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看见神迹所述干嘛自己人打自己人,将士们的心底的种下的种子发芽了。
【接下咱们说说永乐大帝的第一次大捷!】

【次年二月, 明太宗朱棣亲率军踏上了北征路!率领五十万大军!
在这说一下,虽然记录的是五十万大军,但实际上没有那么多,先喊出来震慑一下对方, 这是兵家的常用手段, 就像明惠帝朱允炆号称有三十万大军, 实际上不过十几万。
虽然没有五十万大军, 但是十几万大军是有了。
若不是大明四年内战战损,朱棣应该能整合更庞大的军队。
俗话说内战无英雄, 外战无贼人,唉…】
内战无英雄。
这句话在众将领的脑中不断盘旋。
听到此话,朱元璋心中刺痛,都是他的错,若不是他选了朱允炆这孽障, 他大明怎会自己人打自己人。
“今日起, 皇太孙贬为庶人。”朱元璋下令, 之前朱元璋只是废了朱允炆的储君之位, 他仍旧是皇家子嗣。
若贬为庶人,那朱允炆就彻彻底底的变为平头百姓, 再也继承权可言。
朱允炆瞳孔震动, “皇爷爷, 您不要孙儿了么!”
朱允炆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错, 他皇爷爷真是好狠的心呀。
【朱允炆】:皇爷爷, 你好狠的心。
众藩王见朱允炆心声,不由讽刺道, “这会知道好狠的心了,怎么削我们的时候不觉的狠心?果真巴掌不打在自己身上不疼。”
朱元璋不是一气之下才下的令, 他这是以绝后患,省的日后有人拿皇太孙的名号做文章,没把朱允炆赐死已经是朱元璋最大的仁慈。
朱允炆被贬,他的娘亲也跑不了。
朱元璋这人向来护短,像之前几个儿子作奸犯科,他赐死的全是儿媳妇。
子不教父之过,没父了,那就是母之过。
“严查吕氏。”朱元璋再次下令,之前他没有怀疑,但如今细细想来,自己的嫡皇孙怎么就死了,为何会那么凑巧的死了。
若他的嫡皇孙不死,这个孽障如何会得皇位。
“皇爷爷,一切与娘亲无关,您要罚就罚孙儿好了。”朱允炆一脸仁孝,可惜感动不了朱元璋。
乐瑶不知直播间那头如此热闹,她继续看着自己的直播笔记,往下唠嗑。
【咱们再说一下对方的实力,不要以为鞑靼很弱。
此时的鞑靼兵马总人数大概有二三十万,已经是不容小觑的势力。】
建文年,大殿。
听到鞑靼竟然有这么多兵马,着实让明惠帝朱允炆一惊。
他脑子对外敌没有任何概念,也不关注,他所关注的全是民生大事。
“怎可能有如此多。”朱允炆皱起眉头喃喃道。
此话也发到了天幕上。
大明众将看到他们陛下如此怀疑的语气,不知该说什么。
果真是重文轻武的帝王,根本不关心边境之事,当真以为大明是当年唐朝的盛世?
军中的逆反心愈发强烈。
兵将们心中有莫名的委屈,仿佛他们在边境的浴血奋战是一场笑话。
朱允炆看像兵部齐泰,“当真有这么多?”
齐泰虽是兵部尚书,但从未去过战场,不过纸上谈兵罢了。
他全部精力全在助他家陛下削藩一事上,哪有心思管鞑靼的事。
但朱允炆问,他又不能不答,“回陛下,怎可能有这么多,咱们建文年间绝对没有。”
听齐泰的回答,朱允炆又有底气了,这说明外族是在他朱棣手上发展壮大的,和他朱允炆没半点关系,是朱棣无能。
朱允炆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慌了。
从神迹开始讲述明太宗朱棣的功绩,朱允炆这心就吊了起来。
上位者最担心的是什么,最担心的就是没有功绩,偏偏朱允炆身上没有任何功绩可言。
越是没什么就会越讨厌别人有什么。
此时讥讽朱棣的朱允炆俨然如跳梁小丑。
【明惠帝朱允炆】:燕王朱棣竟然让他们由他们休养生息变大变强?!果真,他只会自己人打自己人。
朱允炆抓住这一点,讽刺朱棣。
【路人甲】:朱允炆不是废物,他上台怎么不打鞑靼?就只会打自己叔叔?
路人甲就是看朱允炆的脑残粉不顺眼,一见他发弹幕就想怼他。
【明惠帝朱允炆】:朕在位之时,鞑靼根本不成气候!
朱允炆反驳,底气还很足的那种反驳。
【变大变强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了,能当兵的起码得满十岁吧,鞑靼能攒够二三十万人,不可能是明太宗上位的那五六年生的。
史上为何一次次的对抗外族,俗话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人是最难掌握的生物,当无法掌握对方时,只能掌握自己,只有自己变的更强,才能让对方灭了心思。
大明朝刚刚经历的巨大的内战,燕王朱棣基本把明太祖留给朱允炆的家底给打没了。
之后便是权利交替,毕竟从理法上燕王朱棣得位不正,建文旧臣有的直接殉葬,有的直接辞官不做,还有不少乱党势力。
光是平内就耗费明太宗朱棣大量心神,如此才给了对方发展的机会。】
【明惠帝朱允炆】:罪在反贼。
【路人甲】:罪在庸君@朱允炆
庸君二字再次刺痛了朱允炆。
路人甲的发言被当做神迹之言,听神迹给朱允炆定义为庸君,不光是武将,文臣的心也微微动摇。
不过大多数文臣还是支持朱允炆,庸君未必是昏君,只要他们时刻进谏,就如同宋太宗时期,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不照样天下太平。
【又跑题了,咱们接着说,虽然鞑靼有的二三十大军,但鞑靼的重装骑兵的占比特别少,原因是游牧民族的炼铁本就不行,主要指望与中原地区的贸易。
但明朝一早就严禁各种铁制品输出蒙古地区,因此缺少铁器的鞑靼无力再武装重骑大军。】
乐瑶放出明朝对边境的封锁线,这条封锁线从东北一直到西域的哈密。
可见明朝对北部外族的提防。
【虽没重骑兵,鞑靼另辟蹊径,把军事重点放在加强轻装骑兵上。
他们就地取材制作轻骑弓箭,以草原上的桑、榆等树木为弓箭主干,箭则以柳木做杆,以铁为头,大大减少用铁量,把少量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有了轻骑大军,鞑靼随之对应机动战术,与重骑兵相比轻骑大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可灵活作战。
重骑的战马驮载着沉重的装备,移动速度必定缓慢,加上骑兵们上身披挂着的大块铠甲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灵活性,所以在重骑还未发起进攻时,轻骑却可抢占先机。
由此可见,鞑靼的实力不容小觑,大将丘福的失败正是小看了鞑靼。】
嬴政认真记录下有关战术的一字一言,特别是重骑。
目前秦朝有轻车、步兵、骑兵和水军。
鞑靼的轻骑大军就类似于秦朝骑兵,嬴政可以类比。
方才听神迹所述,嬴政赶紧把重骑兵的大概轮廓刻出来,这些日子嬴政日日握着刻刀,虎口处厚厚的一层老茧。
因在竹简刻字太为缓慢,嬴政已经派人着手改良竹简,也不知后朝用什么记录文字。
目前信息整合,后朝除了有强大的火器外,还有以铁为主的战甲。
看来秦还要大力发展铁制品的冶炼,从而代替青铜器。
【明太宗朱棣吸取经验,鞑靼改变战术,他亦改变战略。
首先不能再以重骑兵为主,可短时间内大明又无法组建出一支可与鞑靼轻骑大军匹敌的骑兵。
没办法,四年内战真的消耗太多。】
明朝众将听他们堂堂大明竟然凑不出轻骑军队,心里不知什么滋味。
他们低头看着自己的箭弩,本该射向敌人的箭弩却对准了自己人,民族危难之际无能为力。
【众将领】:大明内战给大明带来了什么?
【路人甲】:带来了一位永乐大帝呗!
【因此明太宗朱棣此次只能以步兵为主,步兵更为机动。
但大明的步兵装备却很简陋,毕竟大明内战的时候以重骑兵为主,自然把最好的装备都给重骑兵。】
听神迹这么说,步兵营的将领士兵特别激动,神迹提到他们了!
说不羡慕是假的,谁不想带着最好的装备上战场。
【此次明太宗朱棣给步兵配置了更多装备,例如弓箭。
因为步兵不用控马,因此比鞑靼的轻骑兵更为机动,如此以步兵为主攻击,重骑兵则可穿插作战,找准敌人的突破口,重创之。
所以作战如同治国,要灵活变通,审时度势。
按照常理,重骑兵该是最强的,可重骑兵却打不了轻骑兵,但是最弱的步兵加上远程弓弩却能克制轻骑兵,但步兵在重骑兵面前却又无优势。
大有一物降一物之感。
所以为何同样用兵,明太宗朱棣却能以少胜多,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明太宗朱棣很强!】
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出现在天幕上。
【明惠帝朱允炆】:他强什么!
朱允炆不服,他不承认。
【路人甲】:承认别人强就那么困难么?非得换种说法,说大明的将士们弱?那同样的将领怎么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手下就很强呢?
【就像咱们之前说的,被后世誉为草包的李景隆其实并没有那么无能,毕竟是明太祖朱元璋选中的人。
如此贬低李景隆,实际上也是在贬低明太宗朱棣,明军并不弱。
若他们能在明太宗手下,而不是白白内耗在内战中,不知大明会是如何强盛。】
乐瑶一声叹气,自己人为啥要打自己人呢……
【又又又跑题了,咱们继续说明太宗朱棣的这一次北征,看看永乐大帝朱棣如何领兵。
首先,后援补给必须充足,特别是水源。
明太宗朱棣下令每隔十日路程,便找一个有水源的地方作为营寨,当大军缺水时可快速供给。
此时鞑靼大汗本雅失里与权臣阿鲁台听闻明太宗朱棣御驾亲征,于是兵分两路!跑了!】
朱棣???
朱元璋!!!
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跑, 他们为何要跑,他们不是有三十万大军么?!
朱允炆不明白了,明明之前鞑靼轻松灭了朱棣派出去的十万大军,他们为何要跑?!
朱棣有什么好怕的?!
【路人甲】:打不过就跑呗!怎么三十万大军, 优势又在他们了?
粉丝路人甲今天的战斗力异常强悍。
【路人甲】:某些人以六十万打人家十万, 也不是照样没优势。
明惠帝朱允炆被怼的无话可说, 但是他心底不服, 仍旧不服,他不信燕王朱棣就这么神?!
众将见天幕中他们陛下的心声, 心中的怒火燃烧起来。
他们陛下是何意思,难不成想让大明败于鞑靼!!
“哥,这就是传说中的闻风丧胆吧。”赵匡美满眼羡慕,听前朝的时候还没有如此羡慕。
之前还能说一辈不如一辈,如今看只有他们大宋不行, 他们只有听外族闻风丧胆的份。
其实他哥打仗也十分英勇, 就是士气不行, 当然, 那是之前。
【且鞑靼的可汗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对于跑的方向还发生争执,一个想往东跑一个想往西跑, 谁也不听谁的, 一拍两散。】
经典的小动画出现, 外族的卡通大汗和臣子出现在天幕上, 一个头上写西, 一个头上写东,然后分两路跑了。
【估计他们跑的时候都在希望大明皇帝追另一方, 不要追自己。
只要跑过队友我就赢啦!】
朱元璋听鞑靼如此闻风丧胆,哈哈大笑起来, 不愧是他的儿子,他一早就知他四子善战,如同第二个自己。
秦王朱樉和晋阳朱棡见他家父皇龙颜大悦,心里知道老四这个皇位是没跑了。
心里嫉妒的同时又无可奈何,神迹点明的下一代君主,他们还能逆天不成。
与其想怎么上位,不如想想怎么不死。
朱樉知道自己是被三个老妇给害死的,但是朱棡还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不知四哥会追哪路人马。”湘王朱柏分析敌情,按理说应该擒贼先擒王。
“应先追可汗。”宁王接话,若是他就先追本王雅失里。
【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明太宗朱棣哪个也不放过,他决定都追。
鞑靼的主要军在大臣阿鲁台手上,于是明太宗朱棣留下大部队,自己率领两万骑兵去追本雅失里。
在斡难河源,朱棣大军战胜本雅失里。
随后朱棣和大军汇合,继续追击阿鲁台。
阿鲁台没想到大明皇帝竟然追上自己,知明朝皇帝厉害,怕自己不敌,于是诈降。】
乐瑶放出磅礴又紧张的音乐,渲染足了气氛。
大明众将握紧拳头,一个个神经紧绷。
“燕王不会信了吧?”有士兵担忧的问。
“不可能,那可是燕王,战神燕王。”另外一个士兵悄声道。
“燕王怎可能败!”不知哪个大嗓门直接喊了出来。
要知道此时的燕王朱棣还是反贼燕王。
支持燕王朱棣的,一律当做反贼处置。
军营瞬间安静了,方才大嗓门的士兵战的崩直,他知自己犯了大忌,但他也要说,“燕王就是不会败!”
【朱棣将计就计,假装相信了阿鲁台的诈降,再次预判了对方的预判。
在阿鲁台以为自己计谋得逞的时候,朱棣派大军直击阿鲁台的大部队,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阿鲁台没想到大明皇帝如此不讲武德,于是带着几千精骑直击朱棣大营,想打朱棣一个措手不及。】
听神迹说朱棣不讲武德,这点朱允炆十分赞同,从造反开始他就一直不讲武德。
【明惠帝朱允炆】:如此德行,不配为我大明子孙!
直播间再次发来提问,“阿鲁台诈降,如何处理。”
为了显示自己不是燕王朱棣那样的小人,于是朱允炆回道,“作为礼仪之邦,不行小人之事,虽别人不仁,但是朕不能不义。”
黄子澄点头,他觉的自家陛下如此才有大国风范,颇有大儒风范。
“朕会拿出最大的诚意与他议和,给他封赏。”朱允炆觉的天下没有劝不来的人,当年壇渊之盟不就维持了百年和平。
【路人甲】:巧了巧了,当年雪乡二圣也是如此想的!
路人甲觉的朱允炆的脑残粉是真脑残。
乐瑶不知该怎么回这位明惠帝的粉丝,干脆当没看见,继续讲。
【咱们永乐大帝岂会怕他,论迂回战术,阿鲁台得叫明太宗朱棣一声爷爷。
明太宗朱棣率领几千骑兵迎面出击!
明太宗朱棣用实力诠释了你爷爷终究是你爷爷,阿鲁台毫无悬念的被击败,仓皇中阿鲁台逃窜。
随着阿鲁台大败,鞑靼的数万大军也被明朝大军打的溃不成兵。
此战,明军大捷!鞑靼再无力对大明发动攻击,鞑靼的威胁被彻底解除。
永乐大帝班师回朝,被彻底打服的阿鲁台派使者前往大明,表示愿意归顺,叫明朝爸爸。】
“我大明威武!!”
军营中爆发出震震欢呼声,众士兵激动不已,这可比自己人打自己人让人振奋的多!
朱允炆没有想到,燕王朱棣就如此轻轻松松的赢了,明明之前十万大军被鞑靼打成那般,为何还能赢?!
天幕忽然一黑,消失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明惠帝朱允炆退出直播间】
乐瑶楞了一下,她寻思是自己刚刚哪说的不对把粉丝给气走了?
见神迹消失,朱允炆算是松了一口气,他真的不想再听反贼朱棣的事迹。
“陛下,如今神迹出现…”齐泰有点担心,如此会不会影响士气,毕竟神迹所述下的燕王如此神勇,而他们陛下…
“朕定不会败,决不能败!”朱允炆不信命,“派人下去,只要找出奸细,贼军绝不是朝堂的对手,咱们还有多少人,还有多少。”朱允炆问齐泰。
“陛下,咱们至少还有四十万大军。”齐泰粗略的算了一下,白沟河之战虽然大败,但战损最多二十万,虽然这二十万都是精锐…
六十万减去二十万,还有四十万大军,以四十万敌对方十万大军,优势还是朝堂。
“定要找出这四十万大军中的奸细,严惩不贷。”朱允炆是认定了军中有燕王朱棣的人,“举报者,重重赏之。”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有臣子立马进谏反对。
但此时的朱允炆已经听不下任何劝,他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
这一道圣旨下去,让本就涣散的军心更加涣散,众将领觉得自己拼命为朝堂死,如今他们拥护的朝堂反过来怀疑自己?
不但如此,朱允炆还不听神迹所言,继续给江南百姓降低赋税。
即便大明内战如火如荼,朱允炆的仁政不能变。
俗话说得好,得百姓者得天下,自己作为仁君受百姓爱戴,到时候百姓就会自发的拥护自己。
朱允炆一度把江南之地赋税降低的只有朱元璋事情的百分之二十。
但这一顿的操作,让国库告急,朱允炆竟然拿不出多少银子,于是开始拖欠士兵们的军饷。
不发军饷定顶多让士兵埋怨几句,但是没银子买粮草却是大事,总不能让士兵们空着肚子打仗。
没有办法,最后只能以朝堂名义,强行征收粮食。
且南方降税,北方却不减。
原因是朱允炆听了臣子劝谏,觉得北方乃是燕王朱棣的根据地,朝堂不征收只能便宜了燕王朱棣。
朱允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北方的税收,再次激化矛盾。
北方百姓开始一路逃到北平,要为推到昏君政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此时,李景隆已经逃到了德州,眼看燕军一副不追到自己不罢休的样子。
李景隆心中异常纠结,已知燕王朱棣是明君,那自己要不要直接降了算了。
【明惠帝朱允炆进入直播间】
不一会,粉丝朱允炆他又回来了,乐瑶看了一眼,寻思是不是粉丝的信号不好。
神迹再次出现,虽然乐瑶这离开了一会,但同为平行世界的建文年又过去了两个月。
【刚刚说到明太宗大败鞑靼,除了胜利外,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这一次的北伐让鞑靼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之前鞑靼和瓦剌势均力敌,双方一直相互制衡。
如今却成了瓦剌一家独大,于是瓦剌的野心再次燃起。
瓦剌趁着明军横扫鞑靼之时,趁机侵占了不少蒙古领地。
等着明太宗朱棣班师回朝,瓦剌的首领马哈木带着瓦剌骑兵继续作战,侵占原来鞑靼的领地。
瓦剌首领马哈牡觉的自己可以,相当的可以,可以到能和明朝来上一战!】
乐瑶放出小动画,一个外族的可汗打扮的小人走到天幕中央,相当嘚瑟的抖啊抖的,头上几个大字,“我可以!我相当可以!”

看见天幕上蹦跶的外族卡通小人, 还有他头顶上大大的我可以。
朱元璋真想伸手亲自把贱兮兮的小人给拽下来,可以,他可以个屁!
“五哥,你猜他会不会被咱四哥打的落花流水。”湘王朱柏已经迫不及待。
“那必须的, 咱四哥是谁!”朱橞满脸自豪!
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 就比朱允炆大两岁而已, 别看朱橞小但是心眼可是不少, 如今眼见是他四哥得势力,他立马开始墙头草。
也不知现在讨好还来不来得及, 毕竟之前神迹说了,他先是投靠了朱允炆,但后期又和李景隆一起开了城门。
功过相抵,算的上无功无过吧?
跪在地上的朱允炆见朱橞这幅嘴脸,真想怒骂一声小人!
虽然朱允炆已经被贬为庶人, 但朱元璋还是让他把神迹看完, 他得让这个不肖子孙看看真正的帝王应该是什么样子!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把储君之位给老四朱棣。
废长立幼的确有背礼法, 但是当下情况不同, 他的四子朱棣是被老天认可的帝王,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坐这个皇位。
朱元璋开始打量晋王朱棡, 若还有孽障有别的心思, 他这个当爹的不介意替四子朱棣扫平障碍。
朱元璋这人偏起心来那是真偏心, 之前他是防备朱棣, 怕朱棣对朱允炆不利。
如今是防备其他子嗣, 怕他们对朱棣有造反之心。
不过和朱允炆不同的是,即便其他人有造反之心, 朱棣也有能力把他们摁死。
【觉得自己特别行的瓦剌首领马哈木,觉得胜利唾手可得。
即便鞑靼惨败, 他也不认为是明朝皇帝太强,而是鞑靼太弱了,当时跑什么跑,什么大军一跑军心不涣散?
说到底还是鞑靼不行,可自己不一样,他们瓦剌可是有整个蒙古草原的兵力!辉煌程度堪比当年的大元王朝!!】
我可以!
几个大字再次出现在天幕上,就差贴在观看神迹的众人脸上。
“真是心里没数啊。”赵匡美吐槽,“这瓦剌首领应该和那个明惠帝朱允炆凑一对,一个我可以,一个优势在我。”
建文年。
朱允炆看到神迹再次降临,心里烦躁的很,上次神迹降临就把燕王朱棣好一个夸赞。
朱允炆开始怀疑,面前所谓的神迹到底是不是朱棣找神棍做的戏法。
“下令,从即日起勿让神迹扰乱军心,只要神迹出现便让那些将领们捂住耳朵,闭上眼睛!”朱允炆竟然下了一个如此荒唐的命令。
黄子澄也不劝阻,甚至觉得他们陛下这令下的对,如今神迹的出现的确只会涣散军心。
“朕的旨意说的不明白?”朱允炆看向殿下众臣,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外心。
如今朱允炆觉得谁都不可信,他只信黄子澄和方泰这几个心腹。
殿下大臣颇感无奈,他们殿下此举不是掩耳盗铃么?
他们能听之,可是打仗的将领还能仗打一半,停下来闭上眼睛,捂住耳朵??
白白送死??
但君王有令,臣不得不从,众臣在不愿意只能闭上眼睛捂住耳朵。
但乐瑶这嗓门的穿透力真的可以,即便众臣们捂住耳朵,神迹的一言一字还是能听清楚。
其实看不看神迹真无所谓,乐瑶又不是短视频博主,主要以唠嗑为主。
偶尔就放个小动画啥的,对直播影响不大。
主打的就是一个唠嗑。
朱允炆能让大明众臣不听不看,但是却堵不住乐瑶的嘴,因为乐瑶根本不知道自己直播间通古代。
【瓦剌首领马哈木特别有自信,他已经做好准备要和大明皇帝大战一场的准备。
而且马哈木觉得,上次大明皇帝已经御驾亲征,应该不会再次御驾亲征,放眼历朝历代,有几个帝王御驾亲征的。
在这多说一嘴,马哈木虽然为草原游牧民族的首领,但是他却对中原文化颇有研究,特别是中原的政治操作。
有一点他说不错,历朝历代的确没有几个皇帝上位后还御驾亲征的,像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之后也退居二线,治国为主,没有御驾亲征。
大宋的皇帝咱就不提了,还不如不御驾亲征。】
赵匡胤……
大宋的一世英名就从大明车神那开始败坏的。
李世民之前没听宋朝之事,可神迹一次次的说,如此让他对后世大宋特别好奇,后朝大宋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神迹如此嫌弃?
大明车神,雪乡二圣,听起来都挺像殊荣的。
【所以瓦剌首领马哈木更加自信,首先他效仿鞑靼唯一一次成功的一战斗,就是他团灭了大将丘福的那场大战。
他也学习鞑靼那样,诱敌深入,如此可轻轻松松的先消灭他大明朝十万大军。
马哈木打起算盘,目前已经知大明已经损失了十万大军,第二次和瓦剌一战,怎么说也得损失个五六万大军吧?
上次明朝号称五十万大军,实际上也就十几万。
所以大明根本就没看起来那么厉害,实力说不定没有瓦剌强悍。】
我可以!
这几个大字再次出现在天幕上,和之前那个优势在我是一模一样的字体。
【策划好战略方针后,瓦剌首领马哈木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派兵不断侵扰明朝边境地区,就如同当年鞑靼挑衅明朝一般,如出一辙。
瓦剌首领马哈木试图挑起战争,然后引诱明军深入漠北,正中他的下怀。】
天幕上卡通马哈木出现了,只见他挖了一个大坑,头上几个大字“守株待兔”。
【明太宗朱棣怎会让瓦剌如此挑衅,于是在1414年,明太宗朱棣带领五十万大军,再次出征!】
恢宏的音乐响起。
出征的场面再次出现,永乐大帝何须避他人锋芒!踏平了漠北!
大明何须避他人锋芒!
军心再次澎湃起来!
朱棣手下的将领们觉的自己的选择是明智的!他们的燕王日后定是千古一帝!
德州大营
见天幕出现,众将领和士兵们更没有心思打仗,特别是李景隆这边的将领们。
燕王朱棣越是优秀,将领们就越是质疑自己,为何他们要内斗如此,作为将领不该开拓疆土,保家卫国么,如今这算什么??
况且,他们忠诚的帝王还丝毫不领情,把他们的人命做草芥,半分不信任他们,竟觉的他们中间有燕王的细作。
大营中已经有人想去投奔燕王朱棣,甚至已经有人付诸行动。
“将军,作日又抓到逃叛的士兵。”李景隆手下副将来报。
已经不知是第几波,明明之前的已经军法处置,但仍旧没有压下军中动荡。
今日神迹再次出现,怕是…
李景隆烦躁不已,已然不知该如何处置,军心已经散了,再严厉的军法也无用。
李景隆长叹一口气,他心底觉得朝堂大势已去……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