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嘉靖帝朱厚熜下场参与案件审理,最后证明张寅并不是李福达。
而审理案子的官员一律被革职处罚,给礼仪派文官集团重创。
但后来,武定侯郭勋的确有点飘了,朱厚熜下令让他清军役,但他没有立马领命。
此时有言官上书说郭勋和张延龄有勾结。】
提到张延龄,朱佑樘的脸色就不好看。
虽然他已经把张延龄处死,但想到张家仗着自己胡作非为,朱佑樘恨不得把他再弄死一次。
【别的朱厚熜都可以忍,但他不能忍郭勋和张延龄有勾结。
于是朱厚熜把郭勋先抓进大牢,随后以夏言为守的文官集团开始列举郭勋的罪过。
毕竟郭勋有功,朱厚熜并不想真对他如何,就像他之前几次罢免几次又任用张熜一般。
朱厚熜的目的就是敲打他们,让他们知道权利是谁给的,朱厚熜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绝对忠诚。
面对文臣的折子,朱厚熜看也不看,并且还让除去郭勋的枷锁,并再三叮嘱不可用刑。
明摆着就是让郭勋反省反省,而且对大臣复审郭勋的这个提议,继续留中不发。
到这,相比大家都能看出朱厚熜对郭勋的态度,但朱厚熜如此维护的郭勋,竟然死在了大牢里。】

朱佑樘已经见怪不怪, 他们连皇帝都敢杀何况一个大臣。
“爹,你为何不惊讶?”朱厚照看他爹不惊讶,他倒是惊讶了,若是以前他爹定破口骂。
“他们敢放火烧那小畜生, 敢下药害为父, 如今他们只杀了一个有罪的大臣, 为父为何要惊讶。”朱佑樘叹气。
人一旦没了底线, 读书的唯一用途就是用来洗白自己。
原本朱佑樘眼中的大明是太平盛世,如今朱佑樘彻底明白, 所谓的太平盛世不过是存在于纸面的太平盛世罢了。
阴谋交织的“太平盛世”。
“都是为父的错,若为父当年不放纵他们,他们怎敢如此藐视皇权。”朱佑樘又开始自责。
朱厚照安慰他爹,“爹,您虽助纣为虐, 但罪魁祸首是土木堡之变。”
朱厚照的安慰瞬间扎了老父亲的心, 助纣为孽……特别贴切……
“儿子, 为父想南巡。”朱佑樘一辈子没走出京城, 他知道南方到底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爹,现在还不是时候, 南方的水太深, 咱们得做好完全准备。”朱厚照不同意, “儿子不想马上继承皇位。”
朱佑樘…
“爹也不一定会死吧?”朱佑樘底气明显不足。
“您是不怕水还是不怕火?”朱厚照问。
朱佑樘长叹一口气, “为父有朝一日定要南巡, 哪怕死在路上。”
朱佑樘打算好好培养朱厚照,等着朱厚照能独当一面他就去南巡, 哪怕豁上去这条老命他也要看看南方贵绅到底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向自负的朱厚熜万万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大活人竟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死了。
郭勋的死代表着文官集团对皇权的挑战, 郭勋在朱厚熜心中算的上开国元·勋,朱厚熜可以让他死,但别人不能。
以夏言为首的文官集团算是惹怒了朱厚熜,生杀大权都可以越过皇帝,有朝一日是不是朝堂大权也可越过皇帝?
嘉靖帝朱厚熜气恼,他下令将相关狱卒众罚,杀鸡给猴看。
但这件事情最终不了了之,朱厚熜没有再继续调查,因为宫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紧张的音乐响起,直播间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朱佑樘皱起眉头,又发生了什么事?
朱厚照算是发现了,他这个堂弟比自己命运多舛,经历的事情当真不少。
【郭勋是正德二十一年十月九日死在大牢中,正德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就发生了著名的“红绳案”。
嘉靖帝朱厚熜差点被宫女联手勒死,史称“壬寅宫变”。】
被宫女勒死!!
“我忽然有点理解为何朱厚照那小子搬出去住豹房了,有皇帝他们是真杀。”赵匡美吐槽。
“要是这些大臣托生在咱们宋朝就好,把那几个怂玩意给杀了,留在史册上丢人。”赵匡美的刀子嘴又上线了。
赵匡胤……
【壬寅宫变的起因是嘉靖帝朱厚熜迷信道教,想要长生。
朱厚熜为了长生开始修仙炼丹,丹药的引子之一便是女子的经血,被选中的女子不但要吃药促经血,还被要求只能喝水吃桑叶。
如此逼的那些女子没有活路,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她们决心杀死嘉靖帝朱厚熜。
讲真,壬寅宫变实属朱厚熜活该,以践踏他人为代价让自己长生差点让自己早早托生。
不知古代这些君主怎么想的,动不动就想长生,昏君就罢了连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也如此。
要修仙就自己不吃不喝的修仙去,为何要折腾无辜的人!】
再次被点名的秦始皇嬴政,嬴政沉默了许久,而后回应神迹所言。
【秦始皇嬴政】:大业未成。
如今六国方统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更何况秦始皇嬴政的野心不止如此。
他不但要一统天下,还有一统海域,争霸西方列国。
这天下都是秦朝的天下!
嬴政的眼神出迸发出熊熊烈火。
但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根本不足以完成这些伟业,于是自己才想要长生。
汉武帝刘彻点头,他赞同秦始皇嬴政的想法,大业为成,他怎能死!这天下都是大汉帝国的天下!
【汉武帝刘彻】:可有长生之术?
汉武帝刘彻问神迹,神迹都出现了,长生之术还会远么。
【人世间怎有长生,那些江湖方士、道士神人,若他们当真有本事长生还会告诉外人?不早就羽化升仙了?
与其求长生,不如多运动运动,健康饮食,活个七八十岁,总比虚无缥缈的长生靠谱的多。】
拒绝迷信!
没有长生!
天幕上出现金闪闪的大字。
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嬴政看向神迹,不知心里想什么。
【话题扯远了,咱们言归正传。
或许是嘉靖帝朱厚熜命不该绝,这十六个宫女慌乱中绳子被打了死结,没把他勒死。
朱厚熜被太医救了回来,再一次去鬼门关走了一趟回来了。
随后行刺的宫女全部处死,后宫嫔妃也连带遭殃,对于此次行刺说法众多,但是史册上却没有明确到底为何。】
“被太医院救了回来?”朱佑樘不敢置信,明朝的太医院还会救人?
朱佑樘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送到天幕上。
【朱佑樘】:太医院会救人?!
【朱高煦】:太医院会救人?!
【赵匡美】:明朝到太医会救人?!
【朱厚熜的确是被太医院的太医救许绅回来的。
但中间还是有个小插曲,太医院的人见嘉靖帝朱厚熜气绝,谁都不敢下方子。】
天幕中出现一群太医,卡通的朱厚熜在中间躺着,卡通的太医们围着卡通朱厚熜站着。
双手背在身后,啥也不做,他们头上几个大字,“不敢治,治死咋办。”
乐瑶还贴心的配了一个音,治死咋办!
“他们这会不敢下方子了?给那傀儡朱佑樘治病的时候不是很敢下么!”朱高煦再次怒了,虽然他看不惯那个小畜生,但也是他们大明的皇帝。
“治朱厚照那小子的时候也很敢下药。”朱高燧紧跟着道。
“医德,他们的医德哪去了?!”朱瞻基也被气到了。
不知是不是乐瑶的配音配的太好,反正老朱家所有人都被气到了。
朱棣的脸色阴沉的,此时的朱棣算是理解他爹当年为何诛杀太医院。
“朱佑樘和朱厚照若是不治死不了,这个朱厚熜要是治了才死不了。”赵匡美摸着下巴分析。
“明朝的太医院肯定被文官集团给渗透了。”赵匡美断定。
赵德芳点点头,他同意他三叔的说法。
谁能想到当大明的皇帝,要提防这么多人。
太医院的人不靠谱,身边伺候的宫女不靠谱,大臣更不必说。
李承乾一直皱着眉头,李承乾想若自己是大明的皇子,是不是早就被那些臣子给弄死了?
李承乾再次感叹,幸好自己生于盛唐。
【这时候,有一个太医站出来了。
太医许绅铤而走险,据《明会要》记载,太医许绅连下猛药才降嘉靖帝朱厚熜救了回来。
当然太医许绅也得了应有的回报,事后许绅被加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成了第一个走入仕途的太医。
可惜没过对久许绅就死了,据说他是因为救治朱厚熜压力过大,被活活吓死了。】
“是被吓死的?还是因为救了不该救的人!”朱佑樘心底发凉,哪个朝代的皇帝都没有他们大明朝的皇帝做的憋屈。
“爹,太医院的制度该改了。”朱厚照道,确切的说是祖爷爷的制度该改了。
把所有的人限定在自己的阶级里,农民永远是农民,商人永远是商人,被压迫的一方永远是被压迫的一方。
而作为阶级顶端的文官集团为了维护阶级利益,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都能干出来。
【朱佑樘】:朕要灭了太医院!!
【说到灭太医院的确有这么一个说法,嘉靖帝朱厚熜炼丹嗑重金属药竟还活了久,原因之一就是他几次“灭“太医院。
对于这个说法,历史上没留下很多资料,咱们只能从夹缝中找朱厚熜对太医院的态度。
首先明武宗朱厚照死后,朱厚熜想团灭了太医院,但大臣杨廷和拦着,最后朱厚熜虽没灭了太医院,但把这些太医都发配边疆。
还有《万氏医贯》中有记载,因嫔妃小产,嘉靖帝朱厚熜便把太医院所有太医罢黜。
目前能找的资料只有这么两处,但足以看出朱厚熜对太医院的态度。】
“这小子还真是聪明。”朱高煦道。
“二哥,你这是怎么了,还夸起这小畜生了?”朱高燧诧异,从神迹讲朱厚熜开始朱高煦就一直吐槽。
“他看出来太医院的人想害他!”朱高煦道。
朱高燧…都死了三个皇帝了,他还能看不出来??
【经过这次壬寅宫变,让嘉靖帝朱厚熜清醒的认识到一个问题,他能逃过词劫,全因自己潜心修道。】
朱棣???
朱佑樘???
朱厚照???
【既然说道信道,咱们拓展的分析一下,嘉靖帝朱厚熜是怎么沉迷于道教无法自拔。】

第200章
“明明是太医救的他, 这小畜生感谢道教??他是不是这有毛病??”朱高煦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
“这小畜生估计是受了大刺激,疯了吧。”朱高燧砸吧砸吧嘴。
想想其实也能理解,前面被火烧了三次后面又被绳子勒了一次。鬼门关来回走了两趟,疯也情有可原。
【首先, 兴献王信奉道教, 嘉靖帝朱厚熜耳濡目染。
其次, 有所信必定有所求, 朱厚熜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因此他设斋建醮向老天祈福, 保佑自己身体健康。
最后一点,因为邵元节和陶仲文。
咱们先来说说邵元节,父母双亡后便出家为道士,古代的道馆和寺庙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
想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也出过家,只为吃口饭。
邵元节从小道士做起, 一步步的做成颇有名声的道长, 让他名声大噪的契机则是正德年间宁王造反。
当年宁王为了造反使劲的拉拢各方人事, 其中就有道士, 宁王想通过道士来号召信徒,邵元节就在宁王拉拢的名单中。
只是他当年拒绝了宁王, 正是因为他的拒绝让众人认为他有本事, 竟算到宁王会败, 因此名声大噪。】
“这道长当真有本事。”朱佑樘道, 毕竟信了这么多年道教, 虽然他现在不在大兴土木设斋建醮,但心里还是信道的。
【接下来咱们看看这位道长邵元节做什么事情让嘉靖帝朱厚熜如此信服。
嘉靖四年, 开坛祷求雨水,灵验。
嘉靖十三年, 朱厚熜多病,咳嗽数月以至祭祀无法到场,后邵元节作法后,朱厚熜身体好了许多。
嘉靖十五,已经三十多岁的嘉靖帝朱厚熜仍旧膝下无子,邵元节建醮祈嗣后,后宫喜得皇子。
嘉靖十八年,邵元节推荐陶仲文就跟随朱厚熜南巡,陶仲文算出可能会发生火灾,嘉靖帝朱厚熜要求他做法灭灾,他说天命不可为。】
原以为神迹要大批特批邵元节是个神棍,不想这个道士邵元节当真有些本事。
【明成祖朱棣】:这道长确实有些本事。
【秦始皇嬴政】:这道长确实有些本事。
【汉武帝刘彻】:这道长确实有些本事。
【明孝宗朱佑樘】:这道长有本事!!
不光朱厚熜信道,直播间前的各位帝王们也信,甚至信的程度不亚于朱厚熜,毕竟是封建王朝。
可以这么说,古代的皇帝就没有不信佛与道的,要不信佛多一点要不信道多一点,只是明君该信信,但是不耽误治国。
佛与道也是神话皇权的一种手段,不然皇帝岂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
像当年白手起家的刘邦,不也各种祥瑞加身,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天选之人,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
#直播间警告#
直播间突然弹出一个警告的对话框,把乐瑶吓了一跳,封建迷信是说不得的,属于直播间里的敏感话题。
要是乐瑶再继续“神化”下去,怕一会就得进小黑屋了,乐瑶赶紧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解释。
【封建迷信要不得,咱们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分析。
首先十道九医,其实很多修行的道士医术都很不错,道家有这么一句话“先明脏腑,次说修行”,由此可见医术是基本功。
咱们举几个例子,比如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大家可能只知道他医术了得,那大家知不知道他还是道家子弟。
还有“外科圣手”的大医学家华佗,也是一名道士,与华佗齐名的董奉也是道士,称杏林真人。
还有唐朝的药王孙思邈也是道士出身。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所以嘉靖帝朱厚熜在邵元节的调理下能得子嗣,很大原因是邵元节的医术很不错。】
科学论证!
医术不错!
天幕出现两行大字,是乐瑶满满的求生欲。
【明武宗朱厚照】:开坛求雨呢?
朱厚照来了兴趣,他对一切新鲜的东西都颇有兴趣,朱厚照甚至还想去西方国家看看。
也无怪他能自学八种语言,除了聪明外,兴趣是最大的老师。
朱佑樘也跟着问,刮风下雨之术总不是人能决定的。
【道士除了会医术之外,他们还知天文。
因为很多道士占卜的时候都要观天象,知天文。
像在道家的《雨阳气候亲机》一书中就有记载如何通过日月星辰还有云彩所在的位置来推导观测气象的变化,特别有关雷雨,这书里有很详细的记载,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讲真,里面的一些天象知识和现代科学的天象知识很相象。
像唐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李淳风,也是道士出身,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
说到这,乐瑶有点小激动,中华当真是人才辈出,古人的智慧呀。
【明孝宗朱佑樘】:那邵道长能算出有火光之灾又是为何?
【咱先再说说陶仲文算卦的背景,陶仲文算卦的时候在第三次火灾之前,也就是之前两场小火灾已经发生了。
而且在陶仲文算卦前,有大风来回刮,风火相随么,且之前已经起了两次火。
陶仲文给出了化解之法是让嘉靖帝朱厚熜自己多注意,讲真,若真有本事怎么就不能做法避了火灾?】
【路人甲】:人祸不可避呗。
【明孝宗朱佑樘】:这个陶道长怎知是人祸??难不成和文官集团是一伙的?
朱佑樘听神迹讲解的多了,如今除了自家儿子他是谁也不信,看谁都像是文官集□□来的间谍。
也无怪朱佑樘宛如惊弓之鸟,谁让太医院已经对皇后张氏下手,只因朱厚照北巡未归。
【忘了介绍陶仲文的背景了,和邵元节不同陶仲文是做过官的,九品小官。
因为好道术,和邵元节多有结交,后因为邵元节引荐得嘉靖帝朱厚熜赏识。
因此陶仲文多多少少知道官场的一些内幕,与文官集团一伙的倒不至于,陶仲文这人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他知道自己的荣宠都来自嘉靖帝朱厚熜。】
【明孝宗朱佑樘】:那他还是知道文官集团要对那小畜生下手。
让朱佑樘这么一说好像也有点道理,要不然陶仲文为何特意叮嘱让朱厚熜注意,若不是他这句话,说不定朱厚熜就烧死了。
【正因为陶仲文算出有火灾,嘉靖帝朱厚熜觉的陶仲文有本事,南巡后便更加信任他。
特别等经历了壬寅宫变后,嘉靖帝朱厚熜觉的紫禁城不安全,于是搬出宫去在万寿宫常驻,且从此之后几乎不上朝,专门的修仙连道,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老道长。
就连祭祀这种大场合嘉靖帝朱厚熜都不再出现,开始了他的死宅生活。
自打嘉靖二十一年后,朱厚熜只在嘉靖二十二年正月、嘉靖二十五年正月、嘉靖二十九年八月见过朝臣,要知道嘉靖四十五年他才驾崩。
往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执政中,他只露面三次。】
“这小畜怕的连门都不敢出了?”朱佑樘彻底无语了。
一旁的朱厚照也皱起眉头,搬出宫他尚能理解毕竟宫中不安全,就如自己建立豹房还有镇国府一般。
但是不上朝不出门,那大明江山怎么办,天下百姓又怎么办?!
朱厚照执意要南巡北上,为的就是亲眼看看大明江山到底怎样,是不是如文臣笔下一般太平。
“把个人生死放在首位,这样的人的确不配为帝。”朱厚照转变了对朱厚熜的态度,他原本很看好朱厚熜,甚至有自己若真无子嗣,就把皇位传给朱厚熜的想法。
“为父早就说这小子不行。”朱佑樘一副他早就看透的模样。
“明朝真是奇葩皇帝辈出,长见识了。”赵匡美吐槽,明明前面还是那么正常的皇帝,说变奇葩就变奇葩。
“怪不得神迹总拿他和唐玄宗做比较,两人还真是相似。”赵德芳道。
赵匡胤也算是服了,大明的皇帝还真是一个不重样,有武德充沛治国有方的明君朱棣,有被文臣摆步傀儡无能朱佑樘,有不按常规行事叛逆的朱厚照,这又来了一个忽然被夺舍变昏君的朱厚熜,不知后面的皇帝又是如何奇葩。
【也正是从这时起,嘉靖帝朱厚熜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开始彻底摆烂。
若之前的朱厚熜还是一个会为大明江山考虑的皇帝,如今的老道士朱厚熜则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
虽然他搬出紫禁城开始潜心修道,但是对权利他却没有放手。
嘉靖帝朱厚熜开始了更大的平衡之术,不顾百姓死活的平衡之术。
之前的嘉靖帝朱厚熜重用的都是对大明王朝忠诚的官员,像是之前的首辅们,而现在嘉靖帝朱厚熜只重用对他忠诚的官员。
这江山不是大明的江山,只是嘉靖帝朱厚熜自己的江山。】
天幕中道长打扮的朱厚熜再次出现,头上几个大字,“都是朕的钱!”
【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被夺舍后的嘉靖帝朱厚熜是如何玩弄权术,首先他放权给了内阁。】

“放权给了内阁?这小子彻底向文官集团妥协了?!”朱佑樘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
【当然, 嘉靖帝朱厚熜的放权不是真的放权,但是官员的任职罢免权还是牢牢的在朱厚熜手中。
怎么说呢,就像主人把肉骨头丢给养的几条狗,但牵着肉骨头的绳子还在主人手里。
要是那条狗表现的不好, 就拉出去卖了, 哪只狗表现的好就奖励多吃骨头。
其实这么看, 嘉靖帝朱厚熜还挺像现在的私企老板, 内阁大臣就是分部门经理,为了自己部门的利益内卷。
但是干的再好, 要是老板不爽,照样炒部门经理鱿鱼。】
乐瑶摸着下巴,越想越觉的朱厚熜像某些私企的小老板,就爱看员工内卷。
但不同的是私企老板折腾的是他自己的公司,而朱厚熜折腾的是大明江山, 遭殃的是普通老百姓。
虽然不知神迹后面说的老板和经理是什么意思, 但是前面的意思朱佑樘听懂了。
“这小子是坐山观虎斗?”朱佑樘看向朱厚照。
朱厚照有个疑问, 朱厚熜就不怕文官集团不斗, 扭成一股绳么?
毕竟文官集团的利益是一致的,神迹之前也说过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 没有背叛背叛阶级的阶级。
朱厚照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要不说嘉靖帝朱厚熜是老狐狸, 他自然不会把权利下放给一个集团, 他要的是文官集团内斗, 且内斗的一方还要有他自己的人。
就像老板把自己的小舅子安排到公司一样, 嘉靖帝朱厚熜选了严嵩做他在内阁的钉子。
从此朝堂就分成了严党和反清流党。
严党就是严嵩一派,清流党就反严嵩一派。】
严党VS清流党
“朋党之争。”唐太宗李世民道。
之前神迹提过大唐后期的朋党之争是大唐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就和大臣们凭着神迹所述的只言片语, 大概推论出朋党之争是何意。
今日正好论证一下他和大臣们的想法对不对。
【咱们先来说说被朱厚熜重用的严嵩,大家对严嵩的印象应该是大奸臣, 但是有意思的是早年的严嵩并不如此。
弘治十八年,严嵩科举得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成为了一名庶吉士。
之前说过“翰林不得入阁,非庶吉士不得担任首辅”严嵩算是得了进入内阁的入场卷。
正德四年,严嵩的娘亲去世了,严嵩悲痛欲绝竟然辞官不做,归隐田园。
朝堂多次下令让他回朝,但严嵩迟迟不回理由是他不想和奸臣为伍,这里的奸臣指的是钱宁和江彬。】
“他这话什么意思?是对吾儿有意见?!”朱佑樘又开始护短了,虽然朱厚照重用钱宁江彬不对,但是都是为了制衡。
【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严嵩还是坚决站在文官集团一方,他看不惯明武宗朱厚照,不屑为官。
隐居了十年后,在杨廷和的积极劝说下,严嵩还是再次为官,杨廷和十分看好严嵩,觉的他有大才。】
“杨廷和是觉得严嵩坚定的站在文官集团一方,拉帮结伙找帮手而已。”赵匡美算是看透了,杨廷和就是喜欢和皇帝对着干的人。
和皇帝对着干等于自己人。
【正德十一年,严嵩进入翰林院,任翰林院编修,此时严嵩的同僚们都对他高度赞扬。
与他交好的有李梦阳和王守仁等人,这两人想必大家都熟悉。
特别是王守仁,还曾邀严嵩一起同游,两人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看出此时的严嵩的确是个高风亮节且有才学之人。
而且严嵩也和明孝宗朱佑樘一般,一生一世一双人,忠于自己的妻子,不纳妾。】
朱佑樘……
【正德十六年,嘉靖帝朱厚熜上任,严嵩终于熬走了明武宗朱厚照这个昏君。
自打嘉靖帝朱厚熜登基后,严嵩觉的自己遇到了贤明的君主,他频繁上书匡正革弊,还重视为大明王朝招揽人才,为朝堂推荐有才之人。】
“他说谁是昏君!明明那个小畜生才是昏君!我儿子是明君!”朱佑樘气的跺脚,明明他儿子做了那么多,功绩全被这些文人给抹杀。
朱厚照倒是无所谓的态度,他特别好奇,这样一个“忠臣”是怎么变成大明第一奸臣了?
朱厚照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这也是其他人好奇的,这个严嵩是怎么变成奸臣的?
【这就要说回朝堂局势,随着嘉靖帝朱厚熜帝王之术,文官集团分裂,朋党之争开始萌芽。
从张熜通过大礼仪之争升为首辅,再到夏言因为大礼仪之争得嘉靖帝朱厚熜重用,朝堂的风气渐变,严嵩也察觉到了这股风气。
于是他借着自己是夏言同乡这层关系,使劲的巴结夏言,事实证明巴结是有用的。
嘉靖十五年夏言入阁,虽然排在首辅李时后面,但实际是夏言说了算,于此同时,巴结夏言的严嵩因为夏言举荐,成了礼部尚书。】
听神迹所述,唐太宗李世民基本可以确认自对朋党之争的理解是对的。
面上看,大明皇帝分裂的文官集团加强了皇权,但长此以往党派斗争,朝堂内部乌烟瘴气,官员只知谄媚争斗不再以江山社稷为重,终酿成亡国之患。
内斗是无效内耗,内耗了自己壮大了外族。
【严嵩尝到了巴结的甜头开始进一步谄媚,这次他谄媚的不是夏言而是嘉靖帝朱厚熜。
咱们之前说过,嘉靖二十年后,朱厚熜的心态发生了巨大改变。
而夏言登上权力的巅峰后,文人气骨尽显,不再是之前的委曲求全讨好朱厚熜,并且胆大的敢越矩行事,比如嘉靖二十一年,夏言在朱厚熜力保郭勋的情况下仍旧弄死了郭勋。
并且对朱厚熜的态度傲慢起来,咱们举几个例子看看。】
【朱厚熜去拜显陵,就是他爹和他娘合葬的墓地,拜完后严嵩让官员们上表称贺,但夏言拦着不让。
朱厚熜巡视大峪山,夏言迟到,气的朱厚熜直接罢免他的官职,等气消了又让他官复原职。
朱厚熜给官员们发道家的香叶冠,夏言根本不带,而且在写青词上也开始怠慢。
在朱厚熜眼中,原来那个听话的夏言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几次敲打,几次罢免夏言又几次让他官复原职。】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