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李建成非要和李世民对着干,李世民战功累累,对李建成遭成了莫大的威胁。
如今李建成最大的靠山便是李渊。
众臣不敢言,若是言,那就是赤果果的站队。
但偏偏就有硬骨头,“臣以为,窦建德不该杀。”
众人的目光都定在大臣魏征身上。
李建成看站出来的是魏征,神情变换,而窦建德见到站出来的是魏征,神情也跟着变了。
李渊皱起眉头,他记得魏征,开始投奔大唐,后来又投奔了窦建德,如今竟又回来了!看来他心中还有旧主,也该杀!
李渊眼中带着杀意,但魏征仍旧面不改色,不该杀,就是不该杀。
李渊之所以还想杀窦建德,和三年前的神迹有分不开的关系。
不过,此时的大唐已经不是三年前的大唐。
三年前晋阳起兵,胜负未知,虽然神迹所示唐朝有天策神将李世民在,定会胜利。
但李渊仍旧不放心,他怕有变数,晋阳起兵后,李渊输不起。
但是三年过去,唯一有的变数只是李秀宁和李元吉,晋阳之战,李秀宁手刃了李元吉,提前活捉了刘武周,虽然李渊极力的抹去这段历史,但仍被民间传颂。
如今李秀宁的威望在军中很高,士兵们都认准了这位女将军,为了大义,可以手刃亲弟弟的将军。
李秀宁现在的身体无恙,有李世民派来的侍女在身边,给李秀宁挡了无数的灾。
能看的出来,李建成是真的想让她死。
这个斥责自己手刃手足的大哥,时时刻刻想要了自己的命。
越是如此,李秀宁越是要逆天改命,她绝对不能死在李建成的前面,留在她二弟一人。
李秀宁心里的那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太子之位,不对,确切的说帝王之位该是她二弟李世民的。
除了李秀宁,其他还是如神迹所述的一模一样,晋阳起兵,西河郡之战,李世民虎牢关擒拿双王,随后被李渊册封了天策将军。
此刻,朝堂上的氛围十分紧张,李渊和李世民都没有让步的意思。
李渊自有他的考量,窦建德一介平民出身还敢造反,李渊自然要杀鸡儆猴。
且,窦建德深得民心,若是放过他,日后还不一定有什么变数,李渊可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至于他的旧部造反就造反吧,反正他的儿子可击败。
还有一点,李渊要给李建成留有功绩,前面几场战役都由李世民出征,李建成一无建树,太子之位怎么能坐的稳当。
此时的李建成真的除了占了个嫡长子之位外,一无是处。
李渊不是没想过让李建成也参与其中,但又怕一旦换成李建成又再生变数,李渊可不敢冒此风险,在把好好的大唐基业给作没了。
别的都如神迹所述,这个也不例外,窦建德必须得死!谁也不能改变这个结果!
突然间!神音响彻整个大殿。
天幕铺展在唐朝的整个大殿之上,众臣只要抬头就能看见。
李渊见到神迹忽然出现,心里咯噔一下,上次神迹出现时,看见神迹的只有寥寥几人,如今神迹竟在大殿出现,怕是再也瞒不住了。
【有叛逆的儿子,自然有逼着他们叛逆的人,今个咱先说说李世民为何叛逆了,一切要从李渊说起。】
之前宫内便传过有神迹之事, 只是没人见过,本以为是谣传,没想到当真有神迹。
众臣抬头,仔细听之, 人嘛, 都有好奇之心, 一边期待神迹能预知未来, 一边又担心神迹预知未来。
听神迹开头就说自己,李渊的神情瞬间凝重起来。
听神迹讲李渊, 秦始皇嬴政来了兴趣。
之前神迹所说大多是李渊的一双儿女,对李渊提及不多,嬴政好奇,有如此儿女的李渊到底是何水平。
但从神迹的只言片语间,嬴政觉的李渊的能力似乎一般, 不知是不是自己过于看轻李渊。
朱元璋那边还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 已然顾及不了神迹说什么……
【作为开国皇帝, 李渊的存在感着实很低。
像大家提到其他的开国皇帝,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六国的君主,明太祖是第一个白手起家的平民皇帝, 宋太祖则让人想起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
但是到了李渊这呢, 似乎就剩下生了个好儿子。】
李渊……
【但是李渊能力真有这么差么?
这倒不见得, 毕竟能成为开国皇帝, 能力绝对是有, 起码平衡打压的能力还是有的。】
听神迹话锋一转,李渊的脸色好看了些许, 但是听最后一句,好似不是在夸自己。
想到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如此, 李渊只觉的心口堵了一口闷气,什么叫做自己只生了个好儿子。
【李渊是如何把他得好儿子一点点逼的叛逆了?
咱先从李渊的个性说起,作为君主,生性多疑,但是对于亲近之人却又特别宠爱,咱们举个例子。
众所周知,李渊晋阳之兵,功臣除了李世民外,另外两位是裴寂和刘文静,但这二位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
裴寂是李渊的故友,因此李渊对他特别照顾,比如裴寂率军大败后,李渊对他半点惩罚都没有。
但是刘文静就不行了,同样战败,刘文静立马被贬官,虽然后面官复原职,但和裴寂已然不能同日而语。】
【要说功劳,主播觉的刘文静比裴寂要大不少,就唐初李渊交好突厥之事,刘文静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裴寂呢,似乎只有拥李渊为帝。
但是论赏赐,裴寂却是第一位,像李世民打了胜仗,裴寂明明没干什么,李渊却赏赐给裴寂可以随意铸造铜钱的大鼎,可见对裴寂的喜爱。】
提到裴寂,众臣都有种不可言的感觉,众人皆知裴丞相的地位,绝对是陛下身边第一宠臣。
忽然被神迹提到,裴寂面上有些挂不住,自己何事战败过?简直胡说八道,他根本没有带兵出征!
因为神迹的蝴蝶效应,李秀宁代替了李元吉,因此晋阳没有失手,所以裴寂为曾出兵。
但是李渊对他这个老友的偏爱却半点不少。
【如此差别待遇,刘文静不可能不嫉妒,于是醉酒后就抱怨几句,说日后定要弄死裴寂。
讲真,其实也能理解,就好似咱们拼死拼活的为公司做贡献,最后却比不过老总他小舅子。
所以,有谁能不嫉妒么?】
说到这,乐瑶有点感同身受了,哪个公司没几个特权户,仗着和老板关系好,干活的时候没有他们,发奖金的时候却排第一…
听神迹这一问,众臣更加沉默,说不嫉妒的那是假的。
虽然裴寂作为开国功臣,可说到底就动了动嘴皮子,也没见他对大唐做何贡献,偏偏是众臣之首。
【刘文静这酒醉之话被他府上的小妾听见,于是告发了刘文静。
其实本来就是一件小事,但是裴寂却和李渊说,刘文静这人虽有才,但是性格阴霾怕当真有造反之心,此人不能留。
于是李渊便杀了功臣刘文静。】
刘文静之死众臣都知,以造反之名,但是具体的细节他们却是第一次知道。
【有人说,李渊之所以杀了李文静是因为他和秦王李世民交好,杀了刘文静借此敲打李世民。
但是刘文静死的时候为619年,那时候李世民的功绩还未到让李渊忌惮的地步。
还有一种说法,说李渊猜忌刘文静,总觉的他和突厥间有什么,于是借着这个由头就把刘文静给杀了。】
【总之刘文静死的很冤枉,刘文静之死也让李世民很难受。】
听此,李渊看向众臣,观察他们的反应。
众臣低头,不敢看李渊,生怕一个表情不对让李渊猜忌。
“你难受什么,你觉的朕冤枉了他?”李渊质问李世民。
“儿臣不敢。”李世民道。
“还有什么是你不敢的。”李渊阴沉着脸,方才还敢和自己顶撞,如今又说不敢。
【除了刘文静外,杜伏威之死也颇有争议,杜伏威为唐初割据势利之一,手握江淮地区,却在巅峰的时候投奔了李渊。
622年上书请求入长安,李渊自然高兴】
果真,听到杜伏威投靠自己,李渊的眉头终于舒缓开来。
【李渊】:他到底是臣服于朕的。
【路人甲】:难道不是怕自己再不投靠,会被李世民揍么?
路人甲的字幕飘过天幕。
李渊的脸色再次变的难看,李世民又是李世民。
【但是杜伏威这一走,随即江淮地区大乱,再次造反。
可想而已,李渊对长安的杜伏威会如何猜忌,624年,杜伏威斃,对于他的死争议比较多,到底是病死的还是被李渊毒死的,这就不得而已。
可死并不是事实的结束,江淮叛贼辅公祏被活捉后,不知是不是觉的自己上路寂寞,辅公祏告之,这次造反的主谋就是杜伏威,阚陵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于是李渊收了杜伏威所有待遇,家属也深受其害,变成了反贼的亲属,阚陵亦然…
最后还是李世民给二人平反。
所以,李渊的耳根子是有多软…】
乐瑶放出动画,卡通皇帝扶着自己的大大耳朵,只要一松手,耳朵立马耷拉下来,仿佛耳朵上没骨头,
“退朝!”李渊听不下去也看不下去,再讲下去,他的颜面何存!
李渊上次就发现神迹会随着自己而动,他以为这次也一样,只要下朝那便只有自己能看到。
没找到这次和上次不一样,李渊下朝后,神迹的确跟着他,但是也不碍着神迹跟着大臣们,天幕一分为二。
李渊……
“宣朕旨意,上朝。”李渊下旨,决不能让臣子把神迹带出宫外。
于是还未出大殿的臣子们再次上朝。
原本被打成一块块的小屏幕又组合在一起形成把大的天幕。
【但是,李渊的耳根软硬分人而已,比如面对李世民时,李渊的耳根子就会变的硬如磐石……】
【比如窦建德一事, 这事咱们之前也说过,李渊不顾李世民反对,非要处死窦建德。
最后造成窦建旧部造反,还让李世民擦屁股。
其实到了这时候, 李渊已经开始意识到他这个二儿子太强了, 不应该再给他加军功, 可是没有李世民是真的不行。
有事李世民, 没事李建成,唉……】
李渊没想到神迹会旧事重提, 他以为讲过去便讲过去。
李建成听到最后一句也破防了,什么叫做没事李建成?好事都让他李世民和李秀宁占了去,到自己这还剩下什么?!
今个看到神迹,李建成就更委屈了,原来真的有神迹呀, 怪不得李世民如此厉害, 怕不是神迹早就给他透露天机, 天策上将, 如此天策!!
之前李建成就听闻有神迹,但是对神迹之事李渊讳莫如深, 从未向李建成透露半句, 就怕天机泄露, 徒生事端。
李建成越发觉得对自己不公平, 父王对他不公平, 老天也对他不公平,为何所有人都向着他李世民!
“求父皇放过窦建德。”李世民趁着机会再次请命。
“就你秦王宽宏大量, 不就是顺着神迹说述?”李建成冷笑,“如何, 若神迹说你有帝王之才,李世民,你是不是还要造反!”
嫉妒成疯的李建成直接给李世民扣了一个大帽子,“你替反贼求情,是不是给自己留后路!要当反贼!!”
“为江山社稷,对窦建德该从宽发落,国之大事,兄长何必意气用事。”李世民不想和李建成争论,自从他知李建成给他家阿姐下毒后,他就没再把李建成当做人。
明明之前并肩作战的大哥,如今却成了这幅德行,世事无常。
“求陛下为江山社稷放过窦建德!”魏征跟着。
“你就别说了。”身后有臣子扒拉魏征,整个大殿最没立场求情的就是他。
魏征不管,他非得说,且又说了一句 “求陛下为江山社稷放过窦建德!”
魏征身后的臣子……是真犟呀……
“天命告之,求父皇放过窦建德,乃是民心所向。”李秀宁坚定的站在李世民一边。
此时的李渊气的发抖,但是神迹都这么说了,他又不敢逆天而为。
如今的李渊有种被二子携神迹威胁之感。
【从李渊杀了窦建德这事看,只能说他很没有远见,且瞧不起底层人。
这也是为何他坚持杀了窦建德,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民,杀了就杀了,身为贵族的李渊杀个人怎么了。】
“神迹怎会误会至此?!”李渊痛心的表情又出来了,不知蒙受了多大委屈。
神迹又说自己!它又说自己!如何,作为开国皇帝,自己就一无是处?!
【李渊不但瞧不起窦建德,他还瞧不起…这里改个措辞,也不能说瞧不起吧,应该是对比汉高祖刘邦,李渊特有优越感。
想着一次醉酒,他就对属下说,之前的帝王都是出身低微,拼死拼活的才得来天下,但是自己就不一样,是关陇世家,正经的贵族,起义是一呼百应,短短几个月就占据了关中。
这可不是刘邦和他的跟班萧何能做到的。】
见神迹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李渊有种尴尬,虽然他瞧不起刘邦,但是不能否认刘邦开国皇帝的功绩,特别是大汉天下还是唐朝的目标。
【也不怪李渊如今的飘,毕竟他七岁就当了国公,十个月就称帝王。
再次感叹一下李渊的命是真好,有一双好儿女。
怎么说呢,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债前行罢了。
不知李世民和李秀宁上辈子欠了李渊什么,这辈子如此来还债。
对,关中是迅速收复了,但仅仅是靠着李家贵族之名么?如此一句话完全抹杀了李秀宁的功劳。
七万大军之所以愿意跟着起义,完全是看中了李秀宁的人品和能力,这事换李元吉试试。】
众臣不语,但是都赞同,虽然公主为女子,但所作所为比男儿还男儿。
【还有十月称帝,开土扩疆,李渊又做了什么,自打立都长安后,出征的都是他儿子李世民。
与士兵们同吃同睡,在营地风餐露宿,在战场以命拼杀。
李渊觉得就凭着自己一句话,那些割据势利就投了大唐?
只能说,李渊真的会生。】
李渊的脸挂不住了。
“好,朕感谢上天,让朕生了一双好儿女。”李渊道,明显带着气。
李建成听着也心里闷堵,如何,他父皇就生了一双好儿女,自己不在其内?
若不是自己镇守长安,守住后方,他李世民能安心出征?
好名声都让他赚了,自己什么都没有。
不公平!着实不公平!
【李渊】:没朕主持大局,他们算什么。
【李建成】:没本太子驻守长安,他们算什么!
两人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直播间。
虽不能说李渊和李建成没任何作用,但是论功劳,他们定是比不过李世民的。
【那咱们就说说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的功绩吧。
远的不说,咱就说说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和太子李建成趁着李世民出征在外,把原隋朝五原郡和榆林郡割让给突厥这件事。】
提到这件事,李世民难得的脸色阴沉,他没想到自己凯旋而回,自家父皇和兄长就送给自己如此惊喜。
听到后世唐朝也割地,嬴政的眉头皱起。
为君之,该开疆扩土,为何要把疆土拱手让人?!
嬴政不理解,大为不解,难不成昏君的思路都一样,只想安于一方?
若是这般,当什么帝王!!
【嬴政】:唐朝小儿,为何不反。
嬴政内心的想法以弹幕的形式发出来。
【路人甲】:不是自己打下的江山,自己不心疼呗。
粉丝路人甲也出来了,讲真,他是看不惯网上吹李渊和李建成的,说什么李世民的功绩全是改的全是偷的。
真是胡说八道只凭一张嘴,难道后面的贞观之治盛世大唐,也是偷来的?
提到割地之事,朝堂的气氛骤然下沉。
不论什么朝代,割地都是一件很耻辱之事,特别唐朝形势一片大好。
【唐朝到底发生了什么?是被突厥打到家门口了?
还是李渊、李建成被奸臣蛊惑?
咱们来具体说说割地的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被割让的丰州离大唐远,而且之前是依附突厥,太子李建成认为如此之地不好管辖,不如直接割让给突厥,李渊觉的李建成说的有道理,于是同意了。
这是史书上记载的经过,没什么复杂的原因,就如此割地了。】
李世民看向李建成,眼神如剑。
李建成还真敢瞪回去,到目前为止,他还觉的自己的策略没错。
如今大唐正是初年,应该把有限的兵力用在刀刃上,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成胖子,做人不能贪心,比如隋炀帝,若不是他步子太大,想一辈子干别人几辈子的事,怎会有如此下场。
前车之鉴,李建成认为守住江山即可,至于开拓国土留给后世子孙,一步步的慢慢来,何必急于一时?
等着自己继位,他,李建成,定会当好守城之君。
【面上一听,大家可能觉的李建成的提议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管不了,就干脆不要,大唐之初创业之时,如此稳妥。】
听神迹肯定自己,李建成不屑的看向李世民,在他眼里,李世民不过一介武夫,根本不懂治国只会打打杀杀,这样的人如何当帝王!
【接下来咱们就细说说,偏远的五原到底对唐朝有何战略意义,是说不要就可以不要的地方吗。
所谓的五原就是现在的河套地区,自古以来游牧民族和中原征战的核心地区。
能让这么多人争,可见其必有优势。
首先水多草肥,地势平坦,能放牧又能种田,要知道古代粮食和战马对军事来说多重要,大宋为什么那么怂那么弱,其中没地养马是个很大的制约。
而且河套地区又由于一马平川,骑兵在此处优势巨大。
因此,河套自秦汉以来就是要地。】
【而且,河套真有那么远么?
其实距离长安也不过一千多里,最远处不到两千里。
一千里什么概念,有个成语,日行千里,虽然夸张,但是以古代的脚程,日夜骑战马的话,起码可以三百里,那倒河套也就几天的事。】
【就因为太远这个理由放弃河套,着实有些荒唐,当真不是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不心疼,这应该就和败家子花爹娘的钱不心疼一个道理。
可怜二凤在外面冒着生命危险夺疆土,某些人却半点不珍稀。】
“唉。”窦建德叹了一口气,之前他是敬佩李世民,如今听神迹这么一说,竟然开始同情李世民。
这些不打仗的不知打仗什么滋味,谁都不知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此时的窦建德都想让李世民另起炉灶算了,自己就跟着他干。
窦建德很好奇,大唐没了面前这位天策上将,最后还能剩多少国土?
怕不是到最后就剩个长安,守不守的住还是个问题。
越听李世民就越心疼,恨不得现在就把割让的五原给打回来!
若他当时在朝,此事定不会发生!
眼看李世民一副要弄死自己的模样,李建成不甘示弱,好巧,他也想弄死他!
龙椅高坐的李渊无视李建成和李世民间的微妙的气氛,听神迹这么一说,他似乎有点后悔了,五原当时是不是不该割让?
当时可是李建成提议的,自己只是想给他这个当太子的一些功绩,方才答应。
都是李建成的锅,不关他李渊任何事。
【李建成】:根本就守不住, 浪费国力罢了。
听神迹处处向着李世民,李建成不服气,一千里不算远?那什么才算远。
李建成的心声不知怎么飘到了天幕上,还带着他的名字。
这下唐朝众臣都知李建成如何想的。
魏征看向他家太子的心声, 直接握紧了拳头。
想他魏征空有满腔报效朝堂的热情, 却总遇不到明主。
千里马常在, 伯乐不常在。
魏征一声叹息, 他这叹气声可是不小,起码周围的同僚都听见了。
他们从未见过刺头魏大人如此丧气。
要说魏征这一路也是挺传奇的, 先是跟着李密,可惜,魏征献计,但是李密不用。
后来李密不听魏征之言,大败, 李密投靠了李渊, 后来窦建德率军攻打相州, 活捉了魏征, 窦建德觉的魏征有才,重用魏征。
魏征以为得伯乐, 但是因为他太耿直, 窦建德后来也不怎么听他的。
随后窦建德败, 魏征再次入唐, 这次拜在了太子李建成门下。
大唐的太子, 总不会错吧?
魏征满心要辅佐李建成,作为谋臣做出一番成就, 万没想到太子竟然如此德行。
此时的魏征终于失望了。
“臣请辞。”魏征上前,行吧, 他不干了,回村种地。
李建成脸色一变,自己如此看重魏征,他竟然在此时请辞,什么意思?
“太子洗马何意?”李渊问。
李渊敢问,魏征自然敢答,“臣以为割地突厥,乃是昏策,助长突厥之利,非国家之利。”
同僚听魏征说的如此直白,心道,不愧是你呀。
“你!”李渊被魏征之言一下气红了脸,这和指着鼻子骂自己是昏君有何两样。
“来人,窦建德的余党一并拉下去!”李渊下旨。
“魏征可不是俺的余党。”窦建德道,“现在不都是你们大唐的人?如何,投靠了也不算?”
窦建德真觉的李渊德不配位,什么玩意。
虽然自己任用魏征的时候也不爱听他说话,但起码没和李渊这样,不爱才就罢了,竟还找理由弄死贤良。
窦建德叹息,愈发为李世民感觉不值,在前线拼死拼活的有何用,最后不都被这个昏君给败了。
“投臣不能杀。”李世民站了出来,“父皇,您若杀了魏征,日后谁还敢降唐?!”
魏征看向李世民,内心好似被什么击中一般,倒不是因为李世民给自己求情,而是魏征在李世民身上看到明君之风。
“且魏征说的不错,大唐本就不该割地,您为何要割地?!”李世民质问李渊。
“对呀,为啥?”窦建德跟着问。
窦建德忽然感觉自己这趟没白来。
【刚刚分析了河套的位置,咱们再来一起唠唠,五原就真的守不住么?
原来五原由通守张长逊驻守,迫于形势,他依附突厥,等着李渊晋阳起兵后,他立马携武都、五原等郡归附李渊。
张长逊此人为唐朝的统一大业做出不少贡献,当年就是他化解了梁师都他们联突厥抗唐的计谋。
如此可见张长逊的能力。】
在殿上的张长逊没想到神迹竟然会夸赞他这样的小人物,他何德何能。
提到五原被割让给突厥,张长逊心里也难受的很,当年自己投靠突厥乃为无奈之举,晋阳起义后他立马投靠李唐,万万没想到,绕了一圈,五原之地还是让匈奴得了去。
【如此有能力的张长逊,只要李渊重用,给他派兵,五原怎么守不住?
说白了,李渊压根不信张长逊。
好像除了关陇集团的那些贵族亲信,李渊信的人不多,等等,也不能说完全不信,谁谁谁一说哪个人不忠,李渊立马就信。】
李渊张了张嘴,却不知该怎么反驳,只道一句,“神迹为何误会朕至此啊。”
【张长逊也是个识时务的,他觉察出李渊对自己的不信任,于是自行请命入长安。
等着张长逊回了长安,五原那马上就乱了。
李渊一看如此大的烂摊子,压根就不想管,巧了,李建成和他想的一样。
于是父子二人一拍即合,割地!不要了!】
乐瑶放出小动画,一个卡通的皇帝小人,一个卡通的太子小人,两人跳起来击掌,而后掐腰大笑,头上几个大字,“不要啦!”
看着那个气人呀。
窦建德气的哎呀呀的,他内心有个声音在咆哮,“李二郎啊,李二郎,你怎么不反?!”
秦始皇嬴政看的心闷,本为经历了叫门天子还有之前的大怂,后朝不论发生什么,自己都可以淡然看之。
如今嬴政发现自己好像不行,明明眼前大好江山,明明有有志之子,明明有天策上将,还如此糟蹋!
若他父皇如此,嬴政早就反了!
这唐朝小儿还等什么,有什么好等的?!
朱棣看向天幕,听着唐朝之事,虽之前也知,但没有如此详尽。
其他帝王造反篡位,或许该斥责,但是唐太宗不一样。
【或许有的人说,割地乃是无奈,安抚突厥之策。
那咱们就说说东突厥是什么状况。
原本的可汗已死,突厥颉利可汗即位不久,政权乃是最不稳定的,所以此时的突厥根本不可能攻打大唐。
而大唐呢,秦王李世民势如破竹,可谓战无不胜。】
不知是不是因为乐瑶太为愤怒了,天幕从唐朝众臣扩大到了唐朝的士兵。
比起唐朝众臣,唐军的反应更大一些。
古代消息不灵通,割地的消息长安城内可能人尽皆知,但远在边境的士兵们却不得而知。
都是和李世民一起浴血奋战的唐军们,他们听到李渊和李建成如此轻易的割地,怒上心头。
除了秦王,根本没人会体会到他们浴血奋战的艰辛,割地!竟然割地!
【李渊和李建成这次割地换来的是什么?是和宋朝一样的百年太平么?
咱们来一起看看,失去了河套之地,大唐失去了这一千多里的缓冲地 ,若突厥一旦南下,相当于可以直接抄近道攻打唐朝。
武德五年(622年),突厥颉利可汗坐稳了可汗宝座,于是开始南下,攻陷陇州大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