不影响苏尧和顾高阳的忙碌。
顾高阳忙着继续联系投资人,完善公司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一些其他事务。
苏尧忙着在培训学校进行培训,培训的对象里有之前从残疾学院联系到的一部分学生,还有一部分是从外面招生过来一点基础都没有的普通人。
让苏尧吃惊的是,不少来报名的人竟然是之前在老工业区工厂里工作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表示,工厂工作时间长,赚得工资也不多,趁着年轻想跟着苏尧学点厨艺。
最关键的是,苏尧开的厨艺培训学校不收学费,只是要求毕业后在小苏盒饭店服务三年。
这样的培训条件完全不苛刻,加上苏尧现在在海宁市是金字招牌,招聘工作推进得很顺利。
招到了学生,一开始为了省钱,苏尧想就自己一个人来培训。
在去弘逸创投之前,苏尧也是这样做的。
然后从牡丹市回来第三天,她的声音就哑了。
顾高阳给她打电话,听她声音哑得跟公鸭嗓子一样,当天就让顾氏酒店的毛师傅和另外一个师傅来帮忙分担工作。
苏尧忙问:“这两位师傅的工资怎么付?”
顾高阳:“……我爷爷说,依旧是顾氏酒店付。”
苏尧惊了一瞬,“老爷子这是想通了,打算支持我们创业了吗?”
顾高阳想到前一天晚上,老爷子拉着他语重心长说的一番话,什么追求女孩子要温柔细心有耐心,什么小苏看着不错当顾家儿媳妇绰绰有余,让他抓紧之类的话,只觉得心情复杂。
他第一次发现,自家老爷子想象力很丰富,还特别爱拉郎配。
他没提这些,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
苏尧忍不住笑,说:“老爷子这么照顾我们,过阵子我一定要给他写个贵宾卡,让他免费来用餐。”
顾高阳提醒道,“小苏师傅,现在小苏盒饭店可不是你的一言堂了,贵宾卡这件事必须要走账。”
苏尧生怕顾高阳又要给她上财务课,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挂了。
学院里有人顶替,苏尧上了几天课,渐渐在教学和在分店巡视教学中找到了平衡。
她早上在培训学院教学,下午就开始轮流去各个分店。
巡视到第三号分店的时候,她想不到又看到了豆豆父子两人。
看了眼时间,这个时候距离苏尧去牡丹市已经过去了七天。
这意味着,豆豆父子两人在小苏盒饭店里竟然足足吃了整整一周。
一周不见,苏尧恍惚中觉得两父子似乎都圆了一些些。
看到苏尧,豆豆就扑上去,扁着嘴委屈巴巴地问:“姐姐,最近你为什么都不来店里?”
苏尧弯腰抱起他,点了点他的鼻子,“姐姐最近在其他地方忙工作,一直没空过来。你和爸爸最近一直都是在店里吃饭吗?”
说到小苏盒饭店家的盒饭,豆豆神色立马委屈变兴奋,跟小鸡啄米一样用力点头。
“姐姐,你家的盒饭太好吃了!我吃了一周都没吃腻!”
豆豆爸爸这个时候,起身走到苏尧的面前,递出了自己的名片。
“小苏师傅,认识这么几天,我还没做个自我介绍。我叫汪科,是一家新成立的创投基金的负责人。”
苏尧接过名片,发现豆豆爸爸,也就是汪科的这张明信片很讲究。
这是一张纯黑的名片,不知道是用纸张印刷的,黑色中还隐藏着星星点点的金色。
名片内容很简单,上面就写着破浪创投基金汪科几个字。
她这个时候想明白,为什么豆豆父子在小苏盒饭店连续吃了这么多天的盒饭,怕是汪科藏了考察的心思在。
之前被弘逸创投基金拒绝,她心里其实藏着不服气,只想赶紧找到一家愿意投资的创投,狠狠打那个什么刘崇阳的脸。
想不到身边还藏了个创投基金的负责人。
不知道这家创投基金如何,但不管如何,找投资人应该和买菜没区别,在真正付款下单的时候,完全可以多和几家聊聊,琢磨一下行情。
带着如此淳朴的想法,苏尧对汪科的态度立马变得热情起来。
“想不到豆豆爸爸你竟然是个创投基金的负责人,真人不可貌相,年轻有为啊。不知道您在我们店里吃了连续一周,是否发现我们盒饭店有什么需要整改的呢?”
汪科理解苏尧突然对她的热情。
苏尧之前大老远跑去牡丹市拉投资,却扑了个空,自然是想更快找到合适的投资商。
经过一周的观察,他发现,当时顾高阳在路演上说的几个当时听着有些夸张的地方,确实就是客观事实。
第一,小苏盒饭店作为盒饭店,已经建立起了品牌效应,生意特别好。
第二,店里的主厨说,他的厨艺是苏尧指点过的,还说了很多小苏盒饭店之前的事迹。
苏尧真的是如顾高阳所说,是个神厨。
但投资不是上大街上买白菜,考虑的东西需要更细致更全面。
汪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小苏师傅,我发现你之前做过的大部分的菜谱都是一些名菜谱。名菜意味着味道好,众人皆知,但也有一个不足。”
“那就是太老了。”
苏尧听多了别人对自己厨艺的夸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评价。
可她细细琢磨一下,发现汪科说得很对。
她会的菜谱,都是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由古人或者她的前辈创制的,相对来说,这些菜谱确实很老。
她赞同地点点头,真心夸赞:“豆豆爸爸,你说得很对。你不指出来,我还没发现这个问题。”
汪科随之提出了自己的请求,“那小苏师傅,你有信心挑战一下新派菜吗?比如芋泥香酥鸭。”
芋泥香酥鸭?
苏尧认真思索了几分钟,发现在自己的菜谱名单里,确实没有这道菜。
芋泥和香酥鸭的结合,光是听名字,就感觉会是一个全新的碰撞,苏尧瞬间来了兴趣。
“我这两天研究一下,过几天联系您带着豆豆来品尝。”

第112章 芋泥香酥鸭 第一遍试水
苏尧心底惦记着芋泥香酥鸭这道菜, 和豆豆父子聊了一会儿,就打车回家了。
是的,苏尧现在还是打车一族。
即便她辛苦考下了驾照, 可先有李石夫妻挖公司墙角, 后又有顾高阳主动加入小苏盒饭店,让盒饭店变得正规的同时, 又增加了很多的支出。
苏尧买车的计划就暂时被搁置了。
最近天气热,苏尧就放弃了共享电动车, 选择打车。
说曹操,曹操到,苏尧刚因为打车的时候刚想起李石夫妇,这边她就接到了派出所的电话。
派出所的民警说,经过一系列的侦查, 李石夫妇为了减轻罪责, 选择退回所有非法所得, 其中就要退苏尧25万元整。
这就意味着,李石夫妇在小苏盒饭店工作了三个月,贪污了两个月, 就贪污了足足25万元。
退回来的这25万元,对于正着急用钱的小苏盒饭店来说, 算是一场及时雨。
苏尧对办案民警再三感谢, 挂了电话就联系顾高阳,把今天碰到的两件开心的事都说了一遍。
顾高阳说:“汪科这个名字, 我听着感觉很耳熟, 但一时想不起来了。我回去找人多打听打听一下。”
至于民警退回的25万元,苏尧想转到国味餐饮的公账上。
顾高阳拒绝了。
“李石夫妇贪污是发生在我入股之前,那个时候小苏盒饭店你就是老板, 李石夫妇贪污的是你应得的收入。现在退回来的钱款,应该就给你个人。“
苏尧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想想自己现在也是拿月薪的打工仔,不再是之前一个月赚大几十万的富婆,就收下了这笔钱。
现在的小苏盒饭店可规范了,许学义作为小苏盒饭店的财务总监,有一份详细的账单,每周都会及时更新。
苏尧的收入现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拿工资,另外一部分是拿分红。
只是现在小苏盒饭店还在快速发展期,分红需要用于企业发展,苏尧实际上只拿了工资这一块的收入。
这意味着,创业一年多,苏尧的月收入从之前最高40万,又回到了一个月的固定五万月薪,是国味餐饮上下工资最高的一个人。
顾高阳一个月工资也就一万五。
苏尧一开始不想拿这么高的工资,但许学义说,这是苏尧应得的。
一个月五万,是她这个水平的厨师应得的水平。
苏尧这才作罢,她现在买了房,又没有其他的支出,一个月五万足够她和奶奶两个月用了,还略有剩余呢。
但和前几个月相比,收入缩水了很多就是。
所以小苏盒饭店赶紧拉到投资,她的收入才能继续多起来。
苏尧回家后,就开始研究起芋泥香酥鸭。
看着视频里被炸得表皮酥脆的芋泥,刀子划开芋泥,漏出了被淡紫色芋泥包裹在其中的鸭肉,光是看着就是一种极致的视觉享受。
她摸了摸下巴,感觉做法不是特别难,就是这个创意显得十分与众不同。
对于这道新式菜,她有些跃跃欲试。
第二天,苏尧从菜市场买菜回来,把正在浇花的苏奶奶吓了一跳。
苏奶奶拎着浇水壶,拍着胸.脯说:“尧尧,你吓我一跳,你今天怎么没去忙,还买了那么多菜?”
苏奶奶放下水壶,帮着苏尧把手上的大包小包拎到厨房。
苏尧神秘地说:“我今天想做个新菜色,奶奶你呆会帮我尝个味。”
“可以啊,我今天就不出去了,在家里帮你试菜,我和我那些老姐妹说一下。”苏奶奶听到苏尧要在家里做新菜,明显比苏尧还激动。
苏尧看着奶奶充满活力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温情。
芋泥香酥鸭的步骤不难,主要的分为三步,制作香酥鸭,制作芋泥,最后将香酥鸭和芋泥结合在一起。
苏尧特地在菜市场买了几只小一些的鸭子,将鸭子处理干净,加入料酒等调料进行腌制。
趁着鸭子正在腌制的时候,苏尧将她特意买的芋头削皮切成大块放上蒸笼。
这里头用的芋头也有讲究,要用荔浦芋头。
因为这类芋头会更加粉糯,制作出来的芋泥口感更好。
芋泥蒸好的时候,鸭子差不多腌制好了。
腌制好的鸭子用厨房用纸擦掉身上多余的水,去除香料,烧热油,直接下锅炸。
在高温的刺激下,之前腌制鸭子的香味渐渐被激发。
苏尧选的鸭子比较小,炸个五分钟就可以捞起来了。
刚出锅的鸭子,浑身焦黄,闻着香味就格外诱人。
苏尧偷偷用筷子夹了一点吃,鸭子咸香酥脆,单独吃就很好吃了。
但这道菜这个时候,进度才过了三分之一。
苏尧戴着厚一些的手套,小心将香酥鸭的骨头剔除,只留下纯正的鸭皮和鸭肉。
如果不喜欢吃鸭皮,其实可以考虑把鸭皮去除。
但苏尧这次的鸭子炸得很好,鸭皮最为酥脆,她就全部保留了下来。
蒸笼里的芋头蒸了半个小时也好了,全部倒出碾碎,加入猪油、玉米粉、糖、盐和泡打粉,将后续加入的调料和芋泥充分混合。
为了让芋泥更加细腻,苏尧一遍遍好似搓衣服似得反反复复揉搓,直至芋泥变得格外丝滑没有颗粒感才罢休。
淡紫色的芋泥,带着丝丝的甜味和光泽感,看上去格外丝滑。
将做好的芋泥做成两个厚实一点的长方体,给之前剔好骨头的香酥鸭两面都撒上一些玉米粉,像叠三明治一样按照芋泥、香酥鸭、芋泥的顺序,将三者混成一个全新的芋泥团。
这个时候的芋泥香酥鸭,就像个淡紫色、圆滚滚的枕头,完全看不出内里还藏了一只剔骨的香酥鸭。
现在只需要将芋泥下锅,炸4-5分钟,这道菜就好了。
芋泥一下入油锅就浑身咕噜咕噜冒小气泡,原本光滑芋泥开始在高温的作用下膨胀,变得金黄蓬松。
炸好的芋泥香酥鸭,用厨房纸吸除多余的油,就可以吃了。
苏奶奶全程都插不上手,等看到盘子里圆滚滚、金灿灿的芋泥香酥鸭,她忍不住将它周围三百六十度都看了一圈。
她疑惑不解地问,“尧尧,你不是说要芋泥香酥鸭,香酥鸭呢?”
苏尧摘下围裙,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答道:“香酥鸭被包裹在芋泥里呢,奶奶,你稍等,我把芋泥切开。”
菜刀切开芋泥的时候,苏尧祖孙两人可以清楚听到酥脆的芋泥刮过刀片的声音,芋泥表面的酥脆光是听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来。
随着芋泥切开,一股热气喷洒而出,透过热气这才看到芋泥香酥鸭的内层。
淡紫色的芋泥紧紧包裹住焦脆的香酥鸭,外层是炸至金黄焦脆的芋泥,光是看着就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苏尧先给奶奶递了一块过去,“奶奶,你先尝尝。”
苏奶奶第一次吃芋泥香酥鸭,一口咬下去,表层酥脆的芋泥有些掉渣,可内里的芋泥格外软绵丝滑。
再继续咬下去,就是香酥鸭。
果然物如其名,炸过的鸭子格外香脆,鸭肉嫩.嫩的,还带着一些汁水。
最妙的是芋泥,芋泥只有微微的甜度,陪着咸口的香酥鸭一起吃,丝毫不会影响整体口感,可以让甜食爱好者和肉食爱好者收获双倍快乐。
苏奶奶年龄大了,其实牙口不太好,但这一次的芋泥香酥鸭吃得十分过瘾。
“表皮脆脆的,内里的芋泥绵软,鸭子肉也很嫩,吃起来不费牙,好吃。”
苏尧自己尝了一块,她的舌头久经沙场,明显要比苏奶奶敏.感一些。
整体口味确实不错,但鸭子还是带着一股腥味,估计是之前腌制的时间不够长。
苏尧双手叉腰,“这个味道不行,我要继续改善下。”
这份芋泥香酥鸭可是要给投资人汪科吃的,她一定要做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极致。
苏尧打算继续重新做一份,好在她早上的时候有先见之明,把所有的食材都准备了多份,现在要重做一份也不难。
至于这份在苏尧眼里有些失败的芋泥香酥鸭,苏尧让奶奶分给邻居和好友尝一下。
苏奶奶特意将这份芋泥香酥鸭拿到一楼老人活动中心分了。
“我孙女最近在研究新菜品,这是她刚做的芋泥香酥鸡,大家可以尝尝。我是吃不出半点问题,可她一直觉得不够好吃,麻烦大家伙也帮忙尝尝,到时候给个指导意见。”
全小区都知道苏老太太,一开始听说她是苏尧的奶奶,都说她运气好,竟然有这么一个优秀突出的后代子孙。
等听说老太太早年丧夫,老年丧子,又觉得她现在算是苦尽甘来。
加上苏老太太为人和气,时不时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苏尧的吃食,她在小区人缘关系不错的。
但有人喜欢苏老太太,自然就有人看不得苏老太太日子过得比自己舒心。
有人就故意问她,“老太太,你看没看昨天的海宁市新闻啊?咱们市最
近出了个厉害厨师,在牡丹市开连锁餐厅,拿了两个亿的投资呢。”
“人家师傅还特意点了你孙女的名字,说谢谢你家孙女中途退出路演,不然他没机会拿到这两个亿的投资。老太太,你知道这回事吗?”
那人说完,就双手抱胸,以一副看好戏的表情看着苏老太太,就等着苏老太太暴跳如雷或者露出后悔懊恼的神色。
苏老太太不是第一次被这个人挤兑了,她心里虽然有些担心自家孙女,脸上却故意装糊涂。
“哎呀,我好久都不去小苏盒饭店了,店里人多,天天人挤人,我孙女不放心我,让我在家里多休息。你说这些,我听都没听过,你怕不是听错了吧。”
旁边的人吃着苏老太太送来的芋泥香酥鸭,吃人嘴软,更别说又是吃着这么好吃的芋泥香酥鸭,这些人就附和着苏老太太说话。
“听说你孙女今年可是一口气开了三家分店呢,三家店生意都特别火爆。我之前让我儿子去买盒饭,排队一个小时才排到。”
“我在你家孙女的盒饭店里买了好几次盒饭,每次的菜都不一样,但味道都是统一的好。”
“你孙女今天做的芋泥香酥鸭,味道太不错了,等什么时候要开售了,老姐姐你可一定要及时通知下我们。”
“听说你孙女还开了个厨艺培训学校,免费培训一些年轻人,这也算是做善事。我上一周还看到记者报道这件事呢。”
那人被人挤在人群外,不仅没办法继续和苏老太太说话,连个芋泥香酥鸭的面都看不到,气得一跺脚走了。
苏老太太回到家里,立马就把这人说的话告诉给了苏尧,忧心忡忡地问:“尧尧,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店里是出什么事了吗?你这边需要拉投资?”

第113章 凉面 开胃啊
苏尧一听是海宁厨师在牡丹市开连锁餐厅, 用脚趾想一想,就知道这说的就是当初和他们一起在弘逸创投基金进行路演的牛师傅一行人。
这才过去一周,弘逸创投基金就宣布给牛师傅的纽兰小筑投资两个亿, 这个速度够快啊。
但他拿了投资就拿了投资, 干嘛还要睬她一下。
她听着有些气,可又担心自己生气会让老太太更担心。
她就装作若无其事地说:“店里一切挺好的。给店里拉投资是顾高阳的想法, 他说这样可以快速让小苏盒饭店在全国开分店,让更多人更快尝到小苏盒饭店的美味。我觉得他的想法不错, 就答应去拉投资。”
“这件事我也和你说过的啊,上周我起早床去牡丹市出差,就是因为这件事。”
苏尧尽量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描述牛师傅。
“那个在电视上说感谢我的那个师傅,你也认识。就是之前在我们二号店不远处开纽兰小筑的主厨,牛师傅。这个人, 你也知道的, 一直想把我踩在脚下。他在电视上说的话是故意说的。”
苏尧这么一解释, 苏奶奶放下了半颗心,她握着苏尧的手认真说,“赚不赚钱无所谓, 你可一定要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知道吗?”
苏尧看着苏奶奶花白的头发, 认真点点头。
“我知道呢,咱们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 我有阵子没和你一起吃饭了, 我中午给你做个大酿一品鸭怎么样?”
苏奶奶看苏尧额头上的汗都快要从眉间滑落,她心疼地用纸巾擦了擦苏尧额头上的汗,拒绝了苏尧的提议。
“现在天气这么热, 咱们家的厨房又没装空调,你做个菜就和洗了个澡一样。你说的什么大酿一品鸭,一听就是个麻烦菜。你难得在家就好好休息,中午奶奶给你做顿好吃的。”
苏奶奶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自从去年开始,都是你给奶奶做饭吃,你应该好久没做过奶奶给你做的饭菜了吧。中午奶奶给你做顿饭,你看怎么样?”
苏尧接过奶奶手上的纸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听着奶奶熨帖的话,比喝了一杯凉水还畅快。
可奶奶年纪大了,她舍不得奶奶操劳。
“今天天气热,我也没啥胃口,要不咱们中午就做个凉面吧。我记得家里还有之前买的面条呢。”
苏尧从柜子里找出了之前吃了一半的挂面,又从早上买菜的袋子里掏出了一袋子的黄豆芽。
趁着苏尧去洗菜的时候,苏奶奶开始煮面条,虽说有快一年多没煮过饭,但她动作很麻利。
水开,下入面条,随着开水带动面条翻滚,锅里开始迅速冒泡泡,这个时候倒一些凉水等水二次烧开。
等水烧开冒泡又倒凉水,这样反复倒三次凉水,等面条中间没有白色的面心,面条就算煮好了。
煮好的面条从锅中捞出,为了不让面条变成一坨,捞起的面条需要迅速抖散,再拌入适量的香油,倒到一个大盘子晾凉。
再用煮面的水,将洗干净的青菜烫熟,倒入一点点香油搅拌,可以拌久一些,让青菜降降温。
最后将青菜和面条混在一起,加入由酱油、白糖、醋、芝麻酱、芝麻、蒜泥、花椒粉、葱花、辣椒油混成的调味汁。
将所有调料和面条混匀,一道简单的四川凉面就好了。
做好的四川凉面,原本白净的面条染上了淡淡的酱色,混着中间红色的辣椒油、绿色的葱花,一颗颗白色的蒜泥和芝麻,再闻着空气中的酸味,光是看着就让人在这胃口全失的夏天里又重新有了食欲。
坦诚来说,苏奶奶因为没有将面条全部抖散,部分面条已经粘黏在一块结坨了。
可她作为一个做饭十多年的老手,调料用得很精准。
凉面吃起来咸甜酸辣都恰到好处,加上只有微微的温度,吃起来格外畅快。
苏尧吃完一大碗依旧不过瘾,忍不住自己又煮了一碗,和苏奶奶两人分食了。
饭后,两个人一起喝了一杯凉白开,只觉得畅快极了。
苏尧简单睡了个午觉,继续重新做一份芋泥香酥鸭,这一次她延长了鸭子腌制的时间,在午饭前,她就提前将鸭子放在冰箱里腌制了。
这个时候,鸭子已经足足腌制了两个小时,再认真闻一闻鸭子,已经闻不到半点腥味,只有调料的香味。
苏尧满意点点头,开始重复上午做芋泥香酥鸭的步骤。
先炸鸭子,再给鸭子去骨,接着制作芋泥,用芋泥包裹好鸭肉,最后……
她正打算炸芋泥呢,安静了一上午的手机突然响了。
来电人是顾高阳。
电话那头的顾高阳语气比往常要兴奋,甚至还有心思和苏尧开玩笑。
“小苏师傅,在投资这件事上,我们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猜猜豆豆爸爸,汪科是谁?”
被顾高阳难掩激动的语气传染,苏尧用肩膀夹着手机,嘴角忍不住上扬,“我只会做饭,对投资圈真没关注过。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告诉我吧。”
顾高阳轻笑一声,“汪科之前是国内第一遥宇创投基金的合伙人,参与过好几家独角兽的投资,他去年从遥宇离职,自己联系投资人组建了破浪创投基金。”
“这家基金
是新成立的,对外宣传的信息很少,我找人打探了一下,这家公司资金很雄厚,不比弘逸基金差。”
还特意提起弘逸基金拿来比较,可以看出当初的路演不顺,顾高阳心里依旧憋着气。
苏尧想到弘逸基金的刘崇阳,心里对所谓的创投基金下意识起了一些防备。
“汪科就目前接触来看,人看着似乎还不错。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可以多和几家创投基金聊一下,也不是一定要和汪科合作。”
苏尧的提醒,让有点激动得顾高阳冷静了下来,“小苏师傅,你说得也有道理。我这边会继续和创投基金接触,咱们最后选择一个最好的投资方。”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黑月光她只想  我,平平无奇  七零开马甲在  暗桥—— by  霸总带娃日常  在规则怪谈世  异世女配被迫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