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胤礽他姐团宠日常by冬日暖歌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1-21

“你们这些人也都是一丘之貉!朕就不相信,张汧这么明目张胆,你们一个个的都瞎了不成?若不是陈紫芝上本弹劾,难道你们要眼睁睁的看着他毁掉我大清的基业吗?”
短短几句话,康熙就把一顶大帽子直接扣在了在场所有人的脑袋上,这哪里有人能背得起,于是,之前还站着的大臣们,便立刻齐齐全数跪下,随即,众人像是约好了一般,齐声开口:“臣/奴才万死!”
“呵,你们要是能死一万次,朕就不用这么糟心了!”
康熙一面厌烦的骂完臣子,又深吸了几口气,因为他知道,该处理的还是的处理。
于是冷静过后,他吩咐于成龙和马齐出行去湖广一代调查,并要求暂时保密。
处理完这一件糟心之事之后,康熙并没有在西暖阁继续处理政事,甚至没有理会那些个一只跪在地上的臣子,而是一个转身,已经冒着风寒离开了乾清宫,前往了慈宁宫。
待康熙离开之后,留守的魏珠这才过来请各位大臣起身离宫,而在魏珠来的时候,众人不免要问上一句:
“魏公公,皇上这两天的情绪如此……可是那位……不见好转的缘故?”
“唉,可不是吗?为了那位,皇上啊,是吃不下睡不着,可也不能耽误了政事,偏偏这张汧张大人,还捅出了这泼天大事,唉,真是……”
魏珠感慨了一句,言语间的暗示不言而喻,见众位大臣们目光交接完毕,确认完张汧的情况之后,就立刻收了口:“好了,诸位大人还是赶紧去办差吧,不然啊,这个年,大家伙儿,都难过。”
“是是是,多谢魏公公指点。”
心里有了底的大臣们纷纷离开了乾清宫,同样离开了乾清宫的康熙,此时此刻的心里却像是漏了一个大洞一般,整个人都感觉空茫茫的。
他幼年丧父丧母时,与这两位感情并不算深厚,是以虽然也知道自己失去了亲人,但内心实际上并无太大的感触。
但这一次太皇太后的濒危,却让他整个人都有了一种,他即将被抛下的恐慌感。
毕竟他是太皇太后从小扶着长大的。
虽然现在已经很多年前就已经不需要扶了,为此,他后来连正宫皇后都不立了,他以为自己已经可以一个人承担一切了,但是事实证明,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
只是,这一切,他无论在臣子,还是在儿女们的面前,他都无法表现出来。
“你乌库妈妈,今日怎么样了?”
看着听闻自己过来,而从太皇太后的寝殿之中迎出来的,这些年来,越大长得越像亡妻的大女儿纯宁,康熙努力让自己的脸色看起来平和安静,语气也变得镇定而淡然。
“今日也没有什么胃口吃饭。”
宁澄澄看着表面平静的康熙,诚实的摇头说着太皇太后的真实情况,语气里也满是沉重。
康熙终于还是被她的这句话弄得闭了闭眼,垂在身侧的手紧紧的握了握,终于还是叹息一声:“叫太医院和御膳房再想想办法。”
“已经吩咐了。”
“身上……还是痛吗?”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康熙的语气轻的不可思议,问得十分的小心翼翼。
对此,尽管残忍,宁澄澄也只能点点头。
安静的回应完,她没再多说什么。
因为根据系统所说,太皇太后所患的病,毫无疑问,是相当于现代的癌症。
疼痛难忍,食欲下降,整日昏睡。
疼痛在这个时代,是可以靠针灸稍微抑制一下的,可是没有食欲这件事,在现代可以靠输液以及换一种进食方式来略微缓解,但是在这个医学落后的古代,不行。
宁澄澄不是没想过,可是用她这么多年来积攒的积分,来试着拯救一下太皇太后,但系统表示,正如她穿过来之后,赫舍里氏以及康熙的那些个早逝的子女一样,他们的离开,是历史进程的铺垫所必须的牺牲,就算是如今宁澄澄救了他们,他们也依然会以另外一种方式离开。
她所能做的,也只有尽量减轻和延缓太皇太后的病痛。
之前她吃得下的时候,她会把缓解疼痛的东西放在吃食里,现在东西吃不下了,她也只能让系统放在炉火之中,让太皇太后以呼吸的方式摄入身体。
只是,众所周知,人在昏睡的时候,呼吸也是缓慢的,所以药效也就越发的不好了。
是以,现在宁澄澄倒是觉得,太皇太后睡着,比醒着要好受些。
不过……也只是熬日子罢了。
“朕……进去看看。”
康熙站在原地冷静了一会儿,抬脚进了屋子,宁澄澄看到他明明像是平常一样龙行虎步,却同手同脚的模样,此刻却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主子,御膳房那边拟了新的膳食单子,您要现在看吗?”
这时,素梅的声音响起,宁澄澄回过神,点头答应,与素梅去看单子去了。
而在太皇太后的寝殿之内,康熙在进入的一瞬间,脚步就开始放得极轻。
但尽管如此,他的额头上还是立刻除了一层薄薄的汗水,这让他微微皱起了眉毛,正此时,原本一直坐在太皇太后床边的人转脸看向了他。
是今年也已经七十余岁的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在看到康熙的那一刻稍稍怔了一下,然后立刻起身,却不是给康熙行礼,反而是探身入了太皇太后的床帐之内,开口叫道:“主子,皇上来了。”
“苏麻——不必如此,朕——”
康熙下意识的阻止,却听得床上传来太皇太后的一声轻吟。
未出口的话,就这么被卡在了喉咙里,下一瞬,康熙立刻抬脚快步上前。
但苏麻喇姑却还没有离开太皇太后的床帐,而是依然继续叫道:“主子,主子……皇上来了。”
“嗯——”康熙近前去看的时候,就见到如今已经面容消瘦枯槁到让他心疼的太皇太后,尽管口中似有回应,可眼睛却依旧紧闭着,没有睁开的意思。
“皇上,您喊一声主子。”
应该是注意到了康熙的动作,苏麻喇姑转头指示。
康熙见状,虽然稍微纠结了一下,但还是按着吩咐,试探着叫道:“玛嬷……孙儿……玄烨来看你了,是玄烨啊,您醒醒,睁开眼睛看看孙儿……”
他说到最后,声音里都带了些许哽滞,手也情不自禁的握上了太皇太后放在床边的。
这一摸之下,他在明白了屋子里面为什么这么热的同时,内心也震惊了。
那是怎么样一种凉啊,就像毫无温度的……人一样。
当这样的感触传到他的心底时,他原本还只是掉在了半中间的心,终于一点点的沉了下去。
“玄烨……扶……扶我起来……”
这时,躺着的人的眼皮终于慢慢的掀开了,原本只是轻吟的口音,也变成了清晰的称呼。
康熙也顾不得去难受了,立刻坐在了苏麻喇姑主动让开的位置,并且亲手按着太皇太后的吩咐,与苏麻喇姑一起,把身体瘦的快成一把骨头的太皇太后扶着靠坐在了床上。
太皇太后在坐起了之后,缓了好半晌才终于有了力气,在拒绝了苏麻的各种投喂之后,这才终于有了说话的力气。
“这一晃……都三十多年啦……”
看着眼前已经变成了身强体壮的成年男性的康熙,太皇太后难得的感慨了起来:“哀家,也终于要去找太宗皇帝啦。”
“玛嬷……”
康熙立刻想要阻止,然而,太皇太后却轻轻的摇头,示意他别开口,康熙只得闭了嘴。
“哀家没什么力气,皇帝你也知道哀家的情况,就别拦着我了。”
“玄烨,你听着,哀家这辈子,身为女人,没做过什么有功于天下之事,唯一可以自夸的,就是有了阿玛,后来有了你这么个好孙儿,才得以享了这半辈子的尊贵福气……”
“玛嬷哪里的话,有幸的,该是孙儿才是,若无祖母扶持,哪里有孙儿的今日……”
康熙的低语,让太皇太后轻笑了一声,努力的抬起枯瘦的手,轻轻的拍了拍康熙的:“好啦,时间有限,咱们祖孙两个,就别在这里互相吹捧了,眼见着,我这精神一天不如一天了,也不知道哪天就突然去了,就想着,在能跟有力气的时候,就多跟你说两句,你可不要嫌我烦啊。”
“不会,孙儿巴不得祖母能再跟孙儿说上几日几夜,甚至于……几月几年……”
强撑着笑意,康熙开始开玩笑,但这一次,太皇太后没有跟着笑,她的目光反而略略转向了床帐之外。
“苏麻……屋里有些闷了,你瞧皇帝都出汗了。”
“是,奴才这就去开窗户透透气。”
苏麻喇姑离开去开窗户,冰冷的空气进入房间,疏散了闷热,却也让康熙的心开始发烫。
“首先呢,是咱们大清的形式……你即位这些年,平了三藩,收了台湾,还跟打赢了沙俄,要论起来,功绩是绝对不熟你玛法了,但是你要知道,咱们大清的周边,还有很多敌人,像西藏,还有西北的蒙古部族,还有南边的那些个小国,你都得当心……”
太皇太后先是先是强调了一下国事之重,在康熙点头之后,却是话锋一转:
“不过这些虽然是最重要的,但是都是你心里有数的东西,我就不多啰嗦什么了……我今日要跟你说的,反而是你一直都觉得没什么问题的,你身边的事……”
这句转折让康熙一怔。
“这头一件……就是太子,你记着,他虽然是由你亲自带大的,可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这个时候,你可千万莫要无视这些,一定要记得,要有商有量的……这实在若是达不成共识,那就可以找个人说和说和,可千万莫要把你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不是你的臣子,也不是你的百姓,你的这些儿子,虽说是你的亲骨肉,反而要慎重对待……”
听着太皇太后语重心长但却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话语,康熙忽然意识到,她是代入了她跟他的阿玛之间的相处经验了,可惜当年,太皇太后并非是如此这么跟他阿玛相处的,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殷殷叮嘱吧……
“至于能给你们之间做缓冲的人,想必,你心里也是有数的……”
“您是说……纯宁吗?”
“对。”太皇太后点头,然后立刻又摆手,“你不用往下说,我知道你想说,纯宁终究是要嫁人,只是你现在还在考虑,到底把她嫁到哪里最合适,如今哀家就给你个意见,听或者不听,都由得你,左右,那是你的女儿。
没想到太皇太后的叮嘱里面居然还有这些的康熙有些惊讶的看着太皇太后,点头:“您说。”
却也并没有直接应承。
很显然,在康熙的内心里面,即使是太皇太后对他有养育之恩,即使是太皇太后已经油尽灯枯了,但对于有些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已经思想成熟的他,还是不愿意轻易让步的。
这让太皇太后微微沉默了一下,但她在随后,还是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如果说,哀家提议,把纯宁嫁给汉人,皇帝……你以为如何?”
康熙:“!!!”

第84章 头脑风暴
以一种非常平和的语气和表情,亲手伺候着太皇太后喝了些许滋补的汤药,告诉她自己会考虑她留下的提议,并内心复杂的叮嘱完完全不知情的女儿好好照顾太皇太后,有什么情况立刻来报之后,康熙离开慈宁宫的脚步是有些沉重的。
太皇太后扶持他三十年,给过他不知多少让他受益终生的提议,这其中自然不乏有康熙一时无法接受的,但却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给他的内心,带来了如此巨大的震撼。
康熙其实一直都清楚,当年太皇太后会选择接受赫舍里氏做为自己的皇后,并不是因为她喜欢赫舍里氏的缘故,而是纯粹因为她是索尼的孙女。
等到赫舍里氏入宫之后,表现出来的特质,就更让太皇太后对她的态度一直都淡淡的带着疏离,也因此,后来发现太皇太后并不是十分喜欢纯宁的时候,康熙也不是非常的意外。
毕竟太皇太后对于太子,都没有特别的偏爱,何况是对纯宁这个女孩。
只是,对于自己对纯宁的偏爱,太皇太后却也一直都没有说什么,只是偶尔提醒他要知道分寸。
康熙当时觉得,太皇太后对于纯宁,是不怎么在意的,所以他才在后来对大女儿就更多了几分维护。
只是后来太皇太后突然间让苏麻喇姑跟他说起为了大清牺牲的两位公主,康熙还一度以为,是这些年来,纯宁的所作所为打动了太皇太后,谁料在这个她即将结束生命的节骨眼儿,太皇太后竟然说出了让纯宁嫁给汉人的提议!
要知道,纯宁可是他的嫡长公主!
即使是太皇太后讲明了,这只是为了将来让纯宁成为他与太子之间平衡的“棋子”,为了防止她嫁人后利用她对自己和胤礽的影响力,来为她的夫家谋取福祉,可是……
且不说这样恶劣的后果会不会发生,难道,太皇太后就不担心,在这样的结果发生之前,那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委屈下嫁”而怨恨他这个阿玛呢?
明明有着如此高贵的出身,却要嫁给一个汉人,就算是他可以以要她为“满汉一家”这个国策而牺牲,她在众位皇室宗亲,甚至于满蒙旗人的眼里,又会被如何看待?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他这个阿玛出于对女儿的心疼所产生的担忧。
而纯宁本人……大概是不会在意这些的吧。
行走在寒风呼啸的宫道上,康熙的目光不自觉的瞟到了那些个因为自己经过而避让到墙角的宫人身上。
灰扑扑的服装,却显得十分的厚实。
脑袋上帽子,脖子上围脖,袖子上的暖套,甚至于耳朵上的耳暖,这些,在以前纯宁没有帮着协理六宫的时候,宫人们只有极少数地位略高一些的,才会被允许佩戴。
可如今,任何一个都有,并不会因为他们要干活不方便而不允许配备。
这正是纯宁的提议之一,当时这项提议出台的时候,协理六宫的宜妃对此不甚在意,德妃不赞同也不反对,掌管内务府的官员跟纯宁哭穷,那也是第一次,康熙听说纯宁发了火。
于是,嫡长公主号令之下,大阿哥胤褆,带着一群这些年来被收拾得稍微有些血性的旗人子弟,一波守住了内务府,一波直接到了内务府的各个官员家里,查账看库房。
然后,大批量的便宜的葛布、棉布、麻布、以及各式各样的平日里在宫里用得着但没人在意的廉价生活用品等被从他们的府上,以及相关的店铺里面被搜了出来,与此同时,自然少不了这些年他们倒卖这些没人看得上的东西所获得的利润的账本。
事情爆出之后,几乎是立刻就有官员上本弹劾大阿哥,说他目无法纪,随意搜查官员府邸,又说什么水至清则无鱼,这些官员也只是为了处理内务府积压的旧年货物,补贴朝廷,所获微薄。
这个时候,胤礽也出手了。
他直接拿出了那些官员倒卖物资所获利润的账本,然后又拿出了内务府记载的,宫里所费物资的账目,给众人来了个当庭对照。
各种犹如天壤之别的物资价格让人触目惊心的同时,这些人倒卖物资的一进一出,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宫内如果需要物资,他们以底价从民间购入,然后高价卖给内务府,吃一波差价,倘若宫内用不上了,再便宜回收,或卖回民间,或等着内务府再次需要时,再赚一波。
尤其是布匹这种可以长时间囤积的基本都是重灾区。
以及一些搁置到不能吃的一些食物。
比如,宫中记账一个三两的鸡蛋,会在即将坏掉的时候,在账本上被记载以一个三文的价格卖出。
将近千辈的利润差,直接让康熙看得气乐了。
事情爆发后,内务府进行了大洗牌,这几乎成牵涉到了半个朝廷的官员,但罪魁祸首胤礽和胤褆却并没有得到什么惩罚,因为纯宁主动出现,承担了一切的责任。
多余的话,她没有说,只说是自己因为想做的事情没有做成,想施与的恩惠没有施放出来,所以一个不开心,就指使了两个弟弟去折腾内务府的官员,没想到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
俗话说,打一棒子要给个甜枣。
虽然整治了一帮蛀虫之后,康熙觉得很舒爽,但他也清楚,这次牵连的人太多了,这帮人要是真联合起来与他对抗,那也是会引起朝局的巨变的。
所以,康熙只能顺着,惩治了纯宁。
禁足、罚俸、跪太庙,表面上做足了功夫,大大折了纯宁做为嫡长公主的脸面。
后来不也没见纯宁有什么抑郁之色?反倒是觉得自己最后还是办成了给众位宫人添置各种保暖以及纳凉工具和措施这件事十分的开心。
要真说起来……纯宁在满人的圈子里面,早就已经众人避之不及了吧……毕竟,那场内务府的风波之后,有不少人都哭穷哭到自己面前了,基本都是当时那件事的“受害者”。
每每想起此事,内帑一下子丰足了好多的康熙都会忍不住私底下送好东西给自己的妃嫔儿女,尤其是在这件事中立了大功的纯宁胤礽以及胤褆两个。
毕竟这俩从小掐到大的兄弟,居然也有齐心协力的时候,也是挺让康熙欣慰的。
而至于蒙八旗……
不得不说,太皇太后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在自己身边的女儿是什么样子,康熙有绝对的把握掌控,但要是去了内蒙或者外蒙,说实话,如果康熙有这个掌控力,也不必让女儿们远嫁受苦了。
最重要的,康熙一直觉得,纯宁是他身边的福星,如果这个福星嫁入了蒙古,那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他一时也无法想象。
满蒙八旗尚且如此,剩下的,就是所有的汉人都清楚的,单纯是为了拉拢汉族子弟而成立的汉军旗……现如今几乎已经跟满八旗融为了一体,虽说满人们也看他们不起,但汉人也都没把他们当汉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吴三桂起兵造反,居然还真的有那么多的汉人响应他的原因。
满汉之间的隔阂,时至大清成立至今,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哪怕这些年来,他做为皇帝,实行了各种利民政策,也着实让汉人占了绝大多数的百姓慢慢过上了好日子。
这么整体分析下来,康熙忽然觉得,太皇太后的确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才会在临终之前,给予他这样的提议的。
如果……他把自己的嫡长公主,都嫁给了汉人,那么,这个问题,是不是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古人说攘外安内,安抚蒙古的确重要,但外部力量确实难以控制,反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以蒙八旗那些个掌权者的傲慢,估计只会觉得汉人不成气候,会觉得他做下的,是个不智之举。
到时候,恐怕还会愤怒于他的这个决定,甚至于会轻视于他这个皇帝。
但康熙不怕这些。
轻视与愤怒能暴露出什么,他再清楚不过了,而他现在,最不担心的,是事情爆发,而是隐而不发。
不怕他们动弹,就怕他们不动弹,一动弹,他反而有理由收拾他们了。
更重要的,即使是纯宁嫁给了汉人,她也能留在京城,自己随时可以召她回宫。
也就相当于,即使出嫁,也如同在自己身边了。
想到此,近些年在打仗上几乎可以说是所向披靡的康熙开始对于拉进满汉之间的隔阂以及留女儿这个福星在自己身边这件事,开始变得更加有兴趣起来。
只是……此事,还是要慎重计议。
大清的汉臣不少,真正有地位的,且年纪条件都合适的却不多,女婿的人选他还要谨慎考虑。
而关于这次年关,必定会过来朝拜,也会带来企图娶走他女儿的蒙古王亲们,他也不能那般直截了当的对他们进行拒绝。
唔……不过无论如何……还是回头先探探女儿的心思吧……
还有就是……
“梁九功。”
一路的头脑风暴之后,康熙已经走回了乾清宫,但在进入西暖阁之前,他还是开口吩咐道:“去钦天监传朕旨意,让他们选个日子,朕……要亲去天坛,为太皇太后祈福。”
“奴才遵旨。”
梁九功一声应诺,转身离去,而康熙则是站在乾清宫的台阶上,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怔愣了良久。
希望他的这次祈福,能为太皇太后换来一些生机吧,不然,从此之后,他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往后,就再也无人,与他说这些“金玉良言”了啊……

“跪——升——”
宁澄澄身着丧服,站在女眷中所有公主的最前方,随着掌礼太监的一声一声呼喊,一遍遍的跪下又起来。
尽管她身上穿的衣服,经过了皮毛和羽绒的加持已经够厚实,尽管地上放置的垫子已经被她身边的素梅和紫珠使用了特殊的保暖手段,但在刚过除夕的寒冷冬日,经过将近一个时辰的折腾之后,宁澄澄也已经开始觉得汩汩寒意从她的膝盖处开始往小腹处泛了上来。
糟了,怕是要来事儿了。
算算日子感觉也差不多的宁澄澄开始发昏的脑袋里面闪过这么一个念头,但下一秒,身体还是随着太监的一声声呼喊机械的动作着。
因为每每站起来的时候,她总能从人群中看到最前方站的最高的那个人的身影头上帽子上明黄色的帽尖,那自然是大清最尊贵的皇帝陛下。
然后,她会偶尔恍恍惚惚的想起十几年前的赫舍里氏去世的那个夏天。
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上次是自己年纪还小,并没有这样的困扰,可是这十几年之后,却是不能了,如果是在现代,或是在地位礼仪稍微不那么讲究的人家,她或许还可以以身体不适暂时离开。
但生在皇家……
算了,真要是来了,就让等系统帮忙保护一下吧,毕竟这是太皇太后的葬礼,而且最近康熙看自己的眼神也有些奇怪,还是不要再搞出什么麻烦了。
与系统达成了协议的宁澄澄转脸看到了女眷中那个有着连厚厚的衣服都遮不住的孕肚,被身边的嬷嬷强扶着跟着众人跪下起身的德妃,忍不住的有些佩服这个女人。
这都快生了,居然还不跟康熙告假休息,怕也是她能在康熙面前厚宠这么些年的原因吧。
倒是一点儿也不顾别的感受,难道真的没看到阿哥堆里面四阿哥胤禛那时不时的,随时有可能被人拿出来诟病的,看过来的纠结的目光吗?
果真是个狠人。
胡思乱想之间,宁澄澄忽然发觉礼仪动作忽然停了,回过神来,就发现原来是上面在念祭祷的文章,一通的溢美哀伤之词,拼了命的往皇帝最前方那个躺在梓宫里的人身上盖。
虽然觉得这些人的祭词写得夸张又离谱,但宁澄澄也必须承认,孝庄文皇后,真的是大清朝的女性楷模,年纪轻轻就丧夫丧子,天崩一样的开局,最后还能把自己的幼孙扶持到现如今这种地步。
虽然在私底下以及后世人的议论中,她的身上总是带着些“颜色”,可是那又影响得了什么呢?
就凭她能在这朝代的更迭之中,没有让终于安稳下来的百姓们,再次大规模的卷入战乱,史书上就该记上她的一笔功绩。
这也是宁澄澄今天愿意给这个曾经对自己有过恶意和杀机的乌库妈妈诚心致哀的原因之一。
那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被历史如何记载呢?
会不会因为前段时间的内务府查贪事件,认为自己是个任性妄为,骄横跋扈的公主呢?
毕竟……听说就是因为内务府是查贪事件,后面前朝才有了御史陈紫芝上本参奏湖广总督张汧之后,康熙大怒并且要求人彻查之时。
但宁澄澄近来听说,陈紫芝表面上这是参奏了张汧,可是经过于成龙与马齐的调查,目前已经拉扯出了他背后的人,这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曾经当过内务府总管的纳兰明珠。
说到明珠……宁澄澄也是真的觉得离谱,她幼年因为胤礽贪吃,觉察出内务府的猫腻时,最后遭殃的是纳兰明珠,后来纳兰性德保护她去试痘,他们关系不错,于是后来,在宫里偶尔她撞见明珠大人,两个人还会寒暄两句,看起来并无隔阂。
虽然在众人看来,身为公主,她并不需要明珠的态度,可是架不住她亲弟弟是胤礽,她亲额娘是赫舍里氏,而这些年来,明里暗里的,明珠一派与赫舍里氏的母家的现任代表索额图之间的斗争却是越来越剧烈的。
这万一明珠忽然记起旧账,拿这个做文章,拉上胤褆攻击索额图,那么到时候胤礽势必会被牵连。
到时候,就不是明党和索党之争,而是胤褆和胤礽之间了。
可是让宁澄澄没想到的是,她这边小心翼翼,就连后来再次发作内务府,都是让胤褆和胤礽两个人联合行动,再拉上几个小阿哥,却没有防住明珠自己这边掉了大链子。
对于张汧被查,宁澄澄到不觉得惋惜,她也曾是小老百姓,对于这些个贪官污吏那也是深恶痛绝的,康熙能下手收拾,并且搞这么大阵仗,就算是老百姓也许最后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可也会多少震慑一下那些个无法无天的官员。
让她觉得棘手的,是她总隐约觉得,这是索额图在借着前次的内务府事件在搞事情。
到底是她和胤礽这边,跟索额图的关系太近了啊!
脑中思考着朝廷这复杂的局势,宁澄澄真的觉得自己这个社畜打工人居然还要参与到这么复杂麻烦的政治斗争中属实是为难她了。
这个时代的人,别看科技没有现代发达,可这脑袋是真的好用啊……真不愧是精英阶层的……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还是会想你b  团宠小蘑菇的  长寿定妃只想  团宠学霸小姑  捡仙—— by  躁动期 by范  半潮期by沉让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