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对对对,我这脑子, 这小子肯定不是病死的,是被害死的!”朱高煦立马改口。
朱厚照的身体确实羸弱了些, 但没有那么弱,听神迹所述仿佛是个病秧子。
“为父马上让太医院的人随同你去宣府,儿子,你一定要爱护你自己的身体。”朱佑樘一脸担忧。
“唉…”赵匡美长叹一口气,“我怎么想起宋哲宗那小子。”
赵匡美越听越觉的朱厚照和他们大宋的宋哲宗像,都有志向但是身体不好,英年早逝。
“哥,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今个的补药喝了么?”赵匡美忽然关心起赵匡胤,发自肺腑的关心。
【第二种说法,明武宗朱厚照是他的心腹江彬害死的。
因为在宁王的贿赂名单中有江彬,江彬怕东窗事发,于是对明武宗朱厚照下手。
对这个说法咱们来分析分析可能性多大。
首先,宁王贿赂名单里的人并不少,有江彬也有钱宁,甚至还可能有内阁大臣。
江彬与其造反还不如向朱厚照道歉,毕竟是朱厚照一手扶植起来的,而且收贿赂的人那么多,法不责众么,例如明孝宗朱佑樘时期,不少大臣给李广贿赂,最后不也不了了之。】
天幕中出现卡通江彬,只见他手拿一个碗重重的摔在地上,头上几个大字,“我自己砸自己饭碗!”
【江彬最大的靠山就是朱厚照,就算江彬手上有兵权,但是他手上的那点权利远不能和文官集团对抗。
还有最大一个疑点,若江彬真要造反,为何明武宗朱厚照死的时候他不在身边?以至于让明武宗朱厚照下了那样的遗诏?
咱们看看明武宗朱厚照的遗诏有多大威力,
内阁大臣杨廷和以朱厚照遗诏为由将边军遣散,就是调度到京城的边军。
同时又以遗诏之名解散了江彬掌权的威武团练营。
一下就剪断了王彬所有的羽翼。】
“没了朱厚照,这个江彬还真是不堪一击,这么看他就是明朝皇帝的一条狗罢了。”赵匡美感叹。
“所以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造反。”赵德昭应和。
“是个将军就能造反么!俺大哥这样的天降大才,百年难遇。”赵匡美不忘了夸夸赵匡胤。
赵匡胤……
【随后,内阁大臣杨廷和又快速安抚江彬,表明自己并不是针对他。
同时皇太后张氏又下令让江彬参加祭祀,来了一个瓮中捉鳖,江彬参加了这场鸿门宴自然是有来无回。
如此江彬被干脆利落的抄家处死。
就这点能力便要造反?一个回合都打不过,甚至还不如安化王。】
再次听到张氏和杨廷和的名字,朱佑樘不禁皱起了眉头。
从来只关心娘家的张氏,什么时候对朝堂之事如此热心?
【咱们再看看史书上记载的朱厚照驾崩后江彬的矛盾的反应。
《明史纪事本末·江彬奸佞》记载,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的时候江彬不在身边,甚至连驾崩的消息都不知道。
《明史·杨廷和传》 中又记载,江彬想造反,杨廷和联手皇太后张氏诱骗他入宫,逮捕之。
《明史·孝宗孝康皇后张氏传》也明确指出,江彬想要造反。
但是在《明史·江彬传》中却记载,江彬知道明武宗驾崩后,十五六日不出门,等待遗诏。
这就有点意思了,都要造反的人,还十五六日不动作,江彬等什么?等待朝堂的反杀?
造反这事说白了,得出其不意,就和当年明太宗朱棣造反一样,说反就反。】
“不愧是明史,一本书都相互矛盾,咋回事,编书的那几个文臣没提前商量好?”朱高煦讽刺,他就说明史上的话一句都不能信。
【还有在《明武宗实录》中记载了,面对杨廷和遣散众兵,江彬只留下家丁卒护院。
只留下这么点人,江彬怎么造反?难道他觉的自己是明太宗朱棣,可用800人颠覆政权?
关键人家明太宗朱棣是有军功的藩王,加上朱允炆欺人太甚,造反的有理有据,江彬又有什么?凭他是朱厚照的义子么?
综上分析,江彬把朱厚照害死的可能性很小。】
“不是他,那是谁呢?是不是文官集团!”朱高煦越想越觉的是文官集团害的。
【朱高煦】:是文官集团!肯定是文官集团害的!
这次粉丝路人甲没出来怼朱高煦,难得他和朱高煦的想法一样。
【第三种说法就是文官集团害死明武宗朱厚照,而且理由也充分,毕竟自明武宗朱厚照登基以来就处处和文官集团作对。
接下来咱们一起分析分析这种说法的可能性。
首先从朱厚照落水说起,众所周知明武宗朱厚照之死的罪魁祸首就是那场落水。
但是清江浦应该不是朱厚照第一次落水。】
不是第一次???
朱佑樘瞪大眼睛,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这个资料找的比较艰难,毕竟是史料记载,所以到底是真是假的…咱们就一起分析分析。
相关记载来源于明人周晖《金陵琐事》,里面记载了明武宗朱厚照下榻徐霖家的一些趣事。
其中一段就记载了明武宗在徐霖家钓鱼,要卖给一起垂钓的官员,众官员争抢购买。
结果朱厚照一高兴掉到池子里,因此池子得名浴龙池。
这便是明武宗朱厚照第一次落水的根据,一次南巡,两次落水,是不是有点太诡异了?】
【路人甲】:厉害了,这我还是第一次知道。
【路人甲】:一次是巧合,两个怎么可能还是巧合!!
天幕中卡通朱厚照再次出现,只见他掉进水里然后爬出来,第二次又掉进水里。
头上几个大字,“易溶于水”
朱厚照笑了笑,原来易溶于水是这个意思。
【除了两次诡异的落水,还有一件事情也很奇怪,不知大家记得记得咱们之前说明武宗朱厚照想在南京祭祖,不回京城。
但被众臣劝阻,如此不合规矩。
但是《金陵琐事》中却提到一件事,明武宗朱厚照南巡到南京,并没有住在南京的行宫。
咱们知道南京原本是大明的旧都,明太宗朱棣迁都后,南京的地位依旧比别的地方高。
确切的说大明是两都制,可明武宗朱厚照却没有住在行宫?这不是更不合规矩么?
《金陵琐事》给出的理由是南方官员怕朱厚照知道南京行宫太华美,怕他不走才不让他住。
最后明武宗朱厚照下榻的地方是一个太监的府邸,甚至不是巡抚的府邸。
不知大家什么感觉,有没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
听到这,朱佑樘气的浑身颤抖。
堂堂一个皇帝竟然下榻在太监府邸,南方的官绅到底再掩盖着什么?他们在怕什么!
南京行宫到底繁华到什么程度,甚至不敢让他儿子去看一眼。
朱佑樘多年没出过京城,他对南方的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大臣们的折子。
这下他理解为何自家儿子南巡会有如此大阻拦,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么多年,为父竟是被他们耍的团团转!”朱佑樘觉的自己这皇帝白当了,被捂住眼睛堵住耳朵,当真是坐井观天。
【咱们接着说说第三诡异之处,朱厚照落水后立马回京治疗,三个月后不治而亡。
若落水真是诱发之因,为何出事后舟车劳顿去京城治疗,繁华的南方就没有郎中?随行的太医呢?
《明史》中有记载,朱厚照可是能冒风雪,日行千里的,如此体格,好似也不像明史之前记录的那么羸弱。
而且回京后,明武宗朱厚照要求换太医,并要求从民间找太医来医治,但被内阁大臣杨廷和否决。
他觉的明武宗朱厚照在瞎胡闹,不肯换太医。】
“又是杨廷和。”朱佑樘眼中已经带有杀意。
【但是明武宗朱厚照真在胡闹么?还真不是,毕竟大明的太医是真不靠谱。
刚刚咱们也说明武宗朱厚照是第三个死于非命的皇帝,第一个则是他的爷爷朱见深。】
【路人甲】:朱见深不是因为思念万贵妃,悲伤过度死的么?
路人甲还以为乐瑶说的前两个死于分命的是朱允炆和朱祁钰呢。
不过仔细想想,朱高炽和朱瞻基死的也挺……
咦,这么说大明的皇帝好像只有朱元璋和朱棣算寿终就寝?
乐瑶一看粉丝路人甲都这样认为,看来朱见深痴情万贵妃这个人设是真的根深蒂固。
【明宪宗朱见深的直接死因是太医院御医刘文泰开错了药,一碗药把他给送走了。
十八年后,这位太医刘文泰再次开错了药,把明孝宗朱佑樘给送走了。
讲真,我要是明武宗朱厚照也不敢再让太医院开药,毕竟已经太医院已经送走了两个皇帝。】
朱佑樘!!!
【朱高煦】:都治死了一个,那个傀儡怎么还敢让他治?
【朱高煦】:不过傀儡死了就死吧,活着也没什么用。
【只能说明孝宗朱佑樘真的是个好人。
他听大臣谢迁和李东阳劝说,治死一个皇帝也不是太医的过错,于是朱佑樘就放过了这个太医。
没想到最后自己也死在他的手上。】
【赵匡美】:庸医害人啊。
【诡异就诡异在这,为何说明宪宗和明孝宗也死于非命呢,因为刘文泰并不是一事无成。
刘文泰带头编纂了《本草品汇精要》,或许大家没听说过,但是《本草纲目》大家一定知道,李时珍编纂的时候便受了此书启发。】
【赵匡美】:不对呀,明孝宗不是文臣集团的傀儡么,他们杀傀儡作甚??
“不愧是奇葩的大明。”赵匡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让同一个太医治死两个皇帝, 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朱佑樘他是个傻子么,他爹都让这个太医送走了,他还让这个太医治?”赵匡美满脸不解,“文臣集团也是, 这么听话的一个皇帝不给他找个好点的太医?”
赵德昭点点头, 他也觉得离谱。
“记得神迹说过, 弘治晚年不是知道民困兵乏, 要改过自新励精图治么?”赵德昭满脑子阴谋论。
听赵德昭这么说,赵匡美的眼神都亮了, “你说的有道理,肯定有猫腻!”
【且不说前两位皇帝之死有没有猫腻,就凭太医院已经治疗死了两个皇帝,朱厚照要求换太医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毕竟他爷爷和他爹都是被一碗药送走的。
但是这么简单的要求却被拒绝,堂堂一皇帝连换个郎中都不行?
明太祖朱元璋是规定了太医世袭制, 但没规定不能找民间的郎中吧?】
“爹。”朱厚照开始担心朱佑樘了, 他本以为自家爹是那些臣子眼中“完美”的君主, 他们定不会对他爹动手。
如今看来倒是高估了他们的底线, “儿子不在,你万事小心。”
“爹知道。”朱佑樘郑重的点点头, “爹会好好活着, 直到你可独当一面。”
听朱佑樘这般说, 朱厚照觉的自己心口和被什么重锤了一下, 赶紧转头, 他不想让他爹见自己哭的模样。
如今的朱佑樘已经不是之前的傻白甜,他开始提防文官集团, 除了神迹说的那几个臣子,其他的人他都不信。
【接下来咱们详细看看明武宗朱厚照落水后的事情。
正德十五年九月十五号, 明武宗朱厚照落水,落水后次日到了天津卫。
九月二十六号才离开天津卫一路去了通州直到到十二月二十号才离开通州,返回京城。
若明武宗落水后身子大伤,为何要在通州停留这么久?
而且《明史》和《宪宗实录》中有明确记载,当时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想回京的,而是想直接去宣府。
但不知什么原因,明武宗朱厚照还是回去了,回到京城后他还参加了献俘仪式,这时候的身体还不错。
可三天后大祀天地仪式上,朱厚照却吐血不止。】
乐瑶一点点捋顺着时间点,还贴心的列出时间点坐标,为了让粉丝们看的更清楚。
【到了十二月二十八日朱厚照的身体似乎又好转,参加了朝会。
正德十五十二月年,朱厚照拒绝吃饭,将小太监赶了出去。
正德十六年正月,明武宗朱厚照要求从民间找太医,大臣杨廷和认为朱厚照的病稍微调养就好。
正德十六年二月,明武宗朱厚照对外宣称他要继续巡查。
正德十六年三月初七,明武宗朱厚照下发殿试的诰命,可第二天就驾崩了,驾崩的特别突然。】
“我觉的他还在反抗,垂死反抗。”李承乾忽然特别心疼朱厚照,心疼的同时又佩服他。
原本以为他是和自己一样被逼疯,从而发疯逃避现实的人。
如今听神迹讲述朱厚照的生平,李承乾自愧不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没放弃和文官集团的斗争。
他是何其的向往自由,何其的不服,这样的帝王不该被后世抹黑。
【此时距离落水已经过去了半年有余,中间明武宗朱厚照的身体似乎不是和咱们想的那样病入膏肓,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正德十六年九月,明世宗继位,有大臣弹劾太医,说正是他们用错了药才朱厚照丧命,历史又是何其的相似。
为何朱厚照一直要求换太医,为何他还拒绝吃饭?他的身体到底如何?太医到底有没有问题?一切都成了难解之谜。】
“这不明摆着被害死的么?”朱高煦十分肯定,这么大的猫腻神迹干嘛还说难解之谜啊!
“传朕旨意,严查太医院。”朱棣下令,显然对明朝的太医院有了戒心。
在位仅十个月的朱高炽,英年早逝的朱佑樘,朱叫门不算人,同样死于非命的朱祁钰,加上三个被太医院治死的皇帝。
这么一看,朱家后代就全是非正常死亡。
之前朱棣还觉的是不是因为自己造反夺位造了报应,如今再看怕不是有人故意为之。
除此之外,朱棣开始思考他爹制定的政策是不是要改改了,太医的后代当太医,岂不是一个棒槌的后代全是棒槌。
本该凭本事的医术,却成了世袭。
还有农民后代只能当农民,商人后代只能当商人,把阶级限定后,更让阶级报团。
文官集团怎么壮大的,不就是他们的后代也全是文官,到最后世家和世家间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不得不说,朱棣是会举一反三的。
而朱棣的想法竟然出现在弹幕中,如此又启发了朱佑樘父子。
朱厚照崇拜到看向弹幕,不愧是他的太宗爷爷,治国的能力不是他能企及的。
【还有几件反常的事情如下。
首先是皇太后张氏,正德十四年朱厚照南巡时,兴王去世。
张氏以皇帝的名义厚待兴王一家,不顾皇帝朱厚熜守丧期间,就让他继承王位。
对自家儿子冷漠,对还是世子的朱厚熜却恩宠,如此行径着实让人想不通,就好似知道下一任的继承人是朱厚熜一般。
且在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作为娘亲的张氏第一时间不是公布自家儿子的死讯,而是先与内阁大臣商量,将朱厚照的尸体从豹房转移到乾清宫。】
虽然之前神迹提过这事,再听一次,朱佑樘仍旧心口发闷,这就是他疼爱了一辈子的皇后。
朱佑樘想不通,作为娘亲,她为何对自己唯一的亲儿子如此冷漠?他们的儿子不才是她最大的依靠??
【张氏和内阁大臣杨廷和以朱厚照遗诰,干脆利落的选了朱厚熜为下一任皇帝。
这可是选一国之君呀,怎么能如此迅速?迅速到好像之前已经选定了一般,
张氏还特意让她弟弟去迎接新皇。
如此默契的合作,让人不得不多想。】
朱佑樘的眼神变的冰冷,若之前他还对张氏念有旧情,如今则彻底的对她失望。
在她心中只有她的娘家,为了张家她可以不顾夫妻之情,不顾母子之情,这样的女人怎配为后?!
朱佑樘连最后的一丝体面对不想给张氏了,既然她不想当皇后只想当张家人,那就遂了她的愿。
【第二件反常的事,明武宗朱厚照南巡回京后,大臣杨廷和封锁了京城所有城门。
并且将江彬派去通州,也就是说明武宗朱厚照死的时候,身边并没有“自己人”。
第三件反常的事,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杨廷和就把豹房夷为平地,毕竟是皇帝忽然驾崩的地方,朱厚照之死如此蹊跷,为何急着处理豹房?
以上几条便是明武宗朱厚照可能被文官集团害死的疑点。】
“这不已经板上钉钉了?”朱高煦不理解,这不明摆着的事么!
【当然,这些疑点若要解释自然也是有正当理由的。
比如调走江彬,可以看成文官集团排挤武官集团,这种在官场上很常见。
再比如封城门,则是为了阻止朱厚照南下北上,一如之前所为。
而豹房更不用说,众臣眼中的荒唐之地,自然要毁掉。
所以大家觉得明武宗朱厚照是不是死于非命呢?】
乐瑶不发表言论,毕竟谁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说完了明武宗朱厚照,接下来咱们接着说大明下一任奇葩皇帝,有八百个心眼子的老道长!】
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乐瑶特别高兴的翻到笔记的下一页。
明武宗朱厚照真的是分析的太久太久了,没办法,谁让明武宗这段用了大量的春秋笔法,得掰开了揉碎了分析。
终于!终于!到了下一个皇帝了!
恢宏的音乐代表着乐瑶愉悦的心情!
可这音乐一响起,嬴政他们立马眉头紧皱。
老道长???听到这个称号就觉的不会是什么好皇帝。
不愧是大明,每个皇帝各有各的奇葩,什么蛐蛐太子,土木堡战神,如今怎么又来了个老道长。
殿中的气氛再次凝固,朱高煦不由长叹一口气,“咱们大明是造了什么孽,皇帝都出家当道士了。”
朱瞻基算是理解了神迹为何说他们大明奇葩了,是奇葩…
虽然不知下一个皇帝到底做了什么,但听老道长这个称呼,朱佑樘和朱厚照就有种不详的预感。
此时朱佑樘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给朱厚照生个弟弟了……
朱厚照长吐一口气, “爹,咱别带着偏见,说不定又是一个被抹黑的皇帝。”
听神迹所述了这么多,朱厚照觉得凡事得听完再下结论, 别一棍子把人打死。
实话实话, 这个皇位也不是他那个堂弟自己想当的, 要怪就怪自己没儿子。
朱厚照开始考虑, 要不要生个儿子,毕竟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听到抹黑二字, 朱佑樘愈发心疼自家儿子,明明有那么多功绩,明明可是个明君,却被抹黑如此!
他的儿子到最后一刻还在反抗。可想而知他那时是多么的孤立无援……在绝望中而死……
朱佑樘情绪又绷不住了再次落泪,连带着对朱厚熜产生极大的敌意, “他就由着你被文官抹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朱厚照倒也理解, 毕竟他这个堂弟不是正统继位, 自己越荒谬他才越正统。
但眼看他爹正悲愤交加, 朱厚照没再说什么,心里还挺感动, 他也不是没人疼的娃。
虽然张氏这个当娘的不疼朱厚照, 但朱佑樘这个当爹的对朱厚照真是发自肺腑的疼爱。
赵匡美提出疑问, 他再次阴谋论了。
“大哥, 你说杨廷和是不是故意让朱厚照绝嗣, 就怕朱厚照的后人翻案?”赵匡美认定杨廷和就是奸臣。
“我觉的不是。”赵德昭摇头,“就算过继又不是亲生儿子, 我倒觉的真过继一个小皇帝反倒好控制。”
“杨廷和又不是造反只想掌权当权臣罢了,选个年纪小的宗室更好掌握。”赵匡美认为杨廷和就是故意, 反正他对杨廷和的印象特别不好。
赵匡美和赵德昭之争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不过精简了许多。
【赵匡美】:有个问题,为何不给明武宗过继个儿子?
【赵匡美】:难不成大明朝也有金匮之盟?
【大明虽然没有金匮之盟,但是有《皇明祖训》,是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
祖训规定,若是皇帝没有子嗣,必须兄终弟及,而且必须是嫡母所出的弟弟,庶长子不可立。
但是明武宗朱厚照是独子,朱厚熜虽然是朱厚照的堂弟,但不是一奶同胞。
所以杨廷和立朱厚熜为帝,有依据但是也不怎么充分。
接下来咱们一起分析分析为什么张太后和内阁大臣杨廷和要立明世宗朱厚熜为帝呢?
明明朱厚照的堂弟那么多,偏偏就选中了不起眼的他?】
天幕中,一个卡通小道长出现,只见他坐在地上,头上几个大字“为啥选我呢?”
“还能为啥,肯定是第二个傀儡朱佑樘!”朱高煦一副大明要完的模样。
“说不定就是他和杨廷和联手篡位。”朱高煦越说越离谱。
【首先咱们分析分析为何不选朱厚照的侄子辈继承皇位。
明武宗朱厚照侄子辈中是有合适人选的,朱厚照的堂侄子朱载增,年九岁,岁数也还算合适。
但是为何没选朱载增呢?目前有三种观点。
第一,朱载增家的人丁太兴旺了,他祖父益王朱祐槟、伯父朱厚烨和生父崇仁王朱厚炫都还活着。
朱载增若为帝,他身后如此大的宗室力量可不是朝堂众臣所希望的,万一朱载增再学宋朝皇帝宋英宗,非闹着给他爹加身个太上皇怎么办?】
再次被提起的大宋,想到宋英宗,赵匡美不禁感叹,“这孩子其实还不错,起码改了咱老宋家的基因,可惜命短。”
“哥!”赵匡美忽然想到什么,“你说宋神宗和宋哲宗这俩小子是不是被文官集团给害死的?!”
赵匡胤眉头一蹙,陷入沉思。
【第二种观点,文官集团太讨厌明武宗朱厚照,他在位这十几年把他们折腾不轻。
因此他们一致决定重启明孝宗朱佑樘这一脉,从厚字辈找,那继承的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大统,而不是继承明武宗朱厚照的大统,。
说白了,不承认明武宗朱厚照的任何政策,如果可以,都不想承认他这个皇帝。
而且因为绝嗣,再无人给明武宗朱厚照正名。】
【第三种观点,皇太后张氏不想当太皇太后,因为一旦成了太皇太后会远离权利中心,不好庇佑张家子孙。
所以为了继续当皇太后,她需要一个新的儿子,一个听话孝纯的儿子。】
“他们当真恨我入骨。”朱厚照感叹,这个他们包括文臣集团还有张氏。
不过越是这般,朱厚照就越要和他们作对,这次他不会输。
又是张氏……
朱佑樘听到张氏,心中再无爱意,只觉的恶心。
“加派人手,时刻监视坤宁宫的一举一动。”朱佑樘派人继续监视坤宁宫,他在思考如何处置张氏,在不威胁他儿子太子之位的情况下。
“皇后娘娘,明个太子就要出京,您要不要……”张氏的心腹宫女劝她家主子。
“他去不去的与我何干,不过也是个白眼狼罢了。”张氏嗓子沙哑,心里恨极了朱佑樘和朱厚照。
若不是他们,她的弟弟如何会死,薄情寡义的父子二人。
“娘娘,您总得为你几个侄儿打算。”宫女道,不愧是张氏的心腹,知道她家主子最在意什么。
“我是他娘,难不成让我去讨好他?”张氏不想自掉身价。
“娘娘,太子日后继承皇位,他才是您的依靠。”宫女不知该如何劝,她家主子糊涂啊。
“继承皇位?若那小白眼狼继承皇位,本宫怕是要吃糠咽菜。”张氏从未把朱厚照当做自己的依靠,她的依靠是她的娘家,可惜现在没了。
但经心腹宫女这么一说,张氏想到一个主意,既然是小白眼狼,那不如废了他,自己再培养一个听话的儿子。
【以上三种观点,主播觉的还是第一条占主要原因,其他两条是次要原因。
咱们再来看看他们选明世宗朱厚熜的理由。
朱厚熜的父亲是兴献王,一个很边缘化的藩王,而且正德十四年,兴献王还驾崩了。
有利条件一,父亡。
兴献王还只有朱厚熜一个儿子,也是兴王家唯一的男丁。
有利条件二,无兄弟。
并且朱厚熜年仅十四岁,渡过了夭折的年纪,又是极其好把控的年纪。
有利条件三,年纪小。
对比侄子辈的朱载增,朱厚熜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最好的选择!
几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着实扎眼。
“好个屁!”朱佑樘气恼,朱佑樘气的是文官集团而不是朱厚熜,毕竟朱厚熜是无辜的,他只是一个被选中的傀儡。
“十四岁。”朱厚照再次感叹,和神迹所述自己登基的时候差不多。
可是皇帝并不是好当的,朱厚照有点可怜他这个小堂弟,无依无靠被迫为帝,不知他会不会反抗,会不会死于非命。
“我就说他是个傀儡,果真是个傀儡。”朱高煦一副我猜对的表情。
“说不定也是个叛逆的。”朱高燧道。
“可不是叛逆,最后不当了道士。”朱高煦吐槽。
朱高燧忘了这茬,开始神迹就说明朝下一任奇葩皇帝是个老道长……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朱瞻基感叹,心中越发难受。
到底大明王朝是从什么时候埋下如此隐患的?
朱瞻基不由看向他爹,巧了,朱高炽也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
朱高炽……
听后世小皇帝被拥立为帝,汉武帝刘彻不由的想到他家皇爷爷,汉文帝当年也是被众臣推着继承大统。
结果让那些大臣失望了,他皇爷爷没成为傀儡,反而把他们玩转于手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