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被崇祯帝朱由检如此“质问”,殿上的大臣没一人敢接话,作为文臣的他们专攻治国,平定天下事他们武将的事。
朱厚照看向殿下众人,觉的他们的神情相当有趣。
【正在此时,还真有人站出来了,此人正是大臣袁崇焕,一位颇有争议的明末大将。
袁崇焕在宁锦之战立功后,不但没得到多少赏赐,反而被阉党弹劾为不救援锦州之罪。
最后袁崇焕被迫告老还乡……
好在阉党倒台,袁崇焕又官复原职,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和右副都御史。】
“手上有这样的大将,虽然不是顶好但也能用,咱大明怎么就亡了?”朱高煦再次不解。
【朱由检登基后,官复原职的袁崇焕入京向皇帝陈述兵务,并说出五年平辽的壮语!
其实袁崇焕说五年平定辽东,不过是安慰皇帝朱由检,但偏偏是一个敢说另一个敢信。
也不知朱由检对袁崇焕哪里来的信任,甚至都不问他的计划便大力支持。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袁崇焕只能硬着头皮上,但是在第二次上疏的时候,袁崇焕阐述了平定辽东的困难。
同时阐明要平定辽东,必须需要朝堂的配合,首先是充足的军饷、充足的武器以及充足的军队和将领。】
因为朱厚照武德充沛,殿中众臣并不觉的打仗是多难的事,毕竟他们陛下次次凯旋归来。
所以在军事上,正德年间的众臣们根本没后顾之忧,他们只担心武将集团的崛起。
【单单这几个充足就足够让明朝伤筋动骨,毕竟从天启年开始,朝堂年年欠下了大量的辽饷。
没办法征收税银根本征收不上来,皇亲贵族不交税,南方贵绅联合起来拖着不交税。】
“竟敢拖着不交?”殿上众臣心里嘀咕。
朱厚照对收税把控相当严格,有偷税漏税者直接抓到大牢,且偷一罚五,拖一罚三。
于此同时,朱厚照还取消了官员不纳税的政策,如此从根本遏制土地兼并,之前兼并土地是不交税,如今有多少土地交多少税。
当然,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碍于明朝官员的俸禄的确不高,取消税收的优待政策后,朱厚照还统一给大臣长了俸禄。
保证为官者能凭着自己的俸禄养一家人。
【即便得到崇祯帝朱由检的权利支持,但是袁崇焕的五年大计并没有实现。
咱们来分析分析为何袁崇焕的计划会失败,他杀毛文龙到底是对是错。】
【朱高煦】:毛文龙???
【咱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毛文龙,和袁崇焕不同,毛文龙没读过什么书,他能进军营还是因为亲戚关系。
他的功勋都是自己打出来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天启年间的“镇江堡大捷”,此次大捷歼灭了后金一千余人。
正是凭着这次大捷,毛文龙被加封为总兵,率兵坚守皮岛。
皮岛这个地方虽小,且与中原国土不土壤,为于后金的后方,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没当后金对大明发起进攻,毛文龙就在后金后方捣乱。
因为后金不擅长水军,因他们对毛文龙的大军无可奈何。】
这么一听,其实明朝后期还是有可用之人,朱厚照摩挲手指,心中再起涌起了建立海军的想法。
如今大明方才展开海上贸易,武装力量是基本保障。
【在《明熹宗实录》上便有记载,虽然大将毛文龙没能力打败后金,但是足以制衡后金大军。
后金每次率兵进攻辽东,都要先派兵提防毛文龙。】
【朱高煦】:所以毛文龙才是忠臣那个袁什么玩意是佞臣!
朱高煦一听毛文龙武将出身,立马带有滤镜,难道遇到一个不读书的。
【也不能这么说,大将毛文龙虽然有功绩,但同样也有罪过。
比如私自展开海外贸易,也就是走私早知道大明一直禁止海上贸易。
还有拥兵自重,身边没有监督的文臣,军马钱粮不受考核。
但是整体来说,毛文龙功还是大于过的,因此袁崇焕杀毛文龙才会有如此争议。
此话题争议比较大,咱就不详细说了,咱们只说结果,袁崇焕擅自杀害了毛文龙后,仅仅四个月后金再次攻打大明,这次直冲京城。
袁崇焕赶紧率兵勤王,和后金大军僵持了一个月,终于保卫京城。
同年十二月,崇祯帝朱由检下旨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自此之后,崇祯帝朱由检不在信任任何人,特别是东林党派。】
听到这,朱厚照不知该说朱由检什么好,这种迁怒于帝王来说根本没任何作用。
袁崇焕该杀么?在朱厚照看来他的确该杀,但是杀的时机不对。
要不朱由检就在他擅自杀武将毛文龙时动手,要不然就为辽东安稳不追究袁崇焕责任。
而朱由检却选择了最坏的选择,在袁崇焕护主有功的情况下下旨赐死,如此让大明前方后方都失去将领,完完全全给后金送机会…
殿上众臣也震惊于后朝皇帝朱由检的做法,相比之下,他们忽然觉得他们陛下是明君。
众臣看朱厚照的目光都变了,果真,人还是需要对比的,不然身在福中不知福。

【崇祯帝朱由检有多不信任大臣, 咱们从他换大臣的频率中便能看出来。
崇祯帝朱由检当政这十七年一共换了十九任首辅,嘉靖帝朱厚熜已经够能换首辅的,朱由检竟然比朱厚熜还能折腾。
除了换了十九任首辅之外,崇祯帝朱由检还杀了七个兵部尚书。】
“这个朱由检和不上朝的万历帝当真是两个极端, 一个不任命任何官员, 一个玩命的换。”赵匡美感叹, “果真是大明的奇葩皇帝。”
“如此频繁的更换首辅, 难不成是为了和文官集团抗争?”赵德芳试图找出朱由检如今频繁更换首辅的原因。
讲真,能如此频繁的更换首辅说明大明朝的皇权并没有被架空。
听闻后朝帝王竟然更换了十多任首辅, 众臣不禁愕然,难不成明末就没有一个可用之臣?
人呢?科举选拔的人才呢?全部都死绝 了??
【接下来咱们就盘点一下被崇祯帝朱由检换下的首辅们。
崇祯帝朱由检刚登基时,用的还是天启期间的首辅班子,首辅为阉党黄立极,这个黄立极只当了三个月的首辅便被弹劾下台。
接下来崇祯帝朱由检开始下旨扩充内阁, 扩充的内阁名单由众臣推荐。
但是推选的十个人里有阉党又有东林党, 崇祯帝朱由检难以抉择, 于是抓阄, 十选六。】
抓阄!!
众臣的脸色一变再变,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入阁大事竟然抓阄决定?!
荒唐!简直荒唐!!
相比众臣的惊愕, 朱厚照和朱佑樘他们父子二人则十分淡定, 相比之前万历等人的奇葩操作 , 朱由检抓阄定官员不算太奇葩。
【被选中的六人分别是大臣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周道登和刘鸿训。
加上内阁原有的成员施凤来、张瑞图和李国普三人, 内阁一下扩充为九人。
上任的第二位首辅为大臣施凤来,此人也阉党, 仅仅做了四个月的首辅就被罢免了。
第三位首辅为李国普,李国普这人怎么说呢, 算半个阉党吧,为何说半个呢,李国普在入阁后总和阉党作对,但在魏忠贤执政期间他还能入内阁,要说和阉党没有一点关系是不可能得。
李国普担任首辅后,开始清算阉党。
等着阉党的党羽清算的差不多了,李国普上谏朱由检,他觉的如今阉党余孽已经清理的差不多,就算有漏网之鱼他们也不敢造次。
李国普认为朱由检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辽东以及流民上。
但此次上谏让崇祯帝朱由检怀疑李国普是不是包庇阉党,因此李国普被罢免。
李国普只当了两个月的首辅。】
朱高煦扒拉手指开始数,“这是一年换了几个?”
“二哥,三。”朱高燧一脸嫌弃,他这二哥上了战场和下了战场就是两个人,看来只有在打仗的时候他家二哥才会带脑子去。
【李国普一走,天启年间内阁的老成员算是都走完了,那么首辅就要从新晋的六人中选取。
于是崇祯帝朱由检大手一挥,任命来宗道为新任首辅。
来宗道的主张和李国普一样,他认为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流民引发动乱。
朝堂不应该再以“清剿阉党”之名进行党争,应该把关注点转移到内忧外患上。
来宗道的上谏惹恼了东林党,他们开始疯狂弹劾来宗道,同时崇祯帝朱由检也怀疑来宗道是不是包庇阉党。
重压之下,来宗道请辞,他只当了一个月的首辅。】
朱厚照的眉头越皱越深,完全无意义的皇权和党派之争,葬送的却是大明江山!
“党争。”朱厚照咬牙切齿,他看向殿上众臣,若谁敢开党争这个头他便立马杀鸡儆猴。
明朝的党派之争是从嘉靖开始的,如今的大明文官集团内部还没有党政之说,有的只是文官集团对武官集团的忌惮。
【接下来是第五位首辅周道登,一个毫无业绩的首辅。
前几位首辅被罢免的情形历历在目,周道登当首辅后吸取教训,严格执行“三不”原则。
绝不主动上疏,绝不表明态度,绝不发表意见,老老实实的当崇祯帝朱由检和众大臣的传话筒。
因此在《明史·周道登传》对他的评价是不学无术。
举个例子,有次崇祯帝朱由检问周道登,“为什么宰相要用读书人。”
周道登给出的答案是,“等臣回去查查书。”】
“这样的人如何做首辅?!”一臣子被气的直接道。
其他大臣的想法也是如此,这样的人怎配为臣!!
朱厚照看殿上臣子义愤填膺的模样,有点欣慰,起码这些人还有为臣的责任心。
【周道登如此装傻充愣,最终崇祯帝朱由检忍受不了,让他卷铺盖走人。
周道登当了大概六个月的首辅,相比之前几位有作为的首辅,他当首辅的时间不短。
接下来上任的是大臣是韩爌,韩爌还是大臣袁崇焕的老师,东林党派。
后来因为袁崇焕的原因,韩爌被弹劾卸任首辅一职,他担任首辅的时间还算比较长的,大概有一年多。】
换!换!换!
天幕上出现几个大字,随后是卡通皇帝朱由检暴躁出场,他头上也有几个大字,“无人可用!”
【接下来该第七位首辅,大臣李标,他算是崇祯帝朱由检任用首辅中难得的清流。
大臣李标不站任何党派,他为官正直敢于直谏,在明末大臣中实属难得。
大臣李标上任后,立马看出当今王朝的弊端,党争。
无休无止的党争让臣不臣,君不君。
作为君主,本该解决内忧外患,如今却只盯着朝堂的革除阉党。
而作为臣子,本该为国效力,如今却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王朝兴灭。】
“说的好!”朱厚照叫好,李标之言说出了朱厚照的心声,“臣不臣,不配为臣。”
殿下众臣一眼不发,不知心中在想什么。
【为了消除党争,李标直言劝谏,他劝谏崇祯帝朱由检用人不能以这个人是什么党派为先,用人用贤。
李标这话又指出大明后期的弊端,党争之风,臣子有错,做帝王的也拖不开关系。
若帝王都以党派为用人标准,这不是变相鼓励臣子站队么。
阉党就一定是坏人?东林党就没有好人?好于不好,在于他们能为王朝做什么,而不是他们是什么党派。】
“说的好!”朱佑樘也大喊一声。
【李标如此直言不讳,可谓是半点不给崇祯帝朱由检面子。
而李标如此打击党争,也变相的触碰了东林党的利益,毕竟当下的崇祯帝朱由检正打击阉党,形式对东林党有力。
于是东林党开始疯狂的上疏弹劾李标,弹劾的罪名也是花样百出,甚至有人诬陷李标暗地支持与后金议和。
此情此景,李标终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李标辞官归乡,只当了三个月的首辅。】
听到这,众臣们心底发凉,他们没想到明末的王朝混乱到如此地步。
君臣之间毫无信任可言,内忧外患无人问津,有的只是无休止的内斗。
大明,如何变成这般?
【接着第八名首辅,成基命。
这也是一位不站任何党派老臣,早在天启年间成基命便上疏天启帝朱由校要消除党政,不要内耗。
随后大臣成基命便被魏忠贤打压,凡事被阉党打压的就会被自动归为东林党。
等着崇祯登基后,成基命再次被重用。
成基命接任首辅后,对袁崇焕一案秉公处理,尽量少的牵扯朝臣,特别是边境的将臣,成基命深知如今边境动荡,对袁崇焕一案要谨慎处理。
实际上,成基命之前就为袁崇焕求过情,他想保住袁崇焕的性命,无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正因为成基命在处理袁崇焕一案上公正的态度,引发其他大臣和崇祯帝不满。
成基命在任半年,便辞去首辅一职。】
卡通崇祯帝再次出现,头上几个大字,“不满意!”
朱佑樘看着天幕上和自己一样“勤勉”的皇帝朱由检,不知为何,朱佑樘特别想拖鞋揍他!
果真,庸君误国……
朱佑樘庆幸还好有神迹,自己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接下来咱们继续讲第九任首辅,周延儒,记住他的名字,咱们后面还会提到。
相比之前的首辅,周廷儒在任时间算是很长了,咱们一起看看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首先,周延儒是踩着“东林党”上位。】
“那他就是个好人。”朱高煦立马断定周廷儒是个好的。
朱瞻基跟着道,“二叔,神迹不是说过,坏人打坏人,还是坏人。”
朱高煦???

第245章
【和之前的首辅不同, 大臣周延儒上任后不但不反对党政内耗,反而自己开始与温体仁的党争。
有意思的是周廷儒和温体仁两人本是同盟,果然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最后在温体仁的打击弹劾下,周廷儒被崇祯帝朱由检罢免, 周廷儒在任将近三年, 算是崇祯帝任用时间较长的首辅。
接下来温体仁接替了周廷儒担任首辅一职, 他也是继周廷儒外第二个被列入《奸臣传》的大臣。
和周廷儒一样, 温体仁也是靠打击东林党派而受到崇祯帝朱由检的信任。】
卡通朱由检再次出现,只见他拿着“好人”和“坏人”的标签, 在东林党头上贴上坏人,在反东林党头上贴上好人。
“我觉得他做的不错,怎么就灭国了,还是大臣不行。”朱高煦道。
“朕问你,若战败, 是将领不行还是士兵不行。”朱棣问朱高煦。
朱高煦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的, “自然是将领不行。”
说完这话, 朱高煦似乎悟到了什么, 若战败是将领不行,那亡国便是帝王不行。
一个连臣子都驾驭不了的帝王就如同连士兵都驾驭不了的将军。
好的帝王会从自身反省, 没有能力的帝王才会把责任全部推到别人的身上。
就像朱由检短短几年换了将近十个首辅, 政策朝令夕改, 何以治国?
【温体仁上任后, 清廉不贪腐, 在明末实属难得。】
“那他是个好官。”朱高煦立马下结论,并且他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
【路人甲】:为官清廉不一定就是好官吧……
路人甲直接跟上一句, 只能说为官清廉是好官的拥有的品质之一。
【虽然温体仁为官清廉,但是他却不干任何实事, 主打的就是一个无为。
比如崇祯帝朱由检召开内阁会议时提关于军饷之事,让温体仁给出建议。
温体仁则称承蒙陛下不嫌弃自己愚笨并任命他为首辅,其实他自己愚笨不已,只知道不能欺骗陛下。
他只是写文章出身,军饷这种大事自然要听陛下的旨意。】
天幕中出现卡通温体仁,只见他手上拿着一顶高高的帽子,他来到卡通朱由校跟前,把手中的高帽子给朱由校戴上。
听温体仁的话,赵匡美起了一身鸡皮,“这大臣也太能谄媚了,什么好听说什么,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崇祯帝不会信了吧?”
“不然他怎么灭的国。”赵德芳一针见血道,“一个王朝的覆灭,从皇帝到臣子,一个脱不开关系”
“神迹也没说说咱大宋最后是怎么灭的。”赵匡美看向他哥,“不知之后神迹会不会再讲咱大怂,神迹还没讲到咱怎么灭的。”
赵匡胤……
【朱由检听此,并不觉得温体仁虚假,反而觉的他很忠良。
由此可见温体仁真的太了解崇祯帝朱由检了,他知道朱由检好猜疑忌朋党。
为了稳固住自己的地位,温体仁特意选庸才入朝,以防有人取代自己。
甚至他会特意找人弹劾自己,营造出自己被孤立的假象,如此让崇祯帝朱由检更加信任自己。】
“奸臣。”朱厚照道,同时又在心中怒斥朱由检的蠢钝。
【在温体仁当首辅的这几年,因为没有任何作为,大明每况愈下,内忧外患。
和庸君误国一样,庸臣同样误国,而庸君加上庸臣,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
最后温体仁被人查出结党营私,崇祯帝朱由检终于看清了他的真面目,温体仁被罢免首辅之职。
他在职四年,是崇祯时期在任最长的首辅。
接下来第十一位首辅是张至发,他上任后就学习自己的前辈温体仁,开始拍马溜须 ,结党营私。
因此他在位只有一年便被罢官勉职。】
听秦朝这段历史的时候,秦始皇嬴政表情一直相当严肃,他身旁的扶苏亦然。
“扶苏,大明为何后期无可用之人。”秦始皇嬴政又开始提问模式。
听了这么久神迹,秦始皇嬴政知道培养继承人的重要性,因此开始着重培养公子扶苏。
扶苏一直很认真的听神迹,并且认真思考,“党政之乱,已经耗尽了大明臣子的气节,难出贤臣。 ”
秦始皇嬴政没有评定扶苏之说对错,眼神转向神迹,继续听神迹所述。
扶苏却知道这是自己父皇对自己的肯定,于是他更加认真仔细的听神迹所述,不辜负自家父皇对自己的培养。
秦,绝不会二世而亡。
【紧接着第十二位首辅是大臣孔贞运,他的身世可是大有来头。
孔贞运是孔子的第六十三世孙,并且学识渊博,写一手好文章。
最难得可贵的是孔贞运和东林党或阉党都没有牵连,从不结党营私。
崇祯帝朱由检对他寄予厚望,但是这样的孔贞运只适合做学问,没有治国的能力。
他在位两个月后,便被罢免。】
暴跳如雷的卡通皇帝朱由检再次出现的天幕上,他头上几个大字,“不行!全都不行!”
【第十三人首辅是大臣刘宇亮,同样也是个无党派的大臣。
从这大家可以看出,崇祯帝选用人才的标准已然变成了无党派之臣。
相比之前的首辅,大臣刘宇亮对江山社稷是有一腔热血的,但是明朝被折腾这么多年,内忧外患如此严重,不是一日两日能解决的。
且大臣刘宇亮的能力的确一般,咱们举个例子。
后金皇太极再次率军攻打京城,明朝再次兵临城下,又到了天子守国门的时刻。】
乐瑶特意放出紧张的音乐,天幕前众臣随之紧张起来。
因为自家新帝太能打,正德年间的大臣们早就不怕外敌,头一次,他们觉的如此庆幸。
【眼见外有后金兵临城下,内有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大明王朝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大臣们有支持迁都的,有支持议和的,还有支持死守首都的。
不像宋朝皇帝,明朝皇帝除了朱叫门之外,其他帝王还是有骨气的。
崇祯帝朱由检选择死守京都,于是他调回了正在平定流寇之乱的卢象升。
但是崇祯帝对卢象升并不信任,于是派出太监高起潜作为监军,用太监来制衡卢象升。
如此关键时刻,让太监监军结果可想而知。明军惨败且损失惨重。】
卡通朱由检再次出现,仍旧是指责脸,头上几个大字,“无能之臣!”
“你有能耐,你有能耐你自己上!”朱高煦被气的不轻,作为领兵的将军他最厌恶的便是不会打仗瞎指挥。
【朱由检一看卢象升不行急的团团转,此时身为首辅的刘宇亮站了出来,满腔热血的大臣刘宇亮提出自己愿意勤王抗敌!】
朱厚照殿下的大臣听到刘宇亮如此大义,纷纷赞赏,这就是他们文人的骨气!
谁说他们文臣不能打仗!关键时刻还得是他们文臣!
【他就是第二个于少保!】
不知哪个大臣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于是崇祯帝朱由检便下来罢免了卢象升的总督之职,让首辅刘宇亮代总督之职。
要知道明朝一般让文臣监督武将,很少有文臣直接调兵遣将。
但是刘宇亮还没赶到前线就听前方传来噩耗,大将卢象升在和清军对抗中殉国。
刘宇亮一听,立马觉的自己肯定不是清军的对手,于是他决定先去河北晋州那守城。
虽然不能迎敌,起码先拖住敌人好留给崇祯帝朱由检决策的时间。】
方才还视刘宇亮为第二个于谦的众臣瞬间被打脸。
【但是当刘宇亮来到晋州时,当地的知府陈弘绪却不开城门,他认为刘宇亮身为督师应该奋勇迎敌才对,怎能胆小怕战!!
刘宇亮被气的不行,但是知府陈弘绪就是不开门。】
天幕中出现两个卡通大臣,他们中间隔着一道门,门外的大臣疯狂的锤着大门,头上两个字,“开门!”
门里的大臣使劲抵着门,头上同样两个大字,“不开!!”
【无奈之下首辅刘宇亮只能退守保定,并上疏撞告大臣陈弘绪。
崇祯帝接到大臣刘宇亮的告状,立马下旨降罪陈弘绪,要把他罢官。
晋州的老百姓都为陈弘绪,朝中大臣也为陈弘绪求情,崇祯帝为了安抚人心,虽然没有罢免陈弘绪,但是还是给他降职了。
后来大臣刘宇亮又发现天津的总兵刘光祚为了保存实力,竟然消极怠战。】
“自己不打仗,还说别人消极怠战,他哪里来的脸?!”朱高煦就差破口大骂了,就不能让文臣带兵!无勇无谋!
【刘宇亮作为首辅兼督师命令刘光祚全力抗敌,但是对方不听。
于是刘宇亮继续告状,崇祯帝得知后让刘宇亮当着众士兵面前把胆小怕事的刘光祚给杀了!
万万没想到,崇祯帝的命令刚下,刘光祚就打了胜仗……
刘宇亮觉的这个时候不能杀刘光祚,于是上疏给崇祯帝,让刘光祚功过相抵。】
众臣???
朱佑樘???
朱厚照……
【崇祯帝朱由检气恼不已,觉的刘宇亮把自己当猴耍,加上朝中的大臣弹劾,于是崇祯帝朱由检又罢免了刘宇亮的首辅之职。
刘宇亮只当了不到八个月的首辅。】
卡通朱由检再次出现,头上几个大字,“无人可用!都是庸臣!”
卡通朱由检气急败坏的模样落在直播间众帝王的眼中,并无人同情他。
【接下来上任的就是把刘宇亮弹劾下去的大臣薛国观。
他也是继嘉靖年间首辅夏言后,第二个被皇帝赐死的首辅。】

“难不成是第二个严嵩?”朱佑樘第一反应就是嘉靖当政时期任用的奸臣严嵩。
朱厚照和他爹朱佑樘的反应一样, 且二人的心声都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众臣见自家陛下还有太上皇竟然能与神迹对话,内心惊叹不已,原来那传闻竟是真的。
多年前宫中就有传闻,传闻说皇帝朱佑樘和太子朱厚照能通佛祖, 如今看竟然是真的。
难不成先皇和陛下一系列的举措都是得神迹指点?
别说, 众臣们还真猜对了。
【接下来咱们就说说首辅薛国观到底做了什么, 竟然让崇祯帝朱由检下令处死。
薛国观担任首辅后, 大明的局势愈发艰难,此时的崇祯帝朱由检让国库空虚弄的焦头烂额, 于是他让薛国观出主意,如何解决当下困境。
薛国观提议体倡捐赠和征收亲贵,就是向明朝的有钱人要钱,比如那些皇亲国戚们和富贵乡绅们。】
“竟然不是奸臣。”朱佑樘有点吃惊 ,他原本以为不择手段上位的薛国观是个奸臣, 如今看来竟然不是。
朱厚照倒是好奇, 如此直接的要钱, 当真能要出来?
要知道朱厚照为了让那些富贵乡绅吐钱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各种严查弹劾,站在大义的立场要的他们无话可说, 如此还遭到了他们顽强抵抗。
【崇祯帝朱由检同意了薛国观的提议, 并且二人分工明确, 崇祯帝朱由检向皇亲国戚钱, 而大臣薛国观则向富贵乡绅要钱。
可钱哪里是那么好要的, 这些大明的蛀虫拿钱可比自己的命更重要。】
卡通朱由检出现在天幕中,他头顶两个大字, “给钱!”
【崇祯帝朱由检先从武清侯李国瑞下手,但是没想到李家是要钱不要命的, 为了保住自己的银子,李国瑞变卖了自己的家财。
营造出自己被朝堂逼迫的倾家荡产的模样。
崇祯帝朱由检恼怒,于是剥夺了他爵位,李国瑞一看崇祯帝夺了自己的爵位,并且还要惩罚自己,一下子被吓死了。
李国瑞一死,让其他的皇亲国戚岌岌可危,他们生怕自己成为崇祯帝朱由检的下一个目标。
皇亲国戚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钱财,开始了一场谋划,此时正值崇祯帝朱由检之子五皇子重病,于是宫中谣言四起。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