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新唐书》由范镇、欧阳修等人用了十七年的时间编纂而成。
当时《新唐书》编纂后, 还有人提议直接废了《旧唐书》, 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反对,反对之人在《新唐书》上找出了四百多处错误, 因此《旧唐书》得以保存下来。
如今因为神迹出现,赵匡胤更加注重唐朝史书的编制,对史料要求必须有根有据。
而一直跟着赵匡胤身边观看神迹的赵匡美便担任了收集资料的任务。
在收集资料当中,赵匡美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八卦,特别关于唐朝老李家的密事。
因此赵匡美问向神迹问这么多, 也是为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筛选史料。
赵匡美方才是一边听一边认真的记, 对于自己提的那几个问题他都记下答案。
第一条, 武则天杀女, 假
第二条,武则天杀子, 假。
第三条, 李贤不是亲生, 这条赵匡美还没写答案, 他等着听神迹分析。
听到这阿斗都一脸无奈, “唐朝皇后武则天是怎么得罪宋朝的文人?”
阿斗认定这次谣言还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造谣,毕竟前面已经有了再一再二。
“为了贬低唐高宗李治。”刘备分析, 刘备猜想这个宋朝应该就是取代唐朝的下一代王朝。
自古新的王朝建立自然是要贬低前朝,用前朝的昏庸来突现新建王朝的清明。
刘备猜对了一半, 诋毁前朝的确是为了突出自己王朝建立的正统性。
阿斗点点头,心道不愧是他家父皇,见解比自己深刻许多。
【的确是有这么一种观点,说太子李贤不是皇后武则天亲生儿子,而是皇后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武顺之子。
这个说法来源于《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宫中有此传言说太子李贤不是皇后之子,而是韩国夫人之子,被李贤听到了。
在《资治通鉴》中也有同样记载,和《新唐书》的说法如出一辙,
但是《旧唐书》中并没有相关记载。】
经典的卡通小人再次出现,这次是八卦的宫人,他们交头接耳,头上几个大字,“太子他娘是韩国夫人”
在他们身后,卡通李贤走了过去,头上同样几个大字,“不是亲生!!”
听宋朝从各个方面不遗余力的针对皇后武则天,公子扶苏心里那个念头愈演愈烈。
秦始皇嬴政看出扶苏有心思,“可有什么想法。”秦始皇嬴政问扶苏。
公子扶苏抿唇,“儿臣觉的,宋朝文人如此针对皇后武则天,怕不是…”
公子扶苏慎重的没有继续说,他觉的自己这个想法太为惊世骇俗,女子怎可能为帝。
“女子为帝。”秦始皇嬴政道。
公子扶苏猛然抬头,他没想到自家父皇竟然和自己的想法一样。
“可是女子为帝…”公子扶苏觉的过于惊世骇俗。
“女子为帝又如何。”秦始皇嬴政并不觉的有多惊世骇俗,再惊世骇俗能有后世的那些昏君奇葩?叫门天子,雪乡二圣,哪个不是遗臭万年的祸害。
被自家父皇这么一问,公子扶苏答不上来,对啊,女子为帝又如何呢…
公子扶苏没有想到自家父皇的思想会如此开明,不过细想起来,自家父皇似乎一直走在历史的前列。
他家父皇是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的帝王,实行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随便一项举措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
公子扶苏这才发现自家父皇是个多伟大的君王!
看着自家儿子崇拜的眼神,一向稳如泰山的秦始皇嬴政竟然别开眼睛,表情略微有点不自然。
【咱们一起来看看为何会突然传出太子李贤不是皇后武则天亲生的言论。
第一,李贤和死去的安了安乐公主是同一年所生,正常人怎么可能一年抱两。
第二,李贤不受武则天重视,相比其他兄弟姐妹差别很大。
第三,李贤被武则天杀害,若武则天真是李贤的娘亲,她怎忍心杀自己的亲儿子。】
听后世对自己的抹黑,武则天被冷笑,用混世魔王来形容自己也不为过。
后世越这样诋毁,就越显的他们的无能。
不得不说武则天的内心着实强大,若换成宋仁宗那样的皇帝怕早就破防了。
【当然了,目前主流的观点还是太子李贤是皇后武则天之子,咱们来细说一下。
首先,一年抱两并不是不可能,年初生安宁公主,然后一个月后怀上李贤,时间上是说的过去的。
第二点,关于李贤不受武则天待见,李贤刚出生不久便被加封为潞王。
在他两岁时就封为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
七岁时李贤改封为沛王,并加封为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
八岁的时候,李贤再次被加封为扬州大都督。
十一岁的时候李贤又被加封为右武卫大将军。
等着太子李弘去世后,同年六月李贤就被册立为太子。】
阿斗当真不理解后朝之人,怎么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到如此地步,这叫做不待见?!
倘若这就叫做不待见,那什么叫做待见,难不成一出生就加封为皇帝么!
【路人甲】:就武则天那个强硬的性子,若李贤当真不是她亲生的,她岂能让他当太子!
【至于第三条,目前太子李贤之死仍旧是个争议问题。
且古代君王杀子并不是件多稀奇的事情,权利面前无父子,亦无母子。
纵观古今,有几个太子能得好下场,看看汉朝,是汉景帝的太子得善终还是汉武帝的太子得到善终。】
汉武帝刘彻???
【路人甲】还有一点,若李贤当真是韩国夫人生的,唐高宗李治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了自己小妈,还怕认着一个儿子么。
看的出来,粉丝路人甲不赞成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的这一说法。
乐瑶点点头,她也觉的没必要,武则天都有长子了,还差李贤一个儿子么。
再者太子不是亲生之言随便一个宫人都知,未免太过夸张。
这种事情不该是机密之事才对么。
【咱们言归正传,继续之前的话题,在策立李贤为太子得情况下,为何治国的权利还是落到皇后武则天的手上?
首先说明李贤并不是草包。
太子李贤是有才能的,有过不不忘的本事,从小就熟读《尚书》、《论语》等。
咱们从方才说的李贤被册封的头衔就可看出,即便在李弘为太子的前提下,李贤仍旧是被重用的。
且在太子李弘身体不好的时候,李贤被派来辅助他大哥。
由此可见,唐高宗李治的确是做好两手准备,因此在太子李弘去世后,李贤被火速册封为太子。】
天幕中出现卡通李弘,只见他刚刚倒下他身旁的卡通李贤就立马跑过来,把太子二字放到自己头上。
“最是无情是皇家。”赵匡美感叹,“就想有的人为了皇位,逼死自己的亲侄子。”
赵匡美不由的想到赵匡义那个畜生 。
【咱们且看看唐高宗李治给太子李贤安排的太子班底,刘仁轨、戴至德、郝处俊、李义琰。
这些人都是之前辅助太子李弘的班底,可以看出唐高宗李治希望太子李贤能快速成长。
并且册封李贤为太子不久后,唐高宗李治就让李贤监国,在第一次监国中李贤表现的非常好,并得到了唐高宗李治的高度赞扬。
从这可以看出唐高宗李治是想放权给太子李贤的,且此时的李贤也是有能力做好太子之位。
那事情是如何演变成李贤被废呢?】
阿斗听的特别认真,神迹额的语言浅显易懂,连他都能听的懂,当真是学习的好机会。
阿斗特别好奇,这个李贤如此优秀,为何会被废呢?
【首先要从武则天和太子李贤的关系说起,虽然方才咱们论证,李贤大概率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
但是他们母子二人间的关系的确不怎么好。】
听神迹提到自己和皇子李贤关系不好时,武则天终究感叹,后朝总算说出一件真事。

【且武则天和太子李贤母子二人不合, 并不是从李贤被封太子才开始的。
咱们把时间往回推,在李贤十二岁那年,王族之间流行斗鸡,李贤便和自己的三弟李贤斗鸡比赛, 他的幕僚王勃写了《檄英王鸡》。
没错, 此王勃就是咱们的大诗人王勃, 也正是因为写了这篇《檄英王鸡》文, 直接断了王勃的仕途。
其实王勃的这篇文本意是夸赞李贤的鸡有多厉害,但是错就错在最后一句话上, “牝晨而索家者有诛,不复同于彘畜;雌伏而败类者必杀,定当割以牛刀。此檄。1”
咱们看看这句话里的典故,首先“牝晨而索家者”出自于《尚书》,“牝鸡无晨。牝鸡之晨, 惟家之索。2”意思是母鸡没有早上打鸣的, 要是有早上打鸣的母鸡, 这个家就会衰落。
“雌伏而败类者”出自于《后汉书》,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3”, 就是大丈夫不能和女人一样。
可以看出引用的这些典故都是无行当中贬低女性。】
武则天冷哼一声, 这就是让男子掌权太久的下场, 连圣贤书都对女性带有偏见。
“只会推卸责任的无用男人。”武则天道, 女子凭什么只当男人附属。
听到这, 公子扶苏明白为何后朝这个叫做王勃的官员会断了官路。
这和直接骂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没有什么区别,可唐高宗李治可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族他的下场终究悲惨。
公子扶苏很挺赞赏这位叫做王勃的官员, 大秦也应该培养敢于直谏的臣子,当然了, 是像魏征那样的臣子,而不是明末后期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官集团。
【“割以牛刀”则出自于《论语》的杀鸡焉用牛刀,意思是杀个小鸡干嘛用牛刀。
咱们连贯的翻译一下这篇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在斗鸡场上表现如同母鸡一般的公鸡,不能像对待其他家畜一样必须杀掉,而那些懦弱如母鸡的公鸡更应该弄死它们。】
天幕中出现卡通小鸡们,特别是母鸡,头上有大大的标注,看着刺眼。
阿斗眨眨眼睛,一脸疑惑,怎么神迹翻译的和他理解的不一样呢?
这句话不该是,早上打鸣的母鸡必须杀掉,害怕母鸡的公鸡更应该杀掉。
怎么看这句话也不像是在说斗鸡的事,这不是在讲杀鸡的事么,杀完公鸡杀母鸡。
【若是放在别的朝代,诗人王勃的这篇文没什么问题,可偏偏放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就有问题。
别忘了此时可是“二圣临朝”,唐高宗李治放权给皇后武则天。
牝鸡无晨这是内涵谁呢?雌伏而败类又是在内涵谁?!
且最后还用了“檄”这一个字,要知道这个字可不是随便乱用的,不出意料,王勃被罢官流放。
这也是太子李贤第一次和皇后武则天的矛盾。】
天幕中出现卡通武则天和卡通的太子李贤,本来两个人是挨着站,突然两人朝着旁边各迈一步,中间隔开一个人的距离。
【第二次矛盾激化是在李贤被册封为太子后,李贤召集了一批学者开始注释《后汉书》。
前面在第一监国中李贤已然在朝堂树立了自己的威望,如今再招揽学者,就如同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学馆。】
武则天面无表情的听神迹所述当年之事,历历在目。
武则天半点不后悔对自己亲儿子李贤的所作所为,战场尚无亲父子,何况是高堂。
“这个太子李贤着实可惜。”赵匡美叹气,在赵匡美看来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四个儿子出,李贤是最适合当皇帝的。
“我倒不觉的他可惜。”赵德芳和赵匡美的意见不同。
“他可是几个皇子中最出色的。”赵匡美道。
“野心不足,心太软。”赵德芳评价,“他学不来唐太宗,顶多是个李承乾。”
自打听了神迹,赵德芳看问题的角度越来越成熟。
赵匡美皱眉眉头,半天没吭声……
好像是这么回事。
【实事求是,太子李贤的确是两把刷子,他批注《后汉书》的确是精品。
对后人研究东汉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也正是因为这个成就,太子李贤又被称为章怀太子。
太子李贤批注的后汉书不仅得到了大臣们的肯定,唐高宗李治对李贤更是赞赏,还亲自下诰夸赞李贤。
全朝上下都在为大唐有一位好太子而高兴,唯独一人置身事外,此人就是皇后武则天。】
武则天神情自然,并没有因为神迹说自己而表现出惶惶不安。
没错,她的确不高兴了,是事实,她不否认。
唐高宗李治再次闭上眼睛,一脸疲乏,这个累不是装的,唐高宗李治的身体的确一日不如一日。
倘若他身体好一些,也不至于完全放权给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吐出一口闷气,他的心思武则天都明白,即便他什么没说。
“陛下,可是后悔了。”武则天问唐高宗李治。
“怎会。”唐高宗李治回的干脆,既然选择了他便不会后悔,再说,如今他已然无后路可退,后悔又有何用。
【咱们来分析分析皇后武则天为何不高兴,《后汉书》记录的事东汉的历史,而东汉最大的特征便是外戚当政。
就如同大宋的怂,明朝的奇葩,东汉主打的就是外戚 。
纵观东汉历史,一共有六个太后垂帘听政,外戚权利大到可以任意摆弄皇权。】
“东汉?!”汉武帝刘彻不禁皱起眉头,他大汉王朝怎么变成东汉了?
汉武帝刘彻求问神迹,但是他的心声却没有传到天幕上。
此时的汉武帝刘彻不想吃后朝唐朝的瓜,他就想知道大汉江山怎么就成了东汉 。
但这事着急没用,神迹就是不回答,汉武帝刘彻一点脾气没有。
汉武帝刘彻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来也奇怪,他叹的气倒是出现在了天幕上。‘
汉武帝刘彻……
相比于汉武帝刘彻,秦始皇嬴政淡定的多,都听到现在了,神迹愣是没透露出让秦国灭亡的秦二世是谁,他着急了么?
【此时大唐的局面和东汉有几分相似,只是皇后武则天手中的权利没有那么大罢了。
之前写《檄英王鸡》、如今又特意注释《后汉书》,如此不由皇后武则天多想。
武则天向来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她命北门学士编写了两本书送给太子李贤。
第一本书是《少阳政范》,这本是教导太子怎么执政的书,从中可以看出武则天对太子李贤执政方式的不满。
第二本书是《孝子传》,武则天赠这本书给太子李贤的意图就更明显了,让他要孝敬。
从皇后武则天送出这两本书,显然是表达对太子李贤的不满。】
天幕中卡通的武则天和卡通的李贤又各自向身边迈了一步,原本两人之间只有一个人的拒绝,如今间隔足足五六个人宽。
认真听神迹的阿斗很认真道,“这个太子李贤是个好样的!”
“这话何讲?”刘备问阿斗。
“他敢反抗外戚,做的好。”阿斗道。
阿斗跟着学了那么多治国之道,他深知外戚专政、宦官专政这俩是灭国的主要原因,因此他才夸赞太子李贤做的好。
【但是太子李贤似乎并不在意他母后的不满,谁让他背后有自家父皇撑腰。
别忘了,唐高宗李治可是亲自夸赞李贤《后汉书》批注的特别好。
没错,此时的唐高宗李治的确是站在武则天一方,夸赞《后汉书》就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 】
天幕中出现卡通唐高宗李治,只见他走到卡通李贤身边,头上两个大字“支持!”
【这个阶段,咱们明显可以看出来唐高宗李治是想放权给太子李贤,并且收回皇后武则天手里的权利。
若李贤继续好好表现,皇位触手可得。
随后两年李贤的确没有让唐高宗李治失望,李贤的确表现的不错并得到更多臣子的拥护! 】
天幕上呼啦又多了在群大臣,他们丝毫没有犹豫的站到了太子李贤一方。
卡通大臣的出现把卡通唐高宗李治挤到一边,而卡通李贤没有半点把他爹拉回来的意思。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皇权理应过渡到李贤手上,但是在仪凤四年五月,事情却发生了转机。
按照《旧唐书》所记,在李贤当太子地四年,李贤再次留守长安监国。
与之前几次表现不同,太子李贤这次监国却不干实事,贪图享乐。
而这个时间点也很有意思,按照《新唐书》记载,正是在这个时间点宫中传出太子李贤不是皇后武则天之子。】
【阿斗】:不是就不是他的儿子呗。
自打听李贤有胆识打压外戚势力,阿斗对李贤的印象好了不少,甚至开始帮李贤说话。
【李贤到底是不是皇后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意义还真特别重大的。
前面咱也提过,前朝封太子都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李弘死后,皇二子李贤自然而然成了嫡长子,因为由他继成皇位是最为正统的。
倘若李贤不是皇后武则天之子,那李贤随即就会失去嫡长子的地位,按照规矩他这太子之位可是不保。
于是太子李贤有那么一点慌。】
公子扶苏忽然觉若太子李贤登基,大唐不一定会变的更好。
不过四年而已,他就懈怠如此,可想而知登基后的慢慢岁月他又该如何。
【这还不算完,除了传闻李贤不是武则天亲生儿子外,宫中另一个谣言又四起了。】

【这个谣言的源头来自于一个叫做明崇俨的官员, 咱们简单介绍一下此人。
明崇俨出身士族并通过科举入朝为官,却十分精通术法。
咱们之前也说过,很多的名医其实都是道家出身,医道不分家, 因此明崇俨的医术也相当不错, 而这也成了明崇俨飞升的重要原因。
唐高宗李治常年患有风疾, 久病却无人可医治, 所谓病急乱投医,之前唐高宗李治是从来不信什么术法。
明崇俨的“术法”却大大缓解了唐高宗李治的风疾, 凭借这个本事,明崇俨成为了唐高宗李治身边的近臣。】
听到这,赵匡美的眼神又倏地一亮,显然他肚子里又有什么八卦。
“三叔,这个明崇俨怎么了?”赵德芳好奇的问。
“我在收集唐朝资料的时候, 有传闻武则天和此人的关系不一般。”赵匡美道。
而他的八卦之言亦出现在天幕上。
赵德芳看着他叔满脸吃瓜的模样, 一脸无奈, “三叔, 你收集资料的时候可别什么都听。”
赵德芳担心他家三叔收集些乱七八糟的资料,辱没前朝不说, 同时大大降低了他们宋朝的信誉度。
宋朝因神迹得以重生, 作为宋朝日后第二位皇帝, 赵德芳压力特别大。
命运能不能改变就看他这一代了, 他想让大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好的名声。
武则天周身气场愈发低沉, 背在身后的手攥成了拳头。
随后武则天冷笑道,“懦夫。”
那些文人如此贬低自己, 无非就是借着自己打压女性罢了,为的就是不让后世再出现第二个女皇。
用这种“黄谣”来诋毁女性, 当真是品行下贱。
武则天满脸不屑,她倒要听听后面还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等着自己。
乐瑶不由的叹了一口气,武则天身为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关于她的传言的确特别多,亦是真假难辨。
加上目前影视化,很多观点已经根深蒂固,大家根本不会翻开史书去一看究竟。
乐瑶并不是因为武则天为女帝就向着她,她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带有偏见的去看历史,把空穴之风当做正史来看。
【关于武则天和明崇俨的关系,只能说明崇俨的确是武则天一派,至于其他二人之间是否还有其他关系,并没有资料可以证明。
空穴来风之事,咱就不做分析。】
乐瑶并不想说这件事,本就没有依据,并没有什么好说的。
“荒谬至极!”皇后武则天咬碎一口银齿,比起另一时空已经为帝王的武则天,如今还是皇后的武则天情绪激动的多。
前面造谣自己杀子害女,如今又造谣自己和近臣有不可言的关系!他们为何要如此诋毁?!
唐高宗李治自然也被气的不轻,这是当着自己的面直接扣绿帽子,他们当真觉的自己是个死人?!
堂堂一国之君,即便病魔缠身也不至于被人带绿帽子,何况这人还是唐高宗李治信任的近臣。
其实这种谣言的传播起源于明崇俨频繁出入后宫,没有办法,谁让他要给唐高宗李治看病呢。
当然,当下是没有这种谣言的,等着武则天驾崩后民间这种谣言才起来,随后又被《新唐书》随手收入文中。
唐高宗李治夫妇激动后,快速平复情绪,继续听神迹所述,他们倒要看看后面还有什么诋毁之言 。
【言归正传,咱们来看看明崇祯到底说了什么话,让太子李贤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
明崇俨说太子李贤并没有帝王之相,又说皇三子李显有太宗之相,并夸赞皇四子李旦仁德。】
听到这,赵匡美不由感叹一句,“他可真敢说呀,他不死谁死。”
【总结一下,明崇俨的意思是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剩下的这三个儿子中,只有太子李贤最不适合当皇帝。
旁人要是非议储君之事定要被责罚,但是明崇俨不一样,他可精于术士,他所说的话都是天机。
明崇俨此话一出,李贤的危机感更甚。
毕竟之前宫中都有传闻,说自己不是皇后嫡子,如今又没有帝王之相,这不正好论证了第一条谣言。】
“堂堂皇帝怎能听江湖术士之言。”阿斗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若我定不会听!”他说的斩钉截铁。
“侄子,这事要换成军师说,你听不听?”张飞特别好奇的问,难得看他大侄子一身反骨,敢于说不。
“听。”阿斗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的。
张飞???
“你刚刚不是说不听么!”张飞一副大嗓门。
“相父是相父,相父说的话都是对的。”阿斗对诸葛亮是无条件的信任。
只要他家相父开口,让他废哪个太子他就废那个,相父说的都是对的。
对于少主的信任,诸葛亮很是感动,无以为报只能效忠季汉。
【但是在明崇俨说完此话不久,他就在自家府邸被杀了。
唐高宗李治得知明崇俨之死后龙颜大怒,毕竟明崇祯可治唐高宗李治的病,是李治唯一的希望。
杀了明崇俨可谓带走了唐高宗李治半条命。
于是唐高宗李治下令严查此案,并派出大臣狄仁杰,狄仁杰咱就不在介绍了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谁,大名鼎鼎的探案高手。
可奇怪的是办案一向雷厉风行的狄仁杰对案却一拖再拖,最终不了了之。】
“扶苏觉得明崇俨是谁杀的。”秦始皇问公子扶苏。
“若只从表面看,太子李贤最有动机,毕竟明崇俨动摇了他的太子之位。”公子扶苏开始分析。
公子扶苏分析的同时,其他大臣也在心里分析。
自打神迹开始讲明朝那些事,秦始皇嬴政便不在众臣面前观看神迹,只留公子扶苏在身边。
今日算是特殊,秦始皇嬴政在处理政务的时候神迹突然出现,在场是秦始皇嬴政的心腹之臣李斯和蒙恬。
因此秦始皇嬴政没有避讳二人。
蒙恬点点头,他赞同公子扶苏之言,唐太子李贤的确最有动机,但是最有动机的不一定就是凶手。
这就和带兵打仗一样,看似对方丢盔卸甲,实则诱敌深入。
一直不语的大臣李斯亦觉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若当真是太子李贤杀了明崇俨,那李贤当真不适合当太子。
杀什么明崇俨,若真想称帝,应该杀对他威胁最大的皇后武则天才是。
“但是唐太子得动机太为明显,倒显得有些刻意。”公子扶苏觉的明崇俨并不是李贤杀的。
“皇后武则天亦有动机,虽然明崇俨是她的心腹,但是明崇俨之死可作为废太子得导火索,对她而言是件好事。”扶苏觉的皇后武则天也有可能。
“不过,此陷害意图太为明显,从之前的权谋来看,皇后武则天不至于如此。”公子扶苏又否决了自己的想法。
当真是看谁都觉的事凶手,小看谁又不是凶手。
公子扶苏看向他家父皇,秦始皇嬴政对公子扶苏的分析没发表任何评价,显然公子扶苏并没有说出秦始皇嬴政心中的答案。
【随着明崇俨之死的不了了之,这件事情也应该告一段落。
但谁成想一年之后,此事却来了大转机,忽然水落石出了。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武则天得知李贤有龙阳之好。于是下来逮捕李贤养的男宠赵道生。
万万没想到赵道生直接供出太子杀害明崇俨之事,于是武则天派人搜查东宫,竟然搜查出百副盔甲。
私藏盔甲可是大事,太子李贤以谋反之罪被废除流放。】
阿斗听的目瞪口呆,事情的发展远远超过他的想象,“相父,唐太子是真的造反还是被人陷害?”
阿斗想不明白,明明之前表现的那么好的一个太子,怎么说颓废就颓废,说造反就造反了呢!
【太子李贤再次被废,唐高宗李治辛辛苦苦培养了五年的太子,又打了水漂。
因此唐高宗李治不得不再次重用皇后武则天,继续放权。】
【赵匡美】:果然论权术,太子李贤赢不过他娘。
在赵匡美看来,这是一场政治斗争,而这场斗争最终胜利者是皇后武则天。
果真是战场无兄弟,朝堂无父子,不对,是母子。
【的确从表面看的确是皇后武则天赢得了最终胜利,但是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咱们都仿佛忽略了一个人,一个极其重要的人,唐高宗李治。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重生真千金在  才不要当万人  专刀火葬场,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