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红楼梦同人)贾璋传by惊鸦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6

薛姨妈也不傻,如何看不出来邢夫人的心意?
而且这府上老太太想要撮合孙子贾璋和外孙女黛玉的意思也很明显。
为了能在荣国府安稳地住下去,薛姨妈只得放弃自己刚兴起来的念头,转而极尽讨好起姐姐王夫人来。
她只望女儿能够嫁给宝玉,也好富贵一生,同时让薛家有个长长久久的依靠。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吧?薛姨妈这一番谋划,也是为了宝钗和薛蟠的未来……
王夫人想要抬举宝钗的原因很简单,她只是想为自己争一口气罢了。
自黛玉来荣府后,贾母就对其万般怜爱,寝食起居都是最上等的。
一开始,王夫人还担心贾母要把黛玉许给她如珍似宝的宝玉。谁能想到贾母根本没看上宝玉,反要撮合黛玉和贾璋。
王夫人只觉自己所有的提防都是在唱独角戏,又疑心黛玉看她笑话,心里万分羞恼。
她又去看邢氏,以为邢氏会对老太太插手贾璋的婚事感到不满。
结果没想到邢氏那个目光短浅的居然也被林丫头灌了迷魂汤,竟对其十分亲切,还百般防备她,好像她要抢走黛玉这个儿媳妇一般。
真是笑话,林黛玉难道是什么宝贝吗?
如今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又随分从时的宝钗来了,她一定要让贾母和邢氏看看,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好姑娘!
在她心里宝钗比黛玉那丫头好一百倍。
至于要不要把宝钗定下来……
一开始她是有这个心思的。
薛家虽然败了,可是家私百万,豪富无比,宝钗的嫁妆必然十分丰厚;而且宝钗是她的外甥女,定然和她贴心;最重要的是,她就喜欢宝钗这种随时从分、端庄大方的品格。
可问题是薛姨妈居然朝三暮四,在答应她的暗示后还想让宝钗去参加选秀,分明没看上她的宝玉……
既如此,就让宝钗也做个备选吧。
王夫人轻飘飘地想着,左右宝玉还小,完全等得起,也挑得起。
她那个庶妹手头宽绰,只要给对方几分希望,就能源源不断地从薛家的口袋里掏钱。
至于最后娶不娶宝钗进门,就得看宝玉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了……

第57章 金玉良缘草木生春,齐王被刺疑影重重
却说宝钗来荣府后, 行事周全,随分从时,待下人也大方亲和, 故而小丫头们都更喜欢宝钗,又有那等刻薄的, 惯爱说些风言风语。
譬如说薛家人来荣府住, 一应花用都自己出, 这才是正经亲戚做客的道理。
至于谁没有道理,这还用明说吗?她们不说,也不过是畏惧老太太, 这才挤眉弄眼罢了。
黛玉心里不舒服, 但是人家也没有指名道姓, 黛玉也不好向外祖母告状,只得把不高兴藏在心里。
偏生因为贾璋的缘故, 迎春和黛玉时常一起下棋读诗, 撸猫逗鸟, 两人关系十分亲密,迎春又是个心细的,如何看不出来黛玉的烦恼呢?
司棋都跟她说了,老太太好像是想撮合三哥哥和林妹妹。
若这事情成了,林妹妹就是她未来的嫂嫂了。
哥哥待她这样好, 她又如何不挂心哥哥的事?
所以迎春把这事告诉贾璋了。
在那之后,那几个说嘴的丫头全都被撵了出去。
贾璋他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儿, 背后还站着混不吝的大老爷,他想要撵人, 哪里有撵不走的?
别人问起来,也只是冲撞了他。可是谁不知道, 他这是在给林姑娘出气?
薛姨妈听闻此事后,彻底对贾璋死心了,只一心一意谋划起宝玉来。
她这样着急,也是因为薛蟠。
她这儿子自上京后,今日出门宴乐,明日夜宿楚馆,一日里花用出去上百银子也是常事。
就这还是他不赌时的花销,若上了赌桌呼卢喝雉,便是千金也不够抛费的。
偏生薛蟠他却不心疼,任由那些帮闲从他手里头混钱花。
薛姨妈也不是没说过他,但薛蟠只哼哈答应着,实际上却把母亲的话当耳旁风。
薛姨妈她又狠不下心来断掉薛蟠的花销,如此一来,又怎能让薛蟠学好呢?
宝钗心里也颇为愁苦,这样的一个哥哥,有他竟还不如没他好。
若是没有,她也就不用日夜悬心了。
正因为薛蟠根本不是学好的材料,薛姨妈便只能把全部心思都放到宝钗身上……
这一日宝玉懒怠上学,跟先生请了病假,待贾政出门后,他就去梨香院串门了。
薛姨妈见宝玉来了,对他道:“我的儿,外头太阳这么大,难为你想着来。”
又让人端了冰鉴里镇着的酸梅汤出来给宝玉喝,宝玉接过来后又问宝钗身上可好些了,宝钗点头道:“已经大好了,倒是劳你挂心了。”
这姨娘外甥,表姐表弟三人围着说了好一会儿话,话说着说着,就从金陵的风光转到了通灵宝玉之上。
莺儿听宝玉说他那玉是和尚给的后,抿嘴儿笑道:“这倒是巧了,我们姑娘也得了和尚送的字儿呢,他说这字还得錾在金器上才成……”
薛姨妈听了,皱眉打断道:“莺儿,你怎么这么多嘴?”
宝玉见莺儿都要被吓哭了,连忙出来替莺儿求情,又缠着薛姨妈要鉴赏一下宝钗的金器。
薛姨妈耐不过他缠磨,只得让女儿拿金锁给宝玉看。
宝玉从宝钗手中接过她刚解下的金锁,只见金锁两面上各刻着四个字儿,凑成了两句吉谶。
他忍不住道:“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玉上的字像是一对呢。”
他这话一说,就忽生怅然若失之感,却不知道这感觉的来由到底是什么。
而宝钗听了他这话,也夺走了他手中的金锁,连忙说世有巧合,八字的吉祥话多有相似的,倒也算不上什么奇事。
而远在荣庆堂午睡的黛玉却做了一个极其混乱的梦。
她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棵青翠小草,有一块石头在追着她跑。
就在她感受到委顿疲惫之时,空中忽有流星陨石坠地,在她和石头中间划出了一条万丈深渊。
然后她就被那道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深渊吓醒了。
奇怪的是醒来后她不但没有因为噩梦生病,甚至还觉得自己身体里面暖洋洋的,比往日里舒服了许多……
真是奇哉怪哉。
当月大夫来诊平安脉时,就说黛玉的身体康健了许多,还恭维贾母会养孩子。
贾母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玉儿她身体康健,日后也能少受些罪,她心里听着就欢喜。
而且这大夫也会讲话,哪家的老太太不喜欢外人夸她养孩子养得好呢?
荣国府的夏天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去了,并没有太多特别的事情发生。
而朝廷今年夏天却发生了一件极大的好事情。
有人在山东莱州地区发现了新的金矿,内阁里弥漫着的硝烟貌似也因为这件大喜事烟消云散了。
只是夏天一过去,这些悄悄儿松了口气的大臣们就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内阁这个葫芦刚被按下去,诸王的瓢就又浮起来了。
之前贾璋和贾敬提及了四王夺嫡之事。
这四王便是三皇子安王、四皇子齐王、六皇子景王和十二皇子瑞王等被皇帝看重的皇子。
因为有着义忠亲王的前车之鉴,四位皇子虽然都把储位当做自己的囊中之物并为之争斗不休,但却没人敢染指阁臣与军权,更没人敢提及立储之事。
至于阁臣们也不敢投靠皇子博取从龙之功。
自陛下废太子后就像受了刺激一样,一看到阁臣与皇子勾结就会找个由头把人贬到地方去。
甚至还有阁臣因为这个缘故被皇帝安了罪名流放的。
眼见着这些或被贬或被流放的例子,哪里还有阁臣敢沾惹夺嫡之事?
诸皇子对此也无可奈何,父皇当国五十年,威名声闻海内。
他们这些做儿子的就算心里不服气,又有谁敢忤逆?
所以皇子们的斗争素来不如臣党们的斗争激烈,但这种平静很快就被人打碎了。
因为发现了金矿,财政富裕,皇帝陛下今年秋天特意去围场举办了秋狝。
只见围场里,百余面金碧辉煌的蟠龙戏珠旗布列东西,千余位明光亮铠的大汉将军随侍左右,真可谓是威风赫赫、气度庄严。
就在乾元帝称赞这些大汉将军时,一个噩耗冲淡了所有欢庆气氛——十皇子恭王为了保护被刺杀的齐王,丢了半条胳膊,脸还破了相。
而刺杀齐王的刺客在刺杀失败后,就立即服毒自尽了。
乾元帝对此异常震怒,纵然恭王不是他十分心爱的孩子,但也是天潢贵胄,结果却刺客所伤,还没了半条胳膊,乾元帝对此怎能不怒?
到底是谁这么大逆不道?他断然不能留下这只掩藏在阴影中的老鼠!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今日被伤害的是恭王,焉知明日被伤害的人会不会是他。
而且那刺客是奔着齐王去的,齐王他不但和恭王一样是皇子,还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所以那刺客到底是奔着齐王来的,还是奔着皇位来的?到底是那些妄图造反的叛逆,还是他那些好儿子们的手笔?
可是不管是谁,策划这件事的人都必须付出代价!
在齐王主动请缨后,乾元帝便把追查幕后真凶的任务交给了他。
没有人觉得齐王的动机有问题。
恭王是齐王的心腹,又为了救齐王破了相,还废了胳膊。
面对这样的救命之恩,谁又不想报答一二?
更何况这刺客明显是冲着齐王来的,若没有恭王,只怕齐王的小命都差点没了,他又如何不后怕呢?
因为这些原因,齐王在查案时十分用心,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们全都亲眼目睹了这件事。
可惜那刺客自杀了,线索也断了,查案的进展并不顺利……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刺杀案要变成无头悬案时,齐王突然查到了瑞王头上。
齐王查到那个自杀的刺客有一个在瑞王府上做浆洗婆子的养母,他顺着线索查下去,发现这婆子在他被刺杀前夜收到了一大笔钱。
在此之后,就发生了他被刺杀、恭王为了救他断臂的事。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真相貌似已经昭然若揭。
但瑞王言之凿凿地说他无罪,发毒誓说此事若他所为,他必然无后而终。
又说他虽然因为那婆子沾染了嫌疑,但他绝对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他无愧于心。
甄贵妃又向皇帝哭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既然齐王还没撬开那婆子的嘴,也没查到是谁给了那婆子钱,又如何能直接给瑞王定罪?
乾元帝看着甄贵妃和瑞王的模样,其实已经排除了瑞王是真凶的可能。
他还能不了解这对他一手捧起来的母子的脾性吗?
以甄贵妃母子的胆量,若十二真对老四动手了,如今只怕早都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了,又怎敢这般言之凿凿?
但在没有证明瑞王清白的证据前,乾元帝是不可能为瑞王脱罪的。
老十破相了,胳膊都没了半条,这个时候他若庇护十二,老十会怎样想?
他最多就能不把瑞王圈禁起来,但瑞王的差事是要停的,绣衣使者也是要跟在瑞王左右的。
也省得瑞王“一不小心”就把被关在天牢里的婆子给灭口了。
齐王的母妃赵贤妃对甄贵妃母子没有被圈禁的事情十分恼怒。
要知道她儿子可是被刺杀了!
结果陛下却这样偏心,居然还让犯罪嫌疑人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为了这件事,赵贤妃这些日子里不知和甄贵妃打了多少次嘴仗、怄了多少次气,就差直接动手了。
反倒是儿子真被废了的吴妃从未找过甄贵妃的麻烦,也没跟皇帝说瑞王或齐王的坏话。
皇帝问吴妃,吴妃便说是非公道自有陛下做主,她一介后宫妇道人家,又懂得什么?
乾元帝对吴妃的回答很满意,不但赐了她淑字作为封号,还把十皇子的爵位提成了亲王。
在吴妃变成吴淑妃后,后宫的其他娘娘们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原来吴妃是在以退为进。
赵贤妃觉得自己委屈,新上任的吴淑妃也觉得自己委屈,但是甄贵妃母子更觉得自己委屈。
毕竟瑞王真没派人去刺杀齐王,老天知道他有多无辜!
虽然瑞王向来把齐王视作心腹大患,若齐王死了,瑞王只有高兴的道理。
谁也不会喜欢齐王这样羽翼众多,又有贤王之名的对手。
他的威胁,可比三皇子安王、六皇子景王大多了。
但问题是父皇又不是只剩下瑞王和齐王两个儿子,齐王死了瑞王就能当太子了,所以他完全没必派人去刺杀齐王啊!
这种弄险的事情也太容易为他人做嫁了。
他怎么可能去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杀了老四,然后等着老三老六去捡便宜?
要知道,老三和老六的势力虽然不及他和老四,但也颇得父皇抬举,同样拥有登基的资格和夺嫡的野心。
别看那两人一个把自己装成风雅文人,另一个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信佛的人设,貌似无欲无求的模样,可那都是假的!
若真的无欲无求,老三为什么还在那里苦哈哈地修史,老六又为什么努力办差还恰好让皇父看见了?
所以,到底是谁陷害于他,妄想着要一石二鸟?
瑞王迫切地想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很清楚,父皇的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容不得儿子们手足相残。
现在没有将他圈禁,不过是老四查出的证据不足罢了。
若他日证据确凿了,即便这件事情不是他做的,他也免不了圈禁之灾。
看过废太子下场的皇子,哪个敢要那样的结局?
瑞王他也是肉体凡胎,又怎能不惧呢?

第58章 幕后真凶安王罹难,短剑榜墨邢氏生辰
瑞王这些年颇受乾元帝宠爱, 他也因此吸纳了不少党羽,门下又不少得用之人。
顺着刺客养母的线索查下去,最后他的人查到了安王头上。
“居然是老三害我, 平日里看他温文尔雅,没想到肚中竟藏了这么多鬼蜮心思!”
“他算什么东西?也敢妄想着一石二鸟, 自己上位, 真是不为人子。”
最近这些时日, 母妃处境艰难,他也被父皇猜忌,还被绣衣使者监视, 瑞王感觉自己离圈禁只有一步之遥。
而老三他居然在策划了这一切后还让门人弹劾他手足相残, 真是好生不要脸。
瑞王的肺都快被气炸了。
他幕下的谋士劝他息怒:“殿下, 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把安王要把那婆子灭口的证据呈递给陛下啊!”
“你说得对, 我这就进宫。老三他不仁, 就别怪我不义。”
瑞王急匆匆地递牌子进宫了。
他这次是真怕了。
他与甄家能起势, 靠的全都是父皇的宠爱。
虽然这次父皇虽然没有圈禁他,但若父皇疑心于他,对他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所以他在查到安王陷害他时,才这样激动愤怒。
帽儿胡同的某处私宅里,齐王和恭王聚在此处。
“十二进宫了。”
恭王听到那个让他痛恨的声音笑道。
“四哥这回如意了, 不知道被十二弟拉下马的会是三哥,还是六哥呢?”
“当然是我们的好三哥了。”
瑞王府上的浆洗婆子表面上是安王谋士替他安插到瑞王府的眼线, 但安王的谋士却是他的暗子。
在瑞王进宫时,暗子池方也会服毒自尽。
到时候证据确凿, 老三那个蠢货就玩完了。
恭王脸上露出讽刺的笑:“真是恭喜四哥了,一举除掉心腹大患, 还没在父皇面前留下丝毫形迹。”
齐王瞥了他一眼:“跟了我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半点儿长进。十弟,你难道是不想安享你的亲王尊荣,反倒是想让父皇知道你和秋美人私通的事情吗?”
“不过我对自己人向来有宽容之心,你看,你母妃一点都不听话,我不也照样恭贺她成为尊贵的淑妃娘娘吗?”
恭王捏紧了自己的拳头:“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不用你来教我,弟弟在这儿祝你心想事成了。”
他真想撕毁眼前这个人的脸,但最终却只能忍耐。
他真的后悔了,他不该因为父皇的夸奖就生出自立门户的野心。
若非如此,老四也不会派人盯他的梢,更不会发现秋美人这个能拿捏他一生的秘密。
他为此失去了胳膊,母妃还冷漠地对他道:“你四哥就是一条毒蛇,你小时候我就让你离他远点,你偏不信,宁可忤逆我也要跟着他!”
“现在你也不要来找我,我还有玉柔这个听话的女儿,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孩子。”
可最后,还是母妃费尽心思在父皇那里给他要来了亲王之位。
“那我就谢谢十弟的恭喜了,你放心,我的人会帮你照顾好秋美人的。”
这厢齐王还在和恭王说话,那边瑞王已经向乾元帝呈上他查到的证据了。
这个浆洗婆子是安王安插到他身边的眼线。
虽然那婆子不开口,但金银不会自己跑到那婆子的口袋。
瑞王正是顺着这条线,一点一点摸到安王府的。
他根本没有发现,他找到的线索全都是别人想要让他找到的。
乾元帝在拿到证据后,立即派绣衣使者去安王府查探。
结果一到安王府时,就见到了服毒自尽的安王门客。
他们甚至还找到了几张没烧干净的细作名单,而那浆洗婆子的名字果然也在上头。
证据这般确凿,安王根本无法抵赖。
乾元帝他很失望。
虽然他向来看儿子们都不顺眼,觉得这几个儿子都不如他,甚至不如废太子;但是国家传承自有次序,他也做不到万寿无疆,所以继承人也是必须考虑的事情。
安王他是长子,在仕林间的名声也不错,如果没发生这档子事,明年春天安王还会代表皇家去山东祭孔。
谁能想到,安王竟是个刺杀手足还栽桩陷害的孽障呢?
乾元帝感觉自己被愚弄了,枉他还觉得安王堪当大任!
那谋士跟了安王不少年了,怎么可能不经过安王同意就往瑞王府里安插细作?
乾元帝根本不信安王的辩驳,只觉得他在说谎。
就算安王说的是真的,乾元帝也觉得安王是个废物。自己的人都管不住,还有胆量敢来夺嫡,这也太可笑了。
他褫夺了安王的封号,罢黜了安王的王位,直接把他圈禁了。
安王的妻族、母族和党羽或是在帮安王周旋,或是急着和安王撇清关系。
这场风波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结束。
在此期间,有被贬谪的,也有被抄家的,家破人亡者数不胜数,京中的气氛也变得风声鹤唳起来。
贾赦因为这件事连着做了好几天噩梦,在梦到菜市口斩首的那天晚上,他浑身发烫,大喊着救命,直把守夜的丫鬟吓没了半条命。
幸好王太医妙手回春,贾赦也渐渐安神,几帖药下来,贾赦终于退烧了。
贾璋见贾赦病愈,心里也松了口气。
前些日子贾赦高热不退,病情来势汹汹,简直快要把他吓死了。
万幸贾赦只是心病,缓过神后的贾赦看着床前侍奉汤药的儿孙,心结解了,病也就大好了。
贾赦病愈后,陈瑞祥做东为贾赦庆祝,陈也仁和贾璋也被父辈带了去。
只两人没凑长辈的热闹,吃过饭后就乐自己的去了。
原来陈也仁他早就想请贾璋这个爱花的同好一同山子野先生办的赏兰会。
一来可以赏花,二来也可求得一二枝条,让贾璋扦插栽培,也好为贾璋的花鸟铺子添些新品。
只是后来贾赦病了,陈也仁也只得遗憾地放弃邀请贾璋同去的想法。
没想到贾赦在山子野先生的赏兰会开始前大好了,陈也仁他又可以邀请贾璋去赏兰会了。
在和贾赦与陈瑞祥告别后,贾璋和陈也仁两人坐着马车往南城去他。
在瓶儿街下车后,两人看到街尾大槐树下有一片粉墙黛瓦,墙上雕刻着花鸟虫鱼,这里就是山子野先生的兰园了。
兰园正门口立着四个蓝衫黑帽的小厮,外头空地上停着好些马车,大概和他们一样都是来赏山子野先生的名种墨兰的。
陈也仁二人下车后交了帖子,一同走进了兰园,一进去,就见到园内青翠蓊郁,花树繁茂,山石奇峻,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清幽意境。
穿过小路,越过屏山,贾璋二人抵达了赏兰会的正式地点,也终于见到山子野先生的名种墨兰。
茎紫节赤、叶韧而阔的墨兰生长在精致的敞口磁盆中,皆翔鸾翥凤、仪态万千;生得更是蓊蓊郁郁、繁茂无比。
贾璋只见这里头柳叶白墨素、金丝白墨等白墨兰种,还有直剑香墨、短剑榜墨、泥金素、朱砂墨等黑墨兰种。
另有各种或是他见过的,或是他没见过的名种兰花,全都叶姿挺拔、苍然可爱,他心里不禁感叹,这山子野先生倒真真儿是个兰薮痴客了。
置办下来这么一处兰园,少说也得万金。
山子野先生这些年来帮人家设计如何堆山凿池、起楼竖阁攒下的银钱,大约都抛费在这园子上头了吧?
贾璋尤其喜欢那短剑榜墨,他记得这种兰花盛开时,墨紫色的花朵酣艳风流,未开的花苞也珊珊可爱。
最妙的还是这花开放的时候,每年都赶上了乡试放榜,意头最好。
此时这秋榜虽未开花,但叶片行姿潇洒,也看得出来其为兰花之上品。
园中除了他们两个,其他客人也都是爱花的居士,待看到山子野先生这个主人到来,皆向他重金求花。
山子野先生却不肯出售,只愿卖些许扦插的枝条。
贾璋当即买了短剑榜墨和山子野先生自己培育出来兰花枝条,陈也仁也买了几种,打算回家嫁接栽种。
晚上两人又去一品楼吃饭,到酒楼后又遇到了郭守中,三人便凑成了一桌宴饮,饭后三人各自打包了一品楼的特色点心酥油鲍螺家去了。
其实这酥油鲍螺荣府的厨房也能做,但却做不出来一品楼的甜而不腻、花样奇特。
贾璋选了十二花神花样的带回家去,分作几盘,往各处送了去,只看个新鲜罢了。
贾母年纪大了,素来喜欢甜软的吃食,而且这是孙儿的孝心,她看着也欢喜。
而黛玉、迎春等姐妹看着这鲍螺上头栩栩如生的芙蓉花、月季花、海棠花,也颇为新奇。
府里也做过酥油鲍螺,但这样形状复杂的却少见。
这就是外头酒楼的独门手艺了,可惜她们这些女孩子没法子出门见识一下外头的风光。
等到贾璋的短剑榜墨开花时,邢夫人的生日也到了。
因为今年是邢夫人的三十五岁大生日,贾母做主,按之前邢、王二夫人过生日的例,吩咐贾琏出门去给邢夫人请一班小戏回家,又凑份子给邢夫人办酒。
这般抬举,自是邢夫人沾了儿子的光。在贾璋出生前,这样的风光是只有王夫人才有的。
邢夫人生日当天,贾璋换上了大红织金锦绣衣裳去给她磕头。
邢夫人见儿子穿着鲜艳衣服,濯若春柳,神清骨秀,心里便有十二万分的喜爱。
在离开东大院赴宴前,又把儿子专门去皇觉寺为她请回来的佛珠供到了观音像旁,戴上了儿子送她的赤金福禄纹簪子,这才安心。
到了花厅,邢夫人接受了同辈晚辈的贺喜,又与贾母、王夫人姐妹、史湘霓李纨这对妯娌、东府尤氏婆媳以及各位姑娘们一同听戏吃酒,气氛十分热闹。
家里男客却不在此,只在外院听戏吃酒。
宝玉他一点儿也不想和这些须眉禄蠹一起交际,只想回内院和姐姐妹妹们凑热闹。
但贾政不许,他又能怎样?
在没有贾母撑腰的前提下,贾政对宝玉的威慑程度成倍提高了。
宝玉他一见贾政就像老鼠见了猫一般,明面上又怎敢不听贾政的?
大房上下晚上时又在东大院聚了一场。
邢夫人这个寿星心情特别好,好到饭后平白无故地送了贾芝一对儿如意纹金手镯。
这可是铁公鸡拔毛,千年难见。
就连贾璋这个亲儿子都觉得有点惊讶,迎春更是忍不住睁大了眼睛。
而贾芝他什么都没意识到。
他身上穿着云缎裁剪的小衣裳,眼睛跟葡萄似的,软乎乎地跟邢夫人说谢谢祖母,祖母最好了。
邢夫人听了,彻底不心疼了。
她这些年很是攒了一笔钱,这点儿东西也算不上什么。
芝哥儿虽不是她亲孙子,但是他生得和璋哥儿这般像,又软乎乎地叫她祖母,还说她最好了。
和璋哥儿小时候真像。
这两只金镯子就是芝哥儿该得的。
邢夫人心想,若璋哥儿有了孩儿,大概和芝哥儿的模样应该也差不多……

邢夫人过完生日后, 就操起了保媒的心。
今年秋天八月院试,贾瑶吊车尾考中了秀才,邢夫人这下子更觉得他是个佳婿了。
毕竟贾瑶年纪又轻, 相貌又好,家里又有好些田地铺子。
最重要的是贾瑶他是独生子, 人还老实, 这也是一项难得的好处。
邢夫人和三姨说了这件事, 让三姨问施纶愿不愿意把女儿嫁给贾瑶。
给人保媒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若施家不愿意,邢夫人也不会再提这件事情。
施纶听妻子说这贾瑶系荣府族人, 家资丰厚, 又是有功名的独生子, 就有些心动。
他出身农家,宦囊轻薄, 女儿小时候也没享过什么福, 反倒要时常操持家务。
直到他升了主事, 家里条件才好了一些,女儿身边也有了丫鬟伺候。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我在乙游专心  都是你by奚里  笨蛋小美人进  救世主她只想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