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他带了多少人马。”朱棣问。
“回大王,朝堂的所有兵马!”
“多少?”朱棣又问了一次。
“全部军马。”张玉回。
朱棣楞住,他是想过会有人来投奔自己,但是没有想到会是全员投奔。
不光是李景隆这一直大军,其他藩王也带着他们的军队过来投降。
最后还坚守在朱允炆身边的只有些文臣和亲卫,将臣几乎全部投降。
“为何?!为何会这般。”朱允炆想不明白事情怎么发现到如此地步,全员奸细?!
“该如何,朕现在该如何?”朱允炆问黄子澄,问齐泰,问方孝孺。
但这一次,三人却没有给出朱允炆解决之发。
被天下人所辜负的帝王…能如何?
“你们倒是说,朕该如何!”朱允炆歇斯底里,几近崩溃。
这时候天幕再次发言。
【时间不早了,大家明天见!】
乐瑶废话不多说,干脆利落的下了直播,明天再接着讲明太宗朱棣的那些事。
见神迹就这么没了,朱允炆只觉得最后的希望也没了,“你们说,朕该如何?!”
此时的朱允炆真的不知该如何了……
“陛下,不若就降了吧。”有文臣劝谏,“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人活着,总有机会。
“不行,陛下不能投降!”黄子澄反对。
“陛下不能降,若是降了便失了帝王的节气,为后人所不耻,不能降反贼。”方孝孺也不同意朱允炆投降。
“陛下,不如臣出去募兵…”齐泰提议。
“方大人不是想跑吧?”令一文臣发出质疑,连朝堂的大军都去投靠燕王朱棣了,怎可能还有百姓支持他们陛下。
实际上,神迹只有大明的将臣看见了,百姓还真不知,若此时方泰出去募兵,说不定能招募到一些。
不过也是螳臂当车,无济于事。
“南逃如何?”一臣子提议,他们陛下之前一直善待南方贵绅,若是南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可东山再起。
只有他们陛下活一日,那燕王朱棣便得位不正!
“南逃和投降有何区别?!”方孝孺不同意。
“这不同意,那也不同意,方大人想让朕如何?!”朱允炆已经动了南逃的心思,但方孝孺用大义反之,若他真南下,当真显的贪生怕死了。
“陛下,为了骨气,为了大义,您不如自缢!让燕王朱棣永远摘不下反贼的帽子!”方孝孺提议。
逼死在位皇帝,留千古骂名!让日后的文臣写死燕王朱棣!!
即便有丰功伟绩又如何,照样被后人唾骂!!
“陛下,方大人说的对!”黄子澄赞同,如此大义的去死,怎么也比苟活着好。
朱允炆瞳孔放大,他看着慷慨激烈的黄子澄和方孝孺他们,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他的臣子,让他死?!
“陛下!”黄子澄眼眶通红,满含泪水,大有国破家亡之感,虽然大明王朝还好好的,燕王朱棣也并没有要啥朱允炆之意。
朱允炆大笑起来,“好,非常好。”
“既然如此,那你们便和朕一起死了吧!”朱允炆大声呵道。
“臣愿意和陛下共赴黄泉!”黄子澄道。
“臣愿意和陛下共赴黄泉!”齐泰道。
“臣愿意和陛下共赴黄泉!”方孝孺道。
朱允炆没有想到,他只是问问,但方孝孺他们当真要拉着他一起死……
在朱棣还未到南京之时,一场大火烧了都城大殿…
可朱棣却没找到朱允炆的尸首,虽然有身穿黄袍之人,却是无根之人…
而黄子澄、齐泰还有方孝孺却是真真正正的死了。
白沟河一战,神迹出现,天意难违,明朝众臣拥立燕王朱棣为新帝。
而先帝明惠帝朱允炆却不听天意,火烧大殿,自焚而亡。
朱棣看着文臣的记载,轻叹一口气,“后世不会觉得是朕篡改的历史?”
“陛下,事实如此,您不必担心。”史臣道。
【大家晚上好,我又回来啦!咱们接着说明太宗朱棣的第三次北伐!】
【太子朱棣进入直播间】
【明太宗朱棣进入直播间】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乐瑶看着第一位粉丝的名字,不由的笑了笑,明太宗朱棣啥时候还成太子了?
此时,明太宗朱棣第一次北伐大捷归来,迎接他的是两年不见的神迹!

第129章
自打朱允炆被贬为庶人后, 他的母妃吕氏也跟着遭殃,朱元璋本是以“子不教,娘之过”的罪名彻查吕氏。
但没想到竟然牵出一桩陈年老事,果然, 嫡长孙的朱熊英的死不是意外。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立马处死了吕氏, 同时也把已经贬为庶民的朱允炆压入大牢。
他的好嫡孙…他的嫡孙…
朱元璋大悲, 竟然一下病倒了。
与此同时, 秦王朱樉因神迹所述,怕有老妇毒害自己, 因此先下手为强,要杀光他封地内所有老妇。
只要杀光了他们,自己就不用死了!
应天府人人自危,百姓惶惶不可终日,终于有百姓受不了秦王朱樉的暴政, 这次不是老妇下药, 而是秦王身边的护卫, 朱樉亲手杀了护卫的娘亲。
朱樉还是死了, 如神迹所述,被人毒死的。
朱元璋已经无力追究, 也不想再追究, 只能说他这个儿子死的罪有应得。
但毕竟又丧了一子, 朱元璋再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身子再次受到冲击。
晋王朱棡见他二哥如神迹所述一样被人毒死, 想着神迹说自己也会死,但不知怎么死的。
这种明知道自己会死但又不知怎么死, 又不知什么时候会死,晋王朱棡被折磨惶惶不可终日。
久而久之, 他身体但凡出一点毛病就觉的自己是不是要死了,看身边的人都像是要刺杀他的。
秦王朱樉死后不就,晋王朱棡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最终病死。
朱棡死之前,大有解脱之感,他!终于死了!
没了好圣孙,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都死了,燕王朱棣毫无疑问成了最名正言顺的太子。
朱棣为太子的第三年,他已经蠢蠢欲动,打算北伐。
但因为朱元璋病重,朱棣迟迟不能动身,作为太子,他自然要尽孝。
【咱们接着上次的话题说,先说说第二次北伐后瓦剌被大明重创,次年,瓦剌三大部落的首领马哈木、太平还有把秃悖罗联合起来向明朝谢罪。
原本马哈木是这三王中的老大,可他的家底都被明太宗朱棣给打没了,原本的老二和老三可不服他。
于是瓦剌再次被一分为三,明太宗削弱瓦剌的目的达到。】
永乐年。
大将平安他们再次见到神迹,特别神迹一开始就说他们陛下的丰功伟绩,平安他们相当自豪。
他们当年的选择果真没错!
三年前,明朝上下全部武将投诚燕王朱棣,朱棣不计前嫌,全部委以重任。
李景隆他们的投降,将明朝内战的战损降低到最低,如今的大明武德充沛!
大将丘福见到神迹,心里更是激动,自己还没死,有生之年自己竟然能再见神迹!这辈子值了!
这次北征,朱棣仍旧任用大将丘福,不过只让他作为先锋。
如今朱棣手下人才济济,可根据手下将领的优势排兵布阵。
这此北征势如破竹,还生擒了鞑靼权臣阿鲁台。
阿鲁台第一次见到神迹,吓的他浑身颤栗,他心道大明皇帝真的太可怕了,这又是什么??!!
此时的阿鲁台心里十分后悔,当初他就不该往东跑,他应该往西!往西跑才对!!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明太宗朱棣之前第一次北伐,权臣阿鲁台逃走。
如今瓦剌大败,阿鲁台卷土重来,夺回了原本被瓦剌占领的领土,不但如此,阿鲁台还继续进攻瓦剌。
随着阿鲁台实力的增强,他又开始对明朝傲慢,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对明朝派来的使臣,阿鲁台要么扣留要么是侮辱。
并且鞑靼还与兀良哈联合,一起侵犯大明的辽东。
于是带来了明太宗朱棣的第三次出征。】
听到兀良哈竟然和鞑靼联手,朱棣看向阿鲁台,这一眼仿佛直接刀了阿鲁台。
阿鲁台整个人还处于惊吓当中,他不知道面前的黄头妖怪究竟在说什么,自己都被俘虏了,怎有本事再打瓦剌。
等等…这意思是大明皇帝也把瓦剌给打没了?!
【但是有了之前的教训,阿鲁台就是再嚣张,面对明太宗他终究是怕了。
听到明太宗朱棣再次出征,阿鲁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了!】
天幕中出现熟悉的动画,一个外族小人哒哒哒的跑了。
【第三次出征,明太宗朱棣没有找到鞑靼大军,没办法,阿鲁台真的跑的太快了。
无奈之下,明太宗朱棣只能把和鞑靼勾结的兀良哈揍一顿。
此后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明太宗朱棣始终没有找到阿鲁台的主力。
每次朱棣一亲征,阿鲁台跑的比兔子还要快,找不到鞑靼的主力大军,明宗只能把兀良哈揍一顿。】
“虽然这样说不好,但是兀良哈有点倒霉。”赵匡美感叹,“没想到大明皇帝后三次北伐竟然如此收场。”
赵匡美叹气,不知为何,有点英雄陌路之感。
【相比明太宗朱棣前两次北伐,后三次北伐可以说没什么收获。
有人说明太宗朱棣的后三次北伐是劳民伤财,还有一种说法更为夸张,说明太宗朱棣的后三次北伐单纯是为了北上游玩。
但是别忘了,明太宗朱棣最后死在了最后一次北伐的路上,结束了他战功赫赫的一生。
可以不解,但请尊重。】
听到自己最后三次北伐无战绩,朱棣握紧拳头,神迹到底是给他留了面子。
洪武年。
听朱棣后三次北伐无果,朱元璋倒也没说什么,作为帝王他看的自比别人长远些。
只能说在北面防线崩塌的情况下,朱棣的后三次北伐还是有必要的。
只是御驾亲征…
“你是帝王,不是漠北大将军。”朱元璋对朱棣道,“你出征,朝政交给哪个?你的好圣孙?”
朱元璋看向同样在内殿的三个孙子,朱高炽、朱高煦还有朱高燧。
听到朝政二字时,老二朱高煦的眼睛明显亮了,他心道,不知那时候的大哥死没死,显然他忘了,他大哥即便死了,朱棣还有他的好圣孙。
【明太宗的朱棣的五次北伐就讲完了。
接下来咱们就着之前唐太宗李世民的教育儿孙的话题,也顺便说说唐太宗朱棣的子孙问题。
历史好像是一个轮回,似乎每个明君的后代都要造反一下。
像是秦始皇嬴政,秦二世篡位成功。
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太子李承乾造反。
而到了明太宗朱棣这,亦有造反的儿子。】
乐瑶话音刚落,朱高炽立马看向朱高煦。
“大哥,你看我作甚,我怎可能造爹爹的反!”朱高煦立马否认。
【朱高煦】:我只会造你的反!
朱高煦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中。
朱高炽……

秦二世篡位成功?
秦始皇嬴政听到这一句话, 宛如醍醐灌顶,之前的所有疑虑瞬间散开,原是这般。
嬴政的目光扫向他殿上的几个儿子,那带着威慑力的目光, 让公子高他们几人如坐针毡。
到底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篡他父皇的皇位?难道是不想活了??
公子高, 肯定不是我。
公子将闾, 肯定不是我。
公子胡亥, 肯定不是我!
几位皇子都特别肯定,绝对不是他们, 给他们八百个胆子他们都不敢反。
三人纷纷转头看向公子扶苏,要说在众皇子中最有胆量的只有他们大哥。
但是自己反自己,他家大哥怕不是疯了,老老实实等着他们父皇死不就行了么?
听到篡位二字,公子扶苏终于释然了,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是他自己。
扶苏可以肯定, 自己绝对不会造反, 所谓篡权, 应该是其余几位兄弟,到底是谁呢?
扶苏亦看向公子将闾他们几人。
之前不光是秦始皇嬴政, 包括公子扶苏本人都认为败家的秦二世是公子扶苏, 丝毫没有考虑还有另一种可能。
今日神迹所述算是点醒了众人。
公子扶苏能力虽算不上多强, 性子又多寡断, 但在大事面前, 他还是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这也是为何嬴政早早就定下要将皇位传给公子扶苏。
“竟然让人篡了位。”嬴政看向满朝文武,嬴政从来没想到, 大秦帝国竟有人敢篡位,到底是谁助纣为虐!
众臣也处于巨大的震惊当中, 首先排除的事李斯、蒙恬蒙毅他们这几位忠臣。
【明太宗朱棣只有九个子女,其中四个儿子,还早夭了一个。
子嗣这方面朱棣可不如他老爹朱元璋,要知道朱元璋可有二十多个儿子,虽然这二十多少个里有很多不做人的。
朱棣虽然儿子少,但也躲不过皇权纷争,照样也不大会教育儿子。
今个咱们就着重说说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一直走在造反路上的皇子。】
两个大字出现在神迹上。
本来造反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偏偏乐瑶配上了很欢快的音乐。
弄的朱高煦都想跟着神迹的音乐跳起来。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朱高炽和朱高煦的岁数相差不大,但是性格却大不相同。
朱高炽仁厚,朱高煦却是自小叛逆刚烈。
咱们举个小例子。
朱元璋驾崩,藩王不能进京奔丧,只能由儿子们代替,朱高炽和朱高煦一同入京都。
朱高煦的舅舅徐辉祖见他这个二侄子品行不端正,身为舅舅,徐辉祖私下教育朱高煦。
但是朱高煦不但不听,还偷了徐辉祖的马,一路飞奔回北平,且在路上张扬跋扈。】
听神迹说自己年少的事,朱高煦不服气,他就是故意教训徐辉祖,他徐辉祖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凭什么管教自己?!
提到当年事,朱高炽又不由的叹气,朱高煦是跑了,他还在宫中…
可想,最后挨骂的是谁。
一直造反?
“后朝皇帝如何不管?”李世民大为不解。
这反还能一直造的么?
天幕中一个卡通皇子蹦跶出来,头上两个大字,“造反!”
卡通小人的形象与朱高煦很像。
【要说二皇子朱高煦的造反之人和明太宗朱棣有很大关系。
和大皇子朱高煦又胖又坡脚不同,二皇子遗传了朱棣的神勇,一身好武艺,颇有明太宗朱棣的风范。
同时朱高煦又是行军打仗的好手,在靖难之役中几次救他爹朱棣,立下汗马功劳。
若朱高煦不是朱棣亲儿子,凭着他立下的功劳,绝对是开国元勋那样的功劳。】
永乐年。
朱棣带着三个儿子来到内殿,一同看神迹。
听神迹夸赞自己,朱高煦觉的自己光环加身,神迹这是要钦点自己为下一任皇帝啊!
朱高煦激动的整个人都站了起来,他身边的朱高炽,那个大一个的朱高炽……
“大哥,你看我干什么。”朱高煦一低头,看着他哥胖胖的一张脸,“难不成我脸上有字?”
一旁的朱高燧插话,“二哥,你脸上好像真有字。”
“什么字?”朱高煦用手揉着脸。
“造反。”朱高燧道。
“三弟,你可别瞎说,我绝对不会造爹爹的反。”朱高煦再次强调。
【朱高煦】:我只会造哥哥的反。
朱高炽……
朱棣目光如炬,“跪下,孽障。”
朱高煦倒也听话,直接跪下了,倒不觉的怕,谁让他亲爹是也造反起家的。
“谁给你胆子竟然敢造你兄长的反?!”朱棣拿出父亲的威严,他觉不让朱高炽和朱高煦兄弟二人重蹈覆辙,玄武门之变绝不能发生在大明。
朱高煦目光闪闪的看向他爹,朱棣。
【而且朱高煦造反的小火苗还是有明太宗朱棣亲自点燃的。】
朱棣???
朱高炽???
朱高煦则微微一笑,没错,就是他爹!
【靖难之役时,朱高煦每每立功,几次救朱棣于为难之中。
不得不说,朱高煦的武力值是真的强。
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便拍着他二子的肩膀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话落在朱高煦耳中无疑是,你大哥肯定活不长,等你大哥死了,爹就让你当太子!】
朱高炽看向朱棣,只见朱棣面色稍稍一僵,这话,好似…的确说过一次 。
但是那时候自己是燕王,老大是世子,如今可不一样。
朱高煦目光闪闪的看向他爹,他爹这句话自己可是牢记在心,记得特别清楚。
当年自己可没肖想世子之位,但是他爹看中他呀。
“咱爹真的说了这话。”朱高煦道,“战场上对我说的。”
“咱爹还是喜欢我。”朱高煦沾沾自喜,像一个显摆糖果的小孩。
朱高炽……
洪武年。
朱元璋给了朱棣一个大白眼,“老四,你行,你真行,你是什么话都敢说。”
朱棣……他这不是还没说么。
之前朱元璋还觉的自己这个四子英明神武,是当皇帝的好苗子,如今看,这嘴不行,没个把门的。
“这话是如何似曾相识。”李世民不由感叹。
想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李渊说过一模一样的话,“等着平定天下,为父就立你为太子。”
这话还不止说过一次。
“是么,为父不觉的。”李渊揣着明白装糊涂,他可不记得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后世明朝皇帝真是的,怎么那么会画大饼。
他就不怕制造皇子间的矛盾么,不行,太不行了,这个爹当的不行。李渊觉的朱棣不如自己。
李承乾叹气,他开始代入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而李泰则不自觉的代入了朱高煦。
“想必他也是抑郁的。”李承乾特别想对话明太子朱高炽,交流一下同为太子的感受。
如今经过自我调节,李承乾的心里已经好了许多,人呀,就得看的开,不能把自己逼的太紧。
【但细想一下,朱棣这句话还有别的意思,比如,你哥要是一天不死,他还是太子。
比如,你哥身体不好,你作为弟弟的要知道替他分担。
最重要的一点,当时燕王朱棣还不知自己能不能造反成功,所以这话的含金量不怎么高。
主播觉的,这句话就是朱棣不经意的口嗨罢了。】
朱高煦愣住,还有这层意思???
还有口嗨什么意思??
“这后世皇帝,太不靠谱,什么话都敢说。”李渊吐槽。
李世民看向李渊,别的不说,这些年他爹的脸皮是愈发厚实了。
【要说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虽然人胖又坡脚,但也不是个酒囊饭袋之辈。
当年朱棣造反,留朱高炽驻守北平,由此可见朱棣对自己这个大儿子还是信任的。
且朱高炽也没辜负朱棣的信任,一直坚守北平。】
听神迹表扬自己,朱高炽没和朱高煦那般激动,半点反应也没。
朱高煦就讨厌他哥这死样子,什么心事都藏在心里,让人猜不透他到底想干什么。
【等着朱棣造反成功后,朱高煦眼眼巴巴的等着太子之位。
可惜朱高炽还好好的活着,作为当年朱元璋亲自封的世子,朱棣还是坚持立长不立幼的原则,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高煦则被立为汉王,封地汉王,封地在云南。
朱高煦一听不干了,他为了大明劳苦功高,凭什么把自己打发到那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朱高煦大闹一场,不去,他不去!】
卡通朱高煦出现,只见他在天幕上打滚,宛如哭闹的三岁小孩,头上写着几个大字,“不去!我不去!”
【见朱高煦竟然不听自己的话,朱棣怒了,想要好好惩戒朱高煦。
但是却被太子朱高炽劝住,他说弟弟不愿意去云南,是不想相隔千里,无法相聚。
朱棣被朱高炽劝住,于是朱高煦免于处罚。】
朱高煦没想到竟然是朱高炽替自己的说的话,他本以为是自家爹疼爱自己,对自己心软了。
“用的着你帮我说话,哼。”朱高煦一副不领情的模样,眼睛的余光却盯着他哥那张胖乎乎的脸。
【朱高煦】:我才不领情,坚决不领情!
朱高炽看向天幕,表情颇为无奈…
其实不看天幕,单看朱高煦的表情也能看的出他的心思。
朱高煦,哼!
【要说唐太宗李世民的造反是拼死一搏,果断干脆。
明太宗朱棣的造反是被逼死路,不得不反。
太子李承乾的造反是被逼疯癫后的疯癫一搏。
那汉王朱高煦的造反则带点喜剧人的滋味。】
赵匡胤,喜剧人??
李世民,喜剧人??
嬴政,喜剧人???
朱高煦???他不明白,神迹是夸的还是骂他,带着一个喜字,是不是在夸他?

第131章
【按理说, 造反应该是猝不及防,闷声做大事,看看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再看看朱棣的靖难之役, 哪个也没在造反前弄的大张旗鼓。
但是汉王朱高煦偏偏不走寻常路。
下面咱们详细说说, 汉王朱高煦怎么把造反弄成了司马昭之心, 人尽皆知。】
高调造反??
嬴政、李世民还有赵匡胤又听到了一个很新的名词。
“高调造反?他这是想反还是不想反?”赵匡美吐槽, “是过于自信还是真蠢?”
“难道主打的就是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赵匡美真猜不透后朝小儿的心思,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此时的秦殿对造反二字尤其敏感。
秦朝二世而亡, 不是亡在公子扶苏手上而是亡在谋逆造反之徒手上。
之前是公子扶苏备受折磨,如今轮到公子将闾他们了。
真是打不挨在自己身上不疼,公子将闾他们着实感受到了,他们甚至不敢抬头对视他们父皇。
胡亥心里恨死了公子扶苏,现在看着他们受折磨, 他大哥应该很高兴吧!
永乐年。
看见天幕中的几个大字, 太子朱高炽又叹了一口气。
听朱高炽的叹气声, 朱高煦不愿意了, “大哥,你叹什么气, 是胖的气不够喘的么?”
朱高炽不搭理朱高熙, 甚至没看他一眼, 然后又叹了一口气。
“闭嘴, 他是你大哥, 没大没小!”朱棣呵斥朱高熙。
朱高煦还是很怕朱棣,于是老老实实闭嘴, 但是心里还是不服,不就仗着比自己大么, 除了年纪他还有什么能比过自己!
【前面咱们已经说了,首先是朱高煦闹着不去封地,死皮赖脸的待在京城。
随后到了祭拜皇陵的日子,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皇太孙朱瞻基几人去祭拜。
作为太子的朱高炽自然要走在所有人的前面,因为朱高炽身体肥胖,且腿脚不好,因此走起路来十分费劲。
朱高煦便讽刺朱高炽,前人失跌,后人知警,这话的潜台词是,你可别摔倒了,你要摔倒了我的机会可来了。
面对如此挑衅,朱高炽没什么反应。
但是朱高炽的儿子,就是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不乐意了,直接怼朱高煦,更有后人知警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敢弄我爹,我就敢弄你。
从这件事能看出朱高煦在朱高炽面前完全不避讳他要造反。】
【路人甲】:他在造一种很新奇的反,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路人甲出来吐槽。
“小兔崽子。”朱高煦咬着后槽牙道,虽然此时的朱瞻基才刚刚不过三岁,吃奶的年纪轻轻,但朱高煦一听“好圣孙”三个字,心里就堵得慌。
明摆着,他爹还是不想让自己当太子,死了哥还有个侄子。
明明他爹当年被朱允炆那个兔崽子逼成到造反,怎么论到他爹自己当皇帝,又整个好圣孙来膈应亲生儿子?!
果然是前人淋了雨,也得让后人全湿透啊?!
宋殿,赵匡胤。
“哎呀,这个小胖子怎么又忍了,难不成又是个怂货,和咱们大怂那些混账玩意一样的?”赵匡美听着着急。
“不行,大明皇帝这太子不行。”赵匡美一声叹息,他都能猜到后续剧情,肯定成炮灰。
【除了在言语上直接挑衅朱高炽,朱高煦还光明正大的对朱高炽展开诽谤。
朱高熙和三皇子朱高燧联手,一起诬陷他门大哥朱高炽。
在这说一句,朱棣的三皇子朱高燧早年也有谋反之心,一共三儿子,两个想着谋反。
只能说明太宗朱棣这教育也不行,犯了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的错误。
明明已经立了太子的情况下,对其他儿子得恩宠却超过了太子,如此给了其他皇子希望。】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朱棣也不语。
【皇位呀,全天下的老大,这诱惑真的太大了,若是有机会,谁不想一搏么。
这点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的好,根本不给其他皇子机会,要不是朱允炆作,皇位也不会被夺。】
朱高煦转头看他狗腿子三弟,眼睛瞪的特别大,“你小子也想造反?!”
作为最为受宠的小儿子,朱高燧一直是人畜无害的模样,所以朱高煦才拉拢朱高燧。
“我可没有。”朱高燧不承认。
“神迹都说你有!”朱高煦这暴脾气,这小子睁着眼说瞎话!
“真没有。”朱高燧打死也不承认,反正他现在还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