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谣言说,太后已经化身为菩萨,她见崇祯帝朱由检对外戚如此无情,于是要惩罚皇帝皇子。】
“这是哪里来的菩萨,不普度众生还想着自己亲戚?”赵匡美吐槽,“这些皇亲国戚找理由就不能找个靠谱点的,简直荒谬。”
“他们不会对皇子下手吧?”赵德芳道,他感觉那个五皇子有点危险。
“还真说不准,毕竟是大明的臣子。”赵匡美觉的他侄子这猜想很有可能,毕竟大明已经有两个易溶于水的皇帝了。
而赵德芳心中所想也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并且还点名了朱厚照和朱由校易溶于水。
【赵德芳】:他们都敢杀朱厚照和朱由检,杀个皇子又算什么。
众臣见神迹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吓的众臣惶恐。
“陛下,臣等冤枉。”众臣齐刷刷的跪下,有的臣子惶恐是被如此大逆不道之举惊吓,有的臣子惶恐则是心中所想被戳破。
朱厚照仔细观察每个大臣的神情,并牢牢记在心中。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五皇子不久病逝了,至于五皇子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咱们手上也没相关证据,就不妄作推测。】
听到五皇子死,众臣更是惶恐不已,仿佛什么东西被做实了一般……
朱佑樘和朱厚照倒是淡定,毕竟他俩已经听了许多大明非正常死亡的皇帝。
【五皇子死后,不知崇祯帝朱由检是是是受到了惊吓,他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崇祯帝朱由检立马加封李国瑞的儿子李存善为侯,并且将之前收缴的李家金银全部归还。
不仅如此,崇祯帝朱由检还将所有的锅全部甩到了薛国观身上,若不是薛国观主张和皇亲国戚要钱,皇子如何会死?!】
朱厚照???
朱佑樘???
“这个没担当的东西。”朱棣忍不住骂道,他没想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会没担当到如此地步。
【正值大臣袁恺对薛国观的弹劾,崇祯帝朱由检就着弹劾直接赐死了薛国观。
实事求是,薛国观本身就有污点,比如贪污受贿,从这方面看他的确该死,咱这点不洗白。
但是崇祯帝朱由检在重用薛国观后将他处死,如此明显的过河拆桥,日后还有哪个大臣再敢站到皇帝一方呢?】
卡通朱由检再次出现,这次的他满脸愁容,头上几个大字,“都是他们的错。”
【接下来咱们继续说下一任首辅范复粹,这位首辅是自己辞职不干的,他看清了大明已经无力回天。
到这大家可以看出,即便是有能力的大臣也不愿为大明做出贡献,这些大臣的一腔热血在党政和皇帝的猜疑中消失殆尽。】
党争误国!
几个大字出现在天幕上。
秦始皇嬴政重重的刻下这几个大字。
【接着便是第十六位首辅,张四知,对于这个首辅,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建树。
他一上台就被言官各种弹劾,德不配位。
张四知每日的工作就是想法和崇祯帝解释自己,根本无心国事。】
【朱高煦】:说人家德不配位,那些文官怎么不看看自己!
朱高煦的吐槽出现在天幕中,朱高煦听到言官二字就特别嫌弃。
【实事求是,大臣张四知的确是德不配位,在清朝推翻大明王朝后。
被俘虏的张四知第一个投靠满清,成为了投靠清朝官员中官位最高的明朝大臣。】
众臣!!!
此时的明朝大臣还是有骨气的,他们听说作为首辅的张四知竟然投靠后金,满心震惊。
被俘虏后不该以身殉国么,如此苟活当真丢尽了他们文臣的脸面!!!!
【随后崇祯帝朱由检见张四知实在不行,于是又罢免了他,再次换上了之前做过首辅的大臣周延儒。
崇祯十四年九月,大臣周延儒再次接任首辅一职,此时明朝的形式愈发严峻。
到了崇祯十六年,清军再次兵临京城,朝中已经无官员可用,只能让周延儒以首辅之名带兵抵抗清军。
但是周延儒根本不会带兵打仗,等到了通州后,他畏惧清军根本不敢出征。
畏惧出征也就算了,但是周延儒还要面子,向朝堂谎报军情,说自己的大胜。
等着清军抢夺够了自己出关后,周延儒又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说是他抵御的清军。】
众臣已经听不下去了,他们觉的自己的脸面已然被后世的这些臣子们给丢光,文臣的气节已然全无 。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崇祯帝朱由检还把周延儒当真了明朝的英雄,大肆奖励。
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其他大臣开始弹劾周延儒在通州的所作所为,崇祯帝知道后大怒,于是下令处死了周延儒。
这是崇祯年间第二个被处死的首辅。】
【接下来崇祯帝朱由检任用大臣陈演作为首辅,一个丝毫没有才干之臣,任用他的原因是他无党派。
陈演担任首辅后,遇到李自成率起义大军从陕西直逼京师而来,众臣都请命让大臣吴三桂的大军赶紧进京抵挡农民起义。
但是陈演出却觉的农民起义不是事,清军才是最大的威胁。
没想到李自成直接攻破了陕西,此时吴三桂再来救援已迟。
朱由检下令罢免陈演,让蒋德璟担任首辅,此时的大明面对关外的清军和关内的李自成起义军。】
听到这,朱厚照不住心口发闷,虽然知道大明要亡,但真听到这一刻心里还是难受。
朱厚照难受,殿上众臣同样也难受,仿佛亡国近在眼前。
众臣开始纷纷自省,为何大明会变成这般,他们本以为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可以救国,最后为何……
朱佑樘看着殿上众臣苦恼的样子,心中颇为不屑,“你们不官官相护,为自己争利,大明能亡?!”
朱佑樘的话再次出现在天幕中。
“臣等冤枉。”众臣再次喊冤。
“朕绝对不会冤枉任何一位臣子,明日起朕就派人清丈田地,绝不放过一位贪赃枉法之臣。”朱厚照道,正好借着神迹进一步推进一条鞭法!
解决土地兼并是当务之急,攘外必先安内,有土地种才不会有农民起义。
百姓有银子交税 ,才有足够的银子加强边防,所有的事情环环相扣 。
【面对大明如此局势,蒋德璟知道自己无力回天,于是他上任仅仅一个月就请辞。
焦头烂额的崇祯帝朱由检接着换魏藻德为大明的最后一任首辅,但是魏藻德上任并没有任何作用。
平日里口若悬河的他此时拿不出半分主意,在李自成攻破京城后,他竟然直接迎接李自成为新帝。
当然这样的人也没什么好下场 ,李自成见不惯这些的小人,并认定他是贪官让他交出银子,最后魏藻德被折磨而死。
以上就是崇祯帝朱由检在任期间任用的所有内阁大臣,从这十几位内阁大臣,咱们也能看出明必然灭亡的结局。】
乐瑶不由叹了一口气,对于崇祯帝她不大好评价,也不能说大明后期无人,只是好的人到了崇祯帝手上……
怎么就不行了?
【朱高煦】:朱由检这小畜生结局如何,不会是投降了吧?
朱高煦求问,他已经准备好骂朱由检的话了!
【崇祯帝朱由检还是有骨气的, 他虽然没有守住国门,但是做到了君王死社稷。
崇祯帝朱由检在李自成攻破京城前,他来到煤山自缢,在此结束自己的一生。
相比宋朝末年的悲壮崖山海战, 陪着崇祯帝朱由检上路的只有他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承恩…】
卡通朱由检出现在天幕上, 他面前一颗老枯树了, 身边站着一个太监。
此情此景看起来着实悲凉。
于是同时, 乐瑶还配上了悲凉的音乐,不管崇祯帝朱由检执政能力如何, 起码作为帝王的骨气还是在的。
“咱们大宋就是缺明朝皇帝的骨气。”赵匡美不由感叹,大宋那些畜生当真是一个跑的比一个快。
赵匡美不由的想起他们大怂的雪乡二圣,那两个混蛋玩意……
赵匡胤跟着叹了一口气。
“单是皇帝有骨气有何用,众臣早已背弃。”赵德芳同样叹气,语气带着唏嘘。
得知朱由检自缢身边只有太监陪同, 赵德芳有些想不明白, 就算杨广死那会, 身边也不止一个太监。
为何明朝末期会出现如此状况, 当真一个有骨气的大臣都没有?
同样感叹的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君王死社稷。”李世民喃喃道。
如此悲壮之举该夸赞才对, 但是一国之君为何会到如此境地, 无一个臣子追随, 无百姓吊唁, 他在任期间为百姓做了什么, 为何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只因他以身殉国就该被称赞么?
唐太宗李世民在心中连连发问。
见到眼前的卡通朱由检如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朱厚照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值得肯定的是朱由检留下了作为帝王最后的尊严。
众臣们面面相觑, 他们没有想到帝王尚能殉国,但是没有一位臣子跟随……
为何会这般……文人的骨气哪里去了?
还有, 那些武将哪里去了?为何不誓死抵抗?
众臣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
【文臣】:武将呢?
【路人甲】:当真是皇帝甩锅给文臣,文臣甩锅给武将。
【前面咱们光说了崇祯帝接连换了十多任首辅,还忘了说崇祯帝还换了十几个兵部尚书,同时还杀了七个兵部尚书。
至于武将,明朝后期重文轻武,史册上已然找不到太多关于武将的资料。】
众臣再次沉默,心中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崇祯帝朱由检死前留下了遗诏,在遗诏中崇祯帝朱由检写下了那经典的一句话,“诸臣误我!”
有人说崇祯帝朱由检临死之前还在甩锅给众臣,有人说崇祯帝朱由检临死之前终于看清了众臣的丑恶嘴脸。
到底是臣误帝王,还是帝王误臣,想必大家听了这么久的明史心里有自己的答案。】
【朱高煦】:那些当官的什么下场!!!
朱高煦没想到朱由检这小子还挺有血性的,竟然以身殉国,之前准备一肚子骂人的话如今也排不上用场,弄的他相当憋屈。
不但朱高煦好奇,一向在吃瓜最前排的赵匡美也特别好奇这些官员的下场。
“太子,朕问你,为何明末无一人殉国。”赵匡胤问太子赵德芳。
“党争之祸。”赵德芳思考片刻道,因为党争的排挤打压,但凡有见识的大臣都被排挤出局,剩下的那些臣子是什么货色不用想变知道。
内耗到最后,剩下的只有自私自利的垃圾,党争当真是是误国。
【这些大臣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李自成攻破京城后,开始对这些官员和富贵乡绅们进行清算。
没办法,李自成当时起义可是打着“均田免粮”的名号,但是养兵是需要银子的,一个王朝的运转是需要银子的。
光有口号是不行的,李自成要维持自己的军队就必须要有银子。】
【朱高煦】:这个李自成是什么来头?
让粉丝朱高煦这么一问,乐瑶忽然发现自己似乎还没介绍过李自成这个人物。
虽然看明史的粉丝应该都知道李自成 ,但是作为科普历史的主播,乐瑶还是负责的科普一下。
【咱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李自成。
李自成原本是明朝的一名小卒,崇祯帝为了节约国库开支,因此“大裁员”。
被裁员的李自成回乡又遇上天灾,但是朝廷的苛捐杂税半点没减少,于是百姓过不下去发生了起义。
而李自成就是起义的东风,一路打到了京城,开创了大顺王朝。】
朱厚照的表情愈发严肃,而他心中对崇祯帝朱由检的怜悯渐渐消散。
昏政层出,就算朱由检有一颗想当好皇帝的心,但最后造成民不聊生,那就是他的失败。
【李自成为了维持王朝的开销,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抢。
专门抢有钱人的,比如明朝的官员还有富贵乡绅。
交不出银子就上酷刑,直到他们能交出银子为止。
目前有种说法,说李自成一共从明朝这些臣子还有富贵乡绅那搜刮了七千多万两银子。
不过关于这点目前我没找到什么书面记录,倒是在《南明史》中有记载,记录李自成带走了三千七百万两,虽然没七千多万两银子那么多。
但是足以证明这些大臣是有银子的,只是崇祯年间的确是要不出来。】
【路人甲】:非要等亡国了才后悔,人啊。
粉丝路人甲不由感叹,想到之后那么多人反清复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好了,大明卷到今天为止就结束了,明天咱们开始新的篇章!】
乐瑶语气特别激动,她终于把冗长的大明王朝讲完了!终于可以换个朝代唠唠了!
听到神迹要开始新的篇章,秦始皇嬴政紧紧攥拳,心中有些许期待。
之前神迹已经讲完了大宋,中间还穿插讲了三国以及唐朝,如今又讲完了大明卷。
或许,下一个王朝是不是该轮到秦。
神迹再次消失,消失之前神迹也没透露下一个要讲的王朝是哪个。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啦!】
又是晚上八点,乐瑶准时打开直播间,开始新的话题!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明武宗朱厚照进入直播间】
【唐高宗李治进入直播间】
【圣神皇帝武则天进入直播间】
【明太宗朱棣进入直播间】
乐瑶一看,这次的粉丝和之前不一样了,多了两个新人粉丝,少了一个老粉丝。
本来乐瑶还在纠结今天讲什么话题,一看今天进入直播间粉丝的名字,她一下子有了灵感!
第248章
神迹再次出现, 还是和之前一样,不同平行时间间隔的时间并不一样,这次相差的时间间隔还十分的大。
像秦始皇嬴政还有汉武帝刘彻,仅仅隔着两天神迹就又出现了。
而朱厚照那边, 时间整整过去十年。
朱厚照没想到神迹会再次出现, 毕竟大明的历史已经结束。
再次看到神迹出现, 朱厚照感慨万分, 并且向神迹敬拜,可以说没有神迹就没现在的大明朝。
十年, 大明王朝在朱厚照的努力下,终于脱离了原有轨迹。
当然,也不能说是朱厚照一个人的努力,众臣也出了不少力,毕竟谁都不想当亡国之臣, 当年神迹所述的“诸臣误我”还历历在目。
并且民间百姓都知大明亡国之时只有帝王殉国, 而大臣们开门投降, 有钱给反贼却无银子救国, 百姓的认知很简单,神迹说什么他们便信什么, 在他们看来神迹就是天上的神仙。
要问百姓如何知道, 这就纯属巧合了, 上次乐瑶直播的时候讲到崇祯帝殉国那里, 天幕突然覆盖了整个大明朝。
如今当政的朱厚照一心向民, 采取的都是与民为利的政策,因此百姓更加认定皇帝是好皇帝, 明朝的大臣不是好大臣。
这么说吧,如今的百姓想跟着朱厚照造反!就一种很崭新形式的“造反”。
得民心者得天下, 此话果然不假,朱厚照如今下令一呼百应,说开海禁就开海禁,说展开贸易就展开贸易,朝堂来了一次大洗牌。
一条鞭法也实行的特别彻底,南方的富贵乡绅的阶级被瓦解,朱厚照之前提拔起来的寒门官员的崛起。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大义灭亲的取消了明朝立国以来的“养猪”政策,但没有一刀切,世袭到这一代为止,并且赐给的田地全部需要全额交税,交不出来的,土地归还朝堂,朝堂再租给百姓。
对外,朱厚照铁拳出击,把周围的外族打的服服帖帖,特别是日后的后金,为杜绝后患,朱厚照直接打的灭族。
如今的大明似乎又回到了当年的永乐年间,一片太平盛世。
【这次的话题是历史的上皇帝夫妇。】
眼看直播间又有“李治”又有“武则天”,乐瑶就配合一下戏精粉丝,讲讲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皇帝夫妇。
听神迹这么说,后世的皇帝便知道神迹要讲的是谁。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只有武则天。
但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以及刚刚上线的李治,这几个人却不知。
但是秦始皇嬴政隐隐觉的,神迹要讲的应该不是秦朝,毕竟自己连个正八经的皇后都没有。
汉武帝刘彻摸着下巴重复道,“皇帝夫妇。”
该不会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吧?女子为帝?
唐高宗李治是第一次见到神迹,正巧皇后武氏也在他身边,他们夫妇二人表现的相当淡定,并未有一丝慌张。
“陛下,面前黄团好似史书中的神迹。”皇后武氏打量着面前的神迹。
皇帝李治蹙起眉头,亦仔细打量,将面前黄团于书中描述神迹每处特征,果真相似。
因为皇帝李治和皇后武氏没有声张,除了他们两人外并没有人知道神迹降临。
皇帝武则天看着面前神迹,没有丝毫的慌张,甚至神情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神迹降临这种事情,在不知是否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皇帝武则天绝对不让旁人知道。
如今是她登基为帝的第一年,绝对不能有什么差错。
【大家应该知道我要说的是谁了,没错,这次的话题正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夫妇唐高宗李治以及他的皇后武则天!】
秦始皇嬴政听到神迹即将讲述的还是大唐那些事,心中稍有失落,但是秦始皇嬴政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他还是很愿意听盛唐那些事。
秦始皇嬴政让人把唐卷搬过来,继续记录关于唐朝相关事宜。
【提起唐高宗李治,不知大家对他是什么印象,第一反应是不是他和武则天惊天骇俗的爱情。
以至于对唐高宗李治到底有什么功绩全然不知。】
【路人甲】:现在很多电视剧不都把唐高宗李治塑造成无知的恋爱脑么。
粉丝路人甲出现,他没想到乐瑶竟然敢讲唐朝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死忠粉和黑粉可是不相上下。
路人甲在心里为主播乐瑶捏了一把汗,他怕有喷子出现。
【汉武帝刘彻】:什么叫做惊天骇俗的爱情?
【汉武帝刘彻】:难不成也和唐玄宗李隆基一样抢了自家儿子的媳妇?
汉武帝刘彻相当好奇,帝王也是人,也喜欢吃瓜。
【唐高宗李治应该比唐玄宗李隆基要好一些,毕竟唐太宗李世民已经去世,且武则天当时的身份只是才人。
不像唐玄宗李隆基那般,自己儿子还健在就强行的抢了自己的儿媳妇,要知道杨玉环当时的身份可是王妃。】
其他人还好,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嬴政二人还是震惊了一下,果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门。
各个朝代都有各个朝代的奇葩事。
下西洋途中,朱棣正在闭目养神,不想神迹出现。
如今大明太平昌盛,堪比大唐。
边境那边已经被朱棣完全平定,相比之前完全用武力平定,朱棣吸取了后朝经验,开通了边境贸易,重建丝绸之路。
朱棣的目标是建立以大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因此朱棣决定亲自下趟西洋 ,顺便看看新发现的陆地。
此次下西洋,除了朱高煦外,朱棣还带上了朱瞻基,而朱高炽还是和之前一样,以太子的身份监国。
朱高煦一脸兴奋,有幸又赶上了神迹,虽然神迹讲述的都是前朝的事情,但是他仍旧听的静静有味。
正巧航海中,闲来无事!神迹做消遣,简直美哉!
“爹,你说唐高宗这个算不算恋爱脑?”朱高煦问他爹朱棣。
一旁的朱瞻基一脸无奈,有种被内涵的感觉。
朱棣有些晕船 ,因此闭目不搭理朱高煦。
但是并不妨碍朱高煦自言自语,“但是他这恋爱脑比咱老朱家好,这武则天虽然是女子为帝,但是比咱们大明那几个混账玩意可好的多。”
朱瞻基……
虽然他二叔这话听着刺耳,但的确是事实。
“唐玄宗李隆基?”李治和武则天的关注点一模一样。
听神迹能透露后朝之事,李治和皇后武氏的眼神愈发严肃,同时也庆幸并未让外人入殿。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唠唠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爱情。
首先咱们先看看唐高宗李治为了扶持武则天坐上皇后之位做了多少努力。
众所周知,武则天的身份很特殊,毕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妃,在这种身份下,别说册立为后,唐高宗李治能把武则天收入自己后宫已然不易。
这也是为何唐高宗李治被后人说成恋爱脑的原因,为爱不顾世俗,实事求是,就是放在现代也挺惊世骇俗的。
咱们从另外的角度分析,能做出这样惊世骇俗之事的唐高宗李治当真是懦弱无能么?】
天幕中出现红彤彤的两个大字。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两个字,不由的蹙起眉头。
秦始皇嬴政把李治归入李隆基一类,不成器的东西,作为帝王,怎能被情爱所扰。
扶苏能明显看到自家父皇眼中的嫌弃之情,他家父皇心中果真是只有江山。
唐高宗,唐殿
看到天幕上这两个字,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互相看了一眼,二人没说什么。
李治则下意识的把自己的手覆在了武则天的手上,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而另一平行世界,已经为帝的武则天看着天幕中的“爱情”二字,眼神波动,龙袍下的手微微颤抖。
但是很快,皇帝武则天就恢复了平静 ,往事已去,人得活在当下。
“我倒是觉的唐高宗李治是个白切黑。”赵匡美分析道。
虽然大唐的历史赵匡美都知道,但他之前从未深入分析过,之前他对唐高宗的固有印象还真是懦弱无能。
现在听神迹听的多了,赵匡美学会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
“哥,你觉的呢?”赵匡美问赵匡胤。
赵匡胤展开唐高宗李治时期的领土地图,并未应赵匡美的话。
唐朝的版图已然是最好的证明。
【之前的事咱就不说了,咱们从武则天入宫后说起。
永辉三年,武则天和唐高宗生下的第一个儿子,李弘。】
第249章
【从李弘这个名字大家便可看出唐高宗李治对这个儿子的重视, 毕竟不是谁都配的上“弘”字。
母凭子贵,武则天从宫女一路升到昭仪,这还不算完在武则天生下皇次子李贤后,唐高宗李治打算加封武则天为宸妃, 要知道“宸”代表帝王, 可见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宠爱至极。
并且当时四妃之位已满, 武则天这个加封的确是越了规矩, 直接在四妃之上。
唐高宗李治这个想法一出得到了众臣的反对。】
天幕上出现卡通李治和卡通武则天,只见卡通李治拉着武则天直接飞升到皇位上。
两个人头上两个大字, “爱情!”
秦始皇嬴政皱起眉头,之前明朝皇帝已经够荒唐奇葩,没想到到了唐朝也没好到哪里去。
作为情爱绝缘体的秦始皇嬴政是完全理解不了恋爱脑的帝王。
他绝对不会为任何一个人放弃大秦江山。
秦始皇嬴政又看向公子扶苏,之前秦始皇嬴政只关心太子的教育问题,如今他又开始担忧恋爱脑的问题。
“这恋爱脑, 简直和大侄子你有一拼。”朱高煦道, 朱高煦平日只看兵书, 对前朝历史完全不感兴趣, 他就知道唐朝被一个女人篡位了,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正是因为武则天, 老朱家人特别提防外戚, 皇后都选的小门小户, 以防出现第二个武则天。
所以纵观明朝历史, 有文官集团和武将集团的抗衡, 有皇权和文官集团之争,亦有宦官和文官之争, 偏偏没有外戚。
朱瞻基……
怎么说呢,虽然唐高宗李治恋爱脑, 但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皇后的确比他的儿子们厉害。
听神迹所述当年之事,唐高祖李治看向身边的皇后武则天,道了一声,“值得。”
若是后宫其他嫔妃听到唐高宗李治的这一声值得,必定感动的梨花带雨。
但是帝后武则天却和她们不一样,她的眼神依旧清明,武则天深知唐高宗李治这一声“值得”到底代表着什么。
既然她得皇后之位,必然会还给唐高宗李治同等的价值。
听神迹提到当年之事,多年的记忆再次涌现,武则天看向自己的龙榻,随后她转身威坐,尽显帝王之气。
她从不怀念过去,只会向前看。
【但是唐高宗李治并未罢休,他势必要立武则天为皇后,即便众臣无一人赞同。
大家有没有觉的这个场面似曾相识?】
赵匡美摸着下巴,“是不是像明朝的那个老道长,朱厚熜?”
一旁的赵德芳眼神一亮,看得出他和赵匡美想到一起去了。
按理说提到恋爱脑,首先想到应该是大明皇帝朱瞻基还有那个朱佑樘。
但是赵德芳和赵匡美叔侄二人都觉的唐高宗李治可不是他们那样的“恋爱脑”,与其说立武则天为后是为了真爱,不如说这是一场权利之争。
赵匡美和赵德芳二人的心声出现在天幕上。
虽然讲的是唐朝那些事,但是朱厚照和朱佑樘父子二人还是听的相当认真。
吸取前朝的教训才能少走弯路。
“不该是像为父么,如何像那个小畜生?!”朱佑樘皱眉眉头,即便这么岁数,他对朱厚熜还是没啥好感。
偏偏朱厚熜那小子机灵,虽没了世袭的王位,但是竟然通过科举,如今还入朝为官。
想起这事朱佑樘就来气,按照朱佑樘的意思就该斩草除根,留着朱厚熜是个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