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贾璋传by惊鸦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6
在重阳节前,荣国府上下就已经为贾璋的婚礼忙活起来了。
邢夫人和史湘霓婆媳二人脚打后脑勺地忙了好些天,邢夫人这个做母亲的肯定希望儿子的婚事能够尽善尽美, 史湘霓也不想让贾璋和黛玉在婚礼上留下什么遗憾。
后街的瑶五奶奶施氏,东府的小蓉大奶奶胡氏, 还有元春、迎春两个已经出嫁的姑奶奶也都来荣府帮忙。
在她们的精心筹划下,荣国府上下都焕然一新。酒席、戏班、喜轿、喜婆、宾客等事, 也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至于贾璋这个新郎官的工作,大概也只剩下了试衣服, 以及提前多拟几首催妆诗。
重阳节当天早上,贾璋早早起来洗漱梳洗。
他今天换了一身大红色麒麟纹织金妆花缎吉服,腰系蒙金犀角带,脚穿乌皮六合靴,头上戴着朱缨宝饰之礼冠,剑眉入鬓,目似点漆,别有一番风流缱绻。
贾琏瞧着他这一身打扮,笑着道:“我们茂行可真俊俏,比哥哥可强多了。”
贾璋把玉佩挂在身上,瞥了一眼贾琏潋滟的桃花眼:“都当爹的人了,还这么不正经,小心我告诉嫂子!”
贾琏讨饶了两句,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凑过来,低声道:“我给你的好东西,你看了吗?”
贾璋很想告诉贾琏,你珍藏的避火图和万历皇帝珍藏的避火图一比简直就是废纸。
虽然我不像哥哥你一样养通房小妾,也不偷买避火图这种违规产品,但我的见识可比你的见识多多了。
可惜这件事,贾璋他不能说出来……
“看了,看了。”
贾璋做出一副既不好意思又不耐烦的模样从贾琏手中逃了出来,转手就跑到贾母和史湘霓面前告了贾琏一状。
在祖母和妻子的联手镇压下,贾琏立即跑去前院招待客人、布置场地,简直忙成了一只陀螺……
贾璋也去门口招待客人。
直到他把师祖杨宗祯,会试座师原朴,翰林院学士宋榆,以及一干杨门师叔安置好后,吉时也到了。
贾璋他也带着荣国府的接亲队伍,吹吹打打地前往落英巷林家接亲去了。
贾璋走了,接待贵客的重任就只能交给贾璋的亲朋了。
原朴亲自参加贾璋的婚宴,意在杨宗祯,因此他们这边倒也不用太多人照顾。
只需贾赦这个身份地位都够的新郎父亲陪客就可以了。
杨门的众位师叔伯、师兄弟,则被贾璋交给已经结婚的叶荆、郭子守、赵家萍等自家人照料。
请叶荆过来帮忙,是为了托底,这些客人和叶荆都认识,双方说话也不尴尬。
安排郭子守、赵家萍过去招待客人,自然是为了让他们去混个脸熟,也好结交一二人脉……
而勋贵人家的男客,则由贾琏、贾蓉、贾蔷叔侄三人,以及已婚的陈也仁与后街的贾瑶、贾芸等人帮忙招待。
贾赦在阁老面前还是很能伪装的。
他谈吐得体,眼睛也不往戏台上面瞄了,就坐在一边招待府里的贵客,态度十分殷勤热情,简直挑不出来半点过错。
要是贾母见了贾赦现在的模样,只会默默腹诽,老大两次娶老婆都没装出来的正经模样,今天总算是装成了!
贾赦对自己的表现也很满意。
要知道,他可是提前去陈端祥家里排练过的!
若是还出错,他这半个月的苦头不就白吃了吗?
没错,贾赦在得知杨宗祯也要来参加贾璋的婚礼后,他就坐立难安地跑去挚友家里参加礼仪培训去了。
杨宗祯可是阁老!
还是熬出头的、掌握了实权的阁老。
这样的权势,除了没有爵位外,与他当初正当权的老爹代善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甚至还要更胜一筹呢!
贾赦当然不会允许自己在杨宗祯面前掉链子,给宝贝儿子丢脸了……
除此之外,还有杨门的外官派人来送礼,理学的名家登门来做客,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荣国府的丫鬟小厮们都年轻,不像府里的老人,经过贾代善在世时的大场面,看到今天登门的这些客人,他们竟有些目不暇给了。
因为贾母还在,太妃王妃什么的,这些丫鬟婆子们也没少见。
但是内阁阁老、理学名家,这些人他们还都是第一回见呢!
用府里老嬷嬷的话来说,就是这回他们算是长见识了!
前往落英巷接亲的贾璋对家里还是很放心的。
祖母、母亲和二嫂提前操办了那么长时间,自家的几位好友以及哥哥贾琏也都不是不靠谱的人。
他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地方。
今天的天气很不错,瓦蓝的天,明媚的太阳,看得人心里都亮堂堂的。
清虚观的张真人还是有些真本事的,怪不得朝廷愿意给他封赏……
光是从他给荣府公子小姐们择定的婚期就能看出来他的本事。
不论是元春迎春,还是贾珠贾琏,张真人择定的良辰吉日都像今天这样天气晴明,最是适宜大婚的了。
贾璋骑在马上,与他的朋友们一起前往落英巷。
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愉悦,因为他终于要迎娶他喜欢的姑娘为妻了。
一想到这件事情,他就觉得心头滚烫。
黛玉的名字也变成了潺潺春水,滋润了他心里的万里山川。
而他未婚的朋友们,不是文质彬彬的举人进士,就是猿臂蜂腰的五陵少年,十来个英姿勃勃的少年人骑马前往林家接亲,本就是一道极其靓丽的风景线。
与荣国府一样,落英巷林府今天亦是宾客如云。
林如海的故旧好友也不少。这些人里面,有的一家人都来林家了;有的和宋榆家里一样,男女主人兵分两路,一路去荣府,一路去林家。
因此,黛玉这里的气氛也很热闹,以宋夫人为首的夫人小姐们都在黛玉这里和她说话。
还有迎春,她也被贾璋请到林家这边陪伴黛玉了。
贾璋知道,姑父肯定会邀请很多夫人小姐来陪伴黛玉的。
但是,这些人不像迎春那样与黛玉熟悉。
他请迎春去林家帮忙,也是担心黛玉身边没有亲密的女眷,心里觉着孤清。
黛玉她一早起来就沐浴更衣了,林如海是最疼爱女儿的,他给黛玉准备的嫁衣和凤冠都是难得的奇珍,看得众位夫人连连感叹林如海的爱女之心。
黛玉听闻此言,心中很是难过不舍。
这两年和爹爹在一起的日子,她过得很开心。
如今要和爹爹分开了,黛玉又怎么可能不伤心难过呢?
若非贾璋提前安慰过黛玉,说他会经常带黛玉回家探望林如海的话,只怕黛玉现在还会更加伤心些。
迎春见黛玉情绪低落,悄悄地捏了捏她的手,又对她安抚地笑了笑。
看到迎春温柔的笑容后,黛玉的心里也安定了些。
这些夫人都是看在父亲的面子才来林家帮忙的,她总不能当场哭泣,惹得她们手足无措……
她强忍着泪意,请父亲请来的嬷嬷为她绞脸梳妆。
在黛玉妆成后,迎春接过青雀送来的玉梳,亲手把玉梳奉与宋夫人:“麻烦您了,宋夫人。”
“赵二奶奶,你太客气了。”
宋夫人接过迎春送过来的玉梳,一边梳理着黛玉柔顺的长发,一边轻声道:“一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听着宋夫人柔和的声音,黛玉忍不住想起了母亲,眼中泪意更甚。
若是母亲还在……
众人见了,只道黛玉舍不得家里。
连忙给她拭去泪水、补好妆容、戴好凤冠霞帔,又围着黛玉安慰她的心情。
这个道这桩婚事是天作之合,那个道想家了就和女婿一起回家省亲就是,还有年轻小姑娘夸黛玉漂亮的……
黛玉听了,情绪好了许多。
在收拾好心情后,她又向这些夫人小姐们行了一个万福礼,连声感谢她们的帮助与陪伴。
在黛玉梳妆完毕后没过多久,荣国府的迎亲队伍就抵达林府大门前了。
黛玉在京城没有同族兄弟,但林如海也不会让贾璋那么容易就走进林家的大门。
没有同族的侄儿,不还有他年兄家里的世侄吗?
因此林府大门前,也是围了乌压压的一群人,全都是林如海请来的人,专门来考贾璋这个新郎官的。
在林如海的嘱咐下,这些小公子把琴棋书画、刀枪剑戟考了个遍。
虽然说只是点到即止,但他们也让宾客们知道林家的女儿是娇客,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娶的。
当然了,这些问题难不倒贾璋和他的朋友们。
在贾璋做了三首水平极高的催妆诗后,他终于走进了林家的大门,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起来。
而在姑爷进府的消息传进黛玉的院子里面时,宋夫人和迎春一起把黛玉送到了林如海那边。
在宋夫人和迎春离开后,林如海看着宛若月下嫦娥的女儿,心里既骄傲又不舍,眼里也生了几分泪意出来。
他强自忍住了流泪的冲动,招手让黛玉走到他身边。
然后,林如海拿起林管家捧着的织金盖头,轻轻地盖到黛玉头上。
“爹爹只盼着你日后长乐无忧,长命百岁。”
“玉儿,你以后一定要好好的……”
第150章 十里红妆共拜天地,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贾璋来到林如海的院子时, 只见如海穿了一身簇新的绯色云鹤袍子,看向他的眼神十分肃穆。
贾璋走上前去行礼道:“姑父,我来接妹妹了。”
林如海道:“还叫我姑父吗?”
贾璋立即改口道:“岳父……”
他还是第一次这样叫林如海, 耳根都有些红了。
林如海见他这副模样,心里反倒更加欣慰些。
在林管家的指引下, 贾璋向林如海敬茶磕头, 又接了林如海给的红封。
林如海嘱咐道:“玉儿秉性柔弱, 以后还要劳烦璋哥儿你多挂心。”
“我只盼着你们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同心同德, 白头偕老。”
贾璋看向林如海:“小婿会对妹妹好的, 岳父大人放心, 我必然不会辜负黛玉。”
林如海拍了拍贾璋的肩膀,眼角隐隐泛出水光:“那就好, 那就好, 那我就放心了。”
在林如海嘱咐完贾璋后, 盖好盖头的黛玉也被青雀和紫鹃从屏风后面扶了出来。
贾璋看向黛玉,只见黛玉穿着一身华美的大红翟纹织金吉服,盖着串着珍珠的大红盖头。
还没等他说话,就见林如海走到黛玉身边:“玉儿没有兄长,没关系, 爹爹亲自背你出嫁。”
黛玉的体重是很轻的。
但林如海年纪也大了,身体也不算强健, 从林如海的院子到大门门口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黛玉哪里舍得让林如海受这份劳累呢?
见此情形,贾璋直接走上前去, 对林如海道:“岳父,让我来背玉儿吧。”
林如海轻声道:“可这不合规矩。”
“在妹妹出嫁前, 我是妹妹的哥哥;在妹妹出嫁后,我是妹妹的夫君。我背妹妹,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合规矩之处……”
在贾璋的坚持下,林如海也没逞强。
而贾璋亲自背起黛玉,走出门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他一定会对黛玉好的。
而黛玉她趴在贾璋背上,努力忍着眼中的泪水。
对爹爹的嘱咐,在三哥哥来之前她就已经全都说完了,她只求爹爹日后能够健康长寿……
她看着贾璋衣服上麒麟的绣纹,竟有一种心落下来的踏实感。
因为是贾璋,黛玉才觉得安心。
林如海一路送到林家门口,直到他看到黛玉上轿,直到他看到贾璋放下放下轿帘,直到他看到荣国府迎亲的队伍启程,他才转身回府,招待林家的宾客。
从今往后,玉儿就是荣国府大房的三奶奶了。
就算璋哥儿再欢喜玉儿,就算岳母她老人家再疼爱玉儿,玉儿她也不再是年轻的女孩子了。
她要渐渐变成一位世家夫人,变成一位母亲,再也不能像在闺中这样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了……
随着喜庆的鼓吹声,荣国府的迎亲队伍与林家送嫁的队伍重新走上街头。
荣国府准备的喜轿很是宽敞,轿内饰以朱缨宝饰,轿外笼罩织金锦绣,好不遮奢气派。
轿夫们抬轿子时也十分平稳,没有让黛玉感到颠簸。
而在花轿外面,荣府的小厮拿着簸箩,往街边撒喜钱,惹得街边闲人争抢,以至祝贺声连绵不绝,与鞭炮声、鼓吹声、马蹄声共同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黛玉坐在花轿里面,手里捧着一只皎洁的如意。
青雀等人都随侍在花轿外面,此时黛玉一人待在花轿里面,脑中有些茫然,有些不舍,又有些期待。
最后她只是垂下眼眸,盯着如意上面的祥云纹路,无声地出神。
“三哥哥啊……”
黛玉喃喃自语,除了她自己,谁也听不到她这一句喟叹。
荣国府撒出去的喜钱十分丰厚,惹得不少人都不禁啧啧称叹,这荣国府真是看重与林家的婚事啊!
而这些人看到黛玉的嫁妆后,更是赞叹不已。
林如海只有黛玉这么一个女儿,给女儿置办嫁妆时十分舍得。
首饰金银,庄子铺子,丫鬟陪房,绸缎衣裳,林家五代列侯的富贵,尽数在这十里红妆上展现得清楚明白。
真可谓是金尊玉贵、繁花着锦,竟让这些见惯了大场面的京中官员都觉得晃眼。
看看那些抬嫁妆的小厮吧。
寻常人家嫁女儿,一抬嫁妆两个小厮抬也就尽够了。
林家却要四个小厮才能抬得动一抬嫁妆。
除此之外,林家准备的箱子的尺寸也比寻常的嫁妆箱子大了好几号,也不知道那些箱子里到底装了多少好东西。
林如海为了给黛玉多带些嫁妆,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他如此用心,黛玉的嫁妆又怎能不气派?
在小佛堂里念经的王夫人听到婆子们的赞叹声后,眉头紧锁,重重地叹了口气。
贾敏的女儿竟这样风光……
可今时今日,又有谁在意她这个二太太呢?
因为荣宁街和落英街都在内城,距离也近,黛玉没在轿子里坐多久,就到了荣国府大门前。
黛玉下轿后接过被人递过来的大红绸子,而贾璋他牢牢地握着绸子的另一端。
他放慢步伐,与黛玉一起跨过门槛,走进荣国府的大门。
在他们走进府门后,荣国府门口噼里啪啦地响起了鞭炮声。
而贾璋和黛玉走过大红色的线毯,一起走进宾客云集的正厅,由傧相赞礼,拜了天地。
在这之后,又请贾母受了四拜,请贾赦夫妇登堂受礼,这才夫妻对拜,又被簇拥着走进新房。
待黛玉坐稳后,贾璋从喜娘手中接过象牙制成的秤杆,小心翼翼地揭开黛玉的盖头。
黛玉眼前的红色消失了,在见到外头的光亮后,她看到了贾璋。
三哥哥他今天穿着大红袍服,凤眼含春,仪容俊秀,让黛玉突兀地想到了外面盛放的秋海棠。
她脸上有些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
贾璋坐到黛玉身边,握住她的手,在她耳边笑道:“妹妹以后就是我的妻子了。”
黛玉有些想说他不知羞,脸上却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
这时候,贾母也带着宾客和女眷过来了,史湘霓见到他们小夫妻两个这副模样,笑着打趣道:“好俊俏的新郎官,好标致的新娘子,祖母,您看他们两个,真真儿是天生一对儿呢。”
贾璋和黛玉看过去,只见新房里面站满了笑盈盈的女眷。
在他们的见证下,喜娘按照金陵的老规矩坐床撒帐,贾璋和黛玉又喝了交杯酒,放下银盏后,才算正式礼成。
贾母主动带着亲戚朋友离开了,留贾璋和黛玉小两口说话。
在贾母他们离开后,贾璋对黛玉笑道:“岳父大人可给妹妹取小字了?如今妹妹成了我的妻子,我也该改口了……”
黛玉摇了摇头:“父亲说,母亲的小字是他取的,我的小字合该由三哥哥来取。不过父亲为我取了学名,名为林懿。”
黛玉只是乳名,并非学名。
像林家这样的书香人家里,女孩子大多都是有学名的。若不是黛玉打小就住在荣国府,只怕林如海早就给她改名字了。
惟君之懿,早岁飞声。贾璋心想,林姑父给黛玉取的学名,寄托了他这个做父亲的最美好的期盼,的确是很好的名字。
他连声称赞黛玉的学名,又笑道:“既然姑父没给妹妹取小字,那我就为妹妹取一个小字吧。”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妹妹仙姿玉貌,正如空中皎皎孤月一般。这个小字,我已经想了好久了。”
他之前没提过这件事,只是不想唐突黛玉罢了。
他轻声唤道:“皎皎……”
黛玉听的耳热,不知为什么,贾璋念这个小字时,竟然这样缱绻多情……
黛玉只觉自己心里有些乱,跳动的速度也有些过于快了。
而贾璋看着黛玉,恍惚间好像看到了荷粉露垂、杏花烟润的美好景象。
他心里十分欢喜,只觉岁月静好,只求现世安稳。
“那我也该叫三哥哥……茂行了。”
黛玉叫起了贾璋的字,贾璋脸上露出了浅淡的微笑:“皎皎想怎么叫我,就怎么叫我。无论什么,我都觉得欢喜。”
就在两人的气氛愈发暧昧时,贾母身边的琥珀过来请贾璋去前院待客。
贾璋有些舍不得,黛玉笑着劝他:“快去吧,外面还有好多人等着你呢。”
贾璋心知黛玉说得对,外面的贵客是他必须亲自招待的。
于是他依依不舍地与黛玉分别了。
离开鹤鸣苑前,他还特意吩咐青桃等人一定要照顾好三奶奶。
青桃等人连连点头,在贾璋离开后,青桃她们提来了装着各色精致小菜与玉尖面来。
青雀、紫鹃等人帮黛玉去了沉重的凤冠和钗环,两边的丫鬟都是熟人,也不用互相厮见,只合在一起服侍黛玉。
黛玉见桌上的菜肴都是她喜欢的,便晓得这是贾璋的体贴。
她善于隐藏,除了贾璋,其他人对她的喜好都没有这么清楚……
贾璋离开鹤鸣苑后,前往前院招待客人。
他先是去了杨宗祯和原朴那里,感谢他们拨冗前来。
杨宗祯笑道:“你师父不在都中,我这个师祖自然要过来见证你大婚了!师祖祝你们小两口举案齐眉,琴瑟和鸣。”
原朴也说了两句祝贺贾璋的话,在这之后,贾璋就被杨宗祯打发过去招待旁人去了。
贾璋一路走过去,端着银杯给宾客们敬酒。
众人见他欢喜,纷纷凑热闹,给他灌了好些杯杜康。
不过有叶荆、杨叔玉、郭子守等好友与贾琏、贾琮等兄弟分担火力,贾璋并没有醉倒在地,只是有些微醺。
他本就生得好,今天穿着大红色衣裳,满脸写着春风得意。
如今喝了酒,脸上泛出薄薄的红,整个人愈发显得容光焕发。
众人瞧他,只觉他有些像何郎傅粉,又有些像嵇叔夜玉山将顷,真不愧三元之名,端得是风度翩翩,态度从容……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待到宴席结束之时,灯盏初息之刻,贾璋送走了荣府的宾客,回转鹤鸣苑去见黛玉。
他沐浴更衣,回到新房,只见黛玉已经换了轻便的绯色衣裙,人已经靠在床边睡着了。
他走到黄梨花木描金拔步床最里面的那一层,坐在床边,握住黛玉纤细温凉的手。
黛玉被惊醒后看向贾璋,心里颇有些惊讶。
她还从未见过三哥哥这副模样。
他面色薄红,身上只穿了寝衣,披了一件云鹤大氅,头上没戴冠,也没戴巾帽,只用一条墨蓝色的云纹发带松松地束着头发。
但这样的三哥哥很柔软,很自在……
小夫妻二人叙完话、吃完夜宵后,贾璋轻轻地解开玉扣,放下了软烟罗制成的红绡帐幔。
他拔下她头上的芙蓉玉簪,她解下他的祥云发带,其后自有阳台、巫峡之会。
他百般软语温存,在黛玉耳边轻声叫她妹妹,叫她皎皎,叫她玉儿。
他说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她说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这一夜,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
第151章 画眉深浅翠彩宝衣,互相赠礼敬拜祖先
鹤鸣苑, 青桃和青雀等丫鬟在门外等着三爷与三奶奶起床洗漱。
贾璋醒得很早,他是再世之人,床笫之间很是节制。
黛玉只是一个小姑娘, 他舍不得太过折腾她,更舍不得让她害怕……
此时此刻, 借着熹微的晨光与窗边尚未燃尽的烛光, 贾璋盯着黛玉白玉一样的睡颜, 出神良久。
他心里很是熨帖。
直到黛玉喃喃唤三哥哥,他才回过神来,亲了亲黛玉的额头。
在他起身时, 黛玉也醒了。
她垂下眼睛, 经过经过昨天的事情, 她实在是有点不好意思看贾璋。
尤其是昨天晚上,他还帮她沐浴, 这是她从未想过的事。
贾璋见黛玉羞赧, 也不在这个时候逗她, 只叫青雀她们进来伺候洗漱。
如果有熟人陪着,黛玉或许会觉得舒服些罢。
青桃、青雀、紫鹃她们带人进来后,只见贾璋和黛玉都神色慵懒、眼含秋波,一个掀开了灯罩,另一个吹灭了燃烧了一夜的龙凤喜烛。
她们几个互相看了看对方, 全都红了脸,捧着银盆铜壶上前:“三爷、三奶奶, 时辰到了,该梳洗了。”
贾璋和黛玉两人坐在窗边的美人榻上洗漱。
洗漱过后, 青桃给贾璋束发,黛玉被青雀和紫鹃簇拥着, 去梳妆台前梳妆。
贾璋含笑看向黛玉,在黛玉问他她装扮得如何时,他突然间想到了欧阳修的小词。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他语气愉悦地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皎皎比嫦娥仙子还好看呢。”
黛玉瞥了一眼他:“惯会油嘴滑舌的三哥哥……”
“皎皎不叫夫君吗?”
于是,追着妹妹让妹妹叫夫君的三爷被三奶奶撵了出去,只好可怜兮兮地坐在正堂桌前等待他的皎皎了。
早饭是胭脂米煮的粥、八样咸甜点心与各色精致小菜,贾璋和黛玉用饭后漱了口。
在这之后,他们一起前往荣庆堂,去给各位长辈请安敬茶。
因为昨日一晌贪欢,黛玉有些腿脚虚软,贾璋见此情形,轻声道:“我让人去备抬舆吧?”
黛玉按住了贾璋的手:“从鹤鸣苑走到荣庆堂,不过几步路,有什么辛苦的?我也没那么娇贵,才不要让人笑我。”
贾璋见她坚持,只好收回自己不靠谱的建议。
他手掌温热,握住黛玉的手臂,让她靠在他身上借力,直到走到荣庆堂大门口,他才松开手,让黛玉自己走。
贾璋松手松得很及时,但仍旧有眼尖的婆子看见了两人依偎着过来的模样……
青梅竹马的情分就是不一样,三爷他果然疼林姑娘。
珠大爷和珠大奶奶,琏二爷和琏二奶奶都没这么好过……
小夫妻二人走进荣庆堂,贾母见到他们穿着石榴红的锦绣衣裳,眉眼间喜意融融,宛若桃花盛开的模样,就心生欢喜。
贾赦夫妇亦是欢喜,自古道成家立业,如今他们疼爱的小儿子成亲了,又娶了黛玉这样的好媳妇进门,他们当然会高兴了。
邢夫人从昨天开始就一直在笑了。
贾赦他更是激动,他回金陵老家做的美梦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这世上就没什么比这个还要更好的了。
如今他也算是圆满了,就差一个叫菱儿的小孙子……
琥珀捧出了蒲团,贾璋和黛玉跪下为贾母和贾赦夫妇敬茶。
因为贾母舍不得贾璋和黛玉两个人跪拜,邢夫人舍不得贾璋久跪,所以婆媳两人都没训话,接过茶盏后就让他们赶紧起来。
提前编好了一段话,打算学习政老二给儿子儿媳来一段美好祝愿的贾赦满脸疑窦。
之前贾珠和贾琏娶媳妇的时候,你们可没这么快就叫起!
不过他也舍不得儿子久跪,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只在贾母说完祝词后,才张口把他准备的话说了出来,惹得邢夫人看了他好几眼。
邢夫人的想法也很简单,她就是想看看贾赦有没有被掉包。
他们老爷什么时候能说出来这么有水平的话了?
除了祝词外,黛玉这个新媳妇还收到了三个厚厚的大红包。
贾母这个祖母更是阔气,不但送了小夫妻红包,还送了他们两个一人一件衣裳。
一件是雀金裘,金翠辉煌,碧彩闪烁;另一件是凫靥裘,翠光闪烁,艳丽异常,全都美不胜收。
贾母笑道:“再过两个月就入冬了,今年你们新婚,就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好呢。”
“等到元旦的时候,你们穿着这衣服去看花灯,我都不知道那场景会有多好看。到时候好好求求你们四妹妹,好让她帮你们画一张好画像!”
惜春听到贾母提到自己,站起来笑道:“不用璋三哥求,老太太,孙女愿意给他们画呢!”
众人听到惜春的话后,全都笑了起来。
荣府众人,黛玉都是极熟的,因此也不用再介绍,只是改口赠礼罢了。
像贾政、李纨、史湘霓这样的长辈要给黛玉这个新媳妇一份见面礼,而黛玉也要给探春、惜春等兄弟姊妹,芝哥儿、兰哥儿等侄子送上一份见面礼。
在敬完茶后,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没过多久,贾母说她乏了,众人也就散了,贾璋也和黛玉一起返回鹤鸣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