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不过把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固定在墙壁里头,却是个大工程。
原本宫里的墙壁,砖块之间的缝隙会上一层薄薄的米糊,用的是糯米,颇有粘性。
但是这宫墙是一层层往上垒的,跟如今窗户竖着安装进墙壁就不一样了。
米糊能把缝隙遮掩好,却没有固定的作用。
因此戴梓还带着五阿哥和戴亨开始研究,用什么来固定玻璃窗。
他让匠人先建地炕,另外派人少玻璃窗,等琢磨出固定玻璃窗再安装上,一点都不耽误工程了。
五阿哥连吃饭的时候都琢磨此事,郭珍珠叫上宜贵妃一起吃饭的时候,就见五阿哥心不在焉的,筷子都快戳到自己鼻子里头了。
宜贵妃无奈道:“姐姐,五阿哥这两天都琢磨事,总是吃饭不专心。我说过几次了,他还是如此。”
五阿哥回过神来也低头道歉道:“额娘,姨母,我错了。”
郭珍珠是知道五阿哥想解决玻璃窗固定在墙壁的事,不由问道:“你和戴先生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吗?”
五阿哥答道:“姨母,我和戴先生换了很多种法子来固定,不过效果都不大好。”
“刚开始是能固定上,但是过了几天就会开始松动了。因为玻璃窗实在太大太重,根本固定不了。”
郭珍珠看得出五阿哥和戴梓很努力了,弄来非常多的材料都试了一遍。
可惜最后都失败了,所以他开始琢磨新材料再试试,总能试出来。
六阿哥歪着头说道:“五哥好辛苦,这个狮子头给你吃。”
五阿哥咬了一口狮子头,含糊道:“谢谢六弟,这个很好吃。”
四格格也把自己喜欢的酱排骨夹给五阿哥,五阿哥笑眯眯收下,啃得不亦乐乎。
郭珍珠被五阿哥一提醒,忽然想到玻璃窗是不是能用水泥来固定?
水泥怎么烧出来的,她得回想一下。
宜贵妃见郭珍珠若有所思的样子,筷子都停下了,不由好奇道:“姐姐可是想到什么法子,能帮五阿哥,把那个玻璃窗给固定住?”
听见这话,五阿哥也不啃排骨了,眼巴巴看了过来:“姨母真的有办法解决吗?”
被两人盯着,眼神还满是期待,郭珍珠有点不好意思道:“我是想起个法子,却有点记不清了。等我回头再想想,想出一部分来告诉你,你和戴先生试试。”
五阿哥连连点头道:“好,姨母努力想,实在想不起也没什么,我和戴先生多试试,总能找到法子的。”
郭珍珠是看着五阿哥长大的,自然想帮他解决苦恼,于是饭后她一边喝茶一边努力想。
在纸上写写画画,她总算想起大概来。
郭珍珠重新誊抄了一遍,正准备让人送去给五阿哥,皇帝却来了。
皇帝低头看了她写的东西,不由好奇道:“爱妃写的是什么?”
郭珍珠也没隐瞒,把五阿哥的烦恼说了:“臣妾不记得哪里看的法子,却也记不大清楚,只能让五阿哥和戴先生试试看了。”
水泥的材料她倒是记得,是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和煤等等。
先把这些砸碎,最好砸得细一点,然后过滤,再按照一定比例混在一起。
之后把这些混合的材料放入窑中烧,烧到变成液态状。
再取出来烘干,磨成粉,要用的时候混入水搅拌就行。
看着过程不难,光是这比例就差点把郭珍珠想得头都要秃了。
她又不是专门做水泥的,鬼知道比例是多少啊,所以这部分就只能靠五阿哥和戴梓一起来摸索了。
皇帝看得眯起眼道:“爱妃倒是有很多奇思妙想,这东西看着似乎也能用。”
这话叫郭珍珠后背的汗毛都要竖起来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皇帝不会怀疑她的身份吧?
不过这身体还是原身的,一点都不造假,怎么查都查不出问题来。
哪怕是亲生爹娘,三官保和郭络罗夫人都没察觉出郭珍珠的芯子换了人,只以为进宫久了,人的性子慢慢有了变化而已。
好在皇帝只感慨一句,并没有多追问深究的意思,让李德全派人把郭珍珠写的送去给五阿哥:“让戴梓和五阿哥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等做好后叫朕过去看看。”
李德全应下,接过这张纸就出去找人送了。
皇帝坐下后,却提起另外一事来:“阮明派人送信来,已经找到了金鸡纳树。跟村民也谈妥了,准备先送一批金鸡纳树的树皮回来。”
郭珍珠这才想起,那位老夫人的小儿子就叫阮明,他居然这么快就去南边找到金鸡纳树了吗?
还跟村民谈妥了,这也太顺利了一点。
她好奇道:“阮大人谈得这般快,不是说那边的村民比较排外了?”
闻言,皇帝点头道:“确实排外,不过当年他做父母官的时候对村民不错。加上这买卖对村民来不亏,不会一次性就把金鸡纳树全给剥皮弄掉,而是细水长流的。”
“一次只送一部分,剩下的还养着。另外朕这边也会派人教导村民如何耕种地瓜和土豆,在种好之前的这几个月,口粮朕也负责了,种子也先给了。”
对村民来说,这买卖是百利而无一害。加上来谈事的是他们见过又曾经相处好几年的父母官,是信得过的人,那就更没问题了。
郭珍珠感慨道:“幸好当年阮大人这父母官当得不错,不然只怕没那么容易说服当地村民愿意做金鸡纳树这个买卖了。”
皇帝点点头道:“可惜那边都是山,没什么能耕种的地方,唯一能用的就是这金鸡纳树。周围的人并不怎么相信这种药粉,能用上的机会也不多。”
其实也是,疟疾虽然一病起来就十分厉害。但也不是任何地方也有,更没严重到需要大量这种药。
于是村民拿着药也没地方卖,当地又种不了水稻,于是越发贫困。
郭珍珠迟疑道:“臣妾依稀记得,这位阮大人回京述职后,吏部评级并不高,是不是因为在当地并没有太大的作为?”
皇帝听后点头道:“确实如此,他外放在当地没什么建树,评级只是平庸。如果朕没派阮明去南边办差,他估计要去更南边的地方外放。”
那地方就更艰苦更贫困了,阮明辛苦几年后再次评级,估计吏部给的等级依旧不会高。
于是阮明只能反反复复在更加贫困偏远的地方外放,直到走不动为止,根本无法再往前一步。
谁知道如今他峰回路转,因为当年曾在南边当过父母官的事,反而因祸得福,接下皇帝的差事去寻金鸡纳树呢!
如今阮明把差事办好,回来后都不需要经过吏部,就能被皇帝提拔了,很可能会专门负责此事。
虽说两边跑会比较辛苦,但是阮明因此在皇帝面前挂上号了。
他好好办差的话,皇帝是绝不会亏待阮明的,他以后的仕途就要轻松一些了。起码不会再继续外放到更偏远的地方去,想回家一回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知道多少人羡慕阮明走了好运,很多外放偏远地方的人,心思也跟着活络起来,是不是他们想想当地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回头送去京城给皇帝看看,指不定也能立功呢!
于是各地开始陆续给皇帝送礼,都说是本地特产而已,不能亲自回京拜见皇帝。礼轻情意重,小小礼物送给皇帝,也算是心意了。
皇帝也就收下了,还真是收了不少稀奇的东西,花花草草和果实都有。
毕竟谁都知道皇帝喜欢新鲜东西,尤其喜欢种一种。
所以送来的东西,除了晒干的花草之外,还准备了种子,可谓相当贴心了。
皇帝大手一挥,领着郭珍珠、四格格和六阿哥去看看官员们送的小礼物。
六阿哥迈着小腿溜溜达达,左看右看的,感觉还挺有意思,跟郭珍珠说道:“额娘,这是太行花。居然还是个双花,确实挺少见的。”
皇帝在旁边附和道:“不错,有并蒂莲,这太行花也难得有一茎双花。”
郭珍珠看着这太行花,单看其实并不显眼,就是普通的小白花。
不过皇帝说道:“这花只长在太行山的峭壁上,极为难采摘,更别提是这种一茎双生花,十年难得一见,确实是用心了。”
郭珍珠点头附和,这简直是用生命来采摘的花,确实难得。
皇帝又给四格格介绍起旁边的花来:“这是翠雀,说是像一只只飞燕落满枝头,所以才叫这个名字。”
四格格看着这蓝色的小花朵,没看出哪里像飞燕,不过确实挺好看的:“皇阿玛,这花长在哪里的?挺漂亮的,回头让六弟种一种,指不定能种出来。”
六阿哥看了看说道:“皇阿玛,儿子想试试种一下,应该能种活。”
这花种都送来了,他看着种子的情况还好,种起来应该不难。
见四格格很喜欢这个翠雀花,六阿哥作为弟弟当然要满足她了!
皇帝微微颔首道:“回头让李德全把种子送去给你,试着种一种,这花一般是长在深山的树林里头。”
六阿哥一听就心里有数了,看来得找个湿润的地方来种翠雀才行,太干燥的地方就要
种不活了。
几人慢慢走着,郭珍珠忽然看见一朵红色的花,相当漂亮,中间像是一团绣球花,周围还有展开的花瓣。
仿佛两种花叠在一起,柔软又娇艳,瞧着就相当稀奇。
六阿哥倒是没认出来,皇帝看了一眼就道:“这是蓝盆花,虽然叫这个名字,在山顶的地方种,花却是红色的,在山脚下的花就是蓝色。”
郭珍珠听着更觉得有趣了,这花居然是在海拔低的地方是蓝色的,在海拔高的地方却变成红色吗?
这花还自带测量海拔,格外的与众不同。
六阿哥在旁边默默示意小明子把蓝盆花记下,看自家额娘喜欢,回头他也得种一种。
不过在宫里种的话,蓝盆花就只有蓝色的了。他是不是得让人去山上种,也不知道种出红色的花再拿下来,会不会变成蓝色?
除了这些,其他花就没什么特别的,于是几人就走向另外一处的果实。
这些果实零零碎碎,大多都是见过的。
郭珍珠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个竹筐里放着的一层带壳的果实,低头仔细看了看,还真是花生。
不过比她后世见过的花生要小一圈,所以咋一看险些没认出来。
见郭珍珠驻足,似乎对这竹筐里的东西感兴趣,皇帝看了送来的宫人一眼。
这小太监是个伶俐的,立刻介绍起来:“娘娘,这是南边县府种的,叫元豆子,说是从东南小国那边得来的。哪怕干旱的土地也能种活,就是要种很久才收获,产量也不大。”
“当地想着也算是个稀奇玩意儿,于是才斗胆送上来,主子们哪怕多看一眼也是这元豆子的福分了。”
郭珍珠看了这小太监一眼,倒是个会说话的,不过这花生的产量居然不高吗?
她依稀记得后世种的花生跟之前的并不是同一个品种,之前国内种的是小花生,后来国外传进来的是大花生。
两者榨油其实区别不大,只大花生不但好种活,颗粒大,产量还高一些,于是后来渐渐都种的大花生了。
只是郭珍珠也听说过另外的说法,说是小花生取优种培养后才变成大花生的。
不管哪一种说法,倒是能试着种一种。
她看向六阿哥,后者立刻会意,点着小脑袋道:“额娘放心,我回头就种这个元豆子,肯定给额娘种出来。”
四格格在旁边问道:“额娘,这个元豆子好吃吗?”
郭珍珠笑眯眯道:“元豆子放油里炸一炸,再撒点盐巴,能当个小吃。跟猪蹄和黄豆一起炖汤,也很鲜美。”
“当然了,这元豆子也能用来榨油。”
小太监一听,连忙附和道:“娘娘果真博闻强识,这元豆子在南边多用来榨油。吃着不腻人,孝期做菜是再适合不过了。”
郭珍珠沉默了一下,这小太监还挺会打广告的。知道北边习惯用动物油,大多是猪油、牛油等,最多也是豆油和芝麻油,南边倒是早早就用上花生油了。
果然皇帝一听就颇感兴趣,吩咐人用一部分花生来榨油,剩下的就交给六阿哥种下去。
六阿哥拿到种子就兢兢业业开始种了,忙得不见踪影。
郭珍珠也是习惯了,孩子们长大了,各有各的忙碌。
宜贵妃也是这么觉得,她溜溜达达来永寿宫找郭珍珠喝茶,感慨道:“五阿哥拿到姐姐之前给的配方,每天一大早就跑去戴先生那边试验,快天黑了才回来用饭,一整天都不见影儿。”
最近五阿哥连武课都不上了,每天眼巴巴去戴梓那边研究水泥,不研究出来,估计他是不肯回来上课了。
皇帝也纵着他,很能理解五阿哥醉心研究的时候,都不想分心做别的。
哪怕强行让五阿哥上课,估计也心不在焉,何必呢!
倒不如让五阿哥痛痛快快做出来后,他也就能专心上课了。
按照五阿哥这拼命三郎的架势,估计很快就把水泥的配方研究出来了,郭珍珠笑笑道:“五阿哥也是喜欢钻研这些,一专心就什么都忘了。不过以五阿哥的聪慧,估计没几天就来跟妹妹报喜了。”
宜贵妃笑笑道:“五阿哥拿着姐姐给的配方,哪能不成呢?他这还有戴先生帮忙,很快钻研出来也是应该的。”
配方都给了,各种材料都有了,只是研究比例,确实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可以说,郭珍珠已经给了支架的轮廓,五阿哥只需要拼上就行了。
这都做不出来,那五阿哥就浪费了郭珍珠给的水泥方子了。
郭珍珠听得好笑道:“妹妹刚还抱怨五阿哥研究起来就不见人,如今倒是开始夸我来了?”
宜贵妃笑眯眯道:“确实是姐姐的功劳,要不然五阿哥只怕还在抓瞎呢,哪里就开始着手研究了呢?”
“对了,姐姐,咱们的外甥要满月了,我打算送点小礼物过去。就让内务府打了一套银首饰,姐姐看着如何?”
她让碧云把一个锦盒放在桌上,慢慢打开后,郭珍珠就见里头铺了锦缎,上面是一套小孩子的银首饰。
一对手环和脚环,上面都刻了福纹。
最显眼的是正中间的银项圈,是个锁头的形状,下边还有银色的珠子流苏,是长命锁,寓意极好。
可能因为寓意好,宜贵妃想要弄得大一点,于是看着就沉。
郭珍珠伸手拿出项圈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感觉这都不是项圈,是秤砣。
哪个孩子能戴得住这个,戴上去岂不是脖子得压断了?
“妹妹,这个做得也太大了一点。”
宜贵妃大手一挥道:“我这不缺银子,就让内务府做得大一点。也不是非要孩子戴上,寓意好,压箱底放着也行。”
她都这么说了,郭珍珠也不好再说什么,把这沉甸甸的长命锁项圈放回去:“妹妹送了一套银首饰,那我送什么,玉佩什么的吗?”
郭珍珠对这个还真不熟悉,宜贵妃就建议道:“姐姐送什么都行啊,就是个心意,大哥和大嫂不管收到什么必然都很高兴。”
四格格这时候回来,看见锦盒里的一套银首饰,得知是送给小表弟的,她就笑眯眯建议道:“额娘,不如给小表弟送文房四宝吧?他长大后也能用上,挺实用的。”
这话让郭珍珠沉默了一下,家里全是学渣,四格格这是打算让大哥的儿子振作一下,努力当个学霸吗?
这建议不错,就不知道那孩子长大后如果也是个学渣,看见这礼物就不怎么高兴了。
不过四格格打算送小一圈的文房四宝,看着就跟玩具一样精巧,送人确实也合适。
不管那孩子长大后喜不喜欢学习,反正工具是先送上了。
四格格不愧是最像皇帝,这思路简直一模一样。
如果这时候有五年中考三年模拟,还有什么黄冈试卷,估计四格格通通都给小表弟安排上。
还在吃奶的小表弟:QAQ
郭珍珠另外还添了两箱适合孩子的柔软布料,毕竟孩子长得快,衣服换的多,尤其费布料。
她还给大嫂准备了一箱子的蕾丝布料,宫里如今的嫔妃都爱在衣服上添上一点蕾丝,看着精致。
宫外渐渐也开始有人用了起来,家里的大嫂刚出月子,估计没能来得及准备这个,正好郭珍珠送上。
她们都有的,大嫂也不能缺了。
好几匹蕾丝,大嫂一个人肯定用不完,还能分给其他几个妯娌。
郭珍珠又在单子上添了玉佩、金银等等,还有不少金银锞子。
家里有人上门来庆贺,他们回礼的时候可以放一些,金银锞子做成祥云的样子,上面还有一个福字。
送人既体面又精致,寓意还好,最是适合不过了。
宜贵妃看郭珍珠送礼的单子,不由咂舌道:“姐姐准备得也太周全了一点,连金银锞子都准备上了。”
她也就准备了一套银首饰,看着似乎不够用心的样子。
郭珍珠就笑笑道:“我也是翻了翻库房的单子,想起还有不少金银锞子,正好放进去。估计额娘也发愁回礼要送什么,满月酒也不能不办。”
“咱们姐妹两个不能参加,那就帮额娘多想一些好了。”
宜贵妃不由遗憾道:“可惜我们不能出宫参加满月酒,不然倒是热闹得很。”
不过她也明白,后宫嫔妃没那么随意能出宫不说,只是家里一个小辈的满月酒,也不可能让一个皇贵妃和一个贵妃过去吃酒,那就太隆重了一点。
郭珍珠想了想,又在单子里添了几箱蕾丝帕子,这东西做回礼也是够少见的了。
她让琉璃带着东西出宫送家里去,琉璃到的时候,郭络罗夫人正发愁回礼要送什么。
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郭珍珠这礼物送来的正是时候。
郭络罗夫人看着一箱箱的东西,不由感慨道:“叫娘娘费心了,我正发愁回礼要送什么,娘娘倒是送了不少东西来。”
琉璃脆生生把郭珍珠给大嫂和孩子的礼物说了,其他的才是可以做回礼的东西。
郭络罗夫人看着回礼的东西不多,一时有点犹豫要不要再添一些。
见状,琉璃就说道:“夫人,娘娘说了,回礼只要意思意思就好。”
郭珍珠的原话是,回礼太多,对方不但不会领情,还觉得他们家是在炫耀呢!
一个个早就知道她家里是什么情况,给不出太多回礼才是正常的。
反正回礼就这么多,爱要不要,郭络罗夫人也没必要纵着那些客人。
郭络罗夫人一听琉璃含含糊糊的转述,就知道郭珍珠想说的话,不由失笑道:“娘娘说得对,是我想左了。我们家原本就是这样,没必要这时候反倒开始焦心起来。”
她麻溜让人把准备好的锦盒拿出来,每个盒子放一条蕾丝帕子和几个金银锞子,再来点
糖条瓜子什么的,塞满就行了。
底下人仔细看看就分头开始装东西,都不需要郭络罗夫人操心。
琉璃在宫外没呆多久,很快就回宫来,跟郭珍珠禀报道:“郭络罗夫人收下东西,说主子送来的东西是及时雨,正好能用上。”
她细细说了郭络罗夫人在回礼的锦盒里都放了什么,郭珍珠听后就点点头。
郭珍珠得知大嫂很喜欢那些礼物,蕾丝布料当场就请妯娌来分下去了,大嫂这性子倒是十分雷厉风行,不由笑了笑。
宜贵妃在旁边听了,也笑道:“大嫂喜欢就行,有姐姐帮忙,额娘也不用愁了。”
琉璃还带来了满月酒的宾客名单,郭珍珠扫了一眼,发现客人的数目相当多,还非富即贵。
宜贵妃凑过来看了一下道:“乖乖,来了这么多人,难怪额娘开始发愁了。大部分都是拒绝不了的客人,身份都高着呢。”
估计是因为郭络罗家里两个女儿,一下子出了一个皇贵妃,一个贵妃,于是一个个都上门来想拉近关系了。
尤其三官保如今是工部尚书,道保也是副统领,剩下几个弟弟虽然如今官职不高,但是以后就未必了。
这时候不赶紧拉近关系,以后再去可就晚了!
但是作为勋贵当然要矜持一点,不可能无缘无故就上门去讨好巴结。
于是这满月酒,就成了很多人上门的好借口了。
郭珍珠知道三官保如今跟以前不同了,不容易被这些人的糖衣炮弹腐蚀掉,所以对他很放心。
郭络罗夫人就更不用说了,也就稍微会钻一点牛角尖,只要想通了就没什么问题了。
她刚放下这事,就见五阿哥欢欢喜喜过来道:“额娘,姨母,那个水泥做出来了。”
宜贵妃惊讶道:“这么快弄好了?要直接用上固定玻璃了吗?”
闻言,五阿哥摇头道:“没那么着急,得先让皇阿玛亲自看看才是。正好戴先生用砖头和水泥弄了一堵墙,涂抹上水泥,再用小块玻璃先试试。”
宜贵妃还挺好奇的,正好这墙面也干透了,于是五阿哥派人先去清场,然后带着郭珍珠和宜贵妃过去看看。
几人过去的时候,皇帝已经在了,正指挥李德全拿着一个锤子,先轻轻敲一下玻璃旁边的墙壁,看会不会把玻璃窗给震松或者直接掉下来,然后再重重敲上两下。
宜贵妃看得一愣,小声道:“姐姐,这么用力,还用锤子敲打,墙壁很快就要破掉的吧?”
郭珍珠听后却摇头道:“不会破,玻璃窗也不会掉。”
她这么说,宜贵妃就更好奇了,眼巴巴看过去。
果然李德全拿着锤子用力敲了好几下,人眼看着都累了,换了后边另外一个太监敲了好几次,墙壁纹丝不动,玻璃窗更是丝毫没有坠落的样子。
皇帝见状不由微微颔首道:“不错,爱妃这水泥方子相当好,涂抹后干得很快,这墙壁还结实得很。”
五阿哥连连点头附和道:“皇阿玛,儿子和戴先生反复做过不同比例配比,这个比例是最合适的。涂抹砖头后,没一点缝隙还特别坚固,能固定住玻璃窗,手敲一敲玻璃窗也不会动。”
“儿子想着这要是做城墙的话也特别快,垒起来再用水泥抹缝隙和墙面,等干透后十分坚固,一晚上就能干透了。”
听罢,皇帝点头道:“确实可以,就是城墙不能太高,不然敲打多了依旧不稳固,可以加宽墙壁的厚度。”
郭珍珠忍不住看了皇帝一眼,如今没有钢筋,墙壁的高度确实有限,不然很容易倒塌。
虽说皇帝不知道钢筋,却下意识想到墙壁的稳固性,这就是学霸的第六感吗?
五阿哥听后忙不迭应道:“皇阿玛说得对,回头儿子和戴先生画个城墙的图纸来。”
皇帝听后却挑眉道:“你该去上学了,画图纸的事就交给戴梓来。水泥你已经配出来了,事情告一段落,不能再耽误学业了。”
五阿哥还想着继续偷懒,谁知道被皇帝戳破,只好蔫蔫的点头应下。
皇帝对郭珍珠说道:“花生榨油已经做好了,还让人做了一碟子的炸花生米。爱妃之前看着想吃,一起过去尝尝吧。”
郭珍珠笑着点头,宜贵妃这时候说道:“皇上,臣妾带着五阿哥先回去。五阿哥这几天耽误了不少,臣妾得盯着他才行。”
不然五阿哥估计又跑去找戴梓,不肯好好学习了。
皇帝点点头,宜贵妃就拉着五阿哥走了。
两人离得远了,郭珍珠还能看见五阿哥耷拉的小脑袋,好不可怜的样子。
他们慢悠悠走在路上,皇帝看了李德全一眼,后者先走一步。
郭珍珠还纳闷李德全去哪里了,等了一会就见他回来。
过一阵子后,郭珍珠就知道了,因为皇帝带着她去了一个御膳房后边的院子,里头放着一个榨油机。
周围都被清场了,只有两个小太监在,显然是为了给郭珍珠演示一下这榨油机是怎么用的。
郭珍珠还挺好奇这时候的榨油机,用的是木头,上下两块厚实的木头板子,中间有个缝隙,能塞进去一个T子的木桩。
上面一横在缝隙里,竖着的柱子在外头。
榨油的时候,先把柱子挪开,在里面放上要榨的作物,这下放了一些花生。
然后两人前后扶着柱子,狠狠向前一撞,用木头桩子和板子之间的缝隙挤压花生来榨油。
郭珍珠看着这跟撞钟一样的榨油方式,也是开眼界了。
这时候没有电力,没发动机,只能用人力一次次用柱子撞着榨油,也是不容易。
得撞很多次,才能榨出油来。
郭珍珠看了一会,皇帝就把她拉走了,一边走一边说道:“以前榨油是从上至下,却只能一个人用,面积也小。如今改进了榨油机,一次能两三个人一起,板子里的缝隙足够大,一次也能多榨些作物。”
闻言,郭珍珠点头道:“确实比小桶榨油要快一些。”
小门小户用油桶就足够了,宫里人多,那么一个小桶要榨到什么去,这个改进后确实一次能多榨油,还能几个人一起,效率要高一点。
当然,对后世来说,这也高不到哪里去了。
郭珍珠一边走一边琢磨,如果有蒸汽机,还能做个螺旋式的榨油机。
但是蒸汽机要怎么做来着?
算了,回头她跟五阿哥提一提,让五阿哥回去跟戴梓研究一下,指不定能做出来。
南怀仁当初就曾做过一辆蒸汽机车,虽然很小,但是原理差不多。
如今只是做大一点的蒸汽机,拉动榨油机应该可以。
皇帝看郭珍珠走路都心不在焉的,不知道在想什么,险些摔着了,只好重新拉着她的手问道:“爱妃在想什么?走路都不看前边了。”
郭珍珠笑笑道:“臣妾想着刚才的榨油机只能用人力,要是有适合的机器就能多做一些了。”
听见这话,皇帝就笑笑道:“看来爱妃又想到什么好主意了,给朕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