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7
李旦忽然又觉的眼前的神迹是真的神迹,不然它怎么有胆量谈酷吏。
听神迹把酷吏政策归为反面政策, 汉武帝刘彻摸着下巴,这个观点他不予苟同,起码现在的他是不同意的。
治国不同于治家,要因地制宜。
就像汉朝开国之初, 列祖列宗在吸取了秦的教训, 实行休养生息之策, 但看看大汉王朝被匈奴欺负到什么地步, 若不及时变法采用酷政,四方蛮夷只会更加肆无忌惮。
现在不变法, 后世则无法,现在不出征,后世则不安。
因此国之政策不能一概而论,就以太后身份登基的武则天而言,酷吏之策的确适合稳固皇权。
“扶苏, 你如何看待酷吏之政。”秦始皇嬴政问公子扶苏。
自打神迹出现后, 秦始皇嬴政特别注重培养公子扶苏, 若之前是散养, 现在则是严父模式。
而公子扶苏也不负所望,几次的监国表现的都很不错。
监国期间, 太子扶苏总是温文尔雅, 却用最温柔的语气下最强硬的命令, 执行不利者处罚分明, 颇有始皇风范。
强硬又不失柔和的手腕, 让大臣们折服。
“儿臣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于武周皇帝而言, 酷吏是巩固政权的手段。”公子扶苏道,相比之前的非黑即白, 公子扶苏当真改变了很多,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分析看待问题。
“但凡事过犹不及,要看武周皇帝能不能把握好这个度。”公子扶苏补充道。
“恩。”秦始皇嬴政继续看向神迹,此等反应算是对扶苏的肯定。
李显听到武则天实行酷吏之政,心里没有半点意外,他家母后对亲生儿子都下的去手,实行酷吏之政算什么。
若由着他狠毒无情的母后作下去,那个劳什子的武周迟早被推翻!
【李显】:不过是第二个秦始皇罢了。
李显心中的想法再次出现在天幕上,当然李显的本意是想说武则天如同秦始皇一样的暴戾,并不是夸赞武则天。
可这话落在唐高宗李治耳中却很刺耳,毕竟秦始皇嬴政是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即便暴虐也掩盖不了这个事实。
武则天心头也不快,骂自己暴虐,没有政治头脑的蠢货。
李旦特别无语的看向他三哥,是不是有大病?说一句话得罪两个人。
但是李旦看李显的模样,似乎并不知道他自己同时得罪了李治和武则天。
秦始皇嬴政看着此弹幕从自己的眼前飘过,并没有多少波澜。
秦始皇嬴政并不在意后世对他的看法,不过是无力诳语的蠢货罢了,他们压根不配评论自己。
秦始皇嬴政不在意,公子扶苏却皱起了眉头。
“毫无长进,蠢钝如猪。”公子扶苏评论李显,可惜这话并没有出现在弹幕上。
作为直播间老观众,秦始皇嬴政和扶苏他们父子二人早知道并不是自己一个朝代在观看神迹,而是众朝一起。
天幕中出现的心声是真真正正的后朝之人,虽不能交流,但通过天幕的心声便可看出后朝之人的变化。
像之前的大明皇帝朱佑樘还有朱厚照,从他们的心声变化中,可看出后朝大明必有改变。
就算乐不思蜀的刘阿斗也在进步,可这个李显,显然和之前的朱允炆一样的没脑子。
【大家是不是提到酷吏就会想到武则天,但是酷吏并不是始于武周。
不同的王朝都有不同的酷吏,客观来说酷吏之政其实也算不上反面政策。】
乐瑶觉的方才自己说的不大严谨,主观臆断的把酷吏归于反面政策,这样不大好。
所以她特意的纠正一下,打算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分析武周时期的酷吏之政。
【路人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酷吏这个词就绑定了武则天。
粉丝路人甲出来吐槽,真的是一提酷吏就想到武则天,一提到暴政就想到秦始皇嬴政。
乐瑶为了纠正大家这个观念,打算简单的介绍一下酷吏的来龙去脉。
【若是追溯起来,从咱们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开始,酷吏就有了雏形。
从秦朝最早的商鞅变法,以严刑峻法来整顿大秦,随后的大臣李斯也延续了商鞅的严刑峻法。
可以说统一六国之前,雏形的酷吏的确颇有成效,当然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酷吏之政也为秦二世而亡埋下了种子。】
秦始皇嬴政没有想到神迹会忽然提到秦朝,算是意外收获。
秦始皇嬴政立刻展开秦朝的竹简,上面记录的东西相比其他王朝真是少之又少。
【而紧随秦朝的汉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开始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如大家所见,民生虽然发展起来,但是汉朝新的矛盾又出现,诸侯割据,于是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酷吏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
关于汉武帝刘彻时期的酷吏政策,咱们之后唠汉武帝刘彻专题时候再详细说。
可以看出要加强中央集权,酷吏之政的确是一把利刃。】
听神迹之后要专门讲自己,汉武帝刘彻眼神都亮了,虽然听后朝之事也很好,但是作为帝王更关心的还是当下之事。
“不知等到何时。”汉武帝刘彻特别想知道此次匈奴之战到底会不会胜。
汉武帝刘彻直播间的时间似乎和秦朝差不多,两次直播的时间仅仅差了一天而已。
虽然汉武帝刘彻对自己的决策都很自信,但若能预知天命则更好。
秦始皇嬴政听神迹会专门讲述汉武帝刘彻,说不羡慕是假的。
也不知神迹会不会专门讲述秦朝,秦始皇嬴政不多求,只要神迹透露出那个败家子秦二世是谁便好。
【到了武周时期,登基为皇的武皇武则天也采用酷吏政策,且她的目的也和之前众帝王一样,加强中央集权。
同样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但为何只有武皇武则天的酷吏之政被后人诟病呢,接下来咱们详细分析分析原因。】
武则天虽不在乎后世对自己的评价,从她以女性的身份登基后,武则天早就断定自己不会留下什么好名声。
但是听神迹专门分析,武则天还是以相当认真的态度对待。
【首先武则天采用的酷吏和传统意义上的酷吏不一样。
像汉武帝刘彻时期的酷吏都是正八经官员,虽严厉执法,但是为官还算清廉。
但是武则天采用的酷吏却是大批的市井之徒,也就是大唐底层的那些人。
这些人有共同的特点,他们没有文化,没有社会地位 ,自然也没有什么大义的价值观,并且这样的人往往对豪门贵族既谄媚又打心里厌恶。】
唐高宗李治一愣,他没想到武则天会采用这些泼皮无赖当酷吏。
不过细想一下,唐高宗李治便理解为何武则天会重用这些人。
李显则是满脸不屑,他家母后果真是寒门出身,当了皇帝之后竟然重用这些下等人。
李显看向他家父王,目光带着期盼,“父皇,赶紧废了母后!”李显在心中呐喊。
只要武则天一日为后,李显心里就不踏实。
如今李显把他家母后当做自己最大的敌人,他恨不得武则天当场暴毙。
只要没有武则天篡权,李显有自信把国家治理好,自己这几年的太子又不是白当的。
再说了,就算治理不好,也不会比他家母后差。
【阿斗】:为什么要重用这些坏人,为何不用忠臣?
阿斗觉的实行严苛的法例法并不是不行,无规则不成方圆么。
但为何要用坏人,难不成武则天和自己一样不会识人?
【武则天和汉武帝酷政之所以不同,还得从两人执政状况分析。
汉武帝刘彻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手下的那些官吏都是为了大汉江山效力。
但武则天篡的是李唐江山,是真正意义的改朝换代,但毕竟尴尬的是武则天手下还是李唐时期的大臣们。
在这种心不齐的情况下,武则天不可能用李唐臣子去打击李唐臣子。
虽有科举招纳人才,但是人才能不能全心全意的被武则天所用还是个变数,只有底层的这些人才更好掌控 。】
阿斗仔细听仔细想,“所以是无人可用下的无奈之举?”
阿斗话音刚落,立马得到来自诸葛亮赞赏的眼神。
李显听神迹说他家母后无人可用,更加确定他家母后不适合当皇帝。
皇位自然还是要他们老李家的人来坐!
武则天听神迹分析,竟全是她心中所想,这正是她为何采用民间泼皮作为酷吏的原因。
要的就是他们够无知,够大胆,也足够听自己的话。
【接下来咱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武则天时期的几大酷吏。】
【第一位, 索元礼,胡人出身,他算是武则天重用的第一位酷吏。
武则天临朝后,索元礼以告密者的身份上位, 他处理案子时的手段极其残忍, 往往一个案子会牵扯几十人至百人, 且人人都铁证如山的有罪。
也正是因为他“高效率”的结案率而连连晋升, 索元礼的晋升给朝堂的官员,尤其是投机取巧的官员一个信号。
想要平步青云, 只要不择手段的做武皇手下的疯狗就行。】
天幕中出现面目狰狞的卡通人物,只见他们个个双手沾满鲜血,头上几个大字,“都有罪!”
汉武帝刘彻一听,此酷吏非彼酷吏。
不过从帝王的角度, 汉武帝刘彻并不反对武则天的手腕, 只看她后期如何操作。
若在收回政权后能及时收手, 再收买一波人心, 则算她有政治头脑。
【第二位,大臣周兴, 和索元礼不同, 周兴原本是有能力的寒门, 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当了县令。
早知道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主要还是关陇世家和官勋贵族当权, 寒门跟难入仕途。
等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唐高宗的政策是重用寒门, 周兴本得机会,但无奈被人举报科举的成绩不够, 因此未得唐高宗李治重用。
明明在地方功绩很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晋升无望,按理说是个不得志的悲情人物。
但是他见索元礼通过酷吏平步青云,因此便效仿索元礼的判案手段,因此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
“果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赵匡美感叹,“当真是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全无大义。”
“君无大义,臣怎能有大义。”赵德芳叹气。
【第三位,来俊臣,一个彻头彻尾的地痞流氓。
举个例子,他因犯奸盗罪被捕入狱,为了自己开脱罪行,他竟然声称有人谋反。
自古以来谋反可是大罪,因此当时和州刺史、东平郡王李续则亲自审理此案。
但是假的真不了,来俊臣本就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东平郡王查明真相后,杖责来俊臣一百杖。
但是万万没想到琅琊王李冲谋反后,东平郡王李续受到牵连入狱,来俊臣竟然抓住机会落井下石,他声称自己当年举报的造反之人就是琅琊王李冲!】
天幕中出现卡通开俊臣的形象,只见他指着卡通李冲,头上几个大字,“他要造反!”
【他声称当年东平郡王袒护琅琊王李冲,打了自己一百杖,差点把他打死。
其实来俊臣的谎话很容易揭穿,毕竟当年调查的案轴还在,但来俊臣的诬告却给了武则天对付李续的借口。
于是来俊臣一下平步青云,从地皮无赖变成了侍御史加朝散大夫,且专门负责审理狱案。】
“如此无赖之言,武周皇为何重用!她个昏君!”阿斗气恼,果然昏君不分男女。
【阿斗】:昏君!
阿斗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从武则天眼前飘过。
一旁的李旦也看到了这两个字,心一下揪了起来,就怕他家母后会迁怒于自己。
李旦是看也不敢看武则天,当真是卑微谨慎到骨子里。
但是武则天是一如既往的沉默,没有过多反应,若任用酷吏就是昏君,自古至今怕没有几个明君。
【这些平行不端的人被重用后,可想而知朝堂的气氛会多紧张。
来俊臣和周兴二人甚至专门培养了一群地痞无赖,收集各个官员的的秘事,他们两人甚至还建立起了标准化流程。
首先来俊臣先定下要整治的目标,然后再派他们培养的地皮无赖的党羽揭发检举,且不在一个地方举报,而是多地开花。
所谓三人成虎,如此便营造出被整治的目标当真是乱臣贼子的假象。】
听到这,唐高宗李治皱起眉头,他没想到武则天为了平定内乱竟然出此下策。
一个乌烟瘴气的朝堂,李唐的天下就如此被糟蹋!
此时此刻,唐高宗李治起了要废除武则天的念头,自己能放权自然也能收权。
即便自己病入膏肓,但仍旧有这样的本事。
李旦敏锐的察觉出他家父皇的状态不对了,眼神中带着冷意。
他家父皇不会要废除母后吧?
若此时废除母后,那大唐的江山交给谁?他蠢钝如猪的三哥么?
李旦严重怀疑若他家父皇真把江山交给他家三哥,他家三哥会不会把江山交给他老丈人……
李旦在心里长叹一口气,一种对未来的无助感涌上心头。
他只想安安稳稳的活着,并不想卷入这复杂的朝堂中。
李旦都感觉出了李治的变化,武则天不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她的心态却特别好。
从神迹预示自己会登基的那一刻起,武则天已经做好了被废的准备。
【然后检举信就会按照流程来到来俊臣他们手中,开始由他们正是审查。
结果可想而知,谁也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只要落入来俊臣的手中,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要不就乖乖认罪,要不然就遭受酷刑后再认罪,绝无第三种可能。】
阿斗握紧了拳头,如今武则天在他心中就是昏君!
和性别没有关系只看她的所作所为,任用这样的酷吏,武周迟早要完!!!
听神迹之前提到了武则天的手段,公子扶苏一直觉得她很有政治头脑。
如今却任由酷吏胡作非为,如此是打击了政敌,但却让朝堂上下变的乌烟瘴气,人人胆战心惊。
朝堂如此,更不用说平头百姓会如何。
公子扶苏皱眉,心道自己倒是看走了眼。
李显越听越绝的他家母后根本没有治国之才,要不说自古以来就没有女人当皇帝的献礼。
事实证明,女子当皇帝就是不行!
他家母后当真以为淡用暴戾的手段就是镇压住群臣么,他们迟早要反光复李唐江山!
【阿斗】:为何他们不团结起来,推翻武则天的残酷统治?
阿斗想不明白,这样的昏君为何无人反抗,大唐有骨气的大臣难不成都被武则天给杀光了么?!
【这个问题问的好,既然武则天时期酷吏如此,为何没人站出来推翻武则天的统治呢?
接下来咱们一块探讨一下其中原因。】
阿斗没想神迹竟然表扬自己提问的问题问的好,一时间有种被夸迷糊的感觉。
于是乎阿斗听的更加认真,争取一会问出更好的问题。
阿斗这个问题算是问道李显心口窝了,他也特别想知道为何大臣们不反了他家母后,这个窃取了李唐江山的罪人。
不过一个女人,他们到底在怕什么?!
【第一个原因, 武则天时期虽然实行酷吏政策,但是并没有波及百姓。
以往的改朝换代之所以能成功,很大原因是百姓过不下去了,愿意跟着起义者造反。
要不说乱世才出英雄呢, 太平盛世下很少会有朝堂的更迭。
当然了, 也有例外, 比如武力值太差的宋朝。】
“哥, 神迹果真是喜欢咱们大宋,从开始到现代, 不管哪个朝代都会提到咱们大宋。赵匡美感叹。
赵匡胤……
这样的喜欢不要也罢……
【除了对百姓生计无影响外,武皇武则天把酷吏的政治制度在一定空间范围之内,多集中在长安、洛阳,并没有波及到远离权利中心的地方。
并且酷吏的打击的对象多数是反对武则天登基的“李唐”旧臣,以李唐宗室为主。
既然打击的是豪门贵族, 因为阶级的对立性, 即便与百姓无关, 但是作为平头百姓见到平日高高在上的贵族被抓, 心底总会生出那么一点高兴来。】
听到神迹再次提到百姓,武则天的眼神明显一亮。
神迹的出现, 倒是打开了她另外一种执政思路, 除了提拔寒门士子对抗李唐旧臣, 她还要拉拢天下间的百姓。
只要民心所向, 谁还能颠覆她的政权!
一旁的李旦发现他家母皇眼神的变化, 心底一凉,完全不知他家母皇下一步想要做甚。
这种惶恐不安的感觉真是太难受了。
【第二原因, 武则天时期的酷吏可能并没有史书上描述的那么令人发指。
从《唐要会》到《旧唐书》再到资治通鉴,对武周时期酷吏的描述越发的恶心和发指, 但毕竟过去三百年后再记录的资料。
其中到底有多少夸大的成分咱们就不得而知。
按理说如此酷刑,应该没一个人能从酷吏手下活着出来,但是狄仁杰、魏元忠却能幸免。】
“难不成又夸大其词了?”赵匡美语气带着不确定性,毕竟之前神迹为武则天“平反”了不少事情。
实事求是,因为武则天女子的身份,史官们的确对她带有偏见。
毕竟男权为主的王朝,女子为帝乃是颠覆大统。
【咱们在来看看酷吏制度下,朝堂上的气氛是否真的噤若寒蝉,大臣们是否没一个敢忤逆武皇武则天。
在《唐会要》中记载了有关大臣们上疏劝谏酷吏之事,唐要会中一共记录了四位大臣的劝谏之词,其中包括大臣陈子昂、大臣徐坚、大臣韦嗣立以及大臣魏靖。
但是这几人并未因为劝谏武则天放弃酷吏而被赐死。
不过其他资料里,比如新旧唐书上却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
听神迹继续分析,唐高宗李治的杀心又平复了下去,姑且再等等。
于现在的唐高宗李治而言,他愿意给武则天机会并不是因为两人之间的感情,而是因为客观条件。
毕竟唐高宗李治灭了武家满门,即便武则天改朝换代,但是武家没有任何可继承之人,江山总会回到李唐子孙手里。
但是唐高宗李治还有另外一个担忧,他怕武则天不会传位于儿子,而是传位于女儿。
若传位给女儿,无异于把江山再次交给外人。
唐高宗李治眼神再次闪过狠厉,这次狠厉的对象不是武则天而是他们的女儿,太平公主,一个能力在她两个哥哥之上的太平。
要不说真正的君王都是冷血无情的,为了江山皇位,他们可以杀死自己的儿子,亦可以赐死枕边人。
【第三个原因,武则天虽然重用酷吏,但是同时她还启用了大量贤臣 。
并且随着利用酷吏清除掉了反对自己的势力,武则天亦开始转手对付酷吏,算的上卸磨杀驴,亡羊补牢。】
只见天幕上出现了一群疯狗,他们全部围绕在卡通武则天身边。
刚开始的时候武则天还会喂给他们肉骨头,并放他们出去咬人。
等着把周围的人都咬的不敢再靠近一步时,武则天则把这些疯狗一个个踹开。
看着天幕中的画面,阿斗不禁愣住,他原本以为武则天是个昏君会死不悔改。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武则天竟然这么容易就改了,那些地痞小人自始至终都是武则天身边的疯狗,用之则来,无用则走。
“相父,这是不是意味着武周皇帝从未赋予他们太多权利。”阿斗问道,“他们从始至终就是武周皇帝的狗。”
诸葛亮点头,再次肯定了阿斗的想法,虽然之前的想法有些幼稚,但是能看出阿斗已然在不断地进步。
【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任用的第一个酷吏,索元礼。
他被人告密受贿而下狱,虽然之前为酷吏,但是索元礼半点优待没有,同样的审讯。
开始索元礼不认罪,不过没关系,既然不认罪就试试他之前发明的酷刑,最终死于狱中。
第二个大臣周兴的下场稍微好点,武则天派来俊臣来对付周兴。
别看平日里是好同僚,但是但是一旦站在了对立面,酷吏们可没半分情义可讲。
周兴自然敌不过来俊臣的酷刑,认罪了,但是武则天留了他一天命,只是将他流放,但是周兴不争气死在了流放途中。】
听着自家母后如此卸磨杀驴,李显不由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打心底还是很惧怕武则天。
李显一直观察他家父皇的态度,他特别希望他家父皇赶紧废了他家母后!!
若留着他家母后,他迟早还得被废……
【坚持到最后的酷吏是来俊史,他被人举报谋反,真假咱就不具体分析了,只看看他的下场。
697年三月,酷吏来俊臣被斩首于闹市,曾经辉煌的几大酷吏,无一人善终。
随着来俊臣之死,武周终于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酷吏之政。】
李旦没有想到自家母皇竟然会结束酷吏之政,他本来以为酷吏之政会一直执行下去。
毕竟利用酷吏打压李唐高很是管用,如今已无人敢反抗他家母皇。
“也不知我的下场如何。”李旦心中唏嘘,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武轮】:也不知我的下场如何。
李旦的心声竟然以弹幕的形式出现的天幕上,李旦见自己心声暴露,小脸刷的一下白了,他忽然有一种今天就是自己死期的感觉。
李旦……
“母皇,儿臣只是好奇。”李旦竟然开口解释,反正解不解释的都逃不过去。
【毕竟李旦也是李家人,虽然他改姓了,但身份还是改不了。
酷吏政策下,李旦的日子过的也不怎么好过。】
第280章
李旦自然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好过, 自打见识了他家母后对李唐宗室的狠厉手段后,李旦就知道自己今后唯一的目标就是苟活着…
他只在乎自己最后是不是终究难逃一死。
听到李旦过的不好,阿斗又有些纠结,虽然他知道皇权面前亲情凉薄, 也就是自己命好, 父皇对自己坦诚相待, 各位叔叔们也对自己颇为关照。
“阿斗可有什么不明白?”刘备见自家儿子满脸疑惑, 立马问道。
神迹是难得学习机会,刘备异常珍惜, 他希望阿斗通过神迹能突破自己。
“儿子想不明白武周皇帝为何如此针对李旦,再如何,李旦也是他的儿子。”阿斗说着自己的疑惑。
“方才神迹提过,武周皇帝只剩下两个儿子,相比不听话的李显, 李旦应该更适合当太子。”阿斗眉头深皱。
“把两个儿子都弄死, 把皇位传给谁呢?”阿斗满脸疑惑, 这是他最不解的事, “侄子再亲,也亲过不儿子吧?”
刘备一脸欣慰, 他真觉的自家儿子成长了, 想问题可比之前深入的多, 不停留在表面。
“既然是武周, 传给武家人才是武周。”刘备道。
听自家父皇这么一说, 阿斗一下明白了。
【咱们从两个事件来看看唐睿宗李旦过的多么不如意。
首先是造反风波,虽然李旦自己主动让位, 并且改武姓,但是他并未得到武则天的信任, 即便他的一举一动胆小甚微,但是还免不了猜疑。
酷吏时期,李旦被人举报造反,武则天就让酷吏来俊臣来审理此案。】
听自家母后竟然让来俊臣来审问自己,李旦的脸色刷的一变,让那个人来审问自己,还不如给他一个痛快。
一直想活命的李旦,此时竟然觉的还不如死了算了……
“母皇,儿臣绝无造反之心,您若不放心,不如将儿子贬为庶人。”李旦鼓起勇气,“儿臣对皇位绝对无半分觊觎之心,儿臣也无治国之才。”
这句话李旦不知说过多少次,但是武则天似乎不信,觉的李旦在以退为进。
这也是为何李旦让位后,武则天并没有将他流放到边境,武则天不放心。
见自家母皇丝毫没有回应,李旦特别无奈,怎么就不信自己?非得让自己死么??
武则天虽没表态,但是眼神颇为复杂的看向李旦,她既然坐到这个为止,自然要防范任何人,即便这个人是她的亲生儿子。
就像李显上位后第一步要夺了自己的权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会杀死他和李显,她只剩下这两个儿子。
日后的江山到底要交给谁,武则天还在考虑当中,若按照常理要延续武周,这天下自然要交给武家后代,但目前开看武家后人竟没一个出挑的。
“为何都是废物。”武则天在心中感叹。
【怎么说李旦也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来俊臣虽然很想立功,但是他还不敢直接对李旦下手,只能从他身边的人下手。
但是来俊臣低估了李旦的人品,李旦身边一个乐工不惜以用破腹来证明李旦没有模范。
最后这件事情闹大了,武则天则撤案放过了李旦。】
听自家母后就这样放过自己,不同平行世界的李旦都吃了一惊,本来以为必死无疑。
李旦想不明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若他家母后真想弄死自己,岂是一个小小的乐人抵挡的了的?
或许,自家母后这是在敲打自己,本就无意杀自己??
“或者,母皇就没想杀我?”武轮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来,因为以他家母后的手腕子,想杀了自己太容易了,特别已经派出了来俊臣这个疯狗,怎么说算就算了。
不是吧,那母皇留着自己作甚??
这点李旦还没想明白,希望神迹能给出提示。
“为何又轻易的放过唐睿宗李旦?”阿斗再次糊涂了,按理说以武则天狠厉的手段应该斩草除根才是。
“她不是要把天下交给武家后人么,难不成心软了?”阿斗一脸疑惑的看向他家父皇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