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唐玄宗李隆基不但动不得, 还喊不得, 去年一场中风让他不得言语。
唐玄宗李隆基能有幸看神迹, 全因他的孝敬儿子,太上皇唐肃宗李亨。
如今身为太上皇的李亨闲着无聊, 唯一的乐趣就是和他爹唠唠嗑,再就是期盼神迹出现。
今日神迹再次出现, 唐世宗李倓便派人请李亨移驾主殿一同观看。
要说唐世宗李倓对他爹相当不错,好吃好喝的供着,就如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对李渊那般。
所以该让位就得让位,安享晚年做吉祥物不好么。
“要是和后世王朝这个皇帝,一共就两个儿子,杀光了可就没了。”李亨面带笑容道,气死人不偿命的笑。
“要不说能生是福气,烂摊子还有人收,对不对?爹?”李亨继续道。
唐玄宗李隆基被李亨气的浑身颤抖,他浑浊的老眼恶狠狠的瞪着李亨和李倓。
李倓之前没发现他爹气人是真有一套,不过他皇爷爷的确是活该。
【嘉靖帝对这两个儿子是说不见就不见,直接把两人打发出宫。
且因为嘉靖帝迟迟没有立太子,朝堂众臣分成了两大派,一派是支持裕王朱载垕,代表人物有徐阶、高拱、张居正,
另一派则是支持景王朱载圳,代表人物是严嵩。
按理说长幼有序,前面两个皇子都死了,理应由三皇子裕王朱载垕继位。
偏偏嘉靖帝就不立太子,还让众臣站队,又开始了他的帝王平衡术,制衡双方,如此大权还是在嘉靖帝朱厚熜手中,他仍旧是看戏的判官。】
“这老道士一天天的算计这个算计那个,他不累么?!”朱高煦吐槽,他觉得谁放这个老道士的儿子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相比之下,朱高煦觉得他爹心眼比他们大多了,“爹,你真好。”
难得,朱高煦这狗嘴里吐出象牙了,听的朱棣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裕王朱载垕愣是把他四弟给熬走了,这下嘉靖帝朱厚熜就只剩下裕王朱载垕这一个儿子。
所以咱们才说裕王朱载垕的皇位是一年年熬出来的。
把所有人都给熬死了,就只能他继承皇位。】
卡通的隆庆帝出现,头上几个大字,“把他们都熬死了!”
“这明朝也是祖上造孽,人丁这个稀薄,当真和咱们大宋有的一拼。”赵匡美感叹。
赵匡胤……
【咱们都知道嘉靖帝朱厚熜有八百个心眼子,但凡能在嘉靖帝手下做官,且做到高官的,哪个不是人精。
隆庆帝根本不是这些大臣们的对手,面对如此困境,隆庆帝朱载垕不学明武宗朱厚照的叛逆,也学不来他爹的帝王之术。
既然学不来他爹和他叔叔,他就学明孝宗朱佑樘,直接摆烂听大臣的话,做个垂手而治的皇帝。】
朱佑樘……
“为父现在不这样了。”朱佑樘悄声声道,他已经痛改前非,绝不做臣子的傀儡。
“爹做的很好。”朱厚照肯定他爹这几年的所作所为,他爹几次让那些大臣吃哑巴亏 。
听自家儿子夸自己,朱佑樘心情好了不少,“为父日后会更加努力,定不给你留烂摊子。”
朱佑樘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自己的烂摊子自己收,让他儿子赶紧韬光养晦。
如今朱厚照军权在握,有了一些对抗文官集团的筹码,但远远不够,毕竟土木堡之变后文官集团势力太大,不是一两天就能动摇的。
朱佑樘得确保自己多活几年,为自家儿子铺平道路。
这阵子,朱佑樘正想办法把“叶琪变法”给废了,恢复原来的制度以确保边境的粮食供给。
【自打隆庆帝登基以来,他就是个盖章的机器人。
他很少对朝政发表自己的看法,内阁大臣说什么说什么,等他们商量好了,隆庆帝就负责披红盖章。】
卡通隆庆帝朱载垕再次出现,这次他手里多了一个大大的印章,只见他连看都不看折子,一秒一个的盖章。
他头上几个大字,“朕没有任何意见”
“他就这么向文官集团妥协了?!”朱高煦不可思议,这还不如那个老道士呀!!
“那个老道士不是八百个心眼么,合着生孩子的时候一个心眼不分给他们,任由他们缺心眼啊?!”朱高煦气的不知该说什么。
朱棣则面无表情,前面听了那么多大明的奇葩皇帝,明太宗朱棣的内心愈发强大。
每当快到了临界点,明太宗朱棣便会自我安慰调节,起码不像秦二世那样的败家子。
朱棣劝诫自己的心声不知怎么发天幕上,再次引起秦始皇嬴政的注意。
这个断送了大秦帝国的秦二代到底是谁……
【和嘉靖帝故意让大臣内斗不同,因为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即便没有人推着大臣们斗,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会斗。
而隆庆帝就只能无能为力的看着他们斗,比如他登基后先是继续重用大臣徐阶,同时提拔自己的老师高拱。
但万万没想到徐阶竟和高拱反目,高拱弹劾徐阶,毕竟是自己的老师,隆庆帝还是向着自己老师。
就因为隆庆帝替高供说了几句话,朝堂那些大臣就群起攻之,总之是不把隆庆帝放在眼里。
最后高供受不了同僚打压,告老还乡。】
“真是窝囊,比为父窝囊。”朱佑樘感叹,他虽然也没什么话语权,但不至于被文官集团欺负成这般,起码大面还是过的去的。
【等着大臣徐阶年岁大了,自行告老还乡后,隆庆帝的老师高拱重回权利中心。
而此时的首辅是徐阶推荐的李春芳,随后高拱和大臣张居正联手,逼走了李春芳,高拱正式成为第一首辅。】
卡通隆庆帝再次出现,坐在看客席上拖着下巴,头上几个大字,“又打起来了。”
【等着高拱上位后,隆庆帝又把权利全部下放给高拱,下放到什么程度呢?
之前朝堂大事起码还要经过皇帝,但到了隆庆帝这,竟然出现了“封贡票决”这一现在,就是国家大事由众官员投票决定,皇帝不管了。】
朱棣!!!
朱佑樘!!!
【幸好大臣高拱是个有手腕的能臣,权利下放后,在他的主持下有了隆庆新政。
是高拱推动了明朝与北方蒙古俺答的“隆庆和议”,之前咱也说过,蒙古因为多次提出与大明朝互市,而嘉靖帝不准。
蒙古俺答以此为引子,发生了让大明蒙羞的庚戌之变。
而在在高拱的推动下,明朝开始和蒙古互市,一下解决了边境的根本矛盾,换来了边境数十年的和平。
同时还减轻了明朝的财政负担,互市之前,明朝每年都要支出百万的银两维持边境,互市之后,减少到每年二三十万两。】
朱厚照赶紧记下来,同时把大臣高拱的名字也记了下来。
看来真如神迹所述,这个高拱是个能臣。
朱厚照羡慕不已,怎么自己在位的时候能用之人就如此少,而没任何政治报复的后朝君主却有如此多可用之人。
看着自家儿子眼中羡慕的目光,老父亲朱佑樘瞬间懂了,他马上派人去找这个叫做高拱的,不知这个高拱有没有出生。
【既然说到了隆庆和议,就不得不提隆庆年间发生的另外一件大事,“隆庆开海”。
这是隆庆帝刚上位时就宣布的政策,此政策对于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实行海禁的明朝来说是个相当大的突破。
民间的海上贸易终于得到了朝堂的肯定,咱们之前也详细的分析过,南方倭寇盛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禁。
商人为了活下去,只能和倭寇勾结,虽然朝堂出兵强行打压,但始终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只要有利益的驱动,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倭寇之乱就不会消失。
而隆庆开关这一政策的实施,则彻底解决了倭寇的问题,既然有光明正大获得利益的途径,自然不用剑走偏锋。
并且这一政策将大明朝的经济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当然了,此次开海并不是全面的开海,只是开放了福建月港一个港口,但已然是很大突破。】
听到这,朱棣的眼神亮了,他本来以为这个无为而治的小畜生又是一个昏君,如今看来这小子不但不是个昏君,反而是个明君。
【明太宗朱棣】:这小兔崽子在扮猪吃老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
【赵匡美】:我看走眼了,这小子是个明君?!
【要不说大明的皇帝很奇葩,不能单纯的评论他是明君还是昏君。
若是看功绩,明穆宗应该是个明君,但若是看他的私生活…】

“这臭小子又怎么了?”朱佑樘皱起眉头, “他又有什么奇葩爱好?”
“难道咱大明的皇帝就没一个正常的?”朱佑樘无奈,虽然神迹还没说明穆宗如何奇葩。
【大明朝每位帝王都有自己个性,奇葩各不相同。
咱们一起来看看明穆宗有什么独到的奇葩处,虽然他是一位存在感特别低的帝王, 但是咱们仔细了解他后, 便会发现他身上其实很多明朝皇帝的影子。
第一, 登基前后的反差, 这点有点他爹嘉靖帝的影子。】
听到明穆宗身上有嘉靖帝朱厚熜的影子,朱棣他们不由皱起眉头。
果真是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像是明穆宗在登基之前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且勤俭节约,还特别宅。这点在《明穆宗实录》中有详细记载,他长达十年不怎么出门,不打猎不游玩。
但是自打明穆宗登基后, 他就和变了一个人似的, 不知是不是极度被压抑后的触底反弹。
像隆庆元年, 就是明穆宗刚登基不久, 正值明太祖朱元璋的忌辰,按理说明穆宗应该老老实实在宫里祭祀。
但是他却下旨巡游, 先巡游后祭祖, 且大臣们怎么阻止都没有用。】
卡通明穆宗出现在天幕上, 头上几个大字, “朕要玩!”
【说到巡游, 不知大家觉不觉的他身上有点明武宗朱厚照的影子。
但是和明武宗朱厚照不同,明穆宗巡游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
他巡游的时候还带着众妃嫔一起, 声势浩大,且为了游玩, 他还骗户部的银子。
例如隆庆三年四月,明穆宗就支取了十万两银子作为游玩资金,即便大明国库空虚。】
朱厚照……
【除了喜欢巡游娱乐,明穆宗还特别喜欢蛐蛐,这点又有蛐蛐天子朱瞻基的影子。
且明穆宗玩蛐蛐还特别专业,玩到兴起的时候,他还趴在地上为蛐蛐呐喊助威。
并且只要献上好蛐蛐者,都可获得赏赐,甚至加官进爵。】
朱瞻基……
自打神迹说自己是蛐蛐天子,朱瞻基就不爱玩蛐蛐了,只要看到蛐蛐就会想到这个外号。
【明穆宗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的好“色”,明穆宗好色到什么程度呢,刚登基从民间选秀女,一下往后宫填充三百多人。
日日纵情声色,不行就吃药,一共在位六年就封了十三位妃子。
甚至在隆庆六年,就是卧病不起的那年,他还不忘册封妃嫔。
他这点就和明仁宗朱高炽特别相似,都是相当的好色,并且喜欢吃那些不正经的药。
最后活活的把自己给榨干,死的相当不光彩……】
朱高炽!!!
神迹此话一出,明殿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朱高炽,特别是朱高煦,眼珠子都快瞪掉了。
万万没想,竟然是这样的大哥!
朱高炽……
【虽然明穆宗身集几代皇帝的缺点于大成,但是谁让他运气好,手下的大臣能干。
放权后,即便明穆宗纵情于美色,但大明朝仍旧运转着,只是党派之争愈发激烈。
但因为明穆宗完全不插手,就像两人吵架没有拉架的人,有时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好了,明穆宗的事情咱们就讲到这,接下来咱们继续明朝大名鼎鼎的奇葩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出场,必须有排场!
恢宏的音乐响起来!直播间面前众帝王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听到神这个谥号,赵匡美不由的想到他们大宋的皇帝宋神宗,没想到继宋神宗后,后朝还有用神作为谥号的。
“不知大明这个奇葩皇帝会干出什么奇葩事来。”赵匡美一脸期待。
可能听大明的奇葩事听多了,方才听明穆宗所作所为时,赵匡美并没太多惊讶。
怎么说呢,虽然明穆宗很多行为都很奇葩,但架不住之前的大明皇帝都干过了,如此显的他没啥特色。
【因为明穆宗的英年早逝,明神宗万历帝年仅十岁就登基为帝。
万历帝是除了朱叫门外明朝最小登基的皇帝。
因为年岁太小,明穆宗临死前还特意指定了托孤大臣,如同当年汉武帝刘彻一般。】
托孤大臣?
“朕死的时候太子很小?”汉武帝刘彻一愣,按理说不应该,难不成自己也一日杀三子了??
【明穆宗指定的托孤大臣为高拱、张居正还有宦官冯保。
要说看人这点,明穆宗还是相当有眼光的,可惜的是高拱和张居正生在了一个年代,若二人能够岔开,起码能给大明再多续命几年。
之前咱们也说过,从嘉靖帝打开了党政的潘多拉盒子,隆庆帝又进一步纵容。
文官集团内部拉帮结派已经无法避免,之前是高拱斗徐阶,如今又轮到张居正斗高拱。
总之要实现自己的报复,就必须把另一派系的同僚给斗倒。
张居正联合太监冯保将高拱赶出朝堂,最后张居正成为了大明权臣。】
听到“权臣”二字,整个大明殿的气氛压抑下来。
【朱佑樘】:是个有能力的奸臣?
【朱高煦】:一听就是个大奸臣!
【这里可能带有主播的个人观点,我自己觉的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如同商鞅一样的人。
身为权臣辅佐幼帝,他本大权在握,完全可以只手遮天,但在如此权势下,他却能遵循本心,坚持改革,光是这一点就很让人佩服。】
虽然网上对打臣张居正的争议不少,但乐瑶从小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她就觉的张居正功大于过。
难得听神迹如此直接的夸一个人,众帝王很好奇这个大明首辅做了什么改革,竟然能与商鞅相提并论。
只要听到与变法相关的内容,秦始皇嬴政就会特别认真。
本来大统一的秦朝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有事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今有了神迹,秦始皇嬴政可以借鉴后世王朝的经验。
嬴政深知机会来之不易,他不愿意放过任何一句重要的话,可能这一句话就能改变秦朝的国祚。
秦始皇嬴政的野心不变,他仍旧为始皇帝,这全世界,都是他们大秦的天下。
他不仅仅要统一六国,他还要统一全世界,让全世界都以秦朝马首是瞻!
【可以说万历皇帝执政的前十年是大臣张居正的十年。
张居正借着少年天子的手,完成了对明朝制度大刀阔斧的改革 ,接下来咱们具体看看大臣张居正都做了什么。
第一,考成法,简单来说就是给官员定业余考核指标。
张居正要求官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业务,若是完成不了便会被淘汰。
如此解决了大明冗官的问题,让那些拿着俸禄不干人事的官员全部滚蛋。
考成法针对的是全部的官员,可以说张居正此项改革一出,是和全部的官员为敌。】
与官员为敌!
几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然后卡通张居正走了过来,把这几个大字收入囊中。
“这个明朝官员有点气魄,这是与整个文官集团为敌了?”赵匡美忽然理解为何神迹如此肯定张居正。
直播间其他人没闲工夫发表意见,众人赶紧把神迹所述的“考成法”这个政策记了下来。
【再一个就是著名的一条鞭法,这个政策其实在嘉靖帝早年就提过,但是碍于阻力太大,因此并没有实施下去。
而张居正这次却是下了决心,实施到底。
第一,丈量土地。
富贵乡绅们为了偷税漏税,将自己的土地记在皇亲国戚或者大臣名下。
在明朝,皇亲国戚还有官员是不用交税,如此特权特别适合逃避缴税,相比这些税额,富人们给官员们的好处不值一提。
通过丈量土地,清点出大量被藏匿的土地,富人们逃税被抓。】
得罪富人和皇亲国戚。
卡通张居正再次出现,把这几个大字收入囊中。
【第二,简化了税务征收制度,之前明朝的徭役和负税以及其他的税,都是分开收的,程序复杂不说,还容易多收,简化之后,有朝堂人员统一征收。
第三,所有赋税都交银子,不在和之前一样又交现银又交实物。
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大明国库一下充盈起来,并且还避免了官员们中饱私囊。
再次断官员们的财路。】
秦始皇嬴政一条条仔细分析明朝的变法,的确能解决大明土地兼并的问题,但是弊端还是很明显,比如老百姓哪里去找那么多银子交税。
嬴政还记得之前神迹说过,明朝的银子储量并不多,且印刷的大明宝钞到后期就是废纸。
由此,秦始皇嬴政想到银子储备,他下一步的计划就是航海争银,初步目标定在离中原最近的东瀛。
按照神迹所述,这个小小的岛国日后会对中原造成倭寇之乱,秦始皇嬴政想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解决这个小小的岛国。
就算大秦王朝不能国祚千年,也算他为后世王朝做件好事。
【咱们再来看看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态度,张居正的改革得到了万历皇帝大力支持,全国范围内推行下去。
如此张居正算是把人都给得罪光了,弹劾也随之而来。
万历四年,有人弹劾张居正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但是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决定信任,张居正啥事没有,反倒是弹劾他的大臣倒霉。
万历五年,张居正父亲去世,按理应该辞官回家守孝,但是万历皇帝下旨让他继续任职。
于是张居正再次被弹劾,说他不顾礼孝贪图权利,但万历皇帝仍旧站在张居正一方。】
卡通万历皇帝出现在天幕上,他走到卡通张居正的旁边,头上几个大字,“朕支持你!”
【可惜君臣和谐的画面在万历十年戛然而止,大臣张居正病逝,已经成年的万历皇帝登上历史舞台!】

【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传奇皇帝万历皇帝的一生!!!】
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 乐瑶可谓给足了万历皇帝排面,于是同时,卡通万历皇帝出现在天幕上,他头上几个大字, “朕就是传奇!”
音乐越是恢宏, 朱棣他们的眉头皱的越深……
按照以往的经验, 越是恢宏的音乐, 随后的皇帝就越是奇葩。
朱棣想不明白,他老朱家到底是造了什么孽, 怎么生出如此多的奇葩来……
朱棣默默叹了一声气。
【要说万历皇帝的执政生涯,也和他爷爷嘉靖帝一样,可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万历初年到万历十五年,特别是万历初年到万历十年, 这十个年头给大明续命几十年, 被称为“万历中兴”。
但实话实话, 这十年朝堂大权是掌握在大臣张居正手中, 功劳主要是张居正的。
万历皇帝充其就是一个吉祥物的存在,就像明孝宗朱佑樘一般。】
朱佑樘……
“爹你已经不是之前的你了。”朱厚照安慰朱佑樘。
的确, 朱佑樘这几年有了突飞猛进的转变, 朝堂的大臣再无法左右朱佑樘。
【等着大臣张居正死后, 万历帝朱翊钧才算真真正正的登上皇位, 而万历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皇权。
于是他对大臣张居正下手, 虽然张居正已经死了,但古人死后的名声同样重要, 且张居正的家族还在。
万历十一年,也就是张居正去世的第二年, 万历帝朱翊钧就剥夺了张居正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并把张居正的罪过昭告天下。
万历十二年,万历帝朱翊钧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居正的家属被流放,他的长子自杀而亡,张家的所有家财一律充公,十分凄惨。
万历帝甚至要扒了张居正的棺材,把他鞭尸,幸好有人拦着才作罢。 】
听到这,赵匡美大为不解,“这小皇帝对张居正为何如此的恨?!朱厚熜对佞臣严嵩都未如此。”
虽然这个张居正是权臣,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的确为大明好,甚至为了大明江山把同僚贵族都得罪了。
“皇权不容侵犯,这小子气不过呗。”赵德芳分析。
“不至于如此幼稚吧。”赵匡美觉的不对,其中肯定有什么猫腻。
【为何万历皇帝对大臣张居正如此的恨呢,恨到要把挫骨扬尘的程度。
目前最被大家认可的的说法是万历皇帝被张居正打压狠了,心存怨念。
且张居正本身私德有失,被人告发后,万历皇帝觉的自己被欺骗,信念崩塌怒火攻心。
如同之前讲明武宗朱厚照一样,今个咱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分析为何万历皇帝对张君正如此狠心。】
“父皇,你觉的他为何清算张居正?”朱厚照问朱佑樘。
若是之前,朱佑樘定会单纯的认为万历此举纯粹是小心眼,如今的朱佑樘思考的层次却深的多。
“为父觉的这小子为了把权利收回,张居正掌权那么多年,朝堂定是他的党羽,这是杀鸡给猴看。”朱佑樘觉的自己分析的特别有道理。
说完后,朱佑樘眼神亮闪闪的看向他家儿子,等着自家儿子夸夸自己。
朱厚照抿唇沉思,没看见他爹期盼的眼神,“儿子倒觉的万历此举,是为了讨好文官集团。”
朱佑樘???
【咱们就从权利角度出发 ,分析分析万历帝为何要清算大臣张居正。
作为末代封建王朝,大明朝能运转这么多年,自然有牢固的权利结构。
简单总结一下,皇权至上、内阁运作、宦官制约。
之前咱们也说过,国家大事处理方案由内阁提出,掌印太监则有代替皇帝披红的权利,最终的决定权在皇帝。
三方互相制约,形成了稳固的三角。
到了张居正时期,皇帝年幼一切都听从托孤大臣,因此张居正有了皇权支持。
而司礼监太监冯保当年又和张居正统一战线,二人一起扳倒了高拱。
于是张居正同时有了皇权和司礼监的支持,权利高度集中在他的手上,这也是为何张居正的变法能推行下去的原因。】
朱高煦的眼神再次迷茫,只要提到谁制约谁还有权利之类的话题,朱高煦就觉的自己这脑子里全是浆糊,压根听不懂。
【而张居正死后,原本由他为主导的权利体系完全崩塌。
并且由于张居正之前的变法动了太多人的蛋糕,朝堂出现了反张派系,这一派系主要由在变法中备受打击的贵族富绅以及迂腐的守旧的文臣集团组成 。
这下朝堂的局势变成了皇权、司礼太监、内阁以及反张集团四方相争。
首当其冲的是司礼监和内阁的矛盾,张居正死后司礼监狂妄自大起来,半分不给内阁面子。
而内阁为了对抗司礼监,则采取安抚的反张集体的策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天幕中出现四个方框,分别代表不同的权利集团。
【对于皇权来说,收回司礼监的权利相对容易多,因此对万历帝而言,当务之急事争取到反张集团的人心,从而形成新的权利体系。
于是他对张居正下手,为的就是安抚反张集团,从而稳住因张居正去世造成的动荡局面。
这点就和当年秦惠文王杀商鞅,嘉靖帝罢黜张熜是一个道理,必须灭了众人怒火,不然皇帝不好当。】
“真是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不愧是小畜生的孙子。”朱佑樘冷哼一声,他口中的小畜生是嘉靖帝朱厚熜。
【但是和秦惠文王杀了商鞅还继续用商鞅变法不同,万历皇帝抹杀张居正过往的一切,包括张居正的变法。
除了在朝堂大刀阔斧的去“张居正”标签,废除张居正之前的改革政策外,万历皇帝掌权这几年可谓是兢兢业业。
万历十二年,京城大旱,万历皇帝亲自去祈雨,但几次祈雨后仍旧没有下雨,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之心,万历皇帝步行祈雨,走了几十公里。
除了祈雨外,万历帝还免除了受灾百姓的赋税,并且对贪官污吏惩罚严重。
除了民生外,万历帝还注重边防,特别重视边防的士兵将士。
若就此励精图治下去,万历帝也能算个明君,可惜万历帝的这种状态只持续到万历十五年。】
“啥意思,他也和那个小畜生一样,开始求仙问药了?”朱高煦吐槽。
朱高煦的吐槽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别说,万历帝还真和嘉靖帝极其相似,只不过他没有求仙问道,他只是单纯的不想上朝而已。
并且是长达三十年不上朝。】
三十年!!!
朱棣!!!
朱佑樘!!!
朱厚照!!!
【咱具体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万历帝忽然摆烂。】

第222章
“真不愧是那畜生的孙子, 好的不学,学着不上朝!”朱高煦吐槽,不用想也知道这个小畜生接下来的奇葩操作是什么,肯定和那个老道长一模一样。
“是谁开始第一个不上朝来着?”朱高煦问朱高燧, “是不是从老道士开始的?”
朱高燧的脑子比他哥好用点, “不对, 应该是从朱见深开始。”
朱棣已经在思考该怎么办, 要不要把皇帝必须上朝这条加到祖训里…
“荒唐。”朱棣这想法一出,立马被他自己否决, 加到祖训里又有何用,徒增笑话罢了。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