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贾璋传by惊鸦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6
“进去跟老太太说一声,老爷我有要事向她老人家禀告。”
碧儿立刻去了。
贾赦在外面背着手等了一小会儿,碧儿就出来了,脆生生地说老太太请大老爷进屋说话。
贾赦走进荣庆堂,在给贾母请安后直奔主题道:“儿子回去琢磨了一晚上,思来想去,还是不愿意同意元春进宫这件事。”
贾母原来还在想贾赦怎么突然过来了,她家这个老大,请安最是惫懒。
今儿怎么大中午的想起来荣庆堂请安了?
这可不像他的作风……
结果也果然如她所想的那般,这老大过来,压根儿就不是来请安的。
贾母一下子就想到了昨天那令人火大的事儿。
她刚提起来二房想要把元春送进宫的事儿,还没说自己同意不同意。
老大就跳脚了,急忙宣称自己不同意,生怕侄女占他的便宜。
若非贾母对此事尚未下定决心,昨天的时候贾母就骂贾赦了。
“你为什么不同意?是因为看不得老二的孩子……”
贾母很确定自己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她担心贾家再一次搅进那高回报高风险的夺嫡当中去。
贾母也不是不贪图从龙之功,但她只想赢不想输,而这世间从来就没有那么好的买卖。
但贾赦不同意的原因大抵不是这个。
贾母很清楚贾赦不就是看不得贾政好。
所以贾赦才一听到元春有机会做皇妃就去跳脚。
这混账行子,从小到大都看不惯她养大的老二。
可还没等贾母把话说完,贾赦就趋步上前,直挺挺地跪下了。
贾母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晚辈给她请安,多是跪在蒲团上,像贾赦现在这样直挺挺跪下去的情况,还是少有。
“老大,你在跪什么?快起来!我可没让你跪!”
贾赦他这样激动,是因为他被贾母的话给刺激到了。
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贾母偏心眼的历史,最后竟委屈得老泪纵横。
他痛哭流涕道:“老太太,儿子知道你要说什么?无非是要说我看不得老二好,看不得老二的孩子好。可是昨天儿子那般失态,哪里是因为这个呢?”
“儿子想起了义忠亲王和父亲的旧事,儿子也是血肉做的人,也会恐惧,也会贪生怕死,儿子是真的不敢搅和进天家的事情里头去了!”
接着他又大声哭诉道:“昨天晚上我一回去就梦见爹他老人家了——他老人家嘱咐儿子,咱们家要以转换门庭、安稳度日为上,不许做弄险求荣之事。爹他老人家地下有灵,肯定也是不同意老二媳妇搞的这件事的。”
“母亲,您还记得父亲被迫致仕后心心念念的事情吗?”
贾母被贾赦的哭声闹得头痛,心中却极为动容。
一来,这么多年来,老大虽不成器,但这般狼狈形容却也是难得一见的。
贾母知道,老大没脑子骗她。这混账这般模样,是真的害怕了。
二来,她和老爷夫妻和睦。老爷心心念念的事情,她又怎么会忘记呢?
转换门庭,弃武从文,安稳度日,这些事情,她都还记得。
贾赦偷觑着贾母的神色,见她神色和缓了许多,立马把贾璋教他说的话全都倒了出来。
“母亲,您想一想,元春进宫这事儿要是好事,王子腾他怎么不搭边儿?”
“老二媳妇向来自矜王子腾权重。元春入宫一事在老二媳妇眼里是大造化大好事,她怎么会忘了她亲爱的哥哥呢?”
王子腾的态度,的确也是贾母犹豫的重要原因之一。
她看得清楚,甄家想要元春进瑞王后院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王子腾。
若是王子腾不愿意帮衬元春,那么就算元春能够顺利嫁给瑞王,他们贾家也得付出其他的代价。
说不得荣国府在大出血后,瑞王还会不满意呢。
“儿子求您了,母亲!您拦一拦老二媳妇吧!”
“儿子是真的怕了,要不是当年的事情,儿子如今又怎会如此潦倒?若非有爹他老人家苦心筹谋,咱们一家老小只怕也会人头落地!若老二媳妇真得一意孤行,儿子干脆饮鸩自尽死个干净!总比被人砍头来得痛快!”
“混账!你这话也是能随便说出口的吗?”
贾母厉声道:“你儿子都三个了,怎么还这么不着调!你死了,琏哥儿璋哥儿怎么办?琏哥儿还没娶媳妇,璋哥儿更是一团孩气。你指着邢氏一个人把孩子养大吗?”
贾母心里恼怒贾赦口无遮拦,说话没有丝毫顾忌。
可是一看他这副涕泗横流的可怜样子,也没有继续教训他的心思了。
沉吟了一会儿后,贾母才开口道:“你且把眼泪擦干吧。这副样子底下人见了都笑话!”
“老大,你就这么不看好瑞王爷?”
贾赦素来荒唐,但集思广益多听听别人的看法,总比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来得好。
所以贾母问他是怎么想的。
毕竟贾赦想要断了王氏送元春入宫的路,而她还在迟疑。贾赦想要说服她,总要给她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贾赦拿袖子擦了泪,回贾母道:“儿子愚笨,难测天家之事。但儿子清楚,甄家和咱们家、和王家都是老亲。瑞王若想以侧妃之位拉拢王子腾,完全可以选王子腾膝下嫡亲的侄女,何必舍近求远,来求娶咱们家的元春?”
“想来或是王子腾回绝了甄家,他们才找到了弟妹头上。”
他忍着恶心吹捧道:“王子腾可比儿子出息多了,看事情也比儿子明白。《论语》中说见贤思齐,咱们跟着王子腾走,总比听老二媳妇一个没经过事的妇道人家强。”
“瑞王成功又怎么样,瑞王不成功又怎么样?就算瑞王能成事,咱们送元春过去,也不过是多了个外戚的头衔而已。若元春不得宠没儿子,咱们家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爹他老人家生前最挂心的事就是转换门庭。母亲,咱们家本就是勋贵出身,要是再加个外戚的头衔,只会让珠哥儿和璋哥儿的文官路更不好走。儿子听蒋先生说,靠裙带关系是能爬的快些,但是却会毁掉自己的清名!”
“儿子此生别无他愿,只求能平安活着看到璋哥儿给爹他老人家赠些光彩,也就尽够了。”
说到这儿,贾赦又忍不住哭了。
他一边哭,一边磕头求贾母:“儿子这辈子没给母亲增过光彩,尽是让您生气。您偏疼老二些,也是应当。但这次,儿子是真怕了,只求母亲也疼儿子一次吧!”
贾母看着伏惟在地的儿子,心中百味交陈。
沉水香香气缠绵,贾母看着贾赦已经生了白发的头顶,喟叹了一声。
“你回去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从荣庆堂出来后,贾赦看着湛蓝的天空,长出了一口气。
今天这些话,他说得直犯恶心。
不过为了最后的结果,装模作样些也没什么。
他这次目的达成后,总算是琢磨出来政老二平日里装模作样的好处了。
政老二不就是靠装刻苦、装清高,才博得好名声,赢得父母的宠爱的吗?
现在他听璋哥儿的,学一学老二装模作样窝囊卖惨的本事,一下子就把态度摇摆的老太太说的偏向他了。
贾赦看了看日头,眯了眯眼睛。
算一算时辰,好像也快到老二下衙的时候了。
他得去贾政的书房外面守株待兔,臊一臊政老二,好让政老二没脸卖女儿。
如果老二能像给贾珠定亲一样,先斩后奏给元春也定一门婚事就更妙了——这绝对能让王氏那个毒妇哭得连北都找不着。
贾政一下衙回府,就见到贾赦跟门神一样杵在他门口。
他皱了皱眉,但还是上前拱手道:“大哥。”
“老二回来了啊,来,进屋,大哥有话和你说。”
贾赦因为在贾母那儿计划进展顺利,心情很好。
此时看到他一向讨厌的政老二,都觉得对方眉清目秀了起来。
贾政对贾赦跑来书房等他回来一事感到十分奇怪。
老大他不是整日里只愿意窝在屋里,和他的那群小老婆寻欢作乐吗?
怎么今儿有闲心过来找他了?
贾赦却喧宾夺主地拉着贾政进了屋,挥手示意下人出去:“我和你们二老爷有要事商量,你们都出去。”
长随小厮们看向了贾政。
贾政瞪了他们一眼,冷声道:“你们没听到大老爷的话吗?还不快点出去?”
众仆役鱼贯而出,大门也被人从外面关上。
贾赦见人走干净了,直接开口问道:“老二,你媳妇想把元春送进宫,我不同意,你怎么看这件事?”
贾政被他问得一愣,老大一向连琏哥儿这个嫡亲的儿子都不关心。
也就是这两年得了个天资出众的小儿子,才生出几分慈父之心。
如今怎么开始关心起隔房的侄女了?
这可太反常了。
“我本是不同意这件事的,但元春自己说她想去博个前程。我跟老太太说了,老太太这才觉得此事有几分希望……”
“元春?”
贾赦嘲讽道:“她一个小女孩子,能做什么主?还不是你们夫妻二人想要卖女求荣!”
“还有,到底是老太太想送元春入宫,还是你和王氏想送元春入宫?”
“今天我去见母亲了,我看她倒是没那个心思。就算是有,也是你和你媳妇挑唆的。”
贾政听贾赦语气讥讽,怒气冲冲道:“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把话说明白一点,我是怎么就卖女求荣了?又是怎么挑唆母亲了?”
贾赦冷笑道:“有没有卖女求荣,有没有挑唆,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有心机,王氏也不是个好的。你婆娘百般筹谋策划还不是为你这个枕边人?为了丈夫卖女儿,真是好贤惠好无私的贤妻啊!”
贾政被贾赦气得手指发抖,贾赦却继续往贾政最在乎的事情上捅刀子:“我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荣府不能掺和皇子们的事儿。咱们府里你能当家,还不是因为我当年卷进了那些事情里面去。如今你们若一意孤行,就别怪我搅得你们家宅不宁!”
“这瑞王还没成事儿呢,政老二,你可别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已经是准国丈了吧?”
他讥讽道:“王氏嘴巴里的造化都是浮云,你儿子的功名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蒋先生都说了,读书人的清望和名声是极要紧的事情。你不在乎珠哥儿的名声,想卖女儿往上爬我不管,只是别过来带累我璋哥儿的前程!”
“老二,别怪哥哥心狠。说句难听的,就算你女儿顺利当上皇妃,我璋哥儿一个和元春没相处过几天的隔房堂弟也沾不上什么光。你女儿要是当不上皇妃,那就更惨了,咱们家把大姑娘送进宫里做奴才,直接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事情都已经到如此地步了,我还怕什么?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贾存周,我警告你,如果王氏真的把元春送进宫里去伺候人,我就满京城散播你贾存周卖女儿的谣言。你也不要打着让元春顶着荣国府嫡长孙女、一等奉恩将军嫡长侄女的身份去参加小选,我丢不起那个人!”
“瑞王那儿,若是王子腾愿意投靠他给你女儿做靠山就任王子腾去做。只是别打我的主意!我爵位名下的军户就算是喂了狗,也不会白送给你女儿做嫁衣。大不了大家一了百了,一起玩完就是。”
言罢,贾赦也不去再看贾政气得涨红的脸色。直接冷哼两声,拂袖而去。
走之前,贾赦还留下了最后一句警告:“你那二舅兄可没打算帮元春,老太太如今也断了这个心思。如果你和你老婆还不死心,就直接等着我鱼死网破罢!别忘了再过两年珠哥儿就又能参加乡试了!”
贾政铁青了脸:“珠哥儿是你侄儿,你怎么能拿骨肉至亲威胁我?”
贾赦冷笑道:“你们夫妇也没把我当过亲大哥啊。”
“我总要多为自己考虑一些。”
“老二,你好好想想吧,到底是那虚无缥缈的大造化重要,还是你顶门立户的儿子重要。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这两者,你就只能选一个。”
贾政被气得拍了桌子,贾赦却理都不理他,直接推门离去了。
贾政被贾赦拿名声和贾珠威胁,心里特别不爽。
但贾赦的威胁确实戳中了他的命根子,把他拿捏住了。
贾珠是贾政科举失败后的精神寄托,他一心想让儿子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
进士登科,光耀门楣,这是多么美好两个的词汇!
所以在王夫人对他说想让元春进宫搏前程时,贾政默认了。
他不是不喜爱元春。
只是和贾珠的前程一比,元春的幸福就不算不得什么了。
所以在贾赦威胁他说,只要元春进宫他就鱼死网破时,贾政是真的怕了。
还是那句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老大本就恨他夺走了母亲的宠爱,如今元春入宫一事貌似又让老大想起了义忠亲王的旧事,令老大整个人都处于破防的边缘。
贾政毫不怀疑,如果他不顺从贾赦的心意,贾赦是真的会破罐子破摔,把他嘴里的威胁变成现实。
而且老大的话也确实刺痛了他。
是的,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得到最大好处的人就是他贾政。
若贾赦没有挑破这层窗户纸,贾政还能当做不知道这些事情。
可是,如今贾赦已经把一切都挑明了。
贾政若是还继续支持王夫人,贾赦定会日日夜夜嘲讽他权势熏心卖儿卖女。
说不得老大还会跑去挑拨珠儿元春与他的感情……
更让贾政担心的,还是老大放话说要去外面散播流言。
若贾赦真的不顾荣国府的体面出去传瞎话,让外面人都以为他贾存周为了权势卖女儿,他以后还活不活了?
想到这儿,贾政咬咬牙去了荣庆堂……
因为贾赦和贾母与贾政谈话时都是屏退了左右,所以王夫人根本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她的人传回去的消息就是,大老爷和老太太说完话后,去前院书房找了老爷。
和老爷说完话后,大老爷笑容满面地回东大院去了。
而贾政在贾赦离开后去了荣庆堂。
在王夫人看来,这是她的谋划成功的标志。
贾政已经默许了她的计划,所以在和贾赦密谈时,肯定会劝贾赦答应送元春入宫一事。
贾赦既然是笑着出来的,那就证明事情没谈崩。
说不得是老爷答应了贾赦什么,所以贾赦才会甘愿支持元春。
要是谈崩了,贾赦合该怒气冲冲地破门而出才对!
老爷去找老太太,肯定是去和老太太商量送元春进宫的细节去了。
她元春的前程稳了!
王夫人心里异常高兴,就连晚上贾政去了赵姨娘那儿都没生闷气。
翌日一朝,王夫人就把心腹周瑞家的叫过来,让周瑞家的和她一起收拾箱笼。
她打算多给元春收拾一些细软,好让元春带到宫里去打点。
省得她的元春在宫里吃苦头。
周瑞家的最是嘴甜谄媚,她见到王夫人兴致勃勃的模样后,连忙过去奉承王夫人。
一张巧嘴,很是说了一些大姐儿生在正月初一日子好,必然有福气有造化云云。
竟把王夫人哄得合不拢嘴,直接把贾政对赵姨娘的宠爱给忘到脑后了。
以后她元春出息了,就连老太太都要让她三分!
赵氏一个奴婢,又算什么东西!
只是王夫人还没高兴多久,就听到贾母说她要给元春相看人家了。
在荣禧堂伺候贾母用膳的王夫人满脸错愕。
倒是贾政老神在在,显然是对此事知情的。
“怎么……老太太怎么突然想起了要给元春相看?”
王夫人难以置信地看向了贾母,心中又惊又怒。
但她面上,却不得不继续保持温柔恭敬的姿态。
邢夫人对王夫人的筹谋却是丝毫不知情的。
贾赦不和邢夫人提及此事,是怕她坏事。
贾璋则是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让母亲去当劝说贾母的出头椽子。
儿子和儿媳妇终究是不同的。
贾母就算再不喜欢贾赦,也能容忍贾赦提出反对元春入宫的建议。
可若是邢夫人提出这样的建议,贾母肯定会觉得邢夫人嫉恨二房,不够贤淑贞静。
在贾赦父子的有心隐瞒下,邢夫人对王夫人的谋划一无所知。
在听到王夫人问老太太怎么突然想起来给元春相看时,她十分不解地道:“元丫头都是十五六的大姑娘了,她大哥也娶媳妇了。不正是该相看的年纪?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难道弟妹是想多留元春几年?这可不成,女孩子可不能耽误了花期。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儿,由不得咱们做父母的乱来。”
“弟妹,你也宽宽心。要我说,老太太想着给元丫头找好人家,这才是真正的慈爱呢!”
邢夫人这话说得真心实意,不过挑拨老太太和王夫人的婆媳关系,踩一捧一的痕迹也非常明显。
换了往常时候,贾母才不会搭理邢夫人这样明晃晃的讨好。
可是今天,王氏竟当众质疑她这个婆母的话!
这让贾母心里很不舒服。
所以她直接接着邢夫人的话道:“老大媳妇的话才是有见识的大家主母该说的话呢。”
“元春丫头到了岁数,再不相看就成了老姑娘了,我这个做祖母的怎能不着急呢?”
贾母说完,招手让贾元春来她身边。
元春心里虽不解祖母怎么突然变了主意,但她还是相信祖母不会害她。
她立刻走过去,坐到了贾母身边。
贾母笑眯眯地拉住元春的手:“元丫头,你母亲和我说的那事儿,我辗转反侧想了好几天,最后还是觉得不妥。”
“天潢贵胄尊贵非凡,可他们妻妾的日子却不好过。而且万一出了什么变故,我的宝贝孙女岂不是要在宫里头做宫女伺候人,在那见不着家里人的地方苦熬十来年?”
“我知道,你想为咱们家争口气。可是嫁个别的好夫婿,又何尝不是给家里争光呢?”
“放心,祖母会给你找个好人家,让我们元春风风光光地出嫁的。”
贾元春听到贾母脱口而出的出嫁二字,一下子涨红了脸。
一开始,元春在听了母亲王夫人的怂恿后,的确是生出了做瑞王侧妃乃至皇妃的野望。
可是她终归还是个小姑娘,在夜深人静之时,她总是会梦到传闻中云谲波诡的深宫大院。
她心头发怵,害怕得不行。
她终究是官家女子,又被贾母养得心气儿极高。
因此每每想到自己竟要以小选的名义进宫做伺候人宫女,元春就心气不顺。
那侧妃之位,可不像母亲和祖母说得那样,是进了宫之后就能得到的。
甄家说的是,只有生下儿子才能兑现瑞王侧妃的宝座。
可万一……她生不出儿子呢?
若是做不成有名分的侧妃,就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侍妾……
王府的侍妾和贾府的姨娘有什么区别?
上不了玉牒,自己的未来根本没有任何保障。
元春不是没见过周姨娘的槁木死灰,也不是不知道赵姨娘面对母亲时的天然劣势。
若不是有着皇权富贵和母亲的期望,元春恐怕早就退缩了。
如今祖母转了话风,元春一边心动,一边担心母亲不高兴,一边又有些留恋天家富贵……
刹那间,元春的心情变得十分复杂。
贾母却不等元春开口,就直接对贾政道:“儿女亲事多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可元丫头是我养大的,我不给她挑个好夫婿实在不放心。”
“政儿,今天我把话放在这儿了,元丫头的婚事就由我来做主,你们谁都不许插手!否则我这个老婆子可是要生气的。”
贾政立刻起身恭顺地道:“母亲替元春相看,是元春这个做孙女的的福气。我和媳妇感激还来不及,哪里会不同意母亲的建议呢?”
王夫人想要反对此事,却被贾政剜了一眼。
她心里不服气,但在贾政的逼视下只得息声作罢。
贾赦撇了撇嘴。
元丫头真是好命。
老太太给她精心挑选的夫婿,肯定比政老二相中的好。
待贾璋放假时,元春的婚事已经被定了下来。
男方是缮国公府石家的嫡次子石端明。
贾石两家同属于四王八公,门当户对。
而这石端明今年十九岁,身上还有秀才的功名。相貌堂堂,和元春正好相配。
王夫人对此十分不平。
女儿的王府侧妃就这么飞了。
但摸着良心讲,老太太给元春定的这桩婚事还算不错。
王夫人心头的阴云总算散了一些。
王夫人总是看不透,如今的荣国府早已大不如前,元春更只是贾政这个五品小官的女儿,所以才这般心比天高。
要知道,人家石家愿意给家里比较出息上进的儿子聘娶元春,看的还是老太太和王子腾的面子呢!
邢夫人在元春定亲后才知道她这妯娌居然还有让元春进宫的野心。
还好没让王夫人成事……
邢夫人心想,这元春要是成了娘娘,王氏的尾巴还不翘上天去?
到时候还能有她姓邢的的好日子过?
老太太给元春这个女婿找得倒是很不错。
石家的石光珠可不像贾赦一样赋闲在家的老纨绔,而是在大理寺任职。
虽然也是五品,但是和贾政不一样,他手里很是有一些实权的。
这石端明虽然现在只是秀才,但是毕竟年轻,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考上进士了。
就算考不上,缮国公府大抵也会给石端明操作捐官的事。
石端明身上有功名,给他捐官,比给那些没功名的子弟捐官容易。
更低的投入却可以换来同样的收益,石端明获得机会的几率比他的其他兄弟多多了。
这元春嫁到石家去做奶奶,不比进宫当宫女强?
谁家好人愿意去卑躬屈膝地伺候啊?
邢夫人心里琢磨着,若没有老太太的面子,这婚事都不一定能成。
虽然为了给元春抬身价,王夫人对外总是说元春是荣国府嫡长孙女。
可究其根本,元春也不过是五品小官之女罢了。
没有老太太的周旋,这婚事绝不可能成。
赵姨娘也是这么想的。
她嫉妒得眼珠子都快红了。
太太的大儿子珠哥儿是荣府振兴的希望,赵姨娘指望着贾珠出息后提拔她的儿女,所以赵姨娘不嫉妒贾珠。
可是她很难不去嫉妒元春。
在元春不能给她带来任何利益,而自己膝下又有女儿的前提下。
赵姨娘知道嫡庶有别,可她的探春也是天生的好样貌。
偏生因为身份,过得远不如元春。
大姑娘一出生就有两个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和八个小丫鬟伺候,全都是按照当初敏姑奶奶没出嫁时的旧例安排的。
可是她的探春呢。
大大小小一共就四个丫鬟伺候。
就算是算上奶娘婆子,探春身边伺候的人都没有大姑娘身边的丫鬟多。
赵姨娘百般讨好,也没让贾政松口给探春添上两个使唤的下人。
如今又是这样。
太太什么都不用做,老太太就会自己去给元春寻摸四角齐全的夫婿。
可怜她的探春,至今还没见过老太太几面呢。
不知道以后,探春能不能被老太太想起来?
都怪她是个小妇,带累了孩儿。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她做老爷的姨娘,她的女儿就算过得不如元春,却也是荣国府的小姐。
她若是不做老爷的姨娘,她的女儿就是荣国府家生的奴婢。
这元姐儿的婚事,说不得会有多风光呢……
赵姨娘越想越酸,最后甚至抱着探春,呜呜地哭了起来。
石贾两家把婚期定在九月初八。
《枢要历》有云:“五合者,月内良日也。其日宜结婚姻,会亲友,立券交易。”
今年的九月初八正是五合吉日,最宜嫁娶。
这个黄道吉日还是清虚观张道士算出来的——张道士是圣人御口亲封“大幻仙人”,掌道录司印,是京中有名的老神仙。
因他曾做过荣国公贾代善的替身,和贾家交情非凡。
所以贾母帖子一递过去,张道士就送了黄道吉日过来。
贾母雷厉风行地定下了元春的婚事,王夫人的娘娘梦也彻底碎裂了。
甄家人因此很生气,给了王夫人不少排揎。
王夫人心里恼怒,但也知道甄家这是恼她出尔反尔,才这般给她脸色看。
错失了元春这么好的姑娘,甄贵妃娘娘恐怕也很生气吧?
真不知道以后外命妇朝拜时,她会不会被甄贵妃娘娘为难?
但是,甄贵妃真的会生气吗?
——要是王子腾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甄贵妃可能会懊恼会生气。
可是王夫人对甄贵妃的意义并不比被王夫人塞到贾琏院子里的红袖对王夫人的意义重要多少。
她不过是甄家人的一笔闲棋儿子,根本不值得甄贵妃母子为之屈尊一哂。
他们找到王夫人头上,不过是在王子腾那里碰了钉子,这才想着找王夫人曲线救国的。
实际上,他们心里也并不觉得王夫人母女能对王子腾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过,派人找王夫人说些闲话,也不过是费费嘴皮子的事,又不会损失什么。
既如此,又为什么不去做呢?
若王子腾和贾家真的能够因为一个女人就鼎力支持瑞王的话,甄贵妃母子也不介意让贾家女做个侧妃。
而且瑞王妃多年不开怀,也确实是甄贵妃母子的一块心病。
那贾元春体格丰润,一看就好生养。
说不得贾元春就能给瑞王生个儿子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