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土木堡之变,武将几乎团灭,朱叫门二次登基后,又弄死了于谦一干忠臣。
内阁的权利再次被提升,到了成化年间已经形成了可于皇权对抗的实力,特别又经过弘治年间的放纵,内阁的权利进一步加大。
理论上皇帝是不能越过内阁发指令,皇帝只有同意不同意的权利,若内阁不起草文书,皇帝就没办法。
可是叛逆的明武宗朱厚照偏偏不管,你不是不写么,行,那就越过内阁和兵部直接下令。
此举可是惹恼了众臣,皇帝不但越过内阁,还敢越过兵部?!】
天幕上出现红色大字。
此时朱棣的注意点落在“还敢越过兵部”这句话上,作为皇帝,兵权本就集中在自己手上,什么叫做“敢”?
【秦始皇嬴政】:兵部的权利如此大?
一直认识听讲的嬴政难得发言,对于明朝的制度,神迹没有系统的讲 。
如今好不容易到了相关话题,秦始皇嬴政听的十分仔细,他吸取后朝的教训,努力改良出最好的制度体系。
【路人甲】:那可是相当的大,文臣集团的兵部,皇帝算老几。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唐太宗李世民】:文官执掌兵部?
看粉丝们提问,乐瑶就简单说说明朝的兵部,讲真,不了解历史之前, 看到兵部自然联想到武将, 谁能想到担任兵部尚书的都是文臣。
【明朝的兵部和唐朝的不一样, 唐朝的兵部侍郎和兵部尚书都是久经沙场的将臣, 比如赫赫有名的大将李靖。
而明朝执掌兵部却是文臣,这个制度还得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
在这就不得不提一嘴明朝的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是由武将集团掌管,兵部是由文臣集团掌管,两者相互制约,以防一方做大。
在明初期五军都督府的权利还是高于六部,虽然没有调兵之权, 但是他们有统兵权。
除此之外, 五军都督府还负责军户的管理、各地军队的训练和管理以及各地将领的升迁。】
秦始皇嬴政继续认真的记笔记, 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后朝的制度。
对于后朝后宫那些事, 比如朱见深喜欢大他十七岁的万贵妃,朱佑樘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秦始皇嬴政真是丝毫不感兴趣。
【但随着内阁权利的提高, 属于文官集团的兵部权利自然提高。
特别是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 武官集团颠覆性的毁灭, 文官集团占了上风。
文官集团开始逐步积压武官集团的权利, 比如兵部的武选司,他们直接负责各地武将的升迁和调任, 这原本可是五军都督府的权利。
试想一下,连升迁调任都是文官集团掌权, 可见文官集团的渗透。
到最后五军都督府就剩下对军户和屯田管理权,屯田大家也知道,最后土地兼并还有中开废除,军田也没剩下多少。
最后五军都督府权利彻底被架空,后世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机构存在过。】
“武官让文臣调遣?长见识了,他们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懂什么?!”朱高煦气恼不已,这不是瞎胡闹么!
朱瞻基轻轻叹了一口气,他没想到文官集体竟然能发展到如此地步。
他终于知道为啥神迹说皇帝算老几了,政权在文官手上,武权也在文官手上,那皇帝手上还有什么权利?!空壳皇帝么……
【言归正传,咱们继续说为何明武宗此举惹恼了文官集团。
方才大家也知道大明的调兵权和统兵权各自掌管,两个部门按理说是互不干预的。
最后的决策者为大明皇帝。
要派兵时,由皇帝下旨给兵部,兵部再调兵给将臣,让他们执掌军队行军打仗。
从这咱们可以看出,皇帝是不直接指挥将领,而且需要中转一下兵部。
而明武宗朱厚照直接下令调遣边境军官,跨过了内阁和兵部,就等于跨过了整个文官集团直接和武将对接。
如此叛逆,文官集团能不急么?】
“儿子,为父佩服你。”朱佑樘再次感叹,他作为皇帝一直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佑樘的思想也局限在那,比如他怎么也想不到如何加强兵权。
在文官体系下的王朝制度,就算朱佑樘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
可以说被文官集团pua了这么多年,朱佑樘的思想早就僵化,他知道当下困局,可想不到丝毫解决的办法,因为在他看来文官集团做的是对的。
比如下发军令,不就得等兵部么?
【文官集团气恼,内阁大臣李东阳请辞,但是明武宗朱厚照没准。
正德八年,明武宗朱厚照将3000名宣府边军调至京城,终究是冲破了文臣的阻拦。
而且朱厚照还让这3000兵力直接住在自己的豹房旁边,俨然成了皇帝的私人军队。
而且自从这3000兵力来到京城,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事情就更多了,也就是咱们之前提起过的那些荒唐事,比如逗老虎受伤,乾清宫着火朱厚照幸灾乐祸等。】
听神迹开始说自家儿子的荒唐事,朱佑樘已然没了之前的愤怒。
此比起自己的干的那些荒唐事,他儿子的所作所为根本算不上荒唐,更像他对文官集团的反抗。
“对,这样,气死他们。”朱佑樘支持朱厚照,这也是他第一次说出如此“不得体”的话,着实把朱厚照给惊住了,这还是他爹吗??
【在这就不得不再次提起朱厚照被后人诟病的豹房,这3000兵力可随意进出的豹房,但是文臣集团却无法进入的豹房。】
朱高煦听到这发出了一个大大的疑问,“既然那群文人进不去,那关于豹房的事情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开天眼了?”
朱高煦可还记得神迹之前说朱厚照在豹房种种的昏君行为,像什么把小寡妇啥的全都抢到豹房里寻欢作乐。
还有他在豹房弄了个马戏团,结果差点把自己喂了老虎,还有一边喝酒一边吃醒酒药,花样作死。
【路人甲】:有一种能力,叫做想象。
【朱高煦】:就是胡扯呗!
【赵匡美】:胡编乱造,造谣生非啊。
虽然时空不同,但是朱高煦和赵匡美二人看起来倒是意气相投,可惜除了偶尔的弹幕,两人无法交流,不然两人在一起吐槽肯定很有意思。
“这些文臣,他们实事求是,不敢妄言的风骨哪去了!”朱佑樘大为震惊,压根进不去的地方,但凭着主观臆断就敢往史册上写?
史册是什么?茶馆里的话本子?!
朱厚照摸着下巴,心道,这群文臣不去茶馆讲书可惜了。
【文臣集团怎么知道的咱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也没相关其他资料记载豹房到底是怎样的,只有很少的信息,咱们来一起看看。
一提起豹房,大家或许就觉的是宛如秦朝阿房宫那样的劳民伤财的大工程,要不然怎么能被文臣大批特批。】
秦始皇???劳民伤财的阿房宫??
秦始皇嬴政不禁皱起了眉头,每次神迹提到秦朝,似乎都是反面典型。
他虽有建立宫殿的打算,但这个想法只是雏形而已,日后竟会劳民伤财?
【但实际上饱受诟病的豹房前前后后只花了24万两银子,或许大家觉的20多万两银子也不少,咱就不和隋炀帝还有宋真宗那样的败家子比,咱就和明武宗朱厚照的爹朱佑樘比比。
弘治八年,从户部支取了三十万两银子到自己的金库,用于斋醮。
弘治九年,从户部支取了五十万两银子到自己的金库,用于斋醮。
弘治十四年,从户部支取了四十五万两银子到自己的金库,用于斋醮。
弘治十七年,从户部支取了十五万两银子到自己的金库,用于斋醮。
反正从已知的记载来看,为了斋醮,明孝宗朱佑樘前后已经嚯嚯了三四百万,但是后世却没多少人知道明孝宗朱佑樘的败家行为,只知道著名的豹房。】
朱佑樘再次愕然,他没想到自己多年的信仰竟然花了如此多银子,这种行为和隋炀帝杨广又有什么区别。
这一刻,朱佑樘甚至想死,但就这么死了,他怎么有脸面去面对列祖列宗。
他本想骄傲的对他爹朱见深说,你的烂摊子我收拾了!
如今若是地府相见,他爹怕不是要把他打的魂飞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这群文人真是绝了,我之前真以为豹房是什么大工程,结果就只是个“房”啊。”赵匡美再次觉的朱厚照被黑的太惨了。
赵匡胤亦觉的后世小儿朱厚照被低估,他总觉的豹房应该没有那么简单,文臣集团越是黑就代表豹房的存在越让他们忌惮。
【再说说因豹而得名的豹房,按照史册所述,里面应该有很多奇珍异兽。
这也是文臣集团抨击明武宗朱厚照不务正业的理由之一,玩物丧志。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万历野获编》有这么一句关于豹房的记载,“西苑豹房畜土豹一只”,这和明史描述的又不一样,特意为玩乐建立的豹房怎么只有一只豹子呢?】
“这哪是明史,是野史吧!”朱高煦再次吐槽,恨不得把明史撕烂了,什么玩意!
“二哥,别侮辱野史了,野史还根据谣言考究考究,明史全凭想象。”朱高燧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脑门,看的出来他也被气的不轻。
【再补充了一个冷知识,其实明武宗朱厚照并不是第一个养动物的皇帝。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外族上贡动物,明朝皇帝就开始养动物了。
在《殊域周咨录》有这么一段记载,成化年养豹30多只,弘治年养豹20多只,正德年养了90多只。
而且在《明史》中有记载,内阁首辅刘吉劝明孝宗朱佑樘把豹子饿死,但是“帝不能用”,意思是明孝宗朱佑樘拒绝,由此推断,明孝宗朱佑樘也挺喜欢豹子,且不但喜欢豹子还喜欢狮子。
在《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四十二》中有记载,迤西夷人进贡了狮子,明孝宗朱佑樘让他们入了内府,把狮子偷偷带进了内府的狮子房,因为此事臣子质疑。
然而明孝宗朱佑樘就一句话,大概的意是,“朕有点小事,才让他们来的,以后肯定不会在犯了,你们别问了。”此事就不了了之。】
天幕再次出现动画,一老一少两个皇帝,老皇帝左手边一个豹子,头上几个大字,“我喜欢豹子!”
下面的卡通臣子头上一行大字,“行吧行吧。”
然后少年皇帝右手一个豹子,头上几个大字,“我喜欢豹子!”
下面的卡通臣子头上一行大字,“玩物丧志!”
【咱不洗白明武宗朱厚照养动物的行为,毕竟是挺花银子的,但是只骂他却不提其他皇帝,比如他爹朱佑樘,文官集团是不是有点太双标了?】
红色的大字再次出现在天幕上。
虽然朱棣他们没见过这个词,但从神迹的解释对比中他们也能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
这已经不是双标的问题,就是故意针对!
“文官集团对朱佑樘这个傀儡真是偏爱啊,啧啧啧。”赵匡美又讽刺上了,“一个听话的孩子,一个叛逆的孩子,自然是喜欢前者。”
【关于明武宗朱厚照养动物这个事目前还有一种说法,但是我没找到啥资料,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说朱厚照其实将豹房改成了战场,在这里明武宗朱厚照模拟战场的情形,还巡阅三军,也就是住在豹房边上的3000边军。
为了营造战场的紧迫感,他直接把猛兽放出来亲自搏斗,没想到差点把自己喂了野兽。
这个只是大家的推测,没啥根据,不过以明武宗朱厚照的性子,主播觉的他能干出来,想做就做不管不顾的少年。】
“儿子,可不能瞎胡闹。”朱佑樘一脸紧张,“那可是畜生。”
“爹,我不和畜生打,你能让我去边境么?”朱厚照问。
朱佑樘的表情忽然变的严肃起来,这次他没否决,而是道,“你容为父想想,咱再听听神迹。”
“哥,我忽然很喜欢这个后朝小儿,虽然顽劣,但是特别有想法。”赵匡美一脸赞赏,“反正我是相信他不是胡闹,就是为了练兵。”
“不过他都能打老虎了,怎么还能落水死了,难道……”赵匡美开始阴谋论起来,又不是病弱少年,怎么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呢?
同样,朱高煦也特别喜欢朱厚照。
“这小子,该是我的后代才对!”朱高煦喜欢到已经想当朱厚照的太太爷爷了。
【接下来,咱们在一起讨论讨论乾清宫着火明武宗朱厚照幸灾乐祸的事,这个叛逆的行为也被文臣集团大批特批,家里着火了,你还在这幸灾乐祸的,这不是熊孩子是什么!
咱们来看看为啥着火呢,好像也和豹房有分不开的关系。】

【咱们来看看明史对乾清宫这场大火的记载, 乾清宫是明朝皇帝的寝宫。
按理说皇帝的住所起火了,明史应该有特别详细的记载。
但是翻开《明史》,对于大火只有简短的一句话,“乾清宫着火了。”
《武宗实录》也只记录了明武宗朱厚照的一句话, “好一棚大烟火”这句话把明武宗朱厚照的顽劣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这么一大件事, 记录仅仅如此, 要知道这场火直接把乾清宫给烧没了。】
“把乾清宫都给烧了, 那群谣言精不得长篇大论文大骂特骂么,不对劲, 有阴谋!”朱高煦化身大聪明,越想越不对。
“三弟,你说是不是有问题,你觉的我说的对不对。”朱高煦问朱高燧。
“二哥,你觉的哪有问题?”朱高燧问。
朱高煦这头摇的和拨浪鼓一般, “不知道, 但肯定有问题。”
朱高燧……
【《明史》、《武宗实录》对其的记录还不如文人笔记里描述的详细。
在《国榷》里记载了原因, 因为宁王献灯挂在壁柱上, 然后不知怎么点燃了火药,最后把宫殿烧了。
明武宗朱厚照则直接跑回豹房看热闹, 并说出经典的那句话, “好一棚大烟火”。
但实际上, 明武宗朱厚照并不是不管不顾, 只看热闹。
在由正德年间当职的大臣所著的《继世纪闻》记载, 当时明武宗朱厚照是组织灭火的,而且大火过后也发了罪己诏。
可惜这些在历史上都没有记载。】
朱高煦一脸失望, 他还以为有什么大阴谋呢,结果就这。
“咦?”赵匡美惊讶模样, “明殿之前是不是被烧了一次,明太宗迁都那会被雷给劈了!”
要说赵匡美这记忆力相当不错。
“大明这是造了什么孽呀,难道是因为明太宗造反?”赵匡美摸着自己的下巴。
赵匡胤在心里默念,亲弟弟,是他亲弟弟了。
“不对,要是不明太宗造反,大明早就亡了,就和这大宋不能没有俺大哥一样。”赵匡美立马否定自己刚刚说的。
赵匡胤不可思议的看向赵匡美。
“大哥,你怎么了?”赵匡美看他大哥直勾勾的盯着自己。
“你是朕亲弟弟?”赵匡胤不可思议。
赵匡美???
【这就是关于乾清宫大火能找到的所有资料,不知大家有没有觉的这事蹊跷。
第一,以史官对明武宗朱厚照的偏见,这么大的事,记载的真是太少了,明明可以大骂特骂,就和当年朱棣迁都后发生大火一样,该有详细记载才是。
第二,乾清宫怎么就放了那么多火药。
第三,这个献灯的宁王朱宸濠,不能说罪魁祸首吧,也有责任,这这件事后他没受到什么惩罚,反而重新获得了护卫。
而且这个宁王朱宸濠还造反了。】
“阴谋,果真是有阴谋,我猜对了,这火就是造反的宁王放的!他就是报复咱爹骗了他爹!”朱高煦一拍大腿,瞬间真相。
朱高燧根本来不及捂住他二哥的嘴,他二哥真是什么都敢说呀,是觉的爹年纪大脾气好?
朱棣和宁王的确有那么一段小小的过节,但朱棣自认为也亏待了宁王,虽然夺了他的兵权。
【但这场大火还是给明武宗朱厚照带来了好处,起码那群大臣不用叨叨他回宫住了,明武宗朱厚照可以安心的住在豹房。
所以,他那句感叹已经是发自肺腑的。】
“神迹啥意思?难道是这小子自己放的火?”朱高煦脑子乱了,他现在有种看谁都不像好人的感觉。
【路人甲】:主播怎么变探案风了?
【路人甲】:不过明武宗朱厚照的确死的蹊跷,他爹死的也蹊跷,他爷爷朱见深死的也有争议
【路人甲】:大明悬疑系列,大明皇帝易溶于水。
朱佑樘一愣,自己儿子死的蹊跷!
朱厚照一愣,自己爹死的蹊跷!!
朱见深…就没一个想起老子的…
整个大殿都沉默了。
死的蹊跷?如何蹊跷?
【言归正传,接下来咱们看看明武宗朱厚照对自家亲戚是如何叛逆的。
还是老生常谈的土地兼并问题,在弘治时期被文官忽略,甚至还睁着眼说瞎话,夸赞朱佑樘不扩大皇庄,缓和社会矛盾。
但到了正德时期,同样的问题却被猛烈抨击。
当然,作为皇帝去和百姓争土地是应该抨击的,但文官集团也的确是双标。】
两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
眼见文官集团对自己的偏爱,朱佑樘并不觉的高兴,他们这是把自己当傻子夸。
朱佑樘想起那些臣子对自己的夸赞,发自内心觉的恶心。
【单从数据上看,弘治时期,皇家庄园一万多顷,但是到了正德时期却高达三万多顷,足足增加了两万多。
如此看,明武宗朱厚照的确是贪图享乐之人。
但是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咱们来看看另外一面,就像咱们之前分析明孝宗朱佑樘一样。
明孝宗朱佑樘是对自己节俭,对外戚和贵族大方,到朱厚照这则反过来了。
咱看看明武宗朱厚照对皇亲国戚如何。
正德元年,荣王请求土地,朱厚照不给。
正德元年,仁和大长公主以自己是寡妇为由,求四座煤窑,朱厚照不给。
正德二年,汝王说之前先帝之前给他赏赐的土地少了,要求补偿,朱厚照不给。
咱就说,这些皇亲国戚要土地的理由是有多离谱,明孝宗朱佑樘之前是怎么同意的?】
朱佑樘反省自责,想他这一辈子都没对臣子和家人说过几个不字……
天幕中出现卡通小皇帝,头上写上两个大字,“不给。”
“这小子可以啊,大事一点不糊涂,不给就对了!助长歪风邪气!”朱高煦相当支持朱厚照。
【除了不给土地之外,朱厚照还限制了皇亲贵族的其他权利。
第一,关于提前透支禄米,因为明朝养猪政策,宗室花销全由朝堂负责,很多宗室总是提前向朝堂透支用度。
提前到什么程度呢,连他们死后的禄米都给预支了,人死了,又耍赖不还,于是朱厚照下令,按季支取,不准透支。
第二,规范了宗室的建房,所有宗室的住所也由朝堂负责建,自己不用花钱自然能建多好就多好,但朱厚照下令规定了费用标准。
朱厚照这一通操作下来,来求地的皇亲国戚立马减少。
虽然朱厚照自己的地在增加,但从从另一方面看他的确是抑制了皇亲贵族的土地兼并。】
听神迹这么说,朱佑樘不知该表扬还是该批评他家儿子,要是他儿子自己能不兼并就更好了。
朱佑樘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路人甲】:不兼并,等着被文臣集团控制么?!
朱佑樘??
朱佑樘又不理解了,作为皇帝带头兼并土地怎么看都是错的,作为明君应该把土地都给百姓才对。
如何会被文官集团给欺负了???
朱佑樘大为不解,本来他要痛改前非的计划之一就是把皇庄取消,把土地全部给百姓,好好的做一个明君。
然后在自己的带头下,让其他皇亲国戚也把土地归还给百姓。
朱佑樘的畅想是十分美好的,作为皇帝积极带头,底下的人也会受到自己的鼓舞而追随自己。
多么正常的事啊,哪里又不对了?
朱厚照看着他爹眼中清澈的眼神,这就是他当了十多年皇帝的爹啊,为何还如此幼稚呢?
【朱佑樘】:撤销皇庄哪里不对?
朱佑樘的疑问直接刷屏了,整个天幕都是。
朱高煦也很纳闷,哪里不对了?
于是,朱高煦的心声也跟着刷屏了。
随即赵匡美的心声也跟上来。
见粉丝满屏的疑问,乐瑶就从她理解的角度分析一下。

第175章
【咱们之前也说过, 明孝宗朱佑樘给朱厚照留下了一个空虚的国库,赈灾发军饷都没钱,还要从朱佑樘的小金库出钱补贴。
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但是钱这事还是要分开的, 就像公司的钱是公司的钱, 老板的钱是老板的。
公司的钱每一笔进出都要有明细, 而自己的钱则是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而皇庄就是明朝皇帝小金库的重要来源。
要是直接把皇庄全部交出去, 就等于皇帝把自己私有的钱袋子交给朝堂,那么问题来了, 皇帝需要钱的时候怎么办?】
天幕中出现卡通小皇帝,只见他把自己的钱袋子直接交给户部大臣们。
“自然是和户部要。”朱佑樘连想没想直接给出答案,这样所有的支出都经过户部,还可以约束日后皇帝的行为。
朱佑樘的心声再次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朱高煦点点头,“对啊, 和户部要。”
“对呀, 和他们要。”朱高燧道。
朱棣略带嫌弃的看向他两个眼神中带着清澈愚蠢的儿子。
朱高煦???
朱高燧???
【问题是, 要的出来么?
别忘了, 户部可是文官集团掌控的。
本来文官集团就想管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行为但是却没有办法,谁让朱厚照是花自己的钱作作作。
若是掌握了明武宗朱厚照的钱袋子, 情况立马大为不同。
就像小孩和家长要零花钱一样, 家长就是不给你, 你能有什么办法?
这也是为何咱们强调财物自由的重要性。】
“国库充盈, 他们必须给, 凭什么不给。”朱佑樘不信他们敢不给。
【国库没钱,户部怎么给?难道让大臣们自己拿银子给么?】
乐瑶看着弹幕, 和粉丝一问一答。
朱佑樘再次迷茫了,皇庄都已经分给天下百姓, 国库怎么可能还没有钱?
按照朱佑樘的想法,只要取消皇庄,那么土地兼并的问题就没了。
百姓都有地种了,那么流民的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解决了,如此国泰民安,大明王朝就会富足。
“怎么可能没银子?”朱佑樘发问。
【遣散皇庄关百姓什么事,有官勋贵族还有大明的重藩王在,怕不是皇庄一旦分出去,就立马被瓜分一空。
最后穷的只有皇帝和百姓而已,没了钱袋子天天笑脸相迎伸手要钱。
大臣提出的政策你同不同意?不同意,不给你钱。
大臣提出的进谏之言同不同意?不同意,不给你钱。】
朱佑樘大为震惊,“他们怎么敢?!”
【他们自然敢,因为权利被牢牢把控在他们手上。
内阁的存在,皇帝在政策上的权利被制约。
兵部掌管军事大权,皇帝在军事上的权利被制约。
户部掌管经济大权,皇帝在经济上的权利被制约。
可谓是方方面面被制约,之前好歹自己有个小金库还能私下做些小动作,这下连资本都没了,彻彻底底沦为傀儡。】
朱佑樘没有想到会这样,他原本真的想的太简单了,他甚至已经畅想到日后的太平盛世,大明富足有余。
神迹的话算是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咱们举个例子,来辅证一下咱们刚刚的分析,这件事让明武宗朱厚照被文臣集团疯狂批判。
正德元年九月,江南督造龙衣的太监崔杲向朱厚照讨要盐引用于织造。
盐引咱们之前唠过,盐引就等同于银子。
但是户部拒绝了明武宗朱厚照的请求,他们给出的理由无懈可击。
第一,根据老祖宗的规矩,盐引的收入必须用于军饷,不能挪为他用。
第二,皇家的支出不应该从国库出。】
“双标!太双标了吧!”赵匡美算见识到大明文官集团的双标了。
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在说明孝宗朱佑樘的时候,那个傀儡可是支了将近十万的盐引用于织作。
怎么老子就没事,轮到儿子这就不行了?
“文官集团这是在欺负小皇帝吧!”赵匡美算是看出来了,明摆着欺负人,要不是明朝小皇帝够叛逆怕不是要成为第二个傀儡。
【大家看吧,明武宗朱厚照只要了一万多的盐引就被一口拒绝了,这就是和人要钱不好要。
户部说的有理么,的确有理,但是明孝宗朱佑樘在位的时候可没少用盐引用于织造。
不给就不给吧,大臣们还还抓住此次机会,要求朱厚照停止任何人要盐引。
整个文官集团集体行动,内阁六部都察院,所有的文官集体上书劝谏明武宗朱厚照。
钱没要到,反而被文官集团集体讨伐,明武宗朱厚照气恼不已。】
“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朱高煦替朱厚照打抱不平,一个皇帝要一万盐引怎么了?多么?
“这要把皇庄交出去,是不是以后多吃一个菜都得看他们脸色?!”朱高煦全是理解神迹方才所说为何不能放弃小金库。
一个连钱都没有的皇帝,叫什么皇帝?乞丐皇帝么?!
熟悉的窒息感再次袭来,光是听神迹描述李承乾就能体会到明朝小皇帝的愤怒。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