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Top

中世纪女领主by三春景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2-28

为了让骑士成为‘天主的骑士’‘教会的利刃’……教会可花了不少力气,用‘荣誉感’‘骑士风度’之类的东西规训他们就是其中之一。这一波,这一波他是武德充沛不敌文化胜利啊!
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相比起名为骑士,更多时候就是地方一害的过去的骑士。现在的骑士虽然也有不少会为害一方(主要是祸害穷苦人),但大部分还是没有那样了。主流对此持巨大批评,他们也会感觉到‘耻辱’。
路易莎对这里面的桩桩件件看的很清楚,不过这不代表她就要说出来扫别人的兴。所以晚上回去后,听侍女们谈到明天开始的骑士比武大会如何如何,她也只是笑笑不说话。甚至于,她也想见识见识骑士大会。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路易莎这辈子还没见过骑士比武大会呢!要知道,瓦松可是骑士比武大会最常见的地区,据说平均每两个礼拜,瓦松就有一场骑士比武大会举办。而这还是只算了规模比较大的,一些小型的骑士比武大会没算的结果(南部地区很多小领主,常见这种)。
主要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生活在修女院,这就让她不可能看到骑士比武大会。这几年回到布鲁多宫廷了,偏偏巴尔扎克伯爵是个对骑士比武大会不太感兴趣的人。他正值壮年时,也曾在布鲁多境内举办过两三次大型的骑士比武大会,但那更多还是为了显示布鲁多的富有、维持领地内骑士的尚武风气等,完成任务罢了。
路易莎作为一个未婚的贵族女性,布鲁多未举办骑士比武大会的话,她就真的很难有机会去看了。
“……我听说骑士比武大会一般都是礼拜天开始,这次是礼拜一啊。”路易莎睡前梳头的时候,也加入侍女们,谈论比武大会。
“因为将临期是从最接近11月30日的礼拜日算到圣诞节之前的啊,要在第一主日举行加冕礼并庆祝节日,就没法进行王子们的行剑礼了。而要在王子们的行剑礼前开始比武大会,王子们就不能在比武大会风光出场了。至于再等到下一个礼拜日,哦,年轻人们最不擅长等待了!”
“他们迫不及待要开始战斗。”雨果夫人以揶揄的语气描述了年轻骑士对比武大会的迫不及待,连多等几天,到下一个礼拜日正式开始都不行。
“这样安排问题也不大,一般是礼拜日报名,这次改成礼拜一就是了。按照骑士比武大会的惯例,是礼拜一、礼拜二进行单人竞技,礼拜三休息,礼拜四团体竞技,礼拜五到礼拜日当然要停战……这样看,这次也只是少了第一个礼拜一的单人竞技。”
“这次比武大会可是要跨越几乎整个庆典的,也就到圣诞节前夕才会结束,也不差这一天的战斗了。”海莲娜理所当然地说。她曾跟随自己的父亲‘走南闯北’,亲眼看过不少骑士比武大会,对这些事是很清楚的。
“听起来,接下来庆典期间不会无聊了。”吉娜兴高采烈地说,并掰着手指头算账:“至少礼拜一、礼拜二、礼拜四都不会无事可做。而剩下的日子,想也知道,会围绕比武骑士的表现,产生多少谈话内容。”
“还少说了一样呢。”海莲娜淡定地说:“这样的比武大会,向来是骑士和女士们发生一些故事的好时机。无论是门当户对、且男未婚女未嫁,受人祝福的好姻缘,还是私下发生的风流韵事,都会是大家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
“啊,对啊!骑士们可是宣扬,他们是为了荣耀和女士们而战的!”吉娜还是年轻,且没看过骑士比武大会,想不到这里。但生在这个时代,本身也算是统治阶级的一份子,又有什么不理解的呢?
就在男士们和女士们的共同期待里,时间来到第二天——虽然有些‘扫兴’,但新一天的开始,并不是大家期待的骑士比武大会,而是此次庆典的‘正事’之一,两位慕伯汉王子的行剑礼。
行剑礼对于一个高级贵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这是他们成人的标志。没有举行过行剑礼的贵族,甚至不能正式统治自己的领地,以及和妻子圆房。因为世人都认为,封臣们和妻子不可能接受一个连骑士都不是的人成为自己的主人。
也是因此,在高级贵族中间,经常会出现提前举行行剑礼的情况。为的就是适应他们马上要继承土地和娶妻的需求,譬如这次的两位年轻王子,年长一些的那个,今年20岁,倒是还好,离21岁的标准年龄只差一岁了。但年少的那个,才15岁呢!
不过,这显然不是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骑士’,从上到下没一个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这次行剑礼的主角,两位王子,以及其他8名将和他们一起行剑礼的慕伯汉贵族青年,提前一晚已经沐浴过一番。晚上也没有睡觉,沐浴之后就是彻夜祈祷念经,直到晨祷时间都到了。这个时候,王后为他们奉献的弥撒就开始了。
路易莎听人说起过行剑礼的这一流程,心里庆幸他们这些‘无关人员’不用陪着一起——其实也只有宫廷里的行剑礼会这么‘为难人’,普通骑士的行剑礼还是很轻松的。只不过如果问普通骑士是否愿意受这份光鲜的罪,他们大抵还是会说‘愿意’吧。
等到路易莎他们参与的部分,弥撒都结束了,天也亮了。大家来到教堂,只用见证最后一部分。看到这次行剑礼的主持者是慕伯汉国王,他亲手给两个儿子、8个贵族青年安好右边靴子上的马刺。这也是行剑礼的传统,主持骑士侍从的行剑礼的骑士,得给他们安马刺。不过有的是左右脚全安上,有的只安右脚的。
安好马刺之后,早就准备充分的骑士侍从,拿着盔甲不同部分,上前七手八脚替他们穿上。
这些都做完了,才是后世最著名的‘拍击礼’,即是油画和影视剧经常出现的,册封骑士之人一手拿剑,拍击在受册封之人的脖颈上——然而现实是,慕伯汉国王是将宝剑系在10个受封骑士的腰上,然后直接用手拍了拍他们的脖子。
路易莎对此见怪不怪,她之前在布鲁多的时候,也颇见过几场行剑礼了。虽然不如这一场这么隆重,但最后这一部分基本是一样的。所谓拍击礼,的确有用剑背拍脖子的,但更多是将剑系在年轻人腰上,然后用手拍拍肩膀或脖子。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行剑礼的逻辑就是骑士侍从学有所成,人也成年了,该给他武器,让他能正式参与各种各样的战斗了。所以给他们腰上挂一把剑,这很正常,剑本来就一般挂腰上。而接着拍拍肩膀或脖颈,也更像是顺势而为,这个动作很久以前就具有勉励意味了。
反而是用剑背拍拍脖子,显得很难理解,至少这不像是能自然形成的礼仪动作。
实际也差不多,这又是一个宫廷诗人们的文学创作反过来影响到现实的例子。
最开始,只是个别地区有‘拍击礼’(手拍脖子),然后这个礼仪传播开了,宫廷诗人也将其记录了下来。之后就不知道是为了画面表现力,还是某个诗人其实没见过宫廷行剑礼,自我发挥,将系剑和拍击礼混合了起来,总之就成了用剑背拍脖子的做法。
其他不明真相的诗人跟着这个错误照抄,又或者知道错了,但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点子’,在自己的诗歌里就也用了。时间一长,有的地方的行剑礼的‘拍击礼’部分,还真就采用了这种做法。
当然,到此时为止,尤其是一些大贵族的宫廷里,拍击礼都还基本是手拍脖子而已。
“……授汝这把剑,这剑便是上帝授予汝之勋章,汝当记得,绝不容玷污!”慕伯汉国王在系剑、做拍击礼的同时,还每次重复这句话。
之后又有一篇‘发言’,所说无非是此时骑士的一些行为准则、权利与义务之类,算是上岗前的领导训话吧。好在这不算长篇大论,主要是此时还是‘武夫当国’时代,国王的文化水平大多也就那样,其他人更是参差,想长篇大论也长篇大论不起来啊!
最后,慕伯汉国王又挨个儿在这些新受封的骑士头上画十字。说道:“亲爱的孩子,上帝赐福于你,随上帝去吧!”(注一)
这时,一场行剑礼正式的部分就算结束了,这些年轻人已经是真正的骑士了——当然,对很多人来说,接下来才算是他们最关心的。
首先是慕伯汉国王给10个年轻骑士送了不少礼物,每个人都有一匹优质战马,然后还有盔甲、武器、盾牌、华丽的衣服……可以说应有尽有。
而这些新晋升的骑士也不是只进不出了,事实上,他们得给贫穷的骑士和此次前来参加庆典的流浪艺人送礼。送给后者的礼物显然不如他们收的礼物珍贵,但计算总价值,后者又要多得多了,因为后者人多。
另外,其他参与观礼的大贵族见年轻骑士施舍送礼,多少也会跟着‘随礼’。送的东西大差不差,无非是金银、衣服之类,都是这种施舍送礼场合最常见的。
所以说,穷骑士和流浪艺人就是这种盛大庆典中的最大赢家,高级贵族们只要一展示自身的富有和慷慨做施舍,他们就有一份不算少的收入。像是这次的普法尔茨庆典,他们已经在加冕仪式后收过一次礼了,这次行剑礼后又收。而等到庆典结束,应该还有一次更大规模的送礼活动。
至于期间小范围的施舍与赏赐,还有比武大会时的一些几乎白捡的收入……这些不算,他们就已经赚得满面红光了!
贫穷骑士和流浪艺人们满心欢喜,前者还可能矜持一些,后者已经开始大唱赞歌,为这些慷慨施舍的人儿们传慷慨的名声。而就在这一片热闹欢欣中,骑士比武大会被宣布正式开始!于是众人轰然响应,纷纷奔向骑士比武的场地。
骑士比武的场地,其实就是之前用来进行体育比赛的场地,四周有看台,中间空地大概是180米*30米左右,这专用来做单人竞技比赛。至于多人竞技,则要在另外更加宽敞的地方进行——多人竞技是骑士分组对抗,最大程度模仿了真实战争,场地得足够开阔才行。
在这比武大会要用的场地,今天并不举行比赛,而是进行注册登记。有意参加的骑士们会去报名,只要能证明自己确实是个骑士,而且至少有一个骑士侍从(没有骑士侍从作为助手帮助,是不可能进行比赛的),就可以参赛。
同时,他们还会在场边设置的两面大盾牌前,选择触摸其中一面。这两面盾牌,一面是‘战争之盾’,一面是‘和平之盾’。前者是真要打生打死的,后者就讲究一个点到为止,规则上多加了很多保护。嗯,虽然多加了保护,还是时不时受伤、死人就是了。
这似乎是对此时骑士比武越来越保护参赛者,‘暴力程度’不够的一种妥协。就……一切全看参赛者自由选择,非要刺激,丢了小命,那也是自找的?
负责注册登记的人不仅仅将参赛者的名字记下来,还会记下他们选择的盾牌,好到时候安排比赛——其实比赛也没什么可安排的,这时候也不是初赛、复赛、决赛一通淘汰赛下来,又或者打循坏积分赛,最后决出一个‘骑士之王’。
此时是参与比赛的骑士,要在排到自己的赛程前,选择挂在‘纹章墙’上的纹章。这些纹章是选择参赛的骑士们的纹章,选择了哪一个就是要和谁比赛。换言之,他们在挑战他人前,也得做好会被任何一个骑士挑战的准备。这很难拒绝,除非之前的比赛中已经受伤退赛。
场内空地上是争相报名的骑士,像路易莎她们这些女士们就不便出现了。她们这时候都在慕伯汉王后,以及其他地位最高的贵妇身边,一边张望着场内空地那边的情况,一边说话聊天。此时也有供她们差使的侍童和骑士侍从往来于她们与报名地之间,如果有重要人物报名了,就会过来通报,引来讨论。
“……海因里希伯爵也决定要参与比武了吗?真是令人意外……我看这完全是为了您呢,格罗斯夫人。”一位贵妇人听说了海因里希伯爵要参加比武的消息,捂着嘴就笑吟吟地道。她原本就是经常出入阿尔萨斯宫廷的人,和格罗斯夫人十分相熟。
在众多贵妇中,伊娃虽然面容稚嫩,却是处于核心位置之一的。盖因为她的丈夫是波拉格国王,身为王后的她位在众贵妇之上(现场只有她和新出炉的慕伯汉王后两个王后)——是的,伊娃也来了,她是随波拉格国王来的,比路易莎和巴尔扎克伯爵晚到了几天。
至于波拉格国王,作为慕伯汉四大世俗诸侯之一,当然要到场!加冕仪式上可少不了他……伊娃出嫁那会儿,路易莎可没想到,这么快又会再见到伊娃。
这一次来参加普法尔茨庆典,伊娃对一切都非常满意。正如她预想过的,身为王后的她,现在几乎走到哪儿都是最重要的人物。这样的尊荣,哪怕是路易莎没回布鲁多宫廷,伯爵夫人还是布鲁多宫廷最有权势的女人,她也隐隐被认为是布鲁多继承人时(如果没有男性继承人出生的话),她也没享受过。
在她想来,就算她将来成为布鲁多女伯爵,也不太可能有这样的‘地位’吧。
这就是对‘地位’的理解不同了,显然伊娃更看重一些表面的东西。不过这也没什么,路易莎重里子,伊娃重面子,难道就能说重面子,面子到了就满足了,这有什么不对吗?就个人而言,只要当下开心,将来也不后悔就好。
伊娃瞥了一眼坐在自己身边的路易莎,正准备也跟着说点儿什么的时候,忽然慕伯汉国王身边的一位骑士过来,在慕伯汉王后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然后慕伯汉王后就向伊娃和路易莎这边看了过来,看表情有点儿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
路易莎会坐在伊娃身边,当然是因为两人是姐妹。两个人关系不好归不好,官方场合还是要稍微展示一下‘布鲁多的团结’的。当然,也可以这点儿面子工程都不做。但那种事路易莎不会做,而立足未稳,显然还要依靠布鲁多的伊娃也暂时不会做。
那位应该是来传话的骑士说完后就离开了,慕伯汉王后稍微调整了一下表情,这时候的表情就好看多了。她笑着向大家宣布:“竞技场女王已经选出来了!说实话,真是一点儿不意外……选择了巴尔扎克郡主。”
说完之后她还补充道:“据说原本打算选择伊娃王后的,但因为她实在太年轻了……经过一番考虑,还是选择了巴尔扎克郡主。不过这也没什么,你们可是一对儿姐妹花,总归是一个‘巴尔扎克’,不是吗?”
‘竞技场女王’是骑士比武大会前选出来的,这也是骑士比武大会的确和女士关系很深的一个明证——一般,‘竞技场女王’可以看作是一场比赛的‘吉祥物’,各种时候都会拿她们展示,却没什么实际作用。
即使‘竞技场女王’会是一场骑士比武大会的礼仪性主持人,但真就是礼仪性的,她们不会做任何主持人的工作。事实上,比武大会本身还有正牌主持人来着……
听到这个 ,路易莎才知道为什么之前慕伯汉王后的表情微妙,说不上好坏——一般来说,一场大型的骑士比武大会,会由东道主选择本国最美丽的女士来担任。至于本国最美丽的女士有没有在现场,那倒不是问题,谁说‘本国最美丽的女士’就只有一个,还是某个固定的人呢?
在来到现场的女士中选一个,然后那样对外宣称就好了。
话说回来,‘最美丽’这种定语本来就名不副实吧。此时‘美丽’的评价本来就纳入了很多其他影响因素,比方说身份。只要不是身份高贵的领主夫人太老,又或者实在貌不出众,正常情况下都是由她们担当竞技场女王的。
慕伯汉王后不是竞技场女王,这没问题,她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以此时的标准已然‘太老’。但是路易莎就很意外了!她甚至不是慕伯汉人——虽然,选择本国的美女只是‘一般情况’,选择他国美女并非不可以。

第91章 穿越中世纪091
路易莎这个‘竞技场女王’虽然没什么实事要做, 主持人职位也只是礼仪性的。但即使是‘吉祥物’,也不是说什么报酬都没有的,路易莎就收到了一套衣服首饰——即使, 这其实算是工作服,接下来路易莎只要出现在竞技场看台,就得这么穿。
当然,以此时贵族们炫耀财富、展示慷慨的习惯, 这套衣服首饰是不会收回的。给路易莎穿戴,就算送她了。
衣服首饰本身没什么问题, 都是好东西。唯一的问题是, 衣服有点儿不太适合这个季节。具体来说,这套衣服首饰是用来给路易莎cosplay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的,所以是古希腊古罗马式的那种……果然,西方人对cosplay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路易莎上辈子的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就很喜欢开‘化妆舞会’了,参与舞会的人会cosplay成古代英雄、帝王, 神话中的女神男神等。而这显然不会是无根之水,突然就冒出来了这个爱好。事实上,即使是大众印象中黯淡的、教会权威无限大的中世纪,大家也会搞cosplay。
像之前一队人马欢迎路易莎他们来,那还不算夸张的,有的就很喜欢搞cosplay了去欢迎。当然,更常见的cos场合,还是节日庆典、全城巡游的时候。
现在是骑士比武大会, 这次的比武大会倒是没让骑士们搞花样。但路易莎听说过,曾经有骑士比武大会,还让骑士们都扮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英雄骑士。嗯……就颇有一种‘关公战秦琼’的效果?
然而没让骑士们搞花样, 就折腾起竞技场女王了,要让路易莎装扮成维纳斯——路易莎很确定是维纳斯,因为首饰里有一条长长的金腰带和一个金苹果。腰带是金线混合一些郁金色纱线纺织出来的,金苹果掂了掂有点重量,应该是真金的,只不过是空心制造。
金腰带和金苹果,放在一起,除了维纳斯还有谁?
之所以说为了扮‘维纳斯’穿古希腊古罗马式的衣服,季节不对,则是因为此时做古希腊古罗马的衣服,基本都是照着壁画、雕塑之类进行还原。而壁画和雕塑这类艺术作品,往往会为了更好的表现力,刻意筛选过入画对象。具体来说,很少描画冬天的穿着,一般都是春夏装扮。
因为春夏可以穿的更轻薄飘逸,以古希腊古罗马的衣服样式,这是更能表现出美感的。这有点儿像是华夏的唐朝画作,仕女大多也穿的轻薄飘逸,复原时也就最多这种样式的,所以后世汉服娘就戏称唐朝是没有冬天的——虽说唐朝,尤其是唐朝盛期,华夏都处在一个比较热的时期,但也不至于没有冬天啊!
古希腊古罗马也是如此,虽然地中海气候,没有太冷的时候。但冬天最冷月一般也在4到10℃,壁画、雕塑那种轻薄的短袖、无袖,那肯定是穿不住的。
路易莎回去后就试了试送来的衣服,稍微松了口气。虽然看起来挺轻薄的,但穿上身之后,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冷——显然,复刻古希腊古罗马衣服的裁缝,犯了后世很多复原古装的电视剧一样的错误。就是不了解当初的人们是怎么裁剪缝纫的,结果就是按照当代的缝纫技术,做出了看起来和画像很像,却完全不对的衣服。
古希腊古罗马的女装,不管说的多么花样繁多,实际上就两大类,或者细一些分三大类。按照希腊的叫法,分别是希顿和希玛纯(三大类,是希顿可分为多利亚式和爱奥尼亚式)。古罗马时期会叫不同的名字,但东西是差不多的东西。
最多就是随着时间推移,吸收了一些其他元素,稍有差别而已,本质是不变的。
‘希顿’可以理解为内裙,两种不同的希顿,表现在外最大的不同就是,多利亚式希顿是无袖,而且上半身会有一块垂下来的部分。而爱奥尼亚式希顿基本是短袖或者中袖,上身也没有垂下来的布料。
之所以会有这个区别,其实是二者不同的折叠、绑系方式不同造成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服装,多数时候就是一块矩形布料,裁剪和缝纫是非常少见的。穿起来后,就靠绑系、裹缠的手法实现不同的效果。
希顿作为内裙是这样,希玛纯作为‘外衣’更是这样。希顿作为‘连衣裙’,可能一些少见的窄身的款式还会缝合一下。希玛纯一般就是裹着做披风、挽着做披帛什么的,最多用别针别一下,从没有要动到针线的时候。
像多利亚式希顿,它用的矩形布料,长边长度大概就是一个人双臂张开,两个肘关节间的两倍,短边则是头顶到脚踝的长度。
穿的时候第一步,短边向下折一段,就是头顶到肩膀的部分垂下来了,这正是那块垂下来的布料(假两件效果?)。第二步,长边对折并将人包在对折的布料里,然后在两肩部分用别针别住。最后第三步,腰部系上腰带……古希腊那味儿一下出来了。这之后还可以稍微调整一下衣服的褶皱,使其更美观什么的,但‘穿衣’部分就是这些没错了。
爱奥尼亚式希顿会用到长边更长的矩形布料,短边是脖子到脚踝的长度就够了,毕竟不用留出折后垂下来的那截布料。长边则是双臂张开伸直后,双手间的两倍长。
穿的时候,第一步就能长边对折,将人包进对折的布料里。第二步,在肩膀到手臂的上方的布料上边缘,左右两边各用4到6个别针别起来。最后,系上腰带(腰线一般系得很高)、调整褶皱,完成——发展到后期的爱奥尼亚式希顿,有时会将布料一侧缝合,这样看起来就不是矩形布料,而是一块圆筒布料了。
爱奥尼亚式希顿,腰带的系法比多利亚式希顿多样,不同的腰带系法完全可以将同一件希顿变成完全不同的衣服……说起来,后世帝政裙时代,模仿的古希腊古罗马雕塑上的女装,基本就是爱奥尼亚式希顿呢。
送给路易莎的服装并不是几块布,而是裁缝以这个时代的剪裁方式,裁剪缝纫出来的。具体来说,里面的爱奥尼亚式希顿是一条缝好的高腰长袖蓝色连衣裙,外穿的多利亚式希顿,则是上半身垂下一片布料的紫色无袖连衣裙,两肩部分还是用纽扣固定的。
爱奥尼亚式希顿和多利亚式希顿内外叠穿,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都非常流行的。这里刻意模仿了雕塑和壁画中这种服装,大概也是考虑到慕伯汉的冬天挺冷,稍微薄一些的丝绸面料叠穿,也总比单穿强。
而且有缝好的肩膀和袖管,这真的能温暖不少啊。而且里面穿衬裙什么的,也看不出来了……
但这些并不妨碍服装本身的飘逸,这是在制作的时候大量打细褶带来的效果。比如说衣袖,这里其实打了很多很多细褶,然后在上臂和肘部,扎了两段丝带,营造出蓬蓬袖的效果(这或许是对雕塑服装呈现效果的错误解读)。最后剩下的部分就放开了,这使得路易莎垂下双手的时候看不太出来,可一旦抬起双手,袖子就会像蝴蝶翅膀一样展开。
“幸亏我有一些毛织的衬裙……”路易莎试穿完毕,脱下衣裙的时候庆幸说道。毛织衬裙打底,再叠穿两条丝绸裙子,外面还能罩一件‘希玛纯’,或者按照路易莎的说法就是一块大披肩,也勉强过得去。
此时女性穿在最里面的衬裙,一般都是麻制,只不过贵族女性是最细的亚麻精纺而成的白色衬裙,普通女性则要粗糙很多而已。但路易莎让人选择了一些最柔软的细羊毛编织成的薄呢织物,做了毛织衬裙,这是她为自己准备的‘保暖内衣’。
别看贵族们穿的层层叠叠的,可在女性服装新时尚是紧身随形的当下,已经没办法在这样的裙子里多穿来保暖了。尤其是一些没法罩厚实外袍和斗篷的场合,是真的会冷的。而这种时候,‘保暖内衣’,或者说一件格外温暖的衬裙,就非常有必要了。
后世‘要风度不要温度’做法的前提是,大家都知道就算冻一下也不会有事。最多就是感冒而已,而这对于现代人已经是无所谓的事了。可在此时,不做好保暖生病了,是能要命的!
路易莎只可惜这个时候人们还没尝试用山羊绒纺织,‘克什米尔羊绒披肩’什么的更是闻所未闻。不然的话,薄薄一层就能让人感到足够温暖,那就太方便了。现在薄呢织物也还可以,但就是比不上山羊绒织物。
“就是没有替换的,有点儿不方便……”路易莎想了想说:“去找几个裁缝来,抓紧时间再做一两套差不多的服装。”
也就是路易莎才觉得不方便,现在是冬天,这些衣服也不是内衣,一个月不换在此时的人们看来也很正常。更何况,路易莎也不是完全没机会清洗它们,周五周六周日,三天都不会有比武活动,自然也不需要她这个‘竞技场女王’穿这身出场,到时候抓紧时间清洗就好了。
雨果夫人眼睛也不眨地答应了下来,又翻看了一下那些衣服,点点头道:“抓紧时间的话,下个礼拜就能做好一套了。这样的服装,裁剪很简单,缝纫的活儿也不算麻烦。就是打褶这样多,一点儿不会臃肿,反而格外飘逸,这非常考验裁缝的手艺。”
“这应当是一位相当出色的工匠制作完成的,普通裁缝不见得能有一样的成品。”这样说着的雨果夫人,回头就找人打听制作这套衣服的裁缝是谁,现在人在不在普法尔茨。
万幸的是,那位裁缝本来就是慕伯汉王后的御用裁缝,这次王后来普法尔茨加冕,他和他的学徒也是一起来了的。这也是考虑到,普法尔茨庆典期间,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需要裁剪新衣了——不是王后等贵人的衣服,他们的衣服费时费工,临时赶制是不可能的。
是送给骑士的衣服,虽说都是早有准备的,但临时差一些也很正常……最近普法尔茨的裁缝都忙得不得了呢!
2023最新网址 www.fushuwang.top 请重新收藏书签

推荐福书 重生后,我靠  (历史同人)  我能听到凶案  我真的不想赚  人下人by吴若  (红楼梦同人  厨神系统,但 

网站首页最新推荐浏览记录回顶部↑

福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