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咱们就假设大明一直执行朱允炆的政策,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呢?】
朱允炆听到神迹提到建文新政,整个人激动的颤抖起来。
【首先,作为文治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立马改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政策。
都说三年不改先帝之政,但明惠帝朱允炆刚盖上他皇爷爷的棺材板就立马改政。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武治天下、重用武将的传统,而朱允炆则重用文人士大夫。
这个开局,大家觉的熟不熟悉?像不像自废武功的大怂?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
“这后朝小儿真有意思,好的不学坏的一样不拉。”赵匡美惊叹不已。
赵匡美转头看向赵匡胤,“难不成,是咱们大宋的粉丝?”
粉丝这个词是赵匡美和神迹学的。
赵匡胤也纳闷,这后世小儿怎么想的?果真是蠢顿如猪??
赵匡美一拍大腿,“哥,我知道了!你说是不是咱们大宋是不是因为太憋屈,被后人从历史抹杀了,不然这小蠢蛋怎能重蹈覆辙!”
赵匡胤……
洪武年,朱元璋
听到自己刚驾崩他的好圣孙就改了国策,竟然自费武功?
朱元璋气的牙根痒痒,他昨日竟还对朱允炆抱有希望,此时的朱元璋气呀,他不气别人他气他自己。
作为帝王他明□□眼如鹰,怎么就选了这么个败家子作为新帝?!
【朱允炆】:重文轻武如何,大明天下已定,该是休养生息,与民休息。
朱允炆觉的自己的政策没错。
【问题是,此时的大明并不太平。
北方还有外族虎视眈眈,如今的太平不过因为明太祖的余威罢了。
等外族修养生息,必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已经自废武功的大明怎么办,学大宋割地赔钱么?
问题是,大明不如人家大宋有钱。】
众武将听神迹所述,不由叹气。
他们虽忠于大明王朝,对抗反贼燕王,但新帝重文轻武的确是事实。
此次若陛下不是听文臣蛊惑,大明如何会内战如此。
而朝堂中的文臣听神迹如此说,他们却是不服。
【士大夫为何不可治理天下!】
文臣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直播间。
【当然,也有能治国的士大夫,前提帝王得听,就像朝堂也有反对削藩的臣子,朱允炆他听么?】
这句话,让朝堂的部分大臣沉默了,特别是原来反对削藩的大臣们……
【咱们继续之前的假设,以治国的朱允炆若是以举国之力平定了燕王朱棣的叛乱。
按照他之前的政策定会继续削藩,削到一个不剩位置。
如此,大明北边的防线全部打开,但时候朱允炆以什么抵挡外族,八股文么?】
提到这,朱允炆一愣,他当真没有想过北面防线的事,不过大明又不是没有将军,派将军去驻守便是!
【朱允炆】:派其他将军去!
【长期的重文轻武,谁还想当兵?士气一旦低落,怎么驻守边境。
倘若北面防线崩塌,外族便直捣黄龙,宛如当年的大宋一般,对外族丝毫没有抵抗能力。
到时候大明面对的可不是燕王这样的自己人,一旦败了,就是灭国之灾。
所以,从重文轻武这来看,朱允炆开局就是一个败笔。
纵观华夏五千年,但凡放弃武力,没一个能得善终,毕竟拳头才是硬道理。】
众将看着天幕中他们陛下的发言,不知该说什么,轻飘飘的一句派人去守,他们陛下可知守边疆是多么不易之事么?
【咱们继续说建文新政的第二条,朱允炆直接废除了南北科举,让所有的文人站在同一平台考试。
看似是很公平,但是南北长久以来贫富差距巨大,导致北方学子接受文化教育的水平大大落后于南方。
不仅如此,朱允炆还停办了北方各省的官学,所谓的精简机构。
这一改革,约等于直接放弃了北方学子,如此朝堂全部由南方文人占据。
如此南北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就是贫富差距么,长此以往,北方的百姓岂能不反?】
卡通朱允炆上线,只见他搂着头上标注南方的文人,而对头上标注北方的文人看偶不看。
【要说朱允炆这政策真相互矛盾,一面众文轻武,一面又在“文“中分化,不知他到底想干什么。】
此刻北方学子也在观看神迹,听神迹说新帝取消南北分考制,北方的学子们心里说不出的绝望。
朝堂是多看不上他们北方的文人。
【咱们继续说朱允炆的第三条政策,恢复井田制,没错,就是商鞅时期废除,已经被废除了一千多年的的井田制,大开历史倒车。
这个咱就不多说了,被众朝唾弃的井田制。】
听到这,朱元璋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他当年怕不是瞎了眼,觉的自己选了个好储君!!
【对于税收方面,朱允炆全面减免江南地区税收,这条看似很贤明,对百姓好。
但是自古以来,富足的江南就是税收大户,而朱允炆偏偏在和燕王朱棣打仗得时候减免税收。
最后导致朝堂要打仗了,但是没银子,要直达打仗中断了军饷是大忌。
幸好对面是自己的亲叔叔,换成外族试试,怕不是第二靖康耻。】
“相似,真是极其的相似。”赵匡美再次感叹,“哥,这小蠢皇帝,和雪乡二圣有没有血脉关系?”
赵匡胤……
【对了,还有一件事,朱允炆和他们的士大夫们推崇周礼。
于是朱允炆上位,着实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地名,典型的形式主义者。
他在短期的时间内,把全国各地的地名都改成了古地名。
上至大的府名小至就县城的城名,一个不拉,全部更改。
而且有些地方改一次不行,还要改第二次,浪费了朝堂大量资源,很多地方新官章来不及刻。
而且改后的名字众人反应不过来,只好在后面加上备注,写上之前的名字,如此画蛇添足。】
【综上,这只是开国之初,明惠帝朱允炆实行的政策,可惜政策实行不到一年,燕王朱棣造反。
可想而知,若燕王朱棣造反失败,大明朝继续这些制度,大明的将来会是如何?】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首先,削藩成功,北方的门户大开,无人驻守,外族借此机会休养生息,并开始南下。
随后因为重文轻武,明朝武力值大降,抵挡不住已经强大的外族。
因南北贫富差异,中原分裂,北方起义,加外族南下,大明朝必定往南偏移。
因减免赋税,外族欺压到国门,无钱赔偿,只能拼命压榨百姓。
到时候官逼民反,农民起义、南北方大战,外族入侵,明朝分裂。
最后,历史车轮继续前进,明亡,朝代更换,假设完毕。】
整个建文王朝都沉默了。
神迹历史的推演,大明仿佛第二个大宋…
【朱允炆】:难道反贼朱棣就能做的比我好么!
朱允炆不服,他还是不服,一切都是假设,都是假的!!!
【说完假设,咱们接着说说,得位不正的明太宗朱棣,做的有多好。
首先,咱们先从他的五次北伐说起,没错,五次北伐。御驾亲征的那种。】

【提到明太宗五次北伐, 永乐大帝的戎马一生,不由的让人想起一句话。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五次北伐,踏平了蒙古, 明太宗朱棣成为了第一个病死在北征征途上的帝王, 从马背开始亦从马背上结束。】
恢宏的音乐响彻整个大明。
天幕上出现一行大字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朱棣仰头看着天幕中这句话, 这句话直击朱棣心口。
为君者,开拓疆土, 亦为江山守到最后一刻!!
这辈子,值了。
朱棣的这句话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中,铁血的红字。
【嬴政】: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李世民】: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赵匡胤】:好一个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赵匡美激动起来, 他上次这么激动还是在神迹说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
虽然神迹还未开始说这位后世太宗Judy的事迹, 单凭这句话,就足以让人敬佩。
赵匡美如此, 大明的武将更是如此。
特别是那些经历了南征北战的将领们, 仿佛又回到了金戈铁马的明初。
嬴政感叹之后, 不由的又看了公子扶苏一眼。
他还记得大明出了叫门天子那个败家子, 本以为能出这样昏君的朝代, 先祖定也不如何,但神迹今日所说的这位太宗却让嬴政刮目相看。
显然, 这位造反的太宗教育也不行。
洪武年,朱元璋。
朱元璋没想着他的四子朱棣竟做到如此地步。
反观自己的好圣孙, 平日对自己孝敬至极的好圣孙……
朱元璋心中冒出一个想法,自己的嫡长孙怎么就死的那么巧?
天下真的有那么巧的事情?
随着天幕中恢宏的音乐。
大明的地图慢慢展开,北至大漠以北,南至安南。
只要一看见国土地图,秦始皇嬴政的眼神就会一亮。
普天之下,该都是华夏之地!
赵匡胤的眼神中带着羡慕,总有一日,大宋的疆土也会如此!
偏偏有人却不以为然。
明惠帝朱允炆眼见面前浩大的地图,满心不屑,以武治国,有何可赞扬?
【明惠帝朱允炆】:国已安稳,为何要打,劳民伤财,不予苟同。
【明惠帝朱允炆】:五次北伐,与隋炀帝有何不同?!
在朱允炆的儒家思想中,以文治天下才是根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大明已经把元朝打败,何苦再发动战争,安安稳稳国泰民安不好么。
就算对面来袭,和平的议和不好么,为何打打杀杀。
明惠帝朱允炆的心声也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紧跟在明太宗朱棣的后面。
二人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文臣自是站在朱允炆一般,江山已定,该是发展文化的时候,以文治国天下太平。
【众文臣】:支持以文治天下!
【赵匡胤】:支持个屁。
赵匡胤一看文臣发言,火气立马上来,何以文治,有足够的底气才是文治的基础。
【这样的气概这样的心境是朱允炆体会不到的,生于大明鼎盛时期,在他的眼里他的敌人不过是自己的叔叔而已。
放他去边境待几年便知,和平是用什么换来的。
讲真要不是明太宗朱棣的上位,延续了铁血大明,朱允炆怎么可能留下“美名”。】
【路人甲】:要不说烂摊子收拾的太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唐收拾了隋的烂摊子,现在隋炀帝都被吹成千古一帝。
【路人甲】:朱棣收拾了朱允炆的烂摊子,被江南贵绅忽悠傻的朱允炆还能被吹捧成汉文帝第二。
【路人甲】:这么看,要惨还是宋最惨,没人收拾烂摊子,把华夏彻底作没。
粉丝路人甲就是看不惯后世文人吹捧的这个“明君”,碰瓷真明君的业绩,真不要脸。
要说怼人还是得粉丝路人甲,乐瑶暗搓搓的给粉丝路人甲点赞。
【咱们先说说大明王朝如今的局势,看看为何明太宗朱棣要御驾亲征。】
乐瑶放出一张大明的地图。
【原本的元朝被分裂成三股势力,分别是瓦剌、鞑靼还有兀良哈三股势力。】
【李世民】:元朝?
【赵匡胤】:元朝?
【嬴政】:元朝?
乐瑶一直没有理顺朝堂的历史顺序,但是盘点各朝大事的时候都会提一嘴时间。
目前为止还没有盘点元朝。
李世民、嬴政、赵匡胤心底一成沉。
特别是赵匡胤,已知明在大宋之后,元朝又被大明所败,综上,大宋竟然是被外族给灭国。
彻底把华夏给作没了…这句话单独在赵匡胤耳边徘徊,他整个人陷入到巨大的emo中。
【所以到目前为止,大明边疆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一旦外族的这几波势力联合在一起,定会再度南下,平扫中原。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把自己几个儿子安排在边境,形成防线。
随着朱允炆削藩,北面的防线算是废掉了。
除此之外,大明还面对南方的越南的威胁。】
乐瑶又把地图扩展,标注了越南的位置。
【明太宗朱棣上位后的第一仗便是对安南,咱们先简单说下安南的情况。
洪武年,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安南还是明朝的藩属国,需向明朝朝贡。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洪武二十九年,安南相国黎季犛掌权后,野心膨胀,竟然扩张领地。
由于大明主要兵力在提防北方蒙古势力,朱元璋用断交之策惩罚安南,且那时候朱元璋已经年老,实在没有过多精力。】
听安南竟然如此猖狂,朱元璋握紧拳头。
【建文二年,安南相国黎季犛直接把国王杀了,直接自己为王,还继续往外扩张。
这些事明惠帝朱允炆并没任何干涉,他忙着削藩。
到了永乐二年,黎氏一族野心越来越大,开始攻打占城,作为藩属国占城求助大明,并表明愿意归属大明。
作为朝贡体系中的老大,朱棣自然要管,他调查缘由,知安南陈氏被撺掇皇位,于是助陈氏再次为王,恢复正统。】
因为还在假设的话题当中,因此直播间给朱允炆单独发了一个提问,“该怎么处理安南之事?”
见神迹亲自问自己,朱允炆经过深思熟虑回道,他心底还带着一丝希望,想让神迹看到他的治国之才。
“本是安南的国事,明朝不该插手,且大明已经与他们绝交,更不应该插手。”朱允炆觉得自己回答的没有问题。
“且安南本是蛮荒之地,与大明构不成任何威胁,根本没必要为这样一个小国劳民伤财。”朱允炆补充道。
虽然知道弹幕里的话是粉丝说的,但是前头加个朱允炆的前缀,就特别有代入感。
好像是朱允炆本人在当杠精。
乐瑶寻思也不好直接怼粉丝,那她就以大宋为例子,论证一下安南是不是当真不够成任何威胁。
【安南,原宋朝时期交趾,因为宋朝疏于对南面的防守,1075年,攻打大宋边境……
攻占广西后,交趾又先后攻陷钦州、廉州等地,最后攻打邕州。
在邕州,交趾大开杀戒,屠杀了邕州军民五万八千多人,血流成河,尸体如山,原本最繁华的邕州变成了人间炼狱。
这样的交趾,对大明构不成任何威胁?】
“大宋是大宋,我大明是大明。”朱允炆反驳,他很讨厌神迹总把大明和大宋相比。
“那你别学俺们大宋呀。”赵匡美吐槽,一面嫌弃,一面样样不落的学,后朝小儿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赵匡胤没想到神迹会再次告之天命,交趾竟敢如此!
赵匡胤展开大宋版图,着实布置南方兵力。
【而且占城还是大明的藩属国,若大明不管,那以大明为中心的联盟又算什么。
大明以后如何在归于他的藩属国面前立威,朝贡体制怎么维持,相互制约得来的平衡又该如何。
且,安南还屠杀了大明派去护送陈氏的将军,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这种情况下,明太宗朱棣决定出兵,仅仅七个月,大明便收复了安南,越南被纳入了大明版图。】
七个月!!
朱元璋再次震惊,或许他该重新认识一下他的四子朱棣。
建文年。
众将听燕王朱棣仅仅用了七个月就平定了安南,心中大为震惊。
原本他们对于白沟河一战燕王朱棣为何能胜利还大为不解,如今他们明白了,燕王朱棣就是战神。
【接下来咱们继续说明太宗朱棣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的北伐。】
众将???
朱棣虎躯一震,败?
【朱允炆】:哈哈哈哈哈,燕王朱棣,你也不过如此!!!

“把那幸灾乐祸的孽障给咱带过来!”朱棣看到天幕中朱允炆的发言, 气的都破了嗓。
哈哈?他哈哈什么?!
朱允炆见自己的心声出现在神迹上,瞬间慌了,他下意识的跳起来想捂住自己的心声。
神迹本是透明屏幕,朱允炆腾空扑而起重重落地, 摔的那叫一个疼……
于是朱允炆被一瘸一拐的带到朱元璋面前, 此刻朱元璋眼中再无往日温情。
朱允炆不禁心中委屈, 觉的他家皇爷爷真是好狠的心, 只因区区神迹就待自己如此。
【朱允炆】:果真是屠戮大臣的暴君。
朱允炆的心声再次以弹幕的形式直接从朱元璋眼前飘过。
朱元璋大步过来,结结实实给了朱允炆一巴掌, “咱老朱家怎会生出你这样的孽障?!”
朱元璋被气的脸色涨红,“心口不一的坏种!!”
自己竟然为了这样的混账东西铺路,杀了那么多大臣,想到这里,朱元璋捂住心口。
“老糊涂, 咱真是老糊涂!!”朱元璋一下一下锤着自己心口。
朱允炆害怕的往后退了两步, 他觉的他家皇爷爷疯了……
建文年。
明惠帝朱允炆听朱棣北伐打败, 和另一平行世界的皇太孙朱允炆反应如出一辙。
【明惠帝朱允炆】:燕王朱棣不过如此, 只会关起门来打自家人!窝里横的玩意。
众将臣看到他们陛下竟说出这样的话,心底不与赞同。
只会打自家人的该是陛下自己才对。
【路人甲】:某些人就是关起门里打自己人都打不过。
【路人甲】:六十万打人家十万都打不过。
【路人甲】:幸好是亲叔叔, 要是鞑靼进攻, 明朝不得二世而亡。
粉丝路人甲就是看不惯朱允炆的粉丝, 不知是被穿越剧洗脑了还是被网上洗脑包洗脑了, 当真以为他是贤良之君?
明朝众臣还以为路人甲的话是神迹所出, 他们心道,不愧是神迹, 什么实话都敢说。
路人甲的话如同刀子,刀刀入心, 让明惠帝朱允炆无法反驳。
【明惠帝朱允炆】:军中到底有没有朱棣内应,定是有内奸!
明惠帝朱允炆藏在内心深处的话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
朱允炆这句话可是凉透了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将领和士兵们的心……
特别是逃窜的李景隆见到此心声,心底一凉,分分钟代入自己。
陛下这话什么意思?是不是在说他?
李景隆觉的自己冤枉死了,他当真尽力了,奈何对方根本不是人啊,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总能预判自己的预判。
不说自己,哪怕是蓝玉在世,也不一定能敌过燕王朱棣。
朱允炆这一句心声,让士气本就低落的明朝大军,人心再次散了。
他们誓死效忠的君王如此不信任他们,吃了败仗第一反应竟然是有内奸?!
当真是可笑、可悲。
看到粉丝朱允炆还在提内奸的事,乐瑶当真有点无奈了,她也不想再解释,多解释一句便是对当年那些誓死效忠将领士兵的侮辱。
【虽然这次不是明太宗朱棣御驾亲征,但却是明太宗朱棣上位以来第一次派兵出征。
也正是有了这次失败的经历,才有明太宗朱棣的后面的五次御驾亲征。
这次大战起因是鞑靼野心再生,想要光复元朝,鞑靼先杀了大明派出的使臣。
这一举动无疑是在挑衅大明。】
直播间那头,再次给提问朱允炆,“鞑靼进攻,该如何。”
鉴于皇太孙朱允炆正在挨打,这次提问的明惠帝朱允炆。
“自然以和为贵,议和安抚。”明惠帝朱允炆没半分犹豫。
这是他定下的国策,休养生息以和为贵,就想汉朝的汉文帝一般,亦如宋朝的宋仁宗。
退一步海阔天空,朝堂吃点亏就吃点亏,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不得不说,作为君主,朱允炆的想法真的天真,当年大宋是怎么亡的?
见议和二字,正在追击李景隆大军的朱棣恨不得立马冲进都城南京,直接拧掉朱允炆这个混账的脑袋!
原本被逼造反,朱棣心里承受着很大心里负担,在正式造反后,他曾亲手给朱允炆写了一封信。
在信里,朱棣质问朱允炆为何要如此狠心,把他们这些驻守边境的叔叔赶尽杀绝。
朱棣想不明白,如今他算明白了,朱允炆就是一个又狠又蠢的混账。
之前自己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如今他要以斩昏君的名义,夺回大明天下!
绝对不让大明毁在昏君手上,即便得名不正,他,朱棣也愿意承担千古骂名!
【对于如此挑衅,明太宗朱棣当然不能忍,只要大明退一步,对方就会前进无数步。
历史上有多少血一般的教训。
于是明太宗朱棣派出大将丘福带十万大军北伐。
此时的丘福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将,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大功,在军中有威望。
但是将军丘福虽然勇猛,但是谋略不足,好轻敌冒进。
明太宗朱棣知道他这个性子,出征前再三嘱咐此次千万不能冒进,就算打不赢,先去探探敌情也好。】
【但是大将丘福最终没有把朱棣的话听到心里去 。
丘福到了边境后,遇到鞑靼特意埋伏的小股兵马,丘福轻而易举打败他们,并生擒。
从俘虏口中得知鞑靼可汗的藏身之处,丘福大喜,觉的可以一举消灭鞑靼,压根没有察觉这是陷阱。
他身边的副将李远和王聪觉的其中有诈,劝阻丘福,但此时的丘福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他觉的大明十万大军怎可能打不败区区鞑靼。
或许是靖难之役主张了大将丘福的自信,但他没有想想,当年的靖难之役身后的决策者是朱允炆。】
虽然神迹在说丘福,可明惠帝朱允炆却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什么叫做背后的决策者是自己?
【于是大将丘福眼睁睁的掉入到敌人的陷阱当中,被鞑靼瓮中捉鳖,十万大军全军覆灭。
大明与鞑靼交锋的第一次战役大败,这是朱棣这辈子从未有过的大败。】
丘福听到自己竟然败的一脑涂地,直接给朱棣跪下。
“末将有罪,末将有罪!”丘福气的直接打自己的脑袋,他怎就如此鲁莽,怎就半点计谋没有。
刚刚神迹说的没错,他的确膨胀了,跟着自家大王,各种绝境逢生。
他怎么忘了燕军之所以能胜是因为带领他们的是燕王朱棣!大明战神!
【面对如此大败,朱棣悔恨不已,丘福他怎就不听,怎就不听!
面对如此境遇,大明不能再失败第二次,于是朱棣钦点大军,作为君王他要御驾亲征!亲自北伐!踏平了蒙古!】
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
天幕中,金戈铁马奔腾而来,冲在最前锋的正是帝王朱棣。
【明太宗的第一次北伐,拉开帷幕!】
激荡的音乐,勾起了将士们心中的燃燃胸火,比起关起门来,自己人打自己人。
他们更愿意北伐杀敌!开疆拓土!
可惜,他们忠诚的是朝堂,而不是燕王朱棣……
将士们心中惋惜,若当年先帝传位于燕王朱棣,是不是一切都会变的不一样?
这样的想法在将士们的心中悄然埋下了种子,但谁都不敢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想法。
【明惠帝朱允炆】:说朕不会用人,反贼朱棣就如此用人?
朱允炆听朱棣明知大将丘福如此性格,竟然还让他当主帅,若是自己定做不出这样的事来。
后悔又有什么用?朱允炆表示自己从来就不会后悔,比如这次削藩,他就不后悔。
若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削藩,不过这一次,他会先从燕王朱棣下手。
可惜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如今已经走到这步,只能继续一条路走到黑。
明惠帝朱允炆扬起头,方才神迹所诉的大败,让朱允炆重新获得信心。
他觉的他四叔不过如此,白沟河一战能胜,定是军中有内应。
朱允炆开始思索,到底谁才是朱棣派来得内应?
只要抓出内应奸细,后面的大战他绝对不会再败!
“传朕指令,抓细作。”朱允炆下旨。
“陛下,如今正是两军交战,此时下令抓自作,怕是会涣散将士们的军心。”有臣子第一时间提出反对。
“若不抓初奸细,军中所有战术都被反贼所知,这仗还打什么打。”朱允炆已经认定军中就是有奸细。
这事从一开始就不对,若没有奸细,反贼朱棣凭什么以800人起家,区区几日就夺回了北平,明明自己已经布下天罗地网。
还有朱棣怎么就大败老将耿炳文,以区区三万人大败了十几万大军?!
“依朕看,大将顾城就是燕王朱棣的人。”朱允炆想到顾城就气恼不已,若不是他驻守北平,李景隆怎会失败,怕是一开始,顾城就已经是燕王朱棣的人。
整一出生擒投降来愚弄自己,当真觉的他朱允炆是个傻子么?!
【明太宗朱棣倒想不用大将丘福,可眼下他的选择真的太少了。
不说被朱元璋杀掉的那些大将,单单是靖难之役,死了多少大明的将士。
若这些将士士兵没有死于大明的内战,而是活到永乐年间,不敢想象这样的大明的实力有多么恐怖。】
讲到这,乐瑶真的觉的太可惜了,燕王朱棣真的是太能打了,以一己之力硬生生的打败了大明朝堂所有精锐。
【路人甲】:所以干嘛自己人打自己人。
【路人甲】:拥护的是个明君还行,上来就重文轻武,自废武功。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