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贾璋传by惊鸦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6
贾家固然没有旧日风光,但门楣还在。
且元春的舅舅王子腾现如今已经做到了兵部侍郎,早已不是当年的区区五品武官了。
不过贾元春的父亲贾政不过恩荫的五品,多年未曾升职……这样的身份娶回来做宗妇还是有点不大合适。
但是给嫡次/幼子娶回来做媳妇,却是顶好的人选。
因为这个,这些夫人太太们对元春又格外亲热了几分。
这厢内外厅堂热热闹闹,那边东大院里,邢夫人与她二妹妹白夫人坐在一起共话家常。
白夫人衣着十分朴素,相貌也只是清秀,尚没有邢夫人容貌美丽。
不过她说话做事却很是干净利落。邢夫人在娘家人里最爱这个妹妹。
如今儿子满月,二妹妹白夫人来了,邢夫人心里也十分欢喜。
“姐姐有了外甥,我也全然放心了。”
白夫人笑着逗贾璋:“咱们璋哥儿长得可真好,想来是随了咱们娘的相貌。咱们姐弟几个没一个好看的,长的都像爹他老人家。”
贾璋(陈矩)这些天早就适应了璋哥儿这个名字。
别人一叫璋哥儿他就看过去,特别给面子。
现在白夫人叫贾璋小名逗他,他就顺着声音看过去对她笑。
白夫人见了,更是爱他,直搂着他叫心肝儿肉。
“你喜欢就自己生去。”
邢夫人佯嗔白夫人道:“来我这儿稀罕孩子稀罕得没够作甚?”
白邢氏笑道:“我可不着急,着急也没用,这孩子也不是说来就来的。不过姐姐,我家那口子虽然没本事了些,人却老实。不敢跟我耍什么花样。日后若我有福,或能子孙满堂。若是我没福,那也是我的命数……”
邢夫人捂住了她的嘴斥道:“混账,这样没福的话也是能乱说的?天上的福神看着你呢!”
言罢,邢夫人放下了手,语气有些欣慰又有些心酸:“虽只见了几面,但我知道妹夫是个老实人,只是太清苦了些。说到底还是我和你弟弟拖累了你,我嫁到这府里要带大笔的嫁妆博个体面,你弟弟娶媳妇也要银子……”
白夫人当即落下脸来:“姐姐,你要再这么说话,我可是再不会登门了!咱们家那点儿家私,若不是你嫁到这府上,早都被族人吞尽了!”
“更何况当初父亲去了,没有姐姐撑着,哪里有我的清闲日子?如今日子好起来了,姐姐有了孩子,在这府里也不用再战战兢兢了。日后咱们再给小妹找个好人家,就再没有操心的事了。”
邢夫人听到这儿,伤怀什么的全都没了:“可得给三姐儿好生相看夫家,只三姐儿眼高,咱们家也败落了,倒是难寻个四角周全的人家。”
白夫人笑道:“我家老爷在国子监有一同僚,原是从南县教授,后来得了上峰青眼,被提拔进京做了国子助教。他家里有田有俸禄,虽不富贵,却也衣食无忧。”
邢夫人想了想道:“这听着像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家。不过还是得多看看,说不得有更好的……”
白夫人明白她话中未尽之意,便笑应道:“我都听姐姐的。”
邢夫人姐妹在后院谈心其乐融融,王夫人在前头待客,心里却不舒坦。
邢夫人的儿子不过是继弦之子,只是满足了老太太多年没抱到孙子的遗憾,就得到如此的抬举。
她的元春却因为生在了夺嫡的敏感时期,只草草地办了满月。
她的姐儿可是大年初一出生的,未来必然有大造化的。
哪里是邢夫人的小崽子比得上的?
总之,大房风光,王夫人就高兴不起来。
周瑞家的见王夫人不高兴,只得低声拿好话哄她省得她脸上难看:“太太,今天咱们大姐儿可太风光了!那些夫人们都夸咱们大姐儿气度好呢。以后啊您的福气可享不尽了。享完了珠大爷的就是享大姐儿的。他们都要孝敬您这位老封君呢!”
王夫人嘴上谦虚道:“元春她小孩子家家的,哪里当得这么夸?小心折了她的福气。今日能有一二风光,也不过是各位夫人抬举。”
周瑞家的笑道:“您别不信,北静王太妃都夸姐儿长得好呢!”
北静王太妃?
王夫人被这个名字勾起了她藏在内心深处的念头。
王太妃觉得元春好,是不是能把元春嫁给……
只是北静郡王已经有了未婚妻了。
真是可惜。
不过以元春的相貌,连王妃都当得。
若是把元春送进宫里去,说不得元春能得了贵人的青眼。
只可惜老爷只是从五品的京官,若老爷有老太爷的本事,她还何必讨好甄家,给元春苦心绸缪一个区区侧妃的位置。
不过,若元春做了王爷的侧妃,得了王爷的宠爱,未来就能帮衬她父亲哥哥的仕途了,这也是一桩好处。
况且……
她的元春可是个有造化的,说不得元春嫁了瑞王后,瑞王爷就一入风云就成龙,元春也跟着鸡犬升天直接就做了娘娘呢……
若是有人知道王夫人的想法,肯定会讥讽她想的倒是美。
不过王夫人一定会反驳他说她的元春生在正月初一,怎么可能没造化呢?
周瑞家的尚未察觉到王夫人的野心,还在为自己已经哄好了主子而自鸣得意。
心想,还是我有办法。
主子离了我可怎么办啊?
萱儿,或者说是周姨娘的孩子终究还是没了。
贾璋时常躺在雕花小床上听伺候自己的奶娘丫鬟们闲唠嗑。
奶娘丫鬟们都说二老爷房里的萱儿小产,着实可怜。
还好二太太怜悯她,抬了她做姨娘。
以后萱儿就不再是没名没分的通房丫头了。
但他娘邢夫人的陪嫁王善保家的和费婆子的说法又是另一种。
她们说周姨娘的孩子是二太太给弄没的。
贾璋按照这个孩子没了后对谁有利分析了一下,也觉得二太太王氏嫌疑很大。
他投王善保家的一票。
不过迄今为止,他还没有见过王夫人呢。
他母亲邢夫人看他看得很紧,从不带他出去待太长时间。
除了贾赦和贾母以外,邢夫人几乎不让他见外人。
贾璋就这样平平安安地长大了。
又过了两年,王夫人老蚌怀珠,怀了一个孩儿。
王夫人为此十分得意。
她把这一胎看做丈夫贾政看重她的标志。
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两个跑到小世界找机缘的地府刑徒,也循着转世投胎的神瑛的气息找到了荣国府。
这两人刚要把警幻仙姑给他们准备好的通灵宝玉送到王夫人胎中,就见到荣国府上空一片弥漫着一股至阳至烈之气。
此阳气炽烈无比,又夹杂金戈锐气。
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差点儿被这股气息灼烧得化作飞灰。
两人被吓得全然忘了警幻的嘱托,鬼一样逃走了。
至于那块通灵宝玉,自然也没被他们成功送到王夫人胎中。
贾璋全然不知道王夫人此时怀的孩子原本该是一个在落草时衔玉而诞的传奇人物。
更不知道那玉是还能随着人一起长大的奇物。
不过若是他知道了,一定会感谢三清玉皇保佑没让那玉出现。
要知道,玉是君子器,更是天下器。
始皇帝的玉玺就是由和氏璧制成的。
口中含玉而诞,那玉又如此妖异,哪个皇帝不忌讳?
更别提在他们目前所在的盛朝,太/祖发家靠的就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流言。
因为这个,朝廷对民间的神异传闻素来警惕。
所幸贾璋魂魄里的壬水蟠桃桃枝克制阴邪,散发出来的至阳之气逼退了茫茫和渺渺二人,才没让含玉而诞的事情发生在荣国府。
不过这些神异之事,失去遇神记忆的贾璋并不知情就是了。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二房婶娘在芒种那天生下一个孩子,生产的过程并不顺利。
是的,没有通灵宝玉的帮助,神瑛早产了。
王夫人这一胎怀得确实很艰难。
在王夫人怀孕养胎时,老太太赐给贾政的通房翡翠坐了胎,王夫人被此事气得胎像不稳。
在王夫人生下哥儿后,翡翠的身孕也七个月了。
翡翠和已经变得槁木死灰一般的周姨娘可不一样。
她是家生子,有老子娘帮衬。
又是贾母赐下的丫头,王夫人也不好磋磨她太过。
最重要的是,翡翠十分美貌,勾的贾政半颗心掉在她身上。
有周姨娘的前车之鉴在,翡翠再多挑拨几句,贾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护着翡翠了。
贾政甚至还为此求到了贾母头上。
贾母也答应了。
她自己可以收拾丈夫的小妾,但却万万不许儿媳妇杀死贾家的子嗣。
当然,若是翡翠想跳到王夫人头上作威作福,贾母也不会手软。
通房生的庶子,可比不上老二媳妇肚子里的那个金贵。
所以,在发现王夫人的胎像不好后,贾母就不再纵容贾政日日宿在翡翠那里了。
王夫人松了口气,可终究还是不平。
翡翠那小贱人的孩子竟保住了。
贾政还说他绝不许翡翠落得和周姨娘一样的下场!
但经过贾母的敲打后,王夫人就算再不服,也只得忍了。
老太太说了,若是她不老实,就要把翡翠生的孩子和她现在怀的这个孩子都抱到荣庆堂里抚养!
王夫人哪里甘心让贾母抱养这两个孩子?
当初贾母抱养贾珠和元春时,曾对王夫人许诺过,若是王夫人再有了孩子,就允她自己抚养。
如今贾母要借机食言而肥,王夫人也只能被贾母拿捏。
她舍不得自己的骨肉离开自己身边啊!
至于翡翠生的孩子……
那也是断断不能让老太太抚养的。
一个通房的骨血,也配在老太太跟前儿长大,抢她孩子们的宠爱?
因着这一点,王夫人也不敢太过磋磨翡翠了。
只是翡翠也没春风得意多久。
因为她只生了一个女儿。
庶女和嫡子,这个选项对于贾政而言很好选择。
他心里的天平重新向王夫人倾斜。
贾政为儿子取名为贾瑛,取“玉瑛仁宝”之意。
王夫人给自己的小儿子取了个宝玉的乳名,对其十分疼爱。
在宝玉六个月时,这孩子生了场急病,任是贾家请多少名医都治不好。
王夫人急得嘴上起泡,天天烧香拜佛,祈求各路神仙保佑儿子病愈。
没过多久,王夫人听人说京郊皇觉寺的香火很灵,她立即就去祈福了。
不料,她在皇觉寺里遇到了一对儿挂单的僧道。
这对僧道就是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
他们赠给王夫人一块美玉后翩然而去。
只听这二人道:“我二人乃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人士。汝子乃贤德大才转世,他日必有后福。汝且好生教养。此玉乃仙家宝物,只要汝子日夜贴身佩戴,不出三日必然大病全愈。”
王夫人见到此情此景,大惊失色。
在请了寺里大师傅看了玉,发觉玉没有任何问题后,王夫人连忙带着玉回家给宝玉戴上了。
这一僧一道来去无踪又淡泊名利,送完玉什么报酬都不要。
他们应该不是骗子。
若这玉能真救宝玉的命,她便是给这一僧一道塑造金身都行。
贾宝玉的病是在他投胎前就被警幻种在神魂里的,唯有这通灵宝玉(五彩石)上面的功德才能化解。
如今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特意给王夫人送来了通灵宝玉,贾宝玉又怎能不百病全消?
警幻算计这么多也没什么好心。
通灵宝玉乃是补天石碎片,落在地府里,自带功德。
警幻这个刑徒从地府逃走时特意夹带了它,把它带到了小世界里。
奈何通灵宝玉天生抵御阴邪,又生出了神智,警幻没办法直接吸收它上面的功德。
没奈何下,她便想出了导演一出红楼幻梦的主意。
她自己养育出一个精魄,给他取名神瑛,送他投胎转世,历经苦难。
再把通灵宝玉送到神瑛手中,把这通灵宝玉设计为与神瑛命数相关之物。
如此便可混淆神瑛与通灵宝玉的命格。
再给神瑛设计几次劫难,让那通灵宝玉替神瑛挡了,便可磨灭通灵宝玉的神智。
如此一来,待茫茫渺渺接引神瑛归来时,警幻就可以让从欠了她因果的神瑛,实则是被混淆命格的通灵宝玉还她因果。
这样,她就可以借机夺走功德修为大进了。
只是没想到在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下界时居然差点被至阳之气烤化……
警幻仙姑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才导致的,但她也不敢接近荣国府。
茫茫渺渺二人说了,荣国府内有一股至强的壬水阳刚之气,专克他们这些沾染了六道轮回污秽的偷渡刑徒。
若是去了,一个不慎就要灰飞烟灭。
所以警幻她们只能另辟蹊径了。
他们这才找到了出门进香的王夫人头上。
在宝玉悠悠转醒后,王夫人坚信自己遇到了神仙。
为了替宝玉还愿,她还特意命人打造了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的金身日夜礼拜。
不过贾母和邢夫人认为王夫人只是在争宠。
这三年来,因为贾璋聪慧灵巧,贾母十分疼爱他。
在分权制衡的心理下,贾母还分给了邢夫人一点点管家权。
这两件事惹得王夫人非常不满。
邢夫人参与管家,王夫人就不敢像之前一样大肆贪墨了。
王夫人的收入因此锐减,她自然很不高兴。
还有贾璋。
一个续弦的儿子,凭什么被老太太这样宠爱?
王夫人的不平,贾母是知道的。
王夫人的那个陪房周瑞家的给王氏出过给宝玉制造祥瑞的主意,贾母也是知道的。
不过贾母不知道的是,后面的那条流言邢夫人暗中推动的。
这几年因为邢夫人沾了管家的事儿,让王夫人的“损耗”变少了。
王夫人乌眼鸡一样看她,给她下了不少绊子。
邢夫人也不是泥人做的,当然得回敬一二。
王善保家的可是费尽了心力,才在二房安插了一个跑腿杂役小丫鬟彩月。
又在背后指使这小丫鬟投靠了贾母。
在贾母的暗中襄助下,如今彩月已经进王夫人屋里伺候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污糟事儿,就是通过彩月的嘴传到贾母耳朵里的。
邢夫人也不怕彩月反水。
彩月是逃难的难民,和她弟弟一起把自己卖了,埋了他们爹。
王善保家的早就按邢夫人的吩咐,把彩月的弟弟养在了外头。
彩月一心挂念着和她相依为命的弟弟。因此就算老太太看重她,她也不会背叛邢夫人。
在彩月的挑唆下,贾母愈发觉得王夫人嘴里的什么神仙什么宝贝什么玉都是子虚乌有之事。
宝玉分明是被她舍了老脸才请来的太医院副院判治好的,和王氏的装神弄鬼有什么关系?
王夫人却不知道老太太是这么看待她的。
她只是暗恨,为什么她宝玉这么大的来历,在贾母这里的宠爱却很一般。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
贾母不宠爱宝玉,她自己会宠爱宝玉。
天上的仙人都来救宝玉,宝玉以后必定有大造化。
以后宝玉为官做宰、让她穿戴一品九梁翟凤朝冠。
老太太不疼宝玉,日后也别来沾她宝玉的光。
因为存了这个心思,王夫人对宝玉十分宠爱。
她待宝玉,简直是捧在手心里怕被风吹走,含在口中怕被含化了。
就连贾珠和元春都要退一射之地。
贾母只觉得王夫人也是有本事的。
说谎说得居然自己都信了。
贾宝玉如今的玉并不是按照原本的命运线里落草时衔于口中、贾母亲眼看着那玉随着人一起长大的那块。
又有彩月的证词在,贾母自然不信宝玉有什么神异。
但是,就算如此,贾母尚且因为贾政对宝玉产生了爱屋及乌的心理,并没有对宝玉产生什么不喜之意。
只是,在贾母疼爱的大孙子贾珠因为宝玉在王夫人那儿受了委屈后,贾母就对宝玉淡了。
王夫人十分宠爱小儿子,这是荣国府上下有眼皆知之事。
——就连珠大爷都因为宝玉在二太太那里受了好些冷待哩。
贾珠素来多思,见王夫人如此,难免由亲娘的态度联想到贾赦与贾政的境遇之别。
一时间,他心乱如麻。
大伯有爵位可袭,尚且退居东院。
他却是没有祖父那样的父亲,可以给他安排一个爵位。
忧患之下,贾珠读书更拼命了。
在没日没夜的苦读下,贾珠瘦了好大一圈儿,脸也白苍苍的。
出门时,又因为脸色不好,惹得好几个嫉妒他进学的勋贵子弟的冷嘲热讽。
他本就心气儿不顺,身体就更不舒服了。
可王夫人一心挂念小儿子,还琢磨着要把大年初一生的女儿嫁个权贵,自然没有注意到贾珠的异常。
贾珠愈发惶恐。
他越想越害怕,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
偏生他又不能跟贾母说,否则祖母肯定会惩罚母亲。
而且,祖母眼下正忙着为元春相看人家,他也不好拿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烦她老人家。
元春被贾母养大,教养谈吐都是极好的。
打从去年起,就有不少人家想讨元春回去做儿媳妇。
但是贾母对这些人家很挑剔,不是觉得对方家世低,就是觉得人家哥儿不上进。
她心里总是想着,还要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
像他们这样的勋贵人家,把姑娘留到十七八乃至二十也是常有的事。
既然时间富裕,她自然可以从容挑选。
王夫人更是对这个不满意,对那个也不满意。
她相信她的元春出生在大年初一,必然是有大造化的姑娘。
尤其在听到进京的甄家人向她透露的隐秘消息后,她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甄家人说,瑞王妃多年无子,甄贵妃对此十分不满,决计要给瑞王爷指一个出身高贵的侧妃。
可是王府的王妃侧妃都是要通过选秀指定的。
这些年乾元帝上了年纪,日常起居多以养生为要。
各位王爷府里又都有了妻子侍妾,没有指婚的需求,所以皇上已经把大选给停了。
甄贵妃难以扭转皇帝的心意,也不敢劝皇帝选秀。
皇帝停办选秀是为了养生,你甄贵妃让皇帝重启选秀,是盼着皇帝早死吗?
所以贵妃娘娘也没办法指望选秀了。她心里想着先把人选定下来,再让那姑娘参加小选,把人送进宫里当女史。
待时机成熟后,贵妃娘娘就把人指进瑞王府做侍妾。
进了王府后,再由王爷请旨,加封这位被选中的姑娘做瑞王侧妃。
王夫人心想,这不就是给她元春准备的大好机会吗?
为此她还特意请了甄家人吃饭,想从对方嘴里多套出点话。
不过王夫人还算有点机心,知道上赶着不是买卖。
所以她嘴上并没向甄家人推荐元春。
但她心里已经千肯万肯了。
义忠亲王倒了后,朝堂上以三皇子安王、四皇子齐王、六皇子景王与十二皇子瑞王最得陛下宠信。
下任皇帝必然在这几人中角逐而出。
而瑞王殿下的母亲甄贵妃又是皇上最宠爱的御妻。
若元春做了瑞王爷的侧妃,以后可是有可能成为宫里的娘娘的!
不过这样的大事只靠王夫人一个是没办法办成的。
王夫人不愿意去求贾母。
她生怕元春出息后只记得她祖母的好。
因此,她私下里回娘家去求哥哥王子腾,想求王子腾把元春送进宫。
但让王夫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王子腾居然一听到甄家就拒绝了她。
王子腾还肃声警告王夫人不许自作主张。
他很看好齐王,正在对其卖好,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把外甥女送进瑞王的后院呢?
没有娘家的支持,王夫人只能指望贾母了。
至于贾政,王夫人根本就没有想过和他商量。
她太清楚贾政的自命清高和不通俗务了。
这事儿和贾政说也是白说。
她不但得不到什么帮助,反而还生一肚子的气,所以还不如直接去求贾母。
此时元春对母亲王氏的筹谋尚不知情。
她在闺房里一边绣衣裳,一边让大丫鬟抱琴给大哥哥贾珠送她提前吩咐厨房煮好的汤汤水水。
母亲的偏心,大哥哥的不安与不满,元春全都看在眼里,却也只能在心里着急。
要她说,母亲有些过了,大哥哥也有些多心。
只是她这个做女儿做妹妹的,又能训斥哪一个呢?
更何况,大哥哥马上就要参加乡试了。
上一科大哥哥没考中举人,父亲就很不高兴,全然忘了大哥哥进学时的开心,一味地严词训斥。
若是这一科大哥哥还不能中式,只怕还是要被父亲责骂的。
若是寻常时候,父亲如此做也没什么。
可眼下大哥哥还在生母亲闷气,若再被父亲劈头盖脸地骂一顿,只怕会和父母离心。
还有……
这些日子大哥哥愈发勤勉了,人都熬瘦了一大圈儿。
元春心疼得紧。
她和贾珠一母同胞,怎能不心疼呢?
可她也不能拦着贾珠苦读阻碍哥哥的前程。
除了给贾珠做些汤汤水水让他补补身子外,也做不了什么别的。
抱琴最近没少被元春吩咐着去给贾珠送东西,听了贾元春的吩咐后立马就去办事了。
抱琴在半路上遇到了贾琏。
贾琏小时候也住在荣庆堂,抱琴又是元春的大丫鬟,大家都相熟。
因此抱琴见了贾琏后,连忙亲亲热热地问安:“奴婢给琏二爷请安,二爷万福。”
贾琏看她提着食盒,笑问道:“姐姐这是要去给珠大哥送东西?”
抱琴回道:“大姑娘心疼珠大爷备考乡试辛苦,给珠大爷做了点汤水补身体。”
贾琏一瞬间思绪万千。
贾珠又要参加乡试了。
珠大哥哥是全府改换门庭的希望。
老太太大姐姐二婶对其全心全意地关怀也是应该。
他这个废物比不得人家。
想到这儿,他自嘲一笑,敛了敛眸子。
罢了罢了,何必钻这个牛角尖?
总归他还有爵位,也有自己嫡亲的兄弟。
没必要扒着别人不放。
抱琴回完话后只见琏二爷笑意盈盈道:“那你快去吧,我也要去给我们太太请安了。”
抱琴笑着应是,心里感慨琏二爷相貌生得真好,怪不得不少小丫头心里念着他。
一边又暗生疑惑:琏二爷是什么时候和大太太亲热起来的?
贾琏一进东大院正房的门,就看见蓝色的一小团坐在炕上,在奶母的照看下玩九连环。
见他来了,小团子脆声道:“二哥哥来看璋儿了?”
贾琏走过去搂住他,笑吟吟问他道:“嗯,哥哥来看璋哥儿了,璋哥儿想哥哥了吗?”
贾璋深知,想要在大宅门里过得好,就得让家里的关键人物喜欢自己。
作为脸皮比城墙厚、腰杆比柳枝软的前东厂督公,贾璋对放下身段耍宝卖乖讨好贾母贾赦邢夫人一事毫无心理压力,并且很容易地得到了他们的喜爱。
对于贾琏这个缺爱的半大孩子,他抱着有草没草都打一竿子的原则,也说些甜言蜜语哄他宠爱自己。
所以在贾琏搂着他时,他抱住贾琏的胳膊道:“璋哥儿想二哥哥,最喜欢二哥哥了。”
贾琏笑呵呵地亲了他一口:“哥哥也最喜欢璋哥儿了。”
两兄弟亲香了好半天,贾琏才想起来问贾璋的奶娘冯嬷嬷:“怎么没见到太太?太太是去了老太太那边儿,还没回吗?”
冯嬷嬷道:“回二爷的话,太太早就从荣庆堂回了。刚刚太太哄三爷玩,杨梅饮子撒了,不小心污了衣裳。现在是去换衣裳了。”
贾琏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对此并不关心,只继续搂着贾璋兴致勃勃地逗他说话,和他玩些小孩子的幼稚把戏。
这两兄弟也是搞笑,都自以为自己是在哄孩子,心底都颇为得意。
压根儿想不到对方是在把自己当孩子哄。
或者说贾璋是知道贾琏的想法的,只是他并不在意就是了。
两兄弟没玩多大会儿,邢夫人就换好了衣裳回来了。
一进屋,邢夫人就见到贾琏正在亲亲热热地和贾璋说话。
她的笑容也真心实意起来:“琏哥儿来了。”
贾琏恋恋不舍地放下怀里的贾璋,向邢氏请安道:“太太安,您一切都好?”
邢夫人道:“我都好,哥儿这两天怎么样?饭用的可好?”
“儿子一切都好。”
贾琏心底清楚他们这对继母子对彼此的“关心”都是在演戏,不过是为了营造母慈子孝的假象。
但贾璋对这种戏并不反感。
要是继兄和母亲成天打架,他才真的是要头痛得要命呢。
况且他心里很清楚,邢夫人对贾琏这般和颜悦色,也是在帮他拉拢人心。
在邢夫人眼里,贾琏还有些价值。
贾赦年纪也不小了,贾琏虽说文不成武不就,可好歹还有个爵位可以继承,日后也有可能成为他们母子二人的依靠。
“昨天吃的桂花馅儿点心特别好,母亲,咱们不是说好了今儿要请哥哥一起吃吗?您没忘记让嬷嬷告诉厨房做吧?”
邢夫人看贾璋与贾琏坐在一起,两人都唇红齿白的,竟好像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弟。
她心下难得软了些。
贾琏也是可怜孩子,被他二婶勾着学坏,如今竟成了个草包。
不过她没心思掰正贾琏,对他示好也只是为了给自己儿子积累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