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贾璋传by惊鸦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6
第二步要烧掉茜香国的军械库与粮草库,进而削减对方的战争能力,避免茜香国与大盛远征军打耗日持久持久战。
第三步, 就是擒贼先擒王了!挟女王以令茜香, 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个计划, 是严敬与贾璋他们共同制定的。
有绣衣使者提供的茜香国军队防务情报,他们的进攻计划几乎没有任何疏漏。
毕竟, 就连起雾的时辰与日期, 都是钦天监派来的随军人员专门测算过的, 全都靠谱得很!
至于盛军为什么要登陆作战,原因也非常简单。
在收归国库欠债后,盛朝国库富裕,经得起军事演习与军事训练的耗费。
在绍治帝的授意下,京中精锐部队都经历过海陆双栖作战训练。
但大盛并不是海洋国家, 而是内陆国家,比起海战, 他们还是更擅长陆战。
更重要的事情是,由海盗与渔民组成的茜香国军队不擅长陆战。
在陆上, 茜香国军队根本敌不过大盛神机营与五军营的将士。
打仗这种事情,扬长避短才是关键。
更何况, 战船是大盛远征军的大本营。
若有不损毁战船,就能攻克茜香的方法的话,那还是按照这种不损毁战船的方案来进攻,要来得更好一些。
铁蹄在践踏,血液在迸溅。
灯火摇坠,逶迤落地,一面面红底麋鹿旗帜被人砍落,一面面红底龙旗被人扬起。
身穿黑衣的刺客身□□药利匕,潜伏进宫城殿宇、大户高门。
身穿乌甲的将士骑着高头大马,疾驰至王城城楼、架起云梯。
在盛朝官兵的进攻下,茜香王城的巡逻兵卒疾声呼喝敌袭。
昏睡的守将被人喊醒,匆匆换上甲胄,组织弓箭手齐射,又高声呼喝着投石器、热油与铁蒺藜到底在哪里。
此时此刻,所有茜香人心中都写满了仓皇二字。
他们哪能想到,前一刻他们尚能悠游度日,后一刻,王城脚下,就突然冒出来这么多敌军来!
号角声、战鼓声、厮杀声、吼叫声渐次而起,大盛兵卒像黑云一般,覆压茜香王城。
云梯被架在城墙之上,铁锚被钩进城砖之中。
神机营与五军营先锋精锐手执重盾,顶着茜香匆匆射下来的箭雨,攀附云梯绳索,跃上城楼手刃茜香敌军!
冰冷的枪尖与陌刀掠过茜香国守城兵卒的头颅,无数茜香人丢了性命,去见那厉鬼无常,去见那黄泉铁索。
而在大盛兵卒里,也有不少人被茜香人挑落城楼,被茜香人白刃索命。
战场上的刀枪剑戟是不长眼睛的。
茜香军队在死人,大盛的军队同样在死人。
只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茜香人,要死得格外多上一些。
在激烈的征伐下,占据优势的大盛人已经突破了茜香人的几重防线,打开了茜香国王城的大门。
大盛兵卒冲了进去,在重盾手的掩护下,神机营的铳手齐齐向茜香人排射,铳口喷射出熊熊火光,生命随时随地都在流逝。
而在射击过后,盾牌手抬起蛇皮盾牌,长枪手在盾牌间隙中间捅出一杆杆长枪,无数茜香守军应声倒地!
长蛇阵演变为鸳鸯阵,剿杀无数敌人。
而这些进攻方案,全都是进行军事会议时贾璋提出来的建议。
戚继光戚公总结出来的进攻方案,对付茜香贼寇岂不是手到擒来?
严敬、姚云起等将军虽不是孙膑、吴起那样的军事天才,但全都是能力极其杰出的将领。
他们能看出来,贾璋提出的进攻方案非常有价值。
贾佥宪他,真的是家学渊源啊!
于是,贾璋的提案被他们采纳,又在无人海岛上提前预演。
于是,大盛军队变成无情的绞肉机器,茜香人在他们的进攻下节节败退。
茜香粮仓与军械仓库燃起了熊熊烈火,王城内外,也都燃起了红艳艳的火光。
杀死守城军队的大盛士兵涌进城内,与城内的茜香守军短兵相接,开启了激烈的巷战。
而在茜香王城外,主帅严敬站在战车上,手执令旗,指挥大军行军。
姚云起等小将策马前驱,在前线与敌军激烈斗战。
在茜香王城城门大开之时,茜香人退败之刻,提出新型进攻作战方案与鸳鸯战阵的贾璋,已经通过一条隐秘渠道,走进茜香宫城当中……
茜香宫城,金圣宫内,贾璋身穿一身青织金妆花飞鱼服,衣服下藏着荣国府世代珍藏的护心甲防御各种攻击。
而飞鱼服外,贾璋束玉带,佩金鱼,身形修长,姿态闲雅,手中把玩着一枚印玺,姿态看起来很是潇洒。
茜香女王与茜香世子都被五花大绑,扔掷于墙角,正怒目瞪视贾璋。
可是,有东鸾卫的刺客与荣国府的家丁在,贾璋的安全完全能够得到保障。
反倒是茜香女王与茜香世子,他们两个的安全很难得到保障。
如果这对母子不识趣儿,绍治帝一定会斩草除根,送这两人去见阎王的。
整理、阅览茜香国鱼鳞黄册、奏疏密折的贾璋眯起眼睛琢磨着,说不定他们母子二人,还能大罗升天呢!
若真有仙界,光是金米这件事的功德,就足够茜香女王母子二人大罗升天了!
而让茜香女王和茜香世子愤怒至极的是,贾璋不但派人把他们绑了起来,控制了他们的性命,翻阅茜香国机密,还让人矫诏,调走了茜香国的禁卫军。
茜香女王与茜香世子亲眼目睹了贾璋他们矫诏的全过程。
把他们绑到贾璋面前的刺客,也就是随军的东鸾卫绣衣使者,他早就准备好了人皮面具。
在贾璋的吩咐下,这个绣衣使者伪装成茜香世子,带着贾璋亲手伪造的旨意出去了。
而贾璋吩咐那个绣衣使者,假借茜香女王之名调走茜香国禁卫军,再与大盛主力里应外合,攻陷这座易守难攻的茜香宫城!
听到贾璋的计划后,茜香女王与茜香世子又怎能不愤怒呢?
因为贾璋的所作所为,可是在掘他们茜香国的根啊!
茜香国的禁卫军被“茜香世子”的假令旨,骗进了大盛军伍设伏的地点。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大盛的红衣大炮已经架炮发射,在他们中间炸开,化作一片火海。
而另一批绣衣使者的小队,已经抵达大盛中军军营,来到主将严敬身边禀告王城内的讯息。
“禀告总戎大人,佥宪大人业已用计,将那茜香国禁卫军引到我军设伏之处!”
“如今,那茜香女王与茜香世子被绣衣使者控制起来了!”
“佥宪大人让我等过来通知总戎大人,立即发兵占领茜香王城!是非成败在此一举,还望总戎大人火速驰援!”
听闻此言,严敬心中一喜。
他看向绣衣使者,难以置信地问道:“此话当真?”
绣衣使者紧紧盯着严敬的眼睛,禀告他道:“千真万确!”
严敬他爽朗一笑,直接走下战车,骑到自己的坐骑上,拔出了腰间长剑,立即整饬军队,飞奔至茜香宫城!
只要占据这座防务空虚的宫城,他们就将建立起不世之功!
虽然比不得贾茂行他发现良种、擒拿女王的首功,但至少也能给家里换来一个,甚至几个世职出来!
在严敬带着大盛军队抵达王城后,贾璋心中最后一点后顾之忧也消失了。
把王宫防务交给严敬等人后,贾璋带着绣衣使者搜遍了整座茜香王宫。
他们搜检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茜香女王的寝殿。
在女王寝殿里,绣衣使者们找到了一座隐蔽密室。
而在密室里面,不论是金米良种,还是银矿地图,凡是大盛想要的东西,都应有尽有。
贾璋把密室内的金米良种封存在盒子中,又在外面细细地贴好了封条,仔细地揣在了袖袋当中。
在这之后,贾璋让家丁叫来一队兵卒,吩咐他们在整个王城内搜寻其他金米良种。
而在另一边的密室里,另一队绣衣使者已经按照贾璋的吩咐,开始审讯起茜香女王、世子与各位王公来。
至于他们这么听话的原因,自然是因为绍治帝赐予贾璋的那一张圣旨。
在那张旨意上,明晃晃地写着几个大字。
那就是“如朕亲临”。
在东鸾卫绣衣使者的审讯下,茜香女王心中弥漫着种种不甘情绪,瞳孔却已经涣散起来。
她曾读过盛朝史书,看过楚庄王与越王勾践的故事。
因此,在继位后,茜香女王就开始励精图治,期冀着振兴国家,建立起前所未有的事业。
后来,茜香境内,突然出现金米良种与富裕银矿。
茜香女王认为这是上天赐予她的神迹,她是上天选中的君主,自当御临四海八荒之内。
于是,茜香女王愈发壮志踌躇起来,更是开始训练起军队来。
再后来,茜香女王成功地设计了南安郡王,又与盛朝联姻,赚了好大一笔嫁妆银子。
谁能想到,转眼之间,形势逆转到了天翻地覆的地步。
强国强军,利国益民,乃至巴蛇吞象,入主中原,终究只是南柯一梦。
不过是一场黄粱幻梦罢了!
在此生闻所未闻的刑讯后,茜香世子把所有情报都吐露出来了。
一开始,茜香女王还不愿意开口诉说茜香国情报。
但到最后,她还是没有挺住绣衣使者的“燕儿飞”与“鼠弹筝”,把茜香国的种种机密吐露了出来……
绍治九年,八月丙子,茜香远征军呈递的军情奏疏与绣衣使者呈递的茜香情报槛送京师。
盛朝军队,不但打了大胜仗,还找到了绍治帝心心念念的金米良种。
看着绍治帝喜笑颜开的模样,陆英就知道,他把黄宏安排进军队做督军太监的棋走对了。
而绍治帝在大朝会时,亲口宣布了这个喜讯。
除此之外,他爽朗地笑道:“我朝天军,毕全功于一役,在茜香国打了一场胜仗!”
“待班师回朝之日,朕一定要重重地赏赐他们。”
“至于今日大朝会后,朕会在体元殿里举办庆祝前线胜利的筵席。”
“满朝文武百官,皆可列席于内,庆祝这件喜事!”
在绍治帝话音落下后,殿中文武皆伏惟庆贺道:“恭喜陛下,我朝天军,惊吓贼胆,得良种而归,雪南安之耻,真乃我国之大福祉也!”
第209章 班师回朝陛下亲迎,封伯靖海众人歆羡
在接手茜香国防务、控制茜香国各条防线、烧掉茜香国船只后, 贾璋、严敬等人带人抄没了茜香国王公贵族的家产,又开仓放粮赚取茜香百姓的爱戴。
把这些事情全都做完后,贾璋才命人把他们收集到的所有金米良种与茜香国历代文书典籍装箱, 并搬上战船。
而战船上其他的位置,才被留下来, 装他们从王公之家抄没到的金银珠宝、古董文玩, 以及大盛官兵的战利品。
在绣衣使者八百里假期往京中呈送战报时, 大盛的战船船队亦长风破浪,于那沧海中扬帆起航。
经历了漫长的海上行程后,征伐茜香的战船船队通过海关检阅, 回到大盛内河航行。
而在船队抵达通州河时, 贾璋、严敬、姚云起等人都换上了出征前, 绍治帝赐给他们的青织金妆花飞鱼服。
在这之后,他们走到甲板上, 踌躇满志地眺望河岸, 观赏这些故国衣冠。
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事情是, 当他们看向河岸的时候,遥遥地看到了明黄色的一点。
那是什么?
那不会是陛下的华盖和仪仗吧?
贾璋他们心里同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又很不确定地看了看彼此的表情。
好像……真的是华盖于仪仗,真的是陛下他老人家。
陛下竟然过来了吗?
众人都为此吃了一惊。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无比激动、无比振奋的心情。
出征大胜, 天子亲迎,这是何等的礼遇, 又是何等的荣耀?
他们又怎能不激动呢?
确定这件事情后,贾璋他们纷纷叫亲兵长随协助他们整理仪容。
然后他们又凑在一起商议了, 一会儿下船后,他们要说什么, 才能讨口彩,才能讨陛下的欢心。
而在他们商议过后,没过多久,大盛战船船队就靠岸了。
严敬、贾璋、姚云起等人次第下船,快步往御驾前走去。
而在走到御驾附近,看到绍治帝身穿大红色双龙戏珠常服的身影后,众人心中一定。
他们刚刚,并没有做什么无用功。
在向绍治帝行叩拜大礼后,众人齐声祝祷道:“臣等得胜归来,携良种而归,献俘于圣天子。”
“伏惟敬祝吾皇长乐未央,万寿无疆;敬祝吾国横有四海,纵有八荒[1],海清河晏,天下晏然!”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因为远征军大胜,绍治帝脸上本就挂着极其浓厚的笑意。
而在听到他们的祝祷后,绍治帝更是喜笑颜开。
他走上前,亲自扶这些让他看了就欢喜的臣子们起来。
贾璋心里一动,他们这位陛下这次并没有虚扶,而是用了气力,是在真真切切地扶他们起来。
在感受到这一点后,贾璋他们全都老老实实地站了起来。
总不能那么实心眼儿,犟着不起来,让陛下硬把他们抬起来吧?
那可就太失礼了。
绍治帝依次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又勉励他们道:“此次你们南下茜香,沙场烈战,不但辛苦,还承受了万分艰险,朕心里都是有数的。”
“现在你们得此大捷,既雪了南安郡王战败之耻,又找到了金米良种大庇天下寒士!这样的功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朕要为九州万方生民,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啊!”
贾璋他们哪里敢接这样的话呢?
他们可不敢这样做。
更不想被人以骄纵无礼、目无君上的理由多加批驳、弹劾。
因此,他们几人连忙谦虚了起来。
这个对绍治帝说:“陛下言重了,臣等为国为民办事,哪里有什么值得称辛道苦的地方?”
那个对绍治帝说:“为人臣者,自当忠于君父。国家有事,自当从王于师,以为先驱[2]。如诸葛丞相一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若不这样做,又怎么对得起这些年读的圣贤书呢?”
听到他们的话后,绍治帝的心情变得愈发愉悦了。
他一手拉着贾璋这个最大的功臣,一手拉着严敬这个出征茜香的主帅,笑道:“朕已经命人在体元殿里备好了筵席,就等着你们这些功臣列座了!”
贾璋和严敬连忙向绍治帝谢恩。
而在他们两人谢恩后,姚云起等将士也纷纷向绍治帝谢起恩来。
在这之后,绍治帝起驾回宫。
贾璋等人,也骑马跟在绍治帝御驾附近,进宫参加御前宴会。
在回城的路上,御驾仪仗后跟着络绎不绝的车马。
除了文武百官外,余下的,都是贾璋他们从茜香国得到的战利品。
京师的百姓们,全都知道茜香远征军大胜的消息。
因此,在贾璋他们抵达京师的这一天里,京城内万人空巷,到处都张灯结彩,庆祝国朝大胜。
而在车队经过御道时,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们都激动起来。
“看,这是我朝大郡从茜香运回来的战利品!”
“那些囚车里的囚犯,是茜香国的王公吗?”
“我听说这次出征的是京营指挥使严将军,还有咱们大盛第二个三元贾学士!”
“不知道陛下这次会怎样封赏功臣……若世上文武官员都像他们一样能干,我也不怕头上多几位老爷了!”
听到这人说话,周围的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看到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听到周围喧喧嚷嚷的声音,众人全都欢悦起来。
而贾璋他看着街边黎庶生民,心中同样生出无尽激扬之感。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贾璋突然想到黛玉曾经写过的诗句。
这是他的期盼,也是黛玉的期盼,更是天下黎庶生民的期盼。
若有朝一日,他能够看到这样的情景,那他也就死而无憾了!
抵达体元殿后,绍治帝坐到主位上,文武百官纷纷向绍治帝行礼。
让百官平身后,绍治帝招手让忠顺亲王到他身边来。
而在忠顺亲王过去后,绍治帝附耳对他说了几句话。
忠顺亲王点头应下,然后快步走到贾璋与严敬身边,拉着他们往绍治帝身边的席位走去。
贾璋和严敬眼见着自己一步步越过的阁老尚书、亲王公主,全都对忠顺亲王推拒起来。
但忠顺亲王却对他们笑道:“你们可不要拒绝,是皇兄想沾沾你们的喜气呢!”
听到忠顺亲王这样讲,贾璋与严敬才没继续推拒。
他们跟在忠顺亲王后面,走上前去向绍治帝谢恩。
然后才老老实实地坐到绍治帝下首,静待开席。
在酒菜齐聚、歌舞初歇时,严敬按照礼官指示,站出来进献俘虏。
而贾璋,他也按照礼官指示,站出来向绍治帝进献良种。
因为有绣衣使者的情报与贾璋提出的进攻方案,茜香远征军整整斩获了几千个人头,还抓到了上万名俘虏。
这一场战役,堪称百年未有之大捷。
所以,搞一搞这种陈述功劳的仪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种做法,不但能提振满朝文武对朝廷的向心力,还能为绍治帝这个君主脸上增添光彩。
当然,比起献俘仪式,绍治帝更想看到的东西,还是珍贵的、能够活民无数的金米良种。
在称赞完严敬后,绍治帝就招手让贾璋上前,把金米良种拿给他看。
贾璋走上前去,把贴着封条的红木盒子与写着金米种植细则的油竹纸册呈送到绍治帝手中。
接过贾璋递过来的东西后,绍治帝轻轻撕开封条、掀开盒盖。
映入眼帘的,就是盒子里面,装的满满当当的金米种子。
绍治帝欣喜地看着这些黄白两色的金米种子,心里产生无限联想。
若这金米真有那么高的产量,那他们大力推广金米种植后,岂不是既能解决百姓的口粮,又能增加军粮的储备?
而且,在衣食丰足的情况下,大盛人口也会得到很大的增长!
绍治帝小心翼翼地把装着金米良种的盒子放到桌案上,又拿起那油竹纸册阅读起来。
看完绣衣使者从茜香人那里审讯出来的种植之法、读完贾璋提出的几条推广金米种植的计策后,绍治帝龙颜大悦。
他直接笑道:“茂行,在你离京前,朕就曾许诺过,若你带着金米种子归京,朕就会赏赐你永不降等之世爵,许你累世不降之富贵!”
“今日,就到了朕履诺的时候了。”
“陆英,宣旨吧!”
绍治帝话音刚落,陆英就从袖袋中拿出一份旨意。
他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都察院佥都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贾璋,学富五车,宽博谨慎,敦厚行义,通国达体,朕以为精干贤能,故点为状元也!”
“现今学士出谋划策,有孔明之谋算;生缚茜香女王,有子龙之果敢!又发现高产良种带归,利国益民,真乃良臣也。”
“朕今册封其为靖海伯,世袭罔替,永不降等!着赐贾璋靖国护民金牌,另命工部、造办处选址,为靖海伯建造府第。钦此。”
“贾佥宪,接旨吧!”
与前世大明不同,大盛并没有什么勋爵不能入阁、不能做尚书的规矩的。
贾母的父亲,初代保龄侯史公,就在太祖高皇帝一朝做过中书令。
而贾璋得到的这份封赏,既能保证子孙后代的永世荣光,又不会影响本人的文官之路,更不会成为入阁路上的绊脚石。
所以在场众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注到了贾璋身上。
就连早就获封侯爵的严敬,也同样羡慕贾璋。
因为,他被封爵的旨意上,可没有那令人艳羡的几个大字。
世袭罔替,永不降等!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却又求而不得的事情!
但贾茂行他,却在未到而立的时候,就得到了这一切。
听到绍治帝的封赏后,贾璋心里虽然有数,但依旧感到惊喜。
而他脸上露出了更加喜悦的表情,在绍治帝看清楚他的表情后,他伏惟叩首,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震动的颤音:“臣,谢主隆恩!”
玉轴绫锦、祥云瑞鹤的圣旨,被陆英亲手交到贾璋手中。
绫锦锦缎上,振翅翻飞的银色巨龙映入他的眼帘。
贾璋的眼睛里盈满了激动的泪水,杨宗祯和叶士高也挺起了胸膛,露出了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看到这副场景后,有的人很高兴,比如说绍治帝和贾璋的皇子学生们;有的人却在心里暗骂杨门上下全都是戏子,这么会演,怎么不去戏台上面唱两段?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答案很容易就能被人猜到。
这个人,自然就是自家虚空索敌,实际上根本没被杨宗祯放在心上的张泰维张次辅了!
在贾璋接旨后,绍治帝又吩咐陆英宣读其他旨意。
包括但不限于赐予严敬家里两个新的世职,赐予姚云起等人云骑尉的爵位,赐予参与征伐茜香的官兵银钱财货,赐予已经去世的壮士极其丰厚的抚恤金。
在陆英宣读完所有旨意后,体元殿内,文武百官起身赞颂起万岁来。
而在这之后,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4],这场庆祝大胜之欢筵,又重新沸腾起来!
第210章 阖家欢乐夫妻团聚,靖海伯府初次检阅
且说贾璋进宫前, 特派雪檀回荣国府禀告他业已归京的消息。
而在宫宴结束后,贾璋一出宫门,就看到荣国府的马车。
上车后, 只见车中茶水香囊、软枕玉杯,色色齐全, 贾璋往杯中倒了一盏清茶, 喝了一口后, 才闭目养神起来。
待马车行至荣国府门口,已经是暮色四合时分。
门口雁翅般站着家中兄弟子侄与长随管事,贾璋下车后, 众人纷纷上前行礼问安。
贾璋一手拉着贾琮, 一手拉着贾兰, 回到荣国府内。
行至荣庆堂后,众人皆生出悲喜交集之情, 未免又大哭一场, 致以庆慰之词[1]。
得知贾璋被封为世爵后, 众人更是欣悦,全都感沐皇恩,把绍治帝赐下来的旨意供到了荣禧堂内。
接风宴后,贾璋与黛玉相携回到鹤鸣苑。
至于菱哥儿,他白日里等了贾璋一整天, 在贾璋回来后,又和贾璋说了好些话。
现在, 菱哥儿已经在奶娘怀里睡着了。
夫妻两个送菱哥儿去东厢房休息,从菱哥儿卧房离开后, 黛玉对贾璋心疼地道:“三哥哥你黑了,也瘦了。”
贾璋握住黛玉的手, 安慰黛玉道:“在外奔波,黑些瘦些也是应有之事,在家里养养就好了,皎皎不用这样为我担心。”
“而且我还记得皎皎的诗,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若是能实现那样的大同世界,我就算辛苦些,又有何妨呢?”
看着贾璋漆黑如点墨的眼睛,黛玉只觉他眼中光芒极盛,明亮得犹如星子。
她对贾璋轻笑道:“三哥哥,你在战场上出谋划策,又为我朝寻到了高产良种,立下不世之功业,想来他日煌煌史册上,也会留下的你的名字的。”
“还有百姓,若那良种有用,以后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饿死冻死了。”
贾璋对黛玉笑意盈盈地道:“多谢皎皎,若没有皎皎的支持与鼓励,我也做不到这些事情呀!”
黛玉抿嘴一笑:“三哥哥,你竟然也开始油嘴滑舌起来了!”
听闻此言,贾璋极其爽朗地笑了起来。
然后,他对黛玉道:“你刚刚说,紫鹃给我们烫了极好的惠泉酒。”
“咱们且去同饮一杯吧!”
黛玉点了点头,与贾璋携手回到房间后,才命人摆好酒馔。
紫鹃端来的惠泉酒,也分列于众多酒馔当中。
夫妻二人对坐,就着清爽咸香的小菜,共饮了几盏惠泉酒。
那苏绣炕屏摆在他们身旁,屏风上面绣着明月玉楼夜景。
一阙《采桑子》诗词,被巧手绣娘绣在屏风上的空白处。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看到这阙吕本中的小词,贾璋只觉这是他与黛玉的共同心境。
只有相随无别离,待得团圆是几时?
每当贾璋想家的时候,每当贾璋思念妻儿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些思怀之诗词。
而吕本中这阙《采桑子》,亦是其中之一。
或许,这也是黛玉把刺绣屏风搬出来的原因。
这一扇屏风,这一阙《采桑子》,寄寓了他们两人共同的情感……
在贾璋在家中休息、与妻儿团聚时,工部与造办处的人也开始为贾璋这位新任靖海伯选定伯府府邸的位置。
最终,靖海伯伯府的地址还是落到了荣宁街与落英巷中间。
至于为什么会是这个位置?
那自然是因为财能通神了。
贾赦和林如海不想让儿子/女儿的府邸距离家中太远,这才收买了工部与造办处的人。
而对这件事,工部与造办处的人答应得十分痛快。
毕竟,贾将军说了,他们荣国府愿意协助工部与造办处,帮助荣宁街与落英巷中间的人家搬家。
他们还愿意弥补搬迁人家的一部分损失。
所以,答应林侍郎与贾将军的请求,本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而且,靖海伯他出计定茜香,寻高产良种,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他们都是很崇拜他的。
谁不愿意给靖海伯这样允文允武的翰林学士行个方便呢?
更何况,靖海伯他还是陛下眼前的红人,他们又不傻,怎会在他面前做出一副不通人情的姿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