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三叔,你又想到什么了?”赵德昭好奇的问道。
“我发现这倒目前为止,大明长寿的两个皇帝,一个嘉靖一个万历,这两人都是死不出门。”赵匡美又开始阴谋论了。
【行刺太子可是大罪,万历帝赶紧派人调查。
这次的矛头再次指向了郑贵妃,众人觉得的是郑贵妃想弄死太子,好让自己的儿子福王登基 。
但是郑贵妃当真如此蠢炖,大白天的派人刺杀太子朱常洛?
可以证据都指向了郑贵妃,没有办法万历帝让郑贵妃和太子说了几句软话,朱常洛迫于压力只能原谅了郑贵妃。
随后万历帝处死了此次案件中所有知情人士,案件再次不了了之,没人知道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
幕后黑手是谁?
天幕上出现了一行字,同时有三个选项,一是郑贵妃,二是朱常洛自导自演,三是东林党。
这次连直播间面前帝王的意见都不统一,但没人选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答案分别占百分之五十。
【梃击案就再次不了了之的结束了,如同之前的妖书案,再次成为了悬案。
接下来咱们再一起唠唠明末的第三大悬案,红丸案,这次案件的主人公还是太子朱常洛,不对不对,应该说是明光宗朱常洛。】
天幕上卡通的朱常洛再次出现,头上顶着一个行大字 ,“是我是我,还是我!”
“这小子是真够倒霉的,一个案子接一个案子,这次不会死了吧?”朱佑樘有种不好的预感。

【咱们先介绍一下红丸案的背景。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 明神宗驾崩,当了将近二十年的太子朱常洛终于登基,改国号为泰昌。
虽然登基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是明光宗朱常洛还是干了不少实事, 咱们一起看看他具体都干了什么。
第一, 废除了饱受诟病的矿税。
第二, 以先帝之名发内帑百万犒劳边境将士, 一共拨了二百万两银子,还单独拨了五千两银子当路费, 并且朱常洛特意嘱咐,必须专款专用,银子到了边境后立马下发,不准挪给他用。
第三,开始补充官员, 大明空缺的官位终于得到补充, 。】
听到朱常洛这些举措, 朱佑樘不由点点头, “比他爹强,不知日后会不会变成昏君。”
“爹, 方才神迹所述, 他只当了一个月皇帝。”朱厚照道。
“神迹什么时候说过?”朱佑樘一脸惊讶。
朱厚照语气笃定道, “的确说过。”
【从上述政策可知, 明光宗朱常洛算的上一个正常的君王, 要知道在大明访当一个正常的帝王着实太难了。
背景介绍完了,接下来咱们详细说说明末四大案之一的“红丸案”。
红丸案的起因源于朱常洛的一场大病, 话说刚刚登基了十天的明光宗朱常洛忽然大病,这病来的十分突然。
太医给朱常洛开了方子, 但是明光宗朱常洛吃了太医的方子并没有什么效果。】
“又是太医院。”朱佑樘皱起眉头。
自打张皇后被治死后,朱佑樘就血洗了太医院 ,罢黜的罢黜流放的流放。
如今太医院都是朱佑樘和朱厚照从民间选拔的郎中。
正因为太医院的大换血,朱佑樘和朱厚照的身体一日比一日好。
“难不成又是太医院动的手脚?”赵匡美对明朝的太医院特别不信任,毕竟治死了那么多皇帝。
“说不准。”赵德芳道。
赵匡美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赵匡美的怀疑是有理有据的,毕竟大明的太医院是真不干人事。
【个人观点,这次应该不是太医院的动的手脚,毕竟朱常洛是众臣好不容易推上皇位的皇帝,不至于上位一个月就对他动手。
目前普遍的一种说法,明光宗朱常洛的暴病和郑贵妃有关。
咱也不知明光宗朱常洛怎么想的,按理说郑贵妃为皇位一而再再而三的和朱常洛作对,朱常洛应该对她早有提防才对。
之前的妖书案、梃击案哪个都和郑贵妃有关系。
但是万历帝死后,朱常洛并没有对郑贵妃做什么,反倒接受了郑贵妃为了示好而送来的八位美女。】
“八个美女,这小子受的了?”朱高煦看向他大哥。
朱高炽咳嗽了一声,虽然他知道朱高煦肯定不是故意内涵自己,因为他没这脑子。
但朱高炽还是有些心虚,毕竟神迹之前也说过自己的暴毙原因之一,纵欲过度……
【不知节制的纵欲的确对身体不好,特别这八人还是郑贵妃的人,这是郑贵妃被怀疑的原因之一,接下来咱们再说说郑贵妃被怀疑的原因之二。
眼见太医院开出的方子无用,朱常洛让内侍崔文昇,这个崔文昇原是郑贵妃的人。
也不知明光宗朱常洛怎么想的,让一个内侍太监给自己开药,一个敢开一个也敢吃。
崔文昇给明光宗朱常洛开了下火的药,他认为下下火就好了。】
天幕中出现卡通太监,他手上拿了一大药丸,药丸上几个大字“三无产品”
卡通明光宗朱常洛张大嘴巴站在一旁,头上几个大字“朕敢吃!”
看到这朱佑樘不知该说朱常洛什么好,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傻??
即便病急乱投医也不能让一个内侍太监治病,他能治什么。
“看来下一代的教育很重要。”朱佑樘的表情变的特别严肃,他看向朱厚照,开始担心自己的小皇孙。
“父皇您放心,那小子有专门的人教导,儿子可不是放养。”朱厚照把这个长子当做太子来培养。
“朕什么时候见见朕的好皇孙?”朱佑樘太想见见他的好皇孙。
“父皇,且等等。”朱厚照有所顾虑,他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才能接皇子回宫。
如今他们父子二人一次次的改革,触及了江南贵绅的利益,文官集团已然蠢蠢欲动,不过他们还没找到机会罢了。
毕竟之前朝堂选拔了一些没有背景的官员,这么多年过去他们也成了气候。
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朱厚照并不想“内斗”的形式巩固皇权,嘉靖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要等到什么时候?”朱佑樘叹气,自己又不能出宫,只能干着急……
“起码等一条鞭法后。”朱厚照道。
【这一副下去可差点要了明光宗朱常洛的命,他直接拉了一个晚上,最后直接昏迷过去。
好在朱常洛最后醒了过来,可是元气大伤,伤到什么程度?伤到明光宗朱常洛直接立下太子。
恐怕此时的朱常洛已然觉的自己大寿将近。】
“哥,你觉的到底是不是郑贵妃做的手脚?”赵匡美摸着下巴开始分析。
从目前的神迹所述看,郑贵妃的确有很大嫌疑,但就是嫌疑的太明显…
“朱常洛已经登基,就算害死了他朱常洛也有儿子,如何也轮不到那个福王登基。”赵匡美分析。
赵匡胤不语,继续听神迹。
【就在此时,明光宗朱常洛听说胪寺丞大臣李可灼有仙方可治百病,于是宣李可灼进宫献上仙药。
没错,这个李可灼也是一个没行医资格的土郎中。
众臣听后极力阻拦,是明光宗朱常洛是铁了心了,所谓病急乱投医。
最终李可灼献上了仙药“红丸”,吃下第一粒红丸后,明光宗朱常洛的身体竟然好转。
原本只能躺在床榻上的他竟然能下地走路,朱常洛大喜,他认为红丸有效。
但等红丸的药效过了,明光宗朱常洛又变的难受起来,于是他让大臣李可灼立马献上第二粒红丸。
然后,连续吃了两个红丸的明光宗朱常洛,第二天的五更天就驾崩了。
因为驾崩的太为突然,明光宗朱常洛没留下任何遗言。】
“就这么死了?”朱佑樘不敢置信,方才他就吐槽了一句不会吃红丸吃死了,没想着朱常洛还真是吃红丸给吃死了。
“他这当了多次时间的皇帝?”朱佑樘伸出手,处于震惊的他本想扒拉一下手指头,算算朱常洛当了多久的皇帝。
朱佑樘发现根本不用算,一根手指就够用了……
“一个月,比先祖仁宗还短。”朱佑樘不敢置信。
【朱佑樘】:比明仁宗在位时间还短。
【赵匡美】:比明仁宗在位时间还短。
【朱高煦】:还不如我大哥在位时间。
朱高炽……
作为倒数第二的他也不怎么开心……
“别说,这兔崽子和大哥你还真像!”朱高煦眼神一亮,一副发现了大秘密的模样,“大哥,你登基十个月死了,他登基一个月死了,你俩都短命!”
朱高炽………
“还有他纵欲,你也纵欲!”朱高煦找朱高炽和朱常洛的相似之处。
朱高炽……
【这下大明朝堂炸开了锅,好好的一个皇帝就这么没了!!
明光宗朱常洛自己死的干脆利落,但是他的死亡却再次引起了明朝内部的党争。】
【路人甲】:总之什么都耽误不了明末的党派之争,要不说明亡始于嘉靖。
许久不见的粉丝路人甲出现在直播间,从他的话语间能看出他对嘉靖帝的厌恶。
要不是嘉靖搞什么权利平衡,拉一派打一派的,大明末年怎么会内斗成那副德行……
【要说害死明光宗朱常洛的罪魁祸首一个是内侍太监崔文升还有大臣李可灼,这两个人谁也跑不了。
我个人觉的明光宗朱常洛的确是被这两个人给折腾死的。
官宦崔文升是用大黄给朱常洛使劲败火,导致朱常洛虚脱不堪。
随后大臣李可灼又用大补的“红丸”给朱常洛补,一虚一补,双重刺激,直接把明光宗朱常洛送走。】
虚+补=人没了
【那红丸案怎么上升到党派之争呢?
咱们之前说过国本之争,而推朱常洛为太子的大多为东林党。
而内阁首辅方从哲则是浙党,李可灼正是在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带领下献上药丸的。
所以明光宗朱常洛之死,首辅方从哲也拖不来关系。
东林党认为,明光宗朱常洛之死是浙党联合郑贵妃一起策划的,他们目的就是为了让福王登基。
借红丸案,东林党疯狂的打击浙党,理由充沛又正当,看似在为驾崩的皇帝朱常洛查真相,实际上借着幌子排除异己罢了。
最后红丸案以崔文升还有李可灼的流放,暂时告一段落。】
听到暂时二字,朱厚照便知道“红丸案”日后还会掀起风波来。
【到底谁是害了明光宗朱常洛的真凶呢?这个答案到目前为止无解,要不说是明末四大案件之一。
明朝史上上位最短的皇帝咱们就说到这,今天时间还早,咱们就继续大明的下一位奇葩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又一位个性十分奇特的皇帝!
大明当真盛产奇葩皇帝,这五花八门的基因。】
天幕上缓缓走来一个卡通皇帝,但是画风和之前的皇帝都不大一样,只见他左手拿着木头,右手拿着锤子。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
朱佑樘???
朱厚照???
虽然乐瑶还没开始讲明熹宗朱由校的奇葩事,单看天幕上的小动画,朱棣他们便有不好的预感。

第232章
【提到明熹宗朱由校, 不知道大家的固有印象是什么,是不是一说他就会想到木匠,不识字的文盲,重用宦官的昏君。】
重用宦官!
三个大大的标签出现在天幕上。
每个标签都完美的挑动着朱棣的神经, 木匠?!木匠?!
朱棣的脸色当真是变了又变, 他先看向朱高炽, 随后心声直接出现在天幕上。
贪吃好色。
朱高炽……
随后朱棣又看向朱瞻基。
恋爱脑玩蛐蛐
朱瞻基……
最后朱棣又看向没事人的朱高煦
没脑子造反派
朱高煦……
眼见朱棣没有总结完, 赵匡美帮着总结一下。
【赵匡美】:朱叫门,瓦剌留学生。
【赵匡美】:朱见深, 恋母情结。
【赵匡美】:朱佑樘,怂蛋老好人。
【赵匡美】:朱厚照,叛逆无极限。
【赵匡美】:朱厚熜,腹黑老道士。
【赵匡美】:朱载坖,没有存在感。
【赵匡美】:朱翊钧, 摆烂不上朝。
【赵匡美】:朱常洛, 红丸要人命。
看出来赵匡美是有在认真吃瓜, 总结的十分到位。
朱棣见满屏的弹幕, 脸都绿了。
【路人甲】:总结的相当不错,还差一个, 木匠皇帝朱由校, 外号比本人出名的皇帝。
“又是一个小畜生。”朱佑樘叹气, 到目前为止他们大明就没一个正常皇帝, 特别自嘉靖之后, 一个比一个奇葩。
朱厚照不发言,不知全貌不予评价, 若按照后世史册,他自己也是一个荒唐不能再荒唐的昏君。
【今天咱们就先抛开固有印象, 从客观的角度看看明熹宗朱由校到底是怎样的人。
首先明熹宗朱由校当真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么?
因为万历帝的影响,明熹宗朱由校的确没有出阁读书,确切的说是明光宗朱常洛不敢让他儿子读书。
毕竟万历都不让身为太子的朱常洛读书目的就是把他们养废,切断皇子皇孙和文官集团的一切联系,以此来消极对抗文官集团。】
全家摆烂
几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
“孽障!”朱棣气恼,他老朱家到底造了什么孽,后世子孙一个比一个混账!
朱棣一生气,其他人大气都不敢喘…特别是朱瞻基,大明就是从他下一代起开始歪的。
听了后朝那么多奇葩,朱瞻基的恋爱脑也没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大明的帝王,自己的子孙后代是大明的皇帝。
这辈子,朱瞻基没了青梅竹马的孙贵妃,而是一心一意的对待贤良的皇后。
虽然朱瞻基对胡皇后没什么猛烈的爱情,但是细水长流,朱瞻基也发现了胡皇后的优点。
“万历这畜生还不让孙子读书!他这是要把大明的后世子孙全变成目不识丁的傻子么!!”朱佑樘情绪相当激动,上次那么激动还是听神迹说嘉靖的时候。
“一个比一个不是东西,果真那个畜生的后代都是畜生!”朱佑樘气的。
原来朱佑樘还觉得万历比嘉靖要好点,起码不求仙问道搞什么权谋之术,如今朱佑樘觉得万历不如嘉靖。
自己摆烂就算了,竟还耽误子孙后代,自私自利像极了嘉靖。
【接下来咱们详细分析分析明熹宗朱由校到底是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皇帝。
首先咱们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做出阁读书,确切的说什么叫做出阁教育。
作为皇太子的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幼子教育、出阁教育还有皇帝亲自教育。
幼子教育一般有后妃和宦官来完成,之前咱们说过,明朝的宦官是识文断字的。
就像朱祁镇重用的宦官王振,朱厚照重用的宦官刘瑾。】
“跟他们学能学出什么好。”朱高煦吐槽,“也不知是哪个昏君开的重用宦官…”
“二叔。”朱瞻基打断了朱高煦的话,本来他家皇爷爷被后朝的昏君气的不轻,这时候就别火上浇油了。
“你叫我作甚?”朱高煦还没意识到自己开口骂了他家亲爹。
重用宦官的头就是从明太宗朱棣开始的。
朱高炽……
朱瞻基……
朱高煦???
【幼子教育后便是出阁教育,出阁教育是明朝太子特权,其他藩王没有此特权。
毕竟大明实行的是除了继承人外,其他藩王皆是养猪式教育,藩王们只管吃喝玩乐,想着怎么花钱便是。
虽然藩王没有出阁教育,但是他们也是认字识文的,所以不出阁不等于文盲。
所谓出阁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班组专门教育太子,学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
除了学习书上的知识外,太子通过教学的大臣还会接触到朝廷最近发生的大事,通过提问回答分析政务来提高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这点相当重要。】
秦始皇嬴政仔细听着明朝的皇子培养制度,其实和他现在的教育方式差不多,只是明朝的更细化一些,有专门的教育部门。
【至于皇帝亲自教育,就是面上的意思。但是到了嘉靖时期,皇帝亲自教育这条可直接忽略。
毕竟都二龙不想见了,还教育个鬼。
简单介绍了明朝太子的教育,大家可以看出即便明熹宗朱由校没有出阁教育,他还是有幼子教育。
例如,宦官吴进忠、刘良相教明熹宗朱由校读书写字。
所以明熹宗朱由校不识字这点的确存疑,且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就出阁读书。
泰昌元年十月,明熹宗朱由校便在文华殿接受翰林官的教学,大儒“孙承宗”等人便教导过明熹宗朱由校。
这点在《熹宗实录》中有详细的记载,大概有160多次的文华殿讲读,这里还不包括缺失的天启四年的记录。
也就是说明熹宗朱由校六年的时间里有160多次的讲读,平均一个月两次,这频率已然很高。】
“怎么感觉这个明朝皇帝似乎被人给抹黑了?”赵匡美的第六感又来了。
他听神迹讲述朱由校的时候,不由让他联想到神迹讲明武宗朱厚照。
虽然到目前为止,二人八竿子打不着一点,但赵匡美就是觉的两人何其相似。
“三叔,你怎么感觉出来的?”赵德芳好奇问道。
“明明不是文盲却被后世说成文盲,这不算抹黑算什么。”赵匡美道。
不光赵匡美有这样的感觉,朱厚照也有同样的感觉,虽然神迹所述不多,但朱厚照却感觉这个朱由校和自己有些许相似。
【咱们再来看看史册上其他的记录,在《明熹宗实录》中记载,大学士刘一燝夸赞明熹宗批奏章的字体“体势端严,笔法遒劲”1
而明熹宗朱由校还自谦的说现在天气冷,练字练的少,自己写的并不好。
而在另一本书《酌中志》中也有相关记载,说明熹宗草书写的一半,但是楷书写的很不错。
以上可以看出,文盲皇帝朱由校不但会写字,貌似写的还很不错。】
天幕出卡通朱由校再次出现,只见他手里拿着锤子,一点点敲打着头顶上的三个大字“半文盲”
【在《明史》中还有关于明熹宗朱由校学习态度的记载,内阁首辅叶向高上奏劝勉朱由校,他说朱由校很勤奋,学习也很认真,希望朱由校闲暇之余戒骄戒躁,日后能更加努力的学习。
明熹宗朱由校的回复是,自己每日都批阅奏章学习书本,没有什么闲暇之余,但是还是感谢叶向高地劝诫。
除了首辅叶向高外,大臣丁绍轼也说过朱由校好学。
现在大家还觉的明熹宗朱由校当真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皇帝么?】
朱佑樘听此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看向自家儿子,总觉的这一幕似曾相识。
“为父忽然觉的,这小子说不定不是个昏君。”朱佑樘道。
【路人甲】:木匠皇帝有点惨,怎么感觉他和明武宗朱厚照一样?
【别说还真有点像,明武宗朱厚照也被人说过文化水平不高。
说他登基那会大字不认几个,和朱由校的情况差不多。
说来可笑,明武宗朱厚照明明是个语言天才,他还自学了葡萄牙语,就这样一个聪慧的人竟然不识自己王朝的字,可能么?】
卡通朱厚照和卡通朱由校同时出现在天幕上,两人手拉着手,头上一行大字,“祖传文盲。”
朱厚照看到天幕的自己和朱由校,不由的笑了笑,若他真能见到朱由校就好了。
莫名的,朱厚照觉的朱由校能救大明。
【接下来咱们在说说明熹宗朱由校第二大黑点,专注木匠荒废朝政。】

和之前的卡通形象不同, 此次天幕中出现的是真人形象。
乐瑶找来电视剧的影视资料,只见一个穿着黄袍的皇帝正在一个小屋子里专心的做木匠,他身边站着一个太监。
天幕上的皇帝特别专心,仿佛天地间就只剩下他手中的木头。
锯木头的声音代替了音乐, 一下一下充斥着众人的耳朵。
这个电视剧的片段中朱由校的形象在乐瑶心里根深蒂固。
要不是乐瑶当起了历史区的直播, 估计到现在她对朱由校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剧塑造的这个形象。
沉默于木匠无法自拔的昏君。
直播间前的众帝王不由感叹, 果真是奇葩的大明。
别的王朝昏君都昏庸的千篇一律, 唯独大明朝特例独行,不带重样的。
相比其他朝代殿上的寂静, 明朝可就热闹多了。
毕竟这个奇葩皇帝是明朝老朱家的人,谁家的事情谁家着急。
朱高煦眼见天幕上的朱由校做木匠做的没完,他这爆脾气上来了。
“小畜生!”朱高煦直接脱下鞋来扔像大殿中央的天幕,若不是他崩不了那么高,他高低要跳起来打这个小畜生!
只见朱高煦的鞋子直接从天幕下穿了过去, 完美的抛物线降落, 华丽丽的落在朱棣跟前。
朱高煦……
“爹, 儿子这是气不过, 哪有如此当皇帝的!”朱高煦赶紧解释。
“二叔,天幕上应该不是朱由校。”朱瞻基观察的仔细, 虽然场景很像神迹所述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朱由校的黄袍根本不是大明的黄袍, 还有他身边宦官的打扮也不对。
“那是谁, 咱大明还有第二个喜欢做木匠的?!”朱高煦就觉的天幕上的人是朱由校。
朱瞻基眼看他家二叔的一根筋又上来了, 懒得再和他解释, 他觉的是就是吧。
【刚刚放出的这个片段不知是不是大家对木匠皇帝朱由校最早期的印象,一心只有木工的皇帝, 不上朝的昏君。
这段影视作品是有依据的,并不是编剧瞎编乱造, 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木匠皇帝懒政的依据。
在清朝文人王士禛若著的《池北偶谈》中记载,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在宫中做木匠,斧头从来不离手,而奸臣魏忠贤就趁着明熹宗朱由校做木匠的时候来禀报朝政。
专心于木匠活的明熹宗朱由校则特别不耐烦,他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别骗自己就行。
于是阉权更加的严重,但是明熹宗朱由校却没半点察觉。】
影视剧的片段撤了下去,卡通朱由校再次上线,只见他头上几个大字,“勿扰。”
“果真是个昏君。”朱佑樘火气又上来了,恨不得扇朱由校两巴掌,可惜打不到。
他们大明怎么尽出如此奇葩的皇帝,又来一个专心当木匠的。
朱厚照仍旧不评论,他仅凭一本书一段话就否认一个王朝的帝王,着实轻率。
且还是清朝人所著的书,朱厚照觉得可信度更低。
【而王士禛若著的《池北偶谈》的依据则是太监刘若愚在崇祯年间写成的《酌中志》。
作为皇帝身边的朝夕相处的他太监,所见所闻是外人接触不到的第一首资料,按理说是有可信度的。
但是《酌中志》是太监刘若愚崇祯年间在大牢里写下来的,当时当政的是东林党。
所以这种情况下太监刘若愚写下的书不免会有一些偏颇。】
“所以正史上并没有朱由校因为做木工而不上朝?”朱厚照求问。
【《明史》虽然对明熹宗朱由校的评价相当的帝,但的确没说朱由校因木匠而彻底荒废朝政,只是肯定了明熹宗朱由校是真的很喜欢做木工。
《明史》还有《明熹宗实录》咱们稍后再说,先说说太监刘若愚写的《酌中志》,咱们看看同样一件事《酌中志》是如何记载的。
《酌中志》中写到,明熹宗朱由校做木匠的时候非亲近的大臣他不见,且有重要的事情时,明熹宗朱由校会让大臣们直接说,而他边做木匠边听。
等着大臣们汇报完了,明熹宗朱由校会说他都知道了,让大臣们用心的去做,老太监刘若愚认为此等行径是权利下放。
大家注意《酌中志》中最后一句话也证明是作者刘若愚自己的揣测,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这……”朱佑樘脸色一变。
此情此景,让朱佑樘不由的联想到他家儿子被黑的场景。
同样是史书抹黑,杀人诛心的文人笔杆子。
难不成这小子也被黑了?
朱佑樘闭紧嘴巴,他决定谨言慎行,听完再评论。
【所以单单从这两本野史上,咱们根本推断不出明熹宗朱由校懒政。
既然野史推断不出来,咱们就翻翻正经的史书,首先咱们看看明熹宗朱由校的上朝次数,这是最直观的数据体现。
若明熹宗朱由校当真沉迷于木工无法自拔,那他上朝的次数定屈指可数。
咱们还从《明熹宗实录》下手分析,之前分析明熹宗朱由校到底是不是文盲,咱们举了一个例子,天启元年十二月,内阁首辅叶向高上疏说夸赞过明熹宗朱由校勤奋好学。
大家可能觉的是明熹宗刚登基,新官上任三把火,万历和嘉靖不也是后期才摆烂的么。】
听神迹提到嘉靖和万历,朱佑樘就觉的心口发闷,他就不能听到这两个畜生的名字。
【那咱们就细数一下明熹宗朱由校自登基以来的上朝次数。
因为天启四年的实录资料的丢失,咱们就统计其他年份。
首先是天启元年到天启二年,实录上没有记载明熹宗朱由校上朝的记录,但从大臣的反应来看,此时的明熹宗朱由校还是个很勤奋好学的皇帝。
天启二年五月到天启三年十二月,这段时间《实录》上记载明熹宗朱由校一共上了80次的朝,平均下来一个月大概四次。
天启五年正月到天启六年十二月,这段时间《实录》上记载明熹宗朱由校一共上了98次的朝,平均下来也是一个月大概四次。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