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娘娘福星高照by岳月
2023最新网址 fushuwang.top 录入时间:03-01
五阿哥夜里跟六阿哥一起写功课的时候,就忍不住感慨道:“以后我得多努力想想,不能总麻烦姨母才是。”
六阿哥听了,得知五阿哥今天去永寿宫请教自家额娘关于天车的事。
他看了五阿哥献宝一样拿出来的天车,还有五阿哥看过郭珍珠画的偷偷默下来的图纸。
五阿哥的图纸还能看得懂,郭珍珠那个图纸,六阿哥就实在看不明白了。
不过看五阿哥手舞足蹈十分兴奋的样子,就知道自家额娘迅速给五阿哥解决了图纸上的难题。
可惜解决得越快,皇阿玛越是不满意,这是让五阿哥多努力一点了?
六阿哥一手托着小脸,半边脸不由鼓了起来:有没可能,皇阿玛只是觉得五阿哥老来问自家额娘,占了额娘的时间,让皇阿玛不高兴了呢?
毕竟四格格和六阿哥已经占据郭珍珠不少时间了,到底是郭珍珠的孩子,皇帝还能容忍一二,换做五阿哥就不忍了!
六阿哥没把这个残忍的真相告诉五阿哥,只含糊勉励了一番。
五阿哥拿着图纸说道:“要是六弟也喜欢这些就好了,以后我就不用问姨母,可以来跟六弟一起探讨的。”
闻言,六阿哥连忙摇头道:“五哥,我可不会这个。四姐姐也不大会,毕竟这个不好学,所以五哥跟额娘一样很厉害。”
被六阿哥这么一夸,五阿哥顿时有点不好意思,嘿嘿一笑了起来,倒是忘了刚才遗憾感慨六阿哥不能跟他一起钻研仪器的事了。
六阿哥:钻研什么啊,他感觉还是种地更有意思!
其实他也想找五阿哥一起研究一下怎么能把地种的更好,可惜五阿哥在种地上没什么天赋,也不喜欢。
虽然五阿哥不像四格格那样,种什么都不出来,却也种得马马虎虎的。
六阿哥想找个种地搭子,除了皇阿玛之外就找不到了,心里不是不遗憾。
偏偏皇阿玛忙碌得很,没那么多时间跟自己一起研究种地,六阿哥还有点小寂寞。
皇帝又来永寿宫找郭珍珠,这次却是有正事要谈的。
两人用过饭后,郭珍珠捧着蜜水喝了一口,就听皇帝说道:“五阿哥和六阿哥都进尚书房了,伴读也该找起来了。五阿哥那边简单,估计他会选戴亨。戴梓的儿子还不错,跟五阿哥也算是兴趣相投。至于六阿哥的伴读,爱妃有什么想法吗?”
郭珍珠听后,只摇头道:“皇上,臣妾没什么人选。大哥的孩子才丁点大,其他兄弟还没孩子呢!要不然选个自家人,也是知根知底的。如今家里没人选,那皇上给六阿哥选个合适的就好。”
皇帝听后不由意外道:“爱妃给六阿哥选伴读,就没要求吗?不如出身如何,学识怎么样,还有品性和脾气等等。”
郭珍珠听后就笑着道:“那臣妾倒是有个要求,那就是这伴读如果可以,喜欢种地就更好了。”
这话叫皇帝挑眉道:“爱妃就这么一个要求吗?”
郭珍珠点头道:“六阿哥平日除了跟皇上交流种地的事,宫里就没谁能跟他讨论一二了。皇上太忙,不可能每天都有时间跟六阿哥谈论这个,要是有个同龄人,跟六阿哥喜好一样,那就更好了。”
“平时的话,六阿哥就能跟他的小伴读一起种东西,不至于太寂寞,只能自个种了。”
皇帝听着就笑了:“六阿哥种地厉害,比朕还出色,要找同龄的孩子当中,还会种地,跟六阿哥种的一样好,那反而更难找了。”
不过皇帝想找,也不用亲自来,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吩咐下去就行了。
郭珍珠还以为找这样的人很难,得等上一段时日,谁知道没过几天,皇帝又再次来永寿宫,告诉她道:“人已经找到了,一是李氏,二是沈氏。”
她一愣,疑惑道:“皇上,这两家人很有名吗?”
皇帝摇头道:“沈氏写了一本《沈氏农书》,颇有些名声。里头写了如何按照时令种地、怎么轮种作物,还有选苗育苗等等,写得颇为详尽,用的还是大白话,只要稍微识字的人都能看懂。”
“这书名声渐起,叫不少人推崇,朕看过后也感觉不错。沈氏既会写书,家里人都是会种地的,正好沈氏有个跟六阿哥年纪相仿的孙儿叫沈麦。”
郭珍珠心想,这沈氏的孙子居然以麦为名,这家子确实很爱种地啊:“皇上,那李家呢?也跟沈氏一样?”
皇帝点头道:“李家也曾写过一本《乌青志》,写得要早,不如沈氏的书写得齐全。朕让人查探过两家,家风都不错,子孙瞧着没有太大作为,品性却不坏。”
“只是两家更擅长种地,家族里并没有什么人当官,最大的也不过是当佐领而已。爱妃想好了,真要选这两家人其中之一来当六阿哥的伴读吗?”
在皇帝心里,郭珍珠想选谁当六阿哥伴读都行,估计哪个家族被选上也会乐意。
郭珍珠听后就笑道:“既然是六阿哥的伴读,就该他自个选才是。臣妾是觉得六阿哥更喜欢会种地的小伙伴,伴读在他身边是要一起读书的同龄人,兴趣一样才能相处得好。”
不然一个喜欢种地一个不喜欢,压根就聊不起来。
伴读是陪着小阿哥时间很久的人,起码读书就是小十年了。
宫里的小阿哥能见到的同龄人很少,到处结识朋友就更难了。
所以伴读就是他们身边呆得时间最长久的人,自然是品性好,又合得来才是最妥当的。
至于其他的,郭珍珠觉得没必要纠结家世身份什么的,六阿哥也不需要。
他只要跟小伙伴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相处好多年,这就很足够了。
等六阿哥长大后,要从事农学方面的事,伴读也能成为知根知底的帮手。
皇帝看出郭珍珠的心思,就点头道:“也罢,那就让六阿哥自个选好了。”
他把两家人的孙子都叫了来,沈家是沈麦,比六阿哥要大两岁。
李家的则是叫李铭,比六阿哥要大三岁。
两家都没想到,六阿哥伴读这种好事,忽然有一天居然砸到他们头上来了。
他们晕乎乎之余,只能匆忙把自家孙子打扮一番,换上最好的衣裳,教导一点礼仪就送进宫里来。
哪怕没被选上,光是能进宫走一趟,见着皇家的小阿哥,那都是能吹一辈子的好事了!
六阿哥得知自家额娘请皇阿玛给挑了两家人,可以从中选一个喜欢的当伴读,还挺期待的。
两人很快被带到外宫来,六阿哥没急着出去,隔着屏风先看了一会。
沈麦皮肤黝黑,显然是下过田而晒黑的。李铭就要白一点,刚进来的时候浑身僵硬,显然很紧张,过了一会忍不住抬头偷偷向四周张望。
小明子也跟着六阿哥过来了,见李铭到处看的样子,心里暗暗摇头。
这人是个藏不住事的,而且也太没规矩了一点。
沈麦从头到尾只低头盯着自己的手,仿佛能看出花来。
六阿哥看了一会,这才出去,两人赶紧起身行礼。
见状,六阿哥摆手道:“都坐下吧,不用太拘谨,咱们先聊几句。”
他扭头发现这边的椅子太高了,自己爬上去的话就太没当阿哥的威严了。
于是六阿哥看了小明子一眼,后者迅速把六阿哥抱起来轻轻放在椅子上。
六阿哥板着小脸十分严肃,装着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可惜这包子脸怎么看着反而更可爱了。
李铭来之前被千叮万嘱,见的是皇家阿哥,那是皇帝的儿子,绝不能失礼。
不过六阿哥的年纪跟他弟弟一样大,又比弟弟要好看,李铭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六阿哥想问什么,我一定好好回答。”
沈麦听了,也连忙附和一声。
两人都以为六阿哥要问的,必然是关于田地的问题。在他们进宫之前,早就被家里人压着背了不少关于农田种地之事,顿时胸有成竹,就等六阿哥问了。
谁知道六阿哥压根不按理出牌,没问田地之事,而是问道:“我这想改良梨树,打算试着用桑树来嫁接,你们认为可行吗?”
第140章
沈麦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答道:“我在家里的时候听说六阿哥在种植上天赋异禀,六阿哥既然觉得可试,那桑树就可行。”
小明子在旁边听着,不由悄悄看了这个沈家的孙子一眼。
看沈麦刚才沉默寡言的样子,居然是会说好话讨好人的吗?
听听这话说得多好,六阿哥很厉害,所以六阿哥提出的事都必然能成!
小明子也是这么觉得的,心里默默点头:沈家小子还挺有眼光会说话的,不知道六阿哥会不会选他当伴读?
六阿哥只点了下头,并没有表态,看向另一边的李铭。
李铭迟疑了一下,摇头道:“嫁接梨树的事,我没做过。家里都是种地为主,没种过果树。”
“不过我舅舅曾在山上种过果树,虽然种得一般,却也说过,嫁接的话还是用果树为好。桑树来嫁接梨树,只怕不大合适。”
说完,李铭又抿着唇有点不好意思道:“不过我对种果树不大了解,也不一定对。反正嫁接需要多试试,就跟种地一样,什么法子更合适,得试过才知道,光是听和说未必有用。”
他说完感觉自己全是废话,忍不住低下头不敢再开口了。
六阿哥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你们来京城后都住在哪里?”
没想到他换话题那么快,两人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沈麦先是答道:“家里人带我来,一起住在客栈。坐马车到宫里来,约莫要一个时辰。”
六阿哥再点头,这住得其实不算特别远了。毕竟宫里附近不可能有客栈,都得远一些,尤其城门那边会更多。
很多商人进京来做买卖,都喜欢住在城门附近,那边离着市集也不远。
李铭也回答道:“我也是家里人带着上京,坐船来的,住在一个远房表亲的家里。在一个巷子里的院子,比我家小多了,到宫里来也差不多一个多时辰。”
六阿哥又接着问了两人家里都有什么人,沈麦说家里还有两个妹妹。
大一点的妹妹比他小一岁,最小的妹妹才会走路。
李铭则是有个弟弟,跟六阿哥差不多大了,两兄弟感情不错,经常一起出外玩儿。
他说到这里有点手舞足蹈的:“我家外边不远有一座山,山上什么都有。我和弟弟偶尔跟着家里两个老仆上山,可以采到甜甜的野果子,还有野菜,要是运气好,甚至会挖到药材,比如人参什么的,不过年份并不太长。”
李铭和弟弟一起玩的事情就更多了,上山爬树,下水捉鱼什么的,还会帮着种种地,给家里人送水送吃的,日子过得快乐又充实。
比起沈麦的沉默,李铭就要活泼得多了,说了不少话,才发现全是自己说话,沈麦和六阿哥只听着没吭声。
李铭渐渐也不好意思继续说了,六阿哥这才让人上了蜜水和点心。
看着两人吃完后,六阿哥还吩咐人把他们两个送出宫,这才回去了。
永寿宫里头,郭珍珠正等着六阿哥回来,见了不由笑着问道:“怎么样,两家的人选你都见过了,六阿哥有喜欢的吗?若是没看上,还可以再挑挑看,倒也不必着急。”
六阿哥过来坐下,把两人的话大概复述了一遍,又说了自己的想法:“额娘,沈麦皮肤黝黑,看着像是最近故意晒出来的。”
郭珍珠听得一愣,似是没料到此事,不由好奇道:“六阿哥是怎么看出来的?难不成是晒得特别黑?那个李铭呢?也皮肤黝黑吗?”
六阿哥摇头道:“做活晒的话,黑得不会那么均匀好看,毕竟日头又不会跟着人转。李铭看着很喜欢往外跑,不如沈麦的皮肤黝黑,估计是个不大能晒黑的。却也能看得出来,晒过后,这皮肤的颜色并不是很均匀。”
除非故意两面晒的,不然左右边脸总会有点不同。
郭珍珠听着,微微眯起眼道:“那沈家人倒是有备而来,看来听说六阿哥喜欢种地,想着伴读也该喜欢,于是特意让自家孩子狠狠晒了几天,看着像是经常出去劳作的。”
光是这造假的态度,沈麦再好,沈家不行,人就不能留下。
郭珍珠不求这伴读能给六阿哥帮上什么大忙,不扯后腿就行了。
再说了,她如今已经是皇贵妃了,郭络罗一族也跟着水涨船高,实在没必要再找个家世厉害的伴读来锦上添花。
还不如找个老实本分的,能跟六阿哥好好相处就行。
要是换个家世不错,从小娇宠长大的,只怕吃不得苦,等进宫里当伴读,那就跟供着个大佛没两样。
别说给六阿哥帮忙,还可能得六阿哥反过来哄着伴读,实在没必要。
但是这伴读可以家世一般,品性却不能太糟糕。这家子居然提前造假,要不是六阿哥看出来了,还会以为沈家的孙子沈麦真是个爱种地的人。
六阿哥还继续说道:“沈麦虽然皮肤黝黑,手心看着很嫩,吃点心的姿态很规矩优雅,显然是细心精养长大。说话很小心,看着是读过书的。”
“家里边相当殷实,那么多人上京来,特意包了客栈住,并不是住在远亲里头,花费并不少。想必笃定沈麦能被我看中,没必要寄人篱下,住在别人家里。”
“沈家耕读之家,估计想让子孙从文。但是宫里突然挑了他家的沈麦,以后可能要当我的伴读,应该故意改了一些习惯。”
但从小的习惯不是一时半刻能改掉,说话的语气和用词能背下来,万无一失,这举手投足的姿态却不可能完全改掉。
尤其吃东西的时候,一抬一放,什么习惯是一目了然。
郭珍珠挑眉,还说六阿哥怎么问过话后还特意让两个孩子吃点心后才放出宫,原来是用来观察的。
她只感慨六阿哥年纪小小的,既谨慎又细心,愣是想了这么个法子来观察对方。
“看你的样子,是不喜欢这个沈麦来当伴读了,那么李铭呢?”
六阿哥歪着头答道:“李铭看着从小就是放养长大的,跟弟弟相处得不错。性子活泼,没什么城府。有什么就说什么,却不会不懂装懂,说话有分寸。”
郭珍珠听着就笑道:“看来你很满意李铭,难道他就没其他缺点了?”
这话叫六阿哥笑笑道:“缺点必然是有的,我感觉李铭应该十分好动,有点坐不住。以后真进宫来跟着儿子去尚书房上课,估计屁股跟有针扎一样,扭个不停了。”
这情形光是想想,郭珍珠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让活泼好动还从小满山跑的孩子愣是压在尚书房坐一上午,确实难受得很。那六阿哥打算怎么选,再另外挑人吗?”
六阿哥摇头道:“李铭挺好的,没什么城府,更没什么坏心。我话少,他话多,正好互补
了。至于规矩什么的,让人教一教就好,李铭看着还是挺聪明的。”
“而且不止他家里,就是表亲那边也是种地的,听着是种果园的。他对两边的事情都知道一点,从小耳濡目染,见识挺广。”
郭珍珠听六阿哥难得夸一个人,不由笑笑道:“反正你喜欢就好,毕竟是你的伴读。既是确定下来,那你跟皇上说一声就好。”
六阿哥点着小脑袋,很快笑眯眯道:“等李铭进宫来,尚书房就要热闹多了。尤其五哥,总算多了个能说话的人。”
这话叫郭珍珠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六阿哥选李铭,不会也因为五阿哥的缘故吧?
不过确实五阿哥的伴读戴亨,戴梓的独子,也是个话不太多的人。
六阿哥也是话少,七阿哥因为说话不太利索,也不是很爱说话了。
八阿哥不用说,就是个闷嘴葫芦,多说一个字都懒。
再往上,四阿哥也是性子沉闷,三阿哥性子有点内向,并不是很喜欢说话。
四阿哥的伴读,皇帝后来找了个侍郎家的儿子,比四阿哥要大两岁,也是个爱看书不爱说话的。
三阿哥的伴读马尔赛就更不用说了,每天埋头苦读,别提是说话了,人都见不着。
一下学他不是回去写功课,就是去藏书楼看书。
如今进宫成为伴读,马尔赛就能进宫里的藏书楼看书借书了。
藏书楼很多书是不外借的,只能在里头看,马尔赛喜欢得很,看着都不想走了。
每次他都躲在藏书楼角落看书,宫门快落锁的时候才回去。
大阿哥的性子还算外向一些,只是跟五阿哥的年纪差得远了。
五阿哥这年纪能玩能说的,大阿哥却已经不怎么感兴趣的。
小太子就更不用说了,一举一动都是按照储君来培养的,小大人的模样压根不可能跟弟弟玩成一片。
五阿哥只好经常去找六阿哥,却因为六阿哥不怎么多话,有点自言自语的样子。
六阿哥估计看着五阿哥太惨了,都没个活泼点的玩伴,于是挑伴读的时候就选了活泼的李铭了。
六阿哥:其实是五阿哥话太多了,他又不好不回。等李铭进来,就能让这两人凑做堆,自己耳根就能清净多了!
郭珍珠不知道自己误会了,私下还跟宜贵妃提起这事,就感慨道:“六阿哥嘴上没说,心里还是很喜欢五阿哥的。”
宜贵妃笑笑道:“那是,两人一起长大,情谊总归不一样。”
五阿哥得知六阿哥选了一个活泼话多的伴读,别提多高兴了。
李铭回答的时候,觉得六阿哥面无表情,也没看出满意来。
他又觉得自己回答的一般,并不是太好,认为这伴读的机会可能落不到李家了。
哪里想到峰回路转,宫里竟传出消息来,说六阿哥选了李铭当伴读。
这下子李家高兴坏了,立刻在家里摆了一桌宴席,自家人关起门来高高兴兴庆祝了一番。
李家还给李铭置办了一箱子的新衣服和鞋子什么的,又耳提命面让李铭进宫后要守规矩,绝不能犯错。
毕竟一家子性命和荣辱都在李铭身上了,他要错了,一家子都得赔进去。
这话把李铭吓着了,好在李家老爷子还算镇定,把儿子儿媳都赶了出去,叮嘱道:“你也别太担心,六阿哥选了你,自然是看着你好。你只要跟之前一样就行,不用非逼着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
李铭一听,这才安心了一点,又疑惑道:“爷爷,我当时听沈麦回答得挺好,怎么六阿哥没选他,反而选了我?沈麦看着聪明多了,我担心跟着六阿哥读书,要读得不好,太笨了一点,要给六阿哥丢脸的。”
李老爷子摸了摸孙子的脸颊,笑笑道:“这世上的聪明人多着呢,尤其是自作聪明的人。你笨一点有什么,难不成还想比宫里的皇家龙子龙孙更聪明吗?”
笨也没什么不好的,李铭这不就误打误撞成了六阿哥的伴读了?
“六阿哥看上你,可能也因为李家多年种地,你从小就看着,耳濡目染的,知道得不少。”
李老爷子又拿出一本书稿来,递给李铭道:“这是咱们家的农书,我补充了一些近年来的经验,你多看看,最好背下来。等进宫后,你就誊抄一遍,再把这书送给六阿哥。”
李铭点点头,接过书册答应了下来。
他听得有点懵懂,却不至于没听明白自家爷爷的话,沈麦聪明,却可能是自作聪明了。
李老爷子年纪大了,看得也多,特意送孙子进京来,远远见过沈家的孙子沈麦。
沈麦那年纪皮肤却黝黑成这样,还晒得极为均匀好看,一看就不是劳作的时候晒的,而是故意晒成这样。
估计掀开衣服,里头的皮肤也还是黝黑得非常均匀,想必是敞开衣服晒的。
这样就让宫里贵人以为沈麦跟着家中长辈去田里劳作多时,才晒成这样。
尤其这位贵人还是六阿哥,六阿哥年纪那么小,要糊弄过去实在太容易了。
李老爷子摸着胡子,心里暗暗摇头。皇家子孙不管多大的年纪,却都异常聪慧,见识又广,哪里看不出沈家这小把戏呢!
哪怕六阿哥自个没看出来,他身边伺候的宫人也该瞧出来了。
再就是在贵人身边伺候,最重要的不是聪明,也不是懂得很多,而是没有城府,足够坦诚。
李铭这一点就极好,李家上下也简单,李老爷子就一儿一女。
女儿早就出嫁了,儿子也孝顺,儿媳是故交的女儿,两夫妻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感情极好。
前后脚生下两个孙儿,两兄弟关系也好,李铭经常带着弟弟满山跑。
他是个会照顾人的,有点调皮却不过分出格,读书不够聪明却颇为认真。
李老爷子也不求孙儿进宫后有什么大造化,起码跟在六阿哥身边能认真老实办差,好好学习,这就足够了。
六阿哥选好人,亲自去跟皇阿玛禀报。
皇帝听到六阿哥选了李铭,显然不怎么意外,点头道:“可以,你自个心里有数就好。反正李铭进宫后,你要觉得不合适,到时候再换人也是可以的。”
这话叫六阿哥笑着应了,又说道:“儿子跟额娘提了,额娘觉得我喜欢李铭就行了。只是李铭的规矩不够好,还要麻烦皇阿玛找人教一教他,免得在宫里出错了。”
闻言,皇帝笑着摆摆手道:“小事而已,回头让你身边的小明子教李铭几天就足够了。小明子在宫里的时间不短,又是在永寿宫伺候好几年了,还是看着你长大的。”
“你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一些规矩小明子心里比旁人要明白,让他来教李铭是再合适不过。”
六阿哥点头应了,笑眯眯跟皇阿玛道谢后这才走了。
夜里皇帝去永寿宫的时候,跟郭珍珠提起这事来:“六阿哥的眼光倒是不错,朕原本还担心他会选沈麦。不愧是朕的儿子,哪怕年纪小,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郭珍珠听着就笑吟吟道:“也是皇上教得好,六阿哥年纪小小倒是比臣妾还厉害,跟臣妾说的时候头头是道,叫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她简单转述了六阿哥对沈麦和李铭的看法,皇帝微微颔首道:“六阿哥看得差不多,沈家确实前些年跟李家一样,只围着田地打转。后来沈老爷子写的书出名了,尝到了好处,就想着让子孙读书写文章,以后指不定能让家里能够往上走一走。”
“沈家儿孙不少,沈老爷子有三个兄弟,膝下还有五儿两女。两个女儿都出嫁了,五个儿子也就最小的儿子有了沈麦这个孙子。”
郭珍珠有点惊讶,沈麦的生父在家里排行最小,沈麦却是长孙了?
皇帝继续说道:“沈麦从小就被沈老爷子带在身边养着,手把手教读书识字。别说种地,沈麦估计连田地边上都没怎么去过。”
郭珍珠听得眯起眼道:“明知道六阿哥想找
个会种地的伴读,没想到沈家这个孙子居然一点都不会。”
只是也不意外了,沈麦是长孙,沈老爷子有意借着出书的东风上去,尤其宫里正是看中沈家这一点,才会叫沈麦参加六阿哥伴读的挑选。
沈家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可是沈麦已经走读书人的路线了,根本不像上一代那样还围着田地打转,只能恶补一番。
光恶补还不行,沈麦皮肤白皙,一看就是一直在屋内没出去晒过的,于是又拉着人狠狠晒了一通。
亏得沈麦是个容易晒黑的体质,如今又是初春不是盛夏。不然猛地晒上很多天,那么小的孩子身子骨可未必能受得住,只怕要中暑的。
不过沈家还挺狠的,愣是把沈麦晒得黝黑送进宫来。若非六阿哥心细又敏锐,估计真要给沈家糊弄过去了。
沈麦要真进了宫,六阿哥以后发现真相再反悔虽然不难,却麻烦多了。
但是沈麦有着沈家那本书,全背下来,平日六阿哥问什么,估计也能答得上来一些。
郭珍珠无奈摇头道:“想必沈家觉得六阿哥喜欢种地,也只是动动嘴皮子,在边上指挥一番,未必是真的喜欢或者擅长。所以他们让沈麦晒一晒,再背诵种地的书,以后进宫了也未必会露馅。”
唯独沈家并不知道,六阿哥是真的喜欢种地,也很擅长。年纪小的时候拿不动锄头,六阿哥才让身边的太监帮忙。
如今年纪大一点了,他拿得动小锄头,种地种花,简直种得不亦乐乎。
六阿哥自个种过地,自然看得出沈麦压根没种过。
皇帝笑着道:“沈家这不是班门弄斧了吗?他们以为写了一本农学书,家里人都种过地,背一背书就能糊弄宫里养尊处优的小阿哥,真是聪明过头了。”
他不讨厌聪明人,却厌恶自作聪明的。沈家尤其是,糊弄六阿哥,这不等于想糊弄自己这个皇帝了吗?
郭珍珠听着,见皇帝的表情并没有多动怒,却明白他心里不痛快,沈家估计要倒霉了。
她好奇问道:“皇上是想要惩罚沈家吗?”
听罢,皇帝点了下头又摇头道:“是要罚沈家,却不是这个时候。”
郭珍珠一听就明白了,六阿哥刚挑完伴读,沈家立刻就被罚了,只怕所有人都知道怎么一回事了。
但是沈家出的书,名气不少,还有不少人追捧。皇帝正是打算发展农学的时候,不好直接打压沈家。
不但会牵连到六阿哥,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麻烦。
农学被打压,其他擅长农学的人是不是就不敢出来一展所长了?
沈家出书有助农学发展是一回事,沈家人飘了出这种闹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皇帝不想有人混为一谈。
索性稍微缓一段时间,让所有人的注意力没在沈家身上,皇帝再动手也不迟。
至于要怎么惩罚,皇帝早就心里有数了。
沈家不是想往上走吗?家里有个佐领,还打算借着这次东风打点一番,当个参领。
皇帝打算截下,顺道把沈家那个佐领都撤掉了。
郭珍珠看出皇帝的想法,却也觉得沈家是自作孽。要是老老实实让沈麦进宫,没弄那么多花花肠子,自然没什么坏事。