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既然如此有钱,那日后便不用领俸禄。”朱棣道。
朱高煦立马垮了脸,现在大明可不养猪了,他指着自己的俸禄呢,“爹,您要饿死儿子么…
【接下来就是三大征的第三场战役,播州之役。
这场战争的贵州土司杨应龙发起的,总之又是由于朝堂的常年疏忽,让杨应龙野心滋生。
加上之前的朝鲜之战,杨应龙趁朝廷无暇顾及自己,趁机反叛。
真要算起来播州之役也持续了几年,当然最终还是被顺利平定了。
根据明史若记载,播州之役共耗费了大明朝二百多万两银子。
加上之前的两场战役,三大战总耗费了大明朝一千多万两银子。】
【朱高煦】:不差钱!
【怎么说呢,大明不但差钱,还十分的差钱,接下来咱们说说三大征带来的影响,以及万历帝在三大征期间又做了哪些事。】

每一个字都砸在了朱棣的心口窝, 虽然大明现在有钱了,但朱棣还觉得不够。
大明绝对不做被穷死的王朝!!
“第一个被穷死的王朝。”赵匡美感叹道,“也不知到万历年,大明朝养了多少猪。”
【明朝是出了名的穷, 之前咱们也说过, 经济崩溃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到了万历年, 通过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改革, 总算给万历留了一点家底。
可惜张居正死后,变法被彻底废除, 大明的经济再次岌岌可危,甚至比之前更加严重。
为何更严重了呢?
第一,土地兼并愈发严重,使朝堂的税收减少,收不上来银子。
第二, 大明养的猪是越来越多, 藩王着实太能生了。
第三, 封闭的贸易环境, 海禁。
第四,募兵制导致军事费用的增加, 特别三大征导致军费爆增。】
钱!钱!钱!
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再次出现在天幕上。
【可能光说大家还感觉不到万历年纪的经济负担, 接下来咱做一组数据的对比, 明朝几位皇帝中后期的一年开支为例。
首先皇室开销, 就是朝堂出的养猪钱, 还有修宫殿等相关的皇家活动。
嘉靖三十一年,400多万两。
隆庆五年, 500多万两。
万历三十年,1500多万两。】
看到这个数据, 赵匡美都震惊了,他感叹道,“大明藩王是真的能生,一年一千多万两银子。”
赵匡胤同样震惊,通过明朝让他真真切切意识到“养猪”政策的危害。
同样,直播间前的其他帝王们看到这组数据,愈发坚定了王朝不能养废人这一方针。
【咱们再来看看军事方面的数据对比。
嘉靖三十一年,400万两。
隆庆五年,800多万两。
万历三十年,900多万两
随着募兵制取代了府兵制,可以看出明朝的军费大幅度增加,且万历三十年已然结束了三大征,但军费仍旧没有降低。】
【咱们再来看看朝堂俸禄的开支。
嘉靖三十一年,294万两。
隆庆五年,358多万两。
万历三十年,409多万两
俸禄增加的倒不怎么多,咱们后面会详细的说说为何俸禄这块增加的很少。】
“这还少么?就应该一分钱不给那些文官集团,让他们饿死!”朱高煦义愤填膺,反正他就是看文官集团不顺眼。
朱高炽又叹了一口气。
“大哥,你又叹气干什么,难不成你还向着他们?!”朱高煦反问。
“把所有官员都饿死,你一个人干所有的活?”朱高炽用朱高煦听懂的话反问他。
“下西洋,你一个人去?”朱高炽继续问。
“我这不是说文官集团么,可以全部用武将。”朱高煦道。
“安史之乱。”朱高炽多余的话也不说,就拿前朝举例。
朱高煦开始挠头,不说话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状况,万历帝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开始疯狂的搞钱。
万历帝的搞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增加税的种类。
之前张居正的一条鞭发是简化税收种类,苛捐杂税何一,减轻农民的负担。
万历帝这一加税就是开了历史的倒车,新增的税有落地税、牙税、塌房税、门摊税等等,种类繁多。
但是这么个加税法,又进一步的加重农民的负担,导致农民破产,农民破产后就成为了流民,流民的增加则会引发暴乱。
万历帝也看透了这一点,于是他决定与文官集团争利。】
卡通万历帝出现,他头上几个大字,“搞钱!搞钱!”
【万历帝效仿汉武帝的“盐铁税”,他的目标对准了“矿税”。
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一直严禁动矿税,开矿的权利直属王朝,但主张开矿的声音一直不断,而明朝严禁开矿的理由则是防乱、防扰民。
虽然明朝严禁私下开矿就和明朝禁海一般,但是仍旧有源源不断的人铤而走险。
毕竟采出来的可是白花花的银子,所得利益不比海上贸易少。
为了利益就会形成相关的利益集团,就如同海禁引发的倭寇之乱,私自开矿也会引发暴乱。】
“爹,开矿能赚钱!”朱高煦一听开矿和禁海一样,他便觉的应该马上放开矿权,那么大明便会有更多的银子。
朱高炽和朱瞻基一同叹气,对朱高煦相当的无语。
“你们又叹什么气,难道我说的不对么,神迹不就是这个意思么?爹,您说是不是??”朱高煦看向朱棣,他觉得自己说的没错。
朱棣没搭理朱高煦,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开矿和海上贸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远的不说,在《明宪宗实录》上就有关私下采矿引发暴乱的记载,而明朝的处理方式是小的暴乱当地官员私下就解决了。
大的暴乱则会上报朝堂,让朝堂出兵解决。
至于为何会产生暴乱呢,首先古代的开矿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往往一个矿坑就需要几百上千人,且他们手上都有工具,虽然不是什么刀箭,但真要叛乱也是能打的。
开矿这事就和开盲盒一样,说不准能开出什么东西来,一但之前的勘探不准,那就是啥玩意也开不出来。
一旦开出不矿,原本许诺旷工们的报酬就会失言,如此就容易引发暴乱。
试想一下,若是全面下放开矿权,在技术不过硬的情况下,会引发多少暴乱。】
朱高煦有点听不明白了,方才神迹不是说开矿和海上贸易一样么,开放海禁就没有倭寇了,但怎么开矿后还会引发暴乱??
朱高煦特别迷茫的看向他家大哥,朱高炽看他弟这迷茫的眼神,无奈的又叹了一口气。
“海上贸易可以保证获利,但是开矿却不行,这些风险不是民间能承受的住的。”朱高炽解释。
“且咱们大明的矿产也不丰厚,不如倭寇国盛产矿银。”朱高炽接着道。
朱高炽之所以这么了解,是因为之前和大臣们一起仔细研究过开放采矿权利弊。
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大明还没有足够技术支持,得不偿失。
朱高煦还是不理解,但是听神迹和他大哥的意思,不开矿是对的。
“那这次文官集团阻止开矿是对的?”朱高煦满脸疑惑,他怎么不信这群官员能为大明利益着想。
朱高煦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朱高煦】:文官集团怎么变忠臣集团了?
【人嘛,自然是为自己利益考虑,刚刚说了盲目放开开矿权的弊端,接下来咱们看看开矿背后的利益链。
开“黑矿”所带来的利益链其实和海禁一样,想私下开矿就要给官员们上交保护费,一层一层的保护费。
这也是为何万历帝提出要开矿的时候,众集团一致反对,不管是东林党、阉党还是齐楚浙党全部反对,当真是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当共同的利益被触及后,敌人也能变成朋友,难得的大团结场面。
本来是利益集团的蛋糕,但是万历帝却要全部端走,收上的矿税全部全部归在万历帝自己的小金库。】
卡通万历皇帝再次出现,头上几个大字,“都是朕的钱!”
而卡通的大臣则站在万历皇帝的对立面,头上几个大字,“都是我们的钱!”
直播间前的众帝王看着皇帝和大臣争利,本是国家的掌权者和执行者,却为了利益相互撕扯,这样的王朝迟早要完。
【总之万历帝是下定决心要动这块蛋糕,他才不管满朝官员的反对,他们反对他们的,反正万历帝也不上朝,折子他也留中不发,总之就是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万历帝用自己这种奇葩的掌权方式,让众官员无计可施。
像嘉靖起码还是见内阁批折子,且还会推出自己的心腹大臣来处理朝政,到了万历这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见。】
朱厚照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评价万历,你说他摆烂吧,但是有万历的三大征,且还和文官集团“如此斗争”。
但是你说他是明君吧,他却不处理国事,虽然万历对军事重视,但是一个王朝光有军事也不行。
土地兼并、累打不掉的藩王以及因为海禁而阻断的贸易都是要解决的大问题。
朱厚照真想好好和万历讨论一番,他觉得万历是有心当个好帝王的,只是方式方法不对。
可惜万历并没有进直播间,朱厚照没有和万历对话的机会。
【只能说万历帝原本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一言难尽。
接下来咱详细说说万历帝的矿收举措,首先是重用宦官集团。】
“这小子竟然重用宦官集团!”朱佑樘怒斥道,而一旁的朱厚照却长长叹了一口气,实际上他挺理解万历的,当下局势,除了依附于皇权的宦官集团,万历应该无人可用。
朱厚照希望万历所用的宦官集团别和自己重用的刘瑾一般,不然又是一身骂名。

第226章
【但是从前朝的经验看, 宦官集团可不是那么好用的,像明武宗当年重用官宦刘瑾,最后没落什么好下场。
那为何万历帝还要继续重用宦官呢?难道他不知宦官不靠谱么?】
“官宦贪墨,他怎不知!”朱佑樘痛心疾首, 相比于嘉靖态度, 朱佑樘对万历就没带那么多个人偏见, 而是以长辈的视角看晚辈。
朱佑樘觉的万历既然能打赢三大征, 自然是会识人用人,怎和他儿子当年一样糊涂。
一旁的朱厚照有种感同身受的无力感, “无人可用。”
朱厚照分析万历当下处境,比自己的情况还要艰难,起码自己还能出京城,到边巡培养自己的势力。
而万历眼见出不去宫门,能用的只有太监。
朱厚照庆幸自己有神迹指点, 又有自家父皇给自己铺路, 如今手下才有了如此多可用之人。
朱厚照握紧拳头, 他不知万历那边能不能看到神迹改变大明朝的命运, 但自己定要逆天改命!
朱佑樘看着他儿子眼中的神采奕奕,一时间有些糊涂, 怎么忽然亢奋起来了?
“无人可用, 何其可悲。”唐太宗李世民感叹, 同时他在思考如何让后世大唐避免重蹈覆辙。
唐太宗李世民的表情愈发严肃, 自从神迹讲述了安史之乱后, 唐太宗李世民就再没有过笑颜。
唐太宗李世民无时无刻的在思考该怎么扭转大唐的命运。
【万历帝自然知道,但是谁让他手下实在无人可用, 算算到万历二十四年,万历帝已经撒手朝政九年有余。
万历和嘉靖帝最大的不同, 嘉靖虽然不上朝但朝堂始终有他的人,若掌权的不是他的人,他立马换掉。
而万历帝身边一个“自己人”都没有,内阁根本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因此万历帝才用宦官,他宁愿让服从自己的宦官贪墨,也不愿意让文官集团在分一点利益。】
两个明晃晃的大字出现在天幕中间,尤其刺眼。
【可以说,从皇权和臣权对立开始,扶持宦官已然是唯一的选择。
接下来咱们看看万历帝重用宦官开矿收税的效果如何。】
“唉……”朱佑樘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中特别不是滋味。
说不上什么感觉,一方面朱佑樘觉得一个王朝大臣与皇帝为敌,着实不合常理。
另一方面,朱佑樘又觉得自己当年一味妥协,和文官集团穿一条裤子,结果呢?大明朝继续走下坡路。
朱佑樘真不知到底该如何,到底应该怎么平衡?
【咱们以矿收的第一年为例,详细看看万历二十四年有关矿收的成果。
万历二十四年六月,万历派遣户部郎中戴绍和锦衣卫一同去河南开矿。
万历二十四年八月初一,派锦衣卫百户吴应麒去山西平阳开矿,同时又派遣其他官员去山东青州等地开矿。
万历二十四年八月初十,派户部去河南叶县开矿。
万历二十四年闰八月初一,派遣太监去青州等地开矿。
万历二十四年闰八月初五,派太监去山东招远等地开矿。
万历二十四年闰八月二十一,派太监去涞水等地开矿。
不知大家听此有什么感觉。】
“大明朝有这么多矿?!”赵匡美首先发出质疑,据他所知中原地区可没有这么多矿。
“不对劲,不可能有这么多矿。”赵匡美语气笃定。
虽然大明是大宋的后世王朝,但是土地都是一样的,绝对没有这么多矿产。
“咱大明朝有这么多银子么!”朱高煦的眼睛都亮了,一种他们大明要发财的样子。
朱高炽又叹了一口气,连眼睛的余光都不想看朱高煦一眼,他怕看他二弟看多了,自己也会变成傻子。
“大哥,你又叹什么气?!”朱高煦一听朱高炽叹气,就觉的他是在用一种很新的形式骂自己。
不等朱高炽开口,朱棣倒先开口了。
“滚过来。”朱棣给了朱高煦一个眼神,朱高煦立马知道他爹这是让他滚过来。
“爹,儿子过来了。”朱高煦屁颠屁颠的过来,一脸灿烂的笑容。
俗话说得好的,伸手不打笑脸人!
但是朱棣偏偏不按套路,只见朱棣上手就敲朱高煦的脑袋。
朱棣这手劲可是不小,打的朱高煦脑袋嗡嗡的,“爹??”
“今晚上回去倒立。”朱棣道。
朱高煦???
“把你这狗脑子里的水空空。”朱棣道。
朱高煦……
朱高煦想不明白,他刚刚说错什么了?
【光听开矿的频率,大家是不是觉得大明遍地都是银矿,一突突的一下出来这么多银矿,可谓遍地黄金。
咱先不说大明到底没有没这么多矿,如此短时间内发现这么多银矿就是不合常理的事。
早知道就算放在现在,勘探矿产也不是一月两月就能勘探出来的,何况是技术落后的古代。
这分明就是直接拍脑门的开矿,谁上报有矿就是有矿,全凭一张嘴。】
天幕中出现卡通大臣,只见卡通大臣指着一个土堆,头上几个大字,“有矿!”
卡通的万历帝则大手一挥,头上两个大字,“开矿!”
【所以说万历帝开矿的初衷是好的,他想和文官集团夺利增加收入,从而有钱打仗。
但万历帝根本不考虑实际,开矿收税从来不是一句话的事,塔波及的范围很广,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并且万历帝开始的时候还派户部、锦衣卫及宦官集团三方一同去开矿,但到了后期,他干脆只派遣宦官和上奏有矿的官员们一同前去。
而这些上奏有矿的官员大多为卫所里等级较低的武官,说白了,他们上奏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趁着万历这个政策分一杯羹。
所以甭管到底有没有矿,上报就对了!】
朱佑樘紧紧皱着眉头,事情果真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这孽障就由着他们胡来!?”朱佑樘咬着后槽牙道。
【而且在巨大的利益面前 ,万历帝选的这些走狗们还出现了狗咬狗的现象。
比如万历二十八年,负责开矿太监王虎与太监田进两人就互相打了起来,起因是因为争矿产,二人互相弹劾,利益面前无集体,最终王虎胜。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可见万历帝对放开矿收根本思虑那么多。】
【如此混乱的情况,没有勘探直接开采可想而已到底能收上来多少矿收……
收不上来银子怎么办?收不上来银子当然不行。
若银子收不上来,万历那得不到银子,必定会换人,毕竟万历的初衷就是银子。
被派下去的宦官为了保住这块肥肉,不管这地方到底有没有矿,就算是假的矿也必须交税,所谓“包税”。
而这笔莫须有的税最后自然加到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身上 。
实在没有银子怎么办,有大胆的太监直接挪用了赈灾的银子,反正不管什么来头的银子,只要按时上交给万历帝即可。】
卡通万历帝再次出现在天幕中心,头上明晃晃的几个大字,“朕有钱了!”
【这些事情明神宗万历不知道么?他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并不关心这银子是怎么收上来的,他只在乎银子收上来了。
在万历帝看来,他夺的都是文官集团富贵乡绅的利益 ,殊不知倒霉的却是天下老百姓。】
听到这朱厚照对万历的印象又变了,“他心中何曾有过百姓。”
有这样的君主,天下的百姓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爹,我日后必定好好培养太子。”朱厚照忽然意识到培养下一代皇帝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嘉靖还有万历二人极度自私,心中根本没有家国天下,才会让朝堂如此乌烟瘴气。
连君主心中都没有大明江山,何况那些大臣们?
“儿子,首先你得有儿子。”朱佑樘道,他最担心的还是他家儿子的子嗣问题。
“爹,其实您已经当爷爷了。”朱厚照轻咳一声。
朱佑樘!!!
【像万历二十八年,矿监陈奉狐假虎威,其手下奸□□女,掠夺百姓,让百姓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当地的农民起义。】
“如此折腾,他到底能得多少银子?”赵匡美特别好奇,他的关注点总和其他人不大一样。
赵匡美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按理说如此折腾,万历的私库应该盆满钵满才对,毕竟敛财了二十多年。
但最后只收上来区区六百万两银子,之前咱们说过光是三大征就耗费了一千二百万两银子。
而万历修宫殿修自己的皇陵,也花费了一千多万两银子。
所以这六百多万银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啥大问题。】
【路人甲】:瞎折腾
许久不见的粉丝路人甲再次出现,很犀利的评价了万历这次矿收。
【矿收之争从宏观意义上,其实是皇权和臣权之争。
虽然万历最后也没沾多少便宜,但面上还是万历赢了官吏集团。】
天幕上出现计分器,皇权VS官吏集团
【但是在万历二十九年,万历立了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提到的国本之争。
大臣们全部拥护长子朱常洛,而万历帝则就不立,甚至赌气的不上朝。
但最后他还是妥协了,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比分期的数值更新。
皇权VS臣权,1:1
【局势已经来到决赛点,万历帝自然不会就这么妥协,于是他开始放大招了!】
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把众人的期待值拉满。

“难不成要夺权了?”赵匡美猜测。
“不一定。”赵德芳微微摇头, “三叔,你可别忘了这可是大明的皇帝。”
“也是,我怎么忘了是大明的皇帝。”赵匡美点点头,“不像咱大宋的皇帝, 怂的千篇一律。”
赵匡胤……
【万历帝的反抗手段可用六个字总结, “不朝”、“不见”、“不批”。
文官集团不是联合起来对付皇权么, 万历帝就发动物理魔法与他们对抗。】
朱佑樘???
神迹说的前半句话他还能听的懂, 但是后面的话朱佑樘理解不了,什么是物理魔法?
“这小子这是被江湖骗子给骗了么?”朱佑樘觉得万历能干的出来, 毕竟是他们老朱家的子孙,血脉里的奇葩。
【什么叫物理反抗呢,就是字面的意思,万历不封官了,导致官员的数量大大减少。
按照明朝的规矩, 重要的官位例如六部九卿, 没有皇帝的钦命是无法上任的。
文官集团势力再怎么强大终究还是越不过皇权, 从另一角度想想, 万历帝其实是另类的解决了冗官问题。】
直播间面前的众帝王们再次沉默,此时他们心中的想法一致, 不愧是奇葩的大明皇帝, 果真不走寻常路。
“果真是大明的奇葩皇帝。”赵匡美再次感叹, “不过他这物理魔法倒不失为良策, 哥, 咱大宋不也冗官么,以后也可以这样干!”
“消极抵抗罢了。”赵匡胤不赞同万历如此做法, 在赵匡胤看来这种行径就是怂。
【除了不补充官员,万历还消极的对待官员们的请求。
怎么说呢, 比如公司的项目经理给董事长提方案走流程,但是董事长就是不签字,最后方案因为流程问题无法执行而无限搁置。
万历对于官员们的奏疏基本不予回复、或留中不发,为什么说基本呢?因为有些上疏万历还是会回应的。
比如内阁上疏请求补充官员的,万历就是找各种理由否决。】
“对,干的好!”朱高煦拍手称快,他觉得朱高煦这个办法相当不错,算是从根本上瓦解了文官集团,不让他们当官就没有集团!
朱高炽再次叹气,相当无奈的叹气,虽然已经习惯了自家二弟没脑子……但……听了这么久的神迹怎么就一点长进没有?
朱高炽担心他二弟这个智商,当真能下西洋?
会不会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
朱高炽想劝劝他爹,想让朱棣换个人,他三弟下西洋都比朱高煦靠谱的多。
实际上朱棣心中另有打算,他自然知道他这个二儿子是什么德行。
虽然朱高煦没什么政治头脑,但是带兵打仗却相当有天赋,不亚于朱棣本人。
不光是陆军,在指挥水军上朱高煦也颇有天赋,朱棣正是看中了朱高煦这一天赋。
有如此军事头脑,不出去开疆扩土可惜了,至于功高盖主这个问题,就算朱高煦生出别的心思,他开拓的是海外国土,中原的兵力全在朱高炽手上。
且朱棣有信心,就朱高煦那两把刷子根本斗不过满肚子心眼的朱高炽。
【接下来,咱随便打来《明史》看一下万历帝消极怠工的记录。
万历二十九年,法司也就是明朝的司法机关,都察院、刑部还有大理寺,三法司请热审,不报。
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热审是什么意思,热审是明太宗朱棣创立的,就体现仁政治国的手段之一。
所谓热审是在每年小满过后,天气马上要炎热之前抓紧处理牢中关押的牢犯。
除了重罪犯,例如死罪、斗殴伤人等不可减免罪行,其他罪犯可罪减一等,对于还没定罪的,可以先保释,等着立秋凉爽后再依法处置。
如此大大降低了罪犯死在大牢里的概率,早知道古代夏天的大牢,是最容易传播疾病的地方。】
只要听到有关后朝政治制度的内容,秦始皇嬴政就会特别仔细的记下来。
嬴政觉得明朝这个“热审”制度不错,可以借鉴一下。
【万历三十年,明三法司请热审,万历帝不理不批。
万历三十一年,吏部上疏请求增加官员,万历帝不理不批。
万历三十二年,内阁上疏请求增加官员,万历帝不理不批。
万历三十四年,大学士请求补充六部官员,万历帝不理不批。
万历三十五年,明三法司请求热审,万历帝不理不批。
万历四十五年,明三法司请求热审,万历帝不理不批。】
“这祸害当政这么多年?!”朱佑樘再次震惊,当他听到还有万历四十五年。
“果真是祸害遗千年!”朱佑樘真想说一句老天你不长眼啊,但话到嘴边他又咽下了下去。
毕竟神迹在跟前,在朱佑樘的认知里神迹就等同于老天,他自然不敢当着老天的面骂老天。
【刚刚这些例子都是摘抄于万历三十年后,其实到万历三十年的时候官员已经很紧缺了,咱们一起看看此时的大明有多缺人。
极其重要的两京尚书缺三人,侍郎缺九十四人,巡抚缺三人。
还有当地的父母官知府,竟然有二十五个地方没有父母官。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不仅仅是缺少官员的问题了,大家试想一下,好不容易当个官,谁不想升官加职,但如今的大明升官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这事换成你,你会如何?】
天幕中出现卡通大臣,只见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头上一行大字,“干到死不升官!”
【咱们换位思考,举个例子,比如咱们大学毕业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本来打算从基层做起,然后一步步的晋级。
可这时候你的顶头上司却明确的告诉你,升职是不可能升职的,一辈子都要在基层了?
大家会是什么原则?是坚守下去还是直接躺平不干摸鱼呢?】
【路人甲】:要是基层,肯定躺平。
高层起码官位还在,基层到死就这个官位了,肯定躺平,挣扎也没有用。
【所以大明后期不仅仅是官员不够的问题,官员不但不够,在位的官员还不干实事。
所以万历帝的物理裁员和正常的裁员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像其他帝王精简官员,是把不干活的官员处理掉,剩下的官员好好干活,而万历帝这种精简,全然打击了官员的积极性。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