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李广和公孙贺也自愧不如,李广之前还不服气卫青,如今他彻底服了,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己真的是老了。
李广想起神迹所述自己的表现,同样是一万大军,自己则被匈奴打的一人不剩。
【随后其他匈奴部落相继沦陷,霍去病率领的大军几乎是一天打一个匈奴部落,无人能敌。
面对如此凶悍的霍去病,匈奴大军彻底怕了,军心瞬间散了…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士气一旦没了后果可想而知。
且霍去病面对主动投降的匈奴部落,并没有掠杀抢夺,如此匈奴部落投降意愿更甚。】
秦始皇嬴政听着霍去病的战绩,眼神不由透露出欣赏,虽然他们秦朝有蒙恬这样的大将。
但是作为君王,谁会嫌弃自己手下的能臣大将多呢。
【接下来霍去病的目标就是休屠王与浑邪王,这两个王是汉朝此次出征的最大目标。
当然了,这次只是试探而已,毕竟霍去病只带了一万大军,只是没想到霍去病一路竟然打的如此顺利,正因如此才有了时隔两个月的第二次河西之战。】
公孙傲又叹了一口气,甚至想给自己两巴掌。
“求陛下惩罚。”公孙傲请罪。
李广也跪下了,“求陛下惩罚。”
好家伙,公孙贺一看这两个人都跪下了,他立马也跪下了……
第349章
汉武帝刘彻没有表态, 毕竟因为神迹的出现所有的事情还未发生,如今汉朝正是用人之际,汉武帝刘彻倒不至于处置麾下大将。
虽然公孙贺他们能力不足,但是按照神迹所述已经是瘸子里挑将军, 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将才可遇不可求。
汉武帝刘彻考虑该怎么合理的用这些人, 目前看李广可用, 但不适合机动战, 他比较适合守城。
【听闻霍去病的大军来袭,因为正值春季, 浑邪王手下的人马不足,因此他赶紧去各个部落凑饼来对抗霍去病。
但是等着浑邪王回来的时候,霍去病已经端了浑邪王的老巢,没办法,霍去病真的是兵贵神速, 简直太快了。
并且霍去病攻城之后并未马上离开, 而且驻扎下来, 这无疑是打了匈奴的脸面。
浑邪城可是王城, 不像之前的那几个小部落,这么说吧, 浑邪王的地位可以比上东都洛阳。】
公孙傲听的胆战心惊的, 他心道霍去病的胆子真大, 怎么敢挑衅匈奴主力军呀。
之带了一万的骑兵, 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如此勇猛。
【公孙傲】:霍将军怎么还不走。
公孙傲发出感叹, 若这事换做他自己,他肯定见好就收。
【别看霍去病六天打下了匈奴的五个部落, 如今又端了浑邪王城,但是他的战损并不多, 这也是他继续打下去的底气。】
听到霍去病战损不多,公孙贺还有公孙傲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他们的想法出奇一致,冠军侯霍去病应该是天兵下凡。
【各大部族离着浑邪王地盘都不选,只要几天浑邪王就能集结大军,但是还没等浑邪王集结大军,霍去病便继续东征。
霍去病的下一个目标是休屠王城,匈奴第二个大的王城。
有了之前部落的经验,休屠王可就聪明多了,既然打不过霍去病那就跑吧……
休屠王带上兵马财粮匆忙避难,但是由于走的太匆忙了,竟然把祭祀的法器给忘了,于是霍去病就缴获了匈奴祭祀的法器。
这么说吧,匈奴的祭祀的法器就和中原王朝的玉玺一样重要。】
“真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霍将军。”赵匡美感叹,“若冠军侯没有英年早逝,汉武帝晚年也不至于穷兵黩武。”
【以上就是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战,正是因为这次战斗太为顺利,于是汉武帝刘彻发动了第二次河西之战。
第二次河西之战,汉武帝刘彻的目标是歼灭匈奴主力,浑邪王还有休屠王。
正如咱们前面所说,右战场已经失利,而主力军的公孙傲迟迟不来,只有霍去病按时到达了主战场。
如今他要面临的是十几万的匈奴大军,全部压力都在霍去病这支军队上。】
公孙傲叹了一口气…
李广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他们二人无能啊……
【但是霍去病却没有退缩,他根据战况立马改变了战术,大纵横加上迂回的游击战术。
霍去病带领大军纵横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来到居延泽,在这首站大捷,大败第一波匈奴大军。
随后继续采用大迂回战术,经过小月氏绕到浑邪王城和休屠王城的后方。】
天幕上出现霍去病行军的地图,别说在古代,就算在现代,穿越两大沙漠而不迷路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离上次霍去病来袭不过才两个月,浑邪王城和休屠王城怎么也想不到汉军会再次来袭。
这正是汉武帝刘彻和卫青想要的效果,可惜只有霍去病一个人按照计划进行。 】
公孙熬和李广二人觉的自己没有颜面面对汉武帝刘彻。
特别是自尊心极高的李广,他甚至生出了求死之心,他以老将自诩,可处处拖大汉王朝的后腿……
【霍去病正面迎击匈奴大军,此战汉军歼灭匈奴三万多人,并且还俘虏了匈奴王庭不少的达官贵人,其中还包括五位匈奴王。
但是汉军此次的战损也不少,具体多少史册上并没有记载。
可以确定的一点,虽然此次霍去病胜利,但从休屠王还有大量的人马可以看出,二战河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路人甲】:队友没一个争气的。
李广……
公孙傲……
【虽然匈奴这还保存一部分实力,但河西之战却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咱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是浑邪王这边元气大伤,他手下的部落的势力被霍去病严重打击,此战让浑邪王从匈奴的一流部落成为了二流部落。
并且伊稚斜单于的留在浑邪王的阏氏和皇子被霍去病俘虏。
气恼的伊稚斜单于对浑邪王兴师问罪,之前的浑邪王并不畏惧伊稚斜单于,但如今却大为不同,浑邪王已经没有能力自保。
休屠王的处境虽比浑邪王好上不少,起码兵力损失不大,且休屠王和伊稚斜单于的关系也不错。
但是休屠王却在此次河西之战中把匈奴祭祀的法器给丢了,也是相当大的罪过。】
汉武帝刘彻听着神迹对匈奴内部的分析,他觉得应该还有第三次河西之战,眼看胜利就在眼前,按照自己的个性不可能就此作罢。
【浑邪王眼见自己处于弱势,兵力不足还把单于的老婆孩子给丢了,他怕单于会和休屠王联手灭了自己,于是浑邪王派人去和霍去病谈论自己归降之事。
而休屠王那边,虽然有势力但毕竟丢了祭祀的法器,他心里还是忌惮伊稚斜单于的。
同年五月,伊稚斜单于宴请休屠王和浑邪王去龙城参加宴会。
这明显是一场鸿门宴,休屠王和浑邪王俩人都不想参加,于是两人做出了非常一致的决定,投奔汉朝渡过危机!
浑邪王是比较诚心的归顺,毕竟他的势力是真弱,休屠王则是假意归降。】
【如此大规模的归降,汉武帝刘彻自然心生戒备,虽然之前有过匈奴单于归降的先例,但当时他是手上无兵为了保命。
如今的休屠王和浑邪王手中还是有可以和汉朝一战的兵马,他们怎会轻易投降。
汉朝众臣都反对召降匈奴,都认为有诈,只有霍去病请求带兵接受匈奴的归降。
而汉武帝刘彻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派霍去病再次返回河西,接受他们的投城。】
虽然神迹没说霍去病此去如何,但是公孙傲他们对他却相当自信。
李广也把之前对自己的那份自信转移到了霍去病身上。
【果真,霍去病到达约定地点金城后,只看见了浑邪王的大旗,却没有看到休屠王的大旗。
只有浑邪王是诚心诚意的要投靠汉朝寻求庇护。
不过休屠王也带兵来了,但是他心里另有打算,只要浑邪王跟着霍去病走,他就马上反水霸占河西。
但是浑邪王也不是傻子,他看透了休屠王计谋,为了不让休屠王耽误自己的投降大计,于是他直接杀了休屠王。
而霍去病看到此情此景,直接带兵冲锋在前,对匈奴大军道,“不动不杀!”并斩杀了逃跑的八千匈奴军,就此立威。
随后带着四万匈奴投奔了霍去病,倒不是浑邪王对汉朝有多忠诚,草原民族向来以势力说话。
霍去病已经把浑邪王打服,因此他才铁了心的归降。
就此,汉朝彻底收复了河西!打开了丝绸之路的大门!】
天幕中出现了一扇恢宏的大门,只见它缓缓的打开。
【但是汉武帝刘彻对匈奴的打击仍旧没有结束,明天咱们将继续讲述汉朝和匈奴的巅峰之战,漠北大战!】
说完这话,乐瑶还是和之前一样,干脆利落的下播了。
汉武帝刘彻虔诚的跪拜神迹,得神迹明示他对汉匈之战更加势在必得!
第350章
“此战暂缓。”汉武帝刘彻下令, 既然从神迹得知此次只有卫青一路大军胜利,其他三路大军全部战败,那就没有必要匆忙出击。
“方才的地图记得多少。”汉武帝刘彻问李广他们,“把所记全部落在沙盘之上。”
汉武帝刘彻并没有问责和弃用李广他们, 虽然他们能力不足, 但起对汉朝忠心。
想到唐朝那些不服朝堂管束的武将, 汉武帝刘彻对李广他们宽容不少。
卫青还有李广几人齐心合力, 凭着脑海中的印象把天幕上的地图落在了沙盘上。
有了这地图,可谓有了秘密武器, 汉朝再也不会盲目出兵。
绘制完地图后,汉武帝刘彻先让卫青休整,为了绘制这个地图几人都没怎么睡。
休养生息了半个月后,汉武帝刘彻开始战略部署,这次他安排李广守城, 李广打仗虽然不行, 但是守城却是一把好手。
至于公孙傲和公孙贺, 汉武帝刘彻没有再度启用, 而是让李息和张次公配合卫青。
朝堂上下眼见他家陛下竟然启用卫青这样毫无功绩的外戚,反对声一片。
但是李广还有公孙傲和公孙贺却上书支持, 特别是李广, 身为三朝老将, 威望还是很高的。
李广的儿子李当户就特别不解, “爹, 您为何要为一个外戚说话。”
“卫大将军乃是有天将。”李广道。
李当户皱起眉头,“爹, 这也没外人。”
李广不知该如何解释,“你且看此战战绩。”
公元前129年, 汉朝赢来了历史性的时刻,卫青带领大军收复了河套平原!
全朝上下无不震惊,除了汉武帝刘彻还有李广他们几人除外。
汉武帝刘彻马不停蹄建立朔方城,一切按照神迹所述的历史进程发现,只不过汉朝免去了许多战损。
汉武帝刘彻决定派大将李广去朔方守城,临行前,汉武帝刘彻召集了几位大将。
还是上次观看神迹的几人,卫青、李广还有公孙傲以及公孙贺。
此次汉武帝刘彻让几人来,也是敲打几人的意思,神迹的事情他不想再让其他人知道,知道的越多,变数越大。
“恭喜卫大将军。”公孙贺等人恭喜卫青,如今公孙贺和公孙傲还有李广三人都成了守城大将。
“几位将军是卫青最坚实的后盾。”卫青回道。
卫青没有说客气话,论守城,李广他们的确专业。
见卫青如此谦逊,李广算是心服口服,不愧是神迹选出的大将,光着心胸就不是自己能比的。
“术业专攻,朕不会亏待你们。”汉武帝刘彻带着霍去病走进大殿,看的出汉武帝刘彻心情甚好。
自打知道霍去病是天赐大将,汉武帝刘彻便将霍去病带着身边亲自指导,可以说汉武帝刘彻对霍去病比对自己的皇子还要上心。
除了教霍去病兵法外,汉武帝刘彻还十分注重霍去病的身体,他甚至想给霍去病吃点丹药,但一想明朝吃丹药吃死了好几个皇帝,汉武帝刘彻就没敢尝试。
霍去病见到自己舅舅十分激动,他恨不得自己马上长大,然后驰骋疆场,为陛下建功立业!
汉武帝刘彻看着霍去病神采奕奕的眼神,也恨不得霍去病赶紧长大,好收复河西,打通丝绸之路。
可惜霍去病现在年纪太小,上不得战场。
汉武帝刘彻这人迷信,在霍去病能去战场前,他绝不会轻举妄动,就让匈奴再在河西蹦跶几年。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继续昨天的话题!】
汉武帝刘彻刚落座,万万没想到神迹竟然出现了。
“神迹!”霍去病一眼认出,神迹当真和陛下描述的一模一样!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蜀国刘禅进入直播间】
【咱们一起来看看此次漠北大战,汉武帝刘彻的人员安排。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刘彻派卫青和霍去病两人为主帅,各自率五万大军攻打匈奴。
霍去病手下的将领有路博德、赵破奴、李敢等人。
卫青手下的将领有公孙敖、公孙贺、李广等人。】
公孙贺、公孙傲还有李广他们三人听他们三人又在卫青手下,竟然觉得他们陛下这配置是不是有点偏心?
【赵匡美】:汉武帝刘彻这配置有点偏心,能打的都在霍去病手下。
汉武帝刘彻记下路博德、赵破奴几人的名字,日后的可用之才。
霍去病听到自己能和舅舅一样带兵出征很是兴奋,别看他年纪小但是志向远大,驱逐匈奴!踏平漠北!
【目前是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汉武帝刘彻偏心于霍去病,把精兵强将都派遣给他,如此打压功高盖主的外戚卫青。】
汉武帝刘彻听到如此说法,当真觉得荒谬,匈奴当前自己打压大将卫青??
“陛下怎会如此。”卫青道,他也觉得荒谬,一旁的李广他们点头附和,同样觉得荒谬不已。
【可事实当真如此么?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根据史册记载,汉武帝刘彻开始的计划是让霍去病从定襄出发,目标是单于伊稚斜。
而大将卫青则从代郡出发,进攻左贤王。
从战术上看,汉武帝刘彻的部署是让霍去病突击单于,将他驱赶到东面,而卫青则正面打击左贤王,将他赶到北面。
最终卫青和霍去病的两路大军汇合,一起围剿匈奴大军。
但是偏偏临近出征的时候发生了变数,汉朝俘虏了一个匈奴战俘,从这个俘虏口中得知单于伊稚斜竟然东移了。】
听到知单于伊稚斜,卫青还有霍去病立马理解汉武帝刘彻的安排。
“原来如此。”蒙恬也理解为何汉武帝刘彻要把精兵给给霍去病。
恐怕汉武帝刘彻要改变之前的部署计划,将卫青和霍去病的大军调换。
【因为这个变数,汉武帝刘彻改变了之前的策略,他让霍去病从代郡出发,而卫青则从定襄出发。
咱们要明确一点,此次汉朝的战略还是以往的突袭,既然是突袭,自然要瞄准匈奴的主力大军,单于伊稚斜的王庭大军。
霍去病的目标就是突袭主力大军,打散匈奴的气势。】
“去病,你如何看这战局。”汉武帝刘彻问霍去病。
霍去病极其认真的看着天幕上的地图,“如今匈奴单于东迁,与匈奴左贤王相近,若还是按照原计划突击,左贤王必定会派兵支援。”
汉武帝刘彻点点头,眼中掩不住的赞赏,不愧是天才将领。
“如今便失去了原来突袭的意义。”霍去病道。
【赵匡美】:那让卫青先攻打左贤王呗,也不用调换啊。
赵匡美还是觉的汉武帝偏心。
看到天幕上的发言,霍去病摇摇头,如此打草惊蛇,更是失去了突袭的意义。
【若是让卫青先打左贤王,必定会让单于伊稚斜有所防备,这样便失去了突袭的意义。
所以声东击西在漠北之战行不通,因此汉武帝刘彻才调整了战略,让能打的霍去病带着精兵直面进攻左贤王。
到这,汉武帝刘彻的战略就变成了让霍去病的大军直面左贤王、单于伊稚斜的大军,把他们拖在东面。
而卫青则迂回直击匈奴的后方,最后和霍去病一起包抄匈奴。
如此霍去病就要面临以五万大军应对匈奴十万的主力大军,因此汉武帝刘彻必须将最能打的猛将全部派给霍去病。】
汉武帝刘彻频频点头,还是神迹懂他,后世那些无才之人满脑子只有朝堂斗争,无大局关!
【所以也无怪汉武帝刘彻给霍去病都是强将,不然就会向之前河西之战一样,作为主力军的公孙傲迟迟推进不了进程,最后导致压力全部在包抄后方的霍去病那。】
公孙傲听神迹再次提到自己,心中不禁愧疚,讲真,就算把汉朝的猛将都派给自己,自己未必能胜。
公孙傲在心里祈祷,希望神迹所述的漠北之战自己不会再拖后腿。
公孙贺和李广的想法和公孙傲一样,如今他们已经看清楚了自己的实力,不求建功立业,只求不拖后腿。
不过,李广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期待,经过前几次的挫折,自己总该长点经验了吧?
【从霍去病歼灭了匈奴七万大军来看,此汉武帝刘彻此次调整无疑是正确的。
而且从七万大军这个战果分析,霍去病此战应该遇到了匈奴左贤王和单于伊稚斜两路大军,不然怎可能杀敌七万。
如此也和卫青的战果对了起来,相比霍去病,卫青此次只歼灭了匈奴万人,而这万人正是撤退的单于伊稚斜的大军。】
李广他们听到卫青也顺利完成了任务,几人激动万分,这就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拖后腿!!
不但没有拖后腿,说不定此次漠北大战还能建功立业!
李广心中的火苗再次燃起,毕竟比起守城,任何一个大将都期待战场杀敌!
【所以,大家还觉得汉武帝如此安排,是偏心霍去病,打压卫青么?】
汉武帝刘彻听到神迹的分析,不由昂起了头,后朝之人,好好看看!
赵匡美用力摇头,果真千古一帝的心思谋略不是自己这样的普通人能想到了。
“我的格局果然是小了。”赵匡美感叹,自己一门心思的只想到势力打压……
【赵匡美】:那大将军卫青是不是也没有故意打压大将李广?
李广????打压????
李广看向卫青,满眼不可思议,卫青的为人他了解,如何会打压自己。
【咱们简单的说下大将卫青和李广之间被后世谣传的“恩怨”, 版本如下。
本来李广是卫青手下的前锋部队,但是卫青不想让李广抢占功劳而是想让与他交好的公孙傲立功。
并且汉武帝刘彻在卫青出征前曾下秘令,他认为李广又老气运也不好,不让卫青派他与匈奴单于应战, 于是大将卫青将李广调离前锋部队, 并让他和赵食率兵转而向东。】
“荒谬!”汉武帝刘彻道, 这已经不知是汉武帝刘彻第几次道荒谬。
自己在卫青出征前下秘令??难不成自己能掐会算, 知道卫青一定会对战匈奴单于??
公孙傲也觉得荒谬,他承认自己是和卫青私交不错, 但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其实咱们简单分析就能找出以上谣传的破绽。
咱们之前提过的,汉武帝刘彻原本的计划是让卫青攻打左贤王,只是战前抓到了俘虏才临时改变了战略。
如此,汉武帝刘彻怎么可能提前知道卫青会包抄攻打匈奴单于?还特意嘱咐卫青不让李广出战?
若汉武帝刘彻真觉得李广气运不好,那他何必要派李广出征, 不是多此一举么?】
乐瑶连续发问, 汉武帝刘彻连连点头, 说的对, 说的太对了。
【至于谣传说卫青出于私心,想让公孙傲立下战功, 单从史书记载就能发现破绽。
按照史书记载, 卫青让中将军公孙傲代替李广, 可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中将军, 卫青手下只有左右前后四路将军。
此时的公孙傲不过是卫青的手下的校尉, 卫青权利再大也不敢在战场上把没什么功绩的公孙傲提拔成将军。】
汉武帝刘彻皱起了眉头,他第一反应是如此不靠谱的史书肯定出自于宋朝的《资治通鉴》。
汉武帝刘彻在心里嘀咕, 他们汉朝的《史记》不是很公平公正么,为什么不好好的把这几次大战详细记载记载。
不过汉武帝转而一想就释然了, 如此军事机密,怎是一个史臣能知道的,他最多记录记录结果而已。
【赵匡美】:那卫青为何派李广东行?
赵匡美还是不大理解。
“自然是为了打击匈奴。”赵匡胤颇为无奈道,看来他这个三弟没啥打仗的天赋。
“卫青此举是给李广立功的机会。”赵匡胤道。
赵匡美???
【咱们一起从战势的角度来分析分析为何卫青要派李广东行。
在漠北之战前期,霍去病大军直面迎击匈奴大军,从他灭敌的人数分析,其中有不少匈奴单于的军队。
于是匈奴单于伊稚斜赶紧带领余下的匈奴大军西逃。
如此,匈奴单于伊稚斜正中了大将卫青的埋伏圈,所以漠北之战卫青这边并不是主战场,他是配合包抄。
而不是史书上写的,匈奴单于伊稚斜特意在这等着和卫青一战。】
天幕上又出现了地图,霍去病的全部心思立马都放在地图上,他认认真真记着。
【既然卫青是迂回包抄,那定要堵住匈奴单于伊稚斜所以的退路。
卫青虽然是千古难遇的将才,但是他也不会算不是,霍去病正在前方和匈奴单于伊稚斜打的如火如荼,卫青拿不准单于伊稚斜会怎么逃。
于是卫青就把他带领的大军一分为二,两路包抄,而李广和赵食东去茏城属于直插匈奴王庭。
这是大将卫青安排第一条狙击路线,自己在前面打,一旦单于伊稚斜再逃,李广和赵食带领的大军极有可能活捉单于伊稚斜。
对于一直想立功的大将李广而言,此次分军是建功立业的最好的机会,他怎会拒绝呢?】
带兵打仗这么多年,李广虽不及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天才,但也不是棒槌,看神迹放上地图,他自然知道此次分军乃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他感激的看向卫青,他就知道卫大将军不是那么没有格局的人。
自己一定要争气 ,不要辜负卫大将军,不要辜负陛下!
李广激动的红了眼眶,仿佛此时的他已经上了战场。
公孙傲和公孙贺看到李广如此激动,心里不住为他担忧,从神迹的语气分析大概率此次漠北大战李广的战绩并不如何……
其实这不难分析,但凡李广表现好,神迹肯定不会把分兵这事单独提出来。
【但是李广和赵食却没有好好把握住此次建功立业的机会,李广和赵食竟然迷路了,于是卫青此次战略部署失败。
虽然此次漠北之战大胜,但终究是棋差一招,匈奴没有被完全剿灭……】
公孙傲和公孙贺本原本以为李广他们这支部队只是没有打赢匈奴,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迷路了…迷路……
李广听到自己在如此重要的战役中竟然迷路了,一个血气上涌直接晕死过去。
“李将军。”公孙傲赶紧过去掐李广的人中,李广慢慢的缓了过来,人虽然醒了但是眼中却没了光芒。
“臣有罪,臣该死!”李广忽然站了起来,一副求死模样,却汉武帝刘彻呵斥住。
“李广,你想作甚,想死在朕的面前,白白做了冤魂么!”汉武帝道。
李广跪在地上,那跪地的声音听着生疼,“臣对不起陛下信任,臣克大汉。”李广颤抖着声音,老泪纵横。
“要死也给朕死在战场。”汉武帝刘彻道,汉武帝刘彻最讲究的就是物尽其用,如今有李广守城匈奴不敢来犯,他不可能此时无缘无故赐死李广。
【阿斗】:所以李广自己想死对不对?
【阿斗】:不是卫青逼死他的对不对?
死???
公孙傲和公孙贺他们再次看向李广,只是战败,不至于死吧?
按照神迹所述,公孙傲和公孙贺都战败过,最后花钱苟命。
特别是公孙贺,在第一次出征中就迷路了……
【怎么说呢,卫青派去的审问李广的幕僚的确是逼死李广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卫青真的没有为难李广,只是按照惯例执行而已,毕竟李广的确因为迷路耽误了战机。】
【阿斗】:所以是他自己过不去心里的坎么?
【没错,观其一生,大将李广最大的志向便是建功立业,偏偏每次大战都表现不佳。
此次漠北之战应该是他参加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最后一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但是偏偏又发生了迷路这样的低级失误。
李广本就心气高,如何接受自己的晚节不保,与其回去接受惩罚苟且偷生,不如直接在漠北了断了自己。
只能说李大将军的实力与他的志向并不匹配。】
【路人甲】:何必强求。
李广看向天幕,何必强求四个字重重砸在他的心口,是呀,何必强求呢……
【李广之死又带来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咱们一起来看看。】
【不管如何, 李广之死的确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像李广的儿子李敢就坚定的认为自家父亲就是卫青害死的。
咱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李广的儿子李敢,虎父无犬子,李敢也是一名猛将,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李广听到神迹提到自己的儿子, 原本死寂一般的眼神有了些光彩, 但随即这抹光彩又被担忧覆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